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硬币见证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

责任编辑:yhao
VIDEO NEWS
HPOTO NEWS
 |  |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当前位置:
我国四套流通硬币的“前世今生”
一枚小小的硬币,承载着历史和时代的风貌,见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硬币是怎样设计、制造出来的?它经历的变化是否又在讲述新的时代故事?
■被收藏界称为“五大天王”的五种分币。
在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造币车间里,“哗哗哗”的响声从偌大的机器里发出。这是镍包钢材质的一元硬币相互碰撞或与机器碰撞发出的声响。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企业,造币车间部门负责人曹湛卢告诉笔者,一台压印机每分钟可以压印650枚一元硬币,一天的产量约为1000万枚。近几年来,一元硬币的年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不过,目前的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调。
今年是我国硬币发行6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已发行人民币流通硬币4套、普通纪念币96个品种108枚、贵金属纪念币2000余种。
一枚小小的硬币,承载着历史和时代的风貌,见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硬币是怎样设计、制造出来的?它经历的变化是否又在讲述新的时代故事?
四套流通硬币:见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套人民币流通硬币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流通硬币,于日发行,有壹分、贰分、伍分三种面额。硬币正面统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国名,国名为繁体汉字;背面为麦穗、面额和年号。
第三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于日发行,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四种面额。这套硬币中的壹元硬币背面采用长城图案,因此人们又把这套硬币称为“长城币”。该套硬币生产数量少,流通时间短。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急需一组新的“元、角硬币”缓解货币需求的压力。我国于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流通硬币,在设计上首次采用了花卉图案,1角、5角、1元背面主景图案分别为菊花、梅花和牡丹花,业内俗称“老三花”。其中1元硬币采用钢芯镀镍材料,开启了我国大规模使用镍包钢材料制造硬币的历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加之自动化技术和精细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售货系统的普及等都对流通硬币的质和量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于日起陆续发行,正面首次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行名,1角、5角、1元背面图案主景分别为兰花、荷花和菊花,这套硬币也被称为“新三花”。
[责任编辑:陈晓玲] 1你投出的硬币 最终去了哪里?_网易新闻
你投出的硬币 最终去了哪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你投出的硬币 最终去了哪里?)
新华社电 人民币硬币,也就是俗称的“钢镚儿”,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枚硬币的诞生,需要多少道工序?你乘坐公交车、购买饮料时投出的硬币最终去了哪里?记者日前走进造币厂和商业银行,揭开硬币生产制造、清分回笼的神秘面纱。制造 10多道工序10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第二车间,8台坯饼压印机正在紧张工作。“镍包钢”的坯饼经过加料提升机进入压印机后,机器对每个坯饼进行压印,之后经过传送带进入在线机检设备进行产品质量判定,包括图案是否清晰饱满、正背模是否对正等,不合格的产品会被剔除,合格的产品进入自动封包线进行包卷、塑封、装箱。这只是硬币制造的最后三个步骤:压印、检测和包装。一枚硬币的诞生,要经历模具设计与制作、制造生产两大环节、10多道工序。图稿设计是造币工作的第一步。我国已经发行的流通硬币中,国徽图案的采用、花卉系列图案的设计都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和历史背景。设计稿完成后,接下来是制作油土模、翻制石膏模、电铸铜型、雕刻原模、翻制工作模等工序。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敏是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壹元牡丹硬币原模的雕刻者。他告诉记者,因为当时是首次采用“镍包钢”这种新材料,立体浮雕在油土模、石膏模上经过多次反复修改,从开始到最后完成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根据设计图稿在油土上做立体浮雕,最大的难题是对高度的把握,一毫米的百分之十,10丝,所以需要不断调整。”模具制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生产工序,主要包括带材拉铸、坯饼冲制、坯饼光边、坯饼光饰、坯饼印花、称重计数、产品包装等。当前我国硬币的生产主要由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南京造币有限公司和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完成。发行 四套硬币见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总共发行过四套人民币硬币。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其中硬币为我国首次发行,包括壹分、贰分、伍分三种面额,材质为铝镁合金。这套硬币又称为“硬分币”,是我国流通使用时间最长的硬币,目前仍在发行流通。这套硬币的设计与制造是在国家经济实力比较薄弱,造币技术、设备、材料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开展的。现在人们生活中基本不再使用分币,但铝制分币的铸造与发行是人民币发行的重要印记,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我国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硬币于日发行,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圆四种面额,壹圆硬币背面采用长城图案,因此又被称为“长城币”。该套硬币于日停止在市场流通,这是目前我国唯一停止流通的硬币。“长城币”生产数量少,流通时间短。其中有些年份没有公开发行过流通币,仅存在装帧册中。正是因为稀少,“长城币”受到收藏爱好者追捧,市场价格较高。随着国民经济增长,铝分币在市场上的流通职能逐年下降,“长城币”多沉淀于收藏领域,市场急需一组新的“圆、角硬币”缓解货币需求的压力。我国于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中的硬币,在设计上首次采用了花卉图案,1角、5角、1元背面主景图案分别为菊花、梅花和牡丹花,业内俗称“老三花”。其中1元硬币采用“钢芯镀镍”材料,开启了我国大规模使用钢芯镀镍材料制造硬币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自动化技术和精细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售货系统的普及等都对流通硬币的质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硬币于日起陆续发行,正面首次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行名,1角、5角、1元背面图案主景分别为兰花、荷花和菊花,这套硬币也被称为“新三花”。一枚硬币,方寸之间,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缩影与见证,也是凝结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回笼 商业银行称重回收有新币的发行,就有旧币的回笼。10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北区支行,一辆押运车载着从公交公司回收的硬币驶入库区。押运人员将硬币交接给库房人员,之后这些硬币被送到清分车间。车间里,工作人员将硬币倒入清分机,机器对硬币进行识别,残损币、假币、游戏币等会被自动弹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机器判断硬币是否合格的标准包括直径、厚薄以及电阻等。符合流通要求的硬币会被自动打卷、装盒、装箱,之后银行将再次投放市场,不合格的硬币会交给人民银行进行销毁。
硬币回笼量大于投放量,积压的硬币怎么办?经过央行批准,从去年开始试点把硬币投放给其他商业银行,进行同业横向调剂。这是央行推进硬币自循环的一部分。央行上海总部货币金银处处长俞伟强表示,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硬币沉淀量较大,大量硬币留在老百姓手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加快硬币自循环,激活沉淀货币,在投放、回笼环节加大机具投放力度,包括硬币兑换机、清分机、打卷设备等,方便了老百姓就近兑换,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俞伟强说。
(原标题:你投出的硬币 最终去了哪里?)
本文来源:中原网-郑州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我国四套流通硬币的“前世今生”
日08:52&&来源:
原标题:我国四套流通硬币的“前世今生”
  ■被收藏界称为“五大天王”的五种分币。
  在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造币车间里,“哗哗哗”的响声从偌大的机器里发出。这是镍包钢材质的一元硬币相互碰撞或与机器碰撞发出的声响。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企业,造币车间部门负责人曹湛卢告诉笔者,一台压印机每分钟可以压印650枚一元硬币,一天的产量约为1000万枚。近几年来,一元硬币的年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不过,目前的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调。
  今年是我国硬币发行6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已发行人民币流通硬币4套、普通纪念币96个品种108枚、贵金属纪念币2000余种。
  一枚小小的硬币,承载着历史和时代的风貌,见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硬币是怎样设计、制造出来的?它经历的变化是否又在讲述新的时代故事?
  四套流通硬币:见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套人民币流通硬币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流通硬币,于日发行,有壹分、贰分、伍分三种面额。硬币正面统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国名,国名为繁体汉字;背面为麦穗、面额和年号。
  第三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于日发行,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元四种面额。这套硬币中的壹元硬币背面采用长城图案,因此人们又把这套硬币称为“长城币”。该套硬币生产数量少,流通时间短。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急需一组新的“元、角硬币”缓解货币需求的压力。我国于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流通硬币,在设计上首次采用了花卉图案,1角、5角、1元背面主景图案分别为菊花、梅花和牡丹花,业内俗称“老三花”。其中1元硬币采用钢芯镀镍材料,开启了我国大规模使用镍包钢材料制造硬币的历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加之自动化技术和精细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售货系统的普及等都对流通硬币的质和量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于日起陆续发行,正面首次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行名,1角、5角、1元背面图案主景分别为兰花、荷花和菊花,这套硬币也被称为“新三花”。
  钱币设计制作:方寸间的艺术
  以1元流通硬币为例,其生产过程包括落料、光边、电镀、精整、光饰、坯饼检查、滚字、清洗、压印、花饼检查、包装。首先,将钢带冲裁成圆形的造币坯饼,之后光边获得硬币压印所需要的边形,再经电镀给基材镀覆上一层镍的外衣,而后通过滚字在坯饼边部形成特殊的字符,并清洗坯饼以提高表面质量,经压印成具有花纹图案的硬币,一枚1元硬币就这样诞生了。最后,硬币经过成品检查、计数包装、装箱打包后送交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
  硬币设计、模具制作是造币前的必备环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钱币的发行量、题材是其关注的焦点,但钱币设计师更看重构图、细节、艺术性,画画、设计、雕刻是他们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敏是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1元牡丹硬币原模的雕刻者。余敏1980年入厂,他设计的1983年版熊猫银币获得了1985年度世界银币大奖。他回忆道:“当时中国的纪念币刚刚起步。现在创作空间比过去大了很多,工艺变化也帮助提高了纪念币的品质。”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专业的朱熙华是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一名80后工艺美术师。他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钱币设计师。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普通纪念币、十二生肖本色金银纪念币等是他的代表作品。朱熙华说,流通币与纪念币的设计理念不同,流通币要将设计限制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要适合大批量加工。不过,总体来看,纪念币的设计感、形式感、艺术感越来越强,这是纪念币设计的一个趋势。
  在钱币界和收藏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副总工艺美术师罗永辉被称为“罗大师”。他完成了300多个品种的设计雕刻项目,其中普通纪念币、金银纪念币达80多种。2008年,北京奥运奖牌面向全球征集设计作品,罗永辉成为奖牌评审组专家,力荐“金镶玉”的设计方案。
  谈起做钱币设计师的感受,罗永辉说:“做人民币设计的人很少,这不仅是个人行为,更代表着国家利益。做钱币设计要用心、用情,把心用进去,金属也会动容。要想设计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必须有区别于别人的素材和思想。”
(责编:鲁婧、王鹤瑾)
关注人民网微信硬币的“前世今生”
来源:金融时报
  今年是我国硬币发行6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已发行流通硬币4套、普通96个品种108枚、纪念币2000余种。一枚小小的硬币,承载着历史和时代的风貌,见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  在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造币车间里,“哗哗哗”的响声从偌大的机器里发出。这是镍包钢材质的一元硬币相互碰撞或与机器碰撞发出的声响。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所属企业,造币车间部门负责人曹湛卢告诉记者,一台压印机每分钟可以压印650枚一元硬币,一天的产量约为1000万枚。近几年来,一元硬币的年产量呈现上升趋势,不过,目前的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调。  今年是我国硬币发行6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已发行人民币流通硬币4套、普通纪念币96个品种108枚、贵金属纪念币2000余种。  一枚小小的硬币,承载着历史和时代的风貌,见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反映了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硬币是怎样设计、制造出来的?它在流通领域会经历哪些环节?它经历的变化是否又在讲述新的时代故事?  四套流通硬币:  见证社会发展  第二套人民币流通硬币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流通硬币,于日发行,有壹分、贰分、伍分三种面额。硬币正面统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国名,国名为繁体汉字;背面为麦穗、面额和年号。  第三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于日发行,有壹角、贰角、伍角、壹圆四种面额。这套硬币中的壹元硬币背面采用长城图案,因此人们又把这套硬币称为“长城币”。该套硬币生产数量少,流通时间短。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急需一组新的“圆、角硬币”缓解货币需求的压力。我国于日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流通硬币,在设计上首次采用了花卉图案,1角、5角、1元背面主景图案分别为菊花、梅花和牡丹花,业内俗称“老三花”。其中1元硬币采用钢芯镀镍,开启了我国大规模使用镍包钢材料制造硬币的历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现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加之自动化技术和精细加的快速发展、自动售货系统的普及等都对流通硬币的质和量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硬币于日起陆续发行,正面首次采用“”行名,1角、5角、1元背面图案主景分别为兰花、荷花和菊花,这套硬币也被称为“花”。  钱币设计制作:  方寸间的艺术+11道生产工序  以1元流通硬币为例,其生产过程包括落料、光边、电镀、精整、光饰、坯饼检查、滚字、清洗、压印、花饼检查、包装。首先,将钢带冲裁成圆形的造币坯饼,之后光边获得硬币压印所需要的边形,再经电镀给基材镀覆上一层镍的外衣,而后通过滚字在坯饼边部形成特殊的字符,并清洗坯饼以提高表面质量,经压印成具有花纹图案的硬币,一枚1元硬币就这样诞生了。最后,硬币经过成品检查、计数包装、装箱打包后解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  硬币设计、模具制作是造币前的必备环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钱币的发行量、题材是其关注的焦点,但钱币设计师更看重构图、细节、艺术性,画画、设计、雕刻是他们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余敏是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1元牡丹硬币原模的雕刻者。余敏1980年入厂,他设计的1983年版熊猫获得了1985年度世界银币大奖。他回忆道:“当时中国的纪念币刚刚起步。现在创作空间比过去大了很多,工艺变化也帮助提高了纪念币的品质。”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专业的朱熙华是上海造币有限公司的一名80后工艺美术师。他说,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钱币设计师。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普通纪念币、十二生肖本色金银纪念币等是他的代表作品。朱熙华说,流通币与纪念币的设计理念不同,流通币要将设计限制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要适合于大批量加工。不过,总体来看,纪念币的设计感、形式感、艺术感越来越强,这是纪念币设计的一个趋势。  在钱币界和收藏界,上海造币有限公司副总工艺美术师罗永辉被称为“罗大师”。他完成了300多个品种的设计雕刻项目,其中普通纪念币、金银纪念币达80多种。2008年,北京奥运奖牌面向全球征集设计作品,罗永辉成为奖牌评审组专家,力荐“金镶玉”的设计方案。  谈起做钱币设计师的感受,罗永辉说:“做人民币设计的人很少,这不仅是个人行为,更代表着国家利益。做钱币设计要用心、用情,把心用进去,金属也会动容。要想设计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必须有区别于别人的素材和思想。”  硬币回笼:  “自循环”提高硬币收兑工作效率  上海市分行北区支行于2006年引入了硬币清分流水线,是上海地区唯一一条投入使用的硬币清分流水线。记者来到这里时,一辆押运车正载着从公交公司回收的硬币驶入库区。  事实上,这是上海市商业银行针对开户企业开展的上门现金服务的一部分,服务范围覆盖机关事业单位、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企业。上海市硬币投放总量的约45%以及回笼总量的约85%通过上门现金服务渠道实现。  库房工作人员与押运人员交接后,将回笼的硬币送到清分车间。车间内,工作人员将硬币倒入清分机,机器可以实现硬币的分拣、清点、鉴伪、计数、打卷、装盒、装箱全流程的自动化操作。  工行上海市分行北区支行行长金列奇介绍称,这条流水线清分包装硬币的设计能力为每天100万枚,极大地提升了硬币清分办理效率。目前工行上海市分行北区支行每天回笼硬币50万枚左右,近两年回笼量有所增加,回笼量较大的来自公交公司和寺庙。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发展,硬币的需求量在减少。该行每天硬币投放量约为35万枚,今年以来投放量减少了5%到10%。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硬币沉淀量较大,大量硬币留在老百姓手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2016年以来,为激活流通中沉淀的硬币,改善硬币的流通环境,人民银行在全国开展硬币自循环工作。  上海总部货币金银处处长俞伟强介绍称,人行上海分行2016年在工行上海市分行北区支行建立了硬币调剂平台,按需向其他商业银行调剂供应硬币。此外,人行上海分行指导商业银行在营业网点合理配置硬币自助兑换设备、清分机和包装设备,提高了硬币收兑工作效率,加大了硬币回笼、清分、再投放的力度,硬币“自循环”工作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