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数码毒品危害的真实案例”吗

我想找数码毒品的音乐,谁有地址让我听听?_百度知道
我想找数码毒品的音乐,谁有地址让我听听?
外媒体报道,一种被称为“数码毒品”的音乐近日在美国网络走红。这种音乐可以改变人脑状态
我有更好的答案
qupan://jasonci
采纳率:6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数码毒品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真的有“数码毒品”吗?
  【探头探脑】
   近日,一则关于数码毒品的新闻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这则新闻引用了俄克拉荷马州政府机构的一个声明,警告家长关注这类“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
   “数码毒品是一种音频制品”。网上的文章声称,当人们听着这类音频的时候,脑电波就会随之改变,大脑会产生和吸毒相似的化学变化。尝试“数码毒品”的人,也会出现类似吸毒的反应,甚至成瘾。对于这种“毒品”的原理,文章认为是由一种叫做双耳效应的现象导致的。这则新闻可靠吗?双耳效应是什么?要了解这些,我们得从脑电波说起。
   神奇的“双耳效应”
   上世纪20年代,德国医生伯格 (Hans Berger)首先发现了人的脑部存在放电的现象。伯格经过长达近10年的研究,排除了放电的一切其它来源,证明了他测到的电流来自人的大脑。此外,伯格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不同的状态下,人的大脑放电的频率不同。当人在清醒的时候闭上眼睛,大脑以大约每秒8-13次的速度放电,伯格称之为α波;当睁开眼睛时,大脑放电的频率明显加快了,这种波被称之为β波。
   随着测量技术的改进,科学家们就不用在裸露的脑部上测量脑电波了。只需要在颅骨外放上电极就行了。这种更加安全并方便的新技术大大促进了对脑电波的研究,一些新的脑电波频率也被发现,比如睡眠时出现的θ波,以及深度睡眠时会出现的δ波。在发现脑电波以后,科学家试图通过改变人的脑电波来改变脑部的状态。譬如,让大脑以θ波的频率放电,也许就能起到催眠的作用。相关的研究不少,但是其可靠性一直存在争议。
   在这些改变脑电波的方法中,有一种很受关注。早在1839年,普鲁士医生德夫(Heinrich Dove)就发现,当我们的两只耳朵同时听到频率有微小差距(譬如几十赫兹)的声音时,大脑会自动把它们混合成一种频率的声音,这就叫做双耳效应。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根据这两种声音频率的差距大小,我们的脑电波频率会受到影响和改变。例如当我们一只耳朵听到的是500赫兹的声音,另一只耳朵听到的是510赫兹的声音,差别10赫兹,而这正好落入脑电波中的α波的波段(通常是几赫兹到十几赫兹),我们的α脑电波就会受到影响,倾向于以10赫兹的频率活动。上世纪70年代,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双耳效应可以改变人的大脑状态,也可以成为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疗法。前述“数码毒品”正是号称可以利用双耳效应,让大脑进入和吸食大麻或者迷幻剂以后类似的状态,以起到吸食毒品的效果。不过无论是双耳效应能否使人产生吸毒后的体验,还是可以治疗疾病的论断,都缺乏非常完备的证据。
   声音当不了“迷幻药”
   2005年,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试图研究双耳效应能否让患有多动症的儿童集中注意力,不过并没有得出肯定的结论。弗吉尼亚大学也开始了关于双耳效应是否能缓解疼痛和焦虑的研究。可以大致确定的是,通过双耳效应不太可能产生和服用迷幻剂甚至毒品相似的大脑变化。
   美国犹他大学教授汉森(Glen Hanson)曾表示:“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包括双耳效应在内的音频效应能够让大脑产生和滥用药品相似的化学效应。‘数码毒品’本身也不会让人产生依赖性或者成瘾。这种东西相对来说是无害的。”他说类似的号称可以让人产生精神变化的音频制品频频在市场上出现,但是也往往迅速消失。同在犹他大学研究青少年心理学的教授伍里则解释了有些听“数码毒品”的人为什么会出现明显的反应:“一些孩子非常强烈地期望能获得效果,所以出现了安慰剂效应。”换句话说,视频中听者的反应,并非来自“数码毒品”本身,而是来自其心理暗示。一名相对中立的“数码毒品”使用者在网上写下了他的经历。他写道:“这些声音改变了我的意识吗?恐怕没有,如果有的话,可能是让我进入了一种更安静的冥想状态。不过说实话,如果不是听着那些讨厌的声音,我可能可以更快地进入这种状态。”
   虽然这些“数码毒品”不是真正的毒品,但它们往往含有突然的声调变化,可能损害听力。其实,可怕的并不是“数码毒品”本身,而是很多青少年对改变精神的药物强烈的好奇心,以及这种好奇心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当孩子们戴着耳机天天坐在电脑桌前的时候,即使他们不在听“数码毒品”,父母们也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拟南芥 色人(科学松鼠会)
  (责任编辑:赵秀芹)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4寸iPhone SE发布 售价3288元起中国首发
移动新发现
近期热点关注中国警察,真的有那么多人恨吗
&最近,中国发生了三件与警察有直接关系的事情,贵州一公安局被砸、上海市一警局十名警察被刺、六人死亡、陕西省交警查车时,违章者跳河意外死亡导致警车被砸。该三件事情由网络媒体暴光后,不出意外地引来跟贴者的一遍骂声,说警察好话的可能只有警察自己了,也引来了一名警察写的博客《你们别骂了》放在了搜狐的头版。
先不说警察是不是真的已经成为了人民的对立面,成为网络上一些人描述的邪恶的替身,我想以我二十年军龄、十年警龄的身份就这几件事说一下我的看法,当然,我本身就是警察,自己的苦处自己了解得更多一点。
先说一下贵州省那件事吧,大道理不用讲,那位省委书记说得很好,总结得很全面,也很有水平,当我看到他的讲话以后,心想总算上头知道了这几年公安干的事,尤其是让普通老百姓不满的事有很多是政府其它部门强加在身上的,警察由此可以真正干点自己该干的事了吧,有省委书记帮你说话,你的腰杆子该硬一点了。且慢,这老头处理事情可不会让你舒心,话音未落,公安局的局长政委就给免了,这个黑锅还得你警察背,好在他有点良心,过了几天,县委书记和县长也给免了,总算平衡了一下,县委书记和县长都给免了,你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个县的治安状况是否会急剧下降,现在是一个悬念,但这个县的经济由此将彻底完旦,为什么呢?出了这种事,谁还会抓主意呀,没人肯主事了,经济能怎么样?大家都知道,任何改革方案,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是有一部份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商人没有了利益,也就不可能投资了。
事情发生后,那女孩的亲属纷纷表示,冲击公安局与他们无关,真的是与他们无关吗?我看未必,从有限的报道中,我们看到,正是他们在警察作出了那女孩子是自杀身亡的结论后,到公安局谎称那女孩是被人强奸后推进河里的,又是他们在明知结论(那女孩是处女)的情况下,要求公安责令在场的几个人赔偿数十万元,这个要求自然被拒绝(警察无权要求他人赔偿的,放在文革时候可以,那个年代也没什么法律。就是有权,这种情况也不可能让别人赔偿呀),然后又编造在公安局里被刑讯迫供至伤(又不是嫌疑人,哪来刑讯迫供之说,是不是说被刑讯迫供就可以博同情?直接说被打不就行了),事后改口说是在外面被打,冲击公安局那天他们又都在现场,这不就证明了是他们组织和参与了打砸的行动吗?
我大胆地对当时的情况猜测一下,有点象小说的情节,不能算是事实。那一天,那女孩跳河死亡,当时就报了警,警察到场后,由于是死了人,公安局一般比较重视,急招法医到场,同时将在场的人带回公安局进行调查,分别录取口供后,证实是自行跳河自杀。亲属到公安局问情况,经办的警察态度很差,自然一肚子怨气,回到家中,自然亲戚朋友都知道了事情经过,别看这女孩子活着的时候家里人对她不怎么样,可是她死了,自然就会想到借此向当时在场的几个孩子的家里要钱,可是直接去要吧,师出无名,又不知道那几个人是谁,家住哪里,这时一位江湖人物出现了,这位老兄手下有几十号人,又有兄弟在政府中作内线,深知政府现在提倡和谐社会,最怕的是群体性事件,把事情闹大了,自然会有政府的相关人士会出面与家属谈判,管他是向在场的孩子的家属要钱还是政府自掏腰包,管他是赔偿还是资助还是补偿,反正能有收获,如果当时拿不到钱,就上访,最后,还是拿钱了事。这位江湖人士与家属最后谈好价钱,得到的钱大家按对开分钱,由家属出十几个人,其它人就由这位江湖人士出,大家说好有多大就闹多大,但不要闹出人命,由于这位江湖人士手下的人不够,只好向其他社团借人,按常规说好到场助威呐喊的给五十,到场动手的给一百,事后被打伤或者跑得慢被抓住坐牢的自理。于是,在这位江湖人士的策划之下,谣言满天飞。事发当天,二百多号人开到了县公安局前,中国人闲人多呀,看到这种情况,大家都去看热闹,结果,那是人山人海,公安局的头头看到这种架势,头都大了,想不到用什么办法,于是想到镇压,调来消防队,想用高压水枪冲散人群,哪知那位江湖人士组织的人马是冲着那一百块大洋来的,小小的水枪哪能挡得住,于是乎场面失控了,见到有人在前面冲击,那些围观的好事者,也按捺不住好玩的心态,捡起东西就扔,警察挡不住了,只能后撤,人群自然冲进公安局里,那江湖人士的手下很多都是留有案底的,哪能放弃这种消除案底的机会?于是找来档案都点火烧了,电脑也都砸了。
&&&&不要以为我上面说的都是故事,在我经历的几宗群体性事件中,几乎都有上述那种“江湖人士”的影子,除了几个家属表面闹得比较凶以外,其他的都是拿了钱呐喊者,只是想造声势吧了。
第二件事,是上海警局十名警察和一名保安员被砍,六名警察死亡。
杨佳,现在网络的大名人,喜欢上网看新闻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名字,杨佳杀警察,可能有他自认为的理由,但那些叫嚣着警察该杀的人,如果他不是被警察处理过的罪犯就是冷血动物。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冤有头,债有主,谁害你找谁去,杀跟他根本不认识的人,这也能叫好?咱们换一种说法,如果你的同事或者同学中,有一位对别人做了必杀的事,别人不去找那位冤家,却把你和你的同事或者同学给毁了,你觉得正常吗?
杨佳杀了人,大家都没有疑问,为什么杀人,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大家都是在猜,我也猜一猜吧。
从公开的说法上看,杨佳是因为某派出所对他涉嫌偷自行车进行审查报复,因那个派出所防范严密而选择了不设防的警局。但为什么杨佳会因为警察对他进行审查而杀人,这就不好理解了,那个派出所对他做了什么?如果对杨佳进行精神病鉴定确认他是精神病患者,这就可以解释过去了,一个精神病人,什么事干不出来,如果他不是精神病人呢?
上海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了录音,当时派出所的警察正在依法打击盗窃自行车的行动,杨佳骑一辆涉嫌被盗的自行车经过,警察对他进行了盘问,开始时,警察的态度应该没什么问题,而杨佳的态度是十分嚣张,北京人嘛,优越感还是有的,提的问题多多,就是不想让你检查,后面的录音就没有了,按照警察的一般做法,由于在大街上公开盘查,围观的人那么多,如果让你一个有盗窃自行车的人就这么走了,面子上挂不住,以后的工作也难以开展,于是会对他进行传唤,以杨佳这种有天生的天子脚下出生的优越感的人,会让你随便说一句就跟你走?警察当时肯定会强制传唤,应该用到了手拷,把他强行拉到派出所,这就有不同的看法了,警察认为自己没错(法律上也有规定,不知道的人去书店买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看一看,如果警察要传唤你,你最好配合一下,不然大家都会很难看),而杨佳会认为自己又不是偷车的,这样对待自己这种上等人,是天大的奇辱,于是就有了不断的投诉,杨桂是北京人,有相当的便利条件,估计是直接向公安部投诉了,公安部又把投诉转给了上海市公安局,这才引出了上海警方两次到北京杨佳的家中做解释工作,杨母向上海警方要求开除当事警察的要求,但从法律的规定看来,那名警察并没有错,当然拒绝了,自然就谈到了赔偿的事,从提出的赔偿数额来看,杨佳应该没有受到什么伤,不然提的钱不只是三万,最后谈成了一万五千,可能是上海警方有人不冷静,说了难听的话,导致杨佳再次感觉到受到侮辱,最后走到了杀人的道路。
估计这赔偿的事是真的,上海警方对此一直不敢承认,也没否认,这回可是上海警方有苦难言,如果你没错,为什么要赔钱?这是大多数人的疑问,实际上这是中国的黑色笑话,中央要求,各地要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做好信访工作,为了让杨佳及其家属息访,上海警方只能拿钱了事,不仅上海警方是这样,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也有这样的事情。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好办法,只是没办法的办法,而这种现象现在是越演越烈,就上海这件事来看吧,最后还是害死了几名警察。
如果就凭受了点委曲就要杀几个人,这好象也说不过去,我大胆地猜测,杨佳杀人是为了成名,他也就是网络名人芙蓉姐姐、木子美之之流,但他是用杀人,并且是杀表面上最强的人来换取别人的眼球。为什么这样讲呢?正常情况下,如果是为了报复而杀人,他必然是抱着必死的观念,而且是谁对他造成伤害他就去杀谁,这也就是所谓的冤有头,债有主,但杨佳不是,他是选择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去杀人,而被抓后,他第一时间要请律师,表面上他是所谓的法律意识强,实际上是他怕死不想死,是自我保护的意识强。再看看他在网络上交的朋友,120个都是女性,只有一个是男性,这一百多人中,没有一个人知道他为什么杀人,也就是说他没有一个知心者,这证明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懦弱者,但却渴望成为强者,有一名名言:装腔作势者,必然是内心空虚者。杨佳成为了名人,但付出的却是活鲜鲜的六条生命,或者还有他自己的性命。
陕西省交警那件事,后续报道并不多,警方的说法是死者自己跳河导致意外死亡是主因,交警只是工作方式不对,但仅仅如此,为什么要赔偿四十多万元,并且当事警察被刑事拘留,赔偿这事好理解,毕竟死了人,交警有一定责任,为了安抚家属,也为了家属不要上访,赔钱了事也说得过去,但那名警察被刑事拘留就不好理解了,按理说,假如这位警察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都不适合做警察,并且搞出人命,给予开除是正常的,但刑事拘留,意味着这位警察有犯罪的行为,如果只是处事不当,就是犯罪?让人摸不着头脑,我估计这名警察也就是一名替罪羊,他的上级一看闹出了这么大件事,还被媒体曝光,为了保自己的帽子,给别人一个交代,非常生气,一拍脑袋,刑拘他,下面的人只好找个罪名把他刑拘了,估计最后还得放,检察院的人也不是傻子,没有犯罪事实是不可能批捕的,但这名警察被开除是肯定的了,走到了这一步,我要是那名警察,如果当时并没有很大的过错,我也去上访,反正工作也没有了,重新学别的手艺再去找活干也来不及了,反正没活路了,也就一条命嘛。
这几件事碰到一块,这网络就热闹了,无数跟贴带来一遍骂声,尤其是杨佳杀警一案,杨佳被宣染为反抗邪恶的勇士,而作为警察的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言论,表明自己的立场,其中《你们别骂了》放在了搜狐的头版。一时风雨交加,黑云压顶,网络上给人一种印象,就是大开杀界,血肉横飞,但我关掉电脑,走到室外,我觉得我还是十分的安全,除了几年前有一位涉黑的仁兄扬言要用二十万买我的人头而我至今还活得好好的外,没有收到任何死亡威胁。为什么网络上的言论与生活中的现实有这么大的距离呢,为什么警察尤其是基层警察那么辛苦的付出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呢,警察是不是有本身存在的不良现象呢,或者又是媒体为了吸引点击率有意所为,又或者是外国反对中国的势力在兴风作浪?就此,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警察存在本身的问题,造成社会对警察不满情绪。多年以来,警察干了不少不得人心的事情,那位贵州省委书记已经讲得很透彻,这些事情一直以来公安部门都是死扛着,不敢得罪管着自己的政府相关部门,当上级来查时,内部说明一下情况,也就过去了,都在官场中,大家给点面子嘛,只是你扛多了,人民对你就不满意了。而在警察队伍中,确实存在少部分的害群之马,由于警察的工作关系,免不了接触社会的阴暗面,那些阴险之人并不会公开拉拢警察,中国毕竟是人情社会,人情大过天,开始时只是利用一些人情世故跟你交朋友,施于小恩小惠,一旦用到你的时候,立场不坚定者就会被拉下马,成为别人的跟班。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公安部门特别喜欢树立典型,树立典型没有错,有些典型也有很好的效果,但有个典型正面看起来没有没有问题,但这也是公安机关这几年备受社会遣责的根源,也是广大基层警察付出身体健康代价的直接因素,那就是学习济南交警的“有困难找警察”,看到这里,如果是当领导的可能不乐意了,其他人也觉得不好理解,听我说来。警察是干什么的?没错,就是抓贼的,但有了那口号以后呢,那些送手纸呀、扛煤气的笑话就不用讲了,现在基层接警60%是与警察无关的报警,这些警情中包罗万仗,五花八门,比如:劳资纠纷(劳动局的事)、消费纠纷(工商部门的事)、医患纠纷、精神病人安置(卫生部门的事)、邻居吵架、问路、业主开车出门不交卡、猫上树等等,这些事处理起来很费时间,也吃力不讨好。可能有人说,你是警察,你就应该服务大众,服务大众(不是指你某个人)是没有错,但你也不要把警察当酒楼里的服务员吧,相信大家都到过酒楼吃饭吧,在那里,总有那么几个人,花了几个钱消费,就真以为自己是上帝,象使唤丫环式的使唤服务员,稍微慢点又打又骂,按照现在的警察配置,一个人就要侍候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你是主人,你要别人侍候你舒舒服服的,麻烦你多出点银子,请多几个人,最好一个人请三(按劳动法,每人工作八小时,哦,有人说警察不受劳动法保护,是警察法管的,那你就请每人请一个吧),你想不舒服都难了,这是笑话,别当真。就那40%内的事,也有很多无从处理的事,比如生活噪音,是法定由警察管的,但狗叫、邻居伤心哭、学校早上放广播等噪音吵着人睡觉就不好处理,而打架的案件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旁人看来不算什么,但作为警察来讲,有点谈虎色变的味道,特别是醉酒后打架的,为什么呢,这可是投诉的重灾区,你想呀,两个要靠打架来解决问题,打了架还要报警,要警察来处理的主,不是难缠的人才怪呢(这一点我特别欣赏东北人,是汉子,没有死人和重伤,打完各走各的)。而真正的侵财案件(如偷、抢)只有一到两宗。占报警数的3%到5%左右,警察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处理其他事情上了,破案率能高吗?人民群众就是需要警察来保护自己的安全的,实际上基层警察能做到现在社会治安基本平稳已经很不错了,而警察的辛苦也是得到绝大部分人承认的,起码我身边的朋友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人们并不关心过程,只关心结果,你做不到,就可以认为你失职。现在这个口号不提了,想改为“有危难找警察”,但那口号已深入人心,改得了吗?真有危难时,你的警力都在处理其他事情上呢,到你处理完其他事情再来时,天都亮了。要知道,目前的警力配置还是老规矩呀。有时办案时,事主看到我们确实可怜,就说,你们应该跟上面反映增加警力的,我只能苦笑,你以为他们不知道呀,但这些苦力活又不用他们干。作为警察,我们不能很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他们有理由对我们进行责备。实际上,群众对我们还是宽容的,我到过无数的现场,绝大部分群众在明知即使能破案也不能追回财产的情况下,依然对我们很有礼貌地表示感谢,有一天凌晨,我到了一个现场,做完笔录后,那事主得知我近二十四小时没睡,还特别关心我开车要小心些,并建议我休息一会再走。
尽管警察队伍中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警察有意见的人也不少,但警察该杀这种观念绝对不是人们的主流想法,甚至谈不上是少部份人的想法,警察队伍毕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队伍,政治学习是经常性的,甚至比军队的政治思想教育还要多,可以说,警察队伍中,有良心的人比一般的群体所占的比率要高得多。我喜欢有概率说话,每个人认识的人,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最少有五百人吧,他们中有没有人这样想的呢?而你认识的人中,他又另外认识一些人,除了和你重复以外,最少有三百人吧,这样下来,的基数应该是很大的,如果在这个基数内,有人发出警察该杀的议论,在平时的交往中,你一定会听到,如果有一个人是这样说过,那么其概率是十五万分之一,接近零,如果没听说过,那就是零,反正我没听说过,我认为是零。在“非典”事件中,当时我的一个国外的亲戚曾经问过我,称国外传闻广州有大量的人群传染上“非典”,当时我就是用概率给他算的。也许有人说,你是警察嘛,就是有人有这种想法也不敢说,那么我告诉你,我的主要交往圈子还真的不是警察的圈子。当然,有人是要杀我,但并不是想杀所有的警察,不要搞混了,即使是黑社会的人,他们也是讲究冤有头,债有主的。
如此说来,应该是没有人会有警察该杀的观念才对呀,但网络上的跟贴又如何解释呢,我认为,除了个别被公安机关处理过的人外,更多的人本身并无太多的主见,在媒体的精心策划下,奏个个热闹,骂几句发泄罢了,君不见,那些骂警察该杀的多数并没有说为什么警察该杀,而有些用自己经历的事实说警察可恶的人,他也仅对当时的警察有意见,并没说这些警察该死,更没说警察都该死。我为什么说是媒体策划的呢?我对当今的很多所谓的记者很不以为然,出于版面的需要,现在的媒体大量在社会聘用记者,只要你会写几个字,又愿意交点押金,你就能拿到记者证,对外公开都是记者,实际是不拿工资的,靠的是稿费作为收入,这年头,狗咬人已经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样的新闻才能见报或者是上网络的头条,才能赢得高点击率,为追求个人利益,这些记者不是追求报道事实真相,而是追求如何才能吸引别人的眼球,有时即使内容还算过得去,也要在标题上下一些工夫,有些报道的跟贴里面就有人称这些记者为“标题党”。利用人们普通对警察和政府较高的期望心理,在对一些事件进行简单的报道后,利用一些你永远无法核实的传闻,精心引导人们对警察和其他政府工作人员的负面认识,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上述几篇报道以外,还可以对出几个报道说明这些记者的用心不良,最近,关于海南省的二篇报道,一为:派出所霸占民房,这个题目有相当的杀伤力,但看一下内容,就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这件事情发生在1974年,那个是什么年代?那可是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记者可能是80后的,但编辑呢,就没有人了解历史吗?!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土地在目前还是属于国家所有,在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法律的存在,当时要建派出所,正好那几间破房子没有人住,政府就将它划给了公安局建起了派出所,改革开放几年后,那块地方逐渐成为了市中心,这家人就想起要回来了,估计是那家人是过去的大地主或者是资本家,当时为了避免被批斗和杀害,就回乡下避难了,如果不走,应该早被人斗死了,那里真的很恐怖。我记得文革后,有落实政策一说,如果当时这家人提出,很有可能就还给他了,为什么到目前才提出,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这件事,本来就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跟派出所霸占民房一点关系都没有。在那个年代,政府的工作人员还是比较单纯,目前60岁左右的人都知道,当年的社会治安非常好,反正大家也没什么钱让别人偷,警察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高的,根本不可能存在强占民房的事。如果国家需要,人们也乐于将自己的东西献出来,这些就不是80后甚至是70后的人所能理解的。另一报道,一派出所所长收刮民脂1800万,这是何等的大数目呀,由此推算,全国的警察只要随便收点数目就不小了,这警察也太能捞钱了,这样看来,警察是该死了,但事实会是这样吗?要知道,海南省本来就不是个富裕的地区,那个地方穷着呢,一个派出所的管辖的人口并不多,恐怕所有人家里的现金加起来都不够1800万元,靠罚款能罚出1800万来?天天有几千人排着队往派出所送钱还差不多,再说了,那所长还不至于傻到把钱送银行存着吧,那个小地方,谁不认识谁呀,家里有这么大笔钱存银行,那不是自己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嘛,也许,这个所长确实是个人渣,贪污了不少钱,但离1800万还差得远了,事实真相总会查清的,但等查清并公布那天,已经是几个月后的事了,但此时,媒体的目的也达到了。
不仅警察受到媒体的恶意攻击,其他执法部门亦受到恶意夸大攻击,一篇关于城管的报道:《拍城管粗暴执法被打》,从报道的内容来看,城管应该是阻止那个拍照,双方有拉扯动作,但当事人并无被殴打,大家想一想就知道,被众多的城管殴打,一点皮外伤都没有?难道他是铜皮铁骨?说是内伤,外表怎么可能一点受伤都看不出来?该报道还象那么回事地搞了一个问答,“城管粗暴执法时,你还敢不敢拍照”,认定了城管被打。
如此夸大执法部门的负面,造成人民对政府的极大不信任,使得警察和其他执法部门不敢大胆地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处理,必然引起社会治安混乱,真正受到伤害的肯定是广大人民群众,难道这些因果效应这些记者不知道吗?他们真的希望中国大乱吗?我看不然,作为中国人,我相信大部分记者也是有良心的,他们并不希望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动荡的国家。我想起多年前的罗马尼亚的政变。
我谪录了《罗马尼亚总统噩梦瞬间到来
齐氏功过盖棺难定》一文的部份:
1989年3月,“自由欧洲广播电台”播发了6名前罗共领导人致齐氏的公开信,要求他下台。欧洲多国纷纷声援,西方趁机展开“和平演变”攻势。11月29日,罗体操巨星科马内奇出走美国,将自己的“恐怖感受”公诸于众。12月16日,民众开始示威游行,并很快发展到冲击市政大楼的局面。齐氏却毫不在意,于18日出访伊朗,让妻子、第一副总理埃列娜坐镇国内。20日,一个可怕的谣言在罗传播开来:保安部队在蒂米什瓦拉市实施“大屠杀”,几千人丧生,上万人被捕或失踪。2天后,“大屠杀”的录像在电视台公开播放:炮声、哭喊声,尸身遍地,一个妇女被剖腹,婴儿就放在她的肚子上……瞬间,齐氏从领袖变成了“杀人犯”。民众陷入愤怒,军队倒戈,反对派趁势而起,齐氏政权彻底垮台。同日,齐氏夫妇在逃亡途中被群众举报,旋即被捕。
其实,那个录像带只是西方“和平演变”的杰作,后来证明,所谓“大屠杀”只是一场死了百余人的冲突。
大家看到了吧,一场死了百余人的冲突,但被无限扩大成为了一场大屠杀,而就这个死了百余人的冲突,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鼓动反对党发动的反政府骚乱引发的冲突导致双方都有伤亡的数据。
看看我们今天的网络媒体的一些做法,与上述罗马尼亚政变前所使用的手段是多么的相似,运用的手法是那么熟练,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些操作就是出自于某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国家的反对中国的势力,要知道,不少知名网站都有外国财团的影子。收买几个网络汉奸在网络上发表一些文章,然后在跟贴上随便写上几句骂人的话,引起一些不愿意脑子思考的人的共鸣,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不要以为你在网络上看到的跟贴都是真实的,网络管理员是可以对这些贴子进行管理的,不是所有的贴子都能出现的,我曾在某个网络报道中跟过一个贴子,内容是指那篇文章不真实并引用了一些常识,这个贴子当时现了一下,过了一会我想看一下我的观点有无被人注意时,再也找不到。可见,跟贴的观点是完全由网络媒体自己控制的。
我并不担心网络上的评论真的会引起民众对警察的仇恨,更不担心我自己的安全,我十分相信绝大部分民众对我们是信赖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人们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而不是其他人,这足以说明这一切。我担心的是我们的决策层听信这些别有用心的人言论,做出错误的决策,那么中国还真的就大乱了。某网站(胡总到过的那个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什么这么多人说警察该杀,警察就不应该深思吗?把策划出来的东西当成是事实,这记者的脸皮也够厚的了,估计他也就是成天守在网络上的主,从来不愿意到生活中去,也不愿意思考。把一些自己策划出来的东西说成了是民意,那是强奸民意。
我从来没有象今天那样讨厌我现在的职业,从来没有象现在那样害怕上班,过去虽然辛苦,但把一个犯罪嫌疑人送进监狱很有成就感,心情愉快好几天,但现在呢,只要你上班,你就老是要提心吊胆,不是被领导骂就是被你要打交道的人骂,而骂你的人,很多是违法人员(真正犯罪的人倒不敢,贼亦有道嘛),真正办事的普通老百性倒不多,真是郁闷,你抓了一个人进去,却成为了一种负担,在程序上你稍有一点毛病,就扣分,这一扣分,你一年的工作就白干了。现在的领导要求普通警察转变观念,树立为民服务的思想,但他们的管理观念一点没有改变,领导讲话嘛,一般是:大家这段时间很辛苦,咬咬牙挺过去,接着就开骂了,骂完后的结束语一般都是:不想干的辞职,马上批,大家都干警察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别的技术,出去能找到活干吗?还是用点心做好工作吧。得了,还是继续受气吧,也别提什么要求了。群众不理解不要紧,这坐机关的怎么还不知道吗?说穿了,还不就是为自己的帽子。
上班提心吊胆,下班赶紧溜人,遇到事情多请示,领导说干嘛就干嘛,办案堆起笑脸扮猪头,管他是群众还是罪犯,遇到投诉自认倒霉,数着日子盼退休。这还是警察吗?郁闷啊。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想,公安为什么经常受到媒体的攻击呢,有些报道与事实相差甚远,我想到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公安机关的禁口令,现在的警察是不能自行接受记者的采访的,记者采访要经上级宣传部门统一安排。但社会治安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事情,警察的内部运作不透明,也引起了很多的猜测,与警察有关或者说与社会治安有关的话题自然会吸引大众的注意,这也是作为记者愿意挖掘的题材,但作为普通记者想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又是那么难,即使是专门跟公安这条线的记者,也只能得到一些官样文章,这些报道,不仅不能完全还原真实过程,并且都是千篇一律,无非是警察如何如何的英勇、如何如何的有智慧等,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象小说写的那样的情节,在真正的生活中,绝大部分是平谈无奇,就拿破案来说吧,可能有99%的话是白干了,从大量的调查中,分析出那一点,就把案给破了,而这一点往往就是一件特别普通不过的事情,也很容易漏过,我们经常在事后常常说这是“运气”,其实也不然,一个人作了案,总是有漏洞的。虽然绝大部分案子事后看来平谈无奇,但一年下来,总是有那么一两件事是值得回味的。在很多事情上,尤其是媒体暴光的事情,当事警察是有话说的,就因为“禁口令”,迫使记者只能从当事人中了解,出于当事人自身利益的考虑,能给出十分公正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当然罗,为了让文章更能吸引人的注意,添油加醋是少不了的,再“采访”几个你永远找不到的人,说几句你永远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话是记者的惯用手法。如果公安部门稍为放松一些采访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报道,也许能拉近警察与记者之间的距离,也让大众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真相。假如每一个派出所都有一个记者与警察一起工作,一起破案,可以起到监督作用,又可以让大众知道警察是怎么办事的,这该多好呀,我想很多记者为了取得一手的资料是不怕辛苦的。想归想,但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我不知道中国其他地方的警察好不好当,反正我这个城市的警察不好当,错,是基层警察不好当。辛苦倒是次要的,压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我早些时候还在想,说不定哪位老兄承受不了压力,拿起枪把把一些人给“突突”了呢,这回这些领导就有戏看了。可没等我想完,几个警察就被人杀了,这是什么事呀。
阿Q一下,也许挺过这几年会好些?明天会更好?!忽然间,我想起了提出“有困难找警察”的那位,如今是还安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毒品真的能戒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