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全球化根本原因会终结的深层原因与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经济过度金融化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经济过度金融化用烟火驱散一季的阴霾百家号金融业是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中的主要表现。金融本身是高风险的行业,冒险是金融行业的应有之义。脱离实体经济高度发达的金融业,资本的残酷和贪婪将更加明显。充分的资本去追逐容易得到高回报的投资,必将对预期回报低的人力投资、技术投资、实业投资不感兴趣。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从有形经济为主过渡到货币主导的金融经济为主,金融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了制造业的比重。2004年,金融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达到20%~21%,而制造业所占的比例下降到12%~13%美国经济金融化发展与美国逐渐失去工业竞争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1.制造业失去优势,美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全球性强国,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在世界经济领域一枝独秀,独霸世界经济领域。战后初期的美国首先确立了在金融领域的霸权,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在工业产值、粮食、贸易各方面在世界上都占有绝对优势。1948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占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54.6%,对外贸易占全世界出口总额的32.5%,粮食生产约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74.6%。美国逐渐失去工业竞争力,首先是从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崛起拉开序幕的。当时日本崛起对众多欧美工业化国家造成了剧烈冲击,比如在相当长时间里一直稳坐世界头把交椅的德国照相机产业,从1965年到1975年10年间被日本竞争者完全打垮。同样,在1965年前还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美国家电和机械设备制造商也被日本企业逐出了市场[注释]。20世纪70—80年代,人们认为21世纪是日本的世纪,那时日本第一的书籍风靡一时,商学院都在讲授日本管理技巧。很多人相信,不久的将来日本必定超越美国。而一些美国人喜欢用一种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缺陷,他们说日本人常常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标,日本在购买美国,政治家则通过抨击日本赢得选票。日本人忙于解释为什么日本能超越美国,说美国人忘记了物质生产,通过金钱游戏、兼并之类的方法靠倒腾资金发财,而不在生产中倾注智慧。美国应对日本竞争的策略开始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些做法,比如通过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以此加强美国产品的竞争力。几番的贸易保护和较量,美国还是采取了现实的态度,放宽了进口市场。因为放开进口市场,进口廉价国外产品可以降低本国公众的生活成本。与此同时,政府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信息产业和金融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实际上这种反应是美国经济在全球化压力下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变经过大概20年的时间,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金融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中重新找回了自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同时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经济的衰退,国际经济学界认为日本取代美国的预言破产。随着美国经济以金融业、信息产业全面发展为基础,经济优势再度出现。1996年,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量中,1/3来自于信息工业相关的产业,英特尔、微软、网景等新企业成为美国工业的拳头,主导全球信息产业革命。伴随美国信息产业、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二者相互融合产生的巨大科技泡沫,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独大的局面再次出现。美国经济重新找回自信与其信息产业、新技术,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及其占据劳动力资源的优势,美国制造业向外转移,致使制造业优势全面丧失。2.美国产业升级——发展优势产业,20世纪80年代,关于未来世界发展的理论广泛被人们接受。未来世界的大趋势理论告诉人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产业既不是农业,也不是工业,而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一个社会的发达程度可以用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衡量,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社会越进步。第三产业占主导的社会,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会占越来越小的比例,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时,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会大幅降低,但农业的产量却大幅提高,这是由于技术的发展带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较少的农业工人就可以创造更大的产值,被解放的农业工人转向了更高效率、更高薪水的制造业,从而使得社会财富剧增。按照相同的逻辑,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会带来工业从业人员的减少和制造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的下降,但工业品数量增加。劳动者大量从事第三产业,所谓的白领从业者占了主导地位。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用烟火驱散一季的阴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最新最全的信息资讯,欢迎关注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科学认识中国频遭国外反倾销深层原因及应对举措--《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2004年
科学认识中国频遭国外反倾销深层原因及应对举措
【摘要】:正一、中国频遭反倾销的根本缘由倾销与反倾销是伴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应运而生的一种不公正贸易行为和对该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自2001年入世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愈益频繁,不断发展,自然会不断升级成为国外反倾销的“重灾国”,因为一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经贸的收益,而对外经贸的收益扩大和发展又取决于营销产品的比较价格及成本与价格差,而发展中国家恰恰在这方面占有优势。
【作者单位】:
【分类号】:F752.0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昆仑;[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卢国正,樊幸丹;[J];国际贸易;2005年06期
郑巴音;李昌刚;;[J];改革与开放;2002年08期
饶贵生,邹建华;[J];对外经贸实务;2002年12期
王新华;;[J];中国商人;2002年06期
毛松;[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2年06期
杜通平;[J];决策探索;2002年06期
李化,杜建军;[J];改革与战略;1998年06期
秦宪文,夏江海;[J];山东经济;1998年02期
文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腾锋;;[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4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4年
江虹;;[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马进军;雷婷婷;;[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A];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论文集[C];2005年
宋程丽;;[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王万红;;[A];2002中国农药发展年会——农药进出口与管理战略研讨会专题报告集[C];2002年
张艳辉;;[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段玉銮;李景元;郝志功;杜稳灵;;[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吴林海;陈默;王晓莉;;[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张蕙杰;王瑜洁;;[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存;[N];中国化工报;2003年
胡光华 实习记者
程玉婷;[N];福建工商时报;2010年
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管理委员会
张伟阳;[N];珠海特区报;2007年
本报记者  余庆锋 马文宽 通讯员  李传金;[N];国际商报;2006年
欣一;[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艾华;[N];国际商报;2003年
晓雪;[N];中国化工报;2006年
雷帆;[N];中国化工报;2006年
本报记者 席杰梅;[N];福建工商时报;2005年
李春义;[N];发展导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秀健;[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侯兴政;[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孙旭;[D];天津大学;2012年
周灏;[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吴艾莉;[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陈林荣;[D];中南大学;2010年
蔡强;[D];吉林大学;2011年
何宪民;[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王征;[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李雅丽;[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海宁;[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林仪;[D];暨南大学;2010年
阳晓礼;[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于静;[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程云;[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赵伟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朱路甲;[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黄海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李曼;[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刘钦;[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为什么全球化会终结的深层原因与中国经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全球化会终结的深层原因与中国经济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