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暴跌什么时候猪价容易涨价涨价

每天报最新猪价!这波猪价国内很多地区猪价都上涨到了6元猪价,这波猪价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上涨的呢?我给大家分析分析看看,大家也都知道,前几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特大暴雨,导致很多地区出现洪涝加上雨水封门,导致很多地区的猪调不出来,导致北方的猪往南边调运受阻u,猪价才会慢慢上调,加上国内养殖场挺价的行为明显,再次推高猪价的意图相对明显,但是从整体来看,在供需方面,依旧是供大于求的,只是现在标猪紧缺,猪价才会出现上涨趋势...............................当前长期的亏损已经压的养殖户透不过气,不管是猪场老板还是饲养人员和药厂都看涨未来7-8月份的生猪季节性趋紧期,对猪价的上涨和下调都存在分歧。很多屠宰企业方面反应也希望猪价能够有所提升,来减少相应的成本压力,对于目前处于暑假消费的淡季,天气炎热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转为清淡,各种大型团体企业的猪肉消费减少,加上前期低价库存都比较充足的影响,此次上涨幅度将会受限。进入七月份,随着这几天猪价走势来看,当下猪价或已进入一个缓慢的震荡爬升期,短期预计全国猪价整体仍将稳中上涨态势的趋势。另外给大家说下为啥这次的猪价周期为什么时间比之前要久,在2016年,2017年咱们迎来了猪价周期的顶峰年,2018年本来就该走向猪周期的下坡段,由于环保禁养的作用,使母猪难以恢复到正常存栏量,这样就使猪周期产生严重变异,从而拉长猪周期的盈利时间段。在2018年下半年行情肯定不会太差,至少6元以上的行情是常有的,说这些,主要是是想告诉广大的养殖朋友们,一定要有信心,坚持卖涨不卖跌,那是绝对不会亏的。看完别忘记分享朋友圈哦!分享美德传承,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注意!多地猪价下滑,终究斗不过屠企,养猪人需注意这几点!
来源:养猪网-李昊坤
  猪价点评
  继昨天东北猪价开始持平,今天猪价开始多地下跌, 整个这波跌价,就是屠企在搞鬼,猪价上涨期间,收猪变得简单,库存够了,紧接着就杀价,压价,整个带动北方地区,东北华北地区率先跌价,继而延续向全国,不过这波下跌幅度不会太大,出现大跌的可能性还是较小,毕竟往年这个月份,标猪也不是很多。
  目前的压价只是属于性回调,毛猪涨价无论是政策方面的支撑,还是本身周期运行的需要,还是养猪人长期亏损后满满的希望,都无一例外的指向涨价可以持续。这两天,为了减压,那些猪大于280斤的,你可以分批出栏。至于适重标猪,在我们每天公布的猪肉价格还在高位的时候,没必要跑路。
  猪源紧俏,猪价越涨越&抢&
  据江南晚报报道称,最近本是猪肉市场的一年中最淡的季节,然而江阴勤科养殖场的负责人这两天却比平时还要忙:虽然格已持续一周上涨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但他每天都能接到好多猪贩子&抢&猪的预订电话。最近几天,无论是&上游端&的,还是批发市场的白条肉、销售终端的零售价,都齐刷刷往上猛涨。
  1.零售价每斤涨了近2元
  周新路农贸市场肉摊位的摊主林师傅告诉记者,猪肉价格已经连涨五天了。&之前肋排每斤只要16元,这两天已经涨到18元了。&他表示,按这个趋势,估计还要涨几天。而记者在附近另一家生鲜超市看到,肋排价格已经涨到每斤20元,连草排每斤也卖到16元了。记者注意到,即便猪肉价格&五连跳&,但前来买肉的市民仍络绎不绝。&涨是涨了点,不过还没去年的贵,还是可以接受的。&一位老阿姨如是说。
  尽管&二师兄&身价一路看涨,但对于养殖场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多欣喜。&之前价格实在是太低了,现在其实属于恢复性上涨。&江阴勤科养殖场负责人是总坦言,三四月份时格每斤只有5元,五月份开始逐步有所反弹。最近格确实出现了一波持续上涨,不过刚回升到成本区间,昨天涨到了每斤6.6元。&前半年基本都是亏本的。&他告诉记者,生猪养殖目前的成本价在每斤6.5元左右。
  2.肉价暂时不会&掉&
  在业内人士看来,猪肉最近即便&几连跳&,但价格仍处于历史低位。&猪价实在太低了,上涨是必然的。&该人士表示这一波看似涨势很猛,但从历年同期以及整个生猪市场价格来看,其实只是&毛毛雨&。
  天鹏食品城负责肉类批发的人士告诉记者,去年过年后白条肉价格就一路下跌,5月下旬起开始出现反弹,但涨势还是相对比较平稳的,期间涨涨停停。&最近几天突然持续往上拉升,仅批发价每公斤就涨了1元多。&据了解,这两天白条肉每公斤16元多。
  可以知道的是,目前市场上白条肉消费依旧是比较火爆,目前猪价仍然不具备暴跌的基础。经历了几轮涨价后,大部分屠宰企业都跟上步伐上涨了白条价格,不存在屠宰厂大面积亏损的说法。目前猪价下跌依然是屠企在压价,把利润扩大,提示各位的猪友,及时出手!别压成大牛猪,价格更低,风险更高啊!
热度排行24小时排行节后猪价下跌 如何破解价格怪圈 生猪价格行情 - 商业与经济 - 中国网 o 中部纵览
商业与经济
节后猪价下跌 如何破解价格怪圈 生猪价格行情
节后猪价下跌
&今天超市的后臀尖才11块零8毛,挺便宜的,我就多买了一些,准备做点酥肉让孩子们带回去。&沈阿姨买菜回来在小区门口碰到舞伴们说道。
&嗬!那真不错,我们家年前买的肉还有好多,价钱比这贵两块多呢,以后坚决执行现吃现买!&杨大妈回应道。
春节过后,猪价出现大幅度下跌。据农业部监测,1月22日-1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5.68元/公斤,较2017年同期下降15.06%。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0.45元/公斤,较2017年同期下降14.86%。2月19日-2月25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4.58元/公斤,较2017年同期下降16.78%。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19.41元/公斤,较2017年同期下降14.68%。
A股市场上,与生猪相关的股票近期也表现不佳。Wind数据显示,猪指数年初以来累计下跌7.06%。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本次猪价降价始于2018年1月中旬。&受春节影响,猪价从2017年11月份开始上涨,到2018年1月中旬,由于需求增长有限,而市场供给又持续增加,猪价开始下跌。&东证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唐翌表示。
不过,这一轮猪价下跌并非一蹴而就。据卓创资讯生猪产业链分析师李晶介绍,春节长假期间,屠企放假停宰,养殖场出栏量下滑,造成供需两弱格局,猪肉市场出现了一个平稳期。然而,春节过后,猪价开始进入快速下跌。
李晶分析,此次猪价大跌主要是受四方面因素所致:其一,前两年大型养殖场扩张迅速,产能开始释放,猪源供给持续增多;其二,年前屠企备货时间较往年稍有缩短,养殖户节前清栏难度较大,且部分养殖户对节后行情仍有看涨心态,部分肥猪存量被迫在年后释放;其三,屠企开工率下滑严重,分割入库暂未大量开启,而节后消费转淡,企业订单缩水严重,需求低迷难以有明显利好支撑;其四,猪价连续下滑,且似乎暂未跌至&地板价&,专业二度育肥户犹豫入市,目前市场生猪仍以按市出栏为主。
中粮期货生猪研究员熊宽表示,造成此次猪价下跌的核心原因有三方面。其一,行业从2015年5月开始扭亏为盈,持续的盈利推动规模猪场尤其是大企业扩张产能;其二,产能结构优化带来行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突出特征就是先进产能替代落后产能;其三,出栏体重提升和生猪出栏效率提升致猪肉供给增加,而猪肉消费基本平稳,甚至小幅下降,叠加进口猪肉影响,造成猪肉供应过剩。
缺乏避险工具
&对于大部分生猪养殖场户来说,目前猪价已经跌破成本线,自繁自养的养殖户每头猪平均亏损已超过100元。&芝华数据高级畜牧分析师姚桂玲表示。
除此之外,近期饲料价格的不断升高,也加重了养殖户的负担。李晶表示:&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利空养殖盈利,而饲料价格的不断升高,则加重了这一利空影响。近期,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值持续下降,亏损或在150-200元/头。&
对于养殖户而言,此轮猪价下跌的影响有多大呢?姚桂玲表示,养殖户亏损将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经营现金流,对资金周转非常不利。一些生产效益控制的比较好的猪场,在经历近两年多猪价上涨中,可能有比较好的资金实力,可以应对这一次猪价波动。但对中小猪场来说,资金链原本就薄弱,猪价大跌对其打击可能比较大,这次一旦退出市场,后期启动再进入的难度会增大。
实际,一直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频繁大起大落。由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往往盲目扩产或者减产。尤其是近几年,各大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制定计划加速扩大产能,但苦于没有避险工具,一旦价格进入下跌周期,养殖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一次猪价下跌,可能超过了很多行业参与者的预期,影响中大型猪场的增产扩产计划。&姚桂玲进一步表示,据了解,已有部分生猪养殖企业将要缩小增产计划,原本打算投资新增的,已经停止放缓。
唐翌表示,由于生猪生长有6个月左右的周期,养殖户很难在短期内对生产计划进行及时地调整,因此猪价大幅波动,不仅会使养殖户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也会挫伤养殖积极性。
如何破解价格怪圈
近年来,养殖者频繁地体会着生猪市场的冷暖交替。一般而言,&猪周期&运行轨迹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通常会在2-3年循环一次。
&猪周期&是如何形成的?由于猪肉等畜产品养殖周期长、不易储存,价格涨跌趋势延续的周期也比较长,这是&猪周期&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熊宽认为,2017年是本轮&猪周期&价格下降的第一年,但行业整体上仍维持盈利,2018年则属于后周期,因产能相对过剩,猪价有望维持低位震荡探底态势。
&&猪周期&通常会加大养殖户生产经营的不稳定,影响养殖户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全行业参与者的稳定经营。&姚桂玲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以及猪肉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各国之首。生猪市场规模超万亿元,约占世界总出栏量的57.46%。生猪上下游产业链涉及饲料、养殖、兽药、屠宰、食品等领域,直接关联企业数万家、就业人员过亿人。
如何应对&猪周期&给生猪产业上中下游带来的不稳定影响?姚桂玲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生猪养殖市场。例如美国,虽然也存在猪周期,猪价波动也很大,但会借助金融工具,运用生猪期货、玉米期货和豆粕期货进行期货和现货的套期保值,以此抵御和抗击市场风险。
目前,我国已有玉米期货、豆粕期货,生猪期货也已获得立项申请。作为全球最大的畜牧品种和我国最大的农业品种,生猪期货的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引导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生猪期货将为生猪产业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可以根据出栏计划,在期货市场提前卖出锁定销售利润,稳定养殖经营活动,解决规模企业快速扩张的后顾之忧,推动行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破解生猪的价格怪圈方面,除了寄希望于生猪期货等衍生品工具,还应该鼓励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有业内人士建议,或许次轮猪价大跌才刚刚开始,加上环保税的征收,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的涨价,未来可能会淘汰掉一大批散养户,这将倒逼部分散养户和中小猪场向家庭农场、规模化猪场发展方向转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猪价为何暴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