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胡赵的经济体制改革只是饮鸩止渴的博客吗

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何必饮鸩止渴
英文报道相关报道
  向注入资金来抬高价格,并不会刺激。这将只为地方政府带来临时的收入反弹,并换来未来更多的不良贷款。人为制造资产升值的假象不会带来市场信心的回归,只有结构性改革可以做到这一点。为达到这种目的,改革必须削弱政府的行政权力,同时加强法治约束。
  为了缓冲经济的下行,正确的政策应为削减相当于GDP2%的税收,同时发行财政债券来维持必要的财政支出。
泡沫,又见泡沫
  市场猜测中央政府将放松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其真正含义在于,银行可能会增加对开发商用于购买土地的贷款。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受惠于地方政府,若前者获得贷款,他们将购买土地,从而提高地方政府的收入。于是,银行贷款就转化成地方政府收入。当地方政府将这些收入支出,这就会变成某种形式的财政刺激。
  经济增长迅速时,被人们认为合理反映了未来的高收入。随着经济的放缓,依靠房地产泡沫支撑经济则成了允许泡沫存在的解释。除非货币或信贷政策受到影响,否则上述两个解释均无任何意义。后一种说法无疑促使了2008年政策的推出,强有力地刺激了信贷的增长。虽然这一政策是导致今天经济陷入巨大困境的原因,但是同样的论调已经再次出现。如果中国试图采用同样的政策,这一次将不会产生相同的结果,并且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金融危机。
  2008年,正值美联储开始实施其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元的看跌情绪使得新兴经济体得以增加货币供应,而无需担心货币贬值。中国推出的宽松信贷政策对稳定全球经济起到了较大作用,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正面看待。
  如果现在中国奉行同样的政策,那么从两个方面看情况都将不同。美联储即将开始实施紧缩政策。同时,美国拥有强大的股市和正在复苏的房地产市场,足以吸引全球资本。新兴经济体不得不收紧货币和信贷政策,以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重蹈2008年政策的覆辙会立即导致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的通货膨胀将会彻底破坏经济的稳定。此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这已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共识。如果中国政府出台政策维持泡沫,那么消极的市场情绪将会进一步恶化,进而触发大规模卖空人民币的危机。由此引发的贬值压力将自行产生,演变为类似于1997年的金融危机。
土地市场是一个庞氏骗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在2013年上半年攀升了20.3%,在建物业总量增加了16.5%,已完工物业总量增加了8.7%。这些数字很可能并不准确,但土地购买量的增长快于在建物业量增长,在建物业量增长快于竣工增长量的格局,似乎与各方传闻不谋而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庞大的土地博弈,而物业最终销售量则处于一个低位并呈下降趋势。这就像一家只有小部分股份在市场上流通的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被操纵而达到非常高的价位,银行将能够以所谓的市场价格把非流通股作为抵押,以借来资金重新注入到流通股中。开始于2012年第四季度的房地产市场反弹,在今年第二季度便停滞不前。然而一些城市的土地市场再度升温。其中的一部分资金来源是之前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流。但拉高价格预期很可能是真正的目标。其中一部分土地销售几乎不会涉及现金支付,购买方将极有可能可以毫无成本地退还土地。因此,所谓的地王都只是吓唬人的工具,是为了让人们觉得之后房价还会继续上涨,进而引诱他们现在买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间,已有近20万亿元涌入房地产开发。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大致也为三年,在建物业的成本应为这一资金量加上贷款的应计利息。再加上销售税和开发商的净利税,销售总额需要在30万亿元以上才可维持该市场,这相当于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中国的家庭债务总量为18万亿元。这意味着将需要大规模的信贷扩张,才能消化库存。在当前全球环境下,这种规模的信贷扩张可能会导致极大幅度的货币贬值和经济混乱。
商业地产是个更大的泡沫
  住宅市场的泡沫已众所周知,但是商业地产已迅速演变成为一个更大的泡沫。大多数城市都拥有高于发达国家的人均商业物业面积。但这些城市仍在兴建更多的商业地产。近年来,多地已实施住宅物业的限购令。很多的投机行为已转移到了商业地产领域。这就是商业地产的建设规模超过住宅地产的原因。个人投资者一直在零售物业进行投机活动。这个市场的平均收益已经下降到了同住宅市场相近的水平。随着在建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租金将进一步下跌。未来几年内,这个市场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破产。
“城市群”概念于事无补
  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的地产市场已经面临市场灾难。这些城市尽管没有显著的人口增长,但仍建起了数量庞大的地产项目。即使它们的均价相对较低,每平方米约等于三个月的工资,但是它们仍然无法被售出。房产只有在居住者能够赚到足够的工资来偿还按揭贷款的情况下,才物有所值。大多数二三线城市并不具备有足够竞争力的产业,来支持与当地房地产市场规模相匹配的劳动力规模。
  近来,“”概念备受青睐。这个概念倡导将售房出现困难的城市与仍有较热市场的一线城市(平均每平方米的价格相当于五到六个月的工资)连在一起。纵然一线城市可以支持这些城市,这一概念也于事无补。它实质上要求建设连接城市群的高速铁路。但日本的经验表明,人们有更多机会了解一线城市后,他们将对迁移到一线城市更为积极,这最终会导致二三线城市人口下降。
  小城市的繁荣度下降和一线城市的持续房地产热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近期土地市场的复苏。2008年之后,大多数开发商在土地价格较低的二三线城市中投入巨资。他们中的许多将会破产。幸存者将集中涌向一线城市。
  虽然一线城市的人口不断增长,但房价仍需要回落到与收入相挂钩的水平,才能带动销售。在二三线城市的比拼中幸存下来的开发商,很可能会将他们的剩余资金挥霍到过于昂贵的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上。
减税可以稳定经济
  在现代经济史中,没有房市泡沫能在低迷的经济体中长期存在。中国当前的经济下行还将持续几年,只有在进行了深入的结构性改革后才会终止。我认为调整可能需要五年才能完成。中国的虚高的房市在未来几个月内将会大幅下跌。信托业暴露出的问题将会成为其催化剂。如果没有信托行业作为初级债权人提供资金,银行将无法为很多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
  削减相当于GDP2%的税收将可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由于经济体存在广泛的产能过剩,减税促使的支出增加将会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可能会在2倍以上。假设所削减税收的70%被用作各类支出,那么由此产生的总刺激规模将会达到1.5万亿元,足够扭转当前经济下行的趋势。
  将消费力向家庭部门转移将有助于提高效率。在过去的十年里,消费力主要存在于政府和国有企业。这就是为什么企业更热衷于投资“关系”,而不是产品质量或新技术的原因。其结果是,尽管十年间名义GDP增长了300%,却没有出现几家有竞争力的企业。如果消费力能主要集中于家庭部门,好的企业自然就会在竞争中涌现。大多数地方政府现在都面临财务难题。它们肯定会反对减税。发行财务债券可能是弥补减税带来财政缺口的惟一途径。如果房地产泡沫在调整期破裂,就将需要增加财政赤字为经济提供缓冲。一段时间之后,解决方法应变成削减地方政府支出。过去五年间,公共部门的支出超过了之前30年支出的总和,但是并没有多大的成效。相反地,这些支出给经济带来了很多包括房地产泡沫和产能过剩等在内的严重问题。
结构性改革可提振信心
  在泡沫经济中,经济发展的势头是市场信心的关键。只要发展趋势向上,更多的人就会加入进来维持经济。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国十分广泛。但是当泡沫使命终结,即将破裂时,这种思维模式也就失去了作用。中国已经走到了这个转折点。浪费资金人为制造价格上行的趋势将是极不明智的。中国仍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工资和家庭消费都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两者的增加可以带来良性循环。浪费性支出和投资则抑制了增长潜力。2008年以来大多数城市的快速扩张都是浪费性的。一旦这些浪费性支出被削减,消费力转向家庭部门,良性循环的基础就将形成。
  实现良性循环的阻碍之一就是官僚体制对经济的过度管控。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事先都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寻租于是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而在以法治为基础的经济下,经济活动能否开展主要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相关管理部门认为不合法,则可以进行起诉。中国应当向这种体制转变。政府机构应致力于严明法治,而不是发放审批。
  深化结构改革的途径之一就是进一步对外开放,接受全球竞争。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法规根据世贸组织规则进行了大幅调整,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质的飞跃。现在,这一切可以再次重演。中美双边投资协定不光能为外国资本打开市场,也可为国内民营企业提供空间。中欧自贸协定可以消除消费市场上的大多数价格扭曲,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再平衡。
  1992年后,日本没有进行改革,之后其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滞胀。1998年金融危机后,韩国迅速推行改革,并成为了经合组织成员国。中国应当选择哪条路不言自明。■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新闻订阅:订阅后,一旦财新网更新相关内容,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发邮件通知您。
在这里,您可以选择接收的频率:
确定增加订阅含有的新闻?
,您所订阅的新闻会发送到邮箱:(此邮箱不可更改,且每个邮箱最多可同时订阅20个关键词
您已选择接收的频率为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委托理财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委托理财,委托理财协议,委托理财 司法解释,理财委托书,个人委托理财,p2p委托理财,委托代理问题,法律文件送达委托书,法律委托书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委托理财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导读:暨南大学MBA学位论文案例:S银行广州分行---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讨,S银行广州分行将对自然人贷款实行五类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对法人客户贷款实行五类十级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次级表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运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进行分类的实质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按照贷款风险分类原则,如还款意愿、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信贷管理状况等,S银行广州分行将六类指标暨南大学MBA学位论文
案例:S银行广州分行---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从图3.1可以看出,S银行广州分行将对自然人贷款实行五类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五类指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对法人客户贷款实行五类十级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贷款在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五类基础上细分十级,包括正常类四级、关注类两级、次级类两级、可疑类一级和损失类一级,后三类四级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其中正常表示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关注表示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表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表示借款人无法保证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损失表示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运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进行分类的实质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贷款分类时,应对影响贷款偿还可能性的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五类贷款的核心定义,按照贷款风险分类原则,对照各类贷款分类标准进行综合判断:(1)贷款基本情况,如贷款用途、还款来源、资产转换周期、还款记录等,贷款用途和还款来源应根据借款人资产转换周期和资金状况分析;(2)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分析;(3)贷款的担保;(4)其他影响还款可能性的非财务因素,如还款意愿、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信贷管理状况等。对贷款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时,重点应包括贷款用途是否按合同约定使用、有无被挪用,借款人资产转换周期有无变化,贷款期限、金额、还款计划是否符合贷款用途、资金状况和资产转换周期。 S银行广州分行将六类指标设置为预警信号:客户的基本情况、客户经营情况、客户财务情况、客户与银行往来情况、抵押物和质押物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 3.3 S银行广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中国人民银行逐步退出商业银行领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金融业走向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银29
暨南大学MBA学位论文
案例:S银行广州分行---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监会成为商业银行的监管主体,国有商业银行也进行股份制改造,多家股份制银行成立并与四大行进行竞争,国家因此出台了《商业银行法》等一系列针对银行业的法律法规,银行体系日趋完善。但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较短,商业银行对于贷后管理还不够重视,信贷资产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大。S银行广州分行虽然为股份制银行,但大股东仍为政府,其贷后信用风险的成因可以从政府、企业和银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3.1 政府方面的原因 商业银行是依照该法和《公司法》设立的企业法人,虽然金融机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性,但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原则应该是自由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不应受到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但中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商业银行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政府对商业银行的干预还普通存在,商业银行的经营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因此,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导致信贷资产面临信用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 国有企业改制前,其资金来源为财政拨款,改制初期,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在此过程中,政府一直是起主导作用,把握资金的流向,使商业银行没有办法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和标准去发放贷款,导致大量的坏账呆账,国有商业银行背负了大量不良资产。虽然近期商业银行的经营逐步迈向市场化,但政府的干预仍不同的程度的存在,这使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控制信贷资产的质量,导致信用风险的产生。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央政府的干预。虽然中国已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但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完全实现自由化,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仍比较大。改革初期,中央政府制定了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较大的挑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央政府需要支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个过程在西方国家主要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而在中国则是由政府主导的,中央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源,干预经济的发展。除了正常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中央政府采取更多的是财政政策,靠投资去推动经济的发展,除了动用财政资金,政府还经常要求国30
暨南大学MBA学位论文
案例:S银行广州分行---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有商业银行参与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更多成为政府的建设资金,收益和风险难以把握,为商业银行的贷后信用风险管理埋下隐患。 (2)地方政府干预。中国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分税,地方政府所拥有一定的财政资源,而且地方政府拥有更多如土地使用等其他资源的配置权利,国有企业也分布在各省,国有企业中除了中央所属企业,还有地方政府所属企业,为了追求政绩,地方政府不仅会运用财政资源,而且会要求商业银行给予支持。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出于政治考虑,可能会要求商业银行去支持效益较差、技术设备落后国有企业,使商业银行的贷款很可能沦为呆账坏账;出于政绩考虑,地方政府也会要求商业银行去支持一些高新技术产业,但众所周知,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旦失败,商业银行无法收回贷款,即使成功,商业银行也只是收回贷款本息,并不能分担失败项目所带来的损失,所以地方政府的干预使商业银行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去进行贷款,信贷资金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3.3.2银行自身的原因 S银行广州分行虽然是股份制银行,而且引入战略投资者,但最大股东仍是政府,其经营管理方面遗存有原国有企业管理的弊病。中国银行业没有完全市场化运营,更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政府作为最后贷款人,承担着隐性保险功能,将承担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较少考虑风险因素,贷后管理中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控制风险,从而使信贷资产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从另一方面讲,中国的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较短,商业银行没有形成风险管理文化,不仅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而且缺乏风险管理人才和风险管理技术,使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面临较高的风险。尤其是在贷后管理中,虽然各银行都有贷后管理的规章条例,但从业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各项检查和审查工作态度不认真,贷款发生后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技术去度量信用风险值的大小,无法客观地评估信用风险的大小,使信贷资产处于较高的风险中。 3.3.3企业方面的原因 中国现在正处于转轨经济,企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有国有企业31
暨南大学MBA学位论文
案例:S银行广州分行---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改制的企业,另一类是民营企业。虽然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多数成为股份制企业,但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仍为政府,其经营受到政府的干预,同时也会受到政府的扶持。政府除了给国有企业税收、土地及垄断权力方面的支持外,还会要求国有银行优先向需要贷款的国有企业发放贷款,而部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思想落后,企业债务沉重,银行注入资金多是饮鸩止渴,不能真正实现赢利,更重要的是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同是国家的,国有企业的还款意愿不高,对资金的利用效率也低,从而使银行的信贷资产遭受较高的信用风险。另一类企业为民营企业,这部分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前者赢利能力有限,后者存在较高的风险。转轨经济下,一部分民营企业追求短期效应,缺乏信用,想尽办法套取银行贷款,甚至不惜在会计报表上做文章,获得贷款后挪做他用,根本没有偿还贷款的意愿,这种逆向选择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原因之一。还有部分民营企业,由于企业的技术设备落后,或生产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虽然通过各种手段向银行争取到贷款,也有意愿还款,但由于市场经营失败最终无力还款,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出现信用风险。 3.4 S银行广州分行贷后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S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在管理上也逐步与国际接轨,但从目前来看,该行的贷后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将从观念、体制、机制和技术上去分析S银行广州分行在贷后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4.1 风险意识淡薄 从S银行广州分行贷后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在该行并没有形成风险管理文化,管理层和信贷人员都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长期以来,由于政府作为隐性的担保人,承担了商业银行可能遭受的风险,商业银行从心理上没有重视信用风险的管理,特别是政府进行干预的情况下,信贷人员更是放松了警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来源还主要依靠信贷收入,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在银行的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国民经济也主要靠投资拉动,所以这种高储蓄高投资的居民必然会导致商业银行重视放贷业务,客观上造成商32
暨南大学MBA学位论文
案例:S银行广州分行---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讨 业银行贷款扩张和冲动。由于要将大量的储蓄放贷出去,加上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商业银行必须会要求信贷部门放低门槛,特别是对一个集团性的大客户,必然导致信贷人员重贷轻管,只追求放贷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贷后信用风险的防范。 3.4.2 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西方发达国家的风险管理历史较长,银行业经过多次金融危机的考验,都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更是采用了多位一体的管理方法,有效防止信用风险的方法。所谓的多位一体,是指商业银行、工商、税务、专业评级机构等多个机构共同组成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可以快速获取个人和企业各种信用信息,及时对贷后资产进行管理,有效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中国目前没有权威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数据库建立历时不长,工商、税务、海关、公安等与个人和企业信用相关的信息还没有进入信用记录,因此,外部环境对于商业银行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的支撑不足。 S银行广州分行虽然也成立了贷后管理部,并要求相关部门给予支持,但其风险管理系统仍存在较多问题:机构设置不合理,贷后管理部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统筹协调风险管理工作。从其组织架构可以看出,贷后管理部将信用风险的管理工作分配到各个部门,表面上看来,这套风险管理系统可以从贷前和贷后各项工作都有部门负责,对借款人的资格审查和贷后跟踪都比较到位,但这样的机构调协极易造成权责不对称,管控不到位的局面。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应该是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统筹协调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部提供风险咨询、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及风险发生后的处理方案,相关的业务部门负责落实,风险管理部门若没有进行风险提示业务部门免责,如果风险管理部门提示了风险,业务执行不到位则风险管理部门免责,两个部门统力合作,才能够更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3.4.3 激励机制不到位 贷后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体系,对其管理效果的评价也比较难。目前,多数的商业银行对贷后的检查、信贷资产为银行所创造的绩效33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办公文档、出国留学、考试资料、专业文献、文档下载、教程攻略以及(最新)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讨等内容。本文共10页
相关内容搜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4
以资本筹集、规划及增值为中心,侧重于从微观角度研究企业财务活动、资本市场运行、银行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管理所涉及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等。
 下载此文档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讲课稿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关于供给侧改革的讲课稿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6|
上传日期: 00:05:0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讲课稿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饮鸩止渴的博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