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致富机会再失去机会想赚钱吗

【图文】那些年错过的发财机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那些年错过的发财机会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后使用百宝箱没有帐号?
查看: 9183|回复: 9
仁勇副尉[4级], 积分 25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55 积分
参加活动: 2
组织活动: 0
& & 最近深坛一则帖子《80后的万言呐喊书:深圳,我真为你羞愧!》引发大家的热烈讨论,作者作为一名80后年轻人,在抱怨深圳房价过高之余,流露出对新的深漂一族前途的迷茫。帖子让我感兴趣和产生共鸣的地方,就是作者对深圳机遇的阐述,认为以前的深圳充满机遇,早期的深圳人靠着这样的机遇过上了安稳的生活,而现在的深圳机遇已经大不如前了。我是90年代中期来深圳的,按作者的观点,我是赶上了好时机。但我最初来深圳的感受,却是和该贴作者现在的心态很相似,也以为前辈赶上了好时机,留给自己的赚钱的机会很少了。不过,来深不久的一次大学同学聚会让我改变了认识,当几个先来深圳的同学在谈着某某已经成为百万千万财富的成功人士时,我流露出羡慕的神情,有个同学对我说,没什么了不起,你干几年肯定也行。时间过去了很久,我虽然不是很成功,但总算也可以算衣食无忧,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回顾我来深圳的十几年,其实我不过是偶尔抓住了很多机遇的其中一小小机遇。因此,我相信并认同我那个同学的说法,你在深圳,只要努力了,你就可能成功,深圳一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城市。
& & 基于这个原因,本帖尝试回顾一下最近20来年发生在深圳的若干次比较大的赚钱机遇,主要指那些普通草根靠智慧,胆识和努力就可以参与并成功(因此官二代、富二代的成功故事忽略),看看当时每一次机遇真正在眼前的时候,能主动参与并牢牢把握的有多少?另外,这里提到的机遇,有些是全国性的,有些则是深圳特色的,但因为深圳这个城市的优势及包容的环境,让大家离这些机遇的距离更近更现实一些。
& & 由于本人经历及认识有限,所谓的深圳机遇的盘点一定是非常片面的,期待各位的指正和补充,至于更多的深圳人是靠一步步的努力在职场上从小职员做到企业中层、高管,我相信每个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故事,也期待各位精彩道来,也算是给后来者的一点启示和激励吧。
一 、最初的股票及股票认购证、抽签表& &
& & 面向对象& && &全民
& & 参与门槛& & 低
& & 时间& && &90年代初期
& & 最先参与购买股票的那部分人被称之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并不为过,很幸运,他们成功了。90年前后,深圳开始发行股票,当时绝大多数人对股票不是很了解,参与的人很少,当时深发展股票卖不出去,深圳市政府还专门发文号召党员干部带头认购。91年,深圳尝试通过认购证的方式来发行股票,但效果也不理想。92年初,上海也开始发行股票认购证,每张售价30元,大概发行了270万张。由于认购证中签率高且一年内可以反复使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价格扶摇直上,十张连号的认购证很快被炒作到上万元,而通过中签认购股票更可以赚上一大笔。当时本人就在上海念大学,可惜既无投资意识更无投资本钱,白白错过了大好发财机会。我同寝室的一位广东同学,就是通过买卖认购证和股票在毕业的时候就成为了百万级富翁。上海的火爆迅速传播到深圳,深圳股市和股票认购证价格也开始暴涨。92年8月深圳准备发行92年股票认购证,全国各地的股民峰拥而至,在认购证即将发售的前几天,广州至深圳的火车票被炒到400元一张,超过正常价格的10倍以上,汽车票甚至炒到了上千元一张。据说那次发行外地来深圳的股民至少70万人,深圳市的大小酒店、旅馆、招待所全部爆满,许多人不得不露宿街头。由于这次发售的组织工作出现重大失误,而且许多网点发生严重舞弊行为,最终引发了著名的“8.10”群体事件。事件之后,国家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停止了新股发行工作。
& &&&一年后,国家改革了新股发行办法,推出了无限量股票认购抽签表的方式,一张抽签表价格2元,只能使用一次,中签的可以购买一定数量新股,未中的就成为一张废纸。由于初期的中签率比较高,大致百分之几的比例,也就是说花几百元钱代价就可以拿到购买5百或1千股股票的资格,而原始股与二级市场的价格一般都有2倍以上的空间,故引发了各地股民的抢购抽签表大战,而致富的关键因素也已经从当初通宵排队买到认购证转化为认购资金实力的较量(抽签表可以无限量发行,资金量大中签数也多,认购的股份自然就大)。也正因为不断有资金加入,后期的中签率越来越低,到95年厦门厦工发行时,认购中签率竟然只有万分之几,每个中签的只能买500股,也就是说光认购资格每股就高达十元左右,造成了认购者的集体大亏损。95年以后,这种排队式发行方式逐渐淘汰,现在都改成了网上申购。
& &&&50,60后的大叔大哥,你们当时在深圳见证并参与了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吗?
二、职工内部股& &
& & 面向对象& && & 特定群体
& & 参与门槛& && & 一定的资金要求
& & 时间& && &&&90年代
& & 我国股票市场创立初期,企业股份改制时都会留一块内部职工股,供企业内部员工和关系户购买,这部分股份的价格低于新股发行的价格,更远远低于新股上市后的二级市场价格,因此购买或收购内部职工股就成为一些人的致富捷径。本人刚来深圳的时候,认识一位已经在深圳企业工作几年的朋友,在该公司上市前夕,他收购了同事的一些内部职工股近20万股,公司上市后,就立马成为了百万富翁。在96年初的时候,年纪轻轻就拥有一部摩托罗拉手机,一台夏利轿车,一套住房,还有上百万的现金,实在是让我这个刚来深圳的创业者羡慕不已。2000年以后,职工内部股这一设置逐步取消了。
三、96年至2001年股市 &&
& & 面向对象& &&&全民
& & 参与门槛& & 低
& & 那时候是庄股遍地的时代,中国股市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一波大牛市,许多股票价格翻了几倍,而且很长一段时间股票不设涨跌停板和可T+0操作,是短线技术高手大显身手的时候,虽然期间也经历过几次下跌,但那时你若在证券公司上班或认识搞证券的朋友,投资成功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那时候股市流传一句口号&一万两万不是户,十万二十刚起步,百万余元才算户&。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就是在这个时期成为"户"的。但可悲的是我国股市是一个吃人不吐骨的大老虎,长期在股市里混的,赚的大多又吐回去了,最终靠炒股发财致富的应该寥寥无几。
& &70后的深圳人,你们在那次牛市中赚到第一桶金了没?
四、法人股市场& && && && & & &
& & 面向对象& &少数& && &
& & 参与门槛& & 较高
& & 时间& && &2005年前
& & 我国的股市最初设计的模式是股权分置的,即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只能在场外协议转让,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的是面向公共发行的那部分股票和内部职工股。由于流通性不足,法人股的价格很长一段时间远远低于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巨大的价格差异引起一些眼光敏锐的投资者的注意,他们通过协议转让等方式开始收购囤积法人股,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他们的投资最终取得了丰厚的回报。刘益谦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五、2005年起始的股改及股改大行情&&
& & 面向对象&&全民& &
& & 参与门槛& &低& && &
& & 这里的股改是指股权分置改革,即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从而使其股份取得流通资格。当时的股市正处于历史低位,对股改的前景普遍不看好,时任证监会主席喊出了‘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口号表示其攻坚的决心。但实际上股改带来的收益却远远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从数据看,市场平均对价大概是10送3股,也就是说流通股股东当时白白多了百分之三十的股票,而股改后股票的复牌价格下跌幅度并不大,有些甚至还上涨。由此引发了赚钱效应,许多股票从有股改消息就开始大涨,支付对价后股价不跌反升,更有一部分股票在股改的同时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使股价成倍数上涨。股改行情最后转化历史性大牛市,上证综指一路冲到6124点。
六.金领职业& &
& & 面向对象& & 特定群体& && && &&&
& & 参与门槛& &较高
& & 有些职业因为政策的扶持和限制性门槛,成为超高收入的金领一族。比较典型的如证券行业的投行保代,基金经理,新财富上榜分析师,腾讯华为等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骨干等,之所以将这类职位列为草根致富机遇,是在官二代云集的深圳,这类职位相对是凭实力比较公平竞争上去的。举保代为例,完全是一个考试决定成败,对于刚入职几年的大学毕业生而言,这差不多是致富最快的途径。我接触的这方面朋友不少,在证券业要进入这样的金领职位说难其实也不难,但有一点是必须的,就是勤奋,需要付出比一般人多的多的时间和精力。等获得了这个岗位,后面就轻松了,很有点象高考。
七、创投、PE、VC
& & 面向对象& &&&特定群体
& & 参与门槛& &有较大资金实力
& & 随着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推出,给中小民营企业上市提供了绝好机会,而原始股和上市后二级市场的巨幅差价引发了创投热潮,许多有企业背景或投行资源关系的朋友在企业股改或上报上市方案前夕纷纷进行增资扩股,有心人就顺势成为原始股东,从而在股票上市后大赚特赚。许多亿元级的年轻富豪就是出于这个群体。
八、房产投资& &&&& &
& & 面向对象& &&&全民
& & 参与门槛&&有一定资金实力
& & 深圳的房价主要经历两次大涨,年中期为第一波,2008年底开始至今为第二波。第一波涨势非常凶猛,疯狂的时候甚至一日几价,坐地起价的现象非常平常,不时传出投资客刚买了套二手房,转身就加价十万二十万挂出的消息,如此迅猛的涨势使许多自住买家不知所措,有些错过了买房的机会,有些一不小心最后买在了当时的高位,失去理智的暴涨也引发了随后的暴跌,但客观说那个时期深圳的房价在全国而言并不高,07年时我了解了一下浙江杭州和宁波的房价,发现那时宁波的房价和深圳关内的价格基本持平,杭州的房价还高过深圳。08年底开始上涨的这波才是深圳作为一线城市真正显现潜力的时候,虽然经历了好多次的&国几条&的打压,但深圳的房价总体是一路走高,至今没有回头的迹象,正是这波行情,使深圳的房价逐渐拉开了与二线城市的距离(宁波房价最近三年基本没涨),也使许多的刚需者开始望房兴叹。深圳大部分的工薪族的财富,现在基本就体现在房子上了,把握住了这两次投资房产机会的深圳人,可以说基本在深圳立足并可以衣食无忧了。而对于那些尚没有自住房的人而言,对深圳的归属感可能越来越远了。
& & 股改大行情,作为深圳人你参与了吗?
九、结束语:深圳现在和未来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以前的深圳是创业者的乐土,现在和未来的深圳还有机会在哪里?深圳的房价还会不会涨?前海能给深圳带来多大的发展机遇?新的深漂一族发展的机会在哪里?。。。这些问题不同的人心中恐怕有不同的答案。简单分析和总结本帖盘点的几次重大致富机遇,我认为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存在套利的空间及实现的路径,股票,商品,资金本质上是类似的,从这点看,这方面的机会现在依然存在,而且网络快速发展,也使网络和现实生活存在套利的可能。二是尽量进入有政策扶持和一定垄断性的行业,这样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大。三是参与者需要一定的门槛,资金也好,学历也好或者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资源,因此日常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机会往往是给有准备之人。四是,当机遇来临之时,还要有把握住的能力,胆识眼光果断缺一不可,考验的是人性的弱点。
& && &&&最后以自己在《80后的万言呐喊书:深圳,我真为你羞愧!》帖子中的留言作为本帖的结束语,也欢迎热心网友和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 && &&&1、深圳一直是存在机会的城市,以前如此,现在和将来也是,但机会只会给有准备和勤奋的人。这个不展开了,楼主羡慕的早期来深的那些成功人士,我只说一句,与其羡慕不如现在开始更加努力,没有谁是随随便便成功的。
& && &&&2、年轻人初来深圳,买不起房,租房,几次搬家都是及其平常之事,这个并不是抱怨的理由。深圳的房价是比较高,超过了一般工薪阶层的承受力,但这个是全社会的问题,北上广都存在类似的问题,楼主若适应不了深圳,那自然也无法在其他一线城市立足。
& && &&&3、深圳建市三十多年,成就既没有你说的那么牛,现状也没有你说的那么危机,深圳还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线城市的地位短期看没有竞争对手。(所谓的竞争对手如天津,重庆,武汉,苏州等均不具备取代深圳的综合实力)。
& && & 4、深圳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但有一点我认为一直未变(至少我来深圳至今),那就是包容,特别适合没有背景的草根创业。我想这也是深圳最吸引人和体现竞争力的地方。
布衣平民[1级], 积分 1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1 积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翊麾副尉[10级], 积分 881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14 积分
参加活动: 72
组织活动: 0
一个机会也没遇上
陪戎副尉[2级], 积分 8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4 积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楼主很强,支持
御侮副尉[6级], 积分 117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38 积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有机会的时候没有本钱去下注,借钱也借不到,都是穷亲戚。现在后悔中。。。。。。。。。。。。。。。
陪戎校尉[3级], 积分 17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 积分
参加活动: 4
组织活动: 0
言之有理。
陪戎副尉[2级], 积分 9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 积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怎么没有实业部分,都是金融之类什么的,这机会就像是投机倒把。
陪戎副尉[2级], 积分 7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1 积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我2006年毕业来深圳。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投资意识。不过对房产挺有兴趣的。但是口袋没钱,就没理会。当时好多零首付,能以租抵贷的呢!2009年,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120平米的房子,给父母住,老家农村。2010年,遇到职业迷茫期,不想做程序员,但考公务员没考上。后来还是做着一个二流程序员的工作。2011年户口转来深圳,2011年年底结婚。2012年6月,楼市低谷,以12万元的一成首付,买了一个70平米的房子,终于在深圳安家。现在月供5000.想换一个自己喜欢的职业——房产策划。可能收入会下降,不过我想尝试一下。
昭武副尉[16级], 积分 2544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565 积分
参加活动: 106
组织活动: 0
机会是抓出来的,不是总结出来的.
仁勇校尉[5级], 积分 518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12 积分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深圳20年 我们错误的致富机会
快速回复主题
逛了这么久,何不进去聊聊?
&下次自动登录
用其他账号登录:
Powered by
111返回顶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①...”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⑧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工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抱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宇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小题1】请你为小说拟一个最恰当的标题。(2分)&&&&&&&标题:&【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小题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小题4】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4分)&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北京市房山周口店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分析拟出最合适的题目即可。示例:换票。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把握整个事件的脉络,然后压缩句子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需要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从对两个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答案不唯一,从二者的结局对比,写出感悟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①...”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⑧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工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抱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宇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小题1】请你为小说拟一个最恰当的标题。(2分)标题:____【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小题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成功者:____拾破烂的人:____【小题4】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0)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⑧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工海人兜售。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十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抱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宇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小题1】请你为小说拟一个最恰当的标题。(2分)标题:____【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小题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成功者:____拾破烂的人:____【小题4】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4分)”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失去了一次机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