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光度为ISO100,光圈 快门速度度为1秒,光圈系数为F1时,EV值为

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如何计算光圈值与快门速度正确曝光量的比例
EV值是什么?怎么计算? 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值增加1。
常见曝光组合所对应的EV值如下表(感光度为ISO 100):
? 1.0 1.4 2.0 2.8 4.0 5.6 8.0 11 16 22 32 45 64 1 秒 0
7 8 9 10 11 12 1/2 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秒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8 秒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5 秒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30 秒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60 秒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25 秒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50 秒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00 秒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1000 秒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2000 秒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4000 秒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横:光圈F值? 竖:快门时间? 白色区域:EV值)
??? EV值所反映的实际是被摄物体的亮度,例如,当测光表测得被摄体亮度为EV 10时,如果设定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4,则需要曝光1/60秒才能曝光正确,如果光圈缩小一档为F5.6,要保证曝光正常需要将曝光时间延长到1/30秒。
器材讨论区
品牌讨论区
主题交流区
选择论坛版块
提出您的问题如何理解“ISO”、“快门”、“光圈”、“曝光”这几个概念?-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如何理解“ISO”、“快门”、“光圈”、“曝光”这几个概念?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1、ISOISO,也就是感光度,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
1、ISOISO,也就是感光度,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ISO感光度是CCD/CMOS(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 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 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CCD/CMOS面积越大,高ISO的成像质量越好。也就是说:在CCD/CMOS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 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1000万像素以上再简单增加几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CCD/CMOS质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宽容度才是当务之急。 800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CCD/CMOS的大小。目前而言,解像度已经足够,该是重点关心图像质量的时候了。2、快门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 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我们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 定义: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安全快门速度。在使用135相机拍摄的时候有一个 手持相机拍摄的安全速度原则: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3、光圈所有相机都基于小孔成像原理:拿一个密封箱子,在任何一面钻个小圆孔,然后把有孔的这面对着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树什么的,就会在圆孔对面的箱内壁生成 此树的倒影。假如我们在内壁涂上感光材料(装上胶卷或CCD/CMOS),这个有孔的箱子就是一台完整的照相机了。这就是针孔相机。 既然一台照相机可以不需要镜头,为什么现在的相机前面不是一个小圆孔而是几块玻璃呢?而且这几块玻璃(镜头)还卖得那么贵!这是因为小孔要成像的话,孔必须很小,这也是针孔相机名称的来历。如果孔开得和门一样大,这个孔就成不了像。所以我们没有小门成像一说。孔小进光量就小,所以玩针孔摄影非常锻炼人的耐心,一张照片曝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都常见。而且,由于光的衍射干扰,针孔相机拍的图片都不够清晰,如雾里看花一般。 没有人原意花几个小时去拍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我们要想办法加大进光量。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个小孔开大而又能生成清晰的图像呢?人们马上就想到了凸镜的聚光功能。把玻璃凸镜装到大孔上,问题不就解决了? 确实如此。相机镜头就是这样诞生的。今天数码相机的各种镜头都是几块凹凸镜的排列组合,然后外面用塑料或铁皮一包。有了镜头,小孔成像的这个孔 – 也就是下文中的光圈 – 就不再是针孔了,它变成了洞。 进光量问题解决。但有时候问题又来了:我们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大洞。比如夏日沙滩上烈日当头,四处白花花一片,为了分清到底是人肉还是白沙,我们需要眯着眼睛仔细观察。镜头是照相机的眼睛,这时候相机也需要眯起眼睛。很显然,为了应付不同的光线强度,我们还需要给镜头装上能够调节这个洞的大小的装置,以便在强光时缩小为针孔,弱光时开成大洞。这个装置就是光圈。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一组凹凸镜再加上光圈就诞生了完整的镜头。 定义: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 常见的光圈值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每两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例如光圈从F4调整到F2.8,进光量便多一倍;从F2.8到F2又多一倍。也许您已经看出来了,光圈值和光圈实际大小是相反的,进光量最大时光圈为F1,最小时为F64。 对135相机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22。既然光圈可大可小,那多大的时候镜头的成像质量最好?根据上图,最小光圈F22时光圈跟针孔差不多,数码相机成了针孔相机,前面说过针孔成像好不了;光圈最大的时候小孔又变成了大门,成像也差。所以,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庸之道,请牢记: 镜头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 我们称成像最好的那档光圈为最佳光圈。 如果是135数码单反,中等光圈为F8或F11。小数码DC要看具体机型,如果可选光圈值在F2.5到F8之间,中间的F4.6为最佳光圈。 假如光阴似水,镜头的光圈就是水龙头,它控制着水流(进光量)的大小。 对于镜头我们当然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这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虽然平时我们刷牙洗脸从不把它开最大,但万一有一天家中失火,我们会立即把龙头拧到最 大,并且痛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装一个大点的水龙头。一个镜头最大光圈时成像并不好,平时我们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准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比如 深夜的街头纪实抓拍,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大光圈,并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买一支大光圈镜头。 但大光圈镜头的价钱很贵,重量惊人。比如Canon70-200mm有两个版本,光圈为F4的售价人民币四千元,重700克;光圈为F2.8的那一款售价八千多元,重达1500克。这是因为光圈 大一级,镜片就大很多,加工难度大。是否值得为大一级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钱和负重的汗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4、曝光为了讲清曝光这个词,我们还是回到小孔成像。假设一个黑乎乎的密闭房间,一面墙壁上开了个小圆窗户,窗对面的内壁上安上感光材料(白沥青,大型胶卷或CCD/CMOS)。这就是一台大型房式照相机。在没有打开小窗之前,房间里是黑乎乎的。 我们打开小窗,光线从小孔而入,射到对面墙壁的胶卷上,产生光化反应(或光电反应,如果是CCD/CMOS),照片就诞生了。此过程就叫做曝光。要得正确曝光的图片,必须精确决定曝光量。所谓曝光量就是让多少光进入这个密闭房间里。如果进光量太大,照片就会白花花一片,晚上变成了白天。如果进光量太小,照片就会黑乎乎的,白人变成黑人。 幸好我们有了光圈和快门两样工具可以一起来控制曝光量。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进光量都是一样多。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 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曝光值,那F5.6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 重要结论: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 总结以上几个名词解释,有三个因素能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光圈,快门速度,ISO。 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CMOS的感光速度。如果进光量不够,我们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 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 。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测光与测光模式 曝光和测光是一对双胞胎,如果不能准确测定光照强度,正确曝光就无从谈起。1965年以前绝大多数相机都没有机内测光装置,拍照时要另外携带笨重的测光表,或者靠经验来估计光照强度。现在所有的数码相机都内置测光表,它能测量光线的强度,自动给出能正确曝光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大大降低了摄影的技术门槛。 相机是如何实现自动测光的?原来每个数码相机里都有一个光敏电阻(不同强度的光线照射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相机内的电脑根据电阻值的变化确定光线强度,进而确定曝光值(光圈,快门)。 测光模式主要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区域(平均)测光三种。点测光只测取景框内一个小点的光线强度(此小点大约为取景框面积的10%到1%,看不同机型)。区域(平均)测光则把取景框分为5到63块(看机型不同),分别对每块测光然后再加权平均得到光照强度。中央重点测光是简化的区域(平均)测光,只把取景框分为中央圆圈和四周两块,分别测光,然后加权平均(中央圆圈的权重为70%左右)。 根据什么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测光方式?大多数情况下用区域测光即可。在光线明暗反差很大时应该采用点测光。用区域(平均)测光或中央重点也可以,你可根据自己的艺术创意进行曝光补偿。到底怎样才算是正确曝光?这个问题没有绝对准确的答案。总原则:照片要能真实反映拍摄时的环境亮度。如果一张正午户外的照片被拍得昏暗如夜,这张照片就曝光不足,反之则是曝光过度。曝光是否准确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的。相机自动确定的曝光值90%以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准的时候,典型的例子是雪景,本来应该雪白刺眼的场景拍出来却是一片灰色;再比如对着一堆煤球拍,本来是纯黑,拍出来却是灰煤。这种失误根源在于相机的反射式测光原理。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东西,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本身可以发光,比如太阳或灯泡;大多数情况是物体能反射外来光线。反射的光线越多,物体就越亮,反之则越 暗。假设两个极端,纯黑色物体不会反射光线,反射率为零,而纯白的物体反射率是100%。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取中间值就是不黑也不白的灰色,称为柯达灰,也 称为18%中间灰。以一张客厅照片为例,客厅墙壁又白又亮,而电视机的大屏幕又黑又暗,窗帘和家具等亮度居中。要以谁的亮度来确定曝光?相机自动测光就是取平均数,最后给出一个让图片达到中间灰的曝光值。相机内部的自动测光电脑是个死脑筋,它认为全世界所有场景的平均亮度都是18%中间灰。好在大部分生活场景都是明暗交织的,平均起来差不多是灰色,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自动曝光自动测光都相对准确。但在雪景这样的纯白场景(或者煤球等纯黑场景)时,相机依然会给出中间灰效果的曝光值,拍出来就会白雪成灰雪,煤球成灰球。此时我们就要对自动曝光值予以修正,对雪景增加曝光,煤球减少曝光,这样才能拍出亮度和色调正确的照片。修正(增减)曝光值就叫做曝光补偿。曝光补偿的原则:白加黑减。如果构图中有大片白色物体或者有灯等特别明亮的物体,就要相应增加曝光量(增大光圈or/and减低快门速度);如果取景框中有大片黑色的物体,则要减少曝光量。 一般来说,在光照比较平均的情况下相机的自动测光和曝光比较准确,但在明暗反差很大时自动曝光往往不准,需要手动暴光补偿。之所以需要曝光补偿,是因为相机的小电脑虽然聪明,但还没有聪明到能判断物体到底是什么,如果有一天电脑能辨别出白雪,茶杯,或者煤球,那也就不用人脑来补偿了。不过就算 相机能认识物体,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还是需要曝光补偿,例如我今天心情不好,想故意把明亮的世界拍得灰暗些;又比如我想故意增加曝光量,把一个深色皮肤的妹妹拍得白白的。这些事情相机的电脑永远学不会,因为它不懂我的心,所以我们永远需要补偿。在胶片时代,精确测光和曝光是极其重要的, 负片底片一旦曝光不足,色彩就非常难看;而反转片一旦过曝一档(1EV),其色彩和层次就消失大半,更何况只有在底片冲印后才知道曝光是否准确。在数码时代曝光的问题变得简单了,拍完之后可以立即回放,曝光不准可以马上改,而且如果图片以RAW格式存储的话,其抗过曝/欠曝能力是很强的,只要没有曝成完全没层次的一片纯白,过曝/欠曝一个EV之内的照片都能在后期电脑处理时调正,而且基本不漏痕迹。但过曝/欠曝太多还是不行,如果相差2EV以上,调正后的图片也会很难看。所以掌握曝光补偿白加黑减的原则依然重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提问{{title}}
如何理解“ISO”、“快门”、“光圈”、“曝光”这几个概念?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提问{{title}}
1人关注了此问题曝光值:是由快门速度值和光圈值组合表示摄影镜头通光能力的一个数值。在曝光的时候,通常用快门速度(T)和光圈值(f)的组合来表示,为简单起见,曾经用Light Value (LV)来表示,现在统一用Exposue Value (EV,曝光值)来表示。EV是英语Exposu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相关信息、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值增加1。EV值的计算:假定所设定的光圈值为f,快门速度为T,则有如下关系:EV = 3.322 log10(f×fT) 数码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和传统相机一样,在处理图像时,有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将所有被摄对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来还原,所以在相机的感光系统看,无论对象原来亮度如何,最后都应以中等亮度的影调展示。所以在实际拍摄时,仍然需要摄影者根据拍摄现场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获得理想的密度和色彩还原。曝光补偿:有时在光线情况复杂的情况下,相机的测光方式所得的测光结果并不能很好地表现拍摄者的意图,就需要对相...
曝光值:是由快门速度值和光圈值组合表示摄影镜头通光能力的一个数值。在曝光的时候,通常用快门速度(T)和光圈值(f)的组合来表示,为简单起见,曾经用Light Value (LV)来表示,现在统一用Exposue Value (EV,曝光值)来表示。EV是英语Exposu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相关信息、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值增加1。EV值的计算:假定所设定的光圈值为f,快门速度为T,则有如下关系:EV = 3.322 log10(f×fT) 数码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和传统相机一样,在处理图像时,有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将所有被摄对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来还原,所以在相机的感光系统看,无论对象原来亮度如何,最后都应以中等亮度的影调展示。所以在实际拍摄时,仍然需要摄影者根据拍摄现场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获得理想的密度和色彩还原。曝光补偿:有时在光线情况复杂的情况下,相机的测光方式所得的测光结果并不能很好地表现拍摄者的意图,就需要对相机的测光结果进行人为的干预(即在相机的测光基础上进行人为的增加可减少曝光)1、被摄对象亮度比较高时需作曝光正补偿
比如说在拍摄风光照时,要是蓝天白云等浅色调内容占了较大面积时,就要考虑适当增加曝光量,顺光至少增加半挡,侧光加一挡左右。同时看你表现什么内容,通常你想将画面中的细节也能相应表现的话,就要适当增加1.5-2挡左右曝光量,太阳越处于画面中心,就越要适当增加曝光量(当然也应注意避开有强烈光线的太阳,防止相机图像感应器受到损害。如没有发出强光的太阳,如雾气中的红日,朝日夕阳等,因为它们亮度低,完全不会对测光造成影响,则不必考虑曝光补偿问题)。
此外,在拍摄雪景、雾景等特定内容时,都要根据表现对象最后需以高调形式来显示的特点,酌情作曝光补偿。一般拍摄雪景最好补偿1挡到1挡半曝光量,不然你最后得到的雪不是白色的,而有可能因曝光不足而成为灰色;拍摄雾景最好补偿半挡到1挡曝光量,不然你得到的雾景影调偏暗,接近夜景一般,显然不理想。
还有像拍摄白色的舞台,成群穿白色服装的人,医院或者环境亮度很高的实验室,大面积以天空为背景的飞机等比较特别的对象时,都要根据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作适当的曝光正补偿。2、被摄对象亮度较低需作曝光负补偿
在处理亮度高的拍摄对象时需要作曝光正补偿,主要是为了防止相机将画面自动处理为曝光不足。同样的道理,拍摄深色调对象,就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以免出现曝光过度。
比较典型的是在拍摄城市夜景时,除了画面中建筑、街道或其他亮度较高的内容占据画面主要面积外,要防止曝光过度主要依靠两个手段,一个是使用点测光来对主要表现对象测光曝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曝光补偿来适当减少曝光量。一般在拍摄的画面中(尤其是画面中间测光敏感部位)占据大面积天空时,往往需要减少2挡甚至更多的曝光量。
除了拍摄夜景,在拍摄其他风光类题材,如夏季浓密的树荫,逆光状态下的山脉等都要适当借助利用曝光负补偿来减少曝光量。还有拍摄身穿黑色服装的人物,拍摄深色调的纺织品等,都需减少曝光量才有可能获得正常的影调还原。因为数码相机也是通过测量被摄对象反射光来决定曝光量,在处理明显亮度偏低的对象时摄影者不作相应的负曝光补偿,最后得到的将是中性灰影调。很显然,将明显为黑色或者深色调的拍摄对象最后转化为中性灰为主调的画面是很难令人接受的。3、被摄对象与背景关系复杂时需灵活处理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A.背景亮度高,主体亮度低,需作曝光正补偿。这种情况在拍摄会议人物时常常会出现,有时候人物坐在窗前,而窗子的背后有阳光射入,背景显得比较亮而人物则明显偏暗,这时如不采用闪光灯作补光,就需作曝光正补偿,一般要增加1挡左右的曝光补偿,人物的脸部层次就会明显改善。还有在拍摄逆光人像时,背景包括大面积的天空、水面等亮度较高的对象时,也要通过正补偿或者采用其他辅助光等形式来改善反差,不然就会影响到主体人物的反映。即使后期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来提亮人物,也会因噪点明显而影响照片质量。
B.背景亮度低,主体亮度高,需作曝光负补偿。这种情况在舞台摄影中常常遇到,一般在舞台上一个或者少量演员演出时,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常常会利用一两个追光灯照在人物上,这时舞台上当然,看
  EV=exposure value,亦即曝光值,曝光量的一种表达方式。它表达了光圈和快
门的互易计算方法。例如:EV=13,代表了1/30sec,f/ 16...
EV主要调整照片亮度,要虚化背景得有大光圈,因为你的相对不是全手动,只要选择模式来,好像人物模式就有这个,具体看模式说明,曝光请选选择曝光测量的方式,选中央重心...
还真不知道,看看楼上的吧,俺也涨长见识
如果曝光过度,可将EV值适当调低或调为零试试看。
衡量望远镜威力的指标是通光口径,例如提到世界著名的天文望远镜人们往往说口径几米,而不说几倍。因为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网膜的视神经细胞更小的东西,根据计算...
答: 您好!
一个月以后。
答: 祝贺你!你应该是好孕了.不要太担心是宫外孕,别给自己这样的压力,再说你得再去医院确认是否真的怀上了,!祝你安好!
答: 你是找影像休闲摄影设计网?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蜂鸟手机端
&器材讨论区
&论坛服务区
怎么理解: ISO 感光度,以1EV为步长在100-6400之间微调
相机说明书里面有这么一段,不知道怎么理解标记的部分:
ISO 感光度,以1EV为步长在100-6400之间微调
说明书截取的图片
IP地址:113.76.243.232
只能说在这点,尼康不如佳能好操控
500D 40D 50D 7D 1D4 1Ds3,一路走来,小痰盂终于不泡脚了。
IP地址:218.67.163.188
呵呵。看来没用过佳能,理解错啦。
佳能也可以以1/3为步长调节的。
所谓以1EV为步长调节,是指按整档调节,比如100、200、400、800,以此类推。
也可以设置成以1/3为步长调节,比如100、125、160、200、250、320,以此类推。
只能说在这点,尼康不如佳能好操控
IP地址:120.84.13.116
这个步长理解成单位就好理解了。
比如在光圈快门不变的情况下,ISO 200的暴光量是ISO 100的2倍
IP地址:182.101.23.210
这是整档的
其中100到200
有 125 160
知名摄影师 微博 文太大叔
微信 wentaidashu
IP地址:124.79.64.8
以1EV为步长
可以设置步长单位数值的,比如1/3 或1/2
走了一点,看了一点;想了一点,拍了一点;贴了一点,写了一点;
IP地址:221.216.88.133
大概懂了,谢谢各位热线摄友。我得实践一下可能才会真正理解。
IP地址:113.76.243.232
5 : 绝对精彩
4 : 值得收藏
0标签限制6个
0图片最多能上传40张
0宽度不小于640px,高度不小于320px
0正在发帖请稍候
热门主题:
微信请扫二维码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盗用他人图片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0发布色情内容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0主题、回复灌水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0发布反动言论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协助楼主删除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
0广告、垃圾营销信息
0淫秽、色情
0不友好评论、人身攻击
0虚假不属实的信息
0协助楼主删除
0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
0发布广告信息(新ID建议永禁)
0发布色情内容
0发布他人隐私信息
0不和谐言论或人身攻击
0发布与本版块主题无关的内容
0盗用他人图片等版权问题
0主题、回复灌水
0言语攻击版主行为
0发布反动言论
0我是楼主,我要删帖
已选择 1 个帖子,只能在您有权限的版块之间操作。
原板块:单反相机和镜头
目标板块:
请选择目标板块
测试小版块
135画幅相机系统
单反相机和镜头
村里摄影版
旁轴及其他相机和镜头
鸟类摄影佳作欣赏
中、大画幅相机系统
器材交流区
无反相机和镜头
鸟类摄影作品交流
意见问题反馈区
固定镜头相机
鸟类摄影技术探讨
鸟类摄影拍鸟地图
呼和浩特版
常春藤俱乐部
器材购买及维修
新摄会部落
建立摄影思维
乌鲁木齐版
港澳台及海外站
主题摄影交流区
右视觉摄影
唯美影像论坛
西南人文摄影俱乐部
新朋老友社区
品牌交流区
3D立体摄影
论坛管理区
商家服务区
地方论坛交流区
自建论坛区
既往论坛回顾
0是否确认删除本帖?
好友列表 (2548)
0是否确认删除此好友?
0查看更多消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圈和快门速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