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拉弧圈球挥臂线路应注意哪些问题

&加载中...
查看: 2668|回复: 4
业余选手正手弧圈球发力浅谈
阅读权限255
注册乒乓网,名师1对1指导!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要不要练弧圈球?初入门的朋友往往认为弧圈球难练,是一项“高级”技术:要求手感好,动作大,跑动范围又大,好不容易拉一板上台,让对方轻轻一推就是一个大空档,实战中的作用似乎还不如攻球。于是乎产生了一个痛苦的矛盾:如果从提高技术水平和打球乐趣的角度,好像要练弧圈;可是从实战的效果来看,又好像有些中看不中吃的意思。难道说弧圈果真是一项高级技术,业余爱好者难以掌握和运用?& & 弧圈球作为当今世界乒坛的主流技术,击球节奏多变,第一弧线弯曲率大,落台后的第二弧线低平前窜,兼有稳健性和攻击性。如今不练弧圈,很难与对手抗衡,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临阵时多一样技术就多一点变化,总会有所帮助吧。所以有志于提高乒乓球水平的球迷朋友不可不练弧圈。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球迷就不一定勉强去练,因为他们过去已经形成了近台快攻的风格,手法已基本定型,体力和反应能力也一般不足以保证充分发挥弧圈的威力。
至于说弧圈球比较难掌握,确有一定难度,但也不是高不可攀。老人家说过:“战略上要藐视它(困难)”!弧圈球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强烈的上旋球,大家过去练过的“拉攻”可是弧圈球的“前辈”呢,只不过动作有大小、上旋有强弱之分罢了。
怎样练习弧圈球?
& &&&为了更好地练习弧圈球,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弧圈球的历史和旋转球的原理。
弧圈球是由日本人(中西义治为了对付削球)从拉攻技术中分化出来的,最初的名称叫“弧圈形上旋球”。随着器材(底板、海绵、胶皮)及技术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弧圈球旋转和速度已不可同日而语,早就突破了原来名称的涵义:旋转更为强烈,弧线却变得低平。上旋球由于空气动力学原理,飞行弧线有向下弯曲的特性,(在前进速度一定时,)上旋越强,弯曲度越大,过网后向下弯曲,因而不至于像平击球(不转)那样击球力量过大就平飞出界,保证了大力击球的命中率。这也是弧圈球能成为当今世界乒坛主流技术的原因。
& & 练习弧圈球,说到底就是要加强击球的旋转(上旋),简单地说就是在来球落台后的恰当时机,使球拍速度达到最大,以合适的板形沿球体切线方向摩擦球的中上部。至于什么时候是“恰当的时机”;怎样使球拍速度达到最大时触球;板形怎样才叫“合适”,各种教科书、资料都讲得很多,也不难找到,在此不再赘述。个人感觉,练习弧圈球时记住这句话,并注意仔细体会,就会很快找到拉弧圈球的感觉了。
& &&&虽说练习拉弧圈球是要“使球拍在速度达到最大时击球”,但在最初练习拉弧圈球时却要反其道而行之:最好只用四、五成的力。一来是为了让陪练的人能有控制地回球到固定的位置,让练习者注意拉球的连续性,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时候初学者动作的协调性不够,发全力时浑身紧张,往往挥拍速度最大时却碰不到球(即所谓“对不上点”),出现令人难堪的“徒手操”现象。这时候,要注意放松自己的身体,注意盯着来球的速度、落点,迅速移动步法,让来球的最高点(前冲)或下降前点(高吊)在自己身前右侧30度(与身体平面的夹角)左右约一手的距离,上身有向前趴着的感觉,以较轻松的蹬腿转腰带动手臂挥拍 “找”(迎)球,注意体会包住球向前或前上摩擦的感觉。这样虽然用力不大,但是由于身体比较放松、协调,易于调节,能借上来球的前冲力,身体的向前运动的惯性与之形成的合力也不小,反而比较转。
& & 如此这般地先让球拍“找”到球,再努力把球拉上台,当80%以上的来球都能拉上台,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信心后,就可以使用六七成的力量来拉球,但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力量的大小和球的旋转强度上,重点还是放松身体向前迎球。
& & 能用六七成力轻松自如地拉上球后,就可以考虑练习连续拉。刚开始还得用四五成力来拉,力量小些便于还原,身体切切注意——还是要放松,拉一板就用小跳步踮一下还原重心,同时盯住回球,移动步法准备下一板拉球,能连续拉上两三板后就要练习逐步加力。如果练习时能连续拉上四五板就算小有所成了。(这个问题我也就回答完了:-))
如何用弧圈球克敌制胜?
& &&&练习时能连续拉上四五板有时不过是花拳绣腿,实战中可能一板也拉不上,因为对方不可能像陪练者一样将球送到你最舒服的落点,总是向你最难受的位置进攻。用还是不用?怎么用?又成了一个问题。
从战略的角度,要舍得放弃眼前的利益(运用新技术战绩可能会暂时大大下降),大胆地用弧圈球,但战术上要细心,运用各种技术调动对方寻找战机,当出现落点很合适的球时,用五六成的力量起板拉球,注意落点尽量控制在对方的追身偏正手的位置,由于这时候拉球的威力有限,特别要注意防守对方的回球,能连续拉或攻球就要大胆拉(攻),不然偷鸡不着蚀把米,会死得很难看噢。
& & 如果实战中拉弧圈球能起上那么几板,直接得一两分,跟进抢拉(攻)得一两分,有了自信心,就要注意提高抢先上手拉球和连续进攻的意识,判断到回球将出台,立即迅速地跑动到位,尽力让身体重心稳定在那儿等球,这样有利于提高拉球的成功率,在一定成功率的基础上,注意拉球的线路和落点,多给对方中路和反手位直线。一般来说,因为是“抢拉”,机会不一定很好,准备不可能很充分,第一板抢拉不宜使全力,否则极易直接失误,所以要根据来球的旋转、弧线长短、弹跳高度决定力道的大小,注重落点和线路的变化,争得主动后视情况再一板一板加力直至得分。
打赏鼓励一下!
上一篇:下一篇:
阅读权限90
弧圈球也要成为业余选手的主要进攻手段。
本楼回复(0)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弧圈球是一种高级技术,没有较好的攻球基础,最好不要练,否则极易练歪了。以后要改正的问题就又多了。
本楼回复(0)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90
弧圈易学难精
本楼回复(0)
打赏鼓励一下!
阅读权限120
本楼回复(0)
打赏鼓励一下!
Powered by介绍自己的一点点拉正手弧圈球的心得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介绍自己的一点点拉正手弧圈球的心得.doc
介绍自己的一点点拉正手弧圈球的心得.doc
介绍自己的一点点拉正手弧圈球的心得.doc
简介:本文档为《介绍自己的一点点拉正手弧圈球的心得doc》,可适用于表格/模板领域,主题内容包含介绍自己的一点点拉正手弧圈球的心得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介绍自己的一点点拉正手弧圈球的心得:叔叔(我的乒乓球教练)在教我练球之前对我说:"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对于打乒乓球,从力度,拍行站位来说,拉弧圈球的时候该注意什么?弧圈球是一种带有强烈上旋的攻球技术,它弧线曲度大,命中率高,落台后前冲力大,攻击力强,比赛中既可主动攻击,又可在相持或被动时作为过渡技术。弧圈球能稳健地回击低球和下旋球,故比快攻有更多的发力进攻时机。 高水平的弧圈球对快攻以及削球等各种打法,都具有较大的“杀伤力”。由于横拍正、反手拉弧圈球都很方便,而直握拍反手拉弧圈球时,球拍的前倾角度难以达到要求,所以,以弧圈球为主打法的运动员多半执横拍。弧圈球根据击球位置的不同可划分为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侧身弧圈球;根据击球方法和弧线高度的不同可划分为加转弧圈球(也叫高吊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高水平的弧圈球对快攻以及削球等各种打法,都具有较大的“杀伤力”。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好,欢迎来到动库商城!
热门搜索:
400- 订购热线(免长途费)
您当前的位置:
>> 乒乓球教练教你正手拉球技术要点
乒乓球教练教你正手拉球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 09:54:54 分享到:
正手拉球,是乒乓球运动最基本的进攻技术之一,也是广大球友最为关心的技术环节,拉球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业余选手整体水平的提升。从本期开始,针对球友的困惑,我们将从拉球动作、击球时机、旋转处理等方面为大家分类整理释疑。这一期,我们先从拉球的基本动作说开去。
本期教练简介
马凯旋:前北京队乒乓球运动员。1990年赴美工作,1991年成为美国乒协会员、注册教练员。学生中有多人入选过美国国家少年队、青年队;美国国家队。曾发表多篇有关业余乒乓球技术与训练的文章。
姚晓春:前国家青年队选手,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双打冠军获得者,曾执教现国家队队员马龙、方博等,注重实战与理论相结合,并且在美国、日本等地有执教经历,擅长儿童启蒙及对业余选手的指导。
M=马凯旋 Y=姚晓春
正手拉球之动作要领
Q 横板正手拉球要吊腕吗?
M 这是一个提的相当好的问题。一般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就打乒乓球来说,横板握拍的基本要求就是外观上不翘、不吊,这都是指的正手技术。我想你提这个问题也许是有人告诉你拍头要向下一些,这可能是因为你拍头过平甚至有点儿翘。
在我们教学时会要求拍头略有点下垂的感觉,因为这与之后拉弧圈球时要求引拍时要有手腕的外展、触球时手腕手指要把力传到板头上是有直接关系的。吊腕,直接的效果是使手腕无法较自如地使用。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能在引拍时手腕外展,触球时想更大限度用好手腕乃至手指就是空谈。
手腕:外展而非吊腕
Q 正手拉球的时候很多教学片都说要拉到额头的位置,我怎么总是拉到左肩位置呢?
Y 根据你的描述,能确定的是,你的拉球方向有问题。拉到额头位置是向斜前方发力,而拉到左肩位置是直接横向发力。这样的发力方向容易造成肘部外翻,导致击球下网,而且也不利于抵消旋转。
怎么练:1.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先不以上台为目的,先把动作、方向改过来,徒手挥拍也能起到不错的辅助作用。
2.拉到额头位置时要有一个小停顿,停顿为的是让爆发力更集中。
3.板形大概是45度,拉到额头位置时肘部是朝下的,注意不要翻肘。
发力方向:斜前
Q 横板正手拉球时大臂和小臂是谁带动谁?
Y 正手拉球时,应该是大臂带动小臂。如果用小臂带大臂的话动作就太小了,拉球一点威胁都没有。在体会大臂带动小臂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拉球动作的完整性。从蹬腿开始,腿带动腰、腰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小臂,配合以触球时手腕手指的发力。这样你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才能够协调,发力才能一致。不管是单用大臂或者小臂,都会导致动作的变形,发力不能统一,打起球来会很别扭。
Q 拉球时什么叫大臂推送?
Y 大臂推送是一个约定成俗的说法。我一般是说:动作要有整体感。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业余选手里对“收前臂”的强调是过多的。打乒乓球,一是向前,二是向上(或向下,搓、削,拉侧旋另当别论)。但在建立技术的初期,我不推崇过多过早地强调收前臂,这样打的弊端是:一,击球的线路短,没威胁,二,没有动作的整体,身体、重心用不上,打出去的球没底气、没力量、不顶人。
当下的正手技术,无论是弧圈球,还是正手攻球,都要强调先迎后收(或者说先推后收)。拉弧圈自不待言,没有整体感,没有大臂的一体化的协调跟进使用,腿、腰的力量很难充分的传导到手上,更遑论力贯板头了。当下的弧圈球动作,你首先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动作,有了整体感,熟练了再求细节。过早过分的强调某个细节,很容易把动作搞得支离破碎,结果是事与愿违。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拉球不要收前臂。
怎么练:1.徒手;2.多球
为加深体会,可以用多球连续拉普通上旋球,但要退到中远台练才有好的效果。因为你退到中远台拉弧圈时,光靠收前臂连网子都过不去,不用腰、腿,不用大臂根本不行。连续,就是像秋千似的荡起来,用重心循环往复的运动产生的惯性去拉球,大臂自然就跟出去了。当然,动作的外形是比近台拉时幅度要大些。
整体感:腿→腰→大臂→小臂→手腕手指
Q 正手拉弧圈挥拍的轨迹,在网上看到了3种:内弧、外弧、直线。专业以直线为主,业余拉弧圈,球拍运动的线路以何种方式较佳?曾看到一篇文章提出:略为内弧的直线,如何挥拍掌握这个度(略为内弧)?
M 我先摆明观点:正手拉球,不管是专业、业余,都要追求动作合理,拉球弧线还是以直线为主。
略微内弧的拉球其实有文字游戏的成分。如果站正手位,想拉到对方的正手位,肯定会触球的纵轴线偏右,略微内弧。但不是刻意追求内弧。
拉球时,手腕有勾、撇的动作,都会影响到旋转。但从物理学来说,想把球拉转,肯定要打在球的纵轴线上。打在偏边了,拉球不冲,带有侧旋,总体来讲威胁下降。但也要分情况,如果你侧身拉球,可以稍微撇一点,为的是角度大一些拉到边线附近;或者,双方对冲,你离台近,对方在远台,可以拉一板内拐,让对方够不着。这都不是为了拉球内弧而内弧。
其实,如果你能力够,手腕展得开,击球的纵轴线中心,也能拉出很漂亮的直线/斜线来。还要依靠身体,转腰、重心都能控制拉球的线路。
建议练习拉球时挥拍一定要走直线。业余打球,要把技术动作简单化,手腕能打开,能发出力、拉的转,在身前击球,有撞击有摩擦,就是好动作,不用刻意强调内弧外弧。
动作轨迹:直线
看完上面的“乒乓球教练教你正手拉球技术要点”资讯之后,应该对您购买一下商品有帮助:
动库商城:
买运动器材上动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拍正手拉弧圈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