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 想弄个这个样的茶道 有拍拍贷怎么样 靠谱吗的店没

一.茶艺溯源  自从2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2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 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在各种大 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在各种视听媒体中,“茶艺”也是 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
  应该说,“茶艺”一词的创造和“茶艺馆”业的形成,是台湾茶艺界对祖国茶文化事业的重要 贡献之一。依我之见,从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茶艺”一词的出现,则具有更高的 学术意义。&
  众所周知,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茶道”一词,但其内涵并无明确的界定,往往指煮茶之道 和饮茶之道,有时也泛指饮茶过程中所领悟之道。
&&&&&如《封氏闻见记》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里的“茶道”显然 是指煎茶之道,以技术层面为主。
&&&宋人重视斗茶,但斗的是点茶的技术,并无道德方面的要求, 因此,宋代的茶书不谈茶道。&&&直到明朝的张源《茶录》中才重提茶道:“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 时洁。精、燥、洁,茶道尽也。”但是这“茶道”仅仅是造、藏、泡等纯技术层面的要求,也无品茗悟 道等精神的东西。
&&& 中国历代茶人不太谈“茶道”,不将老百姓日常的饮茶之道硬抬到“非常之 道”的高度,中国古代也没有专谈茶道的论著,这是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现在有许多文章和 著作大谈茶道,论证茶道在中国自古有之,不让日本专美于世。然而更多的是从古籍中发掘出 一些处于萌芽状态的零星章句,然后以自己的现代意识加以深化,加以升华。但这些最多只能 说是现代茶人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阐述,并不等于古代就有如此丰富、如此完备、如此理想的 理论体系,至于这些理解和阐述是否就是;住确无误,能否为大家所接受,形成共识,更需经过 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并不以个人意志或地位而转移。
  茶追传到日本,被发挥到极致。自从唐代中国茶道传入日本之后,经过几世纪的发展,到 相当于中国明朝中期(十六世纪),“在绍鸥、利休等一大批伟大的茶人们的卓越的努力之下,日 本茶道终于发展成为具备有深远的哲理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的一大综合文化体系;从那时 起,“茶道”一词逐渐被使用起来。至十八世纪,'茶道’已成为人人皆知的词汇和事物。”
但是即使在日本,“茶道”的概念也不是那么确定的:有时它指“具有深远的哲理”的精神层面,如归 纳为“和、敬、清、寂”四规:有时又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如“煎茶道”、“末茶道”和“茶道表演” 等,这里的茶道就是只指泡茶方法等技术层面。
台湾的茶文化界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 民俗而创造“茶艺”一词时,最初的用意是“'茶道’虽然建立于中国,但已为日本专美于前,如果 现在提出'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 过于严肃性。
中国人对于'道’字是特别庄重的,比较高高在上的,要人民很快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显然,这里的“茶艺”也只是“茶道”的代名词,其内涵并无明显 的区别。因此台湾茶文化界在解释“茶艺”一词时也与“茶道”没有什么区别,有时是指泡茶的 技艺,有时又指“茶艺精神”,所谓“茶艺精神”也就是“茶道精神”。换句话说,在中华茶文化复 兴事业的起步阶段,“茶艺”并没有真正从“茶道”中独立出来。&
   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当茶艺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茶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起来以 后,广大群众要求明确“茶艺”的内涵,要求解释它和“茶道”到底有无区别,区别何在?特别是 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茶文化历史以及当前茶文化蓬勃发展的趋势时,更加觉得有必要对“茶 艺”和“茶道”给以科学界定,以有利于茶丈化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 平先生在1987年就提出:“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 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界说,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 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在1992年也说:“我们认为'茶道’、 '茶艺’都可以表示茶在文化上的内涵,无需因使用的名称强加解释其差异。但可以因为使用的场合分开使用不同的名称: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 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蔡先生的这段话最终还是肯定了茶道、茶艺的差异之处。
同在 1992年,北京的茶文化学者王玲教授在她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也对“茶道”和“茶艺”进行明 确的解释:“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 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 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 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依我之见,所谓广义茶艺中的“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等方面,早已形成相当成熟的 “茶叶科学”和“茶叶贸易学”等学科,有着一整套的严格科学概念,远非“茶艺”一词所能科学概 括,也无须用“茶艺”一词去涵盖,正如日本的“茶道”一词并不涵盖种茶、制茶和售茶等内容一 样。因此茶艺应该是专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而言,而茶道则是茶艺实践过程中所追求 和体现的道德理想。茶艺是茶道的载体,是茶事活动中物质和精神的中介,只有通过茶艺活 动,没有生命的茶叶才能与茶道联系起来,升华为充满诗情画意和富有哲理色彩的茶文化。所 以,茶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是茶丈化活动的重心,也是茶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应该让 茶艺的内涵明确、具体起来,不再和蒂道、制茶、售茶等概念混同在一起。它不必去承担“茶道” 的哲学重负,更不必扩大到茶学的范围中,去负担种茶、制茶和售茶的重任,而是专心一意将泡 茶技艺发展为一门艺术。这既有利于茶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中国的茶文化事业的复兴已经将近三十年,特别是近十几年来的大陆茶文化事业迅猛发 展,带动了各地民间茶艺馆产业的勃兴,一大批文化界人士介入到茶丈化活动中来,还有许多 专家学者投身于茶文化理论研究,出版了众多的学术论著,既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茶文化内容, 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茶文化事业向前发展。这一大好形势,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其影响并 非只局限于中华大地,而是波及国外了。中华茶文化正以茶艺为先导,不但已在东南亚各国生 根开花,迂开始远渡重洋飞向欧美了。这是当年的陆羽所抖想不到的事情,也是无法比拟的事 情。因此千年以前的老概念已无法涵盖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我们不能只在老祖宗的旧帽子 下打圈圈,需要新的创造、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
&&&茶人创造了“无我茶会”,创造 “闻香杯”,更创造了“茶艺”一词,都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大陆也有很多茶艺工作者在潜 心研究、整理、加工茶艺表演,不停地在各地演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欢迎,对推动茶文 化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茶艺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行理论探 讨,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当前需要做的事情是加强学术交流,开展深入的讨论,及时加 以总结和提高,以使之更加成熟,日趋规范,臻于完美。
二.茶艺鸟瞰&  放眼中华大地的茶艺活动,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从各地茶艺馆日常接待客人到各种大小 不一的茶会活动,茶艺表演总是重头戏。就我个人这些年来所观赏到茶艺表演来说,最合适的 概括就是“百花齐放,推陈出许演总艺活动,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从各地茶艺馆日常接待客人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茶会活动,茶艺表演总是重头戏。就我个人这些年来所观赏到茶艺表演来说,最合适的概括就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字。 大体而言,
目前国内的茶艺表演基本上可分为:传统茶艺、加工整理和仿古创新三大类型。&
(一)传统茶艺&
  在我国民间最流行的茶叶冲泡技艺,主要有:四川及北方地区的盖碗茶,以冲泡花茶为主, 也有用盖碗冲泡绿茶的。其次是闽广港台地区的小壶小杯的工夫茶,专泡乌龙茶。再次是江浙地区的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其历史较前二者为晚,是近代玻璃器皿盛行以后才开始使用 的。而盖碗茶和上夫茶至少在清朝初年就已经流行,历史较为古老。此外,民间有用大壶泡茶 或用大茶杯泡茶的,茶具简单,冲泡和饮用都没有什么讲究,属于喝茶范围,不在茶艺之列,最多可放到茶俗范畴中去研究。&
 1.工夫茶&
  上述几种冲泡技艺中,以工夫茶最为讲究。早在清朝初年丈人袁杜就在《随园食单》中提 到武爽山寺庙里“僧道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不忍遽咽,先嗅其 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清朝中期俞蛟在《梦厂杂著》中也说:“杯小而盘如满月: ……—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王初沸,投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呷之。”已 经和今天的工夫茶差不了多少。从其壶杯如此之小,可知不足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品的,所以 富有情趣,最具艺术性。数百年来一直在闽广港台地区流传,诸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等术语、几手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走在闽南或潮汕街头,到处都可见到商店门 前摆有工夫茶具(甚至连街上补鞋摊上都会见到一套),既供店员自用,也用以招待顾客,可见 它的普及程度:工夫茶本是生活型的茶艺,它本来不是用来表演娱人,只是因为它有别于解渴 的喝茶方式而具有一定艺术韵味,稍加整理就可登台表演,因此,在茶文化热潮掀起之初,它 就最早登台亮相而受到群众的欢迎。 1990年,武夷山市举行“首届武夷岩茶节”,该地茶艺工 作者根据清代品饮岩茶之法,稍作整理,首次向海内外茶人推出'工夫茶”茶艺,共有16道程 序:”焚香静气 丝竹和呜 叶嘉酬宾 岩泉初沸 孟臣霖沐 乌龙入宫 悬壶高;十 春风拂 面 重洗仙颜 若踩出浴 玉液回壶 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 三龙护鼎 鉴赏三色 喜闻幽 香 初品奇茗 再斟的孔 细啜甘露 三斟石乳 领悟岩韵 自斟满饮 敬献茶点 欣赏茶 歌 蚌龙戏水 尽杯谢茶””’1991年在日本单行'中日茶文化交流800年纪念展览会”上,现福 州“别有天茶艺居”总经理昊唯真女士代表中国茶艺界在会上表演福建“工夫茶”时,将程序精 简为18道:”备器候用 倾茶入则 鉴赏佳茗 清泉初沸 孟臣淋霖 乌龙入宫 悬壶高冲 推泡抽眉 重洗仙颜 若琛出浴 游山玩水 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 三龙护鼎 鉴赏汤色 喜闻幽香 细品佳茗 重赏馀韵。””显然,不管是26道还是18道程序,都是经过现代茶艺 工作者整理过的,已不是清代丈人品饮岩茶之法的原始面目,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民间工夫茶 直接搬上舞台。不过从“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三龙护鼎”等名称,可以看出是 老百姓的民间口语,并非是丈人雅士们凭空杜撰出采的,因此这些程序大体上还是保留了传统 二天茶的基本面貌。
在铁观音产地的福建省安溪县,其工夫茶冲泡方式本来和广东潮汕 一带工夫茶的基本程序大致相同,也是用小壶小杯冲泡的。然而现在安溪地区在;泡铁观音乌龙茶时,却不用小壶,而是改用小盖杯。这是因为解放以后,国家茶叶收购部门在收购茶 叶时,要对茶叶进行评审,而评审时使用的评审杯就是白瓷盖碗杯。茶农们开始重视茶叶的质 量,也就效仿坪审人员用评审杯来鉴定自己茶叶的质量。后来在日常生活中也就采用评宙杯 来泡茶,原来所用的紫砂小壶不便于观察汤色和茶叶底色而被放弃,结果现在安溪地区的功夫茶;泡茶器具就采用盖碗杯,半个世纪以来,成为该地的主要泡茶方式,因为它不是哪位个人的 改良提倡,而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故也应该视为民间传统茶艺,又因为它仅足以杯代壶,并未改用冲泡程式,仍可归类于传统工夫茶的范畴。 
2.盖碗茶  盖碗茶盛行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其覆盖面积甚至比传统工夫茶还要大,主要是冲泡绿茶和花茶,但是正如上述的原因,在闽广一些地方,也有用盖碗冲泡乌龙茶。俗称盖碗.实际上 应该叫盖杯,其主要的特点是将茶叶放在杯中冲泡,直接品饮。虽然不用茶壶,比工夫茶简单 些,但是杯下有托,杯上有盖,无论是冲泡还是品饮都有些讲究,具有相当的观赏价值,因此也为茶艺表演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的盖碗茶艺在四川地区曾得到很长发展,并且创造出一 种类似杂技性质的高唯度动作——掺茶技术,掺茶师傅左手五指夹着七八副茶碗,右手提着 长嘴铜茶壶,来到客人桌前,左手一扬,茶托几旋几转就停在各位客人面前,还未停稳,茶杯已 经落在茶托上,放上茶叶,掺好水,用小指一挑,一个个盖子就像活了起来跳到茶杯上,盖得严 严实买,像是耍杂技似的,令人目不暇接:但这不足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同时,令人惊奇的表 演也与以“和”、“静”为主导的茶道精神不协调,所以不宜划归茶艺范畴;
盖碗是北方饮用花茶的主要器具,并且传入清宫,甚受皇帝和后妃们青昧,也就成为宫廷茶艺的主要道具。清朝、民 国时期北方茶馆使用的茶具主要是盖碗。民间也有使用盖碗泡茶的,只是程序动作都不大 讲定、规范。浙江大学童启庆教授在教学和茶艺活动中对盖碗茶艺追行了规范,
盖碗冲泡绿茶的要程序为:备具、赏茶、冲泡、奉茶、品尝、收具,较为简明扼要。用盖碗冲泡乌龙茶的主要程序 则为:备具、赏茶、温盖碗、置茶、温润泡、第一泡、温杯、分茶、奉茶、品尝、第二泡、分茶、品尝、第 三泡、分茶、品尝等,较前者细致些,但后者实际上与传统工夫茶冲泡技艺相似,只是将小茶壶 玫为盖碗罢了。 
3.玻璃杯泡法  玻璃杯泡法盛行于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是龙井、碧落螺春等著名绿茶的产地,人们喜爱在品饮名优绿茶时观赏茶芽在茶汤中优美的形态和色泽,因此喜欢采用透明的 玻璃杯冲泡,从而形成了玻璃杯冲泡茶艺。在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茶艺馆中经常可以见到 这种冲泡技艺。1990年秋天,杭州“茶人之家基全会”成立大会上,举行了“龙井茶宴”,其中的 龙井绿茶冲泡程序为:泡茶师鞠躬就座,进行泡茶操作,先请奉茶小姐用茶盘托着茶样送至客 人面前,请客人鉴赏。然后泡茶师用无盖玻璃杯冲泡,每杯投入二、三克茶叶,遂冲入少量开水 (约相当于茶杯的四分之一容量),浸润茶叶,使干茶吸水舒展,稍候片刻再加水,即奉茶请嘉宾 品尝。浙江大学童启庆教授曾将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技艺概括为8道程序:备具、赏茶、置茶、 浸润泡、冲泡、奉茶、品尝、收具。¨¨上海天天旺茶宴馆刘秋萍女士也将用玻璃杯冲泡名优绿茶 的技艺归纳为下面几个要点:赏茶、温杯、投茶、冲泡、奉茶、品尝。与前者相比,多了一道“温 杯”程序,而且要求颇为严格:“在150毫升的杯中注入三分之一的沸水。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 指捏住玻璃杯的下端,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向外,左手的中指轻托杯底。将水沿杯口借助手 腕的自然动作,旋转一周,但必须滴水不漏。”这种烫杯手法,动作轻缓柔和,具有一定的观赏 性,给客人一种顺其自然、恬淡宁静的感觉,使浮躁的心情得以缓解。”
   生活现实表明,传统茶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生活的变迁而 不断更新、发展、丰富、完善,否则就会死板、僵化,就会被历史和生活所淘汰。历史告诉我们, 古老的泡茶技艺一直在变化着,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早在元未明初就被淘汰了,明代盛行 的叶茶撮泡法虽然流传至今,但已演变为上述三大流派,就是各个流派自身也在不断变化发 展,即以工夫茶来说,过去南制水壶(玉书碌)已被不锈钢壶或石英壶所代替,泥炉木炭也被电 炉和酒精灯所代替。台湾茶人们在工夫茶冲泡技艺中增加了一道闻香程序,创造了均匀茶汤 的“公道杯”和专门闻香的“闻香杯”。上海的茶人则更加以改造,而自称为“海派工夫茶”。跟 随时代的步伐,这是历史的必然,只有这样,中华茶艺才会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二)加工整理  在茶文化热潮兴起之后,为了适应在各种茶文化活动中表演和茶艺馆营业中的需要,许多 热心的茶人就对民间自发状态的传统茶艺进行加工整理,使之规范化、艺术化,以让更多的群 众了解、接受和喜爱,这其中较为成功的当数
“台湾工夫茶艺”。与传统的潮汕工夫茶比较,台 湾工夫茶在三个方面得到改良提高:一是潮汕工夫茶在置茶时是将茶罐里的茶叶先倒在一张 白纸上,再拿起盛茶的纸倾向壶口倒进茶叶,当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纸上较粗的茶叶倒在壶嘴 附近,较细碎的茶叶倒在靠后、下面。台湾工夫茶则改为使用竹制或木制的茶则和茶匙,先用 茶则从茶罐中取出茶叶,再用茶匙将茶则中的茶叶拨入壶中,显得更为讲究、雅致。二是创造 了“茶海(公道杯)”,潮汕工夫茶在茶泡好之后,用“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方法将茶汤均匀倒 入各个茶杯之中。但是,有时不易倒得很均匀,而且茶壶中可能有剩余的茶汤,如不及时倒出, 过后会因浸泡过久而苦涩。于是有人从西方喝咖啡牛奶的器具中得到启发,创制了形同“奶 罐”的带流小瓷罐,叫做“茶海”。先将茶壶中的茶汤倒进茶海中,再从茶海倒进各个茶杯里,这 样每一杯的茶汤都很均匀,故又叫做“公道杯”。茶海中的茶汤还可再喝。三是创造了“闻香 杯”。由于乌龙茶的香气特别浓郁持久,过去都是在品尝时先闻杯中茶香再饮茶汤。台湾茶人 则将闻香单独作为一道程序,发明了柱状的“闻香杯”,先将茶汤倒进闻香杯,然后将闻香杯中的茶汤例入品茗杯,再将闻香杯放到鼻子前闻香。
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不久前出版的 《喝杯好茶》一书中,将台湾工夫茶归纳为18道程序,称为“行茶十八步”:1.备具。2.迎客。3. 煮水。4.温壶。5.赏茶。6.置茶。7.温润泡。8.将茶水注入茶海。9.悬壶高冲。10.温杯。 11.斟茶入茶海。12.分茶入闻香杯。13.将闻香杯中茶汤倒入品茗杯。14,观赏汤色。15.闻 香。16.品茶。17.三口品完。18.静坐回味。  
&&&&&显然,经过改良的台湾工夫茶更加细腻、丰富,更富艺术情趣,因而不但在台湾流行,而且 也在大陆受到欢迎。目前大陆各地茶艺馆都经常为客人表演台湾工夫茶茶艺。  由于上海人历代口味较淡,又紧邻绿茶产区,素喜饮绿茶。工夫茶泡出来的乌龙茶汤过于 浓郁,泡法也较为复杂,故在上海不易推广。上海天天旺茶宴馆总经理刘秋萍女士经过几年的 摸索,对传统工夫茶进行了改良,终于形成了清淡怡人、简洁明了的独特风格,被称为“海派工 夫茶”。海派工夫茶与传统工夫茶的主要区别在于:&
  一.传统工夫茶的投茶量一般为壶容量的三分之二,海派工夫茶则占壶容量的三分之一, 这样跑出来的茶汤橙黄明亮,幽香淡雅,更适合上海地区人们的口味。
  二.传统工夫茶由于投茶量较大,吸水舒展后的芽叶常常将壶盖拱出,在这拱盖的不经意 之中,香和韵自然流失,茶汤达不到完美,而且壶中间的茶叶常常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被弃 之,浪费许多茶叶。而海派工夫茶芽叶舒展后洽与壶口持平,七泡之后,每片茶叶都得以舒展, 弥补了传统工夫茶的不足。
  三.传统工夫茶的投茶量较大,悬壶高冲后必须迅速出茶,不然茶汤苦涩,常人难以品饮。 海派工夫茶则以科学的泡茶方式,精确计算时间从容有序地调控茶,能使茶的香、味、韵得到充 分发挥,使人品尝到茶的真味。如泡茶从进水到出茶为1分钟,过短茶的香和韵不能显现,过 长则产生苦涩味。按传统功夫茶泡法,铁观音只能泡到七泡有余香,按海派工夫茶的泡法,则 九泡还能有馀香。&
  四.传统工夫茶的泡茶程序较繁琐,一般要有21道才能泡完一道茶,武夷山地区的工夫茶 甚至多达26道。海派工夫茶则主张简洁明了,崇尚喝到茶的真味,将许多无伤大雅的多余程 序剔除,只留必要的泡茶技艺,这种讲究实际的品茶方式,受到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 经过改良后的海派工夫茶共有10道程序:1.准备茶具。2.鉴赏佳叶。3.观音入宫。4.悬 壶高;中。5.观音出海(洗茶)。6.平分秋色(分茶)。7.观赏汤色。8.喜闻幽香。9.小口啜饮。 10.收拾茶具。
&&& 如果说台湾工夫茶主要是通过增添茶具和增加程序的办法对传统工夫茶进行改良的话,那么,海派工夫茶则是通过减少投茶量和精简程序的办法来进行改良,都取得成功,都有利于工夫茶在绿茶区和花茶区的推广和普及。
 & 对盖碗茶冲泡技艺进行加工整理的主要是北京的一些茶文化工作者。1997年北京大学 的滕军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陆尧先生和中华书局的张荷女士进行合作,将北方冲泡香片 (即花茶)茶艺加以整理和规范,取名为“北京香片(盖碗)茶茶艺”,并在茶会上表演,颇获好评。 其程序是:恭迎宾客 呈展茶旗 敬宣茶德 精选香茗 理火烹泉 鉴赏甘霖 摆盏备具 流云拂月 执权投茶 云龙泻瀑 初奉香茗 陶然沁芳 百味凝春 重酌酽香 泉入龙潭 品评江山 即兴颂章 书画会赏 尽杯谢茶 嘉叶酬宾 洁具收盏 茶仓归一 再宣茶德 致谢话别 虽然加工的程度较大,主要是增添了呈展茶旗、宣讲茶德、即兴颂章、书画会赏、再宣茶德、 致谢话别等与泡茶没有直接关系的辅助项目,而且“敬宣茶德”和“再宣茶德”两道程序重复,有 说教之嫌,但基本上还是保留了传统盖碗茶冲泡技艺的主要程序和动作要领,并且加以规范, 有利于盖碗茶艺的推广和普及。
  对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技艺进行加工整理的是上海、杭州等地茶人。他们根据各种名优绿 茶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投茶方法。一为下投法:用茶针(匙)将茶叶拔入杯中,再用85℃水温 的沸水以360度回旋斟水法注入杯中,泡茶时水流要一气呵成,不可断断续续。二为中投法: 先在杯中倒入三分之一杯的水,再投茶入杯浸润茶芽,使其舒展,然后采用360度的回旋斟 水法倒至七成水。三为上投法:主要是用来冲泡碧螺春、无锡毫茶、峨眉雪芽等名优绿茶,用 80℃水温,先在杯中倒入七咸水,再从水面上将茶徐徐投入,投到杯中的茶芽似雪花飘零,瞬间 满目飞翠,茶汤清澈明亮,飘溢花果之香。显然,前二者是传统泡茶技艺的继承,而后者(上 投法)则是茶艺实践中的发明创造,从茶艺发展史的角度讲,是应该应该加以肯定的。
 (三)仿古创新  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大陆茶文化活动勃然兴盛起来,各地不断举办大型的茶文化 集会,有的规模宏大,有的还是国际性的盛会。规模最大的当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举办的 每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至今已经开了六届,其中第四届是在韩国汉城举行, 第七届将于明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福建的武夷山、福州、福安及安溪、云南思茅和昆明、上海、 杭州、陕西法门寺、广西桂林、山西五台山、江西星子县和广东的广州、佛山等地方也都先后主 办过国际茶会,有的还是举办过多次。其中尤以上海市最为突出,从1994年起连续8年举办 了8次“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众多规模不等的茶文化盛会中;各地茶文化工作者编创了许多新型的茶艺表演节目,内 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如果说传统茶 艺是属于生活型茶艺的话,那么这些新型的茶艺则是属于表演型的茶艺(有人称之为主题茶 艺)””,基本上可划分为仿古和创新两大类。仿古类主要是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复原古人的 品茗活动。创新类则是根据一定主题编创反映现实生活的茶艺活动。据我这些年来在各种大 型茶会中的直接观感,下列的这些茶艺表演都给我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尽管不能说是尽善尽 美,应该说还是较为成功的。 
1.文士茶&  江西省婺源县茶叶集团公司于1991年组建了“婺源茶道团”,在黄涧石、洪鹏 等先生主持下编创了“农家茶”、“文士茶”和“富室茶”,并于同年8月在南昌召开的“首届农业 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向国内外学者公开表演,获得很大成功:1994年,在“首届上海 国际茶丈化节”上也表演了“农家茶”和“文士茶”。此后“农家茶”和“文士茶”还被一些地方茶 艺队所引进。农家茶”和“文士茶”则经常表演。其中尤以 “文士茶”囚程序编排合理,动作娴熟协调,服装富有地方特色,很受观众欢迎,十年来常演不 衰,还被南北各地的茶艺团体所引进,成为保留节目。1998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恭行的第 二届法门寺唐代茶丈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陕西省歌舞剧院表演了由茶丈化专家陆钧、 韩全科等人编排的唐代“文士茶”,表现唐代的文人颜真卿、卢仝、皎然、陆羽等人聚会,吟诗品 茗,由陆羽亲自为大家煮茶。 因为是按照出土文物和《茶经》上的记载来复原唐代煮茶活动,囚 而也具有较强历史真实性,获得较好的效果。 
“农家茶”是表现江南农村妇女使用大瓷茶壶泡茶,属于壶泡法。“文士茶”是表 现清末民初江南丈人雅士的品茗活动,属于盖碗泡法。“富室茶”是表现解放前江南富贵人家 的品茗活动,也是属于盖碗泡法。因婺源古代属于徽州,故有人也将这些茶艺称之为“徽州茶 道”。“富室茶”因缺乏特色,后来没有再演出过。“&
8.珠海渔女  1997年8月,在山西省五台山举行的“首届五台山国际茶会”上,来自广东省 珠海市的“心灵茶艺公司”茶艺队表演了反映珠海特区现实生活的茶艺“珠海渔女”。-这是由多 年来致力于珠海特区茶艺事业的刘心灵小姐编创的,分为前后两半,前半部分表现过去珠海渔 村妇女穷困时的饮茶活动,后半部分表现改革开放后过着富裕生活时的品茗活动,通过背后的 布景和渔女们的服装、茶具以及心情的变换来反映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在此之前,刘心 灵小姐还编创了反映南方现实生活的绿茶冲泡的茶艺节目“梦江南”在珠海的茶会上表演,也 相当成功。在此之后,她又和澳门茶人合作编创了反映澳门回归的茶艺“一脉情”,并于2000 年四月在“天下第一泉——新世纪国际茶会”上演出。“一脉情”包括广东早茶和欧洲下午茶两 部分,反映中国和葡萄牙两种文化在澳门的交汇,由葡籍马央小姐和珠海的茶艺小姐同台演 出,效果很好,深受出席茶会的各国茶人的欢迎。
9.龙井问茶&  近年来,我国茶艺界的后起之秀,杭州的袁勤迹小姐在茶艺编创方面也取得 很大成绩,先后推出了“龙井问茶”、“九曲红梅”、“菊花茶道”“禅茶道”等一系列茶艺,多次在大 型茶会上表演,都取得很大成功。袁勤迹小姐本人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自幼学习琴棋书画, 后来又学习了插花艺术,具有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将之与茶艺揉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风格。 她所表演的“龙井问茶”(绿茶)和“九曲红梅”(红茶),无论是服装、道具和背景都经过精心的选 择配合,显得和谐、优美、典雅,令人耳目一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已引起茶艺界的重视。&
10.民族茶艺&  我国各兄弟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茶习俗,如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 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茶、侗族的罐罐茶、纳西族的盐巴茶……等等,无论是饮茶方法、饮 茶器具都与汉族不同,在茶文化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地区,一些茶艺工作者将本地区独具特色的 民族茶俗加工整理成表演型的茶艺,配以民族服装和民族音乐,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而很受 观众的欢迎。云南地区的茶文化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绩特别突出。早在1989 年,他们就推出“白族三道茶”,在北京演出,广受好评。特别是1993年4月在云南思茅举行的 首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1994年8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文化 研讨会”期间,东道i先后举办了两场民族茶艺晚会,集中表演了云南各兄弟民族的饮茶习俗, 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给国内外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云南大理洱海的游船上,天 天都在为游客表演“白族三道茶”,成为大理旅游的一大特色。内地的一些茶艺表演团体也有 引进“白族三道茶”,颇受观众的青昧。
  此外,每年各地都举办了大小不同的茶叶节或茶会活动,都有一些茶艺表演,其中当有一 些颇具特色,只是因为属于地方性的活动,很少在全国性的刊物上报道,我也没机会看到他们 的演出,不了解具体情况,因此无法在此进行介绍和评论。但是,仅就上面的简略介绍,亦可看 出这些年来我国茶艺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应该说,成绩是巨大的。当然,也有些问题需 要进行总结和探讨。 
三.存在问题  上述各家的茶艺编创工作可以说是各自为政,各凭自己的对茶艺的理解和体会独自进行 尝试,既没有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理论指导,也没有自觉的进行相互交流和探讨,完全处于分 散的自发状态,取得成绩实属可喜,存在问题也是势所必然。我们至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 全国茶艺工作者的组织,也从来没有就茶艺编创和表演问题开过一次学术研讨会(这次在广东 佛山召开的“中华茶艺面向世界研讨会”算是第一次专门讨论茶艺问题,但由于时间和准备不 足,对茶艺问题并没有进行集中、深入的探讨,只能算是开了个头)。虽然有些同志写过一些论 述茶艺的文章,但既不系统全面,又无针锋相对的深入讨论,经常是各说各的,许多理论问题没 有科学的解释和明确的结论,令群众无所适从,这就妨碍我国茶艺事业的健康发展。我认为, 在茶文化振兴运动兴起之初,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的现象总是难免的,但要使中国茶艺事业持 续向前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有关茶艺编创表演的一些原 则问题上要有明确认识并取得统一。可喜的是近一年来,已有学者重视茶艺理论的建设,相继 出版了《中国茶艺》(林治著)、《中华茶艺学》(范增平著)等书,自觉将茶艺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 统的探讨。但因属初创,多为一家之言,是否完备,能否为大家所接受,尚需学者们的评判和时 间的考验。
就个人这些年来所观摩的一些茶艺表演,我觉得当前茶艺编创表演中有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概念不清,艺、道混同。&  有些茶艺编创者对中国茶文化缺乏基本常识,对茶艺、茶道的 概念还没弄不清楚,连构成茶艺的几个基本要素也没弄明白,就动手编创茶艺。他们把茶艺看 得太过简单,太过容易,似乎只要有一个茶壶、几个茶杯就谁都可以随意编排出一大套茶艺来, 结果就会出现曹进先生所批评的令人强烈反感的“牵强附会、不伦不类的'表演’。”有些人 将其编创的茶艺节目命名为“某某茶道”,或冠以地名,或冠以姓氏,这也不大合适。这是不了 解只有茶艺才具有操作性,才能进行表演,而茶道是属于精神层面,只能通过茶艺来体现。所 以应该称为“某某茶艺”表演,不宜称为“某某茶道”表演。同时,茶艺也不宜和茶俗混同。因为 茶艺是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两者是统一的整体。而民间许多饮茶习俗,更多地保留着 古老的煮茶方式,侧重的是“喝”和“食”,重点不在“品”,其“艺”的成份稀薄。如前述的“客家擂 茶”和“姜盐豆子茶”,就属于茶俗,而不应称之为茶艺。同样,“惠安女茶俗”中所使用的茶具和 泡茶技艺完全是属于工夫茶范畴,故不称为“惠安女茶艺”,而称为“惠安女茶俗”。当然,茶俗 同样可以表演,因为它不但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能加深我们对中 华茶艺广博性的认识。因此,科学地区分茶道、茶艺、茶俗等概念,有助于茶艺编创质量的提高 和成熟。&2
.自然主义,照搬生活。&  不管是在客人面前表演的生活型茶艺,还是在舞台上表演的表 演型茶艺,它都不是为了满足表演者自己的饮茶需要,而是在为他人演示,因而或多或少都具 有表演性和观赏性,已经不是生活的原生状态,也就是说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不能完全照 搬生活,表演型的茶艺更是如此。比如日本的茶道,在生活中完成整个过程需要一两个钟头, 但他们来中国表演时如果也在舞台上摆弄一两个钟头,观众就受不了,所以他们经常是压缩成 丰个钟头左右。同样,我们日常要烧开一壶水可能要10来分钟,但在舞台上表演茶艺时,就不 能花这么长时间,经常是在水壶中装入已经烧开的水,这样就可以缩短煮水的时间,避免观众 发烦;又如在编创反映佛门茶事的禅茶时,可能会安排面壁坐禅的程序,在生活中要完成这道 程序可能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在舞台上如果表演者也这么纹丝不动地闭目静坐 十几分钟,观众就会坐不住,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就要适当缩短时间,同时还要在这段时间内 给助泡者安排一些活动,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曾经在一次国际茶会上看到表演“君山银针” 的冲泡技艺,为了表现“三起三落”的景象,表演者竟然木然久坐,静候茶叶自然吸足水分缓慢 下沉,然后久久等侯茶叶上升,接着又静候茶叶再次下沉。结果整个茶艺表演就给人以中断了 几次的感觉,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实际上,编创者如果安排三个茶杯错开时间冲泡,就可分 别表现“三起三落”现象,而不要只用一个茶杯或者虽用三个茶杯却是同时;中泡。所以,艺术虽 然是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不能自然主义地照搬生活。
3.脱离生活,过于做作。&  有的茶艺表演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考虑茶艺的本身特性和主 题的需要,脱离生活地胡乱编造一些夸张性动作,结果成为不伦不类的表演。如有的茶艺小姐 出场时,一步一顿,或一步三颠,显得很不自然,使人看起来不舒服。有的在拿起茶则、茶托和 茶杯等器物时,居然要高举到头顶做几个翻转动作,犹如耍杂技似的,令人有突兀惊悚之感。 还有的在茶艺表演时安插进许多与茶艺无关的舞蹈动作,将茶艺异化戍茶舞。有的在表演时 故做笑脸,表情夸张,动作僵化,既不符合生活实际,也缺乏艺术美感。茶艺的特性是静、雅、 和,最强调自然,它虽然要对生活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和提炼,但不能脱离生活过于做作,否则 就失去艺术的真实,损害茶艺表演的艺术效果。
4.喧宾夺主,废话连篇。&  茶艺表演是通过茶叶冲泡技艺和品尝艺术的一系列程序来反 映一定的事物和表现一定的主题,一般是通过表演者的形体动作来完成,辅以必要的音乐和舞 台布景,通常是不使用对话形式。有时为了向观众交代历史背景和解释一些程序,可以在表演 前作简要的介绍和在表演过程中作点必要的解释,但切忌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妨碍观众集中精 力地观赏茶艺。也是在一次国际茶会上,有个茶艺队在表演过程中,解说者在台上从头到尾讲 个不停,从该茶叶产地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有关典故、诗词文章一直讲到;中泡技艺、观赏要 点、品尝方法,茶艺表演简直变成了演讲比赛,令观众坐立不安。即使是表演得再精彩,喋喋不 休的解说也会让观众大倒胃口。
5.只重形式,忽视泡茶。&  茶艺既然是以冲泡和品尝为核心,如何将茶冲泡好就成为茶艺 表演中的关键问题。因为茶没泡好,品尝艺术就无从谈起。但是有些人却忽略了这一点,尽管 有些茶艺表演看起来花样翻新,颇有观赏性,但泡出来的茶却令人不敢恭维。或者是茶叶不 好,或者是水温不够,或者是泡法不对,总之是表演者自己对如何泡好一壶茶所知甚少,对茶艺 的实质缺乏了解,表演时只重视动作的协调、优美,不懂得茶艺表演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将茶 泡好。这一点有时也不能全怪表演者,有时是编创者本身在编排茶艺程序时,就没有重视这个 问题。实际上,不但是生活型的茶艺要重视将茶泡好,就是表演型的茶艺也应该注意将茶泡 好,就是说在编创茶艺节目时所有动作的编排都应该围绕着如何将茶泡好来考虑,要在此基础 上来讲究艺术性,不能本末倒置。即使是在编创一些在舞台上表演的仿古茶艺,有时奉茶的对 象就在台上,观众品尝不到,难以断定茶汤泡得好坏,似乎可以不考虑如何泡好茶的问题。但 是既然是在反映古代的茶事活动,所有程序的编排仍然应该符合古代泡茶的实际情况,不能让 (见众看出有违背生活真实的破绽。
6.违背历史,时空错位。&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饮茶方式也古今不同,一般群众 对陆羽《茶经》上所记载的唐代煮茶方式和蔡襄《茶录》上所记载的宋代点茶方式,都不甚了解, 旦又怀有很大兴趣;因此各地的茶文化活动中,一些仿古茶艺的表演特别引起观众的兴趣,很 ;茶艺工作者都尝试编创一些仿古茶艺,也都取得相当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 的是违背历史,时空错位:有些茶艺编创者自己缺乏历史知识,对历代饮茶方式和茶具的发 :历史不了解,凭自己的一知早解想当然地编造古代茶艺活动,结果错误百出,让人笑话;如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有“禅茶”表演,有的是引进的,有的是模仿的,有的是自己编排的。曾在一 次国际茶会上看到一场“禅茶”表演,只见主泡者身披大红袈裟,颈挂珍贵项链,使用名贵瓷器 茶具,场上的气派显得富丽堂皇,结果却与“煎茶留静者,禅心夜更闲”的禅意相差太远,这是表 演者(或编创者)对“禅”缺乏常识的原故。又如有次国际茶会中,表演了一个唐代宫廷茶艺,表 演者身穿仿唐服装,在古典音乐伴奏下,手提现代的玻璃水壶在冲泡盖碗茶,其茶具用的都是 青花瓷器。这是将现代的泡茶方式套到唐代去,完全违背历史常识。因为唐代泡茶方式是煮 茶,是将茶饼碾碎过筛后放到釜里去煮,并不是用茶叶直接冲泡。不要说唐代没有玻璃水壶, 就是青花瓷器也是元代才盛行起来,在唐代还根本没有发明,怎么可能会出现在唐代宫廷中 呢?岂不成了秦琼战关公吗?希望有志于茶艺事业者,今后在编创茶艺节目时,要尽量掌握些 历史知识和考古常识,以免贻笑大方。&
 四.问题讨论  在鸟瞰了中国大陆茶艺事业的发展历程之后,有些问题需要提出来进行讨论。这些问题 有的已经在实践中逐步明确,得到解决。有些问题却是在实践过程中引发出来的,有待于切磋 研究,以取得共识。 
1.“茶艺”能否成立?&  “茶艺”能否成立,实际上已经被实践所解决了。虽然在茶文化复 兴事业开始之际,对来自台湾的这个新词还不大了解,常有人爱称茶道而不习惯称茶艺。但是 二十多年过去了,“茶艺”、“茶艺馆”等名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陆群众接受,早已立地生根了, 因而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是“茶艺”究竟是指什么?还是没有完全解决,还有讨论一 番的必要。有些学者喜欢套用文化学的概念,将茶艺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茶艺是研 究茶叶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 问。狭义的界说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而依我之见,茶 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根本就没必要有广义、狭义之分。因为古代虽有指种茶的 “艺茶”和指泡茶技艺的“茶之为艺”(扣,等说法,但都和现代的“茶艺”一词的科学概念不同。前 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茶艺”一词的出现就是为了恢复弘扬品饮茗茶的民俗和回避日本茶道概 念才创造出来的,不论是品饮茗茶的民俗也好,还是日本的茶道也好,都与种茶、制茶、卖茶无 关,也就是说,台湾的茶文化界在创造“茶艺”一词时本来就是专指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而 言的,从来就没有“广义”一说,因此后人也就没有必要提出毫无实际意义的“广义茶艺说”了。 所以我同意很多专家的建议,今后提“茶艺”者,都应抛弃“广义”说,按其原创涵义去理解。 
2.“茶艺”是否艺术?&  日常因解渴需要而大碗(杯)喝茶,只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对泡茶 方式和茶具、环境无所要求,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艺术可言。但只要将喝茶提升到品饮的层次, 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需求,从而对泡茶方式、器具、环境以及参与者本身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时 自然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而当人们对这种艺术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时,泡茶和品茶也就成为 一门生活艺术。工夫茶虽然是种生活型的茶艺,就因为它的冲泡方式和茶具都更富有艺术,仕 而日益受到各地茶人的欢迎,已经成为各地茶艺馆的当家品牌。至于表演型的茶艺,其艺术性 自然更强,更具观赏性。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所谓表演型的茶艺(或称主题茶 艺)已经发展为一种新型的文艺形式:它通过茶叶的冲泡和品饮等一系列形体动作,反映一定 的生活现象,表达一定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场景和情节,讲究舞台美术和音乐的配合,既使人得 到熏陶和启示,也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可以说是蓬勃发展的茶文化活动给我国艺术舞台上增 添了一个新的艺术品种。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已在社会生活中生根、萌芽,只要大家关爱,勤于 浇灌,她定会扬花吐穗的。 
3.“茶艺”能否表演?  有的同志是不赞成茶艺表演的,但是也不全盘否定茶艺表演。侯 军先生在五台山国际茶会上发言指出:“中国品茗艺术是不能表演的,它从来就不是一种表演 艺术。品茗需要安安静静地'自悟’,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天生就 会品茗的,所以要教会人们如何品茗、如何体味茶中的意境,特别是在商品经济逐步兴起的时 代,做任何生意都要讲究包装,讲究推销,茶作为一种商品也不例外。因此就需要营造一种氛 围,需要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所以茶艺表演就应运而生了。”“我们需要普及茶文化,我 们需要本来遍布城乡而近百年来却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的那些茶风茶俗茶艺茶 礼,重新'展示’给人们看,以便大家了解进而喜欢茶文化。”这种意见不但是有道理的,而且 也是很辩证的。我认为,如果只是一个人自斟自饮,自然不存在表演问题。但是只要是为他人 泡茶而又讲究一定品味,就存在一定的示范性和观赏性,就已经具有表演性质。因此,不但是 那些表演型的茶艺可以表演,就是生活型的茶艺也是可以表演的。只要我们承认茶艺是一种 艺术,它就是可以表演的。二十多年来的实践也早巳说明,茶艺天天都在表演,不管你承认与 否,它都是个客观存在。当前需要我们讨论的,已不是能否表演而是如何表演的问题。 
4.“茶艺”如何分类?&  由于标准不同,茶艺的分类也就多种多样,有从冲泡方式和茶具来 区分,如工夫茶、盖碗茶和玻璃杯泡法。有按茶叶来区分,如龙井茶艺、碧螺春茶艺、花茶茶艺、 宁红茶艺等。有按地区名称来区分的,如武夷茶艺、安溪茶艺、潮汕茶艺等。还有一些加工整 理的民族茶艺和仿古创新的主题茶艺,其名称类别就更是五花八门了。但是有些名称和分类 却是没有严格的科学含义,并不能准确反映该茶艺的主要特色,经常会与别的茶艺混同。比如 绿茶类的龙井、碧螺春和黄山毛峰等名茶,都是用玻璃杯(或者用盖碗杯)冲泡,其程序大体相 同,如果都用茶叶名称来命名,则中国有数百种绿茶,就有数百种茶艺名称,但除了名称不同 外,其冲泡茶艺却是大同小异的。同样,所谓武夷茶艺、安溪茶艺和潮汕茶艺等,尽管各自都有 其特点,但都是采用工夫茶冲泡方法,应该是与工夫茶同类。如果都按地区名称来命名,那么 有多少生产乌龙茶的地方,就有多少种茶艺,令人无法进行科学的统计。如果我们承认茶艺就 是茶叶的冲泡技艺和饮茶的艺术的话,那么以冲泡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应该是较为科学的。为 了突出地区的特色,有时可以在前面冠以地名,如武夷工夫茶艺、安溪工夫茶艺、潮汕工夫茶艺 和台湾工夫茶艺等。前面介绍的滕军等人加工整理的花茶冲泡技艺即是取名为“北京香片(盖 碗)茶茶艺”,就是在地名之后还加以茶名(北方地区亦称花茶为香片),这都是比较可取的作 法。& 
5.“茶艺”如何定位?&  由于未能从理论上对“茶艺”进行深入的探讨,至今在茶文化界尚 未完全取得共识,有时将茶艺和茶道混为一谈,有时又将茶艺等同于茶丈化。甚至有的专门论 述茶艺学的论著,也将茶道、茶俗、茶诗、茶词、茶丈、茶联、茶书、茶食、茶菜等等,通通归属茶艺 的门下,这显然是将茶艺的外延无限扩大,以至成为茶文化的同义词。我认为只有对“茶艺”进 行准确的定位,将它的内涵和外延与茶道、茶丈化等概念区别开来,才能有益于茶艺学和茶文 化学的理论建设。茶文化是茶叶在被人类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其中最为重 要的现象就是茶叶的饮用,所谓茶艺,既指冲泡技艺的审美要求,也包括整个饮茶过程的美学 意境。而茶道是茶艺实践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道德理想,因此茶艺是茶道的载体,没有茶 艺,茶道就无从体现,成为空乏的说教。茶道是茶艺的灵魂,没有茶道精神指引,茶艺就成为没 有文化价值的日常琐事。因此,互为表里的茶道、茶艺就成为茶文化的核心,其他的茶文化现 象都是由此派生而来的。可以想象,如果陆羽《茶经》所提倡的一系列煮茶技艺没有得到推广 和提高,就不可能有皎然的“三碗便得道”等诗句和卢仝的七碗茶歌的创作。没有宋代斗茶活 动的蓬勃开展,就没有建窑黑釉茶盏的兴盛,也就没有范仲淹的《斗茶歌》以及一系列的《斗茶 图》的问世。同样,如果今天茶艺馆里没有茶艺,它就同老茶馆和广东的老茶楼没有区别。如 果大型茶文化活动,没有高水平的茶艺表演,它就失去活力、失去魅力、失去,尽引力,就会变成 纯粹的政治聚会和商业行为。现在各地纷纷举办各种类型的茶叶文化博览会,有成功的,也有 很多失败的,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认识茶艺在茶文化的核心地位,轻视它的作用,使 得博览会如同普通的茶叶市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众泰t700怎么样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