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通信中国网点武汉市汉口银行网点有没有

有华为不奇怪,TCL通讯是怎么挤进全球手机销量前五的-消费电子-与非网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期发布的全球手机市场2015第三季度报告中显示,全球手机市场份额排名中和依然稳占前两位,而国产手机品牌则有两员大将闯入前五,分别是以5.5%位居第四的、和3.9%名列第五的通讯。
在国内市场一向低调的手机厂商TCL通讯,竟然拿下了全球国产手机出货量的第二名,并且从上图可见,2015年前三季度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中,TCL通讯都稳守着国产厂商前四的位置。面对这个数据大家难免疑问:TCL手机销量如此牛,从何而来?
眼下,国内手机品牌层出不穷、各种新生代手机厂家不断萌芽、不同的新品发布会每天都在刷新着舆论目光。除了要面对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的市场冲击之外,还要面对国内品牌低价高配的营销策略,再加上全球手机市场趋于饱和,中国地区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90%,TCL通讯是如何突围而出的?
突然消失的行业巨头,TCL这些年去哪了?
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作为当时中国最早拿到手机牌照的12家手机厂商之一,TCL通讯的发展速度是迅猛的。
2003年,TCL通讯以9.31%的市场综合占有率取得国产手机第一、全球第八的骄人成绩。最值得注意的是,当时TCL通讯年利润超过10亿,一度为其他所有国产厂商的利润总和。如果你对十多年前的手机还留有印象,就会记得当时只要选购翻盖式,TCL的宝石系列手机就一定会在备选之列。其时尚的外观设计还刮起了一场手机&宝石风暴&,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说到这里不少人不禁会问:&TCL手机这些年去哪了?&
这个问题,多年来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无法解答。纵观2006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鲜少听到TCL手机的声音。出现这个情况,是受TCL通讯当年在战略布局上的影响,而这也是成就了TCL通讯如今辉煌的重要原因。
我们可以先看下那时的背景: 当时国内手机市场一片繁荣,但只是表面现象,一场手机行业的危机正在悄悄临近并于2005年前后集中爆发:在年的时候,国产手机占据着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但随着2004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进口手机品类实施零关税政策开始,受惠于此的国际品牌改变了以往只盘旋在高端市场的竞争策略,借助强大的产品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以及规模效率的优势,开始大力向低端市场切入。最终导致国产手机厂商优势不再,集体陷入困局。
除此之外,2005年前后,由于市场准入门槛很低,山寨产品以低廉的价格、全能的姿态、超前的速度大肆盛行。在&监管未能跟上市场发展,竞争环境被极大破坏&的双重夹击下,很多国内手机厂商一蹶不振,TCL通讯也处在这个困局之中。
收购出海,TCL通讯海外逆袭交出漂亮成绩单
在这样的境况逼迫下,TCL通讯开始了背水一战,于2004年收购了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深耕海外市场。2005年前后的TCL通讯,除了要面对国内窘境外,还面对着出海后另外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完成对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并购整合。
TCL通讯希望借助阿尔卡特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占领国际手机市场,成为全球手机领域知名的制造商。但并购刚开始时,处于磨合期的团队没能真正的产生协同效应,TCL通讯经历了长达18个月的巨额亏损,所幸这次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最终给TCL通讯带来了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如果没有这次并购,TCL通讯很可能同其它众多国内早期品牌一样,早已归于沉寂。
在历经了调整&阵痛&之后,TCL手机业务迅速在全球市场扩张,到2005年年底,海外业务取得单月收支平衡后,TCL通讯在2006年第一季度开始实现了海外市场扭亏为盈的好局面。
2007年,TCL通讯继续扩大在欧洲、中东、非洲市场及拉美市场的销售。通过开发专门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需求的产品,在中东、非洲等地深受当地消费者推崇;而在欧洲市场,TCL通过与著名时尚品牌ELLE、旅行袋品牌Mandarina Duck等跨界合作等模式大大提高了品牌美誉度。
2010年,TCL手机及配件总销售量达3,622万台,同比增长125%。营业额同比增长100%,直接翻一番,净利润较2009年飙升30倍。
2014年TCL通讯在墨西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加勒比海、安哥拉等国家和地区手机销量排名第一,拉美市场整体晋升为第二名,在北美市场实现排名第五。 2014年,依托海外智能手机市场增长加快,TCL通讯全年智能手机销售排名全球第八,手机销量达到7,350万台。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近日,著名国际商业媒体《快公司》(Fast Company)发布“2018年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全球TOP50榜单中,苹果、Netflix、Square占据榜单前三,第四次入选全球TOP50榜单的腾讯超过亚马逊,位列全球第四,刷新了中国公司的历史最高排名。
发表于: 13:42:58
美系外资预期,2018年、2019年指纹识别芯片市场规模将萎缩10%到15%。
发表于: 11:24:36
近期,有韩国媒体报道称,三星将重返OLED电视市场,刚刚出狱的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指示“重新检讨OLED电视事业”。
发表于: 11:06:25
苹果(Apple Inc.)的智能音箱“HomePod”推出还不到两周,但根据研究机构 Loup Ventures 的调查,这款产品的市占率,已经上冲至 3%。
发表于: 10:39:27
高通,这家市值约93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商,目前正在为其生存进行一场非常奇怪的斗争。其员工担心裁员已经不远了。
发表于: 10:26:23
近日,全球首款解决儿童健康饮水问题的陪伴型智能互动水杯Gululu水精灵发布了最新一系列版本升级和用户活动,包括2018年春节主题的用户创作活动、水杯端新闻台、春节及情人节主题动画、微信春节系列表情包,以及预告今年即将上线的新的水精灵IP形象。
发表于: 17:48:15
全球端到端连接解决方案供应商 Telna 和全球电子公司小米今天宣布开展合作,将共同通过小米漫游虚拟 SIM 卡平台,扩大国际漫游覆盖面。
发表于: 17:47:32
股价长期低位徘徊,2月内一度累跌15%,适逢春节才有所反弹。
发表于: 13:51:28
乔布斯时代开始,苹果iPhone一直是全球智能手机的榜样,某种程度上也因为iOS系统以及iPhone手机诞生,加上谷歌Android系统崛起,导致诺基亚手机和Symbian系统没落,直至Symbian系统现在已经不见踪影。
发表于: 13:31:12
2018年第一财季,受益于10.3亿美元的一次性税收收益,惠普净利润增长至19.4亿美元,或每股摊薄收益1.16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11亿美元或36美分。公司营收攀升14.5%至145.2亿美元,高于汤森路透134.9亿美元的预期。
发表于: 13:15:58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TCL通信将于27日香港上市 市场预测IPO价格_通讯与电讯_科技时代_新浪网
& 通讯与电讯 &
TCL通信将于27日香港上市 市场预测IPO价格
http://www.sina.com.cn 日&08:03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据外电报道,TCL国际旗下手机部门TCL通信将于北京时间9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分析人士预测其股票价格将在1港元到2.3港元之间。
  TCL通讯原计划进行首次公开招股,但由于投资者对于中国新股热情减退只好放弃了这一计划,转而以“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香港股市。TCL国际已经以派发实物股息方式将持有的40.8%TCL通信股份分配给公司股东,分配比例为每100股TCL国际股票派发40股TCL通
信股票。介绍上市与首次公开招股的区别在于介绍上市不涉及发行新股或出售现有股东所持股份,因此也不能给公司带来新的资金。
  到今年六月底,TCL通信每股股票净值为人民币0.77元,分析人士预计TCL通信的股价将达到净值的1.37到3.15倍。UBS的一名分析师认为TCL通信的股票每股价值1港元,是TCL通信2005年预计每股收益(0.23港元)的4.3倍。他预测TCL通信2004年净利润将下滑7.8%,达到7.21亿港元(约合9240万美元),而2005年将继续下滑10.5%,达到6.45亿港元。
  造成TCL通信业绩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除了要应对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TCL通信还面临着来自宁波波导和夏新电子等国内厂商的挑战。此外,分析人士下调TCL通信的业绩预期,也因为该公司同阿尔卡特成立的合资公司会给公司收益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2003年,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净亏损达到7440万欧元(约合9140万美元)。
  Bear Stearns证券的一名分析师预计TCL通信的股票每股价值1.3到1.7港元。Bear Stearns证券预计TCL通信2004年的净利润将下滑54%,达到人民币4.52亿元,2005年将继续下滑8%,达到人民币4.18亿元。
  2003年中国手机市场的手机销量达到9850万部,2001年则仅为4340万部,平均每年增长50%。据IDC预测,到2008年中国手机用户将从现在3亿增至5.31亿,年增长率为15%,高于全球9%的增长速度。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手机市场的利润率也开始缩水。2003年TCL通信的净利润为3.02亿港元,比2002年下滑了34%。(飞仙编译)
【】【】【
】【】【】【】
新 闻 查 询
彩 信 专 题
 相关链接
( 07:27)( 16:39)( 07:25)
 电话:010-8   欢迎批评指正 |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网杨兴平-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总裁介绍_买购网
按模块条件查看
阅读:1166次
摘要:杨兴平,TCL副总裁,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创办者。
杨兴平-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总裁介绍
该图片由注册用户“”提供,
人物小结: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获得首届“2002IT风云榜”“杰出企业家”奖,“2002年十大科技新锐人物”奖,被誉为“中国智能手机之父”
杨兴平简介:
杨兴平博士(Dr. Charles Yang),现任TCL副总裁.
杨兴平博士(Dr. Charles Yang),曾任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dopod Communication Corp.) 首席执行官(CEO)兼总裁。他创办和领导的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了新一代的开放式无线互联终端——dopod 686电脑手机和全套服务体系,以高度前瞻性的技术理念、产品理念、市场理念把中国移动通信、互联网和个人电脑三大产业的融合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多普达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微软、英特尔、德州仪器等领先运营商和全球性核心技术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合作伙伴,而dopod 686凭借其独有的技术内涵、功能属性和精致外观一举成为2002下半年移动商务市场、高端礼品市场和时尚消费市场最有人气、最有应用价值的明星产品。
早在1995年,杨兴平博士等在美国硅谷即开始研发一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并吸引了大量的风险资金,先后在美国硅谷PIXERA、CACON和Pixo 公司移动电子商务部门向美国市场大力推广这种新产品。在美期间,作为GapOnline的技术总监,杨兴平博士还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在美国的服装业最有影响的电子商务工程,成为美国在电子商务领域最成功的范例之一。在此前后,杨兴平博士还曾任Bravanta 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TO)并成功地领导了该公司的ASP和B2B电子商务工程。
杨兴平博士曾是美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具影响的 CommerceNet电子商务委员会成员,美国电子商务年会第一、二、三届会员,中国国家经贸委电子商务专家组顾问, 上海市科技发展预见专家。1999年入选世界IT名人录 (International Who's Who)。近年来杨兴平博士也应邀成为许多商务展会、论坛的特邀演讲嘉宾,例如在中国电子商务大会、微软公司.NET战略发布会上,他都是重要的主题演讲人。
在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自1985年至今,杨兴平博士相继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与移动电子商务、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信息与知识库系统、数字图像和影像的管理与检索、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有关的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数字图像和影像的管理与检索已获得美国专利。他对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移动电子商务、 互联网电子商务 (B2C, B2B, ASP),可视电话会议系统、Client/Server数据库系统、 JAVA和ActiveX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照相机和扫描仪技术有较深的了解和造诣。他研究开发和领导了世界上第一套用于高分辩率的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合二为一)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目前被世界上许多公司和医学研究部门所采用。
杨兴平博士在归国创办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之前,就热心参与中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项目。他曾多次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大学的邀请,回国与科大的有关专家与教授交流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风险评估等科研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在教育部“春晖计划”的支持下,杨兴平博士先后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教育部、辽宁省、北京市和上海市多次专题介绍美国电子商务技术和市场的情况, 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尤其是移动商务的战略决策与规划。
杨兴平博士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1985年获得西安交大工学硕士学位,并于同年获得洛杉矶加州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1987年获得加州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以优秀的成绩获得加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自2002年4月,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杨兴平博士曾获奖项:
1、 2003年1月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总裁杨兴平博士获得天极网、新浪网、《南方都市报》联合举办的首届“2002IT风云榜”“杰出企业家”奖;
2、 2003年4月,武汉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总裁杨兴平博士被评为由《数字商业时代》发起的“2002年十大科技新锐人物”奖
4月1日,被誉为“中国智能手机之父”的多普达通讯原CEO杨兴平再次出山,成为了“多灾多难”的TCL通讯的第四任CEO。
“我来这里不是为了复制在多普达的成功,而是要在TCL通讯实现10多年前的4C融合的梦想。”杨兴平这样踌躇满志地展现他的愿景。的确,这次他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上海自然道信息技术公司,还有他“3G+4C”的新战略。
然而,与他一手创办的已经成为国内智能手机领导者的多普达通讯不同,TCL通讯经历了风光无限的“万明坚时代”和稳健守成的“刘飞时代”后,虽然在国产手机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中活了下来,但是中低端的形象能否承担起“4C融合时代领导者”的重任,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又是否能给他足够的时间?
对于研发专家出身的杨兴平来说,加盟TCL通讯是他人生的第三次重大挑战,成功还是成仁目前还难有定论。
孤独的技术狂人
与TCL通讯几位前任CEO的个性化相比,不同于四川“袍哥”万明坚的张扬、“海归”博士刘飞的低调,2008年12月才加盟TCL集团出任副总裁的杨兴平,3月27日在媒体面前显得异常谦和。
这位温文尔雅的TCL通讯新任CEO,在国产手机行业的威名是从2002年创办多普达开始的。当时,多普达作为一个系统集成厂商取得了成功,在同行眼里匪夷所思。然而,在杨兴平看来则是必然,“单纯从终端上来讲,多普达不如诺基亚;内容提供上,不如新浪;在芯片上,Intel和TI绝对是专业的。但是把这些东西都组合到一起时,可能多普达做得最好。”
今天提到苹果、RIM等案例时,杨兴平还坚持类似的观点,苹果和RIM都不是操作平台、芯片核心技术的拥有者,但它们的商业模式却是成功的关键,目前看来所谓的核心技术、操作平台都不再重要,而且这些核心技术很容易被复制。
不过,在回国创业前,杨兴平曾经是个彻头彻尾的技术狂人。在国内读了核物理、自动控制两个专业后,1989年,他又以优秀的成绩从加州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从此走上了一条孤独的先行者之路。
早在1995年,杨兴平和伙伴在美国硅谷即开始研发一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移动通讯终端,并吸引了风险资金。他领导的团队开发的很多产品都是超前的,曾经成功开发了佳能第一款数码相机的操作平台,后又帮助苹果设计第一款iPod的平台。他还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美国服装业最有影响的电子商务工程,成为美国电子商务领域最成功的范例之一。
当时的杨兴平,对各种先进的技术平台、操作系统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过,真正改变他命运的则是无线互联的技术平台。
上个世纪末,随着互联网光环的褪色,风险投资开始转向无线互联网,WAP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不过,WAP并非无懈可击,杨兴平认为用传统的通信工具获取数据业务是不现实的。如果把电脑、手机、互联网等行业融合起来,并搭建一个数据平台,推出新的智能终端,就会令对手难以模仿。
杨兴平的想法获得了日本一家手机连锁店的投资。他找到三星和诺基亚,希望能把自己的技术运用到对方的产品上,但是没有成功,那时候大家只认WAP。
不过,WAP很快就失败了。2000年,杨兴平当时所在的PIXO公司成功开发出了数据业务平台。杨兴平又带着这个平台找到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运营商,却又一次失败了。
杨兴平一度消沉,但他很快了解到中国内地电信运营商对数据业务进行测试的消息,于是,他决定回国碰碰运气。
回国遇知音
这一次,杨兴平幸运地遇到了知音。
2000年2月的一天,杨兴平来到广东移动,这次他是受邀来做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杨兴平的旁征博引打动了广东移动。他介绍了全球数据业务最为成功的日本电信运营商DOCOMO的案例。DOCOMO和众多的手机厂商、SP一起打造出了非常人性化、便捷、简单的数据内容,让业界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商机,而中国移动可以成为下一个DOCOMO。“中国移动缺什么?少了一个无线互联的平台。这个平台如何搭建?我这儿有现成的。”
长期从事研发的杨兴平在与当时国内最强势的电信企业的第一次交道中,表现得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会这样顺利。仅仅一个小时的演说结束之后,广东移动立马提出签订合作协议。
成功将自己的理念和产品卖给移动后,杨兴平开始打造自己的智能手机企业。2002年,他创建了多普达通讯,一款个性化的智能手机686,让多普达成为迄今最为成功的国产手机企业之一。
此后的四年中,杨兴平和他的多普达通讯孤独地领跑于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也成为业界的质疑对象。在国内同行看来,多普达是一个“怪胎”——操作系统是微软的、核心处理芯片来自英特尔、设计加工依靠台湾宏达、生产牌照来自CEC(中国电子集团)。这意味着,多普达非但没有核心技术,而且制造成本畸高。
不过,国外创业的屡屡碰壁,早已让杨兴平改变了技术为王的想法。2004年,杨兴平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销售渠道,推出了分销渠道捆绑和直销方式。
让众多同行大跌眼镜的是,2004年12月的多普达818上市发布会上,低调的杨兴平说,多普达智能手机当年销售突破13万台,并实现1000万元的盈利。而到了2005年,多普达盈利更是实现了翻番,正是这一年,国产手机依靠规模和营销构造的市场优势开始坍塌。
不过,杨兴平却在2006年离开了一手创办的多普达通讯。这次离开,他是为了圆自己4C融合的梦想。
对于10多年前就提出“4C融合”(电脑+通讯+家电+内容)概念的杨兴平来说,从创建多普达开始就计划把内容做到智能手机中去,但是3G牌照的发放一拖就是7年,这让他的“4C融合”概念无从实现,而多普达的成功更多是因为个性化的产品。
卸任后的杨兴平开始全身心投入他的内容“王国”,2007年3月他在上海创办了上海自然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
5年内能圆梦吗
创建自然道显然还不是杨兴平的终极追求,把开发内容服务软件的公司嫁接到一家成熟的有一定规模的通讯终端制造企业身上则更为重要。这时,杨兴平遇到了同样在寻找拯救TCL通讯“药方”的李东生。
2008 年6月,杨兴平与李东生几次接触后,双方在4C融合和打造全新的连续性收益模式上达成了共识,TCL通讯出资成为了自然道的第一大股东,而杨兴平也同意加盟TCL。
3月27日,杨兴平在媒体面前显得异常兴奋,他说:“TCL通讯眼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商业模式的转变,即从以往出售硬件的一次性收益模式到提供内容和服务从而实现多次连续性盈利的商业模式。”
48岁的杨兴平对自己的未来及正在从事的事业有着清晰的规划。在杨兴平看来,3G时代来自数据业务的收益必将超过传统的语音业务,这就需要终端厂商和内容提供商的整合。过去中国的终端厂商,如联想、海尔、TCL等往往是靠规模取胜,但是其产品毛利率之限制在10%-20%,而谷歌、RIM的毛利率则超过50%,中国企业到了必须转变商业模式的时刻。
这一想法得到了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的充分肯定。李东生说,过去几年TCL通讯虽然依靠与运营商的合作活了下来,但是这种模式难以持续,而杨兴平这次商业模式的革命将是拯救TCL通讯的一剂猛药。
与以往偏重营销的万明坚和刘飞相比,李东生看中的是杨兴平的观念和技术。不过,对于TCL通讯来说,杨兴平与中国移动的密切合作关系已经让它尝到了甜头,在中国移动3G终端(手机、上网本)的招标中TCL通讯顺利中标。
杨兴平认为,推出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无线互联网内容和服务是TCL通讯能否成功的关键,“苹果和RIM提供的音乐下载和电子邮件在中国没有市场,聊天软件、理财软件才真正能让消费者愿意掏钱来买,这是TCL通讯接下来要突破的方向。”
然而,在TCL通讯身上实现4C融合的梦想难度依然很大,“说实话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TCL能否承担起这次转型的重担。”
杨兴平眼中,TCL通讯此前以销售、制造为主的团队的转型是重点。“我们的目标是用3到5年时间来完成商业模式的转型,以往中国企业的生产导向型模式必须改变。”
但是,TCL集团过去几年一直承受了巨亏带来的压力,杨兴平的改革需要3到5年的时间,其间TCL通讯的业绩可能会继续下降,到那时,李东生能给杨兴平足够的时间吗?
版权声明:本图文由注册用户通过系统提交,为非商业用途性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图文
仅供学习参考,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
提交说明:
您可能关心的:
行业精彩推荐
月关注排行榜
最新加入文章
历史关注排行
充电宝-移动电源品牌推荐:
按商城(推荐购物网站)查看:
热卖网店: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收藏
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市天然气充值网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