到底如果保证自己的资金保证承诺书值增值呢?

国有资本金如何保值增值?
04:49:23 本文行家:
&&&&&&&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修改制定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简称《修订》)[1]中,有一个修正指标叫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数12分值)。
&&&&&&& 计算公式: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该指标反映了国有资本金保值及国有资本金增值的绩效指标。但本文认为,某些问题亟待修改完善。
&&&&&&&&&&&&&&&&&&&&&&&&&&&&&&&&&&&&&&&&&& 一、对保值增值率计算公式的思考与建议
(一)客观因素界定不够明确,建议明确客观因素
&&&&&&& 何谓客观因素?据《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解释》指出:本年末所有者权益扣除的客观增减因素,是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中规定的客观因素,具体包括国家资本金及其权益客观因素增加额和国家金及其权益客观因素减少额两大类。其中,
&&&&&&& 1、扣除的各种客观因素增加值有:
(1)国家投资等增加国家资本金。
(2)国家专项拨款及各项基金增加的国家资本公积。
(3)按规定税收返还或专项减免增加的国家资本金及资本公积。
(4)按国家规定进行资产重估(评估)增加的国家资本公积。
(5)住房周转金转入增加的国家资本公积。
(6)接受捐赠增加的国家资本公积。
(7)清产核资增加的国家及其权益。
(8)其他。
&&&&&&& 2、扣除的各种客观因素减少值有:
(1)经专项指标核减国家资本金及其权益。
(2)按国家规定重估(评估)减少的国家资本公积。
(3)无偿划出或分立减少的国家资本金及其权益。
(4)清产核资核减的国家资本金与资本公积。
(5)其他。[2]
&&&&&&& 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政策原因、战争原因、投资环境、市场环境诸因素的变化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否属于上述(3)(4)(5)三种扣除客观因素减少值?
&&&&&& 本文认为:要准确的评价国有企业的绩效,就必须把资本增加或资本减少所导致的变动额予以扣除,因为投入资本的增加或减少并不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属于客观因素,建议将自然灾害等无法抗拒事件所导致的资本减少值明确认为资本减少值,应从所有者权益中扣除。
(二)负债未列入考察范畴,建议将负债列入为保值
&&&&&&& “对一个企业的资产可以提出要求的权利,称为权益。它由负债和业主权益两个部分组成。”[3]在保值增值率中没有包含“负债”要素。
&&&&&& 本文认为在评价时应考虑“负债”要素,其理由是负债也有提出资产的权利。比如:一个单位负责人在上任之初,资产总额600万元,无负债额,上任时会计方程式:资产总额6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600万元。若在任职期间里,向银行借款总额400万元。此时会计方程式:资产总额1000万元=负债总额4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600万元。如果该单位负责人离任时,难道保值额就是所有者权益总额600万元?那么这个400万元的“负债”总额就不该保值?“据日《人民日报》报道: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32.3万户,总资产约7.28万亿元,总负债5.17万亿元,负债率71%。我国企业负债比率高,债务数量大,已成为人们共识。”[4]所以本文认为应该将“负债”列入保值之中,企业既要保住国有资本金不亏本,又要保住“负债”不亏本,尤其是不能亏国家的贷款。所以建议改“所有者权益”会计要素为“权益”会计要素。
(三)保值增值要素不明确,建议区分保值要素与增值要素
&&&&&&&要准确评价企业保值增值绩效,就要将所有者权益中的子会计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保值要素。另一类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增值要素。“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虚位,而导致对企业经理监控弱化的问题,造成普遍亏老本的局面”[5]普遍存在。本文赞成保值就是“不亏老本”的观点。保值就是要保证“实收资本”、“资本公积”不减值,对于“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增值要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允许发生亏本。对于增值概念,“会计学收益表现为收入与费用的差额”,“而经济学收益最早被亚当.斯密定义为‘财富的增加’,也就是价值的增值”[6]。“收入-费用=利润”会计方程式告诉人们:当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利润”,这个利润就是增值;当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0”,这个0就是保值;当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亏损”,这个亏损就是减值。所以会计学上的增值计量与确认较为直观简明、便于计算。
&&&&&&& 但经济学上的增值认为财富的增加就是增值,因为“财富”二字既包括物质财富又包括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一般表现为企业的有形资产,而精神财富旰往往表述为无形资产—商誉等等。由于这类无形资产在会计上的计量性较差,价值弹性较大,不可计入增值范围,与现行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是一致的。所以被评价对象在生产经营期内发生的亏本可以在“增值”子会计要素内亏本,亏本只能亏企业增值,但不得在“保值”子会计要素内亏本,即亏本不能亏国家资本金。
(四)账面数值缺乏公正性,建议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考察指标
&&&&&&&& 《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指出:“评价基础数据核实确认的范围主要是企业提供的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等财务会计信息资料。”[7]同时指出“对评价基础数据的确认,要坚持谨慎性和重要性原则,避免被评价企业主观意愿的影响。”企业在一定期间或单位负责人在任期里可能受诸种因素的影响,财产物质的价值可能有高估或低估的现象,必然会导致权益数值的增加或减少,用这种高估或低估了的财产去评价被评价对象的业绩,肯定缺乏可比性、严肃性。
&&&&&&& 为了回避这种现象的发生,一定要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与确认。“从辽宁省39家破产企业中的资料可以发现,资产评估值与资产变现值之间的差额为23.8564亿元。其中:中直企业的资产变现程度只有28.79%”[8]所以国家一般规定:资产的变现价值不应该低于资产评估价值80%。保证其保值增值率指标具有公正性。
(五)离任审计时应将年末/年初改为离任时点/上任时点
&&&&&&&& 当单位负责人在任期里的考察指标可以用“年末/年初”,如果—任单位责任人离任时,其保值增值&率的计算口径应以这一任单位负责人上任时点的权益与该单位负责人离任时点的权益相比。建议将“年末/年初”改为“离任时点/上任时点”,正确评价单位负责人的业绩程度与贡献大小,“完全凭数字说话,铁面无私。”奖惩分明、知人善任。
(六)恢复指标权数或提高指标权数
&&&&&&&& 在1999年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布《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时对资本保值增值率设定指标权数16分值。而2002年2月五个部委修改制定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对资本保值增值率设定指标权数12分值。
&&&&&& 本文认为这个12分值设定太低,影响力太小。其理由是单位负责人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权益保值上,在保值的基础之上再去求增值。连保值都谈不上,还谈什么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等。本文认为企业或单位责任人最核心的能力或是最根本的能力就是保值能力。在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亏损的状态下,建议提高保值增值率的指标权数,将12分值恢复到16分值或提高到16分值以上,提高保值增值率考核指标的地位与作用,强化单位负责人保值增值观念。
&&&&&&&& 根据六点思考,本文建议改“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00%”为“权益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期末(离任时点)平均权益/期初(上任时点)平均权益×100%”,提高该评价指标的客观公正性。
二、重新确认和思考资产减值条件下的权益计量
&&&&&&&& 《企业会计制度》简称《制度》[9]出台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资产减值准备。在8项减值准备中有7项减值准备在填制资产负债表之前就已经直接抵扣了,从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出7项减值准备的数值,如果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会计方程式及其所包含的经济含义计量与确认权益,就会使权益数值随之缩小。
&&&&&&& 例如:某企业年初资产总额1000万元=负债总额4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600万元。在某一会计年度里,若企业的8项资产减值准备总额200万元,其资产净额就会缩小到800万元,那么此时的会计方程式就是资产净额800万元=负债总额400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400万元。其保值增值率为66.67%(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400万元/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600万元)。
&&&&&&&& 《修改》中指出:“关于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影响,在多数企业没有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情况下,对执行新《企业会计制度》提取8项减值准备等与执行旧制度的重大差异,可以按原会计制度还原;如果多数国有企业都已执行新《会计会计制度》则不再进行调整。”请问:这个减值的三分之一所有者权益究竟属于主观因素?还是属于客观因素?如何确认?如何计量?需要不需要调整?
(一)对坏账准备与坏账损失的思考
&&&&&&& 《制度》第五十三条规定:“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还债务等,以及三年以上的应收款项)。”据有关资料显示,“辽宁省39家破产企业中就有20多亿元的应收款在破产过程中作为坏账全部核销,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10]
&&&&&&&& 本文认为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三种情形完全可以确认为客观因素,可以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归属于“扣除客观因素”。至于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两种情形就不应列为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因为债务方毕竟还有资产作为债务方索取的资本。至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
&&&&&&& 本文认为不应列为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也不该属于“扣除客观因素”。因为单位负责人对债务人的资信程度应有所了解,若单位负责人对企业的资产不负责任或责任心弱化,在销售产品,商品供应中赊货于利益关系人,造成企业的账款长期收不回或部分收不回来的可能性必然存在,此类情形纯属单位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能力问题,应属于主观因素,不属“扣除客观因素”,在计算保值增值率时不予扣除。
(二)对存货准备和存货损失的思考
&&&&&&& 《制度》第五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应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据专家预测“我国库存商品积压严重,资金沉淀惊人,累计已在4万亿元右左。
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物流效率太低,库存时间长,周转速度慢。2000年我国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1.62次,而日本制造业达到15至18次,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连锁企业已达到20至30次。
&&&&&&& 2、没有形成现代高效的商品流通体制。
&&&&&&& 3、市场经济环境“不发达”。
&&&&&& 4、金融体系不建全。
&&&&&& 5、一些物品质量低劣,没有销路。我国纺织、治金、化工、电器、服装等行业都存在类以问题。”[11]
&&&&& 本文认为上述第1个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第2、3、4、三个原因基本上属于客观因素,但第5个原因就应该属于主观因素。存货毁损属于客观因素,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低于成本等原因应属于主观因素。
&&&&&& 其理由是:产品商品陈旧过时的责任与单位负责人息息相关,怎么能将经营能力的不足或意识行为的存在说是市场竟争的结果?至于销售价格低于其成本部分所造成的存货减值,是单位负责人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这部分减值可以确认为“扣除客观因素”,在计算保值增值率时可予以考虑。
(三)对投资减值准备与投资损失的思考
&&&&&& 《制度》第五十七条规定:“对有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 本文认为计提减值准备是应该的,但在计算单位负责人的保值增值率时,应该把“有市价的长期投资”所造成的投资损失列为“扣除客观因素”,因为本条内列五种迹象是单位负责人无法抗争的事实。《制度》第五十八条规定:“对无市价的长期投资可以根据下列迹象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这个“无市价的长期投资”所造成的投资损失就不能一概而论的归属于“扣除客观因素”,对具体迹象要进行具体分析,有的迹象可列为客观因素,有的迹象可列为主观因素。
(四)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固定资产损失的思考
&&&&&& 《新制度》第五十九条规定:“如果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 对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固定资产,应当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 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 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
&&&&&&&&& 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的固定资产;
&&&&&&&& 4、已遭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 & 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 本文认为4、5两种情形可作为客观因素,1、2、3三种情况就很难界定为客观因素。
&&&&&&& 在现实工作中,某些单位负责人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技术含量,盲目的进口或购进所谓的现代化机器设备,在安装调试时才发现不是什么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还有的虽然已安装生产,但经常出现故障或造成大量不合格的产品。
&&&&&& 据案例剖析:“2001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成为我国少数上市公司进行巨额冲销的借口。某公司2001年度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本年增加数为7.657万元。[12]诸如此类的过时落令、价高质低、性能落后、功效丧失、巨额冲销的固定资产,究其原因是单位负责人某种动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怎么能作为考察该单位负责人离任或年度业绩的保值增值?
&&&&&& 本文对保值增值率计算公式及新制度实施后该评价指标所涉及的经济指标提出拙见,其动因是为了完善保值增值率评价指标。
参考资料:
[1] 财政部o财统[2002]5号关于印发《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订)的通知[J]o成都:四川会计,2002(6):59
[2] 章家瑞,孙宪源o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与改进[J],北京:工业会计,2002(4):14.
[3] 娄尔行,王澹如,钱嘉福o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M]o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 郭泽光,郭冰o企业增长财务问题探讨[J],北京:会计研究,2002(7):14.
百科的文章(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1976年毕业于财贸学校会计专业;1988年毕业于财金学院会计专业;199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1968年7月至1981年6月先后在银行和工厂任会计,1981年7月至今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财务会计教学。共承担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菅理会计..预箅会计.工程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实务,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合计215个教学班次,合计教授13545人次,合计完成教学任务16668学时。1987年评为会计学讲师职称,1997年评为会计学高级讲师,2000年转评会计学副教授,日任会计学教授.自1984年以来至今共发表学术论文289篇,被《中国期 ...
1444篇文章如何让资产保值增值 _ 东方财富网
如何让资产保值增值
作者:汪标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最近,股市持续下跌,我屡次抢反弹屡次被套,现在我想放弃股市投资,将资金投向银行理财产品了。
  问:最近,股市持续下跌,我屡次抢反弹屡次被套,现在我想放弃股市投资,将资金投向了。可了解了一下,如今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断下滑, 5%以上预期收益率的产品越来越少,再降下去,银行理财产品对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请问还有什么投资品种可以让我的资产保值增值吗?  一谈到理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让资产保值增值,这个观念对吗?我个人认为也对也不对。我们现在理财,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能让未来有足够的钱花,如果资产持续缩水,会对我们的未来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让资产保值增值。  但这并不等于说保值增值就是理财的唯一目的。因为理财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财富积累。即便我们不能让资产保值增值,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钱花,生活依然可以很美好。  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你有100万元,不进行任何投资,每个月用掉3000元,第一年会减少3.6万元。考虑到通胀的因素,第二年显然要花掉更多的钱,才能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准。按通胀率2%计算,第二年要减少3.672万元。以此类推,23年后,你基本上可以将这100万元花完。你会说,现在的通胀率明显高于统计局的数字,好吧,我们假设通胀率为5%,那么要花完这100万元,大约需要19年。如果我们做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按3%的收益率和5%的通胀率计算,花完这100万元大约需要24年。如果我们能持续买到预期收益率为5%的银行理财产品,那么这笔资金可以供我们使用30年。  当然,你可能会有更高的资金需求,比如说你希望资金的使用期限更长,那你就要提高投资品种的预期收益率了,在预期收益率达到7.5%和通胀率5%的情况下,这100万元足够你使用50年以上。  通常,收益率越高的产品风险越大。在能够保证实现理财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当然会选择风险低的产品。由于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我无法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暂时规避一下股市波动的风险,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如果你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满意,认为5%收益率的产品无法满足你的理财需求,还可以考虑A份额。比如说级(150321),8月21日的市价是1.055元,净值是1.012元,看上去有些溢价,但因为其约定收益率为一年定期加5%,当期的约定收益率为7.25%,下一期的约定收益率为7%,实际收益率分别为6.95%和6.71%,要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当然,该产品的风险也要高一些,最大的风险是价格波动的风险。如果是短期持有,可能存在被套牢的风险,长期持有的话,由于每年分红,投资成本不断降低,本金亏损的可能性不大。此类产品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又希望追求比较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类似的产品还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选择。
(责任编辑:DF150)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如何让资产保值增值?
来源:理财周报
  问:最近,股市持续下跌,我屡次抢反弹屡次被套,现在我想放弃股市投资,将资金投向银行理财产品了。可了解了一下,如今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不断下滑, 5%以上预期收益率的产品越来越少,再降下去,银行理财产品对我也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请问还有什么投资品种可以让我的资产保值增值吗?
  一谈到理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要让资产保值增值,这个观念对吗?我个人认为也对也不对。我们现在理财,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能让未来有足够的钱花,如果资产持续缩水,会对我们的未来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让资产保值增值。
  但这并不等于说保值增值就是理财的唯一目的。因为理财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财富积累。即便我们不能让资产保值增值,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钱花,生活依然可以很美好。
  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你有100万元,不进行任何投资,每个月用掉3000元,第一年会减少3.6万元。考虑到通胀的因素,第二年显然要花掉更多的钱,才能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准。按通胀率2%计算,第二年要减少3.672万元。以此类推,23年后,你基本上可以将这100万元花完。你会说,现在的通胀率明显高于统计局的数字,好吧,我们假设通胀率为5%,那么要花完这100万元,大约需要19年。如果我们做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按3%的收益率和5%的通胀率计算,花完这100万元大约需要24年。如果我们能持续买到预期收益率为5%的银行理财产品,那么这笔资金可以供我们使用30年。
  当然,你可能会有更高的资金需求,比如说你希望资金的使用期限更长,那你就要提高投资品种的预期收益率了,在预期收益率达到7.5%和通胀率5%的情况下,这100万元足够你使用50年以上。
  通常,收益率越高的产品风险越大。在能够保证实现理财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当然会选择风险低的产品。由于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我无法给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暂时规避一下股市波动的风险,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如果你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满意,认为5%收益率的产品无法满足你的理财需求,还可以考虑分级基金A份额。比如说煤炭A级(150321),8月21日的市价是1.055元,净值是1.012元,看上去有些溢价,但因为其约定收益率为一年定期利率加5%,当期的约定收益率为7.25%,下一期的约定收益率为7%,实际收益率分别为6.95%和6.71%,要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当然,该产品的风险也要高一些,最大的风险是价格波动的风险。如果是短期持有,可能存在被套牢的风险,长期持有的话,由于每年分红,投资成本不断降低,本金亏损的可能性不大。此类产品适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又希望追求比较稳定收益的投资者。类似的产品还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选择。
【作者:汪 标】
(责任编辑:由佳)
24小时热闻点击排行榜百度宝宝知道-中国最专业的母婴知识社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业保值增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