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增速回落是什么意思反弹与什么有关?

M2增速降低 与这两个原因有关!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1日电 11晚发布今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认为,当前M2增速比过去低一些,需要全面客观认识。过去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较多与住房等货币化密切相关,而目前住房商品化率已经很高,货币需求增长相应降低。同时,M2增速有所降低,正是加强金融监管、缩短资金链条、减少多层嵌套的合理反映。
  报告称,2017 年上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平稳增长,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利率水平有所回升,弹性增强。
  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 163.1万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比3月末低1.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51.0 万亿元,同比增长15.0%,增速比3月末低3.8 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 6.7 万亿元,同比增长6.6%。上半年现金净回笼1326 亿元,同比多回笼928亿元。 M1与M2剪刀差缩窄至5.6个百分点,延续上年8月份以来差幅缩小的趋势。
  央行认为,当前M2增速比过去低一些,需要全面客观认识。一是过去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较多与住房等货币化密切相关,而目前住房商品化率已经很高,货币需求增长相应降低。二是近些年M2增长较快还与金融深化有关,主要体现为同业、理财等业务发展较快,但金融深化进程并非是线性的,为了兴利除弊也会有一定起伏,近期M2增速有所降低正是加强金融监管、缩短资金链条、减少多层嵌套的合理反映。
  预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同时,随着市场深化和金融创新,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更加复杂,M2的可测性、可控性以及与经济的相关性亦在下降,对其变化可不必过度关注。(中新经纬A)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赵昀伟&RF11518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您现在所在的位置:>>经济指标>正文
中国9月新增信贷1.27万亿超预期 M2增速年内首次反弹
周六中国央行公布,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高于此前路透1.1万亿元的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9.2%,亦高于路透调查中值8.9%,终结此前连续四个月创新低势头,并实现年内首次反弹。
环球外汇10月14日讯--周六(10月14日)中国央行公布,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7万亿元,高于此前路透1.1万亿元的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9.2%,亦高于路透调查中值8.9%,终结此前连续四个月创新低势头,并实现年内首次反弹。
央行数据并显示,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7.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路透调查中值为13%。
央行并公布,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084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5.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2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1.46万亿元,同比多增1.46万亿元。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高级研究员蔡浩:9月M2增速重回9%上方,与社融增量和结构有直接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影子银行分项和企业债券融资环比均有明显提高。可见在9月财政发力、以增长为主题的背景下,金融同业业务活跃度提高,从而带动了M2增速的回升。
人民币贷款中,住户贷款较前值上升约700亿,中长期住房贷款和此前央行严查的短期贷款均较8月前值也有提高,表明国内楼市行情仍然活跃,也成为近期楼市新政密集出台的原因。
非金融企业贷款总量较前值有所减少,但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中长期贷款较前值大幅增加1,400亿,表明企业9月生产经营活动加速,与我们9月经济反弹的判断相符。
综上来看,9月金融数据的改善,与9月财政发力背景下经济反弹的背景相互映衬。四季度,财政支出的空间要低于去年同期,过热的楼市行情随着新一轮国庆新政的出台将再度受到抑制,经济下行的压力相对较大。
同时由于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达成基本已成定局,四季度政策稳增长的必要性也在降低,预计M2或将再度跌入9%以下,人民币贷款因为额度的原因将有所减弱。结合近期央行对定向降准的机制设计以及周五提前超额投放MLF的操作,货币政策继续以去杠杆为目标,维持稳健中性基调的可能性很大,11-12月流动性整体或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
中金固收研究团队:9月份金融数据再度回升,并略高于市场预期,但并没有超脱季节性影响。贷款中,居民中长期贷款仍维持在相对高位,而表外融资中,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再度明显回升,并以房地产非标融资占主导,这与融资渠道收紧以及明后年大量债券到期导致滚动融资需求大增有关。
考虑到消费贷中有部分与房地产相关,房地产居民端融资和企业端融资占据整体社融的半壁江山。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深入和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逐步出台,未来房地产销量将进入下行通道,房地产相关的融资需求也将趋于减弱。
整体来看,虽然观感上金融数据较强,但主要还是季度末冲高因素贡献,在贷款额度受限的情况下,四季度信贷将有明显回落。因此数据本身不宜跟经济动能强弱直接关联,对债市的负面影响也有限。
9月M2增速小幅回升,一方面与贷款增量上升有关,另一方面与汇率重新升值后,外汇占款略有恢复也有关。不过如果四季度信贷受到额度约束再度回落,那么基数效应会使得四季度M2有继续放缓压力,而且银行表内同业资产继续压缩,也会导致未来M2呈现下行压力。
另外,同业存单余额回落,显示同业资产也在压缩,尤其是同业理财会随着到期不续继续压缩。即使四季度外汇占款有一定幅度回升,同比对M2有正贡献,预计M2未来一段时间都难以明显回升。明年来看,随着地方债置换大幅减少,表内配置地方债大幅下降会导致M2有进一步下行压力。
评论正文请勿超过200个汉字。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幅目标意味着什么?
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幅目标意味着什么?
时间: 09:35:30 来源:央行观察 作者:邓永亮
中国政府曾几何时下调(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M2增长目标的主要动因是控通胀、防风险。如今,中国政府再次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也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控通胀,同时防范资金脱实向虚加杠杆累积的系统性风险。摘要:中国政府曾几何时下调(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M2增长目标的主要动因是控通胀、防风险。如今,中国政府再次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也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控通胀,同时防范资金脱实向虚加杠杆累积的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下调M2增长目标,主要着眼于控通胀,抑制资产泡沫及防风险,货币政策初始取向多偏紧,因此,面临较大的通胀风险和货币政策偏紧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债市表现一般较差。而当通胀回落,房价上涨势头被抑制时,央行初始偏紧的货币政策会趋于放松,此时因通胀回落,同时流动性趋松,债市表现转好。通胀和资产泡沫是表,信用扩张是里。没有信用扩张,通胀和资产泡沫也难以形成。因此,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长目标,控通胀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只是表象或目标,而本质上是要抑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和抑制社会杠杆率过度上升。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MPA)考核约束下,下调2017年M2增长目标,不仅约束商业银行表内信贷扩张,还会约束商业银行表外理财、非标业务扩张。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放缓,意味着社会杠杆率的提升速度放缓,资产价格膨胀速度放缓。资产价格滞涨持续时间越久,加杠杆背负负债的利息支出将不断消耗高杠杆投资者的流动性,时间的天平将对其越来越不利。为筹集流动性,这些高杠杆投资者或将被迫抛售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利率债、高评级信用债等),引发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和流动性冲击,对此不可不察。同时,当债券价格上涨,也要切忌盲目乐观追涨,风险意识不能松懈,并保留流动性,以备在流动性冲击时购入那些高杠杆投资者抛出的“带血”的质优价廉资产。1.为什么下调M2增长目标?路透社援引政策消息来源报道称,中国政府计划将2017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从去年的13%下调至12%左右,以争取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债务风险。实际上,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曾下调过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的M2增长目标,综合分析来看,其主要动因是控通胀、防风险。如今,中国政府再次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也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控通胀,同时防范资金脱实向虚加杠杆累积的系统性风险。下调2005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04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经济出现过热,通胀压力增大,但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2004年M2增长率低于年初目标值。因此,2005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财政政策由积极变为稳健,并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同时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下调M2增长目标。下调2011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10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拉动了投资增长,并使得中国经济在金融海啸后率先反弹,但也造成了M2增长率明年高于年初目标值,使得CPI上升,通胀预期抬头。因此,2011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并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且下调M2增长目标。下调2012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11年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使得M2增长率低于年初目标值,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同时CPI涨幅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位运行,中国经济呈“滞胀”态势。因此,2012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并继续下调M2增长目标。下调2013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12年CPI下行,但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突出,同时稳健货币政策偏松,M2增长率仅略低于年初目标值,资金脱实向虚流向房地产,房地产价格泡沫压力增大。因此,2013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要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并继续下调M2增长目标。下调2015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14年,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通缩压力增大,CPI下行,经济下行风险上升,同时外汇占款减少,M2增长率低于年初目标值。因此,2015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同时决策层认为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而且外汇占款减少,所以M2增长目标有所下调。综上所述,中国政府计划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也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控通胀,同时防范资金脱实向虚加杠杆累积的系统性风险。2.下调M2增长目标当年经济基本面与10年期国债利率表现中国政府下调M2增长目标的五个年份(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的经验显示:中国政府下调M2增长目标,主要着眼于控通胀,抑制资产泡沫及防风险,货币政策初始取向多偏紧,因此,面临较大的通胀风险和货币政策偏紧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债市表现一般较差。而当通胀回落,房价上涨势头被抑制时,央行初始偏紧的货币政策会趋于放松,此时因通胀回落,同时流动性趋松,债市表现转好。3.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长目标的风险和机会通胀和资产泡沫是表,信用扩张是里。没有信用扩张,通胀和资产泡沫也难以形成。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长目标,控通胀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只是表象或目标,约束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和抑制社会杠杆率过度上升才是本质,而手段就是传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MPA)相结合。中国央行曾经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与再贴现)调节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进而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传统的货币政策,其优点是可以快速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但缺点是带有一刀切的性质,很容易误伤实体经济。而且,在表内信贷受到资本金等监管指标约束下,商业银行采用表外信贷、表外理财等方式进行信用扩张,传统货币政策对其影响有所削弱。有鉴于此,中国央行于2016年引入MPA对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进行约束。在MPA考核中,央行对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评估分为3个方面。分别为广义信贷增速、委托贷款增速和同业负债增速,所对应的分数分别为60分、15分和25分。央行通过对这3个指标增速的控制来实现与M2增速的相匹配,防止货币在金融体系中空转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今年央行将商业银行的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列入MPA考核,而广义信贷增速受M2目标增速影响。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其目的也是要降低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增速。同时,银监发[2013]8号文要求,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因此,表外理财业务增速下降,也会导致非标业务增速放缓,此举明显也是针对今年1月非标业务的再度扩张。总之,中国政府计划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目的是约束商业银行信用扩张,降低社会杠杆率,进而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这意味着社会杠杆率提升的速度将放缓。社会杠杠率的提升速度放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资产价格膨胀的速度也会放缓。因此,今年房价、大宗商品价格预计难以像2016年那般暴涨,如果房价、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暴涨,只会遭致更加严厉的调控。资产价格涨速放缓对于高杠杆投资者来说是雪上加霜。由于加杠杆的利息支出是刚性支出,高杠杆投资者加杠杆买资产是赌资产价格再度大涨,然后趁大涨套现走人,倘若资产价格持续较长时间涨幅趋缓甚至转入下跌,利息支出的压力将会与日俱增,同时目前高企的市场利率也使得他们加杠杆难度上升,高杠杆投资者将会更加恐慌。当资产价格滞涨较长时间,以至于难以以更高价格出售资产时,高杠杆投资者的流动性将会随着利息支出不断被消耗。当其流动性紧张而无法补充保证金时,将面临强行平仓风险。此时,这些高杠杆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出售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利率债、高评级信用债等)来筹集流动性,如此容易引发债券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和流动性冲击,对此不可不察。同时,当债券价格上涨,也要切忌盲目乐观追涨,风险意识不能松懈,并保留流动性,以备在流动性冲击时购入那些高杠杆投资者抛出的“带血”的质优价廉资产。 研究员:李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七禾网APP投资圈(安卓版) 七禾网APP投资圈(苹果版) 七禾网 金融茶馆
本网站凡是注明“来源:七禾网”的文章均为七禾网 版权所有,相关网站或媒体若要转载须经七禾网同意8,并注明出处。若本网站相关内容涉及到其他媒体或公司的版权,请联系8,我们将及时调整或删除。
七禾研究中心负责人: 沈良/刘健伟/翁建平电话:8Email:
七禾网总经理:章水亮电话:7Email:
七禾研究员:唐正璐/韩奕舒/傅旭鹏/李烨电话:8Email:
七禾网上海分部负责人:果圆、尚玮电话:、
七禾网宁波分部负责人:童斌电话:
七禾网深圳分部负责人:孙卫国电话:5、
七禾财富管理中心电话:
投资圈APP(安卓版)
投资圈APP(苹果版)
七禾网投顾平台
傅海棠自媒体
沈良自媒体
许哲自媒体
(C) 七禾网 浙ICP备网络信息服务许可证-浙B2- 七禾网通用网址证书号 84940 软件开发/网络推广营业注册号 984
中期协“期媒投教联盟”成员 、 中期协“互联网金融委员会”委员单位 七禾网是您的互联网私人银行,是个人投资和家族财富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2增速代表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