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小米的小爱同学学”首次开撩,299元能催熟智能音箱产业吗

小米“小爱同学”首次开撩,299 元能催熟智能音箱产业吗?-ZAKER新闻
编辑 | 方园婧上个月小米宣布,正式涉足智能音箱领域,并且发布了首款智能音箱 " 小爱同学 "。8 月初,小米又发起了千人公测计划:被选中的用户象征性的支付 1 元就可以获得 " 小爱同学 " 的试用机会。现在,36 氪也获得了首批媒体试用机,开撩小爱同学。黑色的包装壳上印着大写的 AI 以及一句 " 去探索 ",这句 slogan 也符合产品是 " 发烧友的新玩具 " 的定位。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张领养协议,为它的 " 无故唤醒,装傻卖萌,啰哩啰嗦和答非所问 " 提前给用户打个预防针。机器的外观像一个迷你版的空气净化器。小音箱的顶部是触控板面。主要有最中间的暂停、播放键,上一首、下一首调节键,以及麦克风静音键,中间的一个圆环是音量调节键。基本上关于收听最基本的需求都在板面上得以呈现。当音箱近在手边的时候,一些简单的操作伸手就可以完成。当音箱被放置的较远时,例如 3 到 5 米之间,小爱同学也能应答你。官方宣称,音箱顶部隐藏着 6 组数字麦克风,可以做到 360 度收音;采用波束成型技术,能够屏蔽干扰,实现远距离声控。这款音箱的唤醒口令是 " 小爱同学 ",不过小编在刚领养它的时候,把它唤成小米同学,甚至还有小明同学也是常有的事,当然叫错名字它是不会答应你的。小米电视产品副总裁李肖爽告诉 36 氪:" 之所以选择四个字的名字也是为了提高唤醒的准确率,也许以后技术进步了,直接叫它小爱也能唤醒。"人工智能常常被吐槽成人工智障,尤其在语音交互的领域,常常会让人觉得交流的无奈。当遇到老人、儿童、方言、口音这些多变因素时,连听清都显得十分困难,更不要说更高级的听懂语意这一层。在发布会上,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也坦承:" 目前小爱同学还没有办法听得懂方言,但是和普通话接近的方言还是可以听懂一点,复杂一点的,例如闽南语和粤语,就没办法识别了。不过,这些也不是技术难度,只是因为语料库不足。"最真实的感受是,小编是普通话一级甲等,小编的室友是个湖建人,在口令达成度上,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小爱同学的唤醒度几乎达到了 100%。小米的团队针对 " 唤醒 " 功能也是打磨了很久。最初,小爱同学只能被男声唤醒,因为最开始的用户都是小米的工程师,后来工程师的妻子和母亲贡献了很多声源,小爱同学可以识别女声了。最后,小米的团队还征集了 150 个童男童女来唤醒小爱同学。内测阶段语料库的建立显得有些笨拙而缓慢,因此 8 月初的时候,小米开放公测,甄选 1000 位米粉来做小爱同学的训练师。王川表示:" 要将小爱同学打磨的我们认为很完美了,才会量产。" 看样子距离小爱同学上市还得有一阵子。有一个发现是,开放公测后,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小爱同学的进步。刚把它领回家的时候,小爱同学的应答方式还有点机器语言:我在;好的;现在为你播放……多喊它几次之后,它的应答方式变得丰富,唉~没问题~这些语句也会出现。再例如," 播放一些咖啡馆里的音乐 " 这个口令在第一次跟它说的时候,出来的还是陈珊妮的《咖啡》,一天之后它就能流畅的辨别你的需求了。李肖爽用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的例子来解释这一现象:" 阿尔法狗有一局输了李世石,但是那个错误它就记录下来了,之后就不会再犯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本质就是这样的。"作为一款音箱,它最核心的功能是解决人们听歌的需求。曲库也成为影响音箱的核心要素。36 氪了解到,相比于其他音箱追求海量音乐,小米认为,大部分听众收听的还是那几万首头部的音乐,因此小米工作的重心在于收录头部音乐。目前的收听感受是,基本流行的音乐都可以搜到,只是当你在随便听听的时候,大概几十首歌之后就会进入一个循环,让人觉得不够智能。跳过的歌曲之后还是会出现,不过这一问题在其他品牌的智能音箱上也存在。在音乐版权的获取方面,小米探索实验室总经理唐沐告诉 36 氪:"(小米)目前和腾讯、百度、虾米等都有合作,甚至还直接和版权方环球、华纳、索尼接触。正式量产的时候,版权会更丰富。" 所以,对于还在测试阶段的小爱同学,当然选择原谅她。不过,区别于美国消费市场,中国的家庭还没有形成购买音箱,播放音乐的习惯。跟一款音乐播放器比起来,小米更看中的是在智能家居生态产业链上的布局。发布会上,王川透露,千人公测计划的入选门槛是家中拥有 10 台以上的小米设备。当我们还在感叹这一门槛有些高时,王川又抛出了一组数字:" 小米已经有 6000 万台设备在家庭中运行了,从后台来看,已经有接近 10 万用户达到这一门槛。"小米对小爱同学的定位是 " 生活的贴身小助手 "。例如设置闹钟、收听新闻、电台、询问天气和限行尾号,更重要的是,可以语音控制家里的智能设备,因此家中的小米设备越多,享受到的服务和乐趣也更多。不过大部分的智能音箱都能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小爱同学的产品壳上印着 " 你的智能家庭控制中心 " 几个字也显示了小米的野望,有着硬件销售公司基因的小米,对于未来物联网的生活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现在的智能音箱赛道越来越拥挤。除了小米、京东这类硬件销售公司,还有联想、海尔这类的传统硬件制造商,BAT 也在行动,各家结合自身的优势都在争夺服务的中枢。相比于其他家的智能音箱已经迭代过几次了,米家的音箱还处于养成阶段。不过小米似乎也没必要着急,即使是最先布局智能音箱的叮咚,目前累计销量也才 100 万,仅仅是亚马逊 Echo 的十分之一。基本的共识是,一般的智能音箱都很难卖到百万台。36 氪之前报道过,当前的中国市场上,始终没有出现类似于 Echo 的爆款,。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从市场成熟度、用户需求、用户习惯等。不过,令人抱有一丝期待的是,这款中规中矩的小米智能音箱售价仅为 299,可以说很小米了。不知道价格的驱动能否真正带动一个产业。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数码测评7小时前
数码测评9小时前
数码测评昨天
数码测评9小时前
数码测评8小时前
数码测评9小时前
数码测评9小时前
数码测评11小时前
数码测评7小时前
数码测评8小时前
电脑领域HKEPC47分钟前
电脑领域HKEPC1小时前
电脑之家1小时前
雷科技5小时前
雷科技5小时前小米“小爱同学”首次开撩,299元能催熟智能音箱产业吗?
编辑 | 方园婧上个月小米宣布,正式涉足智能音箱领域,并且发布了首款智能音箱“小爱同学”。8月初,小米又发起了千人公测计划:被选中的用户象征性的支付1元就可以获得“小爱同学”的试用机会。现在,36氪也获得了首批媒体试用机,开撩小爱同学。黑色的包装壳上印着大写的AI以及一句“去探索”,这句slogan也符合产品是“发烧友的新玩具”的定位。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张领养协议,为它的“无故唤醒,装傻卖萌,啰哩啰嗦和答非所问”提前给用户打个预防针。机器的外观像一个迷你版的空气净化器。小音箱的顶部是触控板面。主要有最中间的暂停、播放键,上一首、下一首调节键,以及麦克风静音键,中间的一个圆环是音量调节键。基本上关于收听最基本的需求都在板面上得以呈现。当音箱近在手边的时候,一些简单的操作伸手就可以完成。当音箱被放置的较远时,例如3到5米之间,小爱同学也能应答你。官方宣称,音箱顶部隐藏着6组数字麦克风,可以做到360度收音;采用波束成型技术,能够屏蔽干扰,实现远距离声控。这款音箱的唤醒口令是“小爱同学”,不过小编在刚领养它的时候,把它唤成小米同学,甚至还有小明同学也是常有的事,当然叫错名字它是不会答应你的。小米电视产品副总裁李肖爽告诉36氪:“之所以选择四个字的名字也是为了提高唤醒的准确率,也许以后技术进步了,直接叫它小爱也能唤醒。”人工智能常常被吐槽成人工智障,尤其在语音交互的领域,常常会让人觉得交流的无奈。当遇到老人、儿童、方言、口音这些多变因素时,连听清都显得十分困难,更不要说更高级的听懂语意这一层。在发布会上,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也坦承:“目前小爱同学还没有办法听得懂方言,但是和普通话接近的方言还是可以听懂一点,复杂一点的,例如闽南语和粤语,就没办法识别了。不过,这些也不是技术难度,只是因为语料库不足。”最真实的感受是,小编是普通话一级甲等,小编的室友是个湖建人,在口令达成度上,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小爱同学的唤醒度几乎达到了100%。小米的团队针对“唤醒”功能也是打磨了很久。最初,小爱同学只能被男声唤醒,因为最开始的用户都是小米的工程师,后来工程师的妻子和母亲贡献了很多声源,小爱同学可以识别女声了。最后,小米的团队还征集了150个童男童女来唤醒小爱同学。内测阶段语料库的建立显得有些笨拙而缓慢,因此8月初的时候,小米开放公测,甄选1000位米粉来做小爱同学的训练师。王川表示:“要将小爱同学打磨的我们认为很完美了,才会量产。”看样子距离小爱同学上市还得有一阵子。有一个发现是,开放公测后,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小爱同学的进步。刚把它领回家的时候,小爱同学的应答方式还有点机器语言:我在;好的;现在为你播放……多喊它几次之后,它的应答方式变得丰富,唉~没问题~这些语句也会出现。再例如,“播放一些咖啡馆里的音乐”这个口令在第一次跟它说的时候,出来的还是陈珊妮的《咖啡》,一天之后它就能流畅的辨别你的需求了。李肖爽用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的例子来解释这一现象:“阿尔法狗有一局输了李世石,但是那个错误它就记录下来了,之后就不会再犯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本质就是这样的。”作为一款音箱,它最核心的功能是解决人们听歌的需求。曲库也成为影响音箱的核心要素。36氪了解到,相比于其他音箱追求海量音乐,小米认为,大部分听众收听的还是那几万首头部的音乐,因此小米工作的重心在于收录头部音乐。目前的收听感受是,基本流行的音乐都可以搜到,只是当你在随便听听的时候,大概几十首歌之后就会进入一个循环,让人觉得不够智能。跳过的歌曲之后还是会出现,不过这一问题在其他品牌的智能音箱上也存在。在音乐版权的获取方面,小米探索实验室总经理唐沐告诉36氪:“(小米)目前和腾讯、百度、虾米等都有合作,甚至还直接和版权方环球、华纳、索尼接触。正式量产的时候,版权会更丰富。”所以,对于还在测试阶段的小爱同学,当然选择原谅她。不过,区别于美国消费市场,中国的家庭还没有形成购买音箱,播放音乐的习惯。跟一款音乐播放器比起来,小米更看中的是在智能家居生态产业链上的布局。发布会上,王川透露,千人公测计划的入选门槛是家中拥有10台以上的小米设备。当我们还在感叹这一门槛有些高时,王川又抛出了一组数字:“小米已经有6000万台设备在家庭中运行了,从后台来看,已经有接近10万用户达到这一门槛。”小米对小爱同学的定位是“生活的贴身小助手”。例如设置闹钟、收听新闻、电台、询问天气和限行尾号,更重要的是,可以语音控制家里的智能设备,因此家中的小米设备越多,享受到的服务和乐趣也更多。不过大部分的智能音箱都能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小爱同学的产品壳上印着“你的智能家庭控制中心”几个字也显示了小米的野望,有着硬件销售公司基因的小米,对于未来物联网的生活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现在的智能音箱赛道越来越拥挤。除了小米、京东这类硬件销售公司,还有联想、海尔这类的传统硬件制造商,BAT也在行动,各家结合自身的优势都在争夺服务的中枢。相比于其他家的智能音箱已经迭代过几次了,米家的音箱还处于养成阶段。不过小米似乎也没必要着急,即使是最先布局智能音箱的叮咚,目前累计销量也才100万,仅仅是亚马逊Echo的十分之一。基本的共识是,一般的智能音箱都很难卖到百万台。36氪之前报道过,当前的中国市场上,始终没有出现类似于Echo的爆款,。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从市场成熟度、用户需求、用户习惯等。不过,令人抱有一丝期待的是,这款中规中矩的小米智能音箱售价仅为299,可以说很小米了。不知道价格的驱动能否真正带动一个产业。小米「小爱同学」首次开撩,299元能催熟智能音箱产业吗?
来源:网络转载
责任编辑:张俊
默认中大特大
宋体黑体雅黑楷体
除了小米、京东这类硬件销售公司,还有联想、海尔这类的传统硬件制造商,BAT也在行动,各家结合自身的优势都在争夺服务的中枢。相比于其他家的智能音箱已经迭代过几次了,米家的音箱还处于养成阶段。
文 | 季觉苏
编辑 | 方园婧
上个月小米宣布,正式涉足智能音箱领域,并且发布了首款智能音箱“小爱同学”。8月初,小米又发起了千人公测计划:被选中的用户象征性的支付1元就可以获得“小爱同学”的试用机会。现在,36氪也获得了首批媒体试用机,开撩小爱同学。
黑色的包装壳上印着大写的AI以及一句“去探索”,这句slogan也符合产品是“发烧友的新玩具”的定位。
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张领养协议,为它的“无故唤醒,装傻卖萌,潞痛鸱撬省碧崆案没Т蚋鲈し勒搿
机器的外观像一个迷你版的空气净化器。小音箱的顶部是触控板面。主要有最中间的暂停、播放键,上一首、下一首调节键,以及麦克风静音键,中间的一个圆环是音量调节键。
基本上关于收听最基本的需求都在板面上得以呈现。当音箱近在手边的时候,一些简单的操作伸手就可以完成。
当音箱被放置的较远时,例如3到5米之间,小爱同学也能应答你。官方宣称,音箱顶部隐藏着6组数字麦克风,可以做到360度收音;采用波束成型技术,能够屏蔽干扰,实现远距离声控。
这款音箱的唤醒口令是“小爱同学”,不过在刚领养它的时候,把它唤成小米同学,甚至还有小明同学也是常有的事,当然叫错名字它是不会答应你的。
小米电视产品副总裁李肖爽告诉36氪:“之所以选择四个字的名字也是为了提高唤醒的准确率,也许以后技术进步了,直接叫它小爱也能唤醒。”
人工智能常常被吐槽成人工智障,尤其在语音交互的领域,常常会让人觉得交流的无奈。当遇到老人、儿童、方言、口音这些多变因素时,连听清都显得十分困难,更不要说更高级的听懂语意这一层。
在发布会上,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也坦承:“目前小爱同学还没有办法听得懂方言,但是和普通话接近的方言还是可以听懂一点,复杂一点的,例如闽南语和粤语,就没办法识别了。不过,这些也不是技术难度,只是因为语料库不足。”
最真实的感受是,小编是普通话一级甲等,小编的室友是个湖建人,在口令达成度上,存在很明显的差异。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小爱同学的唤醒度几乎达到了100%。小米的团队针对“唤醒”功能也是打磨了很久。最初,小爱同学只能被男声唤醒,因为最开始的用户都是小米的工程师,后来工程师的妻子和母亲贡献了很多声源,小爱同学可以识别女声了。最后,小米的团队还征集了150个童男童女来唤醒小爱同学。
内测阶段语料库的建立显得有些笨拙而缓慢,因此8月初的时候,小米开放公测,甄选1000位米粉来做小爱同学的训练师。王川表示:“要将小爱同学打磨的我们认为很完美了,才会量产。”看样子距离小爱同学上市还得有一阵子。
有一个发现是,开放公测后,你可以明显感受到小爱同学的进步。
刚把它领回家的时候,小爱同学的应答方式还有点机器语言:我在;好的;现在为你播放……多喊它几次之后,它的应答方式变得丰富,唉~没问题~这些语句也会出现。
再例如,“播放一些咖啡馆里的音乐”这个口令在第一次跟它说的时候,出来的还是陈珊妮的《咖啡》,一天之后它就能流畅的辨别你的需求了。李肖爽用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的例子来解释这一现象:“阿尔法狗有一局输了李世石,但是那个错误它就记录下来了,之后就不会再犯了。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本质就是这样的。”
作为一款音箱,它最核心的功能是解决人们听歌的需求。曲库也成为影响音箱的核心要素。36氪了解到,相比于其他音箱追求海量音乐,小米认为,大部分听众收听的还是那几万首头部的音乐,因此小米工作的重心在于收录头部音乐。
目前的收听感受是,基本流行的音乐都可以搜到,只是当你在随便听听的时候,大概几十首歌之后就会进入一个循环,让人觉得不够智能。跳过的歌曲之后还是会出现,不过这一问题在其他品牌的智能音箱上也存在。
在音乐版权的获取方面,小米探索实验室总经理唐沐告诉36氪:“(小米)目前和腾讯、百度、虾米等都有合作,甚至还直接和版权方环球、华纳、索尼接触。正式量产的时候,版权会更丰富。”所以,对于还在测试阶段的小爱同学,当然选择原谅她。
不过,区别于美国消费市场,中国的家庭还没有形成购买音箱,播放音乐的习惯。跟一款音乐播放器比起来,小米更看中的是在智能家居生态产业链上的布局。
发布会上,王川透露,千人公测计划的入选门槛是家中拥有10台以上的小米设备。当我们还在感叹这一门槛有些高时,王川又抛出了一组数字:“小米已经有6000万台设备在家庭中运行了,从后台来看,已经有接近10万用户达到这一门槛。”
小米对小爱同学的定位是“生活的贴身小助手”。例如设置闹钟、收听新闻、电台、询问天气和限行尾号,更重要的是,可以语音控制家里的智能设备,因此家中的小米设备越多,享受到的服务和乐趣也更多。
不过大部分的智能音箱都能控制家中的智能设备。小爱同学的产品壳上印着“你的智能家庭控制中心”几个字也显示了小米的野望,有着硬件销售公司基因的小米,对于未来物联网的生活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
现在的智能音箱赛道越来越拥挤。除了小米、京东这类硬件销售公司,还有联想、海尔这类的传统硬件制造商,BAT也在行动,各家结合自身的优势都在争夺服务的中枢。相比于其他家的智能音箱已经迭代过几次了,米家的音箱还处于养成阶段。
不过小米似乎也没必要着急,即使是最先布局智能音箱的叮咚,目前累计销量也才100万,仅仅是亚马逊Echo的十分之一。基本的共识是,一般的智能音箱都很难卖到百万台。36氪之前报道过,当前的中国市场上,始终没有出现类似于Echo的爆款,智能音箱在中国更像是一个被催熟的产业。
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从市场成熟度、用户需求、用户习惯等。不过,令人抱有一丝期待的是,这款中规中矩的小米智能音箱售价仅为299,可以说很小米了。不知道价格的驱动能否真正带动一个产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温馨提示:您还可以点击下面分页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24小时热评
热点排行榜小米6手机软件小爱同学_图片搜索 http://www.qqzhi.com
|||||||||||
您的当前位置: &
电视之家 - 小米ai音箱评测 小爱同学表现好不好小米"小爱同学"首次开撩,299元能催熟智能音箱产业吗?又萌又熟还不够,米娘"小爱同学"也是小米的ai战略领养了小米的小爱同学,轻柔女声很好听但只能触摸和语音控制你家有位"小爱同学":小米ai音箱图评拒绝访问 | www.xuan6.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xuan6.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f10f79be08643b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小爱同学评测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