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香港买保险险是怎样的体验

去香港买保险的亲身经历!堪称描写最详细最具体的赴港买保险经验分享!
我的图书馆
去香港买保险的亲身经历!堪称描写最详细最具体的赴港买保险经验分享!
“——文章作者堪称史上最理性、描述最具体、最详细的去香港买保险的客户!文章有点长,但值得一读,尤其是那些热爱家庭、重视保障的朋友!”自己也做了一定的调查,发现前往香港买保险其实并不是很复杂,也否定了所谓的地下保单。反而香港的保险从业者更加的专业和有道德心,香港监管我也比较放心。现在的国策也好像偏重香港作为对外、对内的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也将在香港作为国际的结算,国内同胞在香港也随意可以开立银行户口,我就办了汇丰银行的户口了。条件上来说,香港这方面确实很有竞争性和优越性。国内也越来越开放港澳自由行,特别是深圳,广东地区的就可以申请一年无限次往来香港的证件。有通行证的国内同胞在香港就可以买份适合的保险。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大中华区的保险中心也将在香港设立中心。一、前期咨询好几次,有朋友建议,不妨到香港看看有没有适合我的保险。到香港买保险,这不就是媒体上常说的“地下保单”吗,是非法、无效的吗?对此,我心存疑虑。为此,我向上海的一些保险代理人、律师咨询。咨询结果基本上属于两派。国内保险代理人的基本观点是不建议买(大家懂的,抢了饭碗嘛,所以客观性不够),听说香港的保险只有持香港居住证的人才可以买,而且香港保险合同都是英文的,中文仅供参考,大部人看不懂,就算看得懂,其中奥妙之处未必明白,万一上当受骗了浑然不知。因为是外汇管制,缴付保费、理赔事宜比较麻烦。另一种主张是应该买:一是回报率高。因为保险产品提供给投保人的收益最终还是由保险资金的运用效率决定。国内的保险业发展历史很短,基本上是初级阶段,保险基金投资渠道相对有限,香港保险公司基金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投资回报水平高,所以不仅保费低,保障范围大。二是根据香港法律,投保人亲自去香港签署保单是合法的。此时,我还看到《瞭望东方周刊》一篇报道。该报道分析了境内保单流失到香港、澳门的原因,指出:目前香港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由内地流入,每年的保费上百个亿;在收益率和理赔率方面,境内保险公司的产品完全没办法和境外保单竞争,境内保险公司预期收益率最高在3%-5%之间,而境外保险都在10%以上,甚至达到20%;从理赔率来看,境内保险大概能达到30%-40%,而境外保险可以达到100%。此外,我还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查询香港法律,其中第41章是《保险公司条例》。(香港政府律政司查询网址:http://www.legislation.gov.hk/chi/home.htm)。为了确保投保人的利益,该条例对香港的保险公司的确作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该条例没有明确载明香港境外人士可以在香港购买保险,但同时没有对投保人的身份进行限制,也就是说不违法的。据一律师朋友说,保险也是商务活动之一,香港是贸易自由港,法律对商务活动主体身份不作限制,只是合同签署地在香港,香港拥有司法管辖权而已(内地法律管不了,但内地部分媒体因此宣传去香港买保险是非法的“地下保单”,这是不确切的,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二是咨询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相当于国内的保监会,咨询邮件地址:iamail@oci.gov.hk)。我发了一份电子邮件,问大陆人去香港买保险究竟合不合法?香港保险公司认不认可内地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材料或公安部门的死亡证明?不出三个小时,一名监理专员就回复了我的邮件(提示:看看人家政府机构的效率),内容大意是:根据香港的法律,无论大陆人,外国人还是香港人,只要持有合法身份与香港合法的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都是有效的,但是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保险是一份长期合约,如果期间出现没有连续付保费的情况,将可能造成投保人利益受损;二是如果与保险公司出现诉讼时,将可能要投保人或代理人亲自到香港法庭聆讯;至于保险公司认不认认可内地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材料或公安部门的死亡证明,则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决定。至此,我已经完全明白:去香港买保险是可行的,是合法的。接下去,我就要付诸实施了。二、决定成行由于我同学介绍的直接是香港保险经纪,所以一开始便获得中立及中肯的投保意见,如保险计划选择、分析、组合等,省下不少功夫呀!因为第三方的角色乃代表客戶,不是单一某间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士,他们可以提供香港各大保险公司的热门产品,可以客观推荐、选择合适及对该客户最有利的保险计划。所以我觉得选择中立的角色为客户介绍险种是最明智之举!于是,在今年3月初,我与太太一起赴香港,我买了一份60岁开始领取的“退休计划”(我太太买的的55岁开始领取的“退休计划”),在保单生效30周年的情况,按照该公司目前的红利分配4.75%(年复利)计算,保障金额约为保费投入的3.5倍。该公司的红利回报水平与美国的国债利率挂钩,目前全球属于低息期,这是保守的预计,相信今后的利率必将时一步上升,届时的回报应该高于这个数值。(批注:并且由于香港保单普遍以美元计价,而美元又是全球最稳定的货币,所以更加保值哟)我没有详细比较国内相关险种,曾经看过平安的一份小孩的教育险,好象过了20年才能拿回本金,因为手头没有保存资料,具体不很确切,但一点肯定是,香港保险公司的回报肯定比内地高,别的不去说,就从红利分配的利率来看,目前境内保险公司基本上在2%左右,最高期望在4%左右,但香港的保险公司基本上在5%左右,最高期望在10%以上。因为我(33岁的男性、非吸烟者)买的重大疾病是上述寿险的附加险,消费型, 10万HKD保费每年为883元,保至70岁(我太太30岁,每年保费574HKD)。我也不知道国内附加险的费用情况,只知道同样保至70岁重疾病消费型险种,人保作为主险,每年保费1500元。不知道两者的可比性如何,但合同条款是有所不同的。1、“不再异议”条款即保单生效两年后,保险公司不得对投保人在投保时提交的文件提出任何异议,但恶意欺诈以及不缴付保费情况除外。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基本条款,是为了确保投保人的利益而制订的,每个保险合同都有,如当投保人“无意”忽略一些健康状况,保险公司应该在投保人两年内去查证,否则就失去时效。而国内的保险公司,都没有“不再异议条款”条款,因为我们保险公司在引进“保险”这个舶来品时,凡是对保险公司有利的条款一概吸收,对老百姓的权益却非常漠视,说“无耻”可能过份了点,但的确是咱们老百姓不幸生在中国的悲哀!根据这个条款,我的理解是,就算是投保时隐瞒一些不很严重的病(不是保单承保的危重疾病),如高血压、乙型病毒携带者等慢性病,如果两年内不发病的话,两年后保险公司无权对你的情况提出异议。(如果国内的保险公司,因为没能这一条款,百分之一百是被拒赔的)。此外,我还就这个条款请教了律师,对方的解释是,根据英美的普通法,保险公司要说明你恶意欺诈,其举证是非常困难的。我并不鼓励在投保时隐瞒身体健康情况,因为要确保保单百分之一百安全。当然,如果你在体检时知道一些疾病,但没有在2001年以后使用医保卡就医,那坚决不要报告,因为保险公司即使想查也不到(哈哈)。2、重大疾病的定义我以网上流传的《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的列举的定义进行比较(1)癌症:《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的表述:“……任何组织涂片检查和穿刺活检结果不作为病理依据。医生解释:现在癌症的病理诊断全都是依靠组织涂片检查和穿刺活检结果,如果不包括这两种,那就只能切样检查,但是这种检查方法就排除了现在发病率比较高的癌症(例如肺癌,胃癌,食道癌等等)以及中早期癌症,所以你要么就得一个世界上都罕见的癌症,要么就捱到晚期再去医院检查。”我的保单(香港保险):“the cancer must be confirmed by histological evidence of malignancy by a qualified oncolohist and pathologist(癌症必须有认可的肿瘤学家及病理学家所提供的细胞组织报告以作证明,以英文为主,中文作参考,下同)。(2)肝病《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的表述:“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其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a.肝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b.持续性黄疸,且肝功能急剧退化;c.弥漫性肝小叶结构破坏,仅剩下倒塌的支架结构。医生解释:a和b任何一项要是符合的话,这个人就已经没什么活路了,何况是两项都符合,你要是达到这个程度,医生已经不可能给你治疗了,直接让你准备后事了。  至于c,就更缺德了,这个c规定的诊断就是只有尸检才能出来的结果,也就是说,你不死,是绝对没有可能得到赔偿的,就算你死了,也未必能得到赔偿,因为尸检的结果,未必完全符合c。”我的保单:“end stage liver failure as evidence by all of the following: permanent jaundice, ascites, hepatics encephalopathy. Liver disease secondary to alcohol or drug abuse is excluded. (末期肝病需有下列病症证实:持续性黄疸、腹水、肝性脑病,但因酒精及药物滥用引起的肝病除外)。(3)冠状动脉外科手术《在中国千万别买重大疾病险》的表述:“因冠状动脉疾病而接受一条或以上的光状动脉的开胸手术,…………但不包括血管成形术、激光治疗或其他在动脉之内做手术。医生解释:开胸手术的目的就是做血管成形术,否则就没有必要开胸,但是人家不包括了,所以,这一条相当于没有保,因为自相矛盾,不可能做得到。”我的保单:“the actual undergoing of open heart surgery to correct the narrowing or blockage of one or more coronary arteries with bypass grafts. Angiographic evidence of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must be provided and the the procedure medically necessary by a consultant cardiologist. Angioplasty and all the other intra arterial ,catheter based techniques, minimally invasive, keyhole or laser procedures are excluded.(已接受开胸冠状动脉旁路血管搭桥外科手术,以矫正一条或一条以上之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但必须提供血管造影以证实冠状动脉阻塞情况严重,及经心脏专家证实手术必须进行。不包括血管成形术,胸腔镜手术及其它动脉之内做的手术程序或任何激光治疗。)注:这一条香港保险的赔付比较特别,把“血管成形术”定义为“早期疾病”,先赔付百分之二十的权益金,余额如果这些疾病进一步严重时再赔付。3、其它国内保险公司不承保的病种A、艾滋病。国内的保险公司一律是不赔,我的保单可以理赔因输血感染的艾滋病;B、任何末期疾病国内的没有,我的保单(香港保险)有。这是很大的不同,这意味着,如果投保人得了SARS、禽流感新生疾病而死亡的话,香港的保险公司是照样赔,但你别指望内地的保险公司会赔付。在理赔方面,我所投保香港保险公司,认可全球包括内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以及很多私家医院出具的文件(有个很详细的名单,国内认可一千多家大医院,清单每年还会新加进一些新晋好医院),但如果投保人死亡,除医院和公安机关的相关证明文件外,还需要受益人到公证处作一个公证。赔付款均可以选择在香港之外支付。三、不足之处一是因为外汇管制,缴纳保险费相对麻烦(批注:现在已经不麻烦了,香港银行账户咱们可以在大陆开,推荐您在国内招行办理香港一卡通,该卡有美金和港币两个户口,每次从国内一卡通转账到香港一卡通可选择按照当天汇率转成美金或者港币进入香港一卡通户口,每次发生¥80费用,到了香港一卡通账户再转到保险公司账号进行保费缴纳,无转账费用,亦可签订三方协议每年到期自动扣款)。二是必须亲自到香港,造成一定的成本支出我是当作一次旅游去的,机票买到深圳(比直接飞到香港便宜很多,我是今三月机票只有三折时去的),深圳机场有直通香港的大巴(取完托运行李之后很明显就能找到售票处,找不到的话多问问机场工作人员),一个半钟就到香港市中心尖沙嘴。办理港澳通行证也非常方便,拿身份证、户口本和三张二寸大头照到公安部门申领,第一次办需要10个工作日,上海地区在上海出入境内管理中心办理(浦东民生路)。完毕!(作者 写于上海)附:购买香港保单的具体步骤?  1)投保人需本人亲自来香港。父母为不满18岁的儿女投保,孩子无需来香港。投保人除了携带旅行证件外,还需带身份证和住址证明。父母为孩子投保,还需携带孩子的出生证、针卡或学校证明文件。夫妻间互相投保,还需携带结婚证。  2)填表:在香港保险经纪人的帮助下,如实填写保险申请书以及相关文件。  3)见证:香港保险公司查验,复印和备案投保人的有关身份证件和入境证明等文件,比如香港海关的入境印章等,以确保投保人购买保单之日在香港,从而保证保单的合法性。  4)缴首期保费:在保险公司缴纳首期保费。缴纳方式可以是现金或刷卡,目前在大部分保险公司刷有银联标志的信用卡或银行卡都是免手续费的。  5)核保通过,保单将会直接寄到您填写的国内的通讯地址。一切顺利的话,一般需要2-3个星期左右。香港保险的保费缴纳方法?  首期保费:在办理保险购买手续时,一般都会同时缴纳首期保费,其方式可以采用信用卡或银联卡刷卡或现金缴付等方式。  续期保费:通常保险公司会在保费到期日的一个月前,将有关保费以及缴费日期的“保费到期通知书”寄给投保人,同时,投保人还享有30天的缴费“宽限期,也就是说,投保人有近两个月的充足时间,缴纳续期保费。  如果投保人已在香港的银行开户,可以通过以下任何一种方式缴纳续期保费:  1)授权保险公司自动扣缴:投保人授权保险公司,在保单缴费日当天,从投保人所在的银行,自动扣缴续期保费。投保人只要在保单生效后,填写相关的授权书交给代理人即可办理。  2)网上支付:投保人通过香港开户银行的“网上转账“功能直接缴付保费。  3)银行现金缴付:投保人在保险公司的任何开户银行,将现金存入保险公司账户。  4)ATM机缴费:投保人在保险公司的开户银行的任何一台ATM机上缴纳保费。  5)支票:投保人将银行的支票直接寄给保险公司。  如果客户没有在香港银行开户,同时也不在香港,可以在内地所在地的银行办理保费票汇(DD)或电汇(TT)手续。建议最好使用票汇(DD)的方式,因为可以节省费用。通常银行只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一般银行的支行都可以办理。办理票汇或电汇时,建议携带保单和保险公司的“保费到期通知书”,以备银行进行查验。  现在有部分保险公司已推出了绑定银联卡自动付款的服务,手续费一般为 保费的0.9% 左右,顾客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香港保险圈聚焦管理热点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85被浏览8,559分享邀请回答26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香港保险】给老爸老妈买保险,怎么买?重点是什么?_购物攻略_什么值得买
【香港保险】给老爸老妈买保险,怎么买?重点是什么?
身边有很多人,都多多少少提到,自己的父母除了社保之外没有其他额外保障,而有一些手术少则10万,多则几十万,社保并不能全部报销。但是人一上岁数,各种毛病就会主动找上门来。再加上大多数的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两夫妻要管住至少4个老人,经济负担也比较大。所以很多人,在自己经济家庭稳定之后,会开始考虑自己父母的保障问题。& & & &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保险品种虽然多,但是大多对投保年龄做了限制,普遍的投保上限为55岁、60岁和65岁。个别投资功能较强的万能险可以放宽到70岁,而医疗险的投保年龄一般到60岁,最高续保年龄不超过64岁。除了年龄这道坎儿,摆在我们面前的另一个事实是,父母的年纪越大,缴纳的保费也越高。情况一、已经有社保或农村医保& & & &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年轻时就要注意,给自己和爸妈上社保,尽量参与社保和养老退休保障,比如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养老、。如果父母年龄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男60,女55),就不能再参加了。如在此之前购买过社保,中间断了,则可以申请继续参保,补齐中断期间的保费就行。& & & & 如果已经有社保了,如果父母年龄在40-50岁,那么还可以考虑重大疾病险,或消费型的重大疾病险,但是如果是60+,那重疾险已经不太划算,总保费会超过总保额,除非是在缴费期内出险发生赔付就划算了,但这是谁都不想发生的事情。& & & & &所以这里的建议是:超过60岁,补充消费型的意外险及意外医疗,及消费型的医疗。& & & &消费型保险,就是没有现金返还的,也没有分红的,需要每年交钱,医疗部分的保费也会逐年递增的。相较于其他险种,意外险的保费较低,保障也高,而且对被保险人的年龄要求没那么苛刻,基本上65岁以下的人群购买,费用与年轻人相差不大。重点是不用体检,也没那么多的限制条件。所以,如果还没有超过年龄要求,中老年人应该补充意外险。&这里要提醒一下,给父母买意外险,保障范围最好涵盖「意外医疗」,这样可以报销赔付意外医疗的相关费用。& & & &如下图,就是一款专门针对癌症保障的消费型医疗险,投保年龄的限制是70岁。专门针对癌症保障的消费型医疗保障产品& & & 除了针对癌症的医疗保障之外,也有适用全部手术及住院保障的产品,见下图:& & & & &这种产品有分为普通房(公共卫生间、2人以上的房间)、半私家房(2人房间,有单独的)、私家病房(单人房间,有单独卫浴),每个标准的产品,赔付限额都不同。& & & &当然啦,如果爸妈年龄比较大了,子女事业有成、预算充足,可以直接考虑购买保障最高最全面的“高端医疗”,除了普通门诊之外,其他医疗费用基本不需要考虑医疗花费的问题了。& & &&情况二、完全没有任何保障或者已经有重疾病史& & & &如果的父母年龄真的不小了,比如60+或者65+,没有任何保障,重大疾病险的保费已经贵的飞天了,消费型的医疗保险也是这样,到了这个年纪,通常一般的消费型医疗已经上万,甚至是几万。当然如果你比较具有经济实力,自然不用考虑这么多,投保消费型的医疗产品+意外险,就是最好的组合。& & & &如果年龄真的已经超过了60+或65+,或者因为身体原因,投保被拒保了,买不到保险了,怎么处理呢?那么建议你不妨通过投保储蓄型、投资型的保险产品,存在自己名下,或父母名下,同时,也可以选择带有人寿成分的,存在父母名下。这样就等同于为他们建立了一个医疗基金,如果需要看病用钱,就将这个基金部分退保,或者全部退保,拿回本金及红利(如有),用来支付看病的花销。& & & & 同时具有人寿保障的理财产品,怎么利用杠杆放大身后利益? 如父母本身有100万,要留给子女,那么通过在50-60岁投保带有人寿成分的理财产品,让这笔钱保值抗通胀的同时,那么通过人寿的杠杆,将这笔钱放大1-2倍,留给受益人。& & & & 还想提醒更多又乖又孝顺的朋友们,别拖拉。趁着年轻,趁着身体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给自己做好保障,想想以后,自己的子女至少就不会再面临现在我们正讨论的这个问题了。& & & & 这篇文章很短,主要讲思路,再简单总结一下:1、仍然可以投保:1)预算充足:重疾险+高端医疗险+意外险2)预算少于1万:普通医疗险或抗癌险+意外险注:如果有大陆保险公司有一些消费型的重疾产品可以选择,可以考虑投保,香港保险中,消费型重疾不可以单独投保。2、因年龄超过限制或身体问题,不能投保:用自己的名义,买一份投资理财险,建议医疗基金& & &另外还要提醒一下,除了医疗保障需要提前准备,养老金也需要提前帮自己准备的,退休分为两个阶段,通常在刚刚退休的前10-20年,我们会倾向于去自由行,去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旅游,花销比较大,到退休的第二个阶段时,可能会遇到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的尴尬,如果不是有钱到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存款怎么都用不完,这些问题,都需要提前考虑,不要等到退休时才开始考虑。保险是一个好的金融工具,如果善用保险,可以帮人省去不少的麻烦。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
Lynk & Co 领克 01(三天使用权)
群晖 DS218+ NAS & SkyNAS + 西数4TB红盘*2
Apple 苹果 HomePod 智能音箱
Jabra Elite 65t 捷波朗 臻律 无线蓝牙音乐耳机
赞21评论25
赞2072评论1444
赞1262评论1071
赞965评论210
赞965评论612
赞810评论60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div class="carousel-indicator" data-v-5a/4
香港保险|说说我去香港给宝宝买保险的经历 答应了好友们要写下来的去香港买保险的经过,拖延了N久,终于开始写了前言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爸妈就催我给小孩上保险,因为妈妈在我小学六年级时患过重疾,当时虽然有单位报销,但也花费了不少,幸好妈妈当时有买过商业保险,虽然保额不多,但也减轻了一些负担,所以爸妈的保险意识是挺好的,给我也买了很多保险。后来每天带小孩特别的忙,一直在拖延,在小孩快6个月的时候,在宝妈群里看到有几个妈妈说去香港买保险了,说是比内地的好太多了,我才想起我家宝宝还没上保险,于是让爸妈的在平安的好友给孩子做了方案,又联系了香港保险公司的经纪,也做了方案。孩子16年出生的,方案做出来少儿平安福的保費是9000多,保额是50万香港那边的保費是6000多,基本保额是55万,前10年还送了5万多美元保额,还不算保额每年的红利增长对比下来,香港保险确实是便宜了不少后面和香港保险那边的经纪聊,她大概总结了一些香港保险优势* 1:保費更便宜* 2:重疾险也带有红利,保额是每年都会增长,保費是固定的,这样可以对抗通货膨胀,(这一点是最最吸引我的,像我爸妈以前给我买的重疾险只有30万保额,不管过了30,40,50年以后,还是只有30万,说实话,30万现在都治不了什么病了,别说几十年后。)而且如果一直平安无病,年老时还可选择退保,退保了除了取本金也还有分红取,取出来一大把钱足够养老* 3:疾病定义更宽松:内地的很多疾病都有等候期,例如中风要持续180天才赔,肾病要做手术或透析90天才赔(这些我以前真是完全不知道,都以为是确诊就赔,我再看了香港那边的疾病定义,确实要宽松多了,没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等候期。)* 4:理赔更宽松:香港保险是严进宽出,投保的时候核保很严格(有毛病都要申报或体检,我老公之前血糖尿酸偏高,也让体检了,)理赔的时候就会很迅速和宽松了,也减少纠纷。这好像和内地是相反的,我群里一宝妈的小孩出生时是缺氧了,住了一段时间箱子,内地保险公司的经纪居然让她不用申报,以免拒保;但香港保险的经纪是要求必须如实申报的。* 5:美元险种,保值效果更好,这是从人民币和美元两者的通脹率和货币发行率对比的,人民币通脹率是7%以上,意思是100万,按购买力,20年只剩25万;美元通脹率2,现在100万,按购买力,20年是67万。我找的香港的保险经纪很专业,是保险公司直属的经纪,不是中介,事实上专业的经纪也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帮助。最后确定的方案孩子爸爸(之前没买过保险):8万美元保额重疾险+意外险,偏人寿储蓄分红孩子:8万美元保额重疾险+医疗险,教育储蓄我(之前在内地已买过保险,但保额太低了):8万美元保额重疾险签约过程确定好时间,提前告诉了我们的经纪,我们是周五出发的,深圳过去很方便,一天下来就所有事情办好了,我们没带小孩,要带的资料是:小孩户口本,我们两人的身份证,通行证,过关时的海关的纸条(自助过关是没有纸条的,必须人工过关)我们一早在深圳湾买了中港通的车票,直接坐车到了旺角,经纪已经下车那等我们,20来歲的女孩,笑容很好,来之前我们已经语音通话过了,特别投机,她非常的专业,给我家庭做了很好的分析和解释了很多金融知识,我老公也说香港的保险经纪专业水平太高了,还给我们提前买了两瓶水,当时天气是很热的,下车那也是没什么地方挡太阳,这让我们挺感动的,然后她带我们去坐地铁到尖沙咀,一路也给我们介绍很多香港的事,虽然我经常去香港买买买,不过也是第一次对香港了解这么多,再走到海港城的保诚验证中心,想不到人还真挺多的,不得不说保诚的环境超好的,可欣赏到维港风景,虽然经纪之前已预约了,还是要等了一段时间,然后就进行验证,验证过程中是会录音的,是用于证明我们是亲自过来香港了,这份保单才是有效的,受法律保障的;验证后再等待缴费,缴費可刷信用卡(太好了,存下不少积分)。这一过程办好也刚好到午餐时候了,午餐在海港城吃的,然后吃完经纪就带我们打车去了一家中银开银行户口,开了这户口,以后交保费就可以在内地的户口汇款到香港户口,用网银操作交保费,手续费也很低,我查了工行跨境汇每笔也就120元。这也体现了专业的经纪重要性,我另一朋友在中介买的保险,中介没告诉他这样的便利方法,现在第二年交保费了,中介也不肯帮忙交,还得亲自再去香港一趟。开户之后就去了附近一个诊所给我老公体检,体检费用是保险公司出的,然后所有事情就这样办好了,经纪再带了我们去买了些宝宝用品,送我们上车。后面保单出来了,我们的经纪还亲自送过来深圳给我们。写在最后:在考虑买港险时我有担心过理赔金怎样拿的问题因为宝妈群里有内地的保险经纪说香港保险的理赔金受每人每年5万美元限制,大额根本进不来,后来我跟我在内地某银行的朋友证实过,其实并不会,每人每年5万美元限额只是结汇限额,当香港保险公司把美元理赔金直接打到我内地户口上,就笔钱尽管超过5万美元也可到帐的。我的经纪还協助我办了香港的银行户口,以后万一有理赔,理赔金可打到香港户口上,我可以直接在内地医院刷香港银行卡,无手续费;也可用网银操作,把美元兑成人民币直接汇到我内地户口就可取款了,也不受结汇限额限制。总的来说吧,香港保险是挺好的,同时专业的经纪也很重要终于写完交作业了,希望对宝妈们有帮助??
为什么要去香港买保险?(百问百答) 疑问:香港寿险有哪些不保事项,香港寿险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香港保险的卖点是什么?
解答:除了一年以内
儿童:给孩子选保险的心路历程 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给孩子选择保险的心路历程吧,整个保险选择耗时1个月,主要是看大陆保险(原因是听说香
??购险经验??为什么要去香港买保险?? 香港友邦重疾分享贴???
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 23岁(非吸烟) 保费7.5W美金(约50万
我为什么给宝宝和家人买香港重疾险? ?香港保险最受关注的重疾险优势在哪?
这次能够这么痛快地完成投保,也是为了孩子?。估计有孩子爸爸妈妈
宝宝保险怎么买?你给孩子的未来足够的保障了吗? 小奶油出生后没多久就在社区办理了少儿医保,住ICU花费了3600+,报销了大概1500左右,那是我们
为什么说香港重疾险是每个人必买的商业保险? 这一段时间,接触的好多客户都是直接告诉我要给自己投保重疾险,而且我发现这些客户的年龄越来越偏年轻化,
打?去香港+买保诚宝宝保险,经验分享 趁最近工作不太忙,把我飞去香港给孩子买保险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这次也写给大家提供一些问题帮助[害羞
保险入坑亲身经历!来香港给自己、家人买保险前先看看! #去香港买什么 本人来港6年,资深港漂,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本地的电视台工作,在做财经记者。刚工作第一
聊一聊赴港买保险那些事儿 #香港保险# 给孩子买保险这个意识,怀孕的时候就有了。孩子出生之后,问了几家内地的保险公司,咨询到的结果都不太满意
为什么我建议你买保险去香港买? 老话说,“不懂的东西咱就不着急买!”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香港保险好在哪儿?
以重疾险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在香港买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