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CPU越来越多地采用硅脂而不是焊锡cpu散热硅脂哪种好

<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Intel下下代Skylake处理器将放弃硅脂,重归SNB时代
Intel下下代Skylake处理器将放弃硅脂,重归SNB时代
11:39&&|&&作者:
&&|&&关键字:,,,,
Intel下下代处理器代号Skylake,由Intel公司在以色列海法的团队负责,将会有重大改变,Intel会放弃Haswell上使用的FIVR集成调压模块,同时彻底改革核心与IHS顶盖之间的导热介质,放弃IVB开始使用的硅脂,回归SNB时所用的高导热系数焊料。
Intel前两天公布了14nm Boradwell处理器的详情,这一代处理器设计已经完成,CPU架构没有重大改进,主要是制程升级。下下代处理器代号,则是Tock级别的架构升级,由Intel公司在以色列海法的团队负责,这一代处理器会有重大改变,Intel会放弃上使用的FIVR集成调压模块,同时彻底改革核心与IHS顶盖之间的导热介质,放弃IVB开始使用的,回归SNB时所用的高导热系数焊料。下下代处理器代号Skylake,将使用LGA1151插槽,是Intel以色列分公司海法团队负责开发的,虽然详细的架构还不清楚,不过Intel会放弃Haswell上开始使用的。除此之外,Skylake另一个重大改变就是导热材质的变化,Intel从IVB处理器上开始使用硅脂,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Haswell、Haswell升级版甚至下一代的Broadwell处理器上,但是硅脂的表现并不能让发烧友满意,特别是超频之后。上使用的还是钎剂焊料,Core i7-2600K的风冷超频能力也让人赞许,而IVB开始使用普通的硅脂,风冷极限频率很难上到5GHz,这也引发了持续几代的开盖潮。目前Intel主流桌面处理器都使用了硅脂做散热介质,即将发布的平台新旗舰,这一点已为人证明。如果Skylake处理器也重新回归SNB时代的散热材料,或许值得发烧友期待下。
本文读者还喜欢
改推精密拋光上蓋的服務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地跟某些人讲道理,健身是为了让某些人心平气和地跟你讲道理,可惜我读书少,脾气也不小。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2000元价位手机该如何选?
1000元买哪部手机?
现在市面上有哪些智能音箱可选?
直击双十一低价,买!CPU硅脂的作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CPU硅脂的作用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fecf640bf_b.jpg& data-rawwidth=&938& data-rawheight=&5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fecf640bf_r.jpg&&&/figure&&p&本系列文章包括综述引言、配置需求分析、产品搜罗、产品介绍、误区分析、产品对比等多篇文章,请关注后续的文章。&/p&&p&配置需求分析的文章是介绍轻薄本具有什么样的性能,满足什么样的用户性能需求,以及什么样的用户适合购买轻薄本,什么样的用户不适合购买轻薄本,哪种配置的轻薄本值得购买。这篇文章我先从CPU,GPU两个方面来说,后续文章会分析硬盘,网卡,屏幕,接口,材质等等方面,这都属于配置需求分析。&/p&&h2&&b&轻薄本CPU分析&/b&&/h2&&p&目前市场上的低压CPU一般分为这四种:七代酷睿i5-7200U和i7-7500U,八代酷睿:i5-8250U和i7-8550U。&/p&&p&八代低压CPU架构为Kaby Lake Refresh,而不是Coffee Lake新架构,所以说同频下新处理器的单核效率不会有本质变化,Refresh只是稍微优化一些东西,而不是大幅度改变。下图的跑分成绩,单核跑分相差不大,也印证了这个推论。&/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efdab8be797db0b230d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79& data-rawheight=&1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efdab8be797db0b230d8_r.jpg&&&figcaption&轻薄本低压CPU基本数据对比&/figcaption&&/figure&&p&在这里我们以Cinebench R15跑分为理论性能标准,Cinebench R15是一款基于Cinem4D引擎的处理器测试软件,它可以同时测试处理器子系统、内存子系统以及显示子系统。和大多数工业设计软件一样,CineBench可以完善地支持多核/多处理器,它的显示子系统测试基于OpenGL。(数据来源为notebookcheck)&/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c54f6eaff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12&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c54f6eaffa_r.jpg&&&figcaption&低压CPUCinebench R15跑分对比&/figcaption&&/figure&&p&从上面图表来看,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两个最关键的结论:&b&1.四核八线程的八代低压CPU理论跑分明显好于双核四线程的七代低压CPU;2.同代之间的i5和i7之间性能差距微小。&/b&另外,由于CPU架构几乎没变,单核性能接近。&/p&&p&进而可以得出简单的结论,&b&如果价钱差距不大,八代低压CPU比七代低压CPU更值得购买。i5-8250U比i7-8550U的性价比要高。&/b&但实际来说,每款笔记本的供电和降频设计不同,不能通过只看配置型号来判定笔记本性能,有的笔记本TDP设计好,能超频到功耗43W,有的厂商觉得8代U继续沿用原来的设计就好了,连针脚都没变,所以TDP缩成10W的设计同样也沿用了,以至于原来15W的TDP缩成10W,性能大幅缩水,欺骗消费者,白白枉费这四核的CPU。具体缩水情况等后续文章再进行讨论。&/p&&p&再来看八代低压CPU和七代标压CPU以及桌面级CPU的跑分情况。&/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00c8fbc64aa5ce83342b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49&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00c8fbc64aa5ce83342b1_r.jpg&&&/figure&&p&从图中可看出,八代低压CPU已经达到了七代i5-7300HQ的跑分水平,甚至接近桌面级七代i5-7500的水平,这个跑分已经相当给力,但是与标压i7差距明显,与一屁股坐在牙膏上的六核八代i5-8400和i7-8700K相差更大。&/p&&p&但是正常的跑分并不能体现长时间持续性能输出的场景,然而当你需要性能的时候,往往就是长时间的。别看跑分i5-8250U和i5-7300HQ相当,i5-7300HQ毕竟TDP为45W,实际应用场景下i5-7300HQ会比i5-8250U更出色。CPU的长时睿频功耗和短时睿频功耗,以及持续时间,都是跟具体的机型有关的,并非唯一设定。Intel默认应该是短时25W/28秒,长时15W与TDP一致。有些笔记本供电和散热设计缩水导致CPU的TDP很容易缩到10W,多线程跑分降到了400cb。功耗降频设计是实际使用性能与跑分表现有差距的原因。&/p&&p&&br&&/p&&p&具体i5-8250U的性能表现可以胜任那些工作?&/p&&p&首先,游戏方面笔记本的瓶颈在于GPU,这个级别的笔记本,以i5-8250U性能的CPU很少会限制游戏性能发挥,单独讨论CPU游戏性能要求意义不大,所以游戏性能要求将在下文的GPU部分重点说明。&/p&&p&主要吃CPU的游戏一般都是即时战略类游戏和沙盒游戏,比如《红色警戒3》、《我的世界》、《星际争霸2》,其中《星际争霸2》官方推荐配置:CPU Intel(R) Core(TM) i5 或 AMD FX Series Processor 或更高(注:这个时间应该是2011年左右的i5)。i5-8250U这款处理器可以轻松应对。&/p&&p&如果你的笔记本经常使用AE、PS、MAYA等图形设计软件运行大规模处理渲染工作,请用尽量高的CPU,比如i7 7700HQ,或者买台式机更好。因为AE渲染复杂场景视频实在是太慢了,i7-7700我都觉得慢。如果你有开直播需求的话,尽量选择其他高端CPU。有其他专业软件需求的消费者,请根据CPU天梯图按照软件的推荐配置来选择。(注:低压CPU在图中的最右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c37da9cd35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92& data-rawheight=&4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c37da9cd350_r.jpg&&&/figure&&p&2018 CPU天梯图:&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dFTV7S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dFTV7S&/span&&span class=&invisible&&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注:低压CPU在图中的最右端)&/p&&p&对于一般的上网办公娱乐,15WTDP的i5-8250U可以满足基本日常需求。&/p&&p&&br&&/p&&p&我见过有人说在B站看视频,弹幕卡顿或者看直播弹幕卡顿,flash升级到最新还是卡,是不是CPU太差导致的?那么i5-8250U会影响看视频吗?&/p&&p&这是我在百度知道上遇到的问题,像这种问题内存和GPU也是影响卡顿的原因,有时候高配置电脑开应用过多,内存不足会出现弹幕卡顿 。B站可以开启HTML5模式完美解决。另外,FLASH还有GPU硬件加速功能,利用图形卡的硬件处理能力将SWF文件绘制到浏览器中并加快位图、滤镜、混合模式和视频叠加的合成计算,与软件处理相比速度更快。以现在的配置水平,FLASH网页视频卡顿除网速外几乎都是设置问题。不用担心CPU的问题。&/p&&p&&br&&/p&&p&有人会问,我买笔记本用来跑程序,是不是应该用一个CPU比较好的笔记本?这看你跑的是什么程序了,除非是跑几小时以上的大程序,否则低压CPU编译程序没有任何问题。&/p&&p&大部分程序员的时间都是在思考、敲代码和查资料,这些工作任何一款低压CPU的性能都能满足;就算是比较吃CPU的代码编译,现代的高级语言和IDE,基本都支持模块编译,需要整个项目编译的情况极少。而一般程序编译一个或者几个相关模块的时间,一般也就十几秒到三五分钟,低压CPU完全能胜任。&/p&&p&总之,除非专业软件的特殊需求,以i5-8250U的性能可以应对一般日常使用,性能瓶颈更多是在GPU上体现出来,就是因为玩大型游戏。下面就来说GPU部分。&/p&&h2&&b&轻薄本GPU分析&/b&&/h2&&p&先来说MX150的基本信息&/p&&p&MX150是一款基于GP108芯片和Pascal架构的笔记本专用入门级移动图形卡。 它是在2017年中期发布,是台式机GeForce GT 1030的移动版本。MX150显卡比上一代的940MX性能提高了30%,比起第七代酷睿处理器上的集显HD Graphics 620,性能更是提高了263%。满血版MX150比D5版950M强了约4%,比D3版950M强了10%,但比960M低了20%,MX150对位940MX,性能上媲美950M D5。&/p&&p&MX150有两种规格,一种是标准版的,TDP为25W,而另一种则是低功耗版,TDP仅有8W。&/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01070fdaff44e5354665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86& data-rawheight=&48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6&&&figcaption&满血版MX150&/figcaption&&/figure&&p&标准版的MX150,GP108核心,384个流处理器,显存为GDDR5,容量2GB。显存位宽64bit,带宽48.1GB/s,核心默认频率1469MHz,典型boost频率为1532MHz。&/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52abd5f09a66d725d094cf639923ec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49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figcaption&低功耗版MX150&/figcaption&&/figure&&p&低功耗版MX150,设备ID号变了,标准版是1D10,低功耗版是1D12,频率有很大不同,低功耗版仅为937-1038MHz,显存频率也从6008MHz降到了5012MHz,故而带宽从48.1GB/s降到了40.1GB/s。&/p&&p&下面来看3DMark跑分。3DMark作为Futuremark公司的一款专为测量显卡性能的软件,用于NVIDIA、AMD和Intel显卡的基准测试,自1998年诞生已经有将近20年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玩家衡量显卡和平台性能的必备工具之一。&/p&&p&在Sky Diver这个测试场景中,我们会看到一名穿着翼装的女性角色飞身下来,并且穿过多处惊险的石壁。与面向高端硬件的Fire Strike场景相比,Sky Diver的演示则要低一个层级。Sky Diver是面向游戏笔记本和中档台式机的。&/p&&p&Fire Strike测试场景主要针对高性能游戏PC,包含两个图形测试、一个物理测试,以及一个可以同时压榨CPU、GPU性能的综合性测试。&/p&&p&测试样机为惠普战66和小米笔记本。&/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f83cc8b0d35f1d5e913e1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270& data-rawheight=&6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f83cc8b0d35f1d5e913e1_r.jpg&&&figcaption&满血MX150 Sky Diver跑分&/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f068b70f4eedcea7c7ce2c398da07e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52& data-rawheight=&5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f068b70f4eedcea7c7ce2c398da07e4_r.jpg&&&figcaption&满血MX150 Fire Strike跑分&/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5ca3af647e6c8e8f0cef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40& data-rawheight=&5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5ca3af647e6c8e8f0cef3_r.jpg&&&figcaption&低功耗8W版MX150 Sky Diver跑分&/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442deab0ece70b7b539ed378a7f06d1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6& data-rawheight=&5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42deab0ece70b7b539ed378a7f06d13_r.jpg&&&figcaption&低功耗8W版MX150 Fire Strike跑分&/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65c3bdfacb14d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6&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65c3bdfacb14d_r.jpg&&&figcaption&940MX Sky Diver跑分&/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79f263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56& data-rawheight=&5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79f2638_r.jpg&&&figcaption&940MX Fire Strike跑分&/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ddffe3dbdb986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317&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ddffe3dbdb986_r.jpg&&&figcaption&3DMark跑分对比&/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362bff5ac3a3b72877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921& data-rawheight=&10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362bff5ac3a3b728771_r.jpg&&&/figure&&p&&br&&/p&&p&标准版的MX150是25W的TDP,而低功耗版仅有8W,性能上低功耗版MX150是标准版MX150
78%的性能,降低了68%的理论功耗,仅仅损失了22%的理论性能。低功耗版MX150真是能耗比的榜样。&/p&&p&标准版MX150比GTX950M D3高了10%以上,比GTX950M D5好了约4%,不如GTX960M的表现。低功耗版MX150比940MX好了约35%。然而,MX150毕竟是GT1030核心,显卡只能运行在PCIe3.0*4下,这跟940MX一致,而950M以上可以到3.0*16。所以实际应用场景表现可能会出现不如GTX950M的情况,但是起码要比940MX好。&/p&&p&&b&八代低压CPU集显——UHD620&/b&&/p&&p&英特尔UHD集成显卡620(GT2),搭载于第八代酷睿低压CPU上。 与2016年Kaby Lake CPU中的Intel HD Graphics 620相比,UHD620名称从HD改为UHD。 它的时钟频率高达1.150 MHz,因此比旧的HD Graphics 620(最高1.050 MHz)高出100 MHz。&/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29fe805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96& data-rawheight=&7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29fe805a_r.jpg&&&/figure&&p&UHD Graphics 620的性能取决于各种因素,如三级缓存大小,内存配置(DDR3 / DDR4)以及内存的最大时钟频率,与Intel HD Graphics 620和Intel HD Graphics 630等集显类似。 在游戏基准测试中,HD Graphics 620,UHD620在四核CPU上获得了一定的加分。 UHD620的性能应该在Nvidia的GeForce 910M和920M显卡之间。UHD620主要优势在于硬件解码能力,至于游戏,小型休闲游戏还是没问题的,lol中特效也能玩。&/p&&p&那么MX150可以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以1532MHz的满血MX150为例介绍显卡在游戏中的表现情况(数据来源为notebookcheck)。&/p&&p&&b&测试使用的笔记本为微星PL62,GPU为满血25W的MX150,CPU为i7-7700HQ。&/b&&/p&&p&1.《星球大战:前线2》&/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a1e903ccbf1f3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61& data-rawheight=&4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a1e903ccbf1f3b_r.jpg&&&/figure&&p&2《.极品飞车20:复仇(Need for Speed Payback)》&/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bd1e341e7200385caf377a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bd1e341e7200385caf377a9_r.jpg&&&/figure&&p&3.《使命召唤:二战》&/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1ede2b4ead8eaf547529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84&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1ede2b4ead8eaf547529c_r.jpg&&&/figure&&p&4.FIFA 18&/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1d3111eedfdb8e25ce8dc3b0f8c6cb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2&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1d3111eedfdb8e25ce8dc3b0f8c6cb3_r.jpg&&&/figure&&p&5.《F1 2017》&/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bbb96ec641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40&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bbb96ec6411_r.jpg&&&/figure&&p&6.《绝地求生大逃杀》&/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80a7f1f5ea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76&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80a7f1f5eac_r.jpg&&&/figure&&p&7.《刺客信条:起源》&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12f6f02dfe4ed7c0128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42&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12f6f02dfe4ed7c0128c_r.jpg&&&/figure&&p&8.《命运2》&/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77c874c44baefdb4bb2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77c874c44baefdb4bb2d_r.jpg&&&/figure&&p&9.《ELEX》&/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e2c00d33d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e2c00d33db_r.jpg&&&/figure&&p&10.《恶灵附身2》&/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4e5e8d5f3ffa429a98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35&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4e5e8d5f3ffa429a987_r.jpg&&&/figure&&p&11.《中土世界:战争之影》&/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1fb8dbb4b34cc2d8ade401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57& data-rawheight=&5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1fb8dbb4b34cc2d8ade4011_r.jpg&&&/figure&&p&12.《尘埃4》&/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69e6de894c461dcebef6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3& data-rawheight=&5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769e6de894c461dcebef6b_r.jpg&&&/figure&&p&数据来源为notebookcheck&/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notebookcheck.net/Computer-Games-on-Laptop-Graphics-Cards.13849.0.html&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mputer Games on Laptop Graphics Cards&/a&&p&满血MX150实际表现比940MX确实要好不少。大部分2017年大型游戏MX150只能开最低特效运行,想玩大型游戏的消费者,MX150并不适合你。与i7-7700HQ搭档的满血的MX150的大型游戏表现很差,更别说低功耗、降频的MX150了。如果你愿意720P最低画质玩游戏,忍受“三帧不卡,十帧流畅”的痛苦,那你也可以凑活着玩。&/p&&p&那么MX150适合玩什么游戏?对就是对配置要求不太高的网游、单机。在1080P分辨率情况下可以中特效,甚至有的可以全特效愉快地运行《英雄联盟》,《CF》,《魔兽世界》,《反恐精英ol》,《守望先锋》,《使命召唤ol》、《dota2》等中小型游戏。如果你的目标就是玩这些游戏,不玩大型游戏,那么MX150的轻薄本就适合你。&/p&&p&接下来看看实际的游戏测试结果。&/p&&p&测试样机为惠普战66和小米笔记本。&/p&&p&《英雄联盟》1080P 最高画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fe23b6e670d93a4429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4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fe23b6e670d93a44293_r.jpg&&&/figure&&p&《Dota 2》1080P 最高画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af9ad45da3fcddf07b2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38&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af9ad45da3fcddf07b21_r.jpg&&&/figure&&p&《暗黑破坏神3》1080P 最高画质。&/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595ffde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595ffdee_r.jpg&&&/figure&&p&《坦克世界》1080P 最高画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56c76f8d939d110f956c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56c76f8d939d110f956ccd_r.jpg&&&/figure&&p&测试结果:&/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ac85b363b70cdaf1dd2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9&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ac85b363b70cdaf1dd23_r.jpg&&&/figure&&p&实际游戏表现中,满血版MX150游戏体验比上代940MX好不少,上面几款游戏满血版MX150都可以1080P最高特效流畅运行。低功耗版的MX150也要比940MX好一些。&/p&&p&满血MX150虽然性能上等同950M D5,但它在10系显卡中还是垫底的,毕竟相当于GT 1030,比M1050还要差一大截,大型游戏玩家可以选择M1050Ti或者M1050以及更高定位显卡的游戏本。&/p&&p&如果你有其他专业软件对GPU有要求,可以参考上面的GPU综合性能对比图。比如,solidworks,AUTOCAD,MAYA等这种软件。有人问i5-8250U+MX150能不能做一些专业图像渲染,如果偶尔做个渲染的话,耐心等等还能凑活。如果经常做这种工作的话建议上游戏本,或者直接上台式机。我认识几个在b站业余做AE的大神,故意问过他们电脑配置,结果大吃一惊,有一些大神用的是i7-7500U,i5-6200U这种处理器,渲染一个视频等一晚上。他们心中相比电脑配置,更在乎技术和脑洞的创新,没有技术和创新,给你再高配置的电脑也做不出优秀的视频来。&/p&&p&带独显MX150的笔记本和不带独显的笔记本怎么选择?&/p&&p&如果你不玩游戏,不跑专业软件,主要是轻办公和娱乐用就买不带独显的笔记本,如果你稍微有一点游戏需求的话,还是尽量买带独显MX150的笔记本,毕竟两者差价不大,多一个低功耗版MX150物超所值,如果你非常确定有游戏需求,可以找散热和降频设计优秀的不缩水的MX150。具体产品等到后续文章再说。&/p&&p&&br&&/p&&p&难道买了MX150轻薄本面对大型游戏就无能为力了吗?我可以外接显卡吗?&/p&&p&雷电3占用4条PCIe 3.0通道来传输信号,其数据传输率达到40Gbps,是雷电2的两倍。英特尔称,在视频传输方面雷电3支持双4K()60Hz显示器输出,也支持输出5K显示信号;雷电3支持最高100W电力输出,对于大部分轻薄笔记本电脑而言完全足够了;同时,由于兼容USB 3.1,雷电3扩展坞除了视频输出、网络输出之外还可以包含USB HUB功能。&/p&&p&从测试来看,在接口层面,雷电3(带宽略强于PCIe 2.0 x8)与台式机端常见的PCIe 3.0 x16相比,对目前常见显卡性能发挥的影响并不算明显,可以内屏,性能损失不太大。所以从技术实现角度来说外接显卡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案,目前显卡拓展坞主要在高端市场,性价比问题,便携问题,通用适配问题等都是阻碍外接显卡普及的因素。外接显卡确实是土豪玩家的一种玩法。随着厂商不断努力,在一定程度内,外接显卡会越来越火,毕竟土豪的数量是有限的。&/p&&p&这篇文章讨论了轻薄本配置需求分析的CPU和GPU,下一篇文章会接着分析硬盘,网卡,屏幕,接口,材质等等方面配置需求,后续文章将围绕产品搜罗、产品介绍、误区分析、产品对比等方面继续介绍轻薄本。&/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4.zhimg.com/v2-ffecf640bf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938& data-image-height=&586& class=&internal&&Coolwriter:2018年初轻薄本选购指南(综述引言篇)&/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4.zhimg.com/v2-ffecf640bf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938& data-image-height=&586& class=&internal&&Coolwriter:2018年初轻薄本选购指南(配置及需求分析二)&/a&&p&&/p&
本系列文章包括综述引言、配置需求分析、产品搜罗、产品介绍、误区分析、产品对比等多篇文章,请关注后续的文章。配置需求分析的文章是介绍轻薄本具有什么样的性能,满足什么样的用户性能需求,以及什么样的用户适合购买轻薄本,什么样的用户不适合购买轻薄…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60540a80baf96ea8f72_b.jpg& data-rawwidth=&369&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9&&&/figure&&p&一个程序是如何开始运行的呢?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电脑用户说:“双击程序图标就行了啊。”;初级程序员信心满满的回答:“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的。”;高级程序员也许会和你聊到c运行时库,那里才是程序编译运行的第一条指令;而熟悉操作系统的专家却并不知道如何说起,程序加载器、重定位、堆和栈的建立、进程和线程的创建等等细节闪过脑海,哪里才是真正的源头呢?&/p&&p&同样问道计算机是如何启动的,也许答案就是按下电源键而已。但在那个简单到极致的动作后面却隐藏了复杂的机理。启动的开始并不仅仅是操作系统引导,亦或BIOS运行,甚至CPU在reset vector执行第一条指令之前,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正如地球生命的发端并不由人类的到来而伊始,秘密隐藏在远古而不为人知的远古时代。让我们顺着时间回溯,站在一切发生的起点:“电源键按下”,通过时间的流转,梳理其中所有的硬件软件过程,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p&&h2&&b&史前时代:上电时序&/b&&/h2&&p&上电时序,也叫做Power-up Sequence,是指电源时序关系。它牵扯到诸多计算机部件,在正式开始时间之旅之前,我们来介绍一下所有参与的小伙伴们。&/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0ee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0eed_r.jpg&&&/figure&&p&&b&电源&/b&&/p&&p&ATX电源提供+12V、-12V、+5V、-5V、+3V和+5VSB等六种电压。也就是我们图上的两个白色的电源接入口。主板其他的不同电压是主板上的变压线路转换过来的,他们包括+3VSB、+1.5VSB、1.8VDual、2.5VDual、3VDual、VCore、VTDDR等等很多。&/p&&p&+12V主要是给CPU内核供电,它可以单独给PCIe设备供电,包括显卡等等。+5V应用最广,给USB等等外设供电。+5VSB等各种带SB的电压,是提供Stand By的供电,即在S3 Sleep时提供电力,保障唤醒和刷新。&/p&&p&主板右边中间那个纽扣电池,它叫做RTC电源,永不掉电。除非电池没电并且没接任何外部电源。 RTC用以保持机器内部时钟的运转和保证CMOS配置信息在断电的情况下不丢失。&/p&&p&&b&时钟&/b&&/p&&p&电脑中的CPU,AGP、PCI插槽、SATA、USB端口和PS/2端口等在通信速度上有很大差异,所以需要提供不同的时钟频率。由ck410、ck505和iCLK等芯片将原先散布在不同地方的晶振和分频电路整合在一起,为CPU、SATA、PCI、USB等等设备提供基础频率。&/p&&p&&b&电源时序控制芯片/电路&/b&&/p&&p&主板对于上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各种上电的必备 条件都要有着先后的顺序,一项条件满足后才可以转到下一步,如果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则整个上电过程不能继续下去。谁来控制和协调整个时序过程呢?不同的主板、芯片组、代际之间都有不同的方案,在笔记本上过去经常采用EC的方案、台式机则很多用SIO或者定制芯片,服务器上多用CPLD等等。现在很多电源时序控制被整合进了ME中,在面向嵌入式设备的Atom系列主板上则越来越多的引入了在手机等设备上常用的PMIC。&/p&&p&&b&时间开始&/b&&/p&&p&我们通过一个古老的例子来了解一下开机的整个过程:&/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278dffda5d595d6ddb4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06&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278dffda5d595d6ddb4ea_r.jpg&&&/figure&&ol&&li&在G3(未接电源)情况下,RTC电源提供RTC_RST#和VCC_RTC电源给南桥。&/li&&li&插入电源或者电池。系统进入G2,S5的状态。EC检查电源的可靠性,并发送PM_RSMRST#通知南桥各种SB电压已经准备完毕。南桥复位,部分功能SB功能激活,进入待机状态。&/li&&li&&b&用户按下电源键,时间开始。&/b&&/li&&li&EC收到PWRSW#信号,通过PM_PWRBTN#通知南桥。南桥收到PM_PWRBTN#信号后依次拉高SLP_S5#,SLP_S4#,SLP_S3#信号给EC。&/li&&li&EC发出PCON#给ATX电源。&/li&&li&ATX电源接到低电平的PSON#信号后,开始工作,发出各路基本电压给主板上的各个元件。&/li&&li&基本电压变换的其他电压也被转换出来。&/li&&li&电源发出PWROK#给EC,EC转交给南桥和北桥(有的话)&/li&&li&VRM和CPU通讯,根据VID送出Vcore&/li&&li&VRM发生VRMPWRGD#给南桥,表示核心电压OK。&/li&&li&南桥发送PLT_RST#给北桥。&/li&&li&南桥发送PWRGOOD#给CPU。&/li&&li&北桥在收到PLT_RST#信号后,1秒钟后发生CPU_RST#,让CPU复位&/li&&/ol&&p&时序图如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e0edcf8bbc8f7ef53c1ba6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e0edcf8bbc8f7ef53c1ba67_r.jpg&&&/figure&&h2&&b&青铜时代:神秘消失的时间&/b&&/h2&&p&在CPU复位后,是不是要立刻跳到reset vector开始执行BIOS程序了呢?还没有,pcode、on die rom会在这个阶段执行,TXT、boot guard等安全保障措施也在这里运行。&/p&&h2&&b&城邦时代:UEFI的四个阶段&/b&&/h2&&p&CPU终于开始执行reset vector的代码了,这就进入了我们熟悉的UEFI的世界。我们之前已经有很多文章都有介绍UEFI的各个阶段,这里简单回顾一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c5dc520ffdbc7f772d4810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c5dc520ffdbc7f772d4810a_r.jpg&&&/figure&&p&o 在SEC阶段,系统从复位开始运行(由主机引导处理器取回的第一指令),通过初始化处理器高速缓存(Cache)来作为临时内存使用,我们有了堆栈,从而可以执行c程序,然后转到PEI阶段。&/p&&p&o 在PEI最开始阶段,仅少量栈和堆可用,我们需要找到并使能足够我们使用的永久内存,通常是内存颗粒或内存条(DIMM),然后转入DXE。&/p&&p&o DXE阶段有了永久存储空间,真正开始负责初始化核心芯片,然后转换到BDS阶段。&/p&&p&o 核心芯片初始化完成后BDS阶段开始,并继续初始化引导操作系统(输入,输出和存储设备)所需的硬件。 纵观PI的整个阶段,BDS对应的是“执行UEFI驱动程序模型”来引导OS这一过程。&/p&&p&UEFI引导阶段步骤和驱动程序众多,经过多年发展,核心代码已经超过一百万行,俨然已经是个独立的小王国了。要理解UEFI,&b&必须理解UEFI的目的:初始化硬件,安全启动操作系统,并为操作系统提供统一的硬件抽象&/b&。所有纷繁复杂的驱动和表象后面,都在为了这一目的服务。只要抓住这条主线,再遇到其他的知识点也就会豁然开朗了。&/p&&h2&&b&近代和现代:引导程序和操作系统&/b&&/h2&&p&UEFI会在BDS阶段后加载操作系统引导程序,也就是OS loader。不同的OS有不同的Loader。一般用户都十分熟悉,我们这里不再赘述。&/p&&p&&b&另外传统BIOS和BIOS引导方式已经被淘汰&/b&。Intel也宣布对传统BIOS兼容模式(CSM)在2020后不再支持(参考资料1)。网上诸多Int13、引导扇区等内容,除非对历史有兴趣,全部可以一笑而过了。&/p&&h2&&b&结论&/b&&/h2&&p&按下电源键,CPU并不是第一个得到通知并立刻执行代码的。简单的开机后面隐藏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很多主板,尤其是很多服务器主板,从按下电源键到CPU开始执行UEFI固件程序,期间经历了很多隐藏的片段。这些片段可长可短,有的转瞬即逝、有的却让人等上片刻。它们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值得大家细细探究。&/p&&p&至于按下电源键如何关机,见专栏另一篇文章:&/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f143bd2aac13ax120.jpg& data-image-width=&1280& data-image-height=&720& class=&internal&&老狼:按下电源键后发生了什么?电脑是如何关机的?&/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53d1c0a608e8f403b0.jpg& data-image-width=&1057& data-image-height=&369& class=&internal&&老狼:Reset重启后发生了什么?它和关机后再开机有什么区别?&/a&&p&&b&UEFI历史和架构其他文章:&/b&&/p&&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31a24ab2dc5cd836a415a69bfx120.jpg& data-image-width=&500& data-image-height=&360& class=&internal&&老狼:UEFI和UEFI论坛&/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1.zhimg.com/v2-31a24ab2dc5cd836a415a69bfx120.jpg& data-image-width=&500& data-image-height=&360& class=&internal&&老狼:UEFI背后的历史&/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7cfec805a93f8f977a9ab1ac18ebe3a6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550& data-image-height=&252& class=&internal&&老狼:ACPI与UEFI&/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0c8e2c230dfeaa9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425& data-image-height=&239& class=&internal&&老狼:UEFI安全启动&/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2.zhimg.com/v2-37aca03d25fa7d2ef21b95de0x120.jpg& data-image-width=&829& data-image-height=&552& class=&internal&&老狼:UEFI与硬件初始化&/a&&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4.zhimg.com/v2-41c362e5c3fe0x120.jpg& data-image-width=&680& data-image-height=&453& class=&internal&&老狼:UEFI架构&/a&&p&欢迎大家关注本专栏和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微信公众号&UEFIBlog&,在那里有最新的文章。同时欢迎大家给本专栏和公众号投稿!&/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45479ebdd2351fcdcfb0771bd06fff3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3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caption&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加入UEFIBlog公众号&/figcaption&&/figure&&h2&&b&参考资料:&/b&&/h2&&p&[1]: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ech.sina.com.cn/roll//doc-ifynwxum3322297.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el计划彻底封杀Windows 7系统:2020年之前搞定&/a&&/p&
一个程序是如何开始运行的呢?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电脑用户说:“双击程序图标就行了啊。”;初级程序员信心满满的回答:“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的。”;高级程序员也许会和你聊到c运行时库,那里才是程序编译运行的第一条指令;而熟悉操作系…
&p&屏幕有许多种参数,每种参数都会影响最终屏幕的显示效果,这里简单归纳一下。&/p&&p&1.色域&/p&&p&色域是指屏幕能够显示的颜色总和。一般会用一个三角区域来表征色域的大小&/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637d36b5c5ff2cbaa594d1da30916e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52& data-rawheight=&7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637d36b5c5ff2cbaa594d1da30916e3_r.jpg&&&/figure&&p&通俗来说,色域就是说这块屏幕“红能到多红、绿能到多绿”,玩家们爱说XX屏幕是72%NTSC,其中NTSC就是某个标准,按照这个标准规定的色彩空间下,该屏幕的色域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按照面积百分比其实不算很准确,因为有些屏幕色域是“偏了”点,实际覆盖的面积只是因为不重合而显得小了些,不过这样称呼比较简单记忆和比较,所以还是沿用了下来。&/p&&p&&br&&/p&&p&2.显示模式/可视角&/p&&p&显示模式玩家也喜欢称为屏幕材质,可分为VA屏、TN屏和IPS广视角屏系列。由于IPS具有专利技术,屏幕厂商为了避开专利,纷纷开发了类似的广视角技术,具体来说友达的是AHVA,三星的是PLS,京东方为ADS,奇美为AAS,大体都差不多。笔记本现在大多为IPS系列,可视角大了有一定的好处,因为屏幕距离较近,TN屏可能需要频繁翻动笔记本转轴。&/p&&p&TN屏中也有可视角比较大的好屏幕,但是目前笔记本市场中大多是低端TN,可视角仅为45/45/15/30,任何角度下可能都无法保证屏幕每个地方显示的颜色是统一的,因为上下可视角实在是太小了,个人认为上下可视角至少得是50/50以上才算能用。&/p&&p&&br&&/p&&p&3.亮度&/p&&p&这个不用解释了吧,一般屏幕参数中的亮度是它能达到的最大亮度。笔记本中,亮度普遍在300nit以上,低于这个值的屏幕通常不是好屏。&/p&&p&谈到亮度,就得说一下调光的方式,现在有两种,PWM调光和非PWM调光,使用PWM调光的屏幕在极低亮度下会有频闪的感觉,长时间看这种屏幕会让眼睛劳累。具体怎么区别,百度一下就知道了,现在有不少屏幕都是PWM调光的,想要避免眼睛难受的话还是尽量别用太低的亮度使用。&/p&&p&&br&&/p&&p&4.屏幕色彩&/p&&p&也叫色阶,这个是区分屏幕显示颜色精细度的指标。通俗来说,就是色域规定了色彩空间有多大,而色阶决定了这个空间里色彩的“密度”有多大,越密则屏幕显示的越精确。一般我们说6bit、8bit屏,指的就是这个,6bit是说一个颜色可以用6位的2进制数字来表示,RGB共3种,总共可显示的颜色数量为2^(6*3)=K,8bit对应的则是16.7M。&/p&&p&区别色阶可以用一个渐变的图像来显示,色彩数越大的屏幕,图像显示的越顺滑,反之则是有明显的层次感。&/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a4d086ffe9a1e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a4d086ffe9a1ea_r.jpg&&&/figure&&p&有些屏幕会标注一个PRC,比如6bit+prc,然后写个色彩数16.2M,看起来好像是跟8bit差不多了,实际上这是靠抖动上去的更多色彩数,观感上还是和原生的8bit有一些差距。市面上便宜的标注为10bit的屏,可能就是这么来的。&/p&&p&&br&&/p&&p&5.雾面屏/镜面屏&/p&&p&两种屏幕的区别,就是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p&&p&镜面屏表面光滑,这可以让屏幕显示的画面更通透,亮度也容易做的更高。然而使用中却容易遇到这些问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22eb2b1aa458f37c34a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b22eb2b1aa458f37c34a8_r.jpg&&&/figure&&p&如果背面有一个光源,那么屏幕上就会有明显的反光,而且其他背景也会隐约可见;&/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a836c25f60a8bf945c90de6c4b6c0c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a836c25f60a8bf945c90de6c4b6c0c4_r.jpg&&&/figure&&p&贴近了看,背后的亮光处都会有明显的影子,使用的智能阅读台灯也会清晰可见;&/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552b3b3c25713f6ceee4ff3dd70f99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552b3b3c25713f6ceee4ff3dd70f991_r.jpg&&&/figure&&p&俯视角看屏幕,键盘面也会投影出来,也就是说各个角度下,用镜面屏可能都会遇到反射屋内环境的画面,除非环境中亮度很低,距离屏幕很远。但这种环境下,使用电脑会容易劳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d03dd4ebc2cca9e827c5a246e667a3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d03dd4ebc2cca9e827c5a246e667a3b_r.jpg&&&/figure&&p&雾面屏的表面是粗糙的,这使得周围环境光线到了屏幕上会发生漫反射,加上这款阅读台灯的三段调光设计,降低了中间的亮度输出,保证了笔记本屏幕的反射光是均匀的,于是反光就不太明显了。使用笔记本时,屏幕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光,搭配一个专门供屏幕使用的阅读台灯,可以减少相对的视觉疲劳,图中使用的为BenQ WiT Genie,多种亮度和色温可调节,还可以使用自动模式让台灯自适应环境,减少长期对着笔记本屏幕对眼睛带来的损伤。&/p&&p&总的来看,个人倾向于选择雾面屏,在外不怕强光直射,在内还可以搭配阅读台灯使用。&/p&&p&&br&&/p&&p&6.分辨率&/p&&p&大家很常见的一个参数了,就是这块屏幕有多少个像素点,1080P就是,4K则是。像素点越多,屏幕显示的越精细,这里的精细和刚才色阶的精细不是一个维度,分辨率是展示画面有多少细节,色阶是让画面里的颜色变化更精确。&/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c1f651a630f4c112b30dd131c77e19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3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c1f651a630f4c112b30dd131c77e19b_r.jpg&&&/figure&&p&和分辨率有关的一个参数是ppi,指的是每英寸屏幕所拥有的像素数目。超高的ppi一般会称为视网膜屏幕,现在很多人喜欢追求这个显示效果。&/p&&p&&br&&/p&&p&7.响应时间&/p&&p&顾名思义,就是屏幕显示某个画面时需要的反应时间,也可以叫响应延迟。由于液晶面板的特性,响应时间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尤其是IPS屏幕,通常会很大,这种屏幕在使用中会有拖影的感觉。厂商标注这个参数时有两类,黑白响应时间(tr+td)和灰阶响应时间(GTG),由于黑白算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响应时间数值上会较大,所以厂商喜欢用GTG来表征。&/p&&p&&br&&/p&&p&8.刷新率&/p&&p&屏幕每秒钟能够显示画面的数量称为刷新率。刷新率越高,动态的画面越连贯。以前受限于面板的特性,刷新率一直停留在60Hz,近些年厂商开始尝试高刷新率的屏幕,称之为“电竞屏”。&/p&&p&这类屏幕刷新率在120/144Hz以上,相比普通屏幕高了一倍以上,实际玩家在玩一些高帧数的对战游戏中,电竞屏确实有一定的优势,它会让玩家的反应速度更快,操作更连贯。&/p&&p&注意,刷新率和响应时间没关系,前者是固有的数据传输更新,后者是液晶分子的转变特性,刷新率影响的是单位时间有多少张图片可以显示出来,响应时间影响的是这个画面啥时候才能显示完毕。截取某一个时间点来看,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是多个已刷新的画面因为响应延迟而叠加的结果。运动中的画面,刷新率高使得画面连贯,而响应时间高会使得画面拖影大(反过来就是清晰)。&/p&&p&&br&&/p&&p&9.面板类型&/p&&p&现在绝大多数笔记本屏幕为TFT-LCD屏,有些是IGZO屏,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新品,OLED屏。OLED是自发光,全黑就是全黑,这就导致它的对比度可以做到很大。除此以外,OLED屏幕的色域也非常好,能达到100%NTSC广色域水平。不过目前OLED的笔记本太少,都是13.3寸的,大一点的尺寸没有,比较遗憾。&/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f29e6cd3ab90646e91dad822c8b384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f29e6cd3ab90646e91dad822c8b3849_r.jpg&&&/figure&&p&&br&&/p&&p&10.色彩精度&/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06ee13a099f4abcdefa09a1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79&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06ee13a099f4abcdefa09a1_r.jpg&&&/figure&&p&也叫色准(DeltaE),这个参数是具体到某块屏幕才会有的指标,同一型号不同批次都可能会发生变化。色准决定了这块屏幕显示色彩时和真实场景颜色的偏差有多大,DeltaE越小,屏幕显示的色彩越真实。高端的显示器都会提到这个参数,不过具体到某块屏幕上还是有误差的。为了保证色准足够好,一般玩家会使用校色仪来校准屏幕,校准后的显示效果一般都会好不少。&/p&&p&&br&&/p&&p&11.色彩均匀度&/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11abd8edf79b23996d38e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79& data-rawheight=&2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11abd8edf79b23996d38ee_r.jpg&&&/figure&&p&顾名思义,一块屏幕,可能不同区域的亮度会有不同,这个差异就是亮度均匀性。有些玩家说的IPS漏光问题,其实就算在这里,在最低亮度下,IPS由于其特性,在组装过程中如果遇到屏幕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亮度也会出现不均匀,受力过大时,就显示出漏光的效果。&/p&&p&高端显示器也会保证色彩的均匀性,但普通显示器就比较难说了,笔记本中如果出现了这类情况,不妨试试松松屏幕边框,有可能会减轻漏光的问题。&/p&&p&&br&&/p&&p&基本上屏幕的参数就这些,如果你想了解具体哪些屏幕好坏,可以百度“屏库网”,这里面有很多液晶面板的详细参数。&/p&&p&&br&&/p&&p&此外,屏幕的实际体验也跟使用环境的光线情况有关,还有色温。&/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7cfd83d0b8c0e263ae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7cfd83d0b8c0e263ae6_r.jpg&&&/figure&&p&这是环境比较暗的情况下,屏幕看起来偏冷,看起来可能会有些刺眼,整体的使用体验就不会特别好。前面有提到背景光源对屏幕的影响。&/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1da6f5b9d2cfd8ecc61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1da6f5b9d2cfd8ecc61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78bb1c61cac556b6609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8bb1c61cac556b6609d_r.jpg&&&/figure&&p&开启阅读台灯自动调节模式后,环境光偏向于自然色调,屏幕显示的内容就柔和了一些,起到了缓和对比差的作用。如果不选择使用偏向于自然光的智能模式,也可以调节多种冷暖色调,根据个人实际屏幕色彩需求调节,营造良好的光线环境对屏幕的体验也是大有帮助的。&/p&&p&&br&&/p&&p&PS:我们评测室做过2期有关屏幕的科普,大家也可以去看看,最后会有一些挑选屏幕的建议&/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libili.com/video/av443922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笔吧科普】你的笔记本屏幕真的好吗?细说屏幕的二三事&/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bilibili.com/video/a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笔吧科普】好屏幕是怎样炼成的&/a&&/p&
屏幕有许多种参数,每种参数都会影响最终屏幕的显示效果,这里简单归纳一下。1.色域色域是指屏幕能够显示的颜色总和。一般会用一个三角区域来表征色域的大小通俗来说,色域就是说这块屏幕“红能到多红、绿能到多绿”,玩家们爱说XX屏幕是72%NTSC,其中NTSC…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br&&br&首先,为什么我会在黑苹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大家都知道完美一台Hackintosh的难度在安装各类操作系统中无疑是最难的,那么这么苦逼的一条折腾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花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br&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很多回答的意义,就好比大家都明白考清华北大很难考一样,但是就是有那么多人会去拼命,然后最终考上。可能一般人都只是看到了做这一件事情表面上的成果,对于考清华北大来说,考上意味着你就是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并且可以享受全国高校里面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安装黑苹果来说,带来的好处在外人看来就是不花钱改造出一台苹果机器,同时可以自己定制,在配置上说不定还比苹果电脑高很多。&br&&br&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好处和一些很肤浅的动力而已。仅仅是想不花钱或者少花钱使用macOS系统或是仅仅想装逼的人,往往都是没能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下去并且取得成功的那一个人。这里我没有想把Hackintosh提高到一个什么很高的精神领域的意思,因为它本来就是极客的产物,而且是违反苹果法案的产品,我是从做一件事情,折腾一件事情的角度表达我的观点。&br&&br&我自己也曾经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钻研黑苹果,最初的动力可能是和任何一个想搞黑苹果的人的一样,那就是不买昂贵的苹果电脑就用上苹果系统,或者说,想装逼。但是当我真正钻到这个过程里面的时候,我头晕了,仅仅是看见原版安装界面就花了我一个星期!那一个星期里面,作为一个平常天天有课的大学生,我都会腾出2-3小时来修改我启动盘里面的kext,目的就是为了进入一个安装界面而不是卡在一行行的引导代码里!&br&&br&然后这个时候你周围就会有人说闲话了,比如说你这人成天搞鼓什么东西啊?怎么也不见得搞出什么名堂之类的,有的人可能还会藐视你干的事情,加上他们不了解,可能就会觉得你这个人没什么折腾计算机的能力还喜欢逞强。这个时候还是没能看到安装界面,我就在思考有没有必要继续折腾下去了,有的时候真的会想: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真的一定要这么屌丝天天搞嘛?有这么多时间,为什么不用来看看书写写代码?&br&&br&折腾本来就是一件很矛盾的东西,当然也有的人运气很好,遇到好装的配置一路顺风就把黑苹果完成了的那种。不过我相信大部分搞黑苹果的朋友应该都和我一样,遇到过无数不知名的错误,经常想要放弃折腾。幸运的是,我坚持了下来,因为解决安装过程中的那一个个bug带来的快感,已经超越了我对苹果系统的好奇和想使用它的欲望。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和我一样,在最终完美第一个黑苹果的时候,居然没觉得有多么高兴,反而有点空虚?&br&&br&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打破了对以往安装一个Windows或者说linux桌面系统的感觉和思路。为了安装好一个黑苹果,我上网查阅了无数的资料,深度学习了很多关于计算机的知识,从软件到硬件,包括计算机启动的过程。了解了引导和分区的原理,我编译了Clover Bootloader源代码,明白了驱动硬件的原理和计算机的拆解,学会了很多Unix命令包括linux下DSDT的提取,甚至还学会了一些简单驱动的适配并且在Github上给Rehabman的项目贡献了一份力……总之经过了这个过程,我才发现我收获的已经远远不止一个运行在PC上的macOS了,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轻易就放弃的精神,没有折腾过黑苹果还在外面各种吐槽的朋友们,你能懂吗?&br&&br&如果一定要告诉你我是什么心态,之前那位答主说的:“Because we can”固然是一大方面,我还想说的就是:我们享受的是折腾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br&&br&我就是要把这台电脑装成苹果,我能行,并且乐在其中&br&&br&&br&&br&po一下我独一无二的工作台:&br&&br&&br&当年10.11时期:&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4.zhimg.com/v2-b48cface867f090e62b31db_b.jpg& data-rawwidth=&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48cface867f090e62b31db_r.jpg&&&/figure&&br&10.12.6时期:&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280& src=&https://pic1.zhimg.com/v2-814e812bc2da2e9b9a3bc_b.jpg& data-rawwidth=&17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14e812bc2da2e9b9a3bc_r.jpg&&&/figure&&br&由于许多人问high sierra 有没有装好,这里更新俩张照片&br&10.13.2时期:&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768& src=&https://pic1.zhimg.com/v2-4b0d8e0bc9cd2be03c4dc_b.jpg& data-rawwidth=&13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4b0d8e0bc9cd2be03c4dc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81c419b0ed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6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81c419b0ed_r.jpg&&&/figure&&br&有空更新安装教程。&br&Ps:现在我关于黑苹果安装的教程已经在简书上超过了万人阅读,大家如果有想参考学习安装黑苹果的,可以看看我写的文章,应该可以少走弯路,毕竟折腾很花时间&br&&br&博客:&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ickys.m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ickys.m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r&简书文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jianshu.com/p/b0f6&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jianshu.com/p/b&/span&&span class=&invisible&&0f6&/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我会在黑苹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大家都知道完美一台Hackintosh的难度在安装各类操作系统中无疑是最难的,那么这么苦逼的一条折腾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花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很多回答的意义,就…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ddaa00eb5ae2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2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ddaa00eb5ae2_r.jpg&&&/figure&&p&&b&注意:本教程只适用于支持 EFI 启动的计算机。如安装盘中包括 Linux,则选用的 Linux 发行版需要支持 EFI 启动。&/b& &/p&&p&我平时给自己或者别人重装系统的频率还算挺高的,因为有时候要装 macOS 有时候要装 Windows,每次都要重新把安装包刷到我的 U 盘里,不但非常折腾,而且对寿命也不好。于是我这几天就花时间研究了一下怎么把这些安装盘都塞到一个 U 盘里,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p&&p&这个 U 盘不仅可以选择启动多个系统,而且当某一个系统的安装盘需要更新的时候,并不需要抹掉整个盘,只要单独处理对应的分区就好,非常方便。启动的时候效果是这样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c540bb5fab532f0e8ffcc6fc2e1689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3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c540bb5fab532f0e8ffcc6fc2e16892_r.jpg&&&/figure&&p&我的这个盘包括了一个 macOS 安装器、一个 Windows10 安装器、一个 GParted Live(GParted 是一个 Linux 平台的分区工具,这是一个仅提供该分区工具及其他一些基本功能的简易 Linux 发行版)和一个 WinPE。接下来的教程我会教大家怎样制作一个这样的启动 U 盘并应对一些启动问题。&/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95f711bfd5fb8b6c543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95f711bfd5fb8b6c5437_r.jpg&&&/figure&&h2&预备知识&/h2&&p&为了不让你看得云里雾里,我们先来看一看 EFI 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b&EFI 是一种操作系统的引导方式&/b&。&/p&&p&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几年前的电脑刚开机是什么样子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9d18da71b8e7f114d76a0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69d18da71b8e7f114d76a0f_r.jpg&&&/figure&&p&这个黑底白字的画面被称为开机自检画面,是由主板上一块叫做 BIOS 的芯片生成的。该芯片在开机时首先完成上电自检(POST)并初始化各种硬件,之后会读取磁盘的一个固定区域来寻找启动程序(0 面 0 道 1 扇区)。操作系统会把自己的引导程序写在里面,当 BIOS 发现这段程序后,就会交出控制权,操作系统就启动了。这种引导方式被称为 Legacey Boot,而这种包含了启动程序区块的分区表格式被称为主引导记录(MBR),与其相对的就是 GPT。&/p&&p&2005 年发明的 EFI 与 Legacey 不同,它并不会从磁盘的固定位置去寻找启动程序,而是在每一个分区中寻找 EFI 文件夹中的引导程序。对于一个只支持 Legacey Boot 的操作系统而言,假如你要让一个磁盘可以引导,需要用一些特殊的程序去写入启动区块,而且由于一个硬盘只有一个启动区块,实现多系统启动非常的麻烦,需要工具的帮助才能实现(&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pendrivelinux.com/yumi-multiboot-usb-creato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YUMI – Multiboot USB Creator&/a&)。而 EFI 的启动程序和普通的文件放在同一个地方,假如你要把一个支持 EFI 的操作系统安装盘扔进 U 盘里,只要简单的把所有文件复制进去就可以了。直接就可以开机,不需要进行任何多余的操作,本教程就是利用了这一点。&/p&&p&&b&由于只有新的电脑才会支持 EFI 引导,在较老的电脑上使用之前请先确认电脑是否支持 EFI 引导。以及如果你想要确认自己要扔进 U 盘里的安装盘支不支持 EFI,只需要打开 ISO 文件,看看里面有没有一个叫 EFI 的文件夹就可以了。&/b&&/p&&h2&材料准备&/h2&&p&如果你想要存下这么多的安装盘,首先你需要一个至少 16GB 的 U 盘。作为参考:&/p&&ul&&li&macOS 10.13 安装盘需要的空间为为 5.5 GB。&br&&/li&&li&Win10 1709 安装盘尺寸为 5 GB。&br&&/li&&/ul&&p&(以上大小以 0.5 为单位上取整)&/p&&p&你需要一个可用的 Windows 系统,用于运行分区工具,虚拟机也可以。macOS 的磁盘工具基本上就是个废物,当你在一个 U 盘中同时创建 HFS+ 和 FAT 文件系统的时候会直接报错。而且在 Windows 中弄好的 FAT 分区在 macOS 中也无法调整大小。&/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910fcf0c5d5b6451f4beb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910fcf0c5d5b6451f4beba_r.jpg&&&/figure&&p&准备好你需要放进去的安装盘等,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准备一个 WinPE。我这里推荐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omeitech.com/pe-builder.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OMEI PE&/a&,是一个国外的 Win PE 环境,支持自己添加软件和驱动。(这个 PE 运行的时候会屏蔽掉自己所在的驱动器,这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我们后面会讲。)&/p&&p&需要的软件有:&/p&&ul&&li&解压软件。由于一些 Linux 的 ISO 镜像直接挂载会报错,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把其中的文件解压出来。Mac 下如:&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itunes.apple.com/jp/app/the-unarchiver/idFmt%3D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Unarchiver&/a&,Windows 下如:&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sparanoid.com/lab/7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7Zip&/a& &/li&&li&分区工具,如:&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iskgenius.c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iskGenius&/a& &/li&&li&镜像写入工具。Mac 下的 NTFS 不好用,U 盘分区需要被格式化为 FAT32。而 Windows 的安装盘中含有一些大于 4GB 的文件,这不被 FAT32 支持。所以我们需要一些特殊工具来做写入操作。如:&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unetbootin.github.i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NetBootin&/a&(选择 UNetBootin 的原因主要是这款软件支持写入到分区而不是整个硬盘)&br&&/li&&/ul&&h2&写入 macOS 安装器&/h2&&p&先从 macOS 开始。首先下载好 macOS 的安装程序(.app)备用,我们来进行一些分区操作。macOS 启动需要使用 GPT(GUID)分区表,所以我们需要把磁盘格式化成这种格式而不是 U 盘里默认的 MBR。&/p&&p&打开磁盘工具,首先在左边选中你的 U 盘,&b&注意是选中 U 盘而不是其中的分区&/b&,之后点击抹掉按钮,这会把整个磁盘抹成 GPT。?&b&该操作会清空 U 盘的全部内容,注意备份。&/b&?(虽然一些软件可以直接转换 MBR 和 GPT,不过我还是觉得直接都抹掉比较干净)&/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f0d08bbdeb9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32&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f0d08bbdeb96_r.jpg&&&/figure&&p&按照图上的做法,将分区格式选为 Mac OS 扩展(日志式),方案选择 GUID 分区图。点击抹掉。有一定概率出现第一次抹掉不成功的情况,是由于系统没有正确卸载磁盘导致的,这个 Bug 很常见。如果第一次失败了,就再试一次。&/p&&p&之后还是选中 U 盘,点击分区。你现在应该看到整个硬盘使用一个分区。点击下面的加号新建一个分区,上面的硬盘会被平均分为两个。选择右边的一个(第一个分区),在右侧的详细信息中将分区的名称改为「macOS」(在之后的写入命令中我们会用到这个名称),将大小改为 5.5GB(其实可以再小一点,但是为了能够兼容之后的 macOS 更新,我觉得这里 5.5 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大小)。点击分区。&/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0e0cefd216e4a3a9d6a83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7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0e0cefd216e4a3a9d6a836_r.jpg&&&/figure&&p&之后你应该能在 Mac 的桌面上同时看到这两个分区。完成分区操作之后我们接下来写入安装器。打开系统终端,找到你的下载的 .app 文件,拖入终端窗口中来输入文件路径。终端会在文件路径的后面加一个空格,要注意删掉。&/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f10fa3abfea1aab52c4c9f2aa01c153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f10fa3abfea1aab52c4c9f2aa01c1533_r.jpg&&&/figure&&p&紧接着在后面输入 &code&/Contents/Resources/createinstallmedia --volume /Volumes/macOS&/code& ,之后按回车继续运行,程序会询问你是否确定要抹掉,输入 y 回车。之后只要等着完成就可以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da9a3e08f5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da9a3e08f5d_r.jpg&&&/figure&&p&等到程序提示「Done.」的时候就说明已经写入成功了。如果你在写入的过程中不小心关掉了终端窗口,那请到磁盘工具中抹掉 macOS 这个分区再重来一遍。&/p&&p&重启电脑,在开机过程中按住 Option 键,你应该看到系统的启动菜单里出现了安装程序的图标。&/p&&h2&其他分区处理和写入 Linux 分区&/h2&&p&不是所有的电脑都像 Mac 这样可以在启动菜单显示 U 盘中的每一个分区的,有的 EFI BIOS 会直接从 U 盘能识别的第一个区启动(macOS 在 PC 中会被忽略,原因是 macOS 的引导程序存储在 .IABootFiles 而不是一般的 EFI 文件夹),其后面的分区就都没用了。假如你的第一个分区就是 Windows 安装程序,那么你将没有办法进入到放在另一个分区的系统(比如说 WinPE)中。&/p&&p&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一个 Linux 发行版放在 macOS 分区后面的第一个分区。因为 Linux 发行版大多含有一个叫做 GRUB 的引导程序,这个程序可以从其自带的命令行跳转到另一个分区来启动。&/p&&p&如果你本来就需要一个 Linux,请把它写在紧随 macOS 分区之后的分区里。如果你不需要 Linux,我这里推荐写入一个 GParted Live。GParted 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分区工具,发行版的体积很小,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具备实用性。下载地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gparted.org/download.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parted.org&/a&,下载 64Bit ISO 即可。&/p&&p&接下来我们先进入 Window 进行分区操作,将 U 盘连接到 Windows,虚拟机也可以。系统可能会提示分区损坏,取消掉不要格式化,这是因为 Windows 读不了 HFS+ 的分区。&/p&&p&打开 DiskGenius(下称 DG),点击这个向右的小箭头切换到 U 盘:&/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67e9260eadec304f2da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68& data-rawheight=&2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67e9260eadec304f2daf_r.jpg&&&/figure&&p&你可以看到如下的分区图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7.zhimg.com/v2-ea5163bff96e3ec0a1851d48cecb32e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1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2& data-original=&https://pic7.zhimg.com/v2-ea5163bff96e3ec0a1851d48cecb32e0_r.jpg&&&/figure&&p&右键删除右侧的这个大分区,点击保存更改。DG 每次每次修改分区结构都需要保存一次,否则可能会出现都已经点到对话框里填好参数了还叫你出去保存一下再重新进来的情况(这什么诡异的交互设计)。&/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1c00ab9d6f54d6b515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42& data-rawheight=&8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1c00ab9d6f54d6b5152_r.jpg&&&/figure&&p&在空白区域建立一个 1GB 的分区(如果你要装自己的发行版,可能需要更大的分区),分区格式为 FAT32,DG 在新建分区的时候只能使用整数大小,所以先这么办,回头再调整。完成后不要忘了点击保存更改。&/p&&p&关闭 DG,你应该能够在资源管理器中看到出现的 U 盘了。用解压工具打开下载好的 GParted 或者其他 Linux 发行版的安装 ISO,将其中的文件直接扔进去就可以了。&/p&&p&重新进入 DG,右键刚才的分区调整分区大小,针对 GParted,我这里调整为 350M 大小。&/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2edbe1a9e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8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2edbe1a9e6_r.jpg&&&/figure&&p&之后重启系统应该就可以在启动菜单中看到写入的 GParted 启动盘了。在 Mac 上应该表示为一个名叫「EFI BOOT」的黄色硬盘图标。&/p&&h2&写入 Windows 安装程序&/h2&&p&分区的方法和 Linux 的做法类似。在空白区域建立一个新分区,对于 Windows 我的推荐大小是 5GB,分区格式还是 FAT32。&/p&&p&我们前面讲过,Windows 安装盘中有一个文件超过了 FAT32 的最大文件大小,需要用第三方工具来写入。运行 UNetBootin,选择下方的 ISO,点击三个点的按钮选中 Windows 的安装镜像。然后选择刚刚创建的分区作为目标。?&b&千万不要选错,把别的分区抹掉就要重来了。&/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869f79ba39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45&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69f79ba395_r.jpg&&&/figure&&p&点击写入等待完成。&/p&&p&之后重启应该就可以看到又多一个启动盘了。&/p&&h2&写入其他内容&/h2&&p&如果你没有什么其他的安装盘要写了的话,我们就可以在 DG 中把剩余空间建立一个新分区,用于存储文件。&/p&&p&最后我们把 WinPE 装进去。我们没必要给 WinPE 单独弄一个分区,直接放在这最后一个分区里就可以了。我来介绍一下 AOMEI PE。&/p&&p&国内的 PE 系统想必很多人都用过,问题非常多。比如很多都不支持 NVME 硬盘,导致无法给 SSD 做备份,一些无良作者还会夹带私货,偷偷改电脑浏览器的主页啊,自动给你装个某数字公司杀毒软件啊什么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丑。即便是目前中国网上能找到的最好的「微 PE」里面也有很多乱加图标的程序。所以在这里我选择了一个国外的 PE 来用,虽然其中没有国人常用的一些软件,不过因为能够支持自己添加,所以实际使用起来还是非常舒服的。最重要的是,对 EFI 启动和
NVME 硬盘支持都很好。&/p&&p&在官网下载一个安装器,这个安装器要先装到系统里。运行的时候是这样的。注意一下中间这一步可以自己添加软件和驱动,不要忘了加。最后选择生成 ISO。&/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8d9e89b05420bcf6de6d100f310f4e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80& data-rawheight=&2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8d9e89b05420bcf6de6d100f310f4e0_r.jpg&&&/figure&&p&这里再次推荐 DG,因为这个 PE 在运行的时候会隐藏掉自己所在的盘,也就是说你没办法用剩余空间来备份文件。DG 自带了一个文件浏览器,可以读写没有挂载的磁盘中的文件,在需要备份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要么还要再插一另外个盘。&/p&&p&之后继续各种下一步,生成出来就可以了。&/p&&p&老规矩把这个盘中的所有文件复制出来,扔到我们刚刚建立的最后一个分区中。为了让我们这个拿来存文件的分区干净一些,我们还可以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把这些文件和文件夹都隐藏掉。&/p&&p&重启之后你应该能看到另一个新的启动盘。&/p&&h2&便捷性调整&/h2&&p&你可能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在启动画面中,后三个盘都叫 「EFI BOOT」。我们要怎么分清哪个是哪个呢?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研究怎么修改这个显示名称,结论是不行。Mac 似乎不支持修改 FAT32 文件系统的显示名。不过这也不要紧,我们还有一个东西可以改,就是磁盘的图标。&/p&&p&在 Mac 中,启动盘的图标是由一个在根目录的 .VolumeIcon.icns 决定的。这里我做好了一些对应的图标,你可以下载使用:&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qXO0eh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百度云&/a&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drive.google.com/open%3Fid%3D1n9PrOKyPxLB3b-KgrwgcbLcmUrhZStt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Drive&/a&。另外你还可以使用 &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mg2icnsapp.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mage2Icon&/a& 这个 App 自己制作 ICNS 文件,也非常方便。&/p&&p&扔图标进去然后改名成
.VolumeIcon.icns 就可以了。&/p&&h2&在不支持多个 EFI 分区的电脑上启动&/h2&&p&有一些 PC 的 UEFI 无法识别一个盘里面的多个 EFI 分区(就连 Parallels Desktop 的虚拟机 BIOS 都有这个毛病),遇到这种情况实在是非常尴尬的。不过我们之前已经弄好了一个 Linux 分区,接下来我就教大家如何用 GRUB 手动引导进其他分区。&br&&/p&&p&首先启动系统,进入 U 盘,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画面。&/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f5ec556b98c57ae4eada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8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f5ec556b98c57ae4eada2_r.jpg&&&/figure&&p&在画面中按下 C 键进入命令行,你会看到 GRUB& 这样的提示符。首先输入 ls 看一看可用的硬盘和分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3d3ae77bc5dae793bda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14& data-rawheight=&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3d3ae77bc5dae793bdac_r.jpg&&&/figure&&p&图中的格式是这样的 (hd硬盘号,分区号)。我们的 U 盘虽然只分了 四个区,但是由于 macOS 在最前面添加的保留分区的存在,加起来一共是有 5 个分区,分别从 1 到 5 表示。看看上面哪个编号的硬盘含有五个区的话,那就应该是我们 U 盘的编号了,这里是 0,一般都应该是 0。&/p&&p&假如我们要进入 Windows 的安装程序,这个区的编号是 4,在命令行输入 set root=(hd0,4) 回车。&/p&&p&之后要给出 Windows 的 EFI 引导程序的位置,输入 chainloader /EFI/Boot/bootx64.efi +1(Win10 的引导一般都在这个地方),应该会看到如下的提示,表示装载成功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05145a5fdb887b80ab3d94cf0cfe0c1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120& data-rawheight=&1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05145a5fdb887b80ab3d94cf0cfe0c15_r.jpg&&&/figure&&p&之后再输入 boot,不出意外的话,Windows 安装程序就能正常启动。&/p&&p&如果你想要启动 PE 的话,那么除了分区编号改成 5 之外,其他情况都是一样的。&/p&&h2&Q & A&/h2&&p&安装盘有了新版本怎么办?只要抹掉该分区,重新按照之前的步骤刷入即可。Windows 也是同理,不过要在 Windows 中这个操作叫格式化。&/p&&p&有安装盘的那些分区可以自己存文件么?当然可以,可用空间里面随便存,不会浪费。&/p&&p&推出 U 盘的时候总是无法推出怎么办?因为四个区的关系,在较慢的 U 盘上推出的时候会非常的卡,这是正常现象,多等一会就好了。&/p&&h2&参考资料&/h2&&p&&br&&/p&&ul&&li&&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2/booting.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计算机是如何启动的 - 阮一峰&/a& &/li&&li&&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UEF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pu散热硅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