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股股票大宗交易平台买卖方均出自同一营业部,怎么个

股东撤机构接 2016年大宗交易故事多_证券综合_股票频道_全景网
股东撤机构接 2016年大宗交易故事多
  通常来说,大宗交易成交量与行情正相关。今年以来大盘总体低迷,人气不旺,这也表现在大宗交易市场上。2016年前5个月,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1970亿元,同比减少逾半,去年同期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4094亿元。
  由于大宗交易的门槛较高,普通的散户参与机会不多,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和机构便成了主要玩家。那么,在这个观望气氛较浓的市场上,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和机构又玩出哪些值得关注的故事呢?
  近九成为折价交易
  中小创公司数目过半
  2015年,随着市场迎来一波牛市,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也相应水涨船高。同花顺统计显示,2015年4月、5月的月成交金额均超过1000亿元,2015年前5个月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金额达到4094亿元。
  2016年以来,大盘总体低迷,人气不足,大宗交易观望气氛较浓,成交相对萎缩。今年1至2月份的月成交金额均只有200多亿元;3月份股指迎来“小阳春”,上涨11.75%,当月大宗交易成交也达到一个小高潮,月成交金额冲上600亿元。到了4月和5月,成交又有所回落,但均超过400亿元,仍高于年初的水平。总体上,2016年前5个月大宗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197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约52%。
  这正印证了大宗交易成交量与行情正相关的说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股灾”之后,去年下半年大宗交易量急剧下降至月成交金额只有二三百亿元的水平,其中去年9月的月成交金额竟降至91亿元。相较而言,今年的大宗交易成交虽然并不十分活跃,但仍高于去年“股灾”后的水平。
  同花顺统计显示,2016年前5个月大宗交易的总笔数为4839笔,共有132亿股被转手交易。其中折价交易的有4229笔,所占比例达到87%。折价5%以上的大宗交易为2432笔,占折价交易的比例为57.5%。折价10%以上的大宗交易为1089笔,占比也接近26%。折价率大的是5月26日成交的洛阳钼业,折价率达到18.33%。此外,赤峰黄金、东土科技、康达尔、通葡股份、万里股份、迅游科技、华东科技、中文在线等的折价率也都超过18%。
  溢价交易和平价交易分别为333笔和276笔,占比都很低,分别仅为6.9%和5.7%。溢价率最高的是1月14日成交的光环新网,当日溢价高达22.2%。此外,兴源环境和德尔未来的溢价率也超过20%。
  今年以来,大额成交的股票集中在银行、家用电器、证券、医药生物等板块。单笔成交金额最大的是3月11日成交的浦发银行。当日,浦发银行复牌并发布定增预案,拟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行合计不超过9.216亿股普通股。复牌当日浦发银行即登陆大宗交易市场,分为2笔交易、总共11.19亿股在机构之间进行倒手,成交单价分别为19.99元和19.06元,溢价率达到12.3%和17.8%,成交金额分别为144.6亿元和72.1亿元,这两笔为今年以来大宗交易市场成交最大及排名第二的金额。
  成交金额仅次于浦发银行的是3月21日招商银行的两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分别为27.3亿元和8.9亿元。4月27日成交的美的集团,单笔成交金额也达到8.6亿元。此外,平安银行、北京银行、海通证券、天广消防、海欣股份和海利生物等单笔成交金额也在6亿元以上。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大宗交易涉及股票共有930只,其中沪市主板有300只,占比32.2%;深市主板有121只,占比13%;中小板公司299只,创业板公司210只。也就是说,中小创公司大宗交易合计509只,占比为54.7%。
  从单只股票的成交笔数来看,同方国芯是今年前5个月中大宗交易次数最多的股票,总共有103笔交易,涉及金额为16.3亿元;其次是快乐购,总共有102笔交易,涉及金额为16.4亿元;宋城演艺总共有98笔交易,涉及金额为6.6亿元。此外,东方证券、晶方科技、暴风科技和禾丰牧业的成交笔数也都在50笔以上。
  重要股东热衷借道减持
  实际上,大宗交易一直以来是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最热衷的减持方式,今年也不例外。例如,易尚展示、晶方科技、康达尔、海利生物、北京科锐、昆百大A、禾盛新材、麦迪电气和天广消防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都有在大宗交易减持的记录。
  易尚展示于日上市,发行价为10.48元。该股上市后一路上行,去年11月26日一度达到170.79元,虽然经过今年的下跌,昨日收盘价也有68.98元,原始股东可谓赚得盆满钵满。今年4月25日,有16名股东限售股份解禁,数量为41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5131%。公司4月22日公告,原始股东陈铭和同一控制下合并持股5%以上的股东深圳市卓佳汇智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深圳市汇智成长投企业(有限合伙)拟清仓减持公司股份。统计显示,4月25日开始至5月23日,该股一共出现了34笔大宗交易,总成交金额10亿元,占总股本的10.49%。
  禾丰牧业5月21日公告,持有公司12.83%股份的二股东DE HEUS因资金安排需要,拟在六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666.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21%。数据显示,5月27日当日,禾丰牧业一共出现了47笔大宗交易,总共2666.91万股,涉及金额约4亿元。当天卖出营业部均为广发证券沈阳小西路证券营业部,接盘方均为机构。而公司5月31日公告,DE HEUS已于5月27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完成其此前公布的股份减持计划,减持价格15.07元,恰好与数据相吻合。据悉,DE HEUS为荷兰最大、拥有百年历史的家族饲料企业,是世界上最专业化、最有竞争力的农牧企业之一,2006年DE HEUS以1.5亿获得禾丰牧业15%股份,持有股成本约为2.10元/股,上市以后禾丰牧业股份经过10送5股和两次分红,5月27日收盘价为15.86元,也就是说,DE HEUS的收益超过10倍。
  对于高管等重要股东成为大宗交易卖出常客这一现象,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重要股东减持不能简单解读为负面消息。无论是大股东、上市公司董监高,还是PE等机构,通过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在二级市场股价达到预期收益之后,适当减持回收资本是理性选择。重要股东减持对A股市场来说也是一个良性的互换,在补充市场流动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股票的活力。
  内部人和机构
  乐当“接盘侠”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连夜赶科场。在大宗交易市场也是如此,有人减持,也有人接盘。
  例如禾盛新材,5月16日,该股出现了一笔大宗交易,以20.35元、折价10.71%交易500万元,卖出方为东吴证券张家港杨舍证券营业部,买入方为中信证券深圳深南大道证券营业部。根据公司公告,当天大宗交易卖出方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赵东明,而接盘的是公司第二大股东深圳市中科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此后公司还公告称,深圳市中科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2月26日至5月23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53万股,上述权益变动后,中科创资产持有禾盛新材股份3765万股,占禾盛新材总股本的17.87%。
  5月5日,N兴股份出现了多笔大宗交易,据公司公告可知,原来是高管抱团买入,即公司监事官兰香、副总经理童晓冬、董秘李敦波、监事张友强、监事林建高以及副总经理吴武良6位高管同时出手,以每股均价23.20元的价格买入2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9%。
  除公司内部人外,机构成了近期接盘的主力。统计显示,2016年前5个月,买入方为机构的大宗交易有602笔,其中发生在5月份有286笔,所占比例为47.5%,涉及金额为86.4亿元,比4月份的63.1亿元增长近37%。
  上述被重要股东减持的易尚展示和禾丰牧业,接盘方都有机构的身影。而除了机构之间倒手的浦发银行外,今年前5个月中,机构接盘最大金额的是5月4日交易的美的集团,当天涉及金额5.6亿元,卖方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在4月25日,机构以每股31元的价格,从相同席位手中买入4070.58万元。对照公司公告,减持方是公司原第二大股东融睿股权投资(珠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今年前5个月中,大宗交易笔数排名第二的快乐购,3月22日至5月25日的102笔交易中,仅3笔买入方为营业部,其余买入方均为机构。公司股东弘毅投资产业一期基金(天津)(有限合伙)及其关联方西藏弘志投资顾问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5月16日和25日,合计抛售了4010万股快乐购,套现9.65亿元,均被机构接盘。
  吴比较/制图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时隔一年再现大宗交易 机构“拿走”天音控股近500万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直未受市场关注的天音控股(000829)今日发生了三笔大宗交易,三笔交易的卖出方均为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华就路证券营业部,接盘席位来自三家机构,分别买入250万股、200.84万股和44.59万股,累计买入股份约500万股,此次成交价格为10.8元/股,与今日的收盘价11元相差无几。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杜宇一直未受市场关注的天音控股(000829)今日发生了三笔大宗交易,三笔交易的卖出方均为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华就路证券营业部,接盘席位来自三家机构,分别买入250万股、200.84万股和44.59万股,累计买入股份约500万股,此次成交价格为10.8元/股,与今日的收盘价11元相差无几。日前,天音控股发布公告称,为支持全资子公司天音信息业务的发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其竞争力和影响力,公司董事会同意控股子公司天音通信以现金方式对天音信息增资2.9亿元。此次增资完成后天音信息的注册资本为3.0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增资是为了促进天音信息业务发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天音信息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符合公司战略与规划,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谌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播放数:1133929
播放数:4135875
播放数:2845975
播放数:53577419股大宗交易过亿 QFII集中营狂扫蓝筹
作者:彭浩
手机上阅读文章
  今年以来,在借道大宗交易减持的速度与数量日渐增加之时,QFII集中营却在同一市场狂扫蓝筹,令大宗交易平台成交额大幅提升。其中,、、等19只个股大宗交易金额过亿元。  19股大宗交易过亿元  大小非的减持与QFII席位借道吸筹合力推动大宗交易活跃度走高,今年以来大宗交易系统的成交规模大幅放量,其中上周成交金额逾66亿元,升至历史高位水平。  数据统计显示,年1月1日至22日,沪深两市共有超过200只个股发生大宗交易,大宗交易成交额总计128.18亿,其中,有19只个股大宗交易金额过亿元。  具体来看,大宗交易过亿元的股票分别为:(8.03亿元)、新华(4.77亿元)、(4.73亿元)、(4.70亿元)、(4.55亿元)、(4.01亿元)、(2.76亿元)、长安(2.12亿元)、(2.20亿元)、(2.03亿元)、(1.71亿元)、(1.60亿元)、(1.55亿元)、光大(1.50亿元)、(1.51亿元)、(1.46亿元)、(1.11亿元)、*(1.11亿元)、(1.05亿元)、(1.03亿元).  从市场表现来看,200多只个股中,有162只个股年内上涨,占比超过八成。其中,(300273)、成飞集成(002190)、(300099)、(600969)、(002440)、(300270)、(600523)、(002476)、骆驼股份(601311)涨幅均在20%以上。  QFII集中营狂扫蓝筹  近期,沪深两市大宗交易的成交十分活跃,被市场认为是“QFII集中营”的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中金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现身十分频繁。  《投资快报》记者发现,QFII集中营在同一市场狂扫蓝筹,、等大盘蓝筹股成为其吸筹对象。1月16日至18日,国际部连续出手,将东方证券东方资财的抛盘全部收入囊中,上周累计买入5465.7万股,金额总计4.46亿元。  交易所收盘后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18日海通证券国际部作为买方,揽入(600585)、(600000)、(6000028)、招商银行(600036)、保利地产(600048)、(601166)、(601186)、(601288)、(601328)、(601398)、(601601)、(601939)等12只蓝筹股,全部以平价成交,耗资2.75亿元。  QFII抢筹的盛况已经是本周第二次出现。1月16日,包括(601857)、招商银行、浦发银行、(601899)等在内的28只权重股在大宗交易平台现身,同样是海通证券国际部将上述个股全部收入囊中,合计成交金额近1.8亿元,成交价格均为个股收盘价。  与海通证券国际部一样蠢蠢欲动的,还有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这两大QFII集中营。前者更是出现在骆驼股份(601311)、(601258)等15笔大宗交易的买方席位中,吸筹高达4.91亿元。  蓝筹股的批量大宗成交,是QFII资金的吸筹所致,这也与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盛传QFII青睐金融等蓝筹股的观点不谋而合。  大小非离场 QFII做多  QFII在的分量已经不是配角,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有8家QFII机构共计14亿美元额度获批,其中中银人寿保险等4家机构共获4亿美元新批额度;摩根士丹利等4家机构共获10亿美元追加额度。截至去年12月31日,共有169家QFII机构累计获得374.43亿美元的投资额度。当的多空双方在2300点附近反复争夺之时,QFII继续加仓的传闻在市场中不胫而走。  尽管随着A股持续反弹,大小非借道大宗交易进行减持的速度与数量也日渐增加,QFII集中营却在同一市场扫货。据不完全统计,上周海通证券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分别现身42次和19次。就买入规模而言,期间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海通证券国际部分别累计买入5.92亿元与4.46亿元,成为同期最大的大宗交易买入方,大有扫货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大宗交易平台上平价和溢价成交的个股已经达43只,该数据是去年12月行情以来的周最高值。  分析人士指出,平溢价成交个股增多是交投活跃的表现,说明市场参与的热情比之前高了,当然随着股价的上涨,机构之间的分歧也有。而交投的不断活跃,也是行情继续走好的基础。就目前来看,供求关系似乎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QFII等机构资金在逐步增长,而IPO暂停之后供给在客观上出现一定减少,当此时局,或可对指数运行点位看高一线。  重点公司  (601336)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4.77亿元  今年以来,新华保险已连续5次现身在大宗交易平台,合计成交金额高达4.77亿元。据数据中心统计,01月18日新华保险出现大宗交易,该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25.20元,买方为上海延安西路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上海淮海中路证券营业部。  新华保险大宗交易接盘活跃源于公司业绩靓丽。新华保险1月15日晚间公布保费收入为977亿元,同比增长约为3%。令人关注的是,2012年,受资本市场低迷、行业发展进入调整期的影响,在国内寿险市场整体保费增速出现下降的情况下,新华保险实现保费收入规模正增长,行业三甲地位进一步稳固。  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836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6086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7960万元。  青青稞酒(002646)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4.73亿元  以青青稞酒为例,该股在上周完成9笔大宗交易,金额近4.73亿元,为当周交易金额最大的个股。卖出席位来自中投证券西宁西关新宁广场营业部及国都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而接盘席位非常分散,减持特征颇为明显。  青青稞酒2012年12月底有五家创投的9750万股获准上市流通,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上周交易股份很可能来自小非减持。事实上,该股自月初以来便现身大宗交易市场,且卖出方同样出自上述两家营业部,至今累计成交2526万股。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64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2406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3580万元。  光大银行(601818)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1.50亿元  从溢价率角度看,由于1月14日沪深股市出现普涨行情,因而多数个股大宗交易均表现为折价成交,光大银行成为当日唯一一只出现溢价成交的个股。  具体来看,1月14日光大银行发生了一笔溢价率为0.98%的大宗交易,成交量为4838.70万股,成交金额为1.50亿元。从席位上看,卖出方为北京月坛北街营业部,买入方为光大证券深圳新园路营业部。  分析人士指出,在公布了较为理想的2012年业绩快报后,光大银行的静态估值优势进一步突显,这可能是该股能够在1月14日上涨4.07%的情况下仍然实现溢价成交的原因。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1168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入14709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入7543万元。  成飞集成(002190)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1.46亿元  成飞集成在连续三个无量涨停后,突然出现了巨额的大宗交易,卖方为公司的二股东,而买入者则零折价买入,不得不引发人们的关注。  成飞集成在1月16日时出现了三笔大宗交易,卖出营业部同为桐乡复兴北路证券营业部,买方营业部分别为安信证券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400万股、股份海康定路证券营业部356万股和南京证券南京大钟亭证券营业部200万股,合计956万股,成交金额共计1.46亿元,成交价格均为当日收盘涨停价。  通常,大宗交易的接盘都会要求一定的折价,而游资席位在三个涨停后以零折价接盘,让公司的二股东在高位悄然而退,这样的资本动作还是很令人感到奇怪。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723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4855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出3845万元。  交通银行(601328)  今年以来大宗交易:1.03亿元  在众多QFII扫货的蓝筹中,也出现了交通银行的身影。1月7日交通银行出现两笔大宗交易,但买卖方均较为分散,成交价格也不相同。交行两笔大宗交易的成交价分别为5.06元(平价)和4.65元(折价8.10%),对应的成交量分别为1518万股和180万股,其中前一笔平价交易的买卖双方均为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江南大道营业部。  1月16日交通银行再次出现大宗交易,该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4.96元,买方为海通证券国际部,卖方为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资财。交通银行01月16日收盘价为4.96元,该笔大宗交易溢价率为0.00%。  资金流向:E投资金融终端显示,昨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732万元,而最近5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入20311万元,最近10个交易日录得资金净流入14055万元。
    近期,沪深两市大宗交易的成交十分活跃,被市场认为是QFII大本营的海通证券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现身十分频繁。分析人士指出,就目前来看,供求关系似乎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QFII等机构资金在逐步增长,而IPO暂停之后供给在客观上出现一定减少,当此时局,或可对指数运行点位看高一线。  QFII频繁露脸  当的多空双方在2300点附近反复争夺之时,QFII继续加仓的传闻在市场中不胫而走。  上周沪深两市大宗交易的成交十分活跃,被市场认为是“QFII大本营”的海通证券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露脸十分频繁。据不完全统计,上周海通证券国际部、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分别现身42次和19次。就买入规模而言,期间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海通证券国际部分别累计买入5.92亿元与4.46亿元,成为同期最大的大宗交易买入方,大有扫货态势。  针对以上现象,华融研发部副总经理肖波指出,2012年年末监管层批复的QFII数量较多,随着这些QFII陆续进入建仓期,就出现了近期在2300点附近QFII继续加仓的传闻。前期QFII的额度有限制,最高不超过10亿美元,一般都在0.5亿美元-3亿美元之间,而近期部分内地基金在香港纷纷成立QFII,额度也相对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QFII的入市规模。  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QFII进场似乎很难做到悄无声息。肖波认为,随着QFII数量的增加和额度的扩大,在券商交易层面必然会透露QFII进场的迹象。  天平向多方倾斜  就目前来看,供求关系似乎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一方面是QFII等机构资金的逐步增长,一方面IPO暂停之后供给在客观上的减少,供求关系的这一变化,促使市场的乐观情绪也随之上扬,从而带动沪综指上攻至2300点之上。  从券商研究机构的角度来看,2300点似乎是一个较为关键的点位。2012年末之时,不少券商机构预测2013年大盘的上限点位在2300点附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2012年末市场处在一片悲观之中,而“城镇化”等政策还没有跃入研究机构的视野,因此,很多研究机构在当时认为看多理由似乎不足。  不过,随着此后政策层面变化的出现,券商认为有必要就此前对2013年的点位预测进行修正。随着大盘进攻至2300点之上,一些分析师认为有必要看高一线。  华融证券市场研发部副总经理肖波认为,在目前时点上,大盘站稳2300点之后,不排除市场出现牛市迹象的可能。  实际上,随着行情转暖,很多此前一直观望的场外资金已跃跃欲试。民族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陈伟认为,目前民间资金十分充裕,之前这些资金都流向了理财与信托等领域,随着赚钱效应渐显,这部分资金有可能逐渐回流A股,从而有望继续助推大盘反弹。  不过,陈伟认为,在后市推动大盘反弹的力量中,QFII可能不会起主导作用,中线应该看基金的行为,长线则要看产业资本的动作。陈伟进一步指出,此前市场一度认为QFII引领了大盘反弹,但这似乎并非事实的全部,因为在2012年年末行情低迷之时,监管层批复的QFII数量迅速增多,而监管层对QFII普遍有建仓期要求,QFII在建仓期刚好赶上2012年年末的大盘反弹或许是一个巧合,未必说明QFII具备撬动大盘反弹的能量,目前来看QFII资金在中的比重毕竟有限,说其有扭转大盘走势之力,可能有些牵强。(中国证券报)
    QFII中国股票基金去年12月平均17%的正收益,使得市场充斥“QFII成功抄到大底”的声音。然而,亦有不少QFII投资人认为,不是所有QFII都能幸运地“抄到大底”。  “不是所有QFII都幸运抄底”  执行长仓和蓝筹策略的QFII基金,在去年6-11月的收益率并不令人瞩目,然而,随着去年年末A股向好,他们终于实现了成功抄底,并于去年12月实现业绩大爆发。  据理柏最新公布的基金月度透视报告显示,QFII中国股票基金在2012年12月获得了平均16.94%的正收益。  然而,并非所有QFII都如此。“应该说抄到底的QFII客户是幸运的。”瑞银中国证券部总监夏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旗下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部门,瑞银集团共计拥有10.4亿美元的QFII额度,在所有QFII中排行前列;而且,早在2003年,正是夏阳的前任在内地市场上下达了“QFII第一单”的指令。  某拥有QFII额度的港资资产管理公司一位高层则对记者坦承,他们的相关产品并没有分享到去年年末A股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他解释说,拥有QFII额度的机构在发行产品之前,对于产品结构、投向等设计都必须要经过香港金管局的批准,也就是说,机构在发行产品之前,产品设计等都已经确定且不能随意更改。  “去年上半年A股其实表现并不是很好,因此,我们的产品在设计的时候,也就考虑不投向内地股市,而是投向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该高层表示,所以当后来内地股市表现比较好的时候,尤其是11月、12月份,他们的产品也并没有享受到所谓“QFII抄大底”所带来的收益。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去年一些新获QFII额度的资产管理公司中,确实也还有部分QFII曾公开表态,尽管看到部分股票的A股和H股之间存在价差,但由于对内地A股存谨慎态度,表示新获额度投资方向将会主要是一些固定收益类产品。  上述港资QFII高层表示,倒是一些推出多样化投资组合的资产管理公司,分享到了国内股市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因为他们推出的投资组合内容比较多样化,除了固定收益类产品,还有股票、指数等。  “择时机会并不多”  除了投资方向之外,去年QFII是否能够“抄到大底”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是:6个月的择时期太短。  目前,瑞银既是中国最大的QFII投资人之一,又服务着众多的QFII客户。瑞银中国证券部总监夏阳分析认为,应该说去年抄到底的很多QFII客户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能择时的机会是不多的。“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人择时需要2-3年的周期,而QFII客户一旦确定在中国内地市场投资,更多的是等待额度,拿到了额度就要在6个月内投进去。”  大型QFII以公募基金、、主权基金居多。夏阳说,多数QFII采取的是长仓策略,偏好具长期投资价值的蓝筹股,因为他们做的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而短周期的波段操作对他们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  对于近期市场讨论较多的“QFII抄底银行股”的说法,夏阳认为,在具体选股上,QFII当然也需要对中国市场进行策略研究。但去年银行、地产股出现的反弹也并不是偶然的,选择这些板块的QFII投资人应该是认为这些行业、股票被低估,具投资价值,这对长期投资是非常合适的,与某些短期炒作的倾向非常不一样。而截至目前,QFII投资人主要仍集中于高贝塔值的行业和板块、周期性比较强的股票等。(上海证券报)
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
[热门]&&&[关注]&&&
ABCDFG H JMNPQRS XYZ
网友点击排行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天天基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决策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资质证明|研究中心|联系我们|安全指引|免责条款|隐私条款|风险提示函|意见建议|
天天基金客服热线:95021&/&|客服邮箱:|人工服务时间:工作日
7:30-21:30 双休日 9:00-21:30
郑重声明:。天天基金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网址:
CopyRight&&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沪ICP证:沪B2-&&网站备案号:沪ICP备号-1
ABCDFGHJKMNPQRSTWXYZ
举报原因: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宗交易对股价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