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为什么不搞网上蔬菜直销,搞死剑三五毒没有菜贩子么

政府打出组合拳稳定肉菜价格 菜贩子终于肯降价了
4月,政府打出组合拳稳定肉菜价格,记者实地走访发现
菜贩子终于肯降价了
每日甘肃网-西部商报讯(记者熊园 尚也)肉菜价格蹿高、生活成本增加,已经成了近期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尤其大葱、大蒜的高价位更是让很多人直呼“买不起”。但是,让普通老百姓欣慰的是,本月以来,省市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平抑肉菜价格,老百姓的“菜篮子”终于能拎得动了。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在今年的菜篮子保卫战中,政府果断的措施值得点赞,同时建议菜贩子垄断市场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在解决蔬菜、肉类的“最后一公里”价格问题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多措并举 菜价整体回落
进入4月份以来,政府针对高菜价接连出招,在近年来可以说是并不多见的。
月初,兰州市政府决定4月10日至5月31日在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四区设置25个临时蔬菜早市,增加蔬菜市场供应,满足群众需求。按照兰州市政府的安排,引导周边菜农、合作社,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直接进入早市销售蔬菜,拓宽本地蔬菜供应本地市场渠道。临时蔬菜早市经营时间为每天早6时至早9时。
24日上午7时15分许,天气微凉,但在雁滩桥下的临时早市却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采购蔬菜的市民往来如织。“早市上的菜比我家附近农贸市场的菜便宜得多,市场上售价5元/斤的青椒,这边卖2.5元~3元/斤。”一大早,市民贾奶奶就出发前往位于雁滩桥下的蔬菜早市采购新鲜便宜的蔬菜,据贾奶奶介绍,虽然最近市场上的菜价普遍回落了,但早市的大部分蔬菜价格都能比农贸市场便宜2元~3元/斤。“前段时间大蒜零售10元/斤左右,早市这边才卖6元钱,最近更便宜了。”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韭菜、菠菜、小油菜的售价为1.2元~1.5元/斤;黄瓜、莲白、菜花2元~2.5元/斤;西红柿3.5元~4元/斤。“很多老年人都是一大早赶过来,采购一两天的量,他们基本不在菜市场买菜了。”蔬菜销售商贩小梁说,前往早市采购的仍以中老年人及周边小餐馆居多。
同时,兰州市商务部门开展“平价肉菜进社区”活动、电商蔬菜销售点进驻小区等措施,也对降菜价发挥了有效作用。4月24日,记者在西固区先锋路街道玻璃厂家属院西门附近看到,该小区的电商蔬菜销售小木屋非常醒目。记者在小木屋内看到,各种应季蔬菜摆放整齐,蔬菜价格也在公示板上一目了然。“白菜1.5元/斤,茄子2.8元/斤,辣椒3元/斤,葱3.5元/斤。”负责销售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小木屋开业以来销售情况一直不错,虽然现在市场菜价整体下来了,我们的价格优势不是很明显了,但是由于菜品经过精细选择,质量、品相好,加之离居民区近,还是很受小区住户欢迎。”
发补贴投放储备肉 平衡各方利益
在今年应对高菜价及高猪肉价格方面,政府层面除了进行价格影响外,也尽最大可能采取手段平衡各方利益。在保障困难群众生活质量方面,兰州市政府决定从结余价格调节基金中列支部分资金向城市低保户发放3月、4月、5月三个月的蔬菜价格补贴,每人每月可享受100元蔬菜临时价格补贴,总计发放补贴合计1829.82万元。而据兰州市财政局网站通报,对于该举措的落实,在各县区摸底上报后,将立即拨付补贴资金。
在保障蔬菜经营者利益方面,政府也作出了具体的部署。4月18日,省发改委向各市州发改委(物价局)等部门下发《关于做好稳定“菜篮子”价格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今年我省将继续按原标准安排2016年全省蔬菜、肉食直销店补贴资金。
同时,针对近期猪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猪粮比价不断走高,价格波动较大。经省政府同意,省商务厅决定于4月23日至5月6日期间向兰州市场和武威市场投放1400吨省级储备冻猪肉。其中,兰州1200吨,武威200吨。
“前腿肉12.5元/斤,后腿肉13元/斤,市场上五花肉16元/斤,排骨17元/斤,储备肉在价格上还是很有优势,随着市民对储备肉的认同加深,销售情况比预期的要好。”在西固区五一菜市场的储备肉投放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来购买储备肉的消费者中仍然是老年人居多。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3000家农产品电商“几乎无一家盈利”,问题在哪里?
看到近日媒体报道:中国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然而,农产品电商亏本运营却是行业现状。其中,菜管家运营4年来总计投资3500万元,到目前仍是亏本运营;武汉家事易短短两年半时间电子菜箱覆盖了1200多个社区,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虽然每日成交量不小,但基本上都是亏本支撑......&什么原因?由于我本人与各农产品电商的高层有过不同程度的深入交流,从行业视角来看,分析大概有如下几个重要因素。一、传统的B2C思维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电商平台认为一个线上B2C平台,通过导流量,客户就会到线上购物了,其实错了!农产品电商千万别以传统的B2C的思维去搞,那样去搞绝对死路一条。顾客买的不仅仅是产品,是健康生活,因此农产品电商需要让消费者从商品背后的故事、种植基地、采摘体验、物流体验、可追溯、供应链可视化等维度全程展现,所以传统B2C的思维是致命的伤。二、目标人群定义偏离、营销策略走弯路农产品电商如何产生流量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需求上讲,这个市场还属于培育期,而且目标人群多半是都市女性白领为主,有追求健康生活+互联网购物的需求,以及时间成本太高的高富帅。你非要定义成屌丝的人群,满足那些“二两瘦肉+两颗白菜+三根蒜苗”的需求,你注定就是两个词:累死、亏死。很多农产品电商满地撒广告,向男人、老太太人群推,那绝对是跑偏了!所以,如何实现目标客户的精准营销,是个大农产品电商思考的的问题。下一个农产品、生鲜电商的爆点是90后一代成家后的家庭主妇,因此农产品电商必须重视这一类人群。三、会“电”不会“商”基地整合+营销+流量+交易+供应链服务+口碑营销,这个闭环是农产品缺一不可玩法。当前不少农产品电商存在重大的经营管理误区,认为中心在“营销+流量+交易”三项,仅仅于重视“电”而不忽视了“商”;其实真正要实现盈利,关键在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现场,格力董明珠说:“我今天告诉大家,营销做得再好,如果我们背离了你的支撑点 ——技术和质量,以及诚信,你的营销就是一个忽悠,你就是一个骗子”。同理,农产品电商后端服务的角色没有做好,前端的营销、流量都是噱头,当然最终肯定是亏了。四、伤不起的客单价与物流成本客单价是农产品电商致命的伤,行业数据:如果客单价低于200元,那将是致命的伤,因为物流成本和损耗将亏出血本。就目前农产品、生鲜电商的经营情况来说,每单40元的物流成本+损耗是必然的,因此如果客单价起不来,物流成本降不下来,盈利那只能是一种幻想。就连顺丰优选做高档的进口食品和应季商品,在选择品类上都会从客单价上来定位的。五、缺乏一体化的采购基地整合忽视对基地的整合是当前农产品电商面临的问题,很多农产品电商仅仅是以定向采购方式与基地合作,谈不上打造什么战略协同的供求关系。至于是否以市场导向来指导基地有计划的种植产品,这个国内还仅仅是一种远景。看看人家国际品牌星巴克,人家不仅仅实现基地的整合,需求的协同,星巴克的供应链再回溯到咖啡豆的种植以及降水、风力、土壤等一系列的管理。国内的农产品电商的老总已经明白采购基地的整合了,这个的商业价值不仅仅是质量的保证,更是品牌化、集约化采购和需求协同的重要方式,当然是降低成本、降低浪费,获得利润工作的重要手段。再举一个重庆的例子,重庆有一家生鲜电商,他们对基地的整合方式特别值得借鉴,他们最先做的不是B2C,而是做B2B,集团型采购带动了基地的整合,再衍生出来做B2C的服务和O2O的体验,这样一来具有绝对的采购力量,成本自然降低下来,快速打通与基地的供求信息,实现了相对高效的协同。目前正在推进O2O的新的购物体验。这样的玩法是值得大家思考借鉴的。六、客户体验是双刃剑,一次不愉快的购物体验,会丢掉一大群客户千万别把消费者当傻子,将一个客户不满意的订单置之不理,这是最大的失误。吃货这个东西最容易带来的就是口碑传播,如果出现不满意的,将伤害你的一大群客户。记得有一个农产品电商老总给我说: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客户拒收的,如果价值不是高得离谱的话,能够送客户就送客户,留下的是一个口碑与客户感动。何况有的商品即使退货回来也无法二次销售。未来的农产品电商一定要培养忠实的吃货粉丝群,这是粉丝经济发展的商业价值,拴住一个人就可能拴住一家人,更有可能拴住一群人。还有一个农产品电商的案例,他把目标人群定位在IT互联网圈,这些人是典型的网购人群,属于小白领,而且消费能力不低,但比较宅,通过渗透IT互联网的圈子去做电商,以良好的口碑快速占领这个领域的客户。前几天本人和顺丰优选李东起总裁在央视采访现场聊天,李总坦言:农产品、生鲜电商,一旦与顾客建立了良好的购物体验,这将会迎来持续的消费力,而且会影响身边的群体。七、必须面对本地化问题电商的趋势正在往社区迁徙,趋势是线上社区+线下社区,而且商业模式的变化发酵迅速,本地化O2O已成为必然趋势,据悉现在60-70%的消费发生在3公里之内。所以农产品电商如何线上打造吃货的圈子,线下打造体验的圈子,成为本地化融合的重要策略。不从本地化入手,一定会亏。由于农产品受商品质量、物流限制等因素,不管是小而美的农产品电商,还是像顺丰优选、阿里巴巴这样的全国铺开的市场。建立本地化的服务体系都是必然的趋势,除非是高附加值的商品,这个在不计成本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的,其他的大众的农产品必须定义在本地化。农产品电商的本地化,趋势是要和社区服务站、便利店等机构整合,传统的B2C电商要渗透早社区末端,需要庞大的运营支撑,而且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的整合,一般的农产品电商是玩不好的。八、社会化成熟的冷链物流是农产品电商的心头之痛玩农产品电商,冷链是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不仅仅你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成问题商品。冷链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农产品电商企业能够玩得好的,连续的资产投入,投资回报周期长,这都是单独玩农产品电商所面临的问题。即使你有钱,投入了资产,但订单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会让你的运营成本大大浪费。何况玩电商的有几个懂冷链物流,能够建立自己的冷链物流队伍。因此,社会化的冷链物流队伍,集约化、专业化的管理成为了整个农产品电商急需的资源。现在中国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的玩法如下:1.顺丰优选,完全的自建物流体系,目前常温已经铺盖全国,或许2014年会铺低温。今年24小时内,将南方荔枝送北京、北方内蒙的羊肉送到海南,这一些经典的案例都是有自建的冷链物流快速实现的。2.阿里巴巴,确切地说是菜鸟的冷链物流,目前是整合模式,已经整合类似众萃物流+快行线这两件优秀的冷链物流企业,他们从干支线+末端宅配相融合,成功将八万单车厘子从美国农场送到中国家庭,把阿拉斯加海产送到全国四十多个城市,这种"二段式配送"探索出平台化、网络化农产品toC冷链物流新趋势。3.京东,启动的末端配送服务站模式。据悉未来京东将尝试从田间直达餐桌的“ABC” (Agricultural to 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其中的B环节将覆盖全部采购、仓储、配送、营销售后环节。12月14日消息京东自营生鲜配送站已经试运行,这种模式刚好迎合O2O的末端最后一公里的购物体验。但京东的冷链仓储、干线、支线配送等方面还有得整合,只能拭目以待。所以,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如果你搞不好,那你干脆关门歇菜算了!九、品类定位错误当涉及品类定位时,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顺丰优选开始要选择进口食品、阿里巴巴为什么要选择美国车厘子和阿拉斯加海产,这些品类的定义不仅仅与人群需求相关,也跟供应链支撑能力密切相关。玩供应链的专业人士都知道,无论是传统零售还是电子商务,运营的核心都是品类驱动的供应链。科学的品类选择是你成功的一大半,所以农产品电商定位品类相当重要,千万不要以过多的品类来吸引更多的购买需求,在多品类混合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农产品品类,会让你亏声四起,搞不好还砸了你的品牌。大家看本来生活卖的禇橙、柳传志卖的柳桃、顺丰优选卖的荔枝、天猫卖阿拉斯加海产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出细分的品类定义对能够做好农产品电商有重要的价值。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作为品类驱动的供应链,在电商平台选择品类的科学性就决定了你的盈利的潜力。曾经与国内知名电商的供应链总监探讨,当品类增加10倍,供应链的管理复杂度会增加100倍,甚至更高。十、退货比例控制这是农产品电商必须重点考核的KPI指标,一个退货带来的损失不仅仅是商品的损失,重要的客户购物体验及口碑的损失,所以农产品电商控制退货比例已经成为CEO关注的重点。当然前面也说到了,宁可送客户,也尽量避免退货带来的损失。本人实际调研的数据显示,不少农产品电商退货比例达到了10%,好一点的也有6%的比例,这样的退货比例带来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不过现在农产品电商也做了不少创新,比如预付的C2B模式,会大大降低退货比例;另一种就是上海的厨易时代的O2O模式,渗透到社区,会员制预付费,据说退货比例能够控制在1%以下。所以控制农产品电商的退货比例,不仅仅是要从运营角度思考,更要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去变换经营思路。总结农产品电商为何亏,以上10个维度的解析可能让大家得到一定的启发,其实这不仅仅是运营管理的问题,也是商业模式的问题,同时还会涉及营销策略,资源整合能力等等!归类总结一下,农产品电商的亏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营销的浪费;2.采购的整合不到位;3.缺乏社会化冷链物流的整合与应用;4.整个供应链过程的损耗;5.品类的定位错误;6.退货比例的控制问题。要实现真正的减亏,归根到底一句话:顾客体验做要加法,供应链运营成本要做减法。吃货对于中国14亿人口基数来说,互联网生活是必然趋势,农产品、生鲜电商一定是一个大市场,2013年的年底的今天,中国农产品电商尚未呈现出一个个行业标杆,整个领域存在诸多的问题,有问题就是发展的机会,以互联网思维探索中国传统行业,一定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这不是一家公司的使命,是这个行业参与者的共同使命。以上是黄刚本人的总结分析,不足之处欢迎探讨!欢迎关注物流业最大微信平台《物流指闻》:wuliuzhiwe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24736.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汉森供应链总裁、农特集团总裁用互联网思维做电商的90后蔬菜店为什么做不过70后的传统老店?
稿源:思达派
转型五次却节节败退,用互联网思维做电商的90后蔬菜店为什么做不过70后的传统老店?小区附近有两家蔬菜店,一家已经六七年历史了,另一家不到两年。A店店主是一对70后夫妻,B店店主是两个90后年轻人(以下简称70店、90店),外加他们的父母帮衬。从去年90店开业,两店就开始了明争暗斗。因为年龄的差异,所以两店的竞争也是传统小店和互联网时代小店的竞争。近两年的时间,90店紧跟时代电商潮流,多次转型,而70店除了增加了手机支付功能外,几乎没有大的变动。但这场战争,90店却从头败到尾!看热闹不嫌事大,笔者饶(xing)有(zai)兴(le)致(huo)地目睹了90店的整个折腾过程:第一次折腾——由只卖水果改为水果蔬菜一起卖在90店开张之前,70店一直一家独大。虽然小区后面有菜市场,但上班族去一次很不方便,往往回家路上图省事就从70店买点。所以虽然70店价格很贵,生意却一直很好。去年春天90店开张了。一开始只卖水果,但生意冷清,看到70店生意兴隆,也开始学他们水果蔬菜一起卖,重新开业时还弄了俩花篮摆在门口。但90店虽然卖起了蔬菜,生意却还是不如70店好。按理说,90店虽然离小区门口不如70店近,但和70店只隔了四五家店面,并且90店离公交车下车点更近,总体来说位置也不错,应该不是位置的原因。因为90店折腾的次数太多,我印象有点模糊了,只记得他们当时虽然也摆了不少蔬菜水果,感觉却没有70店满当、种类全。第二次折腾——增加微信支付和闪电送货服务90店刚转型没多久,我去他们店里看过一次,感觉他们的蔬菜水果不是很新鲜。所以也提不起什么兴趣来。没几天,路过他们店,我被店门口两个花里胡哨的易拉宝给吸引住了,哦,原来是微信和支付宝。去年的春天,街边小店用这种手机支付的还很少,他们还真领先呢。马上,他们店门口多了两辆类似于顺丰快递一样的小车,上面写着“在线下单、送货上门”,关于这项业务,90店照常可劲吆喝了一番,店里还拉上了条幅。一时间,90店人气似乎旺了些。70店马上行动,先是只用了几天的时间火速装修了店面,让店面看起来更清爽、整洁、亮堂。随后也开通了手机支付业务——真难为这对农民夫妻了。这段时间,我买蔬菜水果依然去70店,不为别的,只为70店的蔬菜水果更新鲜、更全、品质更好。不知是因为装修还是空间布置,90店里东西摆的东一堆、西一堆的,店门口的促销车上尽是品质非常次的水果,确实便宜,但一看就不好吃,买的人也不多。第三次折腾——针对年轻人增加小零食和进口食品显然90店的手机支付和闪电送货没怎么提升产品销售。因为首先他们并没有保持蔬菜水果品类的丰富——看看他们空荡荡的货架子就知道了。再者,一个回迁户土著居多的小区,居民有的是时间闲逛,不指望你送货。不知什么时候起,90店的里面一间(没错,他们的店面被一个承重柱隔开了,看起来像有里外两间,你也不防从风水的角度解释他们的生意)卖起了小零食,就是“来伊份”那种种类繁多的零食,蚕豆、果冻、墨鱼仔、小蛋糕之类,还有些泰国、越南的进口果汁等。我去买过几次,味道很不错。至于蔬菜水果呢?对不起,我真没注意到还有没有蔬菜水果……让人郁闷的是,买了才三回,小零食又撤了,里间一直空着,外间有一搭没一搭地不知道卖什么。而这时,70店的生意依然红火。第四次折腾——改头换面,用“西少爷肉夹馍”的手段卖果蔬很快,90店又大动手笔,把门脸好好装修了一下,店名由原来的“果鲜美”之类的名字,改成了“新旦角”,上面还有个京剧面孔的女人。咋一看让人莫名其妙,谁知道新旦角是个卖菜的?用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给店取名,似乎是现在很多用互联网开店的人的专利,“雕爷”牛腩、“西少爷”肉夹馍、“虎头军”煎饼,现在又来一个“新旦角”果蔬店。不光改了名字,店里装修还有改变,像乡村风休闲吧一样,用格子吊了顶,上面缠绕了许多人造藤蔓,灯光用的服装店或小资咖啡馆里那种浅黄色,显的屋子很暗,和70店雪白亮堂的店堂形成鲜明对比。像以前一样,90店的蔬菜水果的品类没见得更丰富,也没见得更新鲜。所以这次折腾,没有激起一点火花。70店的生意还是那么红火。第五次折腾——把卖肉的搬进来了前天偶尔进了90店里,想支持下他们的生意,毕竟折腾来折腾去不容易,但逛了一圈发现,蔬菜水果品种稀稀拉拉,并且因为销量小,许多蔬菜显得很蔫吧,他们也没有好好保养。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居然在里间卖起了肉。看着空空的店铺,不知道他们这卖肉的生意能做几天。70店的蔬菜水果依然不便宜,生意依然很好。因为他们满足了人们的核心需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无论什么时候去,他家的果蔬都是齐全、新鲜、水灵的,并且店面敞亮,购物体验很好。而90店,用了那么多互联网手段,却始终不肯坚持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说到底,还是因为浮躁——长期保持优质的产品品质,尤其是果蔬这一脆弱的品类,那可比想各种互联网点子难多了。特别想跟90店的两个兄弟说一声“憋折腾了,你不搞好产品和服务,就是用云传输蔬菜也不一定争的过人家。”本文作者:李翘;联系方式:mahuimin@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菜贩子怎么倒腾蔬菜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