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6人管理13万亿资产,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协会管主要投向哪里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保险资管机构添新丁 行业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达23亿
  上周末,永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意味着保险资管机构队伍再添新丁。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保险业现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3家、保险专业投资机构5家、受托的公司3家,共计31家。
  从现有情况看,保险资金、保险主业是保险资管机构服务的主要方向。随着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配置与投向丰富化,也将保险资管机构推向大资管竞争环境中,这对其投资能力、风控机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资管副总经理程劲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央行牵头“三会”正在组织制定的资管统一监管办法,将是资管业的发展指引和政策规范,保险资管机构的发展,将围绕这一办法制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转型措施。
  保险资管三类业务模式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目前保险资管机构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保险资管机构资金来源以关联方的保险资金为主,投资方式以专户管理为主,投资方向以传统投资为主;二是,资金来源已经突破关联方保险资金的传统范围,投资方式有重点发展方向但未全面布局,配置方向表现为传统与创新尝试相互结合;三是,在客户范围、投资方式以及资金投向三个方面都已有较为全面的布局,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同时,向跨市场领域发展。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从管理资产规模看,截至2016年末,31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3.72万亿,同比增长14.69%。21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呈现增长,其中11家机构增速超过20%。
  从业人数上,保险资管机构合计从业人数5956人,同比增长17.08%。27家机构人数呈现增长,其中9家机构增速超过20%,人均管理资产规模23.04亿元。
  从业务条线看,31家保险资管机构职能部门人才总数5709人,其中前台部门的精细化分工趋势进一步突显,投资条线人才数量占比达38.82%,销售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9.41%,产品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3.38%,研究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5.75%,公募、业务条线团队正在建设中;中台部门人才数量变化较为平稳,投后管理人才显著增加;后台部门人才投入显著增强,运营支持和管理服务条线总人数占比分别达14.49%、12.5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具有相对独特的资金优势,特别是依托公司的资产管理机构的长期资金,以及受托管理年金、基本养老金等带来的长期资金优势。
  逐步摒弃通道型业务
  长江养老拟任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初冬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资管行业要主动的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客户和持有人的利益。“我们定位养老金管理机构,在三大支柱的服务上,要提升自己主动的投研能力,包括系统建设,人才的培养、建设,产品线的完善以及销售能力。”
  安盛天平投资部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章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和资产配置能力,具有信任度优势。未来,还需加快发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提高在大资管行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在31家保险资管机构中,已有25家保险资管机构开展第三方业务,第三方业务规模总计4.08万亿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保险公司资管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保险资管机构应从单纯注重提高投资能力,向增强综合管理能力转变,逐步提高投资、销售服务、产品开发、风控及运营管理能力,摒弃通道型业务。
  对此,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强调,保险资管机构长期发展,需进一步深化对接实体经济的资管计划、股权投资、私募等业务,拓展养老金、业外机构资金等综合性资金来源,并提供细分产品服务。
(责任编辑:唐明梅 )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保险资管机构添新丁 行业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达23亿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一文看懂保险资管行业:6000位管理13万亿资产 主要投向哪里_财经评论(cjpl)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一文看懂保险资管行业:6000位管理13万亿资产 主要投向哪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今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了《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情况之综合篇》的调研报告,对保险资管机构进行全景式扫描,向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而详尽的保险资产管理行业。   保险资产管理业稳健持续发展
  整体概况:6000人管理资产规模13.72万亿   2017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中资协”)开展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工作,调研范围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3家 、保险专业投资机构5家 、受托保险资金的养老保险公司3家,共计31家。   2016年末,31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3.72万亿,同比增长14.69%。21家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呈现增长,其中11家机构增速超过20%。 2016年末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保险资管机构合计从业人数为5956人,同比增长17.08%。 27家机构人数呈现增长,其中9家机构增速超过20%。行业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达23.04亿元。   从业务条线来看,这31家机构职能部门人才总数为5709人,其中:   投资条线人才数量占比达38.82%,   销售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9.41%,   产品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3.38%,   研究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5.75%,   另外,公募、私募业务条线团队正在建设中;中台部门人才数量变化较为平稳,投后管理人才显著增加;后台部门人才投入显著增强,运营支持和管理服务条线总人数占比分别达到14.49%、12.58%。 各业务条线人才数量(人)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牌照资源:该有的业务资格都有了   2016年,保险资管机构新增了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资格。   华泰资产、泰康资产、人保资产、长江养老、国寿养老、平安养老6家机构入选全国社保理事会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31家机构共获得16项资格、294个业务能力牌照,较2015年增加45个。16项资格中,除基本养老金投管资格为行业新增能力以外,新增6家获得股权投资能力牌照、6家获得私募基金资格的机构,与其它能力相比增加较多。 各项业务能力覆盖情况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管理资金来源:险资占7成,业外资金也不少
  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管机构受托管理保险资金规模约占7成,保险资金、保险主业是保险资管机构服务的主要方向。   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金来源可以包括关联方保险资金、非关联方保险资金、业外机构资金、企业年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资金;投资方式主要可分为开展专户管理、发行资管产品、设立私募基金、发行公募基金;配置方向涵盖传统领域、股权、不动产、金融产品、境外、港股通等。   同时,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配置与投向丰富化将保险资管机构推向大资管竞争环境中,催生保险资管机构必须不断提升投资能力、提高销售服务能力、优化产品开发能力、完善风控机制及运营管理能力。   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理念、文化、机制、流程、人才以及组织架构、综合管理能力正迅速向大资管市场领先领域发展。   三种发展模式:综合型、专注型、传统型   保险资管机构根据不同资金来源、投资方式、配置范围三个业务结点上的布局呈现差异化分层,可以总结为三种不同的业务模式:
  一是“综合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在客户范围、投资方式、以及资金投向三个方面都有着较为全面的布局,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同时向跨市场领域发展。   二是“专注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的资金来源已突破关联方保险资金的传统范围,投资方式有重点发展方向但未全面布局,配置方向表现为传统与创新尝试相结合(专业投资机构均属于这一类型).   三是“传统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资金来源以关联方保险资金为主,投资方式以专户管理为主,投资方向以传统投资为主。   整体上,31家保险资管机构呈现由“传统型”定位向“综合型”布局演变的趋势,“综合型”和“专注型”机构数量分别达12家、13家。   都在干大事:支持实体经济   31家机构管理的13万亿资产都投向了何处?   根据保监会统计,5月底,保险资金运用的配置情况是:   银行存款23404.94亿元,占比16.43%;债券48313.83亿元,占比33.9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8156.37亿元,占比12.75%;其他投资52558.41亿元,占比36.9%。   其中占比为36.9%的“其他投资”,主要是投向了实体经济,通过分享实体经济成长的成果实现收益保障。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发行资产管理计划业务成为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重要载体。2016年保险资管机构共发行资管计划(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149项,总规模2782.05亿元。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军民融合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为国家发展实体经济战略目标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保险系私募基金成为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截至2016年末,共有11家保险资管机构反馈已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保险系私募基金的兴起,为保险业在健康、养老、医疗、供给侧改革等符合保险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的领域加强布局提供了专业平台。   持有机构股权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补充。31家保险资管机构持股业内机构类型包括香港保险资管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3类;持股业外机构涵盖11种类型,包括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财富管理、信托、信用增进等类型,从产业投资、实体运营、金融服务等多方面为实体经济和居民生活提供切实服务。   另外,保险资管机构还与各地政府和市场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管机构与76家地方政府和市场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市场机构类型涵盖央企、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四大AMC、养老金管理公司等。   保险资管机构展方向及路径选择
  核心竞争力还在管理险资主业   “保险业姓保”,保险资金运用也姓保。保险资管机构的发展起始于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需求,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实践中形成了具备行业特色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和资产配置能力,形成了区别于其它金融行业的比较优势。   目前,保险资管机构正在试图从单纯注重提高投资能力向增强综合管理能力转变。   要实现这个转变,在业务能力方面,首先是回归主动管理业务本源。主动管理能力是机构参与市场竞争、提升风险识别能力、获得业务收入的关键点,保险资管机构应持续发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力优势和大类资产配置经验,不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进一步深化对接实体经济的资管计划、股权投资、私募等业务,拓展养老金、业外机构资金等综合性资金来源并提供细分产品服务,加强全球优质资产配置能力以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同时向全市场领域输出其专业投资能力。   其次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资金多样化、客户多元化、产品丰富化对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风险识别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机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目前,保险资管机构从建立健全决策、执行机制,增加人才资源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且呈逐年扩大增幅趋势。   最后是加强销售及客户服务能力。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各类产品趋于同质化,投资收益差距逐渐缩小,以专业的销售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将对业务发展产生叠加效应。   在经营管理能力方面,首先要优化公司内部机制,完善多层次的决策体系,降低内部沟通成本,建立对内对外的快速响应体系;其次需建立多层次、长短期结合的市场化激励体系;最后是树立“运营是生产力”的理念,机构运营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对业务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对财税政策的把握、信息系统建设是否高效实用,从而影响公司整体业务水平和长远发展。   积极拥抱金融科技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快速改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对于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变革性的、深远的。金融科技的运用将逐渐改变保险资管机构的业务发展模式,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综合型保险资产管理服务平台、专业型FOF及MOM投资管理平台将成为未来保险资管机构创新发展的引擎。   保险资管机构正在认识并着手实践金融科技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应用,积极参与金融科技发展、布局技术的实景运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工具运用到投资研究、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投资服务等业务领域中,以增加各项工作的前瞻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把握科技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还会有人买
。11.60以上
次都这样,
值得高度关
好,涨停板
用户322601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今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了《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情况之综合篇》的调研报告,对保险资管机构进行全景式扫描,向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而详尽的保险资产管理行业。
  保险资产管理业稳健持续发展
  整体概况:6000人管理资产规模13.72万亿
  2017年,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中资协”)开展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工作,调研范围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3家 、保险专业投资机构5家 、受托保险资金的养老保险公司3家,共计31家。
  2016年末,31家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3.72万亿,同比增长14.69%。21家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呈现增长,其中11家机构增速超过20%。
2016年末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保险资管机构合计从业人数为5956人,同比增长17.08%。 27家机构人数呈现增长,其中9家机构增速超过20%。行业人均管理资产规模达23.04亿元。
  从业务条线来看,这31家机构职能部门人才总数为5709人,其中:
  投资条线人才数量占比达38.82%,
  销售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9.41%,
  产品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3.38%,
  研究条线人才数量占比为5.75%,
  另外,公募、私募业务条线团队正在建设中;中台部门人才数量变化较为平稳,投后管理人才显著增加;后台部门人才投入显著增强,运营支持和管理服务条线总人数占比分别达到14.49%、12.58%。
各业务条线人才数量(人)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牌照资源:该有的业务资格都有了
  2016年,保险资管机构新增了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资格。
  华泰资产、泰康资产、人保资产、长江养老、国寿养老、平安养老6家机构入选全国社保理事会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
  31家机构共获得16项资格、294个业务能力牌照,较2015年增加45个。16项资格中,除基本养老金投管资格为行业新增能力以外,新增6家获得股权投资能力牌照、6家获得私募基金资格的机构,与其它能力相比增加较多。
各项业务能力覆盖情况  资料来源:中资协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综合调研反馈数据
  管理资金来源:险资占7成,业外资金也不少
  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管机构受托管理保险资金规模约占7成,保险资金、保险主业是保险资管机构服务的主要方向。
  保险资管机构管理资金来源可以包括关联方保险资金、非关联方保险资金、业外机构资金、企业年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资金;投资方式主要可分为开展专户管理、发行资管产品、设立私募基金、发行公募基金;配置方向涵盖传统领域、股权、不动产、金融产品、境外、港股通等。
  同时,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配置与投向丰富化将保险资管机构推向大资管竞争环境中,催生保险资管机构必须不断提升投资能力、提高销售服务能力、优化产品开发能力、完善风控机制及运营管理能力。
  保险资管机构的投资理念、文化、机制、流程、人才以及组织架构、综合管理能力正迅速向大资管市场领先领域发展。
  三种发展模式:综合型、专注型、传统型
  保险资管机构根据不同资金来源、投资方式、配置范围三个业务结点上的布局呈现差异化分层,可以总结为三种不同的业务模式:
  一是“综合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在客户范围、投资方式、以及资金投向三个方面都有着较为全面的布局,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同时向跨市场领域发展。
  二是“专注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的资金来源已突破关联方保险资金的传统范围,投资方式有重点发展方向但未全面布局,配置方向表现为传统与创新尝试相结合(专业投资机构均属于这一类型).
  三是“传统型”业务模式。该类机构资金来源以关联方保险资金为主,投资方式以专户管理为主,投资方向以传统投资为主。
  整体上,31家保险资管机构呈现由“传统型”定位向“综合型”布局演变的趋势,“综合型”和“专注型”机构数量分别达12家、13家。
  都在干大事:支持实体经济
  31家机构管理的13万亿资产都投向了何处?
  根据保监会统计,5月底,保险资金运用的配置情况是:
  银行存款23404.94亿元,占比16.43%;债券48313.83亿元,占比33.92%;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8156.37亿元,占比12.75%;其他投资52558.41亿元,占比36.9%。
  其中占比为36.9%的“其他投资”,主要是投向了实体经济,通过分享实体经济成长的成果实现收益保障。具体是怎样实现的?
  发行资产管理计划业务成为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重要载体。2016年保险资管机构共发行资管计划(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149项,总规模2782.05亿元。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军民融合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创新探索,为国家发展实体经济战略目标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保险系私募基金成为保险资金对接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截至2016年末,共有11家保险资管机构反馈已设立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保险系私募基金的兴起,为保险业在健康、养老、医疗、供给侧改革等符合保险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的领域加强布局提供了专业平台。
  持有机构股权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补充。31家保险资管机构持股业内机构类型包括香港保险资管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人寿保险公司3类;持股业外机构涵盖11种类型,包括公募基金、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财富管理、信托、信用增进等类型,从产业投资、实体运营、金融服务等多方面为实体经济和居民生活提供切实服务。
  另外,保险资管机构还与各地政府和市场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管机构与76家地方政府和市场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市场机构类型涵盖央企、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四大AMC、养老金管理公司等。
  保险资管机构展方向及路径选择
  核心竞争力还在管理险资主业
  “保险业姓保”,保险资金运用也姓保。保险资管机构的发展起始于保险资金运用的专业化需求,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实践中形成了具备行业特色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文化和资产配置能力,形成了区别于其它金融行业的比较优势。
  目前,保险资管机构正在试图从单纯注重提高投资能力向增强综合管理能力转变。
  要实现这个转变,在业务能力方面,首先是回归主动管理业务本源。主动管理能力是机构参与市场竞争、提升风险识别能力、获得业务收入的关键点,保险资管机构应持续发挥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能力优势和大类资产配置经验,不断提升投资研究能力,进一步深化对接实体经济的资管计划、股权投资、私募等业务,拓展养老金、业外机构资金等综合性资金来源并提供细分产品服务,加强全球优质资产配置能力以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在服务保险资金的同时向全市场领域输出其专业投资能力。
  其次是加强风险管理能力。资金多样化、客户多元化、产品丰富化对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风险识别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风险管理能力将成为机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目前,保险资管机构从建立健全决策、执行机制,增加人才资源投入等方面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且呈逐年扩大增幅趋势。
  最后是加强销售及客户服务能力。随着市场成熟度的提高,各类产品趋于同质化,投资收益差距逐渐缩小,以专业的销售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将对业务发展产生叠加效应。
  在经营管理能力方面,首先要优化公司内部机制,完善多层次的决策体系,降低内部沟通成本,建立对内对外的快速响应体系;其次需建立多层次、长短期结合的市场化激励体系;最后是树立“运营是生产力”的理念,机构运营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对业务数据的管理和利用、对财税政策的把握、信息系统建设是否高效实用,从而影响公司整体业务水平和长远发展。
  积极拥抱金融科技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正在快速改变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对于传统金融业的影响更是不可逆的、变革性的、深远的。金融科技的运用将逐渐改变保险资管机构的业务发展模式,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综合型保险资产管理服务平台、专业型FOF及MOM投资管理平台将成为未来保险资管机构创新发展的引擎。
  保险资管机构正在认识并着手实践金融科技在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应用,积极参与金融科技发展、布局技术的实景运用,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工具运用到投资研究、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投资服务等业务领域中,以增加各项工作的前瞻性、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把握科技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我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分析
14:45:09 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我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分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本稿件刊登在《中国金融》2017年第19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业伴随保险主业一起,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客观展现保险资产管理业2016年的改革发展情况,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协会”)牵头组织撰写了《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17)》 (下称《报告》), 《报告》对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保险主业情况进行了概述;全面客观分析了2016年我国保险资管业的情况,并围绕业内外关注的行业热点进行了专题分析。《报告》即将公开出版,以下为《报告》要点。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情况2016年,我国保险资产管理业保持较好、较快发展,成为大资管行业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资产总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3.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78%。第二,配置结构日趋多元。近年来,保险资金配置中银行存款、债券占比持续下降,另类投资配置比例不断提升,2016年,包括另类投资在内的其他投资占比首次超过债券配置比例,成为保险资产配置的重要类别。第三,投资收益稳中有降。2016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为5.66%,相比2015年收益率7.56%,下降1.9个百分点。第四,资管产品发展保持较快步伐,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16年底,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627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15678.67亿元。第五,全面监管不断强化,改革发展稳步推进。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业全面持续强化监管,保持对重点风险的从严态势,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一是保险资产管理业监管进一步完善,更加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第一,更加注重风险防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主要是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约束;强化偿付能力监管, “偿二代”正式全面实施;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完善多工具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强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覆盖面;加强激进投资行为的重点监管;加强金融产品业务监管。第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参与民生保障。保险监管部门积极引导保险资金支持“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改革战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优势,为国家战略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进一步丰富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工具,鼓励运用股债结合、夹层基金等创新工具对接优质资产。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第三,继续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创新。一方面,保险资金运用改革继续推进,投资渠道和领域进一步拓宽,与国际通行的监管方式基本一致。另一方面,注重引导提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创新能力。此外,多层次保险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上海保险交易所开业。第四,筑牢保险业及保险资产管理业安全稳健发展根基。2017年,为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保险业的任务和要求,保险监管部门连续出台了多个文件,即“1+4”系列文件,对保险监管和行业改革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二是保险资产管理的行业自律建设不断推进。行业自律是协会重要工作职能,2016年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自律组织建设,明确自律开展模式。通过完善自律工作的组织架构,制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自律管理办法》等加强自律建设。第二,构建自律规则体系,夯实自律制度基础。协会陆续制定发布了《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章程》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自律公约》等基础制度,并出台行业自律的业务规则等。第三,推进自律有效实施,落实监管配套要求。适时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完善行业运行规范;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相关内控指引、信用评价等工作。三是保险资产管理业的市场主体多元化、差异化格局基本形成,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日趋完善。具体的,从市场主体情况看,截至2016年末,我国已有的综合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3家,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达426.29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0.97%; 11家保险公司在香港设立机构;设立养老保险公司7家。从投资管理能力牌照情况看(包括股票投资能力、无担保债券投资能力、股权投资能力、不动产投资能力、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产品创新能力、不动产投资计划产品创新能力和衍生品运用能力等七类),31家参与调研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中,持有最为集中的投资管理能力牌照为无担保债券投资能力(28家机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产品创新能力(26家机构)和股票投资能力(25家机构)。此外,超过70%的机构拥有5张或以上的投资能力牌照(见表1、图1)。图1: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持有各项投资能力数量情况统计四是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情况整体稳健安全。2016年从资产规模及运用余额看,保险行业资产总额达亿元,相比年初增长22.31%,增幅创阶段性新高;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亿元,较年初增长19.8%,其中上半年增幅较大,下半年增幅逐步趋稳。从配置结构看,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继续保持相对稳健、有效和多元。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配置于银行存款24844.21亿元;债券43050.33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7788.05亿元;其他投资48228.08亿元。就资产配置的主要特点而言,第一,以另类投资为主的其他投资增长较快;第二,大类资产配置灵活性提升,各月的保险资金资产配置结构有较为明显差异。从投资收益看,保险资产管理业收益较为稳健,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为5.66%,投资收益率出现一定下行与2016年“低利率”和“资产荒”的环境相关度较高,但基本符合保险负债端要求,总体较为合理(见图2、图3)。图2:2016年月度保险资金运用有关情况图3:2016年末保险资金大类资产配置情况五是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受托业务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从业务方向上看,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业务主要包括受托关联保险机构保险资金业务、关联保险机构以外的保险资金业务、业外第三方非保险资金的业务三方面。从受托管理保险资金情况看,2016年,受调查的31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13.72万亿元,其中受托保险资金约9.56万亿元,占总资产管理规模比例为69.68%。从受托管理第三方业务情况看,31家调研机构中已开展第三方业务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共有25家。此外,部分机构取得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截至2016年末,保险机构共管理企业年金组合资产规模5732.07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管理规模的53.71%。6家保险机构取得了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人资格(见图4)。图4:2016年各类金融机构管理的企业年金组合资产规模占比六是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数量与规模同比稳步增长,较好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需求。2016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共注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152项,注册规模3174.39亿元。其中,注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57项,规模1477.53亿元;注册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77项,规模1001. 86亿元;注册股权投资计划18项,规模695亿元。从注册主体情况看,共有23家市场机构注册债权投资计划。此外,注册数量排名前四位的机构共占总注册量的38%。从行业投向情况看,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主要投资于交通、能源等领域。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主要投资于商业不动产、棚户区改造等。分区域情况看,注册产品覆盖的区域分布广泛,债权投资计划注册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注册规模前三位分别为甘肃、北京、山西。从信用评级情况看,134项债权投资计划产品中,AAA评级产品105项,数量占比78%(见图5)。图5:2015年和2016年各类注册产品规模(亿元)七是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人才结构分布及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基本相适应。从参加调查的31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相关情况看,截至2016年末,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专业从业人员(不包括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达5956人。同时,从业人员涉及的专业领域不断丰富,涉及投资管理、管理服务、合规风控信评、运营支持、销售或财富管理、研究、产品、公募、私募等九大类专业条线,基本实现了对前、中、后台职能的全覆盖。其中投资管理类人员超过1800人,数量最多。此外,从保险资产管理业投资研究情况看,21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设有从事专职研究工作的部门,行业专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达到约360余人,研究领域普遍涉及宏观、股票、债券、基金及产业研究。八是保险资产管理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一方面,协会积极开展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末,根据业务发展与行业需求,与会员单位展开合作,着力建设了产品注册系统,实现了产品注册工作的规范化、高效率和智能化,进一步促进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快速发展。另类投资管理系统——“资管云”平台,向会员单位提供信息系统服务的方式解决另类投资管理无系统的问题。资产管理信息交互系统,为各类项目、产品、配置信息的发布、筛选、意向预约提供综合性服务平台。场外基金一站通平台,实现与中国结算FISP平台的全面对接,解决会员单位普遍存在的场外基金投资效率及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上海保险交易所成立后,保险资产登记交易平台逐步搭建,为保险资产管理及相关产品的交易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等。保险资产管理业热点专题分析一是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和能力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保险资产管理业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资金优势,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发挥积极作用。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金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未上市股权、信托等方式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其中,保险资金以债权、股权计划形式,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投资规模达5922.64亿元;支持棚户区改造, 自2013年开始,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出现棚户区改造项目,截至2016年末,保险资金以债权计划形式支持棚户区改造规模达968.06亿元。此外,保险资金还以多种形式参与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在依法合规、审慎稳健原则下积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保险资产管理业在参与PPP项目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宏观环境为行业参与PPP项目提供机遇,从国务院到国家有关部委等均出台了相关支持性政策,推动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在此方面保险资金进行了初步实践。如在理论层面,探索了以股权投资方式与地方政府成立引导基金(产业基金)、通过基础设施债权和股权计划等投资方式为特定的PPP项目方提供资金支持等模式。在实操层面,截至2016年底,共有超过6家专业机构以不同方式参与PPP项目。此外,中国保监会也不断规范保险资金探索参与PPP投资,在《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中先后对保险资金参与PPP项目的监管进行了明确。三是保险机构的二级市场股票投资整体平稳有效。 《报告》查阅了A股在2015年和2016年共计约5930份权益变动报告书,并对二级市场中的重大权益变动(超过5%)情况等进行梳理。2016年,保险机构举牌7次,占同期全市场总次数的比重为4.35%。同时,从参与重大权益变动交易的标的情况看,投资股票标的分属于21个行业,且主要以股息率高的成分股为主。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股票投资普遍保持了价值投资、责任投资和稳健投资的理念,整体平稳有效。四是保险机构的偿付能力整体较为充足稳定。以165家保险集团、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以及再保险公司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等公开信息为依据,《报告》分析了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四季度之间5个季度的保险机构偿付能力充足率情况。从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中位数看,各类型保险机构均较为充足,具体的,人身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的中位数相对最低,其次是再保险公司,最高的是财产险公司。 《报告》还就偿付能力风险管理(SARMRA)评分进行了统计分析。三类保险公司中,整体再保险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分高于人身险公司,而人身险公司评分高于财产险公司。其中,财险公司平均得分为70.72分;人身险公司平均得分76.35分;再保险公司平均分为81.91分。因此,整体看,“偿二代”正式实施一年来,保险公司资本内生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偿付能力保持了充足稳定。五是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内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显著加快。一方面,强化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得到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也逐步成为行业一致共识。全行业积极参与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工作,2017年7月,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中国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征求对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意见及开展行业测试的通知》,行业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另一方面,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也得到强化。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指引》 (下称《指引》), 《指引》采取总、分框架结构,体现为“总指引+配套应用指引”形式。2016年有170家保险机构开展了针对上一年度保险资金运用内部控制的专项审计工作,审计结果显示,133家审计情况正常。整体上,内控指引的相关要求在行业内得到了较好和贯彻执行。六是新会计准则对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带来一定挑战。2016年,财政部根据《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启动了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修订工作。此次新会计准则的修订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金融资产分类由现行“四分类”改为“三分类”;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由“已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套期会计更加如实地反映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新会计准则对保险资产管理的影响较大,带来一定挑战,主要体现在利润波动性管理和预期信用损失管理等方面。展望未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可能来自于多方面,如资金成本抬升和行业竞争加剧情况下,资产配置难度显著加大;部分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资金成本高企,产品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同时,稳定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保险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为保险资产管理业服务主业,保持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本文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服务电话:010- 服务信箱: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