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研发平台设计工具普及率是宏观指标吗

进入新常态以来,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目前,最引人关注的有两点:一是“一带一路”战略,这是整合工业化国家、后工业化国家和欠工业化国家上中下游三方优势的多赢之举;二是“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这是练好内功、提升中国制造业体质的固本之策。中国制造业只有在中高端领域据一席之地,才有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实现制造强国是我们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安全的高度做出的战略部署,所展示的实现工业强国路径,是人民对民族复兴的美好憧憬,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小康蓝图的生动呈现。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已经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经济增速转向中高速之后,对于产业迈向中高端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要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重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
类别指标2013年2015年2020年2025年
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0.880.951.261.68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1(件)
0.360.440.701.10
质量效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283.183.584.585.5
制造业增加值率提高--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7.5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6.5左右(“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
两化融合宽带普及率3(%)37507082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4(%)52587284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5(%)27335064
绿色发展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18%比2015年下降34%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22%比2015年下降40%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23%比2015年下降4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2657379
注:1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2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共计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
3 宽带普及率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代表,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用户数/家庭户数。
4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量(相关数据来源于3万家样本企业,下同)。
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的平均值。
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意义何在
1.顺应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新的姿态深度参与国际竞争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这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制造业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保障和国家间竞争的主战场。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强化制造业创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新一轮竞争的有利位置。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在推进制造业的发展方面应对的一个总的蓝图,我们要依托这一蓝图,以新的姿态更加深度地融入世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工业化基本实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推动制造业跨越发展,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坚实经济基础和强大支撑,契合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3.实现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40%左右,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国货物出口总量的90%以上,是拉动投资、带动消费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制造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换挡不失速,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制定“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就是为了应对这一系列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瞄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推动制造业实现由大变强。
全面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点
1.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路径
一是理清了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中国制造2025”在指导思想中提出以促进制造业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动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五大基本方针,
二是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从2015年至2025年,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从2025年至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前列。
三是明确了九大战略任务。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型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同时,以推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配合战略任务。
2.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一是破解工业基础能力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工业基础能力是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基石。尽管近些年我国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但基础性、关键性技术能力仍然不强,部分战略性产品受制于国外,2013年,我国80%的芯片都依赖进口,进口总额已经达到2313亿美元,超过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究其原因,基础科研能力不强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的重要原因。
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仅为发达国家的1/4,特别是对科研机构的考核过于追求“短平快”式创新,科研氛围浮躁影响对基础研究的长期投入,均制约了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能力的提高。为了强基固本,“中国制造2025”提出集中加强核心制造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创新能力建设,统筹推进,组织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强化前瞻性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大幅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二是提高制造业自身创新能力。制造业创新能力是推动中国创造的直接动力。2013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达到20.8%,连续4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但是,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支持创新的完备体系还未成型,使得我国在国际分工链条中仍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还是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首要挑战。“中国制造2025”在规划目标中,针对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出规上制造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和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要由2015年的0.95%、0.44件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1.68%、1.1件。同时,提出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以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为核心载体。
三是抓住信息化浪潮,推进信息化与工业深度双向融合。信息化的浪潮势不可挡,这也是我国推进中国制造的最重要技术背景。信息化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体系。
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2012年,我国网络就绪度指数居全球第51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排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步入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的新阶段,按照德国工业4.0的划分标准,我国整体上还处于制造业和信息技术初步融合的工业2.0阶段,还有很多功课需要补。但相关研究表明,以工业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制造业创新网络等为特征的智能工业正在引领我国工业迈入转型发展的新时代。
顺应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国制造2025”强调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加快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以推进智能制造工程为抓手,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3.质量: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
一是加快提升产品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中国制造的产品行销全球,但名誉度偏低,影响了国家形象和企业迈向全球分工价值链的高端。工信部的报告显示,我国出口商品长期处于国外通报召回问题产品数量首位,2012年,我国出口产品召回通报指数高达0.285,是日本的十倍之多,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
“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特别是要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组织攻克汽车、高档数控机床等重点行业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在食品、药品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
二是完善质量监管体系。产品是由企业生产,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要由企业控制,政府应该做好监管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同时制定质量标准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当前,我国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整体水平不高。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我国标准体系整体水平不高,相关报告指出,我国标准更新速度缓慢,“标龄”高出德、美等发达国家1倍以上,还没能与国际标准充分接轨。
“中国制造2025”提出对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行业准入和市场推出管理,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三是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品牌是产业链的制高点,知名品牌有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34.3万家,居全球第一,但我国内地品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仅有29个,入选“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仅有12个,我国还是贴牌大国和生产大国,还远未成为品牌大国。
“中国制造2025”提出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加大中国制造业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4.绿色:推动高污染、高耗能向低碳绿色节能转变
一是推进制造业绿色升级改造。绿色低碳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潮流,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意。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工业仍然是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主力”。
2014年,我国能源消耗42.6亿吨标准煤,其中70%左右用于工业,以造纸行业为例,大部分造纸企业吨浆纸综合能耗平均约为1.38吨标准煤,而国际先进水平为0.9吨-1.1吨标准煤。同时,工业也是排放的重要来源,我国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越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9%、69%和85%以上。
推进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已经迫在眉睫,由于传统制造业是耗能排放的重点,因此,推动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是重中之重。“中国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工、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易回收等技术工艺,加快淘汰落后机电产品和技术,积极引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
二是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并不只是针对制造环节,这更是全产业链的系统改造,特别是设计环节的绿色化。国际经验认为,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工业产品的环境影响约有70%在设计阶段就已决定,所以要从源头做起,设计环节就充分考虑到产品制造的各环节对环境生态和资源能源的影响,将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消费、有效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统筹纳入绿色化发展之中。
“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
5.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我国制造业长期依赖要素低成本优势,依靠投资拉动进行规模的快速扩张,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以高炉建设为例,2014年我国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但在建、拟建生产线仍有30-40条,新产能仍以10%的幅度递增,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但是,部分涉及全局的战略行业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一是瞄准十大制造领域率先突破。建设制造强国要不断缩小与国际的差距,重点解决高端制造领域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集中,推动战略性重点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制造2025”提出重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设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设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领域。
以机器人为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机器人的最大市场,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2.5万台,我国销量达到5.6万台,但是我国机器人替代率仅为0.23%,远低于国际平均替代率的0.58%,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此次规划的出台也将给机器人产业带来难得的市场机遇,同时也将给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带来机遇,通过机器换人,来提高工厂制造效率。如纺织、矿产等需要用先进技术替代人工劳动的行业。
二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是适应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趋势的重要方向,对扩大社会就业、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有重要推动作用。机械工业联合会对我国198家装备制造企业调查显示,我国78%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0%,只有6%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超过20%,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的主要短板。
“中国制造2025”提出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延伸服务链条,特别是鼓励优势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以流程再造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三是统筹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统筹利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和两类规则,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特别是推进高端装备和国际产能合作。商务部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078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了近40倍。但是从海外投资和资产的存量看,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约为美国的10%,海外净资产约为日本的50%,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
从投资领域来看,我国对外投资产业单一,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不足。由于海外投资人才储备不足,我国企业对东道国的法律、文化、政策等缺少深入了解,企业走出去还面临很大的风险,以海外矿业收购为例,我国企业失败率高达70%-80%。我国在提高制造业国际化竞争力方面任重道远。
“中国制造2025”指出,提高利用外资和国际合作水平,提升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积极制定制造业走出去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
6.人才:推动中国工人转型升级为中国工程师
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制造强国一定是人才强国。
一是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制造业拥有复杂的产业生态,很多高端产品要由几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的产业链协作完成,这种多层次性决定了制造业需要多层次、高素质的劳动力,既需要理论研究人员、设计人员,也需要一线生产人员和销售服务人员。
但是,我国制造业在一些领域和环节的高素质人才明显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按照欧美发达国家高级蓝领工人的比例测算,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高级蓝领工人的缺口将达到 万人,特别是在操作层面缺乏众多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为适应制造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中国制造2025”指出,培育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培养重点,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服务制度。在智能化、信息化、个性化制造时代,人才的创造力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需要拥有艺术化表达能力和概念设计能力的人才。政府应该帮助企业扫除不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激发人才活力。
“中国制造2025”指出,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构建专业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和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
7.保障:体制机制改革和财税金融扶持是两大支柱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要瞄准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释放制造业发展活力,强化体制机制、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推动我国制造业尽快由大变强。
一是深化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有竞争力的企业都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政府要改变过去挑选企业的产业政策,做好监管和服务,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保驾护航。以深化改革破除阻碍制造业做强的制约,为制造业充分竞争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政府要加快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健全产业安全审查机制和法律体系,更加注重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全面清理和废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健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机制,建设中国制造信用数据库,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二是强化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中国制造2025”指出,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型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引导风险投资、私募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重点领域环节,为迈向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十三五”时期,要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确保基本实现工业化,为迈向制造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1.提高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创新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要求,要从最基本的人才要素入手,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做好自己的工作,完善我国的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一是加强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制造业升级,技术是关键,但从根本上还是要靠人,要努力完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大引入海外制造业高端人才的政策力度,更加注重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加快职业教育对制造业的支持。
二是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整体制造业竞争力还在我国之上,通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在合作中吸收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三是完善现有产业政策体系。原有选拔性产业政策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制造业的创新要求,要把选拔真正有创新能力企业的责任交给市场,让创新的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要把选拔性产业政策更多地转为竞争性政策,把原有优惠政策普惠化,为充分发挥市场力量保驾护航。
2.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智能制造打下好的软硬件基础
“中国制造2025”的最大特点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发展,这对信息化的软硬件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以铁路、公路、港口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成熟,但以宽带、无线互联网、云计算、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未来应给予发展支持,进而为“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提供支撑。加大对“新经济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既有利于稳定当前投资需求,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又有利于拓展未来智能制造的成长空间。
一是大力促进宽带投资,建设适用于工业的、容量更大、服务质量更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为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奠定好的基础。二是加大对网络安全的投资,通过互联网,人、物、生产系统都将实现互联,某一环节的安全问题很可能扩散到整个系统,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凸显,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认证体系,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研究及软硬件投资。
3.加快标准制定,促进中国标准走出去
制定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已经成为国家产业竞争的主战场。标准先行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突出特点,德国将标准化排在行动首位,专门成立处理标准化和参考架构方面问题的工作组。我国在推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也应高度重视标准化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及时出台“两化融合”或“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准化路线图,把制订智能制造标准作为智能制造的优先选项。
要积极整合国内标准化资源,借鉴德国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以及美国先进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技术方向、组织方式,优先启动急需领域标准化制订工作,努力实现标准的国际化,依托中国装备走出去把中国标准带出去,使中国标准得到国际上的广泛采用。
“好买财富”微信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超过2000款理财产品任您选择
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理财方案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11-20倍银行活期收益,随存随取,安全保障,免手续费
七日年化收益:4.20%
理财问诊 提供各种理财产品诊断服务
理财产品业绩背后的投资逻辑
帮您判断高收益是否可持续
解密投资标的、重仓股等信息
已有1765位用户问诊,共解决1765个问题
完全不会理财?
理财产品排行榜
近三月收益:22.92%|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22.90%|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22.34%|购买起点:10.00元起
近三月收益:21.11%|购买起点:1.00元起
近三月收益:20.70%|购买起点:1.00元起权威解读:《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中国工业报新闻网--产经
中国工业报社主办
Copyright & China Industry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工业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中国工业报社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尚和律师事务所 闫风翥 李屏
报社地址:北京市百万庄葡萄园1号&&邮政编码:100037&&广告:010-&&发行:010--&&网站:010- 、3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共享资料网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研究报告中国软件评测中心 二一三年一月? ? 前 言前 言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 由于城市的 “聚集效应” ,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城市病”日益严峻,成为城市 向前发展的阻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人口 规模大、复杂程度高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突破城市发展瓶颈,探寻新的城市发 展之路,成为世界各地普遍关注的问题。 进入 21 世纪以来,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渗透到城市 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缓解城市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伴随着信息化和城市化的 日趋融合, “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并逐渐映入决策者的视野。 在我国,智慧城市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了 “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提出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智慧城市作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农业现代化交汇点,从技术应用、资源整合、管理服务提升等方面为“美丽 中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球范围内, 各个国家、 地区广泛开展了智慧城市的规划、 建设、 评估工作, 其中不乏优秀案例。这其中,评估工作是引导智慧城市建设方向,检验建设效果 的重要手段。2012 年 10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中国软件评测中 心研究制定了《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 ,并下发到各地的工业和 信息化主管部门,开展了广泛的意见征集活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凭借雄厚的研 发实力,剖析智慧城市的内涵、发展要素,创造性的提出了城市发展的 SMART 理论模型,为智慧城市的评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报告从研究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出发, 透彻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现状、 评估现状以及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在此基础上对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做了鞭 辟入里的解析,以期为我国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I? ? 目 录目 录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 .................................................................................. 1 一、城镇化的双面效应 ........................................................................................... 1 (一)城镇化蕴含的重大机遇 .......................................................................... 1 (二)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 4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路径 ................................................................... 6 (一)电子城市 .................................................................................................. 7 (二)数字城市 .................................................................................................. 7 (三)智能城市 .................................................................................................. 8 (四)智慧城市 .................................................................................................. 8 三、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城镇化的关系 ............................................................... 8 (一)智慧城市是国家鼓励支持的信息化发展新方向 .................................. 8 (二)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 9 (三)智慧城市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必然选择 ............................................ 11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 .................................................................... 13一、智慧社区论坛(ICF)评估 .......................................................................... 13 二、欧盟智慧城市评估 ......................................................................................... 17 三、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 ................................................................................. 21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 ............................................................................ 24一、智慧城市的起源 ............................................................................................. 24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 ..................................................................................... 24 (一)智慧城市应具备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理系统 ........................................ 25 (二)智慧城市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行为能力 ............................................ 25 三、智慧城市评估的理论模型 ............................................................................. 27 (一)SMART 模型的服务 .............................................................................. 28 (二)SMART 模型的管理与运营 .................................................................. 29 (三)SMART 模型的应用平台 ...................................................................... 30 (四)SMART 模型的基础资源 ...................................................................... 32 (五)SMART 模型的关键技术 ...................................................................... 32 第四章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34II? ?一、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依据 ................................................................. 34 目 录?(一)政策依据 ................................................................................................ 34 (二)理论依据 ................................................................................................ 34 (三)现实依据 ................................................................................................ 34 二、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5 三、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6 四、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 37 (一)智慧准备评估指标 ................................................................................ 38 (二)智慧管理评估指标 ................................................................................ 40 (三)智慧服务评估指标 ................................................................................ 42 第五章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说明 ............................................................................ 44一、智慧准备类指标说明 ..................................................................................... 44 二、智慧管理类指标说明 ..................................................................................... 47 三、智慧服务类指标说明 ..................................................................................... 51 第六章 智慧城市评估展望 .................................................................................... 54一、对标评估,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 ................................................................. 54 二、诊断评估,引导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 54 三、绩效考核,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水平 ..................................................... 55III? ?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 略举措,是“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服务型政府 的重要前提。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在城镇化发展的 不同阶段,信息化在助力城市应对各类挑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都扮演着不 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进入 21 世纪以来, 我国的城镇化速度非常之快, 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 1.3%, 到 2011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 50%,引发了世界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 城镇化引发的人口膨胀也使城市的承载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都面临前所未 有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亟待探寻一种信息化与城镇化互促互进的发展模式,突 破城市发展瓶颈,将城镇化带来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一、 城镇化的双面效应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双面效应。一方面,城镇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 大机遇;另一方面,城镇化快速发展会在短期内引发城市资源短缺、社会管理服 务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是城镇化推进过程 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 城镇化蕴含的重大机遇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城 镇人口在建国初期仅 7, 726 万人, 到 2010 年已扩张至 66, 557 万人。 在这期间, 我国的城镇化历经了自然增长、剧烈波动、停滞增长和恢复性增长的复杂过程。 但整体来说增长趋势占主导地位 (如图 1 所示) , 城镇化率从 1953 年的 13.26%, 跃升至 2010 年的 49.95%。1?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
0 82 10年份 城镇人口(万人)60% 50% 40% 30% 20% 10% 0%城镇化率(%)图 1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城镇化率统计结果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进入 2000 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年平均增长率高 达 1.37%(如图 2 所示) 。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 50%,增至 51.27%。 这意味着,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人口的绝对数超过 6.9 亿,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阶段。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 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 “影响 21 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 两件事情: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55% 51.27% 50% 45.89% 45% 40.53% 40% 35% 30% 02 05 08 11年份 城镇化率(%)48.34% 42.99% 41.76% 37.66% 36.22% 46.99%49.95%44.34%39.09%图 2 2000 年-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2》 )2?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城镇化正引发一系列的转变:农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的生活方 式逐渐向城镇生活方式转变, 农村的生产方式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城镇所代表的社 会化大生产方式。而正是这些转变,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1、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强劲引擎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 把经济增长的重心转移到扩大内需上来。城镇化有效增加了城镇消费群体,为扩 大内需提供了最强劲的动力。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农村居民家庭 和城市居民家庭的年人均支出均呈上升趋势,但从增长幅度来看,城市家庭明显 优于农村家庭, 且差距在不断扩大, 如图 3 所示。 数据显示, 2010 年至 2011 年, 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支出约为农村家庭的 2.3 倍。按照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假设 每年有 2 亿的流动人口从农村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的生活方式, 由此带来的消 费刺激是相当可观的。
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支出(元) 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支出(元)图 3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支出对比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12》 )2、城镇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利器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表现在城镇和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 异。消除城乡二元机构,是实现我国社会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城镇化对于缩小 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纯的人口迁移,即农村人口向 已建成的城市(镇)的迁移;另一种是城市(镇)区域范围上的扩张,即直接将3?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农村纳入城市 (镇) 圈。 两种方式都要求必须全面提高面向农民的社会服务水平, 不但要提供养老、医疗、教育等各项社会保障服务,还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 知识水平和技能,帮助他们顺利实现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此外,后一种 方式还需要加大新增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 (镇)发展现状的局面。 由此可见,城镇化在客观上要求资源分配更多的向新增城市(镇)区域和新 增城市(镇)居民倾斜,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社会服务,在打破城乡二 元机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 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按照城镇化率 1% 的增长速率保守估计,到 2020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超 过 60%。 届时, 将有超过 8 亿的城镇人口。 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聚集, 资源短缺、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将不断凸显,我国的城镇化正面临有史以来矛盾 最多、复杂程度最高的严峻挑战。 1、人口增长与城市承载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城市的承载能力反映出城市的自然资源、 基础设施资源等要素对经济社会和 人口发展的支撑作用。自然资源总量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造成现阶段存在 人口增长与城市承载能力不足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 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一方面,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不断增加投 入来促进城市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既消耗了大量资源,又 导致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人口的增长 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消耗速度。以北京为例,随着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水资源 日渐枯竭,能源消耗量剧增。 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增长不同步。 以城市道路交通为例, 受城市空间布局不 合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短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大中型城市普遍存在 交通拥堵的问题。根据《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2012》的调查结果,在选取的 50 个主要城市中,居民平均上班时间达 39 分钟。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天津 等一线城市的堵车时间都在 10 分钟以上。 2、社会管理服务与公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公众提供满意的社会管理服务。 从这个 意义上来讲, 社会管理服务与公众需求的匹配程度最能直观反映城市的建设成效。4?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的服务需求层次也随之提升。从目前的城市发展 现状来看,社会管理服务与公众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城市管理协同性较差。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理尚未形成管理部门联动协作, 公众广泛参与的模式。 以应急管理为例, 涉及到公安、 交通、 消防、 气象、 市政、 卫生等多个部门。7?21 北京特大暴雨暴露出城市在应急管理的预测、预警、预 防和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均未实现协同管理。 服务效率普遍较低。 公众享有的城市服务大致可分为公共服务和行政办事服 务两大类。但由于目前我国多数城市的服务仍以人工办理为主,服务资源的增长 未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造成服务事项办理的平均等待时间和处理时间较长, 公众满意度较差。 服务获取的便捷性不够。一方面,服务信息的发布往往限于新闻媒体、政策 文件、搜索引擎、政府网站等方式,信息的覆盖范围、传播速度都受到一定程度 的影响, 公众尚无法借助移动终端获取实时、 全面、 准确的服务信息; 另一方面, 城市可在线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行政办事服务的事项比例太少, 使公众在获取服务 上受办理时间和办理地点的制约。 3、产业格局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城市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这一时期 既是发展黄金期, 也是矛盾突显期。 从我国目前三大产业占 GDP 的比重 (见图 4) 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仍不明显,产业格局与城市经 济发展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工业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 第二产业多采用劳动密集型模式, 产业研发投 入不足,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差。 此外, 产业结构严重趋同, 重复建设严重, 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工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较大,环境污染严重。 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 70%左右的比例相比, 我国现代服务业总量偏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所占比重偏低,2011 年仅 。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 为 43.1%(如图 4 所示) 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较大差距,难 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5?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2011年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10%43%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47%图 4 2011 年三大产业占 GDP 的比重二、 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人们为了生活来到 城邦,为了更好的生活留在城邦” 。正是这一内在动力的驱使,从农业社会、工 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城镇化的脚步从未停止。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城市功能不 断丰富,从最初的承载功能逐渐扩展出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总是与不同的城市问题相生相伴。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经 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城市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存储技术、 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与这些需求一拍即合, 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文档 管理模式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之后,随着服务需求的进一步细化、多样化,城镇 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愈发复杂和尖锐,在技术、需求和政策的三重驱动下,城 市信息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帮助城市有效应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各 种挑战。 以城市信息化发展特征为依据, 全球的城市信息化发展路径大致可划分为电 子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四个阶段(如图 5 所示) 。下面,我们 将一一介绍各个概念的起源、特征和背景。6?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图 5 城市信息化演变路径(一)电子城市1993 年,麻省理工学院米歇尔教授在其著作《City of Bits》首次提出了“电 子城市”的概念。电子城市以计算机的产生和应用为标志,以资源的信息化为中 心,强调通过办公系统的应用来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之后,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热潮,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逐渐兴起,电 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成为城市信息化的主旋律, “电子城市”建设在全球范围内 成为许多城市的战略发展目标。(二)数字城市1998 年 1 月 21 日,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城市 是数字地球概念的延伸和扩展, 其推动力主要来自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成熟。 以城市化内容的虚拟实现为特征, 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将城市建设、管理、经济、民生等信息与空间地理位置信息联系在一起,实现更 精准的服务。 我国学者专家认识到“数字地球”战略将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资源环境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 于 1999 年 11 月 29 日至 12 月 2 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 “数字地球”大会。 “数字城市”很快成为“十五”期间我国各地经济技术的重 要发展战略,各地的数字城市建设工程纷纷启动。7?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三)智能城市进入 21 世纪以后,随着主要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化,新一代移动 通信、射频技术、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不断创新,一些国家率先提出了建设“智 能城市”的概念。 智能城市以事务为中心,强调具体领域事务处理的自动化和灵敏性,是智能 技术充分应用的城市。智能技术强调自动处理系统的贡献。因此,以智能技术为 手段的智能服务主要展现为自动化服务, 即借助信息系统来实现事务的自动处理, 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环保等自动化系统可实现在人无所察的情况下为公 众提供服务。(四)智慧城市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引发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一系 列问题,智慧城市提出了人和物相融合的发展理念,强调以城市整体效益提升为 导向,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整合城市 资源,为公众提供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在第四章中我们将详细论述智慧城市的 起源及内涵特征,在此不再赘述。三、 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城镇化的关系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信息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应对各类挑 战的有效手段。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区域信息化发 展战略以及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演变等三个方面出发,探究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城 镇化的关系。(一)智慧城市是国家鼓励支持的信息化发展新方向以宏观政策文件和政府报告为切入点, 可以清晰地窥见未来十年国家鼓励支 持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在此,我们选取了《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 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以及十八大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文件对信息 化建设的论述如下: 《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详细描述了我国 2020 年的信息化战略 目标,即: “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8?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息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 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的 基础”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基础设施和信 息化应用的建设目标,提出要“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 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 输网络,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 ,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 “大力推进国 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 “加 强市场监管、 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地理、 人口、 法人、 金融、 税收、 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 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 规范采集和发布, 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对“提 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化水平”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进一步提出要“建立 全面覆盖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完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实有人口动态 管理,提高人口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能力。建设公众诉求信息管理平台,改 进信访工作方式。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健全网上舆论动态引导管理机制。推动城 市管理信息共享,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试点示 范,引导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 。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发展理念,要求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社会建设方面,进一步 强调“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 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综上所述,国家从战略层面上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推动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中的信息化应用, 同时明确了智慧城市在提高社会管理和城市运行水 平中的积极作用。智慧城市已成为国家鼓励支持的信息化发展新方向。(二)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我国各地都制定了“十二五”期间城市信息化的规划文件。本报告中,我们 对全国 47 个副省级以上地方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 “十二五”信息化规划以及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等进行了统9?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计分析。图 6 的统计结果显示,47 个地方中有 44 个都将城市信息化建设作为地 方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占比高达 94%, 再次印证了城镇化进程中各地政府对信 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城市相关信息化规划所占比例 3(6%)城市信息化相关规划 其他44(94%)图 6 城市相关信息化规划所占比例其中,北京、湖南、江西、南京、宁波等 22 个地方明确将“智慧城市”作 为“十二五”期间城市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所占比例达 47%(见图 7) 。以“智慧城市” 为主题的地方占比22(47%) 25(53%)智慧城市 其他图 7 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地方占比此外,北京、福建、广东、海南、杭州、湖南、南京、宁波、上海、深圳、 武汉、 厦门等 12 个地区已经制定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专项规划或行动计划 (如图 8 所示) ,为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落实智慧城市相关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0?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图 8 47 个副省级以上地方智慧城市专项规划分布图(三)智慧城市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所引发的各种城市矛盾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城市 发展思路:以新的理念来引导城市规划,以更加集约、科学的方式对城市进行管 理和运营,以智慧化的服务手段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化与信息化相互交 融的趋势越发显著,这为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首先,互联网的 普及、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的应用,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成为可 能;其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将推动城市以低碳环 保的方式发展,从而为公众提供和谐宜居的绿色城市生活;第三,更多应用平台 的产生、 优化和升级, 将极大的提升城市的服务管理能力, 使服务更为便捷高效, 管理更为协同集约;第四,新技术应用衍生出新产业,这将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 。 升级和知识型人才的聚集,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如图 9 所示)11? ?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图 9 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就是智慧城市。不难看出,智慧城市的基本理念是运用新 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充分互联,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为公众提供随时随地的便捷服务。至此,我们对智慧城市与信息化、城镇化的关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智慧 城市是当前城镇化与信息化的最佳结合模式,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信 息化是城镇化健康稳妥推进的有力保障, 但最终城镇化质量的有效提升还需要具 体落实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12?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的研究工作多由一些智慧城市组织来承担, 这些组织的总 部多设在美国、欧洲等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发达城市,有大学研究机构、城市智库 型组织、也有跨国会议组织。这些智慧城市组织主要通过研究总结城市的最佳实 践, 向各城市管理者倡导和传播其城市或社区管理理念、 操作模式, 提供咨询等。 由于关注点不同,不同组织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主要 体现在智慧城市和社区组织的愿景及行动计划等方面。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方面最 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欧洲中等城市的智慧城市评估、 智慧社区论坛的智慧城市 评估以及 2012 年刚出炉的由 Boyd Cohen 博士发布的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一、 智慧社区论坛(ICF)评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很多城市启动了智慧 城市的建设工作。国际智慧城市相关组织也不断建立,总结智慧城市发展、建设 的成功经验, 开展智慧城市的评估, 以引导和传播智慧化建设的先进理念。 其中, 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ICF)的智慧社区评估是智慧城市 评估方面的重要代表之一。 ICF 认为, “社区(Community) ”是具有独特身份、能以统一的方式行动的 独立实体。它可以是一个乡镇、城市或都市区,也可以是国家、省或其他更大的 区域。 “智慧社区”意指这样一个社区――无论是城市、郡县或是小型居住区域 ――把互联网宽带的接入视为新的生存必需品, 把这一必需品对当地经济发展和 公共福利的推动作用视如生活中的饮用水和发电机那样重要。 ? 评估机构 ICF 起源于 1985 年的智慧社区运动,总部设在纽约,该组织致力于研究 21 世纪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以迎接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渗透而带来的挑战。2004 年 ICF 成为一个独立组织,通过开展研究、召开会议和出版著作等多种方式,分 享世界上智慧城市在适应宽带经济 (Broadband Economy) 需求方面的成功经验, 帮助各地区实现持续的创新和增长。 ICF 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识别和解释宽带经济的出现及其对 所在区域的影响;②研究和分享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经济环境、提升市民收入水平13?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及促进商业繁荣的成功经验;③为战胜 21 世纪新的挑战、取得成就的社区举办 庆祝活动。 ? 评估流程 ICF 从 1999 年开始,每年举办“年度智慧社区”评选活动,颁发“智慧社 区奖” 。自 2006 年起,每年都会举办全球“Smart 21”城市评选活动。其智慧社 区评估是分步骤进行的,如图 10 所示。图 10 “智慧社区”评估流程“Smart 21” :一般是每年 10 月份 ICF 要求申报“年度智慧社区”的城市和 社区要按照宽带接入、知识工作者、数字包容、创新、营销与宣传五个方面,提 供相应的材料和说明, 并从参赛城市中选 21 个年度最佳国际智慧城市, 即 “Smart 21” 。 “TOP7” :被选为“Smart 21”的城市,按照问卷进一步充实材料和说明, 并由专家组进行打分, 排名前 7 位的社区将在下一年 1 月份被提名为 7 座最佳候 选城市,即“TOP7” 。 “智慧社区奖” :6 月份将 7 座候选城市数据委托给一个独立的研究公司, 研究公司通过指标的定量分析,提交研究报告。与此同时,ICF 的发起者还将参 访候选城市, 将该城市提交的报告交由论坛的评议团, 其中包括政府官员、 学者、 商界领袖等共同得出定性的结论。两方面综合,到每年 12 月份公布最终评选结 果,即年度“智慧社区奖”得主。 ? 评估指标及解读 ICF 从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创新、数字包容、营销和宣传 5 个维度来 对智慧社区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ICF 基于以上 5 个维度,将智慧社区评估指标14?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细分为 18 项(见图 11) 。与欧洲明确、量化的智慧城市评估指标有所区别,ICF 评估指标更加偏重于定性的说明。图 11 智慧社区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其指标体系分析可知,ICF 认为智慧城市应具备以下条件。 (1)该城市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在宽带经济(依赖宽带接入互联网和互 联网增值服务两条渠道获取盈利的经济时代)中所面临的挑战。 (2)该城市发展必须承认宽带经济的影响力,应将宽带经济的发展作为扩 大就业和提速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 (3)该城市应持续致力于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令所有社区居民得以在这 个环境中获得一份优质的工作、组建家庭、并有能力抚育后代。在社区居民、企 业和政府之间营造一种适用的文化――即尽可能让所有的社区主体公平地、 自由 地享用宽带经济带来的一切技术、设备、服务和资源,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政治 的参与度。 (4)该城市应能在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中, 维系社区特点与社区传统之间的 平衡发展――即既能够实现新兴产业的发展,又能够巩固社区发展的传统力量。 (5)该城市应不只是强调宽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应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进行非技术的努力。 ? 评估结果分析 从“Smart21” 、 “TOP7” 、 “智慧社区奖”获奖情况看,截止到 2012 年 6 月, 获奖地区已经覆盖了 30 多个国家、70 多个社区。1999 年至 2012 年,所有参选 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5?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世界范围内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不平衡。从历年“智慧社区奖”获奖情况看, 获奖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欧洲国家,亚洲和大洋洲国家相对较少。另外,从 图 12 和可以清晰地看到, 几乎一半的获奖城市集中在北美洲, 其次是欧洲西部, 亚洲和大洋洲较少,南美洲和非洲最少。可见,世界范围内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 当不平衡。图 122012 年“Smart21”获奖国家智慧城市发展南北差距开始缩小。 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进行分析 发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在缩小,数字鸿沟略有下降,原因之一 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电脑不断普及,移动电话高度渗透。从表 1 可以看出,2008 年以后,南美洲和非洲开始出现获奖城市。主要是因为南美洲和非洲国家近些年 比较重视宽带网络方面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因此,虽然数字鸿沟没有得到弥 合,但差距已经开始缩小。表 1 时间 08 11
北美洲 11 10 11 10 9 10 12 7 欧洲 4 6 6 7 6 5 4 5 历年“Smart21”获奖情况 亚洲 5 4 2 1 3 4 2 4 大洋洲 1 1 1 1 2 1 2 4 南美洲 ―― ―― ―― 1 1 1 1 1 非洲 ―― ―― 1 1 ―― ―― ―― ――智慧城市建设关注点差异大。 在建设关注点方面各地差异较大, 对于网络覆16?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盖度较高的社区,更加关注创新方式的建设,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则更加注重基础 设施的建设。如 2010 年获“Smart21”奖的美国弗吉尼亚的布里斯托尔,网络覆 盖率很高,注重经济创新。而同为 2010 年获奖城市的天津滨海新区,该地区常 住居民较少,企业较多且多为世界 500 强,因此与企业相关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 平相当高,知识劳动者的整体水平非常高,但其公共医疗卫生的智慧化水平相对 较弱。因此,最近几年天津滨海更加关注医疗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数字医疗,以 普及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建立全区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和专网。 政策支持促进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研究发现,获奖较多的欧洲和美洲地区, 在其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一直不乏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 美国就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GII) 计划,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欧盟也不甘其后,于 2005 年 7 月正 式实施“i2010”战略,旨在发展最新通信技术、建设新网络、提供新服务、创 造新媒体内容。 毋庸置疑,政府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者,其推出的相关政策明确了智慧 城市的发展目标,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只有在政策的推动下,各方资 源才更便于汇聚,合力才更容易形成,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才会进一步加快,人 民群众才能尽早分享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果。二、 欧盟智慧城市评估欧盟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多关注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生态环境、交通、医疗、 智能建筑等民生领域的作用, 希望借助知识共享和低碳战略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推动城市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智慧城市。2007 年 10 月,维也纳 理工大学区域科学中心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 对欧盟中等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竞争力进行了一次评估, 并形成 《欧盟中等城市智慧城市排名》 报告,首次正式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及发展目标。 ? 评估机构 维也纳理工大学区域科学中心(Centre of Regional Science,Vienna UT)隶 属于该校的空间发展、基础设施和环境规划系,区域科学中心将区域科学纳入为 应用规划科学的一类,其科学理解来源于区域经济、社会学、经济和社会地理以 及规划和工程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区域科学中心研究范围较广,包括欧盟城17?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市和区域发展事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评价,以及对房地产市场的评价。 ? 评估流程 欧盟中等城市智慧城市评估基本流程如下图 13 所示,主要包括城市筛选、 指标分类与数据采集、数据规范与汇总排名三个环节。图 13 欧盟智慧城市评估流程城市筛选:欧盟智慧城市评估对象是中等城市,以往文献当中没有中等城市 的明确定义,因此,在该评估中,参与排名的城市必须满足以下标准: (1)人口在 0000 人之间的中等城市; (2)汇集人口数在 1500000 以内;但在实际评估中,如果城市实际面积属 于中等,汇集人口数略高于 1500000,也被列在了被评范围以内; (3)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但至少要有一所大学; (4)最终,选择了 70 个城市进行实际排名。 指标分类和数据采集:在所有 74 个指标当中,有 48(65%)项指标属于区 域性数据,26(35%)项指标属于国家性的数据。根据指标的属性选择正式、公 开和免费的数据库进行数据采集, 同时也使用了一些工程研究使用的个人数据库。 数据规范与汇总排名:采用 Z 变换理论(z-transformation)对采集到的数据 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所有指标值转换成标准数。Zi ? Xi ? X S其中,Zi 为指标的标准数;Xi 为原始指标数据; X 为指标数据平均值;S 为 指标 X 的标准差。 针对每个标准进行打分后,对每个维度进行排名,最后得到综合排名。18?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 评估指标及解读 该评估组织认为,虽然“智慧城市”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在空间规划或城市研 究中,但还是可以确定智慧城市的 6 个维度:智慧产业、智慧民众、智慧治理、 智慧移动、智慧环境和智慧生活。在评估过程中,这 6 个维度被进一步细化为 31 个要素和 74 个具体指标,如图 14 所示。图 14 欧盟中等城市智慧城市评价指标欧盟智慧城市建设将城市信息系统与经济发展、 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紧密结 合,优化城市管理、倡导技术创新、扩展产业空间、提高生活品质,通过公众的 广泛参与和自上而下的信息反馈机制, 推动社会多方力量与城市建设的高度融合。 因此,其评价指标体系更注重以创新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强调绿色、低碳的 经济和生活模式,鼓励和倡导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指标分析发现,欧盟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以下特征: (1)以创新打造智慧 城市建设基础; (2)强调绿色、低碳的经济和生活模式; (3)鼓励和倡导社会力 量参与城市建设。 ? 评估结果分析 城市智慧城市排名共评估了 70 个城市,从总体来看,欧盟中等城市的基础 建设水平较高,比较注重生活和服务的质量。 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不均衡。 西欧国家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中东欧国家多 数排在后面。西欧国家如:瑞典、芬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等国家19?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智慧程度较高。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卢森堡,其智慧经济排名第一,智慧人口 第二,智慧生活和智慧移动都排名第六。中东欧国家如: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 智慧程度较低,其中,罗马尼亚的克拉约瓦在此次排名中排在第六十八位。 这主要是因为,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比较强大,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比较高。而 中东欧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 阶段。 智慧移动、智慧民众和智慧生活总体发展较好。从图 15 可以清楚地看到欧 盟各成员国智慧移动、智慧民众和智慧生活的发展程度较好。综合排名靠前的国 家,智慧移动和智慧生活的发展程度较好。图 15 智慧城市各维度排名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欧盟国家较早关注交通、教育、以及生活质量问题。斯德哥尔 摩在 2006 年就开始试用智能交通系统;智慧民众排名第一的奥胡斯拥有完善的 教育设施,且文化生活相当丰富;荷兰鼓励市民、商界、政府积极合作,共同营 造友好型的城市环境,通过技术创新等众多措施保障了生活、工作、交通以及公 共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市自身发展不均衡。 城市自身发展不均衡, 即使排名靠前的城市也不能保 证每个方面都建设得非常好。例如,丹麦第三大城市欧登塞综合排名第 5 位,其 智慧民众排名第 3,智慧治理和智慧移动排名第 5,智慧产业排名第 15,可是它20?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的智慧环境却排到了第 50 位。希腊旅游城市帕特雷综合排名第 58 位,然而它的 智慧环境是排在第 5 位的。 造成城市自身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 并且建设 的关注点不同。有些城市属于工业城市,比较注重智慧产业方面的建设;有些城 市属于旅游城市,比较注重智慧环境方面的建设;还有些城市属于文化城市,比 较注重智慧民众相关方面的建设。三、 全球十大智慧城市排名1Boyd Cohen 博士认为,智慧城市是这样一种城市形态:借助信息通信技术 更加智能和有效的利用资源,降低城市成本,节约能源,提高服务水平和生活质 量, 减少环境污染, 为城市创新和低碳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 2012 年, Boyd Cohen 博士以城市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标准,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智慧城市的评估工作。 以下是 Boyd Cohen 博士的智慧城市榜单上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及其在智 慧城市建设中所做出的努力。 维也纳:维也纳在智慧城市榜单上位居首位。排名结果显示,维也纳是唯一 一个在各类指标的排名中都跻身前十位的城市。其中,创新城市排名第 5,区域 绿色城市排名第 4,生活质量排名第 1,数字政府排名第 8。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维也纳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文件,包括“智慧能 源愿景 2050(Smart Energy Vision 2050) ” 、 “道路地图 2020(Roadmap 2020) ” 以及“行动计划 (Action Plan ) ”等,明确了智慧城市的宏 伟目标,并逐步推进来实现这些目标。目前,维也纳的规划者正试图联合各利益 相关方共同磋商,致力于实现碳减排,交通以及土地规划变更等,寄希望于在欧 洲的智慧城市技术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多伦多:多伦多是智慧城市榜单上排名最靠前北美城市。多伦多是克林顿 40 大都市(Clinton 40,简称 C40)的活跃成员。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多 伦多的私营部门以合作的形式自发创建了“智慧通勤多伦多(Smart Commute Toronto) ”组织,致力于提高大都会区的运输效率。此外,多伦多目前也开始利 用填埋垃圾得到的天然气为城市垃圾车提供动力, 初步探索智慧的闭环城市思维。 巴黎:作为欧洲城市,巴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在其他指标方面的?????????????????????????????????????????1根据 Boyd Cohen 博士的研究成果《The Top 10 Smart Cities On The Planet》翻译整理 21??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排名也较为靠前。其中在创新城市中排名第 3,欧洲绿色城市中排名第 10,数字 政府中排名第 11。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方面,巴黎的公共自行车、自行车出租系 统以及 “汽车图书馆(Autolib) ”成效显著。其中,汽车图书馆与自行车出租的 模式相似,由巴黎市长发起,目前的出租站点己达到 250 个。 纽约:纽约在智慧城市榜单上的综合排名第 5,但生活质量排名靠后,仅处 于第 47 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纽约于 2009 年创建了业务分析解决方案中 心,用以满足复杂功能需求的增长,帮助用户优化业务流程和业务决策方式。此 外,纽约目前已经在城市防止火灾、保护第一反应者以及识别可疑的退税主张等 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预计此举在五年内有望为纽约节省 1 亿美元。 伦敦:伦敦以其在某些可持续性方面的创新(如拥堵税)以及强大的交通系 统而获得好评。目前,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即将建设一个智 慧城市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通过对交通、政府、商业、学术以及客户数据的研 究, 致力提高城市效率和创造力。 此外, 伦敦与英国运营商 O2 公司已达成合作, 计划搭建欧洲最大的免费 Wi-Fi 网络。 东京:东京是排名列表上最靠前的亚洲城市。东京的创新性排名第 22 位, 数字城市排名第 15 位。2011 年,东京宣布在郊区建立智慧城镇计划,该智慧城 镇将使所有家庭的集成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节能电器等都连接到一个智能电 网上。此外,东京还致力于智慧移动解决方案的研究。 柏林:柏林在创新排名中位列第 14 位,绿色程度在欧洲排名第 8,生活质 量排名第 17 位。在与瑞典大瀑布电力公司(Vattenfall) 、宝马汽车公司以及其他 公司的合作中,柏林正测试汽车电网技术,希望通过电动汽车创造一个虚拟的发 电机组。 哥本哈根:哥本哈根在可持续创新方面成绩卓著:哥本哈根承诺到 2025 年 实现碳中和,40%的哥本哈根市民骑自行车上下班。歌本哈根市长 Frank Jensen 明确表示,要将清洁技术创新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引擎。 香港:香港在数字政府这一关键领域的表现相当出色,排名第 3 位。但生活 质量排名靠后,位列第 70 位,智慧城市综合排名第 9 位。在智慧城市的实践探 索中,香港将射频识别(RFID)技术试验于飞机场,并贯穿于整个农业供应链。 此外,香港还是智慧卡应用的领军城市,目前已有数以百万的香港居民通过智慧 卡享受城市提供的公共交通、图书馆接入、访问接入、购物以及停车场等服务。22? ? 第二章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现状研究巴塞罗那:巴塞罗那拥有低碳解决方案,是智慧城市的先锋。大约十年前, 巴塞罗那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了太阳能条例。目前,巴塞罗那又启动了“生活 电动汽车(LIVE EV) ”项目,希望推动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应用。此外, 该城市还以合作的模式为智慧城市创新建设生活实验室 Living Lab) 。23? ?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各个国家、地区根据出发点的不同,对智慧 城市有着不同的解析。本章从智慧城市的起源寻根,探索智慧城市应有之义,力 求透彻解析智慧城市的内涵。一、 智慧城市的起源“智慧城市”一词的最早出现是用于 1984 年美国拉斯维加斯一家以“智慧 城市”命名的产业技术协会组织,该组织主要侧重于信息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 与我们所理解的智慧城市存在显著差异。 1992 年,美国 13 个州的城市兴起智慧增长运动,主要是环保主义者发起, 强调土地集约使用,经济重要性让位于环境和生活方式。 1999 年,新加坡等城市发起了智慧城市运动,旨在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运 用, 推进产业升级和交通智能化管理, 解决能源消耗、 城市污染、 交通堵塞问题。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贝瑞和哈佛大学的格莱瑟提出,智慧城 市不仅基于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接入性和质量, 人力资本在其中也发挥关键作用。 2007 年 10 月,欧盟在《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在城市发展传统理论的 基础上提出“智慧城市”的创新构想。该构想成为世界上较早的智慧城市推进设 计框架与探索实践。 2008 年至 2009 年,IBM 公司在推出智慧地球创新战略过程中,将智慧城市 纳入发展战略。 2010 年至今,智慧城市已成为新形势下普遍认可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世界 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二、 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将城市中物的智能与人的智慧结合起 来,使城市具备自适应和自调节的能力,也即“智慧”的能力。 与“智慧”的 人相似,智慧城市也必须具备健康的生理系统以及敏捷的思维、行为能力。24?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一)智慧城市应具备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理系统智慧城市的生理系统由道路交通系统、防灾减灾系统、园林绿化系统、能源 供应系统、邮电通信系统、环境卫生系统和给水排水系统等关键系统组成。如下 图所示,对比人体生理系统,智慧城市的各个系统也具备相应的功能。图 16 城市生理系统示意图其中,道路交通系统相当于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将城 市的各个区域连接起来;防灾减灾系统相当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防御和 降低各种灾害给城市造成的伤害;园林绿化系统相当于人体的呼吸系统,有效改 善城市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源供应系统相当于人 体的循环系统,将能量输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邮电通信系统相当于人体的神经 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通过信息交互来调节城市服务管理的各项活动;环境卫生系 统和给水排水系统相当于人体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处理城市生 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等。 显然,智慧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任何一个系统的缺失都很可能导致城 市管理陷入无序状态, 而智慧城市管理效率和效能的提高则取决于各个组成部分 的功能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二)智慧城市要具备敏捷的思维、行为能力“智慧” 最初是用于形容人具有迅速、 灵活、 正确地理解和处理事物的能力。 智慧的城市应同智慧的人一样,具备正确、迅速的分析处理能力。智慧的人会主 动的观察周围的事物、捕捉发生的现象、学习各方面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从 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具备处理各种事情的经验。当面对生活、工作中的25?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事情时,智慧的人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做出正确的决定,继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 果,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而人们的评价又会作为新的知识经验为人的大脑所接 受。人的学习、感知能力和处理事务的能力构成一个闭合的环路,相互促进、相 互加强,形成人的“智慧” ,如图 17 所示。图 17 人的“智慧”智慧城市应当在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R0)的前提下,能够广泛的搜集社会 各方面的信息、资源(R1) ,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形成完备的数据库,该数据库 包括人口信息、地理信息、企业法人信息等丰富的数据资源。在完善的数据库基 础上,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各类应用平台系统,城 市能够实现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监控,并协助领导者做出科学的决策,提高城市 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整个的运转过程产生的数据资源又可被城市所感知,进 一步促进数据库的完善和处理能力的提升,如图 18 所示。图 18 城市的“智慧”26?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三、 智慧城市评估的理论模型从智慧城市内涵特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提炼出智慧城市的五大关键要素, 分别是服务( Service ) 、管理和运营( Management& Maintenance ) 、应用平台 (Application platform) 、资源(Resource)和技术(Technology) 。五大要素的英 文首字母正好构成单词“SMART” ,故称之为 SMART 模型。 结合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我们不难得出五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服务是智慧 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管理是服务水平提升的核心手段,应用平台是实现城市智 慧化运行的关键支撑,资源和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基础。由此我们确定出 SMART 模型的层次结构, 如图 19 所示。 五大要素以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 服务位于顶层,体现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是惠民,要将公众服务需求的满足放 在首位;管理与运营紧随其后,是智慧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应用平台是智慧 城市实现协同运作的信息化手段;资源和技术位于底层,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条件。图 19SMART 模型框架图作为智慧城市评估的理论模型,根据评估侧重点的不同,SMART 模型可划 分为投入层、产出层和绩效层。其中,投入层主要考察智慧城市在资源和技术方 面的投入情况; 产出层重点考察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应用平台的支撑能27?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力;绩效层重点考察智慧城市在社会服务、管理与运营等方面所呈现的效果。三 大层级可综合评估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水平。(一)SMART 模型的服务服务的产生源于需求, 而需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 从电子城市、数字城市,再到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公众的服务需求层次也逐步 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电子城市阶段, 计算机开始应用但普及率并不高, 公众的服务需求主要停留在公平的享受到尽可能全面的服务;数字城市阶段,随 着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公众的需求从服务数量上升到服务质量;智 能城市和智慧城市阶段,移动网络覆盖率和智能终端渗透率的提高,激发出公众 对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更高要求。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求变化规律,我们提取出服务需求层次结构。城 市的服务需求共分为六个层级 (如图 20 所示) , 从底层的均等化到顶层的个性化, 不同深浅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特征。其中,白色层次代表电子城市阶 段,浅色层次代表数字城市阶段,深色层次代表智能城市和智慧城市阶段。各层 次的具体含义如下。个性化 多样化 及时化 准确化 全面化 均等化图 20 智慧城市服务需求层次? 均等化:城市范围内的个体均能平等享受到已有的各项服务。 ? 全面化:已有的服务基本上覆盖用户的现实需求。 ? 准确化:提供的各项服务与用户的预期基本一致。 ? 及时化:提供的服务能够及时到达服务对象。28?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 多样化:提供多种服务渠道,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接入服务的需要。 ? 个性化: 根据用户需求对服务进行细分, 提供满足用户个人需求的服务。 从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六种需求向阶梯一样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 是完全不变的。比如及时性和准确性,在应急管理服务领域,预警信息发布的及 时性和准确性同样重要。其次,城市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服务需求,某层的需求 得到满足后,更高层级的服务需求才会出现,未被满足的需求往往是最迫切的。 最后,高层级的服务需求与低层级的服务需求不能割裂来看,低层级需求是高层 级需求的基础,高层级需求是低层级需求得到满足后的发展方向。以智慧城市为 例, 智慧城市的服务应同时满足均等、 全面、 准确、 及时、 多样、 个性六大需求。(二)SMART 模型的管理与运营智慧管理与运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单纯活动的集合,是指政府、厂商、科 研机构、用户等参与的从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到监督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如图 21 所示,该过程具备资源集约、公正透明、协同配合、决策支持、监督评价等 特征。 智慧城市的管理与运营应立足于城市的宏观管理, 包括智慧城市规划管理, 运营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三个组成部分。图 21 SMART 模型的管理与运营规划管理是智慧管理与运营的前提。规划管理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持续性 等特征,是以国家、城市的智慧城市相关规划、政策法规为依据,对重大项目和 重大工程进行的人力、资金、物资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运营管理是智慧管理与运营的关键。运营管理涵盖了市容市政、城管执法、 食品安全、供水供电、公共安全、道路运输、交通等多个领域,涉及运营管理模29?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式、盈利模式、运营效果等具体内容。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规模,在建设模式 上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建设,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方式。因此,运营模式方面, 采用企业运作,服务社会的模式;在盈利模式上,可探讨公众增值应用、广告运 营等多种组合方式;运营效果方面,引入第三方机构,通过公正公开的评估,促 进管理效果的持续提升和改进。 监督评价是智慧管理与运营的保障。 监督评价管理强调公众参与城市具体的 管理活动。政府相关部门应用建设完善的监督评价渠道,建立配套机制,及时接 收来自社会各界的反馈,根据反馈意见有针对性的提高管理水平。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是管理与运营活动的主要职能,也是智慧城市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的建设切忌一哄而上的盲目建设,必须认真的准备和 严密的组织。首先,对城市发展的现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评估城市所处的发展 阶段,考察是否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条件;其次,立足于城市发展的现状, 确定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第三,成立专门 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权责明确,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第四,建立有效 的沟通渠道,协调智慧城市参与各方的关系;最后,建立监督机制,做好智慧城 市建设的控制工作。 智慧城市管理与运营四大职能的最终效果表现在对时间、 成本和质量的管理 上。时间管理方面,制定年度滚动实施计划,确保阶段性目标的顺利实现;在成 本管理方面,预算的制定需经过严格的调查论证,除特殊情况外,实施过程严格 按照预算进行;质量管理上,制定统一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奖惩机制,定期考核。(三)SMART 模型的应用平台应用平台建设是智慧城市服务和管理的实现手段, 与城市服务管理所涉及的 各个领域密切相关。 狭义的应用平台主要指各个领域能实现智能处理的信息系统, 广义的应用平台还包括面向企业和个人的、整合领域内部资源或跨领域资源的、 能够提供统一管理服务的软硬件环境。 应用平台具有统一性、开放性、安全性等典型特征。以上海市的电子账单公 共服务平台为例,市民可通过该平台统一申请使用各公用事业单位的电子账单, 申请成功后,该平台统一为市民提供电子账单的申请、推送、查询、支付和管理 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安全有保障,用户通过平台的支付功能,能够使用 25 家银行的银行卡方便、快捷地支付账单;平台功能可扩展,电子账单公共服务平30?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台将逐步向银行、保险等领域拓展。 智慧城市应用平台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 在总体框 架设计上,应用平台应抛开具体的业务功能特征,在总体框架上保持一致,以保 证子系统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促进机构间的协作。以信息资源的流转方向为 依据,应用平台通用框架应从接入、传输、应用、支撑四个方面规定通用的标准 和规范,如图 22 所示。图 22 SMART 模型应用平台框架示意图应用平台的接入层应满足用户接入方式的多样化, 支持个人电脑、 智能终端、 资助终端、虚拟桌面等多种接入方式,实现随时随地信息的查询和推送;传输层 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无线网、传感网、融合网等各种网络渠道,保证信息流通的 准确性、及时性和稳定性;应用层由一系列子系统构成,包括运用管理子系统、 安全管理子系统、业务处理子系统、辅助决策子系统等,强调系统的物联能力、 云计算能力、行业能力和泛在能力;支撑层位于底层,既包括支撑系统运行的通 用技术组件、软件系统,也包括人口信息、空间地理信息、法人信息、宏观信息 等信息资源。 应用平台与智慧城市服务管理密切关联,涵盖了城市服务管理的各个领域。 就我国城市应用平台的发展现状来看,各个领域基本都有独立的信息系统,但各 个系统都处于封闭和孤立状态, 无形中增加了运维成本, 也不利于提高服务效率。 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完善已有的分领域信息系统的功能,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相关的领域之间要建立起统一的应用平台,打破31? ? 第三章 智慧城市评估模型研究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提高公众服务水平。(四)SMART 模型的基础资源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和信息资源三大类。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 能源、 水资源等天然存在的资源。 基础设施资源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终端、防灾减灾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设施。 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一定的,也是当前限制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智慧城市 的建设,其着力点是如何发挥好基础设施的作用,整合利用信息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