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年报 中的 天津住户存款余额额 是指什么

当前位置:&&&&&&&&&&&&
2016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福建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日
[福建省统计局]&&
字号:&&|&&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4.1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3912.7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2242.28亿元,增长10.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951元,比上年增长7.5%。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145.9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
  全年全省互联网重点企业实现互联网业务收入4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4%。
  初步统计,全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0196亿元,比上年增长43.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43.15亿元,增长46.7%。“正统网”入驻电子商务企业7382家。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万人,增长0.91%,增幅比上年略高0.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6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6%,比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56万人,出生率为14.5‰;死亡人口24万人,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8.3‰。
表1 2016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0.73万人,有14.56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比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
&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8.3%。12月份,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7.6%、41.9%和9.1%。&
表2&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表3& 2016年福州、厦门、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
销售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295.22亿元,可比增长6.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4.78亿元,同口径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87.41亿元,增长7.1%。全省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2470.4亿元,增长6.2%;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2460.83亿元,下降2.2%。&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155.68亿元,比上年增长3.7%。粮食种植面积 1765.10万亩,比上年减少24.73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154.09万亩,减少29.3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2.45万亩,增加0.4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80.08万亩,增加 1.5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1151.08万亩,增加35.67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650.87万吨,比上年减少10.23万吨,下降1.5%。其中,稻谷产量471.47万吨,减少13.56万吨,下降2.8%。&
表4& 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其中:花生&
   &油菜籽&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69.36万吨,比上年增长4.6%。肉类总产量225.64万吨,增长4.2%。其中,猪肉产量136.00万吨,增长1.1%;禽肉产量80.48万吨,增长10.0%;牛肉产量3.21万吨,增长4.5%;羊肉产量2.52万吨,增长6.7%。年末生猪存栏983.18万头,下降7.8%;生猪出栏1720.52万头,增长0.7%。牛奶产量15.45万吨,增长3.3%。&
  全年水产品产量767.98万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02.50万吨,增长5.0%;海洋捕捞233.10万吨,增长0.4%;海水养殖432.38万吨,增长7.0%。&
  全年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9.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6.35万亩。&
  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774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 3074.50亿元,比上年增长 5.4%,带动农户458.54 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5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0.4%;国有企业增长4.6%,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1%;私营企业增长10.7%。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7.2%,重工业增长8.0%。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8.1%,制造业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2%。工业产品销售率96.52%,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比上年增长22.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8.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3744.42亿元,增长10.0%。其中,机械装备产业实现增加值1754.08亿元,增长11.0%;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777.02亿元,增长10.6%;石油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1213.32亿元,增长8.6%。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2571.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3%。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16.55亿元,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1%。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547.00亿元,增长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1%。&
表5&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长(%)&
彩色电视机&
其中:火电&
  & 水电&
十种有色金属&
其中:精炼铜&
   & 原铝&
硫& 酸(折100%)&
纯& 碱(碳酸钙)&
化& 肥(折纯)&
其中:轿车&
移动通信手持机&
微型计算机设备&
  注:发电量为全社会口径。&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4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3.04亿元,增长31.8%;国有企业2.60亿元,下降40.0%,集体企业3.70亿元,下降36.1%,股份制企业1552.31亿元,增长1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46.48亿元,增长22.3%;私营企业803.66亿元,增长1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2.29%,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2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8%。&
  全年全部工业产品(采矿业和制造业)销售收入中,销往省内比重为43.8%,比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销往省外的比重为38.6%,下降1.2个百分点;销往境外的比重为17.6%,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531.45亿元,增长12.2%;实现利润279.32亿元,增长6.2%;税金总额280.89亿元,增长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927.99亿元,比上年增长9.3%。&
  从含跨区项目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3%。基础设施投资7650.40亿元,增长2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1%。民间投资13307.68亿元,增长5.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7.6%。高技术产业投资891.86亿元,增长60.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9%。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227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5.9%,国内贷款增长1.6%,利用外资下降35.1%,自筹资金下降0.9%,其他资金增长29.4%。&
表6& 2016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项目)情况&
行     & 业&
农、林、牧、渔业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房地产业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58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住宅投资2999.29亿元,增长4.7%;办公楼投资339.01亿元,增长3.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90.95亿元,下降11.9%。商品房去化周期比2016年初减少9个月。&
  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45万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1万套。&
表7& 2016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比上年增长(%)&
投资完成额&
& 其中:住宅&
 &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
房屋施工面积&
& 其中:住宅&
房屋新开工面积&
& 其中:住宅&
房屋竣工面积&
& 其中:住宅&
房屋销售面积&
& 其中:住宅&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其中:国内贷款&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本年土地购置面积&
土地购置费&
  1029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27亿元。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155个项目,新开工160个项目。&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7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01.75亿元,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72.79亿元,增长12.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0453.40亿元,增长11.4%;餐饮收入额1221.14亿元,增长9.1%。&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3%,金银珠宝类增长26.6%,粮油食品类增长19.4%,日用品类增长16.8%,家具类增长15.9%,化妆品类增长13.8%,汽车类增长11.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4%,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7.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6.7%。&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0351.56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出口6838.87亿元,下降2.2%;进口3512.69亿元,增长0.7%。进出口顺差3326.18亿元。&
表8& 2016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
绝对数(亿元)&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额&
 & 其中:一般贸易&
    & 加工贸易&
 & 其中:机电产品&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其中:一般贸易&
    & 加工贸易&
 & 其中:机电产品&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表9& 2016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俄罗斯联邦&
  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55家,比上年增长39.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1.95亿美元,增长6.7%。&
表10& 2016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实际利用金额&
农、林、牧、渔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60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11.5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0%和137.9%。对外直接投资额54.66亿美元,增长164.7%。&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50亿美元,增长2.5%;对外劳务合作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7.05亿美元,增长13.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68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公路通车里程公里,比上年增长2.1%。其中海西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5019.78公里,增长0.4%。铁路营业里程3196.5公里,与上年持平。&
表11& 2016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情况&
指   & 标&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表12& 2016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情况&
指   & 标&
比上年增长(%)&
旅客发送量&
旅客周转量&
  全年沿海港口新增货物通过能力1801万吨;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08亿吨,比上年增长1.0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03亿吨,增长0.8%。集装箱吞吐量1440.16万标箱,增长5.6%。&
  年末全省汽车保有量495.09万辆(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36.68万辆,增长15.2%。全省轿车保有量302.59万辆,增长14.9%,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281.50万辆,增长15.8%。&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6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00.69亿元,增长38.4%;电信业务总量1259.59亿元,增长46.6%。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0867.65万件,包裹业务63.15万件,快递业务量万件。
  年末全省电话用户总数4975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81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159万户,其中4G电话用户2567万户,净增1025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为78.6%,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全省电话普及率为129.6%,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21.3%,移动电话普及率108.3%。全省互联网用户4413万户,增加319万户,其中:固定宽带用户1145万户,增加100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77.2%,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移动互联网用户3268万户,增加219万户。全省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为115%,提高10.9个百分点。&
  全年接待入境游客680.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1%。其中,接待外国人254.12万人次,增长18.6%;台湾同胞267.20万人次,增长12.2%;港澳同胞159.47万人次,增长14.7%。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游客611.48万人次,增长18.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6.26亿美元,增长19.1%。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0864.30万人次,增长18.1%;国内旅游收入3495.21亿元,增长24.9%。旅游总收入3935.16亿元,增长25.3%。&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487.0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9%;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7787.26亿元,增长12.1%。&
  全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96.0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3%。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1345.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8.7%。&
表13& 2016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   & 标&
年末数(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其中:住户存款&
非金融企业存款&
其中:人民币存款&
各项贷款余额&
其中:短期贷款&
中长期贷款&
其中:人民币贷款&
  年末境内A股上市公司106家,比上年增加8家,市价总值14596.24亿元,下降6.1%;上市公司B股数量为1家,市价总值11.63亿元,下降34.3%。&
  全年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9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274.3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643.3亿元(寿险保费收入487.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56.1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17.6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168.1亿元;寿险业务给付108.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40.8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08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99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14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167元,比上年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911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006元,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
&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67.86万人,比上年增加84.2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95.48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72.38万人。全省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129.23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97.90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92.12万人,参保的城镇居民505.78万人。全省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2574.44万人,比上年增加24.47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75.52万人,增加29.25万人。&
  年末全省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18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全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52万人,减少4.32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6.1万人,减少25.56万人;“五保”供养对象7.55万人。全年全省脱贫260425人,“造福工程”搬迁15.6万人。&
年末全省养老机构床位数增至16.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1张。全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站)224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0.16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4.71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1.41万人,在学全日制研究生4.27万人,毕业生1.20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1.16万人,在校生75.64万人,毕业生19.9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6.28%。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13.70万人,在校生38.05万人,毕业生13.17万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21.71万人,在校生63.47万人,毕业生19.70万人。初中招生40.89万人,在校生115.48万人,毕业生37.5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53.08万人,在校生298.67万人,毕业生41.56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40万人,在校生2.55万人,毕业生0.3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 156.61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9%。&
  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5%。全省已布局建设26个省级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22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28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2个。全省众创空间400多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11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160家,孵化面积24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202家、创造就业岗位7.6万个。全省9个设区市各建设一个创新创业示范中心,已培育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49个。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255家,总数68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06家,总数2535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全省专利申请受理130376件,专利授权67142件,分别比上年增长56.8%和9.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7041件,增长53.1%,发明专利授权7170件,增长25.1%。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3793件,比上年增长33.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6.198件,比上年增加1.503件。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5220项,成交额105.73亿元。&
  年末全省共有1149家机构获得资质认定,比上年增加133家,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2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7个。全省现有独立的认证机构2个、分支机构6个,累计获得53335张产品及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全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5个,全年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141.8165万台(件)。全年制修订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56项、地方标准90项,累计全省共制修订国家标准1046项、行业标准 1109项、地方标准1635项。&
  年末全省共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70个,高空气象探测站4个,天气雷达观测站8个,风廓线雷达站12个,大型海洋气象浮标站5个。共有地震前兆台站(点)36个,前兆测项331个;测震台站(点)120个,强震动观测台站(点)123个;GPS观测基准站61个。共有856个海洋环境监测站位、13个重点监测区域、17个重点海域的187个生物质量样品、1个海漂垃圾监测区域,共有7个海上水文气象观测浮标站位、20个沿海自动验潮站、1对中程高频地波雷达站、1套卫星遥感监测系统、1套海床基观测系统、5套船基自动站、1套海岛基站。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公开出版地图22种。&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0个,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88个,文化馆97个,博物馆98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29万场,本年度首演剧目139个,观众595.02万人次,其中:政府采购公益性观众256.43万人次;各级公共图书馆组织各类讲座3574次,书刊文献外借2454.64万册,总流通人数2553.01万人次;各级文化馆组织举办展览955个,组织文艺活动3165次、培训班11032期和公益性讲座598次,共有768.16万人次参加;博物馆共举办271个基本陈列和559个展览,共有2582.01万人次参观,其中:未成年人参观953.28万人次。&
  年末共有影院240个,银幕1266块,2016年电影票房15.95亿元。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广播电视台67座,教育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738.69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15.17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96%;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9.12%。&
全年出版图书4379种,总印数0.95亿册;报纸45种(不含校报、副牌),总印数10.61亿份;期刊176种,总印数0.38亿册;音像电子出版物4.7万盒(张)。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114个。&
  年末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9万个,其中医院588个,卫生院880个,村卫生室18974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2.3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26万人,注册护士9.65万人。年末共有医疗机构床位17.88万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6万人。&
  全年我省运动员在世界三大赛中共获得8金1银2铜,其中,在第三十一届巴西里约奥运会上,共有4人获得金牌、1人获得银牌、2人获得铜牌;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获得39金32银26铜。新建120个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50个社区室内健身房、50个笼式足球场和10个拆装式游泳池。全年销售体育彩票80.66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2357.7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42%。&
  全年植树造林总面积130.05万亩,占任务的130.05%,其中,人工荒山造林15.45万亩(含非规划林地造林2.83万亩);人工迹地更新面积69.11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17.57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65.95%。商品材产量576.8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3%。全省共有国家湿地公园6处。全省城市(县城)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2600公顷,预计建成区绿地率39%;全省城市(县城)新增公园绿地面积850公顷,预计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平方米。&
  厦门、泉州获得国家生态市命名,福州、漳州、三明获得省级生态市命名,其中福州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64个县获得省级以上生态县命名,其中32个县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519个乡镇(街道)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命名。共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93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22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5万公顷。有风景名胜区53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省级35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2.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5%。&
  全省12条主要河流整体水质为优,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为96.5%;11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6.6%。近岸海域优良水质(Ⅰ、Ⅱ类)比例88.7%。&
24个设市城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建阳区,下同)除漳平市、南安市、龙海市外,其他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24个设市城市中,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有14个;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属于“好”水平的有10个,属于“较好”水平的有12个。&
  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5%,市县污水处理率88.6%。&
  全省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067万元。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29起,其中一般火灾8起,较大火灾21起;受害面积221.1公顷;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害率分别为0.32次/十万公顷和0.02‰。全年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22亿元,减少47.3%。全年发生(现)海洋赤潮8次,比上年增加5次;累计赤潮面积109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151平方公里。&
全省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270起、死亡1181人,按可比口径,分别比上年下降12.3%和6.0%;较大事故22起、死亡78人,分别下降24.1%和21.2%。发生1起重大水上交通事故,造成11人死亡(含失踪)。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41。&
注:1.本公报未包括金门县和连江县的马祖列岛。&
  2.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不做机械调整。&
  3.本公报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本公报卫生机构数含村卫生室。&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社厅;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国税数据来自省国税局;地税数据来自省地税局;重点项目投资数据来自省发改委;新建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铁路数据来自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民用汽车数据来自省公安厅;商品房去化周期、保障性住房、城市污水处理、公园绿地面积数据来自省住建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福州海关;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省商务厅;邮政业务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互联网业务收入、电话用户、电信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旅游数据来自省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行福州中心支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福建证监局;保险业数据来自福建保监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经信委;产业技术重大研发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省科技厅;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专利数据来自省知识产权局;质量检验数据来自省质监局;气象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省地震局;测绘数据来自省测绘局;各类地质灾害数据来自省国土厅;水产品产量数据、海洋数据来自省海洋渔业厅;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自省文化厅;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档案数据来自省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省卫计委;低保数据来自省民政厅;扶贫、造福搬迁工程数据来自省农业厅;环境监测数据来自省环保厅;水资源数据来自省水利厅;安全生产数据来自省安监局;林业数据来自省林业厅;其他数据来自福建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查看“”相关链接
推荐给您的朋友:您当前的位置是:&&&&&&&&&&&&&&&
雷山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雷山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年,雷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坚定不移地走“一主导、四围绕”的特色发展之路,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实现“十三五”的良好开局。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11亿元,同比增长14.4%;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44亿元,同比增长2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03亿元,同比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完成3.78亿元,同比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559元,同比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662元,同比增长9.3%。增比进位综合测评在全省县域第三方阵10个乙类县中排第4位,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排第3位。一、综合核算国民经济较快增长。<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11亿元,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6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4.44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16.70亿元,增长18.4%;三次产业结构为24.8:15.8:59.4。<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8.11亿元,是亿元的2.47倍,年均增长14.9%。表一: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单位:万元二、农业农业生产平稳增长。<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仿宋_GB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61亿元,同比增长6.2%,增加值7.31亿元,同比增长6.0%;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53公顷,实现粮食产量4.6万吨;全县茶园面积16.15万亩,茶青产量1.5万吨,茶产品产量3540吨,茶产品产值5.57亿元,红茶产品主要以出口为目标,主要销往香港,2016年出口创汇达400万美元;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总产值完成47.7亿元,同比增长52.7%。省、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6个,其中2016年新增107个。表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单位:万元畜牧渔业稳步增长。全年畜牧业实现总产值2890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牛存栏22597头,出栏6402头;猪存栏<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头,出栏61846头;羊存栏11190头,出栏<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头;家兔存栏1985头,出栏2031头;家禽出笼<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只;肉类总产量6213吨,比上年同期增长0.6%;禽蛋产量884吨,比上年减少11.4%。表三:畜牧渔业生产情况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加快转型升级。<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8.8%;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313万元,增加值3436万元,同比增长7.7%,其中,国有企业完成1002万元,其他类型企业完成2434万元。5年来,我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5.44亿元。在特色工业方面,加强特色轻工业小区建设,工业投资完成2.52亿元,尚品源山泉水和万城生态禽畜产品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启动精品野生果蔬及果汁加工项目和年产1.2万吨炒货改扩建项目建设。农产品、手工艺品、特色食品、中药材、山泉水等绿色工业加快发展,雷山茶叶、雷山鱼酱酸、雷山天麻、苗族银饰刺绣等特色产品成为贵州品牌,特色生态工业不断壮大。表四: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情况指标名称单位2016年同比增长(%)工业总产值万元14313 49.0 &&&& #国有企业万元5252 4.3 其他类型企业万元9061 98.2 工业增加值万元3436 7.7 #国有企业万元1002 -17.0 其他类型企业万元2434 117.6 主要产品产量供电量万度10906 9.6 &&&&& #工业用电量万度1457-42.5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5.79 -16.3 建筑业快速发展。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057万元,同比增长130.7%;全县建筑业增加值23041万元,同比增长16.9%。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仿宋_GB年<span style="font-size: 21font-family: 仿宋_GB万元以上施工项目70个,新开工项目3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44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59亿元,同比增长26.2%;工业投资2.52亿元,同比增长21.7%。5年来累计完成500万元以上投资87.1亿元,年均增长33.5%。交通设施趋于完善,凯雷高速公路以及西江、黄里连接线建成通车,启动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目标和通村以上公路安全防护设施全覆盖。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推进鸡鸠水库建设,启动望丰水库、西江水库、翁养水库等项目建设,完成八一、公统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101个村寨饮水安全工程。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建成蚩尤大道,启动实施丹江、西江示范小城镇、苗疆盛世综合体、红屯堡安置小区、城乡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工程等一批配套项目建设,县城规划区面积达到33.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推进“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和传统村落保护建设,85%的行政村村组入户步道硬化、路灯安装实现全覆盖,有58个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五、商业贸易近年来,住房、旅游、电子商务等新消费热点的较快增长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49个村设立电商网点,全年线上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网络零售额达699万元,位于全省县域第三方阵10个乙类县第1位,被列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随着“旅游强县”战略不断深入,交通瓶颈逐步破解,物流条件根本改善,旅游业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本年新增9家限上批零住餐业,3 家重点服务业,成效显著。限额以上贸易服务业企业由2011年的5家上升到25家,增长5倍。<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亿元,同比增长13.5%。表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万元指标名称2016年同比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8913.5批发业销售额11446115.7零售业销售额11573618.1住宿业营业额583319.3餐饮业营业额2073319.8六、交通、邮政和电信业交通运输、邮政和电信业较快发展。全社会货物周转总量29004 万吨公里,同比增长44.0%;旅客周转量2711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0.7%。年末全县境内公路里程1451.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公里,国道52.7公里,省道188.4公里,县道229.4公里,乡道291.8公里,村道666.8公里。通水泥(沥青)路行政村154个,通客运车辆行政村144个。全县营运载货汽车544辆,营运载客汽车167辆。表七:2016年运输货物、旅客运输量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45万元,比上年增长11.5%;电信业务(含电信、移动、联通)总量6655万元,比上年增长3.8%。全县年末电信业用户到达数(持卡)131471户。手机普及率94.4部/百人,固定电话及率34部/百户,互联网普及率23.5户/百户。七、旅游业和招商引资坚持实施“旅游强县”战略不动摇,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化、全县景区化”,扎实开展西江景区提质扩容、郎德景区二次开发和雷公山景区建设,完成县城游客服务中心、西江文化创意平台街区、郎德非遗一条街、旅游步行道、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配套项目建设。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开幕式,持续办好雷山苗年、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山地自行车大赛、雷公山苗岭之晨国际徒步大会、苗岭斗牛大赛等系列活动,组织人员到杭州、成都、重庆、深圳等国内主要客源市场以及美国开展旅游、文化、茶叶“三合一”宣传营销,冠名了“贵州·西江苗寨号”旅游专列,雷山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荣获“全国十大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西江景区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景区”。全县接待游客691.47万人次,增长34.2%,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4.88亿元,增长46.1%。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22%,排全省第二位。全县共引进招商项目27个,签约资金45.77亿元,到位资金30.2亿元(省外项目到位资金30.2亿元)。其中,引进扶贫项目5个,签约资金19.95亿元,到位资金2.65亿元。八、财政、金融和保险财政总收入完成3.78亿元,同比增长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2.8%。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5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财政八项支出11.8亿元,同比增长12.0%。指标名称2016年2015年同比增长(%)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2012年之前为一般预算收入口径计算。金融实力快速提升。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49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23.53亿元,同比增长17.0%。各项贷款余额27.22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中长期贷款16.88亿元,同比增长7.3%。表九: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单位:万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209万元,同比增长4.4%。全年各类保险赔款支出1090万元,比上年下降8.9%。表十:保险业务收支情况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2016年2015年同比增长(±%)一、保费收入320930734.4二、赔款支出10901197-8.9九、人口与计划生育根据统计口径,2016年,我县年末常住人口数为11.77万人, 比上年增加0.07万人,年平均常住人口数为11.74万人。按公安部门户籍管理统计,2016年末,我县有户籍总人口160995人。按民族构成,汉族人口为14179人,占8.8%,少数民族人口146816人,占91.2%,其中,苗族人口为134002人,占83.2%,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814人,占8.0%。<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年,年内出生人口1536人(常住人口年内出生1294人,政策内1183人,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91.42%),其中,出生男婴789人,女婴747人,出生人口性别比105.62。年内死亡人数1016人,人口出生率为9.68‰,人口死亡率为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8‰;全年累计完成各种计划生育手术1054例,其中落实绝育手术114例,同比减少1070例。十、教育和卫生教育事业均衡发展。2016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1所,其中:独立开办的幼儿园17所(民办9所),小学67所(完小27所、教学点40所),初级中学5所,普高1所,中职1所。在园(班)幼儿4626人,小学在校生11355人,初中在校生6199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388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315人。全县在职公办教职工2189人,其中:幼儿园291人、小学1033人、初中552人、普通高中250人、中职63人。全县学校专任教师1660人,其中:幼儿园188人,公办园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7.5 %;小学802人,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85.4%;初级中学41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79.1%;普通高中204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9.0%,研究生学历教师占1.96%;职业高中5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86%。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班率77.7%,小学入学率99.17%,初中入学率95.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2%,高中毛入学率92.7%。学生人均校舍建筑面积,小学9.6平方米,初中10.58平方米,普通高中20.9平方米,中职26.57平方米。生均图书册数,小学30.06册,初中35.41册,普通高中35.42册,中职15.87册。2016年雷山参加中考1636人,参加高考1313人,二本及以上上线598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年,我县共有医疗机构156个,其中医院4个,卫生院8个,民办非企业(诊所)9个,村卫生室134个。医疗机构共有床位838张,其中医院606张,卫生院189张,妇幼保健站43张。全县医疗机构在岗职工795人(卫生技术人员68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4人(执业医师115人),注册护士197人,药师18人,技师58人,其中检验师33人,见习医师38人,其他技术人员11人,管理人员94人,工勤人员7人。全县医疗机构诊疗26.73万人次,入院人数 19415人,出院人数19017人。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14.08万人,实际参合率达99.8%。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 仿宋_GB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662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59元,同比增长11.0%;<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472人。表十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单位:元指标名称城镇农村1-12月增长(%)1-12月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29.3755911.0(一)工资性收入1913110.0162010.6(二)经营净收入16348.6407411.5(三)财产净收入20136.1619.9(四)转移净收入18846.1180510.3脱贫攻坚步伐加快。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组织干部4300人次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并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10个安置点全部开工,建成搬迁房1141套,搬迁4645人。通过积极发展产业,5000贫困人口实现产业脱贫。压缩行政经费6%用于教育扶贫,落实助学经费1564万元,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助28216人次。完成2000人劳动力规范化技能培训。1963个贫困人口享受“三重医疗救助”,对<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个“两无”人员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扎实推进金融扶贫,累计发放“特惠贷”3.13亿元,惠及6437户贫困户。大塘镇被列为全省20个极贫镇,申报省极贫镇脱贫攻坚基金7.36亿元。探索推行的“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等一批扶贫模式被央视宣传报道,全县减少贫困人口6100人。民生保障得到改善。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9%;强化救助保障,农村低保标准年保障标准提高到3060元,城镇低保标准月保障提高到484元。发放城乡低保6215万元,发放医疗救助资金达407万元,发放季节性缺粮443吨。十二、资源、环境和生产安全全县总面积1204.35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24.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span style="font-size:21font-family:仿宋_GB%。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66,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3.1%。全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3人,与2015年事故起数增加4起,死亡人数增加2人。
--省直部门网站--
--省内市州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户存款余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