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可以投资2017生鲜电商排名吗

95%都亏损,生鲜电商可怎么活?
成功者还没出现,小玩家却正成批死去。
两天前的7月31日,半成品净菜电商青年菜君被曝出,因投资跳票公司陷入崩盘困境。8月1日,生鲜电商品牌&果食帮&又通过微信公众号宣布正式关门。当然,果食帮仅在深圳一地营运,知名度还远不如拿过创业工场天使投资,吴世春和王啸的A轮,以及中国平安、真格基金、联创策源B轮的青年菜君。
但青年菜君和果食帮的处境是生鲜电商创业者现如今面临的普遍境况的缩影:要么体面地死去,要么在苦苦挣扎。
生鲜电商们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淘汰赛,一边是关停、裁员和关店,一边是巨头的进入。但是生鲜走上电商化,却又不可逆转。&推出生鲜电商系列报道,希望揭开这个行业内的悲欢与生死。本文为第一篇,让我们从&共沉沦&的市场大环境开始看起。
文丨王亚奇
编辑丨卢旭成 杨洁
&难点在于,算不过来帐,我们一直在为零售端服务但看不见盈利。&几家生鲜电商创始人向创业家&i黑马诉说。
来自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但与烧钱不断、盈利无期相比,更让生鲜电商玩家们煎熬的是,眼看着三万亿的淘金场对他们摇旗呐喊,大道两旁却横尸遍野,而有幸留下来的玩家,无论大小,还没有人找到能通向这个淘金场的正确方式。
在这样特殊的一个战场,活跃于一线的玩家,无一例外,都是资本的产物。根据投资机构的审美,他们从4000多家同行中被挑选出来,接受市场最精密的价值审判和成为独角兽的栽培。
本来生活的B轮投资方高榕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张震,在谈到自己的投资逻辑时说,投资人选择项目很简单,就是挣钱。基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统计,离交易环节最近的公司是最容易挣钱和成为独角兽的。
然而,当数千家生鲜电商平台几乎无一家赢利,原顺丰优选总裁连志军,原沱沱工社CEO杜非等生鲜电商顶级操盘手陆续离职等消息不断在创投圈发酵,所有人都在承受着最艰难的博弈。
&坚持做正确的事,内心真的想去的地方没有捷径。钱多创业谁都会,但死法不同。钱不多的时候一定要想怎么活下来:找个单点,变现利润,不影响前进的速度,活着。&7月13日凌晨36分,食务链创始人张颂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话。
活着&&在生鲜电商这片深不见底的池水下面,这已然成为2016年大部分玩家的第一要务。
万亿生鲜,是风口,也是刀口。
生鲜电商萌芽于2005年前后,彼时大多是简单粗暴的与菜市场PK的电商思维;2012年,随着顺丰集团、亚马逊中国、淘宝、京东等扎堆入局,生鲜电商在资本和巨头的重金加注下扶摇直上,成为万亿风口。
那这个领域真的是块馅饼,谁都能咬上一口吗?
张颂给创业家&i黑马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原来消费者在路边店、菜市场买两百克的三文鱼,花三四十块钱;在网上买要花差不多的钱,但电商平台增加了物流成本,顺丰同城配送时加两块冰一个泡沫箱,物流成本就接近20块钱,&这个生意能不能做,谁都算得清楚。有供应链优势的平台,能够降低中间的运营成本,但想要赚钱挺难的。&
与传统的服装、3C等零售商品不同,生鲜市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启动起来极其缓慢。创业者想要把超市琳琅满目的生鲜产品搬到网上卖给C端,最先遇到的问题是物流。
生鲜在实际配送中,从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至少需要经过4次流转。从产地采摘到产地仓是第一次运输,从产地仓到销地仓是第二次运输,销地仓到水果零售商是第三次运输,第四次是最后一公里落地配。
大部分生鲜电商希望绕过中间流通环节,从产地直采运送至各地仓库,最终送达消费者手中。但在生鲜行业,吨位决定地位,平台想要从产地采购必须符合产地按大车出货的运作模式。目前,除了平台独有的爆款产品能够做到整车出货(大概20吨),包括京东、阿里等流量入口级平台的用户覆盖密度也难以实现在几天时间内消耗掉20吨苹果、20吨白菜&&
&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同等量的情况下,在哪拿货更便宜。一个产品的量在短期内能满足到原产地拿货的要求,货拿过来10-20天内能快速消耗掉,我们就从产地拿货。如果不行,我们会让中国的进口商把资源放上来,快速搜集买家需求,进行交割。&做海外冻品供应链服务的张颂说。
这一说法透露出的信息是,即使出货量大的B端也很难做到完全产地拿货,C端玩家希望有一天能去产地拿货就更是渺茫。
最后一公里的触达同样困难重重。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消费者早已不满足次日达的送货模式,但是C端平台想要在最大程度降低耗损和配送成本的同时,做到及时送,必须自建物流。这意味着平台将面临漫长的成本回收期。
自建C端物流的本来生活创始人喻华峰在接受创业家&i黑马采访时曾表示,为了使自建物流盈利,微特派很早就第三方化了,目前微特派只有30%业务是本来生活的。
生鲜电商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选品。每个家庭每天的口味完全不同,一旦平台不能满足消费者买牛排之后买调料的需求,用户的重复购买欲望就会下降,但平台如果不断根据消费者需求上新产品,导致供应链品类分散,平台对源头的控制更弱。
&电商大家都听过一个词,跨品类如同过鬼门关,很多平台跨品类的时候是很大胆的,今天卖青菜,明天就敢卖肉,问题不是用户会不会买,而是平台真的做得了吗?&调果师创始人肖洪涛表示。
她的逻辑很简单,仅以与水果最为相似的蔬菜为例:该按份下单还是按斤下单,去不去皮,是否打小包装,物流采用干线、支线还是落地配,干线需要多大的车,如何质检入库,退货怎么做等都存在市场特殊性。
&大家都太着急了,融钱补贴容易,都想上高速路,但加速的方式在生鲜电商是行不通的。&肖洪涛说。
B2B、B2C、O2O、拼单团购&&每一家入局的生鲜电商都给自己打上了一个模式的标签。不过,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标签依旧掩盖不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到目前为止生鲜电商还没有涌现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所有的商业模式都还在验证当中。
目前生鲜电商的主流模式是以天天果园、易果生鲜、沱沱工社等早期玩家为代表的B2C模式。喻华峰透露,本来生活上线前,他曾用近半年的时间对便利店、餐厅等进行调研,希望直接通过B2B模式入局以重塑上游供应链,但由于初期平台既没有影响力也没有足够的订单量,本来生活最终选择了B2C模式。
2C意味着过高的引流获客成本,但是高价获得的用户对平台的需求量和使用频次却并不固定。B端平台一天销售的产品量,C端平台可能要卖一个月,即便是流量大的综合电商平台,也很难让生鲜电商所有品类联动发力。
&2C是靠卖货的价差赚钱,成本结构会有问题,现在投资人都在算账,电商的运营成本、引流成本、人员工资都非常高,放到本来就不盈利的生鲜上,如果平台还做标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打平成本。&肖洪涛说。调果师由B2C转为生鲜流通链条上的一级批发商,为B端提供服务,看来也是不得已。
同样做过C端生意的张颂认为,生鲜电商2C 模式能做起来要满足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单品的供应链优势;二是半个小时能覆盖到的足够高密度的用户群体;三是忠实用户能每周固定到一家平台买两次东西。
这显然是一种太过理想化的要求。
去年年中,已经在生鲜电商B2C领域深耕三年的本来生活也开始改变运营策略,向B2C+B2B的全渠道策略迈进。喻华峰更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C端的量太小了,万亿的生鲜规模必须找到更多渠道倒逼上游供应链。
B2B是一个存量市场,价格战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增量,而专业买家对于某一产品什么时候什么价格较为清楚,这可以使生鲜电商平台很好的避开恶性竞争的价格战,同时通过不断深耕成为下游订单的入口,最终拥有对话上游,倒逼供应链的能力。
但B端在实际运营中同样存在一些难题。
食务链已于今年初完成A轮融资,张颂对创业家&i黑马表示,食务链已由此前的向餐厅配送海外冻品,转向了为餐厅送货的次终端服务。究其原因,一是餐厅存在账期,二是做餐厅,看着是2B,实际做的是2C,对食材的要求非常复杂。比如一个餐厅一天需要100件食材,餐厅在做不同菜品时,对它们的切割、分拣等都有不同的要求。
&次终端采购有各种各样的模式,但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天他们都需要更多的渠道信息,来询问昨天的购买价格是否合理,同时关心在哪可以买到跟昨天质量相同但价格更低的产品。食务链只要拥有足够的信息供下游比价、品控,并不断通过爆款上新,就能满足次终端的采购需求,最终形成下游订单的订单入口。&张颂表示。
但这无疑对食务链发掘海外新品和整合新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选品、上新这件事上没有一秒钟是放松的。&张颂说。
拼单团购的C2B模式似乎是近来生鲜电商的又一&灵丹妙药&。尤其在拼好货宣称8个月实现订单量从0到100万后,顿时让它变得炙手可热。
拼好货的模式与批发类似,主要利用社交电商的流量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大量用户需求,平台拿订单量向上游批货,再分发到用户手中。
拼单模式的核心在于&便宜&。但是,拼好货物流负责人丁力在今年三月的一次采访中曾表示:&我们刚起来的时候,就被市场狠狠教训了。光便宜没用,用户体验不好他们就不来买了。&
无论何种模式,采购、供应链都是生鲜电商不可能绕过的坎,而对于拼单模式来讲,消费者的拼单动力源自什么、平台有怎样的差异化产品、拼单消费者是不是都在特定区域范围以内、能不能覆盖物流成本、平台是不是每次都能满足用户的团购需求,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如此,还是很多人不愿怀疑生鲜电商的美好前景。每一次行业的波动都会引发生鲜电商玩家们对心底的拷问:生鲜电商该如何玩?
日前,生鲜电商领域早期试水者沱沱工社前CEO杜非说,他原本想把沱沱工社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但一路走来,没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这是他在沱沱工社的遗憾。
从杜非的说法中不难发现生鲜电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农业痛点。在整个零售市场面前,生鲜电商是渺小的。在网上流传的一篇相关文章中,杜非总结了生鲜电商的两大误区。
一是忽略消费者真实需求,缺少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物流成本、损耗、综合运营成本等客观因素决定了生鲜电商创业者需要天天琢磨如何提升客单价,同时拼命节省物流成本、冰块成本,甚至以牺牲产品品质为代价,但这些仅从运营角度审视生鲜电商的行为都是违背消费诉求的。
二是商品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普遍,没找到破局良策。农产品天然的季节属性,决定了生鲜电商在相同时间段内产品是趋同的。而生鲜电商们为了获得更多客流,势必会展开一系列营销、补贴攻势,但这种叫卖又不敢把价格压低到消费者&爽点&,那样做背后需要靠大资本硬砸,没有人能支撑的起。
如今,生鲜电商前路依然未卜,但前面跌倒的人多了,后来的人怎么也能从中摸索出一二。
目前来看,生鲜电商进货渠道和商业模式的不同会使不同平台在运营效率和成本上,有些微的差别,但并不能使淘金者因此突围。生鲜电商发展的关键在于从上游深度开发生鲜产品,打造差异化的供应链优势,提高产品溢价和平台对上游的议价能力。
&电商除了流量、固定活跃用户没多少需要研究的内容,这些是运营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能不能帮用户找到最好的东西,All in在这个事情上,怎么可能做不好呢!&张颂说。
但实际上,能不能做得好,谁能做得好,什么时候能做好,一切还都是未知的。
可以肯定的是,厮杀成一片的生鲜电商,金子肯定是有的,只是获取的代价绝对不低。想要淘到真金,玩家们可能得先准备好足够多的钱和时间,一直赌下去。马云布局生鲜电商,谁将成为最大玩家?
稿源:郭靖的网站
近两年来,阿里已经在支付、物流、文化、互联网金融、O2O等多个领域内构建了自己的小型&生态圈&体系,并且这些小型&生态圈&体系最终又环环相扣共同组合成一个巨大的阿里&生态圈&体系。除阿里外,腾讯、百度、联想、乐视等巨头,同样对&生态圈&的构建痴迷不已,以硬件、软件为两个不同主体的产业开始走殊途同归的道路。
不过,&生态圈&的口号易成,真正构建起来并不容易,就像自然界的生态圈一样,其中必须要有水分、阳光、土壤等基础条件,同时还得有多种生物,能够像食物链一样生存,相关的生物和环境还要能构成统一的整体。
阿里在电商、物流、金融、文化娱乐等传统&生态圈&里的布局日趋完善,那么下一个瞄准的生态圈是什么?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60亿,预计2018年将达到1283亿,而全国的生鲜市场规模预计在2.5万亿,尽管生鲜食品的电商渗透率仅在2%左右,但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巨大。
生鲜电商毫无悬念地成为阿里的下一个突破口,阿里布局生鲜电商&生态圈&的价值在于,挖掘生鲜电商这片新兴的处女地,并将其培养成类似于物流、文化娱乐这样垂直领域内的&巨头&,阿里的大&生态圈&体系里,也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生鲜电商未来的市场空间,值得阿里在这片市场去投入和布局。
3月3日,阿里杭州举行的2016天猫生鲜行业商家大会,天猫生鲜总经理何春雷宣布联合中国果品流通协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中国肉类协会、中国蔬菜协会等协会,共同建立首个生鲜行业标准联盟。标准化是一个行业真正开始征途的标志,阿里在生鲜电商领域的野心开始显现。
近日,阿里巴巴联合全球知名的投资机构KKR重资投入业内领先的生鲜电商&易果生鲜&,据业内人士猜测,融资金额在2.4~2.8亿美元之间,一举打破行业纪录,资本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阿里生鲜电商&生态圈&的构成
整个阿里&生态圈&的核心部分,仍旧是电商核心,这一点就像百度的搜索,腾讯的微信、QQ一样,任何一种中部的&生态圈&要想成型,必须建立在大的&生态圈&之上。电商之外,再逐步是支付、物流、文化、互联网金融、O2O等开枝散叶,独立成型,阿里的生鲜电商,也会像支付、物流、文化等一样,逐步开枝散叶,直至最终成型。
阿里的生鲜电商&生态圈&整体的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2013年5月,菜鸟网络成立。日,天猫宣布试水生鲜冷链物流,为全国26个热门城市提供配套冷链服务。这算是阿里生鲜部分真正第一次对外发声,提供的是物流支持。易果生鲜旗下的安鲜达作为菜鸟平台生鲜冷链网和核心合作伙伴,为淘宝、天猫、聚划算、天猫超市和农村淘宝的众多商家提供了一站式的生鲜冷链物流服务。
第二,完善的交易中心。阿里在这方面有两个布局,一是大平台方向上的,即天猫的生鲜频道,完全开放给第三方生鲜电商商家;
一部分是&自家&的,如阿里战略投资的易果生鲜,目前是天猫超市生鲜频道的独家运营商。易果生鲜是采用战略投资合作的方式,既有资金、流量、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又有自己的网站、APP保持独立发展。
第三,支付。支付是电商必不可缺的部分,阿里这部分的资源自然是支付宝。当前的第三方支付环境已经非常完善了。
阿里整个生鲜电商&生态圈&的路径是,天猫、天猫超市等提供商品和流量,支付宝为用户提供支付方式,菜鸟网络及安鲜达提供物流仓储、运输以及配送。
在阿里的生鲜电商&生态圈&中,易果生鲜是最为独特的,甚至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阿里在整个生鲜电商布局上最重要的一笔,当属对易果生鲜的战略投资,易果生鲜之于阿里,就像内容之于新闻媒体一样,大天猫,需要有一个好的&内容&作为承载点。
易果生鲜在阿里生鲜电商&生态圈&中的价值
3月28日,易果生鲜宣布获得阿里巴巴和KKR的C轮投资,虽然并未公开投资额,但据透露,这是国内生鲜电商行业迄今最大的一笔融资,阿里巴巴在2013年就开始对易果生鲜进行了千万美元的投资,阿里的多次持续注资,充分说明其对易果的认可。
易果生鲜在阿里生鲜电商&生态圈&中的价值在于:
(1)增强阿里生鲜电商物流的实力。菜鸟网络董事长张勇在&菜鸟联盟 2016品牌发布会&上表示,在未来菜鸟的构架下,不仅希望其是一个市场品牌,而是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创全局优化,童文红则多次提到了&社会化协同&,安鲜达作为菜鸟平台生鲜冷链网和核心合作伙伴,就是提供菜鸟网络全局优化非常重要的一环,&社会化协同&效应里,安鲜达也具有超然的地位。2015年阿里双&11&晚会,把安鲜达作为唯一的生鲜会场进行直播,其重视程度由此可见。
安鲜达是易果生鲜旗下的专业做冷链物流的子公司,业务方面覆盖冷库仓储、冷链干线、冷链短驳、安全质检、货物包装、分拣加工、冷链宅配、门店销售等一体化的服务。安鲜达目前已经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武汉、济南六大中心城市建立了7个大型物流基地,覆盖310个城市,日配送可达10万单。
安鲜达不仅能够帮助易果生鲜自身进行物流配送,同时也为淘宝、天猫、聚划算、天猫超市和农村淘宝的众多商家提供了一站式的生鲜冷链物流服务。易果生鲜作为全品类生鲜电商,SKU多达3600个,覆盖了大部分的生鲜品类,安鲜达在物流方面有足够的经验,而这正是菜鸟网络和天猫所需要的部分。
(2)做天猫超市生鲜频道的核心支柱。马云曾称,&我们不是打假阿里队,而是打假中国队&其还表示,打假投入不封顶,打假进人不设上限。包括京东、唯品会等电商企业都曾受过假货的困扰。生鲜的假货概率虽然低,但生鲜的品质和安全问题更甚于传统电商。
曾有报告提到,年轻用户做饭的群体较少,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年轻用户不愿意去乱糟糟臭烘烘的菜市场,我们太低估年轻用户的&懒病&,某些生活不方便的区域,购买高品质生鲜产品更是难上加难。年轻群体,更愿意使用电商的方式生活,而易果生鲜的物流已经足够实现次日达和当日达。
当然,前提是质量优质的产品,这就要求平台方必须具备强大的品控能力,将损耗降到最低,同时还必须保障产品的质量。易果生鲜作为全品类生鲜电商,在这个领域耕耘了11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是许多后起之秀的同行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比如,当客户同时购买常温的水果和冻品肉类,该怎么把不同温区的产品储存、组单、配送,降低损耗,最大程度保持新鲜度,这都需要庞大的订单量以及多年的经验累积。
易果生鲜作为天猫超市生鲜频道&每日鲜&的独家运营商,不仅需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同时还需要在每个时期不断挖掘出优质的产品,以满足用户对产品&鲜&的需求。2015年双&11&,易果生鲜突破了GMV单日过亿的好成绩,并一举成为天猫生鲜板块的销量冠军。显然,易果有满足天猫超市生鲜版块需求的足够实力,也是天猫超市生鲜频道的核心支柱。
(3)阿里生鲜电商&生态圈&的硬性需求。尽管阿里早在2013年就开始瞄准生鲜电商市场,但这是一个高壁垒、唯重不破的行业,并非创业者们臆想的简单。易果生鲜是阿里进入生鲜电商市场的重要入口,阿里有流量、有支付支撑,同时也有资金,需要有优质产品匹配的,11年耕耘的易果正符合其胃口。
生鲜电商市场目前玩家太多,易果生鲜、顺丰优选、我买网、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甫田网、天天果园、美味七七们都是在各凭本事攫取市场的机会,有梦想者、有实干者,也有浑水摸鱼者。
不少生鲜电商创业者都提到其瞄准的是中高端白领市场,这是非常空的一个话题,谁都想瞄准这个群体,但如何让自身的信息触达到这个精准人群、如何形成购买力、如何提高复购率,都是大大的难题,流量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并不代表流量完全没用,没有流量,独立的品牌和平台从零到一,是非常非常艰难的,补贴固然能吸引用户初次购买,后来呢?用户规模呢?这些都是大难题。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阿里这样的流量巨头,生鲜电商市场离不开他们的支持。而像易果生鲜、顺丰优选、我买网、本来生活这样的平台,前提都得有大的流量入口才行,否则,大谈未来,是空话。
生鲜电商的用户习惯已经逐渐被广大的创业公司们培养起来了,这是好事情,有了用户习惯,静待的,只是最终的喷薄爆发。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ID:guojingdequanzi)用心做一个互联网领域的原创狗。
文章:268篇人气:115105
知名互联网评论员,艾瑞网核心专家、人民网通信频道专栏作者。并在钛媒体、环球网、网易等网站长期供稿。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又一家要倒闭了?拥有千亿市场规模的生鲜电商注定做不下去?    ');在曹磊看来,生鲜电商作为门槛高、高频复购率的B2C电商行业分支,一直是各大电商巨头和创业者看好并觊觎已久的“下一个蓝海”,目前行业已进入巨头角逐阶段。这也决定了生鲜电商一定会告别零散、作坊式经营模式,对平台的各项能力都是综合大考。
  2016年以来,生鲜电商频频倒下,似乎也难逃厄运。
  6月28日,大量用户和提货点店家反应,在许鲜网官网和移动客户端,所有提货点均为“装修”状态,无法下单或接单。一周过去,许鲜网迟迟未给出官方解释或进行修复,而创始人及CEO徐晗的回应“业务调整”也模棱两可,外界纷纷猜测许鲜网濒临倒下。
  曾一度成为“爆款”、以“6小时新鲜区”为卖点的许鲜网,在2015年3月后就再无公开融资,直至如今出现经营压力、供应链问题等。在生鲜电商这个千亿市场里,巨头开始下注布局,规模小的玩家却接连“死亡”,症结在哪?损耗大、对物流与供应链要求高,是否成为创业者们难以逾越的坎?
  三年前火爆京城
  在顺丰优选、本来生活等大型生鲜电商崛起,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等电商巨头纷纷试水入局的2014年,许鲜网也开始在北京各大高校站稳了脚跟。
  以人群集中、互联网使用率高的高校作为进入市场的第一步,徐晗曾自豪地表示,“我们是用一个苹果就砸出一个注册用户。”在O2O井喷的红利期里,许鲜网在校园推广中并未大量烧钱。
  与其它实行下单送货的O2O生鲜电商不同,许鲜网采用预售模式,即用户提前一天在线下单,次日到提货点自提新鲜水果、当日生产的鲜食,或支付5-10元等待配送上门。此外,许鲜网独创“6小时新鲜区”,在用户下单后,通过与果园合作直接采摘挑选新鲜水果,并于次日上午运送到提货点。
  徐晗认为,通过这样的预售模式,缩短水果供应产业链,降低批量的成交费用,并在损耗率较高的生鲜电商行业里降低了库存压力,建立价格优势。与此同时,自提为主的服务让许鲜网节省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并能在实体门店提供现场挑选、包装的服务,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上线9个月后,许鲜网在不打广告、不玩补贴的同时,把价格做到了低于市场均价的30%,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并保证了1%到2%的净利润。
  这样的成绩一度成为行业标杆,同时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
  徐晗曾在朋友圈透露,截至2015年5月,许鲜10万多付费用户里,仅5月份的前20天就有8万人下了订单,二次购买的人数达到5万以上,其中有2万人20天内购买次数超过4次。
  在2016北京农业电商产业发展峰会上,许鲜网曾被评为“最受北京市民喜爱的十大农业电商”之一。持续火爆京城高校的同时,许鲜网逐步扩张到北京市区商圈,乃至更多城市。
  2016年数据显示,许鲜网的注册用户超过150万,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4个城市拥有超过300家直营及联营门店。《无冕财经》通过查询许鲜网APP发现,在此次不明原因的大面积“瘫痪”之前,许鲜网在包括廊坊在内的5个城市提货点共计已接近640个。
  一夜“瘫痪”
  徐晗近期的一次公开露面,是6月10日出席2017亚布力青年论坛创新年会。他在演讲中谈到,“现在整个行业里非常多的玩家都在做重复的供应链、人员采购、冷链,而我们把底层整个打通,负责在后端提供更好的支持能力。”
  然而,在半个月后的6月28日,许鲜网就毫无征兆地陷入“瘫痪”,用户无法通过网站或移动客户端进行下单,提货点店家也无法正常接单。
  6月29日,许鲜网在其官方微博下回复用户称,此次为“业务调整”,并表示“稍等几天、全国送可以正常购买”。然而,次日就有用户反映账户余额被清零,质问打不通客服电话,许鲜网是否“跑路”。
  ▲许鲜网官方微博回复用户截图。
  直到7月4日,用户才陆续收到退款,但并未得到许鲜网的官方解释。
  在此之前,据《北京商报》报道,许鲜网方面曾通过微信告知提货点店主事情缘由为“系统崩溃”,并称“技术在修复中”。但数日过去,却未见修复成功。许鲜网内部人士曾向《证券日报》称:“现在公司还没有正式的对外做出任何解释和信息发布,但现在生产库房的工作人员已经全部遣散,并关闭了所有线上线下的销售通道。”
  7月3日“雷帝网”报道称,徐晗表示公司没有倒闭,属于正常业务调整,“目前全国送线上业务仍在继续,很快会有下一步的调整说明。”
  目前,许鲜网官网显示,北京、廊坊、上海、杭州、武汉共6个校园提货点和25个商圈提货点均为“装修”状态。而在许鲜APP上,超过600个提货点均显示“装修中”或“即将开业”,点击后弹出“店铺装修中,去看看其他提货点”提示。但实际上并无正常营业的提货点,且显示“即将开业”的提货点的开业时间都在6月28日之前,甚至是2016年的日期。
  ▲许鲜APP上北京地区多个提货点显示正在“装修”。
  而许鲜的微信公众号则持续更新至7月4日,推送内容均为微信商城的优惠资讯。对于此前其官方微博称“全国送可以正常购买”,无冕财经尝试以广州的地址在微信商城下单并成功付款,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相关配送信息,而有用户反映6月21日在该商城下单的水果还没收到。无冕财经多次拨打官方客服电话求证,但截至发稿时仍未拨通,向公众号留言询问,也没有人工客服回应。
  ▲用户在许鲜APP下单购买水果,但一直未收到配送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从APP提货点列表上可见,超市、便利店、烟酒店等第三方合作提货点远超过许鲜自建的门店。一位曾就职许鲜的内部人士对《北京商报》称,利用这些门店提高许鲜提货点的密度,间接增加对市场的覆盖度,最终目的是减轻开设门店的资金压力。
  由此看来,许鲜网的经营压力从2016年大量关闭自建门店就可见端倪。
  供应链之困?
  尽管许鲜网方面多次给出“业务调整”的模糊回应,但客服不通、系统修复多日未果、陆续退款的情况,显然并非企业正常运营的状态。
  据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在年间,生鲜电商融资事件不断增多,在2015年达到顶峰。也就是在这一年的3月31日,许鲜网宣布获得IDG资本的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此前其曾在2014年9月获得原百度副总裁远、及啪啪创始人许朝军等数百万元天使投资。
  2016年,在资本寒冬中仍有38家生鲜电商获得融资,融资总额约60亿元,却不再见许鲜网身影。
  ▲国内主要生鲜电商最新融资情况。
  国内生鲜电商2016年的整体交易额约900亿元,比2015年的500亿元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千亿市场之中,为何没有许鲜网的容身之地?
  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生鲜商品不仅保鲜期短,而且季节性强,上市时间非常集中。“这就要求电商平台不仅要有强大的销售能力,更要提供全链路的深度管理和运营,从原产地的品质把控、进口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再加上物流能力的全程保证和消费者运营,全部深度参与才能保证一款生鲜卖爆。”
  许鲜网创立伊始的预售模式,保证了6小时新鲜区的质量,并有效地缩短产业链,从采购、分销方面降低成本。然而,在盘子做大、提货点分散之后,其运营能力却并不如最初集中在高校时强了。
  与徐晗所称的“打通底层环节”相反,据《北京商报》报道,有业内人士透露,许鲜网的供应链出现了问题,难以支撑当前的业务。此外,其80%的水果都来自新发地,只有少部分是原产地直采,而从新发地进来的水果,也有很多是已经长时间存储在冷库中,此前承诺的“直采6小时送达”很难做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分析一针见血:“生鲜电商行业损耗大、对物流与供应链要求高,导致运营和仓库配送等成本很大。”对供应链薄弱的许鲜网而言,若真的倒下也在预料之中——小型的生鲜电商和没有获得融资的企业都玩不下去了。据统计,2016年-2017年的“生鲜电商死亡名单”已有13家,其中美味七七、本来便利等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也赫然在列。
  ▲2016年以来倒闭的部分生鲜电商品牌。
  另一方面,BAT等互联网巨头也不断布局生鲜电商,同时对自有平台如天猫超市、京东超市、京东到家、一号店等也是重金投入。
  在曹磊看来,生鲜电商作为门槛高、高频复购率的B2C电商行业分支,一直是各大电商巨头和创业者看好并觊觎已久的“下一个蓝海”,目前行业已进入巨头角逐阶段。这也决定了生鲜电商一定会告别零散、作坊式经营模式,对平台的各项能力都是综合大考。  
  “其实这已经是第二轮的洗牌了,经过这几次洗牌期,行业会有一些微妙变化。”曹磊如此预计。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cn)】
TOPS5238゜12185゜21918゜31809゜41437゜51247゜61201゜71095゜8941゜9874゜1012894゜111471゜27497゜36870゜46693゜55720゜65367゜75333゜85238゜95131゜10
天使 金额未透露 融资战略投资 金额未透露 融资Pre-A 金额未透露 融资种子 2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李小姐010 37.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鲜电商发展前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