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产生的条件有是什么 财政的产生有哪些历史条件

现代国家构建的认识基础——人性、特权与财政
[摘要]关于人性的理解不能偏执于一端,如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也不应该过于理想化,如完全理性,更不应止于自利,而是应该将人理解为一种矛盾体,而历史的发展就像是其矛盾性的不断展开。本文转自微信号“ 闲谈新知”作者 / 刘志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引言“ 财政史上的事件使人们能够洞悉社会存在和社会变化的规律、洞悉民族命运的推动力量,同时也能洞悉这些得以发生的具体条件,特别是组织形式及其成长和消失的方式。”—— 熊彼特“财政学主要研究国家的财政问题,但它从来没有停止追问谁才是真正的国家。”—— 葛德雪现代国家的构建是一个旧式特权持续得到规范、限制与取消的历史斗争过程,并时刻面临着因人们追求新式特权所带来的挑战。国家与财政紧密相联,财政在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虽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却可能是最为普遍、最为持续、最为综合因而也最为系统、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关于现代国家构建的财政理论也应该能够解释传统国家构建、发展与兴衰的过程,因为国家是一种持续的历史现象。一、财政史是一个国家最为基本的历史邦尼主编的《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年》,通过系列案例研究考察了基于财政利益冲突的欧洲现代国家的兴起过程,而柯林斯在《君主专制政体下的财政极限》中,通过对17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直接税制的研究所阐明的主题就是,筹钱和花钱能力是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的主要属性之一,它们不但涉及国家的性质,而且还涉及国家所代表的政治社会的性质。可以说,在一个国家的历史中,财政史是最为基本的,以财政利益为根基的冲突是社会冲突的基本形式。这种认识的思想基础正是1910年代由葛德雪和熊彼特开创的财政社会学,它将财政看作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并将财政问题研究与国家兴衰这一主题紧密相联,可以说是财政问题研究的欧洲大陆传统的集中体现。贝克豪斯(Backhaus)和瓦格纳(Wagner)在2004年主编出版的《财政学手册》就是一本财政社会学论文集。约瑟夫·熊彼特财政社会学思想在今天不仅成为发展财政政治学、新财政史学等富有吸引力的新兴学科或开辟财政问题研究新的研究领域的重要思想源头,甚至被一些国内外学者认为是重建财政学基础理论的主要思想基础。对葛德雪来说,财政模式在任何时候都会决定性地影响民族与社会的演变,财政问题是现代国家诞生的主要原因。而对熊彼特来说,财政史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满足国家的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汲取及其使用结果对民族的命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财政社会学非常重视财政史的研究,按照熊彼特在《税收国家的危机》一文中的说法,我们从财政史研究中能够洞悉社会存在和社会变化的规律、洞悉民族命运的推动力量,同时也能洞悉这一切得以发生的具体历史条件,而组织形式及其成长和消失的方式在每种具体的历史条件下都是不一样的。《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刘守刚、王晓丹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二、基于人性对财政本质的追问财政这种现象天然与国家联系在一起,葛德雪说得很到位,“财政学主要研究国家的财政问题,但它从来没有停止追问谁才是真正的国家。”“谁才是真正的国家”正是财政的本质所在,正如马克思所说,“国家即捐税”。但要从理论上更好地理解财政的本质并拓展到现代国家的建构,就必须建立恰当的国家模型,以对人性的理解为基础是一种合理的做法。可以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关于人性的理解差异是造成理论差异的关键因素,而关于人性的理解的缺陷也先天地决定了理论的缺陷,并为实践带来困扰甚至是灾难。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人性都具有异质性、多样性和可塑性等特征,这与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因此,从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来看,关于人性的理解不能偏执于一端,如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也不应该过于理想化,如完全理性,更不应止于自利,而是应该将人理解为一种矛盾体,而历史的发展就像是其矛盾性的不断展开。人性中的矛盾应该从何而来?在多样性的人性中究竟哪些方面构成了矛盾中的主要对立面?不同的学科对此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就财政与国家这类与人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历史现象来说,巴斯夏在《和谐经济论》中提出的“需要-努力-满足”模型可提供基本的研究起点。在巴斯夏看来,这三个词概括了人及人类的命运,我们应该在“交换”与“掠夺”这两种“努力”的转移方式中寻找社会原理或政治经济学的根源,前者对应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强调的归人所独有的交换倾向,而后者的含义则与休谟在《人性论》中所强调的人性的弱点相一致,即人们希望将成本加在别人身上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内在统一于个体身上,人性当中是“交换的倾向”得到激发还是“掠夺的倾向”得到激发,不纯粹是个人事务,它更主要是一定社会制度环境下的个人选择,成为对人群发展和国家兴衰具有决定性的重要社会现象。因此,对财政本质的研究,也就要进一步追问到两个问题:一是政府的具体收支活动是怎样影响人性两大倾向的显现的;二是在这一制度性力量得以显现过程中是谁处于支配地位。而对财政本质的考察和分析则可以进一步聚焦到对特权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权力结构与社会权利结构等概念的历史呈现之上。《税收公平与民间正义》,史蒂文.M.谢福林著,中译本,杨海燕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三、共容利益与掠夺性国家模型为了给国家的财政活动提供合法性证明,往往借助于“共同需要”、“公共需要”等概念。但这些概念强调的是“异中求同”、存量中求“同”,是立足现在的“同”,对“异”如何看待如何处理是搁置的,这在特殊情况下就可能发展为“求同伐异”,而且也往往因以“小同”掩盖“大异”而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奥尔森在《权力与繁荣》一书中所强调的共容利益(encompassing interests)概念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选择。“共容利益”不仅包含“异中求同”,更强调“异上求同”和增量中求“同”,是立足未来的“同”。“共容利益”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真正基础,它不排除斗争,但却为沟通、对话留下了空间。相反,在“共同需要”和“公共需要”概念中并不必然包含探讨何为正义的需要,因为一旦以“共同需要”和“公共需要”这类概念为名义,那就意味着它已经具备了客观的内容或客观的标准,进而也就大大缩减甚至是取消了正义讨论的需要。谢福林在《税收公平与民间正义》所探讨的内容在“共容利益”概念下可得到更好的理解。国家权力具有很强的掠夺性,因此,暴力论国家模型远比契约论国家模型更接近历史真相。但国家并不纯粹是一种掠夺机构,它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好处,也就是说,契约论所阐述的国家存在的理由也客观存在,而且这些理由正是现代国家价值与理念产生的基础。因此,在奥尔森看来,“掠夺性国家”(predatory state)一词具有误导性,所以他特别强调掠夺性国家模型必须考虑掠夺者提供公共物品的动机,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或隐喻为专制政府。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Lloyd Olson, Jr,1932年-日),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制度经济学的诸多方面(私有财产、税收、公共财、集体行动、合同权利等)有很大贡献奥尔森从中国一个叫“白狼”的军阀的事迹中受到启发,其“流寇-坐寇”模型代表了一种新的掠夺性国家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概念就是“共容利益”这个概念,它比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提出的暴力潜能模型更好地整合了暴力论和契约论:理性的、自利的流寇头子好像是在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下变成坐寇,戴上皇冠,自封君主,以政府取代无政府状态,从而在共容利益机制下改变了掠夺习惯,变无限掠夺为有限掠夺,积极维持社会秩序安定,创造生产条件,甚至愿意兴修水利、铺路架桥、提供其它公共物品,因为这些活动和有限掠夺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他自身的长远利益。由“流寇”到“坐寇”,再到国家,财政制度得以建立,但它改变的是掠夺的形式,而不是掠夺的本质。四、从财政史中洞悉国家治理与兴衰财政权在国家产生中确立了其作为国家基本权力的特殊地位,而在巩固国家的统治中则通过财政上的收与支确立了其社会权力-权利结构以保障和实现各种特权性利益。根据基本的财政史实,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对“谁才是真正的国家”这一财政本质问题的追问可以进一步转化为“两种权力问题”,一是政府收支权的确定是否统一和集中的问题,二是政府具体收支决定权的行使与制衡问题。这可以被看作是对葛德雪在其创立财政社会学时所强调的“国中之国”概念的阐发。葛德雪认为,忽视或隐匿“国中之国”的“国”的真实内涵,使所有试图将财政拉上正轨的努力都失败了,或者说在构建财政制度上浪费了很多创造力,要么是天真的自欺欺人,要么就是愚弄人民。国家与“国中之国”的斗争妨碍“共容利益”的实现,而“两种结构问题”研究和“两种差距问题”研究是揭示“国中之国”问题或“两种权力问题”的实质的重要途径。其中,“两种结构问题”主要是指收入结构问题和支出结构问题,收入结构问题考虑的是财政收入从哪里来、收多少、怎样收、谁来收、谁承担了收入负担等;支出结构问题考虑的是财政支出去哪里、支多少、怎样支、谁来支、谁享受了支出好处等。“两种差距问题”主要是指收入差距和支出差距问题,收入差距问题主要针对的是民众所支大于政府所收;支出差距问题主要针对的是民众所得小于政府所支。这些问题描述了实际的国家治理,其中包含了财政制度安排与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密码”,而财政史或财政问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努力解开这个“密码”,从而为现代国家的构建和维护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熊彼特在《税收国家的危机》一文中所寄予的希望:“懂得从财政史中聆听信息的人,比起那些从其他地方着手的人,更能清晰地洞悉世界历史的声响”。本文相关文献援引列表如下:1、邦尼主编:《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年》,中译本,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2、葛德雪著:《财政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路径》,载马斯格雷夫等主编:《财政理论史上的经典文献》,中译本,刘守刚、王晓丹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3、柯林斯著:《君主专制政体下的财政极限》,中译本,沈国华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4、刘志广著:《新财政社会学研究——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5、谢福林著:《税收公平与民间正义》,中译本,杨海燕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6、熊彼特著:《税收国家的危机》,中译本,刘志广、刘守刚译,附录于格罗夫斯著:《税收哲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本文为刘守刚、魏陆主编的“财政政治学译从”的译者撰写的“财政与现代国家”主题系列文章,此为第四篇。编辑:豆姑娘。)作者简介刘志广,1976年生,先后毕业于湘潭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并曾挂职任中共闵行区七宝镇党委副书记。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社会学和经济学基础理论,出版专著《新财政社会学研究——财政制度、分工与经济发展》,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unjiche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财税史重点;(请补充修正,具体细节请看书);(一)名词解释;1.相地衰征;春秋时,齐国管仲实行的按土地好坏的;3.子口税:外国商品进入内地或外商从内地收购土货;4.复进口税:又称沿岸贸易税,指外商在中国通商口;6.统税:以大宗机制商品为课税对象的消费税;7.货物税:是统税的继续和延伸,是对应课税货物的;第一章先秦时期的财税;1.齐国改革;(1)四民分业,
中国财税史重点
(请补充修正,具体细节请看书) (一)名词解释 1.相地衰征;春秋时,齐国管仲实行的按土地好坏的等级差别,征收差额赋税的制度,标志着土地课征制度的开始。 2.初税亩:春秋时鲁国最早开始对井田及井田之外的私人所占有的土地,按亩征收田税的新税制。 3.子口税:外国商品进入内地或外商从内地收购土货出口,除在口岸海关缴纳5%的关税外,另缴纳2.5%的内地过境税,以代替沿途所经各地关卡应纳的税,即可通行全国不用再交纳任何税收。 4.复进口税:又称沿岸贸易税,指外商在中国通商口岸贩运土货转口时所纳的税。 5.厘金:晚清政府开征的货物流通税和交易税 6.统税:以大宗机制商品为课税对象的消费税。主要对卷烟,麦粉,棉纱,火柴等主要民族工业厂商所征收的货物出厂税。
7.货物税:是统税的继续和延伸,是对应课税货物的产制人、购运人课征的税,课征对象是各种货物。 (二)简答:
先秦时期的财税 1.齐国改革。 (1)四民分业,编户齐民(2)官山海;(3)相地而衰征;(4)按劳绩定俸禄。 2.商鞅变法 (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自由买卖土地合法。 (2)均平田税, “訾粟而税”。 (3)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 (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打击游惰。 (5)鼓励分家立户,以增加纳税服役和劳动力的人口。 (6)实行按人征收军赋的制度(人头税、口赋)。 (7)统一度量衡。 课后思考题 1.中国财政产生的条件。 1、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2、社会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公共管理的需要。 3、政治条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成立。 2.试述先秦时期中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及其启示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演变 1、由“有封有建”的王朝诸侯分级管理体制向“有封无建”的统一集权的方向发展; 战国时,各诸侯国都建立了以王为首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诸侯国之间各自为政,诸侯国的财政有集权的倾向。 2、国家财政与王室财政的分离; 春秋时期王室财政与国家财政仍然混为一体,这种体制到战国晚期才逐渐分离开来。 3、上计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上计的内容非常详细,通过上计制度,为国君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官员及财政管理办法和手段,加强了正在形成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4、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财政的监督。 秦汉时期派遣史掌监财政及地方各郡,就是由战国时期这项制度演化发展而来的。 启示: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进步;改革的目的要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财力分配要用于公共需要;财政税收反作用社会发展变化的能量有时候是十分强大的;进步的财政税收改革必然会侵犯社会某些阶层的既得利益,因而激烈的改革往往会遭到激烈的反抗。 3.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有哪些特点?
1、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奴隶的创造 2、财政征收形式为租贡税合一的实物交纳 3、分田制禄,井田制赋 4、在管理体制上,一是公私财政不分,即国家财政同皇室财政不分;二是实行地方分权、分级的管理 5、“量入为出”的财政管理的原则 6、分官理财的任职结构 7、实行财政任务与吏治奖惩的上计制度 4.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给我们的启示: 主要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其中较有代表的有春秋初齐国和鲁国的税制改革,战国时的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邹忌改革和商鞅变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国商鞅变法。 改革的历史意义
(一)春秋时期 1、向井田之外的生产所得课税,从法律上否定了当时社会格局赖以存在的政治经济基础井田制, 从而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国家向社会增加赋税负担,从而鞭策赋税负担人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财政收入,满足了争霸对财政的强烈需要;
(二)战国时期 1、进一步推动了封建私有制的确立; 2、进一步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3、形成并实践了财政税收政策为实现社会目标服务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4、以合理的财政分配实践揭示了财政分配本身是一门学问
春秋战国财政改革的启示: 1、财政税收反作用社会发展变化的能量有时候是十分强大的; 2、 进步的财政税收改革必然会侵犯社会某些阶层的既得利益, 因而激烈的改革往往会遭到激烈的反抗。
秦至清代的赋役制度 1.秦至清代赋役制度(主要是两税法和一条鞭法) 试述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基本精神及意义。 原因: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与此同时,按垦田面积征收的地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制度非常混乱。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基本精神:1、财政原则,“量出以制入”,即政府先预算财政支出规模,然后再据以确定全国应征赋税总额,再摊派到各地征收。2、课税主体,不分主户、客户,一律按现居住地的户口登记簿为准纳税,对于不定居的商人按定居商人的标准纳税。3、课税客体及课税原则,即一律依据贫富和拥有的土地、资产的多少来纳税,原来享有蠲免赋役特权的官僚、贵族、僧道户等也不例外。4、对租庸杂徭的处置及纳税期限,“将租庸杂徭都并入两税,“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枉法论”。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完纳时间不得超过六月,秋税不得超过十一月。5、计税依据,“以贫富为差”、“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即新税制中户税仍以资产多少为标准定出各户的等级,地税以的垦田数为标准,各州按旧有数额分摊于各地。6、计税手段和纳税物品,即以货币计税,实际征收时再折纳实物。7、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原则,三分制:上供、送使、留州。 历史意义:1、财政原则:有利于限制赋外加赋的发生;2、课税客体:开始了以资产为课税客体的历史,扩大了纳税面,体现了税负均平、税收普及原则;3、计税手段:开创了以货币计税的先例,使全国有了统一的计税标准;4、税收征管:简化了税制和征收手续,减少了税收成本;5、财政权益分配:加强了中央控制财政的权力。 局限性:1、财政原则,量出制入,直接导致政府支出规模扩张和摊派;2、货币计税、折征实物,使纳税人的负担不稳定;3、税率和课征标准,配赋不均;4、两税之外,法外加征。 简述一条鞭法的基本精神和历史意义: 基本精神:(1)赋役合并、正杂统筹。将明初以来分别征收的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在一起征收;并把以前向地方索取的土贡方物、上缴京库的岁需及本地存留的费用,都并入一条鞭法内编成总数来征收。2)对役法的改革,将差役中的力差全部改为交纳代役银。官府所需力役从所收税款中出钱雇募,不得无偿征调。在农业赋役制度上,无偿征发劳动力的徭役制度被募役制代替。(3)课征对象是田亩。对人税转为对物税,由“丁、产从户”,改为计亩征银。4)纳税形态――赋役改为征银,以银折收。(5)课征方式――官收官解。“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历史意义:1、赋役合一,标志着我国沿袭了近二千年的赋役平行制向近代租税制转化;2、以银代役,对人税转为对物税,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为工商业发展提供较多的劳动力;3、在清查土地和资产的基础上实施,扩大了负担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均平税负的作用;官收官解,减少了胥吏营私舞弊的现象。4、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课后习题
1.把握秦至清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规律 第一,征课形态――赋税和徭役两条线,由分离到统一。一条鞭法和地丁钱粮结束了中国赋税、徭役平行征收的历史,中国土地所有者承担的赋、税、役的三元负担结构达到最后的统一和完善;第二,征课对象――人和物两条线,对人课税逐渐向对物课税转移;第三,征课内容――实物、劳役与货币三条线,货币税逐渐取代实物税和劳役。
秦至清的工商税收 1. 历代封建国家向以重农抑商为国策,为何工商业仍然不断发展? 一、从政治方面看,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统一局面的形成和巩固,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从地理方面看,我国古代很多大城市所处地理环境优越,陆路、水路发达,各城市、各民族之间贸易频繁,同时在长三角地区 出现了繁荣的商业圈,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三、从重农抑商的本质看,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方法措施就是把商业从私人手里夺过来,改为官营方式,但是工商税是仅次于农业租税的重要财政收入,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就会以官营的方式让工商业发展。 2. 从历史上工商税收制度的发展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示? 启示:中国历史上工商税收的发展,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为工商税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又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统治者,在工商税税种创新及征收手段的探索上费尽心机,推动了工商税收的发展,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没有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考虑,因此封建国家的工商税收基本作用就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秦至清代的非税收入 1如何认识封建国家的官营商业行为? 主要形式是官营专卖“官山海” (一)盐专卖1、西汉盐专卖政策;官府经营,严禁人民私煮盐。2、隋和唐初,对盐既不专卖,也不征税。3、宋代盐法实行“禁榷”和“通商”;宋代盐制:计口授盐法、折中法、盐钞法、引盐法4、元朝实行盐专卖:引岸行盐制 、计口授盐制 、设局官卖制、官卖商买制、入粟中盐制。5、明清两代以盐专卖为主 。明实行纲法。清实行官督商销的引岸制度和官运官销制(二)酒专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收入,节约了开支。但买扑户一般为地方权势之家,他们和官府勾结,一方面减少向国家交纳的收入,另一方面随意抬高酒价,结果造成百姓负担加重,而酒利却归于买扑户和贪官。(三)茶专卖(四)其他官商行为1、均输、平准2、宫市、和买 。这一系列行为有利于我国封建社会商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也为我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埋下伏笔,但是,由于这些政策都建立在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基础上,因此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封建国家财政保障与支出 1.封建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有哪些具体形式? 一是弃婴养育因生计所迫,自宋代设立慈幼局、婴儿局后,历代全婴堂、育婴堂之设史不绝书。 二是助学济困因为家境贫穷而辍学的优秀者不在少数。政府与社会都非常关注如何救助这些贫困学子。三是贫病救治。自北宋政府大力兴办义诊慈善机构后,至南宋蔚然成风,并作为地方官员要善政加以鼓励。四是养老善终。自北宋崇宁年间在常平仓下设立安济坊、漏泽园后,以赡养孤寡老人为宗旨的养济院、居养院、安济院纷纷建立。五是理丧恤葬。六是失业救济。 2从封建国家的财政支出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在提高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管理效率中同样具有如下积极的借鉴意义:一,在财政支出目标方面强调“用之于民” “以财生财”中国对税收与财政支出自古就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说法,这些都强调国家财政支出的职能,一方面要重视民生,为国家提供公共产品和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服务,另一方面,也在于使 国家有稳定可持续的资金链条,能够稳定地发挥其职能。二,“开源节流”是制定财政支出政策的工作原则。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治国方针。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要真正做到有效的‘节流’, 其必备途径就是要不断强化财政监督机制。三,“量入为出”是制定财政支出政策的基本方法。“量入为出”的思想对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仍具有进步的时代意义。这种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历史上官吏贪赃枉法的现象严重,而这正是国家财政开支腐倡廉,端正社会风气,又可整顿经济秩序 促进生产与流通的正常发展。四,省官厚禄,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惩治贪官污吏,是减少财政开支重要原因之一。
封建国家的财税管理 从秦至清代财政管理体制谈其财政特点。 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没有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强制对全国的财源进行统一管理。中央集权集中的仅仅是财政职权的集中,而不是财政责任的集中。国家财政的收入与皇帝个人的收入常因皇帝私欲和高高在上的皇权而没有分割开来,使国家财政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封建国家的财政管理仅是消极被动地管理。
清代晚期财政
1.晚清财政制度的变化 (1)财政收入方面。 田赋,盐税等更加繁重:新开征了关税和厘金,且税额增长很快,成为清政府财税收入的大宗;税收成了清政府大笔外债的担保;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外国人控制了中国海关;债务收入开始渗入晚清财政。 (2)财政支出方面。 财政开支急剧增长,尤其是军费,战争赔款和偿债付息等方面的支出数额巨大。 (3)在财政管理方面。开始效仿西方。 课后思考 阐述晚清中国财政半殖民地化性质 甲午战争后,对外借款急剧增加,此时期的西方列强已由单纯的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经济落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 (1)经济上的掠夺性:①借款的利息高 ;②折扣大 ;③利用操纵汇价的涨落及银价下跌的形式,对中国进行勒索; (2)政治上的奴役性:①外债多由赔款转化而来;②外债由外国人指定用途;③限制向他国借款,不许提前偿还;④一般由中国关税、盐税以及百货厘金等作担保;⑤如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债权国有权到通商口岸直接征税。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外国人控制了中国海关;债务收入也开始渗入晚清财政。
民国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向现代化转型的标志是什么? 答题要点:(1)分税制
(2)财政管理体制 (3)取消了一些具有封建性质的税种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中学教育、34中国财税史重点等内容。 
 中国财税史论文 隐藏&& 《道德经》中的经济思想经济问题并不是《道德经》中的主题,《道德经》中的经济思想,是从其哲学、伦理学 等思想中派生而来的。然而,正是...  中国财税史重点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中国财税史重点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今日推荐 ...  中国财税史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改革的历史意义 (一)春秋时期 1、向井田之外的生产所得课税,从法律上否定了...  中国财税史第一组小组报告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论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和先秦时期相比的进步性梅欢 王梦晗 王静怡 冯丹澜 别雅芬 柳培泽 杨惠林 中国古代赋役制...  考点九: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由人丁逐渐向财产、土地转移的影响:1、 政府财政收入...③ 隋唐安史之乱后,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④五代十国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⑤...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确立 巩固 完善 ...  财政与金融学重点内容_金融/投资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一、如何创新财政支出方式 ...③按财政发展的历史进程可分为:中国财政史、外国财政史、税制史、公债 史,以及...  《晋商对中国会计史的贡献》 : 其一、创立了龙门账。明末清初,山西傅山参考了...推出了以增殖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并 实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税制 分税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党产生的历史条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