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延迟退休的看法对个人有什么好处

延迟退休政策浮出水面 对年轻人影响非常有限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邱海峰 白天亮
  7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16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对当前社会高度关注的延迟退休问题作出了回应。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会上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基于人口老龄化大背景提出的,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影响有限,也不会减少个人养老金待遇。
  延迟退休制度突出三方面考虑
  据介绍,人社部在设计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制度时突出了三方面考虑:一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坚持每年只延迟几个月,经过相当长一个时期逐步达到目标年龄;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不是对所有社会群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会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从这部分群体开始逐步实施;三是预先公告,做好公示。
  人社部所所长金维刚介绍说,目前我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偏低,实际上的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左右,是世界上平均退休年龄比较低的国家。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介绍,发达国家普遍执行65岁以上的退休年龄,有的甚至达到70岁(以色列)。少数经济落后的小国,执行的是低于60岁的退休年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60-65岁之间的退休年龄。部分人均GDP水平与我国差不多的发展中国家,其退休年龄普遍比我国大。近年来,许多国家调高退休年龄。
  不用担心未来没有工作岗位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剧。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正在下降。根据人社部数据,2011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逐步下降,到2015年为9.11亿。到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过程,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到2050年,预计劳动年龄人口会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左右。
  李忠表示,从宏观数据特别是从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趋势状况可以看出,未来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有很多岗位需要人去做。大家不用担心未来是不是岗位没有了、就业压力更大了。
  延迟退休对年轻人影响非常有限
  当然,从就业结构上来看,延迟退休会影响到年轻人,但这种影响非常有限。李忠指出,延迟退休占用岗位和将来年轻人需要的岗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加减关系。比如第二产业钢铁制造业工人退休之后,新的年轻人就业,并不是要去那些岗位,可能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或者现代服务业这些岗位中。所以从行业类型来看,并不是简单的延退岗位就会影响到年轻人新的就业岗位。
  李忠强调,延迟退休也不会减少个人养老金待遇。养老金的待遇无非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的确定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缴费基数,二是缴费时间长短。从缴费基数来说,延迟退休后,工资上涨的概率要大一些。从缴费时间来说,延迟退休后缴费时间延长,基础养老金数额是增加的。
  城乡医保划归人社部统一管理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记者叶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李忠表示,今年1月份国务院专门下发了文件,对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制度作出了专门部署。截止到目前,已经有北京、河北、湖北、江西、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市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都划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加上国务院文件下发之前,已经有天津、上海、重庆、山东、浙江、广东、宁夏、青海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个省区市,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整合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制度整合提高了参保人员待遇,特别是提高了农村居民待遇。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地方抓紧开展这项工作,没有整合的加紧整合。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苗绍华&RF13498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人社部:延迟退休大势所趋,部分岗位职工可自我选择是否延迟
摘要:近日,在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人社部副部长汤涛在回应委员呼声时表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赞(8)收藏(0)
评论(0)评论(0)评论(0)评论(0)评论(0)评论(0)
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金盾奖)
中国旅游品牌发展论坛
金票根影迷嘉年华
Copyright 2018 华夏时报网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521 |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华夏时报新媒体中心
联系邮箱:NewMedia@ChinaTimes.cc社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对中国并无实际意义
来源:中国青年网
唐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主要论著有:《博文中的社会政策》、《中国社会》、《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中国社会福利》等。  2007年我国城乡低保已经全覆盖,2009年确立了机关公务员公费医疗、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农村新农合、城市居民养老保险四项制度,基本达到全覆盖的目标。今年三四月份,养老覆盖面已经达到了80%,目标是“十二五”期末能够覆盖全民。当然也有标准的问题,农村所谓的“养老保险”,每月只有55元,不过一场感冒的花费,但毕竟是从无到有。改善养老标准是今后的目标,但又面临许多新问题,养老保险制度争议很多,特别是延迟退休年龄这一热点问题。2004年人社部第一次提出此概念,我就表示反对,坚持了近十年。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里突出了覆盖城乡居民,可持续、适应流动性,增强公平性,都是此前未有的。十八 届 三 中 全 会《决定》当中说,要“研究制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延迟退休年龄已是必然,加了“渐进式”的定语。既是研究,我当然可以提不同意见,即使反对无效,我还是要将道理说清楚。  发达国家延迟退休是为增加劳动力  2004年,学者首先提出延迟退休年龄,而后人社部的领导出来呼应,从2012年起至今,越讲越多。起初说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必然趋势,但媒体进行了若干次调查,基本上70%以上的老百姓反对,反对者最多达90%。一反对,就说该政策非常慎重,不会在近期立即实施。如此反复,不断政策试探,可能是想等大家折腾得麻木了就实施。  深化改革,老百姓肯定赞成,但我觉得新一轮改革,首先要给百姓切实好处。改革开放从大包干开始,使农民获利,到上世纪80年代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得益。然后到90年代,朱F基才有可能实行下岗分流,因为此前大家都得到了好处,对党非常信任。但如今,一些改革政策可能会伤害百姓,而之前的一些基础已经薄弱,改革要顺利,信任要维持,对未来要有预期,那深化改革首先要给老百姓好处。即或看不到明显的好处,至少一开始不能对老百姓不利。在本世纪初转制并轨失业的人,当时如果40岁,现在也就50多岁,还没到退休年龄,他们的日子非常不轻松,一旦拿到退休金就可以喘口气。如果推迟退休年龄,对他们打击最大,哪怕推迟一个月,压力也很大。这个问题一定要非常慎重地考虑,至少等这一代人退休吧。  延迟退休,官方的核心理由是发达国家都如此,即是国际趋势。发达国家确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但并非因为养老金问题,而是社会老龄化。这其实是两方面促成的,一是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越来越多,二是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生劳动力越来越少。所有的发达国家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主要发达国家人口多为几千万,少的不过几百万,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最多的,3亿,只相当于中国的零头。一个小的国家,老年人增多,劳动年龄人口减少,马上捉襟见肘。最早延迟退休年龄的动议,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劳动力供给。  法国中央银行行长诺瓦耶跟中国社科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蔡P说:“我们延迟真实目的是增加劳动力供应、提高劳动参与率,但公众误认为我们是为了减少养老金的支出。”大部分国家从60岁推迟到65岁。养老保险制度最早是1873年德国开始的,当时退休年龄定为70岁,但彼时德国人平均寿命只有50岁,二战后大部分退休年龄变成60岁。所以提高到65岁,相对来说欧美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以前想工作没有工作,现在多干几年也很愿意,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风波。  本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经济都不太景气,尤其是2007年以后美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全世界,欧盟出现了债务危机,这时就采取了很多紧缩政策。在此前提下,延迟退休也跟养老金挂钩。但没有明显的效果,至少我还未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另一方面,现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失业率都非常高,一般失业率在10%左右,而大部分欧洲国家的青年失业率已超过20%。老年人若不退休,为青年人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比较难,这是全世界的普遍现象。  延迟退休对中国并无实际意义  一般来说,延迟退休,办公室人员比较好接受,但是一线的蓝领工人就比较难接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阶层结构不同。国外中产阶级占到60 %以上,蓝领工人一般只占20%,甚至更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不怕得罪蓝领工人,所以可以强行通过。但中国的蓝领工人占到60%甚至70%,中产阶级还很少。而且外企职员,据我所知都不愿意延迟退休,因为工作劳动强度和压力非常大。如前所述,去年至今,媒体各种调查结论都是70%以上的人反对,正好与阶层结构接近。  此外,职业环境与工作条件不同。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实行6小时工作制,职业歧视较少,有强大的工会支持。外资公司如果要减员,一般辞退新员工,保留老员工。但在中国,一天10-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甚至更长,还有大量年龄性别歧视,蓝领工人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就很难找工作,如果延期退休,找工作就更困难,不但拿不到养老金,还要继续交养老保险。  按照人社部的数据,中国每年大概新增劳动力两千万,而每年新增工作岗位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其中30%是自然更替,有人退休、有人补进来。经济学教科书讲失业有四种状态;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但中国还有总量性失业,即劳动力太多,怎么安排也有失业。  我们一直说中国老龄化最高峰时有4亿老人,只有8亿劳动力,两个人养一个人。但这只是从保险的框架里来看问题,也就是8亿劳动力缴费来养4亿不缴费的。养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分配问题,本质上取决于两个条件。首先,退休时社会经济能够创造多少财富,其次,这些财富怎么分配。老龄化高峰,政策对老年人有更多优惠的话,就可以多一些财富进行分配,问题可以解决。除了单位和个人缴费,社会保险法也规定政府要承担责任。  现在常说养老保险有缺口,意指单位和个人缴费不够发养老金,其实将社会保险看做商业保险了。现在拿不到养老金的都是制度外的人,参加社会养老的人应该拿到了养老金。当然也有个案,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如果有缺口,政府财政补上。社会保险法规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于三方面: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老龄化趋势下,交社会保险的人越来越少、领保险的越来越多,所以单纯靠缴费不够,还需要财政补贴以及其他很多手段。《决定》里也说,国有资产收益要拿来补这一块。应该说,养老保险基金并没有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支持不下去,至少五年到十年内不会出现问题。  养老并非简单的几个人养几个人的问题。同样是一家三口,父母能赚钱的和父母不能赚钱的,两家过的日子一样吗?这里就有一个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中国现在的劳动生产率非常低,只有美国的1/11,日本的1/12。中国经济要继续发展,只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2.0版的“中国制造”,意味着自动化、高科技、信息化,结果就是少用人工。这是一个比人口自然减少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发达国家失业率高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中国人口多,回旋余地大,如果充分就业,经济发展,要度过老龄化高峰比他国容易。现在我最担心的是整体经济设计跟着发达国家的路子走,以它们的现状定义我们的将来。劳动力是分层次的,有些人可能只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可能转轨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担心中国的就业问题。  老龄化出现之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年纪会逐渐偏大,顶峰时平均会达到30多岁。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实际无助于解决结构性问题,也无新生劳动力。我们离老龄化最高峰还有22年,要真正解决和缓和中国老龄化高峰,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这次《决定》中已经推出了“单独二胎”政策,虽然调整已经晚一些,但是中国人的生育意愿还在,可能大城市弱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人还是想生孩子的。  还有一个问题要考虑,就是现行的退休年龄有没有好处。北京电视台有一个节目拍到各个小区里老人家带孩子。0-3岁的孩子,在中国是没有任何公共服务的,如果父母上班,必须要老人帮忙带。其中采访了一个正在哺育期的女性,说生孩子是算好的,因为妈妈今年退休。退休带孩子其实是社会劳动,在为社会做贡献,尤其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警戒线了。等孩子到学龄,老人家可能就又将服务方向转向比自己更老的老人。中国现在说居家养老,全靠老人自己。现在女性55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他们还有余力,真要延迟退休,恐怕就没有这样的能力了。  中国的平均退休金只有1800元,如果把此看做老人带孩子所取的社会工资,可能就更清楚些。如果都65岁退休,孩子就没有人带了,要为0-3岁的孩子和许多老人提供公共服务,恐怕远远超过1800元退休金,要全面考虑这些问题才行。  保证公平才是中国社会养老的关键  《决定》还提到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是针对双轨制的改革。目前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少于2000元,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基本高于3000元。计划经济时代是企业自己发养老金,但改革开放之后不可持续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向市场经济转轨,很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不复存在或不能正常生产了,出现了很多退休人员领不到养老金的情况,所以进行了改革。改革初期财政能力非常差,现在财政是11万亿元人民币,当时只有几千亿元。改革更多是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改变了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计算方法,都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最高是70%,病退的是40%-50%。  改革时平均养老金只有700元,企业养老金至今也比较低。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还是按照70%来计算的。根据工龄,30年以上工龄可以拿到80 %,40年以上就可以拿到90%,差距产生。中国的养老金除了支持老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外,还有大部分支付自费的医药费。每个老人都得准备一笔钱就医,而不是国际通常意义的养老金就是管老年生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也并不高,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更低。  简单的并轨,并不能解决企业职工养老金偏低的问题。那么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往下拉行不行?事业单位有3000多万教师、1000万医护人员,将他们的养老金下拉,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所以我们的目标是要将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往上提,而不是将其他人的养老金往下拉。  还有学者说,之所以不能延迟退休年龄,是因为双轨制不公平,只要大家养老金差不多,延迟退休年龄没有问题。其实这是两回事,但确实有人支持先并轨再延迟退休年龄。目前养老金改革要么小改,就是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涨,不动其他制度。如果要大改,要将中国的养老金分为两部分,一是基本养老金,追求公平,大家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交养老金,根据自己收入一定比例来交。领养老金的时候,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人都在一定的水平上领基本养老金,随着物价上涨每年调整,能够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二是补充养老金,跟效率挂钩,即收入多就可以多缴,将来可以多得,这应该由市场操纵。  养老保险真正的问题何在?在于流动问题,包括农民工的流动,也包括城市间的人口流动。他们缴了养老保险,但一旦流动起来,将养老金转移是很难的,到领养老金时就可能根本无处可领。这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有关部门对此掉以轻心,而将未来几十年的事情算了又算,我觉得比较搞笑。  要考量一个政策好或不好,首先要从经济理性角度考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追求效率。但这不是唯一尺度,所有政策都不是算出来的,都是政治决策,要考虑多方因素。公共政策还要考虑人文关怀,即在社会分配过程中,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人为本的公平分配,其次指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群体的人为本的共享与参与。延迟退休年龄,实际上是注重经济理性,忽视人文关怀;双轨制和并轨问题,注重了人文关怀但又忽视了经济理性;在流动人口的转移接续方面,既忽视了经济理性又忽视了人文关怀,这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政策。  (南都评论记者 李靖云 整理)
(责任编辑:UN640)
原标题: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对中国并无实际意义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人社部:延迟退休年龄后 个人养老金待遇不会减少 - 聚焦新闻 - 至诚财经网
至诚-中国金融理财门户网站
人社部:延迟退休年龄后 个人养老金待遇不会减少
& & & &====推荐阅读====
& & & &====全文阅读====
& & & &至诚财经网()07月22日讯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今日明确表示,延迟并不会减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6年第二季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情况。
  资料图:合肥养老金认证启用&人脸识别&新模式。中新社发 张娅子 摄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有人认为延迟会使自己的养老金待遇降低,请问人社部是怎么看的?
  对此,李忠明确表示,人社部对这个问题人社部做过深入研究。基本结论是:延迟并不会减少个人的待遇。
  李忠介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的待遇无非是基础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计发办法是长缴长得、多缴多得。
  基础养老金的确定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缴费的基数;二是缴费时间长短。从缴费基数来说,延迟退休后,工资上涨的概率大。从缴费时间来说,延迟退休后缴费时间延长,基础养老金数额自然是增加的。
  从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说,主要影响因素就是个人缴存额的多少、月除数(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多少。养老保险有关文件规定,50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90,55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75,60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39。
  李忠举例说,假如一个人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是10万,可以算出他每个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可以看出,月除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小的,越推迟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就越会增加。
  李忠表示,总体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养老保险待遇不会有大的影响。
客户投诉:
市场商务:
广告合作:QQ:
意见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8:00
公司地址:厦门软件园二期观日路26#404-1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说延长退休年龄,所以不必要担心工人下岗的问题。
目前男职工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干部为55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介绍,拟于2016年向社会征求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意见,修改完善并报批后于2017年对外公布,有可能在公布5年后开始实施。目前政策细则尚未成文也未公布,需要再等等看。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趣谈退休1其它文章
新农保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国家针对农村农民提出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农村在养老问题上大都是靠自己的积蓄或者是子女赡养,而现在,农村也有了养老保险,通过购买这个养老保险,农民朋友们可以更好的养老。而且今年农村新农保也迎来了三大变化,这三大变化
农村养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人口老龄化也是越来越严重,每年的退休养老金就是一部分很大的开销,相比之下,城市人口的退休金一个月两三千,而农村人口退休养老金,一个月才75块钱,仔细想想也是感觉特别委屈,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将近20倍的差距。这不,今年养老金开始
农村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农村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很多农民老无所依,养老成为不得不面临的生存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体系,今年相关部门对农村养老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养老金金额上调自从农村实施养老政策以来,养老金不断上调。截止
养老金是退休人员在子女支持时没有固定资产和存款的唯一收入来源。退休金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养老金的多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职工的基本工资、等级、基本养老金和工龄等。许多人认为养老金是按工龄发放的,养老金越长,养老金越少。这其实是对养老金的
社保医保,不仅关乎自身利益,并且关乎以后养老,所以关注度一直很高。那么今年退休职工工资如何规定呢,养老金能领多少,如何领呢?一起来看看吧!2018年退休职工工资规定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
如果题主今年55周岁,2022年延迟退休落地实施,您在2022年退休年龄延迟10个月。人社部曾明确规定,从2018年开始,女三个月延迟退休一个月,男性每六个月延迟退休一个月。有人说延迟退休必将实施,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接下来我们一起详细说明。第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社保一直是老年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养老金能够领到多少,也是很多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农村养老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相信这句话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前两年,我国有很多地区都已经出台了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规定,只要年满60周岁的
农村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农村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很多农民老无所依,养老成为不得不面临的生存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体系,今年相关部门对农村养老政策进行了进一步调整,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2. 失地农民可以领取退休金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土地被依法征收的农
我们都知道社保是重要的保障手段,其中很多人都比较注重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毕竟关乎到咱们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养老保险待遇享受需要达到退休年龄并且需要缴纳满最低15年,终生医疗保险待遇享受则至少需要缴纳25年或30年,缴纳年限问题关乎权益待遇是必须要了解的。一
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了,但是很多朋友都认为缴纳社保着实不划算。小编想说的是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咱们需要考虑的是年老的时候能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毕竟谁没有年老的时候呢未来该
如今,随着人口比例倾斜,老龄化到来,单纯依靠子女养老,已经非常吃力。好在,国家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国家投入养老资金,让农村老人享受国家补贴。一、居民收入增加有哪些渠道?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
一、免费扶贫养老金目前农村养老中有一项免费扶贫养老金政策,意思就是部分农村老人一分钱也不用缴纳,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就可以每月免费领取70元。二、正常缴纳养老金正常缴纳养老金是指可以每年交一点甚至是不定期缴纳,这种方式适宜在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农村
农村养老,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农民养老一方面靠子女,另一方面得靠自己。养老问题是我们这代人心中最纠结的话题,“干到干不动为止”几乎是所有的农民工的想法,目前2.73亿的农民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仅占38%,而参与养老保险的仅占16.7%。之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仅
第一:健全养老设施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最主要的除了是养老金不够高,很难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之外,还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在于缺乏健全的养老设施;第二:培育扶持农村老年协会根据安排,国家计划将在2020年将覆盖率从目前的82.1%提高至90%,也就是说达到全面覆盖的程度,
社保、养老金、养老保障这三个词,在社保制度存在之后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社保一交就是十几年、几十年,这不仅是一大笔钱,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且年老时能领多少养老金,更直接关系着年老时的生活品质,比如网友担心的孤寡老人。不
延迟退休怎么延?网友支持弹性退休制度人社部部长尹蔚民29日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现有法定退休年龄不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已拟出,“今年肯定会拿出方案。”对此,多数网友表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应兼顾好各方利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全国老龄化形势严峻,面临严重挑战。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两会提出了关于重视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建议。这对于以前有多个子女的老人,不存在很大的问题,子女可以分担赡养老人的义务。然而,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他们所承担的养老压力大得多,一对夫妇可能要同时赡养4个甚至更多的老人。为独生子女设置带薪年假,尽管初衷值得肯定,
1.延迟退休今年将出方案“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明确,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期间表示,延迟退休方案今年会按照相关程序批准后向社会征意见,完善后再推出。2.养老金预计上调6个点提交审议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中提出,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各发百分之五十。夫妻一方是农村居民或夫妻一方亡故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由另一方所在单位全数发给。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改为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障金。农村居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在审批宅基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延迟退休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