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出生,1991年买的儿童50岁买养老保险险一份,120元一次性付款,55岁以后,平均每个

保险频道-金融界-全方位提供保险理财产品和保险资讯的综合保险门户
家庭结构不限
年总收入不限
投保目标不限
点击咨询    
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参加本次论坛,他表示金融科技赋能...[]
互联网保险首股...[]
发挥寿险优势...[]
投保直通车
收起人身险
展开投资型保险
收起健康险
收起意外险
收起财产险
定期寿险是指投保人在保险期间出现死亡或全残,保险公司赔付约定的保险金;若保险期满人还健在,则保险合同自然终止,保险公司不退回保险费。定期寿险具有"低保费、高保障"的优点,保险金的给付免纳所得税和遗产税。定期寿险产品主要分为储蓄型和保障型。因保障的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对于那些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或者收入较少的人群来讲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30天-55岁&
18至60周岁
基本情况张先生,30岁,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收入较低的社会新鲜人,希望养老和生活有保障。
投保规划张先生选择了精品指南中的第二款产品太平盛世.长安定期寿险,保险期至60岁,缴费期30年,保额10万元。年缴530元/年(或趸交保费9190元),相比终身寿险动辄数千元的年缴保费,每年的资金开支无疑小了很多。张先生购买上述险种所获得的保障包括:疾病身故:180天内给付530元,一年后至保险期满给付10万元。意外身故:保险期间给付10万元。
方案点评如果你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收入还十分有限,那么定期寿险绝对是你应该购买的第一份养老保险。定期寿险因为是纯保障产品,因此费用相对低廉,特别适合收入较低的社会新鲜人。当然,购买定期寿险,并非为自己的退休生活考量,也是为了家人。一旦出现不幸意外,定期寿险所获得的理赔金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受益人(如父母、配偶)的退休生活多一点储备,也算你为他们尽的最后一点绵薄之力。
产品排行榜
保险计算器
投诉直通车
热贴大会堂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标题点击/回复
&广电日生&(上海市)
&广电日生&(杭州市)
&北京明亚&(上海市)
&北京明亚&(南京市)
&深圳平安&(深圳市)
&华夏人寿&(北京市)
&北京明亚&(上海市)
&华夏人寿&(上海市)
热 线:010-
合作单位合作邮箱: & 电话联系:010-
|||||||||| |
||||||||||||计算60岁退休后到底可以领到多少养老金? - 知乎114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0,527分享邀请回答291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5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现在已经55岁了,刚补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要交多少年啊?我们这里听说要补交20年呢,可能要4万多,你们觉得合算吗?谢谢,很急
除非你能保障你妈妈在以后的生活中 一点病都不生。那么就不要交了。(身体状况不太好的,要赶紧补交了。)
其实每个人每月都交那么多,也一直交了20年,大家谁都没赚,都很公平。主要是为了以后生病 多少也有点报销。
其他答案(共9个回答)
的发生你是无法预料的,所以一定要补交的,如果不补交,万一发生风险的话,后悔也来不及
市地区行政区域内的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包括本市及外埠城镇劳动者、农民合同制工人,退职人员包括按国发[号文件办理退职并按月领取退职生活费的退职人员,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内地职工。
二、缴费比例
1.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退休人员不缴纳。
2.职工按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作为缴费工资基数。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工资基数。无法确定职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3.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9%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4.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
5.职工和退休人员个人按每月3元缴纳。
6.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1%缴纳。其中:
(1)日以前已退休的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2)日以前参加工作,日以后退休的职工,退休时累计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年限,男满25年、女满20年的,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不足上述年限的,由本人按照用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按退休时的缴费工资基数一次性补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用人单位应缴纳的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后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3)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退休时累计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不足规定年限的,其个人账户余额退还本人,不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三、缴费方式
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委托用人单位的开户银行以“委托银行收款(无付款期)”的结算方式按月一并扣缴。
四、办理程序
凡初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须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证》并与单位开户银行签订无合同号的付款授权书[付款授权书中的收款人全称应为:“××市××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医疗保险收入户)”]。
1.办理新参加统筹业务需要准备的材料:
(1)《社会保险登记证》(原件备验),同时领取相应报表及《基本医疗保险信息采集软件》。
(2)《社会保险登记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劳动情况表》(104表)复印件。
(3)《社会保险登记表》(内页l、内页2、加盖单位公章)、《社会保险补充登记表》(加盖公章)、《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情况登记汇总表》(加盖单位公章)。
(4)《参加社会保险人员情况登记表》(个人签字、贴好照片、装订成册)。
(5)含有单位和个人信息的3.5寸软盘一张(采集软件及单位、个人信息,单位留存。光盘交回社保中心)。
(6)日前退休的人员上报《退休审批表》复印件。日后退休的人员上报《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审批表》。其中,如职工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不满规定年限,但符合补缴条件的,填报《基本医疗保险补缴情况表》(加盖单位公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的占地农转工退休时,须出示相应审批表,不足缴费年限的不补缴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退休人员医疗保险待遇。
(7)《用人单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协议书》(一式两份、加盖单位公章)。
(8)《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登记表》及具体方案(上报两份,加盖单位公章)。
(9)《企业清偿职工退休人员医药费计划书》(上报两份,加盖单位公章)。
特殊病种人员,退休异地安置、在职长期驻外人员,单位需到医保中心领表并办理相应审批手续。
2.初次缴费时间:当月报送信息采集报表、盘审核后合格的单位,月底领取《医疗保险手册》,次月为初次缴费时间。
3.办理人员增减变动业务:
(1)增加人员。初次办理(人员新参加统筹)增加人员须准备:①《个人情况登记表》(贴好1寸彩色照片);②《人员增加表》(单位盖章);③存有增加人员信息的软盘(3.5寸盘一张)。
已参加统筹办理增加的调入人员须准备:①《人员增加表》(单位盖章);②增加人员的《医疗保险手册》。
(2)减少人员须准备:①减少人员的《医疗保险手册》;②《人员减少表》(单位盖章)。
(3)在职转退休须准备:①《人员增加表》(单位盖章);②《人员减少表》(单位盖章);③《基本医疗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审批表》。
1.领取医疗存折。当月报表、盘审核合格的单位,在指定时间地点领取医疗存折。领取时需出示:单位社保登记证、单位介绍信、经办人身份证原件。
2.年度核定。每年2至3月核定当年4月至次年3月的缴费工资基数,单位未按时核定的均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进行核定并收缴。
3.住院时办理手续。医院可通过专线电话查询参保人员的缴费状态;参保人员也可通过用人单位或委托其亲属及他人凭医院开具的《住院通知单》和《医疗保险手册》到区县社保中心开具《足额缴费证明
交了呢,。总会有用的。不交呢,现在省了,但万一你母亲开始爱生病呢?我们这女的必须交满25年呢。老年人到这把年纪了就爱生病了。你交的重大疾病只是做为补充。这是属于基本医疗。就是比较普通的病了。你母亲身体状况如何呢?主要是想要衡量一下你母亲从可以享受医保后生病情况与你需补交的费用,孰多孰少吧。要比较一下哪种合算,你自己给算算吧。一般情况,医保报销比例是70-80%,年纪越大越高。如果你觉得你母亲身体不错,有点小小毛病花不了几万块,那也可以不补。反正大病嘛,你已经买了商业保险。
不划算,社会医疗要交30年,自己买最好一年一年买,这样一年管一年要划算得多
在职期间的医疗保险是以“年”为经办单位的,也就是说,只要你缴纳了医疗保险费,那么当年发生的医疗支出就可以报销(一部分),从你所说的情况看,去年9月到现在,你并未...
健忘症的发病原因
你是否为了找钥匙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发现它却在自己手里?你是否在走出家门时突然想起煤气没关?你是否到银行取钱时却发现密码记不起来了?如果经...
农业户口的养老保险按现在的政策来讲只能到最后做清缴,并不能领取养老金,不过现在国家也在就这一政策进一上步调整,估计很快农业户口的就可以领养老金了。你还是先上着吧
(一)筹资标准。2013年度,新农合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不低于350元,其中个人缴费标准为不低于70元,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280元。
(二)参合范围。参合人员...
答: 县农开办原名县农委,属于行政编制。应该说还不错的。
单位内设机构分为:县农开办机关办公室、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办公室、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办公室和县农业区划...
答: 你想问社保问题吧,但无头无尾,可怎麽回答呢?
答: 请所在单位经办人携带你的人事档案到当地劳动主管部门去办理重新审定工龄的手续。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当前位置: >>
环球研究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年11月中国保险业中国寿险业的未来未来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将成为推动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增长点”。中国目前受益的人口 红利将迅速转化为人口负利。未来改革的方向首推避税型养老储蓄产品,这对该行业的增长 前景非常有利。如果非常优惠且容易理解的避税型保险产品出台,我们预计未来 15 年寿险 业保费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将提高 7 个百分点。 中国将使用更复杂的风险基准资本(RBC)模型来取代现有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资本 充足率框架,这项改革已经不是“是否”会发生,而是“何时”推行的问题,因为新模型更 契合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风险基准资本的推行将对保险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首先就是 激励保险公司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这对于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高成长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保险业虽已经历了过去十年的飞速发展,但在诸多强力因素的推动下,仍具有高速增长 的潜力。我们对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将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进行了分析。由 James E. Garner 和 Michael P. Chang 撰写披露事项和免责声明 本报告必须与本报告内的披露事项、披露附录中的分析师证书及免责声明一并阅读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执行摘要中国寿险业的未来老龄化难题未来的养老金制度改革成为推动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增长点”。中国目前受益的人口红利将迅速 转化为人口负利,因为劳动人口的缩减将难以负担不断增长的退休人口。中国政府要想规避退休 危机,就需要深化改革。 未来改革的方向首推避税型养老储蓄产品的引入。如果政府希望鼓励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和弥补养 老金缺口,则需要出台更加优惠的税收待遇。我们认为,在推行避税型个人退休储蓄计划时,保 险行业比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更具优势。 参照国际经验,我们认为避税型产品对保险业的影响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 税收待遇的性质 (如印度的 EEE 模式和意大利的 ETT 模式);(2) 资金的可存取性 (如韩国的中途退保体系);(3) 强 制性年金 (如法国的 PERP 体系);(4) 税率优惠计算的复杂性 (如德国的退休养老金(Rürup)计 划);(5) 最低回报率担保的强制性条款 (如瑞士、印度的集体寿险合同);(6) 费用监管 (如英国的 股东养老金体系)。 如果引进优惠且容易理解的避税型保险产品,我们预计中国保险市场未来 15 年人寿保费复合增长 率将从现在的 12% 提高至 19%。风险基准资本 (RBC)中国将使用风险基准资本(RBC)模型来取代现有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框架,这已经不是 “是否”会发生,而是“何时”推行的问题,因为新模型更契合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而这些 风险往往在“标准 1”中被忽略了。到 2012 年,在保险业领先的国家中,将有许多国家的监管机 构将采用风险基准资本模型来考量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要求和资源。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正在世界各国推广,尽管核心结构类似,但各国或地区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 异。本报告考察了欧洲、美国、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的情况。我们发现“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与风险基准资本模型之间存在着几个明显的差异:(1)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要求核算更精细。(2)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的资本金要求是根据保险公司为保证预定时期内(一般为 12 个月)达到一定的 偿付能力水平而必须拥有的资本金。(3)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引入了资产风险拨备。(4) 风险基准资 本模型将对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保险公司进行处罚,因为这一情况将使再投资风险加大。(5) 风险 基准资本模型肯定有效业务价值。(6)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能够识别收益多元化,无论是业务线、投 资还是地理位置。1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采用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保险业产生影响: 风险缓释。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鼓励更成熟的风险管理方法,并激励保险公司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具 战略重要性和高增长的寿险业至关重要。 可促使保险公司降低对股票的敞口。 保险公司可能会选择降低其股票投资的敞口,因为股票投资需要较高的资本拨备。欧洲监管机 构和一家领先的评级机构提出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对股票投资资本金要求拨备分别为 39-49% 和 38-68%,而目前实施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体系中,资本金要求拨备为 0%。 对报告的偿付能力比率的影响。采用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可能提高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要求并降低中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比率 (= 资本资源 / 资本金要求)。偿付能力比率的变化最终将取决于风险基准资本模型的保守程度 (95% 与 99.5% 的置信度),以及投资资产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拨备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多大程 度上能够被有效业务价值和收益多元化带来的好处所抵消。我们注意到保监会已开始准备提高 保险业的资本金要求,将“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中的最低偿付能力比率从 100% 提高至 150%,相当于目前保险公司要努力实现的“偿付能力充足 II”的底线。增长前景与挑战中国寿险业尽管在过去十年创造了辉煌的增长业绩 (年增 26%),但我们认为还有很大的增长潜 力,最重要的因素如下: 中国政府日渐认识到净出口和投资已无法成为推动 GDP 长期增长的动力,而消费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寿险业将从中受益。 保险市场的渗透率依然相对不足。中国的人均 GDP 水平已经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愿意将自己的存款投资到收益更高的长期结构性金融产品 中。 未来避税型保险产品的推出将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最大“增长点”。 我们的模型研究表明,在基准情景下中国寿险市场将在未来 15 年内实现 12% 的增长率,而在牛 市情景下将达 21%。我们在基准情景和牛市情景中分别假设,名义 GDP 增速为 8% 和 10%,寿险 市场渗透率将从目前 GDP 的 2.3% 增长到世界平均水平 (4.0%) 和英国水平 (10%)。 保险业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我们总结出保险公司和监管机构需要克服的 12 大挑战:(1) 风险管 理。监管机构可能最终选择更完善的风险基准资本模型。(2) 由于希望获得 IPO 的保险公司在上 市之前会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导致业内竞争加剧。(3) 综合金融服务模式迅速推广 (即银行保险),但在西方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却寥寥无几。(4) 满怀国际化雄心的中国保险公司在 并购的执行和整合中面临的风险。(5) 来自银行方面的竞争威胁。(6) 资本市场的约束。(7) 人才短 缺。(8) 医疗保险市场的盈利前景。(9) 养老金制度改革。(10) 政策干预,迄今为止对中国保险公 司依然有利。(11) 购买高收益保障产品面临“文化抵触”。(12) 不当销售的风险始终存在。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最近非上市中小型寿险企业更加注重市场份额的增长。但总体来看,这种只关注市场份额的行为 不利于保险业盈利能力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这也许是造成今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普遍低于 市场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种解决方法就是改变保险业信息披露的要求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2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如按分销渠道披露新业务年化标准保费 (与香港类似),而非仅仅披露月度保费收入数字而完全掩 盖了利润率情况。 此外,我们认为如果上市保险公司要提高盈利能力并且最终得到投资者的资金支持,需要切实提 高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以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新会计准则的推行使财务报告的有用性大打折 扣,因此提高中国上市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公司价值受到 “黑箱折扣”的影响。对分析师或投资者而言,在任何置信度上预测寿险公司的盈利水平几乎不 可能;因为保险公司只要改变不透明的非分红寿险储备风险贴现率 (通常能够接受的是 150 基 点),就可以任意决定利润水平。在本报告中,我们将针对中国保险公司如何提高向投资者披露财 务信息的质量,提出几个建议。产品自由化中国保监会 2010 年 7 月 9 日宣布其正在研究放开传统寿险产品 2.5% 的保证回报率上限。我们认 为这对寿险行业的长期发展有积极作用。放开 2.5% 的传统寿险回报率上限将使保险公司更加关 注保障型产品的销售,此举有利于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保监会放开产品创新门槛之后以 及投连险和万能险产品的发展将得到一定的控制的情况下,我们就不用担心非理性价格竞争或者 “负息差”的问题。 我们将此次放开传统产品保证回报率上限的措施视为保险业推进产品自由化改革所迈出的第一 步。我们预计,随着中国消费者逐渐成熟以及保险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监会将出台更 多措施鼓励产品创新。四点建议1从“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转向风险基准资本模型。风险基准资本模型能更全面地反映保险 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并激励保险公司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这对于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高增 长寿险业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强烈建议保监会采纳一个比较精练的风险基准资本框架,而不 是一些国家推行的在我们看来过于复杂的体系 (如欧洲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2”)。 推出投资者简单易懂的避税型养老保险产品。如果政府要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进来帮助解决 “养老金缺口”的问题,并且帮助未来退休者做好准备以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位居世界 前列所带来的后果,则推出此类产品就很有必要。我们认为“EET”结构的养老保险产品是 综合考虑产品的回报、成本 (忽略税收) 和养老金总额累积后比较均衡的选择。这类产品应具 有支取时一次付清的优点,而且没有最低回报率的保证条款,否则保险公司就不愿意推销此 类产品和(或)投资能够带来长期高回报率的股市。 监管机构应提高保险公司月度财务数据的披露要求。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将促进保险公司盈 利水平的提高,并制止一些保险公司过度关注保费市场份额的行为 - 尤其是那些未上市的保 险公司,因为这种行为将严重影响保险业的盈利水平。 如果保险公司要提高盈利能力并得到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就需要切实提高财务信息的披 露质量。具体而言,保险公司应考虑采用欧洲内含价值(EEV)法,该方法能够随机模拟出期权 和保证金成本。我们认为“市场一致性内含价值”模型(MCEV)的使用还不太现实,而且根 据欧洲的经验应尽力避免。我们鼓励寿险公司采用“按来源分类的盈利”标准进行信息披露 (见表 47)。2343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目录执行摘要 老龄化难题中国政府要想规避退休危机,就需要深化改革。未来改革的方向首推简单易懂的避税型养老储蓄产品,这类 产品的推出将对保险业未来增长前景产生深远影响。1 5风险基准资本中国使用风险基准资本 (RBC) 模型来取代现行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已经不是“是否”会发生而是“何 时”推行的问题。采用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很有必要,因为该模型将对保险业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激励保险公 司提高抵御风险能力。24增长前景与挑战中国保险业长期增长趋势仍未;我们预计未来 15 年寿险市场将以每年至少 12% 的速度增长。我们对保险公 司和监管机构将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进行了分析。35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最近非上市中小型寿险公司过分关注市场份额的增长。一种解决方法就是改变保险业信息披露要求,鼓励保 险公司关注与盈利能力密切相关的其它业绩指标。44产品自由化我们认为放开传统寿险产品 2.5% 的保证回报率上限的政策有利于寿险业的长期发展。49披露附录 免责52 544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老龄化难题中国目前受益的人口红利将迅速转化为人口负利 未来改革的方向首推避税型养老储蓄产品 如果引进优惠且容易理解的避税型保险产品,我们预计中国保险市 场未来 15 年人寿保费增长率将从现在的 12% 提高至 19%。执行摘要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之一,到 2050 年总人口的 30% 将超过 60 岁,而目前这一比例为 14%。中国目前受益的 人口红利将迅速转化为人口负利,因为随着平 均寿命的提高以及出生率的下降,抚养比将从 目前的 39% 提高到 2050 年的 63%。 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任何政府而言都 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不断缩减的劳动人口将负 担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口。尽管许多西方国家也 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中国的问题更加严 重:家庭支撑体系正在消失、退休金体系过于 分散、收入水平较低、国有企业对雇员“生老 病死”责任制的瓦解以及巨额养老金赤字等 (据估计至少为 GDP 的 140%)。 因此,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劳动人口难以 负担未来退休人口以及由此造成的“养老金缺 口”进一步扩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通过提高税收、借款 和出售资产等方式增加收入以弥补养老金赤 字。我们认为中国政府的确拥有许多具有商业 价值的资产可供出售。除了解决现有养老金缺 口问题,中国还需深化改革,加快从原有的现 收现付体系 (PAYG) 过渡到基金体系。 一种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是让私人部门扮演更 重要的角色以减小未来的“养老金缺口”。人们可以购买养老保险产品来保证自己在退休后 能得到足够的储蓄。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扶持 政策以鼓励这类产品的推行。我们认为未来改 革的特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推出避税型养老储蓄产品。如果政府要刺激 私人部门的参与并向基金体系过渡,则需要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中国政府原本计划2009 年初就在上海试行此类避税型个人养老金产 品,但随后被搁置,原因是2009年12月国家 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规定企业年金的个人缴纳 部分不得在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时扣除。税务部门施行的这项政策导致此类 养老金产品的试点延期。 提高退休年龄,男性至 60 岁,女性至 55 岁。上海近期开始试点男性和女性可以自 愿延迟退休年龄分别至 65 岁和 60 岁。 简化现行的退休金缴纳体系,因为其对企 业、税务机关和个人都造成了过大的负担。 各部委和保监会之间加强合作;现在一个企 业年金产品需要保监会、银监会、财政部和 国家税务总局分别批准通过才能推出。 保护原有的国有企业基金很有必要(通过借 款和税收支持),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和个人 对新产品的参与度。 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个人退休 储蓄计划的发展。英国政府将保险作为主要的5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退休储蓄方式,并对保险产品给予税收优惠支 持。不同的是,美国政府推行的退休储蓄方式 是 401(k) 计划,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养老 基金。韩国采用的是三方合作模式,企业养老 基金可通过保险公司、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共 同买卖和管理。 我们认为保险业与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相比, 在提供个人退休保障计划方面有许多优势 (如 有能力应对寿命不确定的风险、提供年金支付 方案、提高生命周期管理水平以及减少流动性 风险等)。 我们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养老 金之类的个人退休储蓄产品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屡见不鲜 (见表 13-17)。例如,在英国购买养 老金产品时无需缴税。在养老金资产累积阶段 也无需缴税。在澳大利亚,自愿性超级年金的 缴纳计划能够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在香港, 强制性公积金 (MPF) 在缴纳时也享受一定的税 收优惠。在另一个亚洲主要的新兴市场印度, 用于购买养老金产品的支付是免税的。而且在 养老金累积和支取阶段都无需缴税。 假设中国政府通过推出避税型保险产品来推动 退休储蓄计划,从国际经验来看,这类产品对 中国保险业产生的影响将依赖于以下几个因 素: 税收待遇的性质如何? 保险产品的缴税发生在三个不同阶段 投保、增值和支取,由此引伸出八种不同 的税收模式,其中“EEE”模式 (如印度) 对个人投资者最具吸引力但对税务机构成 本最高。选择不同的税收模式将对税收和 个人资产增值产生深远的影响(参见表 89)。我们认为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实 行的EET模式在储蓄激励、资产增值和成本 等方面比较公平合理。 资金的可存取性如何? 韩国的中途退保体系允许个人在变更工作 单位时(一般每五年一次)随时获取他们投 入的资金,导致养老金总是被消费而非得 到积累。应避免个人在退休之前获得其养老基金,而第二支柱下的资产平衡也应在 工作单位变更时继续保持。 强制性年金如何支取? 得到财政支持的强制性年金对退休储蓄计 划起到阻碍作用(如法国的PERP体系)。我 们认为对强制性年金给予一次付清的支取 选择权将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税收优惠的计算的复杂程度如何? 过于复杂的税收优惠被证明是无效的。德 国实行的退休养老金(Rürup)计划就非常 复杂,投保人必须自行申报税收优惠额, 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因此税收优惠 政策越容易理解越好。 是否规定了最低回报率条款? 最低回报率保证条款的规定可能会阻碍保 险公司提供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类产品, 制约保险业的发展(如瑞士过去十年间实施 的集体寿险合同),并迫使保险公司减少长 期高回报率的股票敞口。印度保险监管机 构起初要求投连险的最低回报率达到4.5%, 受到了众多保险公司的指责。我们宁可看 到监管机构推行生命周期管理制度,而非 宣传不切实际的高回报率保障条款。 费用监管如何? 费用监管无疑将影响一些私营保险公司养 老保险产品的推出。例如,英国要求保险 公司收取的管理费用不得超过总资产的 1%,这使他们面向“低收入目标群体”发 行养老保险产品变得毫无经济效益。费用 监管使韩国的企业退休保险产品难以盈利 和销售不畅,尤其是在“极度敏感”的韩 国市场。监管机构需要在保护个人投资者 和维护保险公司盈利性之间谨慎做出平衡 选择。 避税型保险产品的推出将对中国保险业的增长 和盈利前景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 8% 的 GDP 年均增长率,我们预计中国保险市场未来 15 年的增长率将达 12.1%,寿险市场渗透率将从 2.3% 提高至 4% 的目前世界平均水平。这种市 场渗透率的提高主要受到中国经济以 S 型曲线6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不断增长的推动,而并非受到避税型保险产品 推出的影响。 如果此类简单易懂的避税型优惠保险产品能够 使中国寿险业的市场渗透率提升至英国 (10%) 和香港 (9.6%) 的水平,则我们对未来 15 年保 费收入复合增长率的预测将分别提高至 19.1% 和 18.8%。我们对寿险市场增速预期从 12.2% 提高至 19%,这将对保险公司的估值产生实质 性影响。实际影响将取决于公司的利润率 (费 用监管如何?)、政策执行日期、对现有产品 的替代效应以及税收优惠是否仅限于保险业等 因素。是
年,平均出生率达 3.41,另一段 是
年,平均出生率达 3.33。 其他研究结果也与我们的相似。例如,中国老 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在 2010 年 8 月 表示,到 2050 年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中国总 人口的比重将达到 31%。根据中科院的报告显 示,到 203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 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因为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一直执行独生子女政 策,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越来越多的 家庭推迟了生育年龄,甚至根本不生孩子。人口红利转化为人口负利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 (寿命延长) 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出生率降低),中国享 1 受着巨大的人口红利,表现为抚养比 不断下 降。 随着时间的推移,15 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的速 度要快于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提高的速度。抚 养比的下降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 储蓄率的提高。 人口结构的变化给中国创造了一次提高经济总 量的机会,中国经济的重心开始从低级的劳动 密集型制造业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及服务业 转移。 中国享受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中国的人口抚养 比从 1980 年的 67% (当时儿童人口比重较高) 大幅下降至目前的 39%,据联合国预测,这一 比率将成为历史最低点。从全球范围来看,这 是儿童抚养比下降最严重的情况之一。 中国的抚养比正面临一次转折点,目前享受的 “人口红利”将迅速转化为“人口负利”。联 合国人口预测数据显示,到 2050 年,中国的 抚养比将回升至 63%,因为平均寿命在不断提 高,而出生率却大幅下降。人口老龄化挑战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2008 底,60 岁以上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 为 14% (表 2),与五年前相比提高了 1.9 个百 分点。如果我们假设老龄化进程按此速度发 展,则到 2050 年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将达到 30%。 事实上,30% 已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因为我们 假设人口老龄化进程将按照现有速度发展,是 在对历史出生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假 设。 详细来讲,一旦这批中国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 人口开始退休,则人口老龄化进程很可能会加 快。我们认为中国生育高峰时期有两段,一段表 1: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 75-79 60-64 45-49 30-34 15-19 0-4 6% 4% 2% Males资料来源:联合国20050%2% Females4%6%1抚养比定义为 15 岁以下儿童人口和 59 岁以上老年人口 之和占工作人口 (15-59 岁) 的比率。7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表 2:在 20 年不到的时间中,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已从 9% 提高至 14%100% 80% 60% 40% 20% 0%9%9%9%9%9% 10% 10% 11% 11% 11% 11% 10% 11% 12% 12% 12% 13% 13% 14% 14%63% 64% 63% 63% 63% 63% 63% 64% 64% 65% 65% 67% 66% 67% 68% 68% 67% 68% 68% 69%28% 28% 28% 28% 27% 27% 27% 26% 25% 24% 24% 23% 23% 21% 20% 19% 20% 18% 18% 17% 91 95 98 01 05 08 Age 0-15资料来源:CEICAge 15-60Age &60表 3: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中国的抚养比将在未 来 40 年中大幅提高120 100 80 60 40 20 0 China France Germany 50 51 39 55 51 63 47 65 63 7682885356国家养老基金仍处于巨额赤字状态。 中国养老金缺口大得惊人。《中国日报》2 010年1月5日报道,研究表明,不断增长的 老年人口所需的养老金缺乏资金支持,所 形成的负债规模正不断扩大,占中国GDP 的120%-140%。尽管基础养老金体系已覆盖 所有城镇劳动人口,但缴纳率仍低于一半 水平。 家庭支撑体系正在消失。 传统的家庭支撑体系开始瓦解,原因是受 到城市化进程和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 击。而独生子女政策也推波助澜,家庭规 模日益缩小。因此中国通过了一项要求子 女赡养父母的法律。 分散的养老金体系可能增加社会压力。 现行养老金体系的局限性在于“富人”和 “穷人”之间差距的加大,将在不断老龄 化的中国社会中增加社会动荡。强制性基 本养老金体系过去始终向公务员和国有企 业的城镇职工倾斜。直到最近国家才建立 了一套综合的农村养老金体系。2010e资料来源:联合国2050e老龄化难题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中国政府是一次 巨大的挑战,因为不断缩减的劳动人口将负担 越来越多的退休人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 的白皮书预计,到 2035 年,每两个纳税人必 须负担一个退休老人的社会保障费用。目前是 3.5 个纳税人负担一位退休老人。 尽管西方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 但中国的情况更令人堪忧,原因如下: 中国在人口老龄化发生时仍然是一个低收 入国家。 其他国家在开始老龄化进程时,人均GDP 已达到较高水平,能够从容应对银发海 啸。8JapanItalyUSUK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储蓄率较高,但家庭储蓄额较小。 尽管中国的储蓄率很高,但个人储蓄的绝 对数量较小,不足以支付长期退休金的资 金需求。资产大多集中在年轻人手中,而 且大多数资产与家庭紧密关联。表 4:截止到 09 年三季度,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额大部 分来自于存款Customer margins 2% Securities inv t.funds 5% Securities 10%Insurance reserv e 12%Domestic currency 8%Deposits 63%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9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老龄化难题的背景表 5:尽管经济高速增长,但中国仍然是一个低收入国家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India 02 06 2008 China GDP per capita, PPP (constant 2005 intl. USD)资料来源:世界银行42,809 31,464 25,4982,6642,8643,1043,393 20033,7144,0764,5245,0855,5152,721 Japan 200861 24 20452007表 6:2050 年抚养比将接近 1980 年的水平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0
48 43 42 38 67 56Child (0-14)Old-age (&60) 59 63 54515148 42 39 404449 46312827272625Korea24242520052010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50资料来源:联合国表 7:中国人口的预计寿命和出生率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5.963.265.3 66.467.472.0 68.8 70.473.077.4 78.0 74.0 74.9 75.8 76.678.7 79.359.6 4.8 2.9 2.6 2.6 2.0 0-75 0-85 0-95 .8 .8 .8 .8 1.8 0-25 1.9 .9 .9 .9 2040-451.9 1.9 1.0 0.0 2045-50Life ex pectancy combined (LHS)资料来源:联合国Total fertility (RHS)10US 7.0 6.0 5.0 4.0 3.0 2.0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国有企业的保障制度已不复存在。中国的 国有企业过去为员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 一整套保障制度。这一情况在 1978 年改 革开放以前非常普遍。然而,随着中国经 济的改革开放,国有企业的特殊待遇已经 不复存在。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劳动人口难以负担未 来退休人口以及由此造成的“养老金缺口”进 一步扩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养老金体系存在的弊端已被大家所熟知。 我们认为使中国变成一个储蓄大国而非消费大 国的重要原因在于生活收入来源缺乏保障,包 括退休生活。尽管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但人们仍然感到他们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帮 助。每个人都希望为自己的未来生活提供财务 保障。 中国在过去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中将旧的现收现 付型体系转变为基金体系,通过基金来管理人 们多年来投入的养老金并为退休者提供保障。 这一转化过程需要额外的资金来弥补用于支付 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费用。 不幸的是,过去的一些改革措施更关注与减轻 政府的负担而并非为老年人口提供退休保障。 一些地方政府将新建立的个人基金账户中的资 金拿来支付给当前的退休者。由于这部分负债 的规模缺乏透明度,使个人遵循养老金制度的 意愿受到了严重影响。 中国在建立一个全面的养老金制度方面已经取 得了重大进步。但要面对老龄化问题带来的巨 大冲击,中国政府必须进行深化改革。养老金,将不公平地加重当前劳动人口的负 担。 除了弥补当前的养老金缺口,中国如果要建立 一个基金管理体系,则必需深化改革。一种显 而易见的解决方法是让私人部门扮演更重要的 角色以减小未来的“养老金缺口”。政府可以 鼓励人们购买个人养老保险产品以确保他们退 休时有足够的储蓄作为生活的保障。政府可以 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以鼓励这类产品的推行。 例如,政府可采取税收补贴等激励措施,使个 人养老保险产品更具吸引力。这种符合第二支 柱和第三支柱的养老储蓄产品很有必要推广, 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我们认为未来的改革将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 点将有利于中国寿险业市场的未来发展并造福 万民: 推出避税型养老储蓄计划。 在我们看来,如果政府要刺激私人部门的 参与并向基金体系过渡,则需要制定税收 优惠政策。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养老 保险产品几乎没有任何税收优势,这也很 大程度上说明了为何中国保险市场的渗透 率 (2.3%) 低于经济欠发达的印度 (4.6%)。 税收优惠的实施显然会在短期内造成税收 收入的下降,还可能对收入分配带来不必 要的影响(如高税收群体将享受到更多的税 收优惠)。对保险产品的征税可以发生在三 个阶段:(1)当企业或员工投入资金时;(2) 投资回报累积时;(3)支取时。最优惠的税 收体系是EEE模式,其中“E”代表免税,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现行的“TTT”模式。最 普遍的模式是EET模式。在表8中我们模拟 计算了一个10年期单一保费的保险产品在 税率25%、年回报率7.5%的情况下,不同 税收模式将产生的税费。 提高退休年龄。表面上看,提高中国男性 (60岁)和女性(55岁)的退休年龄是解决当前 养老金危机的一个简单方法。而实际上这 种方法的效果可能受到限制,因为随着中 国经济向服务业迅速转型,高龄职工的劳未来的改革特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通过提高税收、借款 和出售资产等方式增加收入以弥补养老金赤 字。 我们认为中国政府的确拥有许多具有商业价值 的资产。出售国有资产可能是最具可行性的方 式,因为通过税收和借款来支付当前退休者的11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表 8:不同税收模式给养老基金带来的税费影响* (E = 免税,T = 缴税) EEE 模式* 计算结果 保费 税收 C 资金投入 基金期初值 回报 税收 C 资产收益 基金期末值 税收 C 支取 绝对 养老基金净额 税收总额 现值 养老基金净额 税收总额 假设 股票 固定收益 股息不定的普通股 % 混合回报 税率C 资金投入 税率 C 回报 税率 C 支取 期限 风险贴现率资料来源:汇丰银行预测EET 模式 100 0 100 159 0 259 (65)ETE 模式 100 0 100 141 (35) 206 0TEE 模式 100 (25) 75 120 0 195 0ETT 模式 100 0 100 141 (35) 206 (52)TTE 模式 100 (25) 75 106 (27) 155 0TET 模式 100 (25) 75 120 0 195 (49)TTT 模式 100 (25) 75 106 (27) 155 (39)100 0 100 159 0 259 0259 0195 65206 35195 25155 87155 52146 74116 90145 0109 36115 25109 2486 5486 4281 5165 6410% 4% 55% 10.0% 0% 0% 0% 10 6.0%10% 4% 55% 10.0% 0% 0% 25% 10 6.0%10% 4% 55% 10.0% 0% 25% 0% 10 6.0%10% 4% 55% 10.0% 25% 0% 0% 10 6.0%10% 4% 55% 10.0% 0% 25% 25% 10 6.0%10% 4% 55% 10.0% 25% 25% 0% 10 6.0%10% 4% 55% 10.0% 25% 0% 25% 10 6.0%10% 4% 55% 10.0% 25% 25% 25% 10 6.0%*个人可以在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缴税:资金投入、资产累积和支取阶段。EET 模式意味着在资金投入和资产累积阶段免税,支取阶段需缴税。动技能可能都已过时。事实上,腾讯网最 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90% 的受访者反对提高退休年龄。原因是大家 担心这项政策将对人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并减少年轻人的就业机会。上海近期开始 试点男性和女性可以自愿延迟退休年龄分 别至 65 岁和 60 岁。表 9:EET 模式是税收和累积的养老基金资产之间取得平衡的选择160 140 120 100 80 60145 115N PV (Pension pot)NPV (T ax collected)109109 86 86 81 65 64 54 5136 40 20 0 EEE资料来源:汇丰银行预测42 25 240 EET ETE TEE ETT T TE TET TTT12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简化养老金框架。 目前实行的分散化养老金体系对企业、税 务机关和个人来说都带来较大负担。 监管机构和各部位之间加强合作。 企业年金(EA)产品的推出需要保监会、银 监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分别审批。 维护原有的国有企业养老基金。现行计划的 基本原理在于帮助国有企业减轻不断增加的 养老金负担。这意味着养老金的缴纳比较 多,而且随着负债的增加而不可避免地提 高。维护原有的国有企业基金很有必要(通 过借款和税收支持),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和 个人对新计划的参与度。 扩大社会保障范围。 中国为全体公民提供了社会保障,包括最 低生活费标准以及为处于或低于贫困线的 人口提高家庭收入等。此外,最近中国又 启动了一项计划来帮助无亲属、无收入和 无工作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口。目前该计划 已覆盖所有无子女的老人。然而现行最低 保障制度的问题在于贫困线标准定得过 低,导致保障覆盖的范围非常有限。希望而且能够提供收入和资本保障条款, 而这往往是许多资产管理公司所回避的问 题。我们认为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保障条款 来控制包括负债风险和寿命风险在内的一 系列风险。如果保险公司仅提供单纯的储 蓄产品(如无保障条款的投连险),则此类保 险产品就不能获得税收优惠,因为它们没 有为客户控制任何风险。 积极推广生命周期投资管理策略 (如当人们接近退休时,他们会将个人投资 组合转向风险较低的投资)。投资股票市场 的 401(k) 计划给许多临近退休的美国人 敲响了警钟,他们经常发现自己的养老金 在不断下跌的股市中缩水。 保险公司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小,因为保 险产品一般投资周期较长并具有完备的赎 回条款。相比之下,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 的流动性风险较大。当客户发生恐慌时往 往会造成被迫抛售甚至破坏资产的行为。 保险公司可以守住仓位,意味着他们可从 反弹中获益。保险业受到的潜在影响表 10:合法退休年龄和预计寿命 __ 合法退休年龄 ____ 女性 男性 中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韩国 英国 美国 55 62 65 61 60 60 66 60 62 65 63 60 65 66 _65 岁时的预计寿命 _ 女性 男性 81 87 86 89 86 85 85 79 83 83 84 82 83 82为何要通过保险来解决问题?假设有必要通过私人部门来解决养老金问题, 则中国为何要通过保险业而非银行业或资产管 理行业来推行养老储蓄产品? 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退休储蓄 计划的发展。英国政府将保险作为主要的退休 储蓄方式,并对保险产品给予税收优惠支持。 不同的是,美国政府推行的退休储蓄方式是 401(k) 计划,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养老基 金。保险公司在养老金支付阶段立即开始支付 年金。韩国采用的是三方合作模式,企业养老 基金可通过保险公司、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共 同买卖和管理。 我们认为保险业在推行个人退休计划时有以下 优势: 提供专业的寿命风险管理和年金支付方 案,这对退休保障类产品至关重要。资料来源:OECD 和联合国我们对全球许多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养老 金之类的个人退休储蓄产品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屡见不鲜 (见表 13-17)。例如,在英国购买养 老金产品时无需缴税。在养老金资产累积阶段 也无需缴税。在澳大利亚,自愿性超级年金的 缴纳计划能够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在香港, 强制性公积金 (MPF) 在缴纳时也享受一定的税 收优惠。在另一个亚洲主要的新兴市场印度,13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用于购买养老金产品的支付是免税的。而且在 养老金累积和支取阶段都无需缴税。 对此种保险产品建立一个程序进行试点和测试 并不困难。由于上海计划推出个人避税型养老 保险产品已有一段时间,我们认为较快推出此 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上海也是试点该类产品的最佳城市,因为上海 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例如,2008 年底 上海的劳动人口是 478.59 万人,而退休人口是 324.42 万人,即 1.5 个劳动人口要“养活” 1 个退休人口。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高菊兰表 示,2008 年底上海市人口 60 岁以上老人占 21.6%,这一比例比 2007 年提高了 4.8 个百分 点。他还表示上海目前的老龄化比例位居全国 之首,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假设中国政府通过推出避税型保险产品来推动 退休储蓄计划,则这项计划对保险业产生的影 响并不明朗,并且将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税收优惠的性质如何? 显然“EEE”模式产品(如印度)对需求的刺 激效果最大。一般而言,EET计划(如英国) 比TEE计划更具吸引力和税收效率。但税收 优惠也可能不受到欢迎,因为富人将受益 更多。 资金的可存取性如何? 韩国政府将用一种新的企业退休金体系来 取代原先饱受诟病的中途退保体系。原先 的中途退保体系允许个人在更换工作单位 时(通常每五年一次)随时获取他们投入的资 金。导致养老金总是被花去而非积累下 来。新的企业退休金计划禁止员工在退休 前获取养老金,而且引入年金支付选择, 而这也是寿险公司所擅长的业务。 强制性年金如何? 没有一次付清选择权的强制性退休年金体 系是法国大肆宣传的PERP计划的一大弊 端。与许多其他国家民众一样,法国民众 也喜欢一次付清的支取模式,因此不太愿 意投资符合第三支柱规定的 PERP 体系。原有的国有企业负债是否进行了剥离? 中国政府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的负债进行剥 离,这样才能建立起民众的信任,以使某 些省市出现的提高个人养老金来弥补国有 企业负债的做法不再发生。 税收优惠的计算是非很复杂? 过于复杂的税收优惠被证明是无效的。 德国实行的退休养老金(Rürup)计划就 非常复杂,投保人必须自行有效申报税收 优惠数额,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销售。 政府是否积极推进保险业发展成为主要的 储蓄机制?可能出现美国的情况,即通过 401(k)计划,该计划绕过保险业。正如美国 所发生的那样,退休储蓄机制绕过了保险 业。但美国401(k)计划最具争议之处在于资 金的可获得性和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从而 导致保险诚信下降。 是否规定强制性最低回报率保证条款? 最低回报率保证条款的规定将阻碍保险公 司提供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类型产品,甚 至制约保险业的发展 (如瑞士自 2000 年代初以来实施的集体寿险合同有不切实 际的高回报率条款)。印度保险监管机构印 度保险监管和发展局(IRDA)于 2010 年 6 月28日宣布了一系列新政策,将从9月开始 正式实施。其中最具争议的政策是对养老 型投连险产品引入最低回报率保证条款, 以保护投保人的储蓄收入并将养老型保险 产品与其他投资型产品区别开来。最初的 保障条款规定保险产品在累积阶段的最低 回报率需达到每年4.5%,但后改为与反向 回购利率挂钩,最低不得低于3%,而最高 不得超过6%。我们遇到的所有保险公司都 明确表示,由于这项政策对最低回报率的 规定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都不太可能推 出养老保险产品了。14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费用监管如何? 费用监管无疑将影响一些私营保险公司养 老保险产品的推出。例如,英国要求保险 公司收取的管理费用不得超过总资产的 1%,这使他们面向“低收入目标群体”发 行养老保险产品变得毫无经济效益。英国 的养老保险产品也不太受欢迎,因为保险 公司的投资选择受到种种限制。与此相 反,极薄的利润并没有阻止银行、保险公 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在“极度敏感”的韩国 市场推出新的企业退休计划。 产品竞争力如何? 在意大利,个人投资计划(PIP)并不成功, 因为这种带有一次付清条款的产品收费过 高,而相比之下,TFR计划则非常优惠,有 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可供选择并且比个人 投资计划 (PIP) 便宜得多。渗透率提高到英国 (10%) 和香港 (9.6%) 的水 平,并使我们对未来 15 年保费的年均复合增 长率的预测将分别提高至 18.8% 和 19.1%。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史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政府面对人口老龄化带 来的巨大挑战积极应对,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 改革。为充分了解未来养老金制度改革需要克 服的挑战,有必要回顾过去的改革史并找到问 题所在。1949C77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针对公务员和国有 企业员工推出了慷慨而复杂的福利计划。该福 利计划的资金部分来自工会管理下的 3% 的工 资税。然而,在毛泽东时代,这批享受特权的 国有企业员工是一个少数利益集团。既使在当 时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他们享受的待遇也 很高。 国有企业职工可以享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 障,他们职业具有终身制,福利涵盖了旅行 费、置业费、医疗费以及总额相当于工资 80% 的退休金,这是基于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体 系。中国所谓的铁饭碗是工作单位提供的,但 同时得到了政府通过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 补贴保障。非国有企业的职工也能享受工资不 低于贫困线标准的最低保障。量化增长率颇具吸引力的避税型保险产品的推出将对中国 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和盈利前景产生深远的影 响。 我们认为保险业的增长潜力将促进中国寿险业 市场渗透率的持续提高。我们对中国保险业未 来 15 年复合增长率 12.1% 的预测是基于市场 渗透率由 2.3% 提高到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 这种市场渗透率的提高主要受到了中国经济以 S 型曲线不断增长的推动,而并非受到避税型 保险产品推出的影响。 避税型保险产品的推出能将中国寿险业的市场表 11:避税型保险如果推出,则我们预计中国寿险业 未来 15 年的复合增长率将从 12% 提高到 19%30% 25% 20% 15% 10% 5% 0% Last 10y r C AGR N ex t 15yr case资料来源:汇丰银行预测1978C96作为 1978 年市场化改革的一部分,政府为国 有企业提供的保障体系逐渐瓦解。每一家企业 必须对自己的底线负责,员工的福利保障也依 赖于企业的财务状况。亏损企业只能拖欠或停 滞发放员工福利,使退休职工一夜之间失去了 养老保障而必须从现有职工的薪水中拿出钱来 养老。 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建立养老基金池的方式来缓 解这一危机。政府建立起地方的社会保障机 构,通过参与基金池制度的国有企业来聚集养 老基金。这一改革也推动了国有企业的重组。25.0% 18.8% 12.1% 19.1%Next 15y r penetrati onN ex t 15yr CAGR - HK penetrationCAGR - base CAGR - UK15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原先的职业具有终身制。基金池建立后,雇员 如果离开了工作单位 (自愿或被迫),只要该雇 员继续在本省市的国有企业部门工作,则仍能 够享受到原先投入到基金池的养老金福利。退 休职工的养老金也得到改善,因为养老金福利 已不再与先前雇主的财务状况挂钩。这一国有 企业投入形成的基金池最终演变为基本养老金 体系的基础。 但基金池制度并未解决所有问题。市场化改革 的一大结果就是国有企业部门的萎缩。结果在 这一过程中,数百万的青年职工从国有部门中 转移出来,进入高速增长的私营部门。与此同 时,一些超过 50 岁的老职工被迫提前退休。 这些改革所造成的结果是,参与公共养老金体 系的国有企业人口结构对国家形成的负担更加 繁重。高,意味着员工需要缴纳很高比例的养老 金。1997改革规定养老金缴纳比例是工资 的24%,其中13%投入到现收现付制的社会 统筹基金中,11%投入到个人账户中,其中 3%为企业缴纳,而8%由雇员缴纳。结果私 营部门的企业和雇员缺乏参与积极性,因 为他们投入的养老金有很大一部分将用来 弥补国有企业的负债。那些正经历改革的 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省市很难达到社会统 筹基金的要求。国有企业通过让50岁以上 职工提前退休的方式削减了大批职工,但 进一步加大了社会基金池的缺口。 缺乏灵活性。 参与计划的成员必须投入养老金长达 15 年后才能享受到养老金待遇。对于国有企 业员工而言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但对于相 对自由的私营部门,这一规定将阻碍工作 的流动性。 不平等的负担。 地方政府负责执行这项计划。这将带来一 系列问题。各省市之间的人口结构不同造 成不平等的负担。投资策略将更迎合地方 政府的需要而不是为计划参与者提供福 利。 缺乏税收激励。 原先的体系并未提供税收激励来吸引企业 和雇员的参与。企业年金的投入最终可以 抵扣税金,但这项税收待遇也是最近才开 始在各省市统一执行。 参与积极性不高。 私营部门的雇员和企业不愿投资很容易理 解,因为他们的投入通常被作为税收收入 来弥补现收现付制下养老金体系中不断增 长的赤字。许多参与基本养老金体系的公 司通常会少报工资从而少投入资金,这样 就能避免付出过高的成本。1997C991997 年国务院宣布建立新的养老金体系 - 26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 年改革将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覆盖范围扩大 到私营企业的雇员,为养老金体系增添了新的 资金来源。这次改革采用了社会统筹现收现付 体系 (PAYG) 与个人退休账户相结合的双层保 障体系。原有的退休雇员享受原有的福利待 遇。新雇员则享受相对于最终工资 60% 的养 老金保障,其中 20% 来自于社会基金池,40% 来自于个人账户。1997 时基金池体系中的雇员 按照在前后两个体系中工作的年数按比例享有 养老金福利。 不幸的是这一新制度的推行受到了限制,基本 养老金覆盖的人群持续缩小,原因在于: 缺乏透明度。 由于养老金制度缺乏透明度,缴纳养老金 的雇员对该项计划缺乏信心,因为他们的 养老金来源有两个,既包括社会统筹基金 又包括个人账户,不确定性较大。 成本高昂。 国有企业参与养老金制度而产生的负债很2000C08几乎就在 1997 年的改革在 1999 年起到作用之 时,这项制度的不足马上就被发现,因此进一 步改革也开始实施。2000 年 12 月,政府颁布16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了 42 号文件《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 试点方案》,并开始在辽宁省率先开始试点, 因为该地区国有企业的集中度较高 (中国大中 型国有企业有 10% 位于辽宁省)。主要变化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基金之间引入了防火 墙。 养老金的投入资金从社会保障局流向税务 局,然后被分别划入两家不同银行的独立 账户。社会保障局提取了第一部分基本养 老金,剩下的个人账户资金被存入银行账 户。 缴纳比例从 24% 提高到 28%。 企业向社会统筹基金缴纳的养老金比例从 13%提高至平均 20% (该比例根据各省市 情况而有所不同,变动范围是19-27%)。 企业向个人账户缴纳的比例有所下降,个 人只需缴纳 8%。 政府为社会统筹基金提供补贴,因此个人 账户中的资金就不会被挪用来弥补国有企业 的赤字。 在至少缴纳 15 年后,个人养老金按照投入 总额的 1/120 按月发放。这会造成年龄 方面的差异(由于提前退休)和性别方面的差 异。 这次改革取得了局部性成功,试点范围不断扩 大最终覆盖全国。 2005 年国务院颁布 38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完 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新制 度的实施,使得养老金账户开始出现盈余。尤 其是个人账户现在开始有了真正的资产。此 外,用于弥补公共负债的基本养老金被削减。 但新制度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缺乏税收激励 由于受到投资限制,个人账户的增长率依 然很低 缺乏灵活性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尽管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基金之间设置了 隔离,但为了支持国有企业和弥补其他债 务,养老金缴纳比例依然很高 该体系下的摊销系数依然缺乏合理性,即 使按照 60 岁退休起算,1/120 的摊销系数对 于中国的年金而言并不合理 在弥补过去债务方面仍然缺乏透明度 42 号文件还引入了自愿性企业年金制度,劳动 保障部也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 了建立和管理企业年金的基本办法。 2004 年 5 月,一项完整的自愿性制度企业年金 计划建立起来。这是一项自愿性的养老金计 划,由雇主出资,如同同意也可由雇员出资, 或者雇主和雇员共同出资。 与其说这是一项新计划,不如说这是一项结构 重组后的保险基准计划。但这项计划容易发生 欺诈问题,因为所有的出资额都在雇主名下。 因此,雇员对最终的收益并无合法的权益。 这一新计划投入资金 (最初不得高于上年工资 的 1/12) 作为资产信托进入一个投资基金。投 资范围将受到严格的限制。这项计划的操作需 要养老基金经理人、投资经理人、托管银行和 信托公司的通力合作。重要的是,个人在达到 合法退休年龄之前不能从该基金中获得收益。 企业年金制度取得的成功也相对有限,造成这 一结果的原因读者已非常熟悉: 税收优惠有限。 雇员缴纳的养老金不能抵税,而企业缴纳 的养老金抵税总额不能超过工资的 45%,具体额度由各地方政府确定。 复杂的计划。 新计划在实施初期难以得到国有企业和雇 员的理解和认同。只是到2009才刚刚统一 标准,将企业年金认定为个人收入缴税。 税务部门表示个人缴纳的养老金不能税前 扣除,而企业缴纳的养老金(应纳税收益)作 为工资以外的个人收入进行缴税。17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成本高昂。监管负担加重将提高管理成本 (聘用更合格的雇员) 以及延长执行程序的 周期。 2000 年,中国政府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NSSF) 来管理社会统筹基金。社保基金下设 社保基金理事会来管理和运作社保基金的资 产。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职责包括以下几方面: 运营基金资产,这些资产来自于中央政府 征收的养老金、国有股减持后得到的资金 和股票资产以及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 选择社保基金的投资经理和托管银行并对 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 对社保基金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需 要定期向公众发布社保基金的财务状况, 如资产、存款和现金流等。表 12:自 2007 年中以来,企业年金资产增长迅速 (百 万人民币)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H107 H207 H108 H208 H109 H209 H110 EA custodial assets资料来源:中国保监会EA AuM2009 年及以后国务院在 2009 年 6 月宣布实施农村养老金制 度试点工作,计划将农村养老金覆盖率从 2009 年的 10% 提高至 2017 年的 80%,到 2020 年 达到 100%。农村养老金体系涵盖了基本养老 金和个人账户的累积收益。 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提供每月至少 55 元的农村 养老金,这是农村地区最低的生活标准。地方 政府将征收个人养老金,最高达当地上年农村 个人收入的 8%。如果个人连续缴纳 15 年以上 就可在退休后享受到相当于当地月平均工资至 少 25% 的养老金。截止 2009 年底,新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已经 在全国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 320 个 乡镇 (地级市或市区) 成功试点,覆盖了这些地 区 11.8% 的行政事业单位。试点工作覆盖了农 村 1.3 亿农民,包括 1,530 万 60 岁以上老人。 2010 年初,保监会和上海市政府共同计划试点 推出个人避税型养老金产品,以鼓励更多人为 自己的退休生活进行更多的储蓄。2009 年 4 月 选定了四家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保险、 太平洋人寿和中国太平来进行试点工作。税收 递延的最大额度将达到每月 500-600 元。这类 产品原本在 2010 年初就计划推出,但 2009 年 12 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规定企业年金的个 人缴纳部分不得在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 得税时扣除。税务总局的这项规定使个人避税 型养老保险产品的试点工作被暂时搁置。18 表 13:澳大利亚和法国的退休计划概况 国家 澳大利亚 养老金 名称 第一层支柱 支柱 强制 强制/自愿 此项覆盖全民;福利水平取决于婚姻状况以及收入调查的情况。需满 足年龄条件与公民身份。无寿命、投资与通胀风险,去世后无余额。 非缴费型,定额给付。 资金主要由雇主缴付(最低比例为工资的 9%)并覆盖所有雇员。雇 员可自行缴付,部分人员符合与国家共同缴付的资格。缴付数额设有 上限。去世有余额。 资金由个人/雇主/政府缴付。缴付额设有上限。去世有余额。 与养老金固定受益计划相同。仅雇主缴付。通常为高级管理层设立。 具有养老金固定缴付率的集体保险合同,向企业所有雇员或特殊类型 的雇员提供。可由雇主单独出资,或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付。 EET 模式;雇员需根据 CSG/CRDS 税 (社会普通税/社会债务偿清税)缴费 税收待遇 豁免(如非唯一收入来源需纳税) 支付方式 年金 允许 支付方式 支取 不适用 支付方式 一次付清 允许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超级年金保障第二支柱强制TTE 模式允许允许允许自愿性超级年金 法国 Code General des Imports 第 39 章 Code General des Imports 第 83 章 马德林法第三支柱 职业 (第二支柱) 职业 (第二支柱) 职业 (第二支柱)自愿 自愿 自愿 自愿TTE 模式允许 强制 强制 强制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通常每季或每月支付一定数额,退休后余额根据合同条款转为年金。 EET 模式 7,130 欧元以内的缴付可抵扣税收,但对年金征税。退休金还可向配偶 或伴侣支付。马德林法允许自我雇佣者向补充退休计划自愿缴费(可 抵扣税款)。 雇员可积累储蓄并在退休时转为年金。允许全职退休的雇员选择其退 出策略。面向至少工作三个月的雇员。自愿缴付额不超过年度总收入 (包括与业绩相关的奖金)的 25%。公司额外自愿缴付:至多 5,324 欧元,不超过雇员缴付额的 300%;除出现死亡、严重健康问题、过 度负债或购买私用房产外,退休前不可支取。可能从 PEE/PEI 滚存。 PEA(股票储蓄计划):一项税收优惠的股票储蓄计划。5 年内不得 支取,8 年后支取,仅征 CSG/CRDS 税(社会普通税/社会债务偿清 税)。通常面向富裕人士。 TET 模式PERCO 计划职业 (第二支柱)自愿强制允许允许PEA 计划个人 (第三支柱) 个人 (第三支柱)自愿TEE 模式无支付限制 信息 强制无支付限制 信息 不允许无支付限制 信息 不允许PERP 计划自愿PERP(大众退休储蓄计划)为寿险合同,有多种投资方式。是否参与 EET 税收体系 与雇佣关系无关。可以暂停支付或增减支付。资金来源于自愿缴付, 限于收入的 10%。储蓄的资金在退休前“锁定”,退休后获得年金, 需交纳所得税。如出现死亡、严重健康问题、过度负债或购买自住房 产时可支取。储蓄的 10% 可以抵扣应税收入(设有上限 - 最初为 2,920 欧元)。 合同期至少为 8 年 TEE 税收体系人寿保险个人 (第三支柱)自愿允许;在法国 不常见,通常 为一次付清允许允许资料来源:澳大利亚财政部、ARPA、安联和 CEAabc19 20表 14:德国和香港的退休计划概况 国家 德国 人寿保险 名称 支柱 强制/自愿 税收待遇 EET 模式 实行职业退休计划并赋予雇员退休福利之法定权利的养老金体系。由 一家或多家发起人资助。意在结合 Pensions-kasse 提供的保障与投资基 金的回报。遵守宽松的投资条件。他们必须购买涵盖破产的保险。社 会保障上限 4% 以内的缴付额可抵扣税收,最高数额达 2,544 欧元。 实行职业退休计划并赋予雇员退休福利之法定权利的养老金体系。由 一家或多家发起人资助的退休基金(Pensionskassen)是一种特殊类型 的人寿保险企业。社会保障上限 4% 以内的缴付额可抵扣税收,最高数 额达 2,544 欧元。 帐面储备计划(Direktzusage)按账面储备向雇员提供直接的养老金承 诺并提供资金。雇主可积累养老金储备,为这些养老金承诺提供资 金。缴付限额取决于集体协议。 建立投资者与产品提供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合同须符合特殊法规。符 合规定标准(保证缴付与终身支付阶段)的产品方准予投资。社会保 险体系覆盖的每个人均可购买里斯特产品。缴付水平在与提供者的合 同中确定。收入的 4% 至 2,100 欧元以内的缴付额可抵扣税收。收益以 年金或 60 岁后计划支取的形式支付。 采取从人寿保险公司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主要面向自我雇佣和自由 职业者。年度最大缴付额为 20,000 欧元。收益于 60 岁后以年金方式支 付。不可一次付清或提前支取。 持有期至少 12 年,投保人 60 岁后的保险收益减去资本利得税后支 付;2004 年废除免税 强制性公积金体系始于 2000 年 12 月,历史并不长。由雇员和所需的雇 主分别缴纳工资的 5%。自我雇佣者也可参加强制性公积金计划。 这是香港传统的养老金体系。缴付额基于基本工资,支付比率不设下 限。它们可以是固定受益、固定缴付或混合形式。 EET 模式 支付方式 年金 允许 允许(固定或增加支 付);半强制;85 岁 后强制转为年金 允许 支付方式 扣减 允许 85 岁前允许,固定 或增加支付 支付方式 一次付清 允许 允许最高 30%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职业 自愿 (第二支柱) 养老基金 职业 自愿 (Pensions-fonds) (第二支柱)退休基金 职业 自愿 (Pensions-kasse) (第二支柱)EET 模式无定义允许帐面储备计划 (Direktzusage)职业 自愿 (第二支柱)EET 模式允许允许允许里斯特(Riester) 个人 自愿 养老金计划 (第三支柱)EET 模式 + 直接补贴允许(固定或增加支 付);半强制;85 岁 后强制转为年金85 岁前允许, 固定或增加支付允许最高 30%退休养老金 (Rürup)计划 人寿保险 香港 强制性公积金 职业退休计划条 例(ORSO)资料来源:OECD 和 CEA个人 自愿 (第三支柱) 个人 自愿 (第三支柱) 第二支柱 第三支柱 强制 自愿EET 模式强制不允许不允许TEE 模式允许允许EEE 模式 EEE 模式非必需 非必需不允许,但特殊情 况除外 不允许,但特殊情 况除外允许 允许abc 表 15:印度和意大利的退休计划概况 国家 印度 雇员公积金 (EPF) 雇员退休金计划 名称 第二支柱 支柱 强制/自愿 税收待遇 EEE 模式 支付方式 年金 不允许 支付方式 扣减 允许 支付方式 一次付清 允许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强制要求雇员数 雇员公积金(EPF)是定额缴付计划,到期受益一次付 达 20 人或更多的 清。雇员和雇主分别缴付工资的 12% 和 3.67%。利率以印 公司参加 度政府确定的利率执行。第二支柱强制要求雇员数 雇员退休金计划是由雇员公积金组织(EPFO)运作的固定 EET 模式,一次性受益 三分之二的资本金可 达 20 人或更多的 受益计划。雇主向雇员公积金(EPF)缴付工资的 12%,其 免税,但年金化受益需 以年金化。 公司参加 中 8.33% 转入 EPS,上限为每月 6,500 印度卢比。政府向养 纳税 老基金缴付工资的 1.16%。 强制要求中央政 府的新雇员参 与。普通民众自 愿参与。 自愿 新退休金计划(NPS)是定额缴付计划。雇员月缴付额为 符合资格工资的 10%,政府作相应缴付。如有普通民众缴 付,则政府无需缴付。 公积金(PPF)意在向无组织的部门提供长期储蓄的工 具。然而,公积金同样对已参与一项强制性计划的雇员开 放。它是通过银行和邮政局运作的个人账户系统。 定额缴付;注重雇员并基于社会合作者之间的集体协议设 立,覆盖一个行业或公司。会员资格限于参与公司。对于 自我雇佣者而言,封闭式基金在其相应行业协会倡议下设 立。其法律地位是一个协会,通常为非营利性组织,并有 独立的法律地位。投资者退休时至多兑现 50%;除非出现 严重健康问题、失业或购买首套房的情况,否则只有到退 休年龄时才能支取 由银行、保险公司和储蓄管理公司设立。当它们向特定类 型的雇员提供社会保障产品时直到第二层保障的作用。需 规定缴付率,不保证预定收益。投资者退休时至多兑现 50%。会员资格向所有雇主和个人开放;除非出现严重健 康问题、失业或购买首套房的情况,否则只有到退休年龄 时才能支取 基于保险的缴付计划。如果他们的福利权利相同,则具有 与封闭和开放式基金相同的财务优势;除非出现严重健康 问题、失业或购买首套房的情况,否则只有到退休年龄时 才能支取。 在向雇员和其他储户提供标准化或特殊社保产品时,起到 第三层保障的作用。需规定缴付率,不保证预定收益。投 资者退休时至多兑现 50%。会员资格向所有雇主和个人开 放。 视职业而定 《新直接税法》已提出 部分。资本金的 40% 对新退休金计划 须年金化支取。 (NPS)实施 EEE 模 式。 EEE 模式 不允许50 岁前不允许三分之一的资本金 可以一次支取。余 额年金化。 资本金的 60% 可以 一次支取。新退休金计划 (NPS)第二支柱不允许公积金(PPF)第三支柱允许允许意大利 封闭式(议付) 基金职业 强制/自愿 (第二支柱)混合 ETT 税收体系允许不允许允许;最高为积累 余额的 50%,其余 作为年金开放式基金职业 强制/自愿 (第二支柱)混合 ETT 税收体系允许不允许允许;最高为积累 余额的 50%,其余 作为年金保单职业 强制/自愿 (第二支柱)混合 ETT 税收体系允许不允许允许;最高为积累 余额的 50%,其余 作为年金 视职业而定开放式基金个人 自愿 (第三支柱)视职业而定视职业而定视职业而定abc保单自愿 个人 (第三支柱)视职业而定视职业而定视职业而定视职业而定资料来源:PFRDA 和 EPFO21 22表 16:英国和美国的退休计划概况 国家 英国 职业 名称 第二支柱 支柱 自愿 强制/自愿 雇主在雇员退休时为其安排养老金。雇主和雇员分别缴付。主要有两种 类型:与工资挂钩的养老金计划(固定受益,简称 DB)和出资购买的养 老金计划(定额缴付)。 税收待遇 EET 税收体系;公开 市场期权,储蓄与 支出期分离;对于 出现严重健康问题 的特殊规定 同上 支付方式 年金 允许;半强制,75 岁时需转为年金 支付方式 扣减 一般允许,可能需 机构安排;75 岁时 需转为年金 支付方式 一次付清 允许;一般在退休 之初 25% 免税,依 具体规定;若资金 量少可 100% 同上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利益相关者第三支柱自愿面向无雇主资助养老金安排的人士;几乎所有人均可参加,包括有职业 者、固定合同雇员、自我雇佣者以及实际上没有工作但有缴付能力的人 士。缴付上限为收入的 100% 以上或 3,600 英镑;专项补贴设有上限, 2009/10 课税年度专项补贴上限为 245,000 英镑。 设计为一次付款和退休后收入。面向任何 75 岁以下英国居民。会员可在 50 至 75 岁间退休。2010 年 4 月 6 日起最低退休年龄由 50 岁升至 55 岁。 退休时一次支取资金价值的 25%。 雇主资助的计划允许雇员储蓄并延付当前所得税直至支取。2009 年缴付 限额(401(k) 限额)为 16,500 美元。帐户必需从 70? 岁后的 4 月 1 日起开 始支取。严格限制不足 59? 岁尚在工作的人士支取。强制支取于 2009 年 暂停。 403(b) 计划/避税年金(TSA)计划是面向公立学校特定职员、特定免税机 构雇员和特定官员的退休计划。2009 年缴付限额为:49 岁及以下者为 16,500 美元,50 岁及以上者为 22,000 美元。投资者年满 59.5 岁后可开始 支取定期 403(b) 养老金而无需支付罚款,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在未到 59.5 岁支取时,须支付 10% 的税收罚金。目前已取消强制支取。同上允许;支取额与年 金相关;75 岁时需 转为年金 同上个人第三支柱自愿同上同上同上美国 401(k) 计划职业 自愿 (第二支柱)EET 模式 - 通常在个 人退休账户中滚存 (退休或工作变动 时) EET 模式 - 通常在个 人退休账户中滚存 (退休或工作变动 时) EET 模式允许允许允许403(b) 计划职业 自愿 (第二支柱)允许允许允许固定受益职业 自愿 (第二支柱) 职业 自愿 (第二支柱) 雇主资助的投资储蓄账户,以税后资金缴付。59.5 岁后支取免税。任何 人(无论其收入来源)均可在缴付限额内投资该计划。缴付限额与传统 的 401(k) 相同。Roth 401(k) 仅面向雇员递延项目。但雇主的资金(配套缴 付、利润分配等)不纳入 Roth 401(k)。 用于个人获得退休储蓄资金。主要优势在于投资者可递延支付储蓄收益 和增长的所得税直至实际支取该钱。主要缺点在于税法对 59.5 岁前支取 资金设有高昂的税收罚金。2009 年个人退休账户缴付限额为 5,000 美元。 但如果到年底投资者将年满或超过 50 岁,则其缴付限额为 6,000 美元。 强制支取条件目前已取消。 缴付不可抵扣税收且合规支付免税的个人退休计划。来自 Roth 个人退休 账户的非合规支付需缴纳税收罚金。国会基于收入水平对符合向 Roth 个 人退休账户进行缴付人士的资格作出限制。如果纳税人的调整后报税总 收入(MAGI)低于一定水平,则纳税人只能缴付最高限额。2008-09 年 49 岁及以下者缴付限额为 5,000 美元,50 岁及以上者缴付限额为 6,000 美 元。Roth 个人退休账户不设强制支取年龄。Roth 401(k)EET 模式通常为默认选择 (作为名义固定或 通胀调整收益) 允许允许现金余额计划 型 允许允许收益向个人退 休账户滚存(退休 或工作变动时) 允许(无限额)个人退休账户 个人 自愿 (第三支柱)EET 模式允许(年金类型无 限制)允许;59.5 至 70 岁 无限制;自 70.5 岁 起有最低缴付规定允许(无限额)自愿 Roth 个人退休 个人 账户 (第三支柱)TEE 模式;2010 年可 允许(年金类型无 限制) 能允许个人退休账 户资金转入 Roth允许允许(无限额)abc资料来源:FSA 和 Efama 表 17:日本和韩国的退休计划概况 国家 日本 国家养老金 名称 支柱 强制/自愿 国家养老金计划是每个人可获得共同“基本养老金”的体系。20 至 59 岁的个人必须加入国家 养老金计划,包括外籍人士。基本养老金福利成本的一半由政府补贴。当个人达到年龄标 准、残疾或去世时将获得国家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基本伤残抚恤金、遗属养老金、鳏寡抚 恤金和作为定额养老金给付的一次性支付死亡补助。 此项养老金覆盖国家和地方政府雇员、私立学校雇员等。受益人获得的收益与退休前的收入 成比例。保费根据互助协会的规定变化,为个人月收入加奖金的 12.230% 至 15.154%。雇主和 雇员均摊养老金费用。 这一计划提供收入相关的福利,面向私营企业的雇员,而互助养老金则面向公务员。作为一 个现收现付制固定受益计划,雇主和雇员均向该养老金缴纳雇员工资的 8.675%。 税收待遇 EEE 模式 支付方式 年金 允许 支付方式 扣减 不允许 支付方式 一次付清 允许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职业(所有 第一支柱 居民)互助协会 (MAA) 雇员养老金保 险职业第二支柱EET 模式允许不允许允许职业第二支柱EET 模式允许不允许 (短期居住在日 本的外国居民可 提取该养老金) 不允许允许养老金固定缴 款计划自愿职业计 第三支柱 划,401(k)日本版的 401(k)。有两类固定缴款养老金计划 - 雇主资助型和个人缴款型。在雇主资助型固 定缴款计划中,只要求雇主为 60 岁以下的雇员向该计划缴款,雇员无须配套缴款。在个人退 休账户(PRA)体系下,个人可向该账户储蓄月收入的 4%。个人退休账户(PRA)缴款期为 25 至 65 岁。EET 模式允许允许韩国 国家养老金 职业 第一支柱 国家养老金计划覆盖所有 18 至 60 岁的韩国居民,与其收入水平无关。政府雇员、军事人 员、私立学校教师和特定邮局雇员不包括在内,因为他们有各自的养老金计划。国家养老金 作为一项固定受益计划,规定了重新算到福利现值和实际价值的养老金金额,该金额通过基 于物价调整的指数化机制加以保证,既使养老金金额已确定也是一样。 EEE 模式 允许 不允许 允许特殊职业养老 金计划职业第一支柱特殊职业养老金(SOP)计划是指面向三类特殊职业群体的公共养老金计划:(a) 政府雇员(+ EET 模式 公立学校教师),(b) 军事人员,(c) 私立学校教师。这些特殊职业养老金(SOP)计划的推出 远早于国家养老金体系。特殊职业养老金(SOP)计划均为固定受益计划,它保证上限为最 后三年平均工资的 76%(缴款期最少 20 年,最多 33 年)。政府雇员享有一笔特殊退休津 贴,该津贴的金额为月工资的可变百分比(10-60%),取决于服务时间的长度,每服务一年 就自然增加,在退休时一次支取。政府雇员向特殊职业养老金(SOP)计划的缴付率目前为 17%:雇员缴付 8.5%,政府缴付 8.5%。私立学校教师向特殊职业养老金(SOP)计划的缴付率 同样为 17%:雇员缴付 8.5%,雇主缴付 5%,政府缴付 3.5%。 公司养老金计划可以是固定收益计划(DB)或是固定缴付计划(DC)。此外,30 人以下的雇 主如果认为设立和管理固定收益计划(DB)/固定缴付计划(DC)代价过度,可设立 IRA(个 人退休账户)计划替代 RAS(租金津贴计划)。固定受益计划(DB)是一种无基金退休津贴 体系(RSA)的外部储蓄工具。固定收益计划(DB)下福利水平的保险统计应等于或不少于 目前强制型 RAS(租金津贴计划)下最终退休资产的支付水平。固定缴付计划(DC)须在保 险或信托合同下进行投资和管理。雇主应向其退休计划缴付不少于应付工资总额的 8.3% (1/12)。IRA(个人退休账户)是为一种过渡或最终储蓄账户,适用于更换工作者从前雇主 的 RAS(租金津贴计划)、固定受益计划(DB)或固定缴付计划(DC)存入其一次性支取的 计划直到正常退休年龄(≥ 55)。 EET 模式允许不允许允许雇员退休养老 金职业第二支柱允许不允许允许abc资料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和韩国国家退休基金23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风险基准资本中国使用风险基准资本 (RBC) 模型来取代现行的“偿付能力监管标 准 1”保险资本充足率框架已经不是“是否”会发生而是“何时” 推行的问题 引入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将促进更多复杂的风险管理实践和风险缓释 技术保险偿付能力模型在不断变化世界各地的保险监管机构正在重新评估衡量和 规范其监管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办法。许多 监管机构已经或正在从基本的“偿付能力监管 标准 1”向风险基准资本模型转变 (见表 18)。 用非专业人士的话来说,风险基准资本模型是 一个更为复杂的偿付能力模型,它能够更好地 反应保险公司经营中的风险。首次采用的风险 基准资本体系将涉及资本金要求的定义(我们 报告的重点)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资本资源定义 的许多变化。 在资本模型发展过程中,欧洲颇具典型。早在 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及欧洲保险公司股票敞口再创新高(高达总投资的 30%),揭 示了潜伏在“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模型下的 严重缺陷,并启动了“欧盟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2”计划。 欧盟提出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2 风险基准资 本”模型纳入了投资资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 以及一般经营风险(见表 24),而所有这些内 容在“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中是被忽略的。中国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模型保监会采用“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体系框 架,对中国保险公司必须保持的资本额进行监 管(见表 19)。表 18:各地监管机构和评级机构采用的保险资本充足率模型一览表 中国 偿付能力监 管标准 1 实施日期 投资资产风险拨备 股票 地产 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拨备 收益多元化 置信度 目前 否 澳大利亚 风险基准 资本 2012 预测 是 股息率 租金回报率 是 是 99.0% 欧洲 风险基准 资本 2012 预测 是 39C49%* 25% 是 是 99.5% 印度 风险基准 资本 2012 预测 是 无数据 无数据 是 是 99.5% 韩国 风险基准 资本 2011 是 12-16% 6% 是 是 95.0% 标准普尔 A 级 风险基准 资本 目前 是 38C68% 11C31% 是 是 99.4% 美国 风险基准 资本 目前 是 22.5C45% 个别 是 是 99.0%否 否 无资料来源:汇丰银行 *股权拨备可能降低 9%,导致全球和其他股权拨备分别下降至 30% 和 40%。24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资本金要求主要以非寿险保费比重、非寿险理 赔额以及净寿险准备金来设定,但对保险公司 运作的投资资产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并无 直接的参考意义。 简单地说,在“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框架 下,如果两家保险公司在其他各方面均相同, 则其中 100% 投资股权的中国保险公司(由于 目前 25%的上限,理论上不可能)需要与 100% 投资政府债券的保险公司拥有相同的资本金。 中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基于未公布的“ 法定账户”,并在每季末的 15 天内提交监管 机构。虽然我们认为该模型自建立以来变动不 大,但保监会有关言论表明,在过去一年中资 本化水平已经收紧。 目前保险公司被划分为“偿付能力充足 II” (比率 &150%)、“偿付能力充足 I”(100150%)和“偿付能力不足”(&100%)三类。 保监会对发现自身处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别 的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强制出售资产、延缓增长 和更换保险公司管理层等措施。 我们认为,证监会最终将以更为成熟的风险基 准资本模型取代“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的框 架,目前风险基准资本模型正世界各地得到采 用或开发。至 2012 年,韩国、印度、欧洲、 美国和日本的保险监管机构将根据目前的计划 逐步向风险基准资本模型转移。印度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模型在可用资 产的核算上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对“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和风险基准资 本模型之间的主要差异分析如下: 风险基准资本对资本金要求核算更为精细 ,它对保险公司经营中的风险有更多的考 虑。因此,风险基准资本能够减少错误定 价和资产风险,尤其是在允许中国产品创 新之际。在对“偿付能力监管标准1”体系 进行管理时,我们很难看到中国的保险公 司如何能够作出令人信服的定价以及对冲 更为复杂的变额年金产品(在其他市场上 很普遍)。尽管欧洲保险公司在技术上仍 坚持“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2012 年前),但多数通过评级 机构和/或内部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对资本进行管理。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被调整到特定的置信水 平,在该水平上,保险公司可在预定的期 间内实现其投保人的义务。风险基准资本 的结果通常表现为可用资本与法定资本的 比率。法定资本往往成为保险公司为在固 定时期内达到一定比例的充足度而必须拥 有的资本额。新的韩国风险基准资本模型 的置信度为 95% ,与欧洲(99.5%)、 美国(99%)和印度(99%)相比相对较 低。通过比较,标普保险财务实力评级 (IFSR)为“BB”的保险公司在12个月期 间内,其偿付能力的置信度为97.2%。“偿 付能力 监管标准 1”模型本身并不对置信 度进行 调整。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引入了投资资产风险 拨备。中国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模型并 未明确保险公司运营的资产 风险,即一家投资组合风险较大的保险公 司其偿付能力资本较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相反,风险基准资本模型一般提取资产类 特定风险拨备。在风险基准资本模型中采 用的投资资产风险拨备对投资股权的保险 公司十分重要 - 我们注意到,保监会最近 已将股权 投资总额的上限从 20% 提高到 25%。“偿付能力监管标准 1”与风 险基准资本模型的比较风险基准资本模型是一个涵盖性术语,指用一 个更复杂的模型来决定保险公司需拥有的最低 资本金和资本资源。保险公司、监管机构和评 级机构已开发出一系列风险基准资本方法。虽 然巴塞尔委员会已通过有效的工作,建立了一 个全球性的银行偿付能力标准,但在保险范围 内却没有这样的全球性标准,如表 18 所示。 世界各地开发的 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具有类似的 核心结构(在下文讨论),但与“偿付能力监 管标准 1”的情况相同,仍有一些地区或国家 具有特殊性,(如法国、德国、瑞士、中国和25 金融机构组 保险业 2010 年 11 月abc风险基准资本对持续出现资产负债期限错 配的保险公司进行处罚。中国的“偿付能 力监管标准 1”模型对持续出现资产负债 期限错配的保险公司并不实施处罚,这会 导致利率(再投资)风险的上升。由于缺 乏长期资产,惩罚性拨备对资产期限结构 较短的行业而言比较苛刻。 多数风险基准资本模型将考虑把部分有效 业务价值视作可用资本。中国的“偿付能 力监管标准 1”模型在可用资本的计算 中忽略了有效业务价值。因此在风险基准 资本框架下,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父母买养老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