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物流快递:马云&马云刘强东互怼,谁的杀

刘强东看不起马云的菜鸟物流,马云一怒之下改换了快递车
&&首推于&16.06.21
浏览(2345)|回应(0)
京东推出了无人机送货计划,一看就很高大上。而马云和阿里巴巴的菜鸟物流却将送快递的电动三轮车改成两轮车,并加了一个“框”。是不是有点low?笔者不禁要问,阿里两轮车VS京东无人机,这是土飞机PK战斗机的节奏啊......鸟物流电动1我们用味道搭讪,用一块蛋糕说你三轮变两轮 近年来,在各大城市禁止三轮车上路的大背景下,二轮电动车已逐渐成为末端送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快递员多半是自带车加盟,型号不统一,很多人就利用身边的遮雨布、编织袋、塑料筐等把快递堆在后座逐个完成配送,不仅影响城市美观,也不利于包裹的保管。面对以上问题,菜鸟网络日前宣布,将联合天猫投入1亿元,今年内陆续给全国10万快递小哥换置一种新型标准快递筐。统一快递车形象再次袭来2其实,早在去年“双11”期间,菜鸟物流联合6家快递公司在北京实行了统一快递车形象,此次,菜鸟对物流快递车做出改变已经是第二次了,这也是快递企业再次结盟统一快递末端配送工具。菜鸟物流之所以对快递三轮车进行改造更换,主要是目前很多在路上行驶的快递车存在违规风险。而相关部门出台的多项法规政策也都开始对电动三轮车进行限行或禁止。为降低风险,减少事故,阿里经过5个月的设计和制作推出了阿里推出了新型快递筐。据透露,未来配合天猫超市的“攻城战略”,以后将会有很多城市的快递员陆续用上新型的快递筐。到底谁才是未来物流之王3在阿里巴巴集团改装物流快递车之前,曾有篇文章指出刘强东自认为京东物流比同行业早发展五年,不怕马云触及快递行业。对于刘强东对京东物流的自信,笔者也持赞同意见,京东物流发展早是事实,而其他电商巨头染指快递服务形成竞争也是事实。在物流行业遭遇电动三轮车在多地限行甚至禁止的情况下,京东提出了突破创新的计划——推出无人机送货上门,无人机送快递,当然是非常高大上的一种服务。 虽然 ,马云和阿里巴巴并未有推出无人机送快递的计划,但是,马云的菜鸟物流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变。在6月13日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的“2016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物流就确定了大数据、仓储建设、智慧物流、绿色物流、跨境物流、农村县域物流、城市末端配送等7大主题。而此次三轮改两轮,外加投入1亿元专门加个筐也是其7大主题中绿色物流的一部分。乍看之下,马云的两轮加一个筐和刘强东的无人机之间的差距很大,可能有人会认为马云的物流要被刘强东甩远喽。但实则不然,我们不妨做个对比分析一番;从创新方面来说,京东的无人机是一种颠覆式的突破创新,而天猫和菜鸟物流只是少了一个轮子,看似是一种可以忽略的创新,但实际上这种创新是巨大的,因为要改换的车辆实在太多,而且将会使得快递小哥更加轻松而不至于失业当然,相对来说京东的无人机送快递很前卫,很有吸引力,目前国内还没有无人机进驻物流领域的情况,京东若真能按照计划所说的投入无人机,将会开创历史的先河。而菜鸟的两轮车虽然相对于三轮车有所改变,但两轮车送外卖已经司空见惯了,送快递也只能算作一种常态。但是,物流领域的无人机送货,最需要的是研发投入和大数据以及精密地图,而这些对于京东来说都很困难。首先就研发投入来说,京东一直缺钱,连年的亏损本就需要很多的钱在电商平台,而合并达达之后的京东物流也是亏损不断;还有技术投入,京东的技术本就处于一直沉默阶段,所以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是硬伤。其次,摆在京东和刘强东面前的另一个大问题是没有足够的大数据,也没有精密准确的导航地图,即使造出了无人机,但是飞行路线的划分,飞行导航将成重大问题。虽然菜鸟物流改换的两轮车外加一个筐,确实给人一种很low的感觉,但是在现阶段还是很实用的。毕竟面对逐渐升温的网络购物潮,每天需要接送的快递数以万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不计其数,而两轮电动车相对三轮来说减少了风险事故,对于快递小哥更为实用。而且京东的无人机暂时并未研发问世,即使面世也是一项高风险的技术,需要时时把控风险。因此,从目前的风险的控制能力来说,天猫两轮车更有把握性。虽然菜鸟物流改换的两轮车外加一个筐,确实给人一种很low的感觉,但是在现阶段还是很实用的。毕竟面对逐渐升温的网络购物潮,每天需要接送的快递数以万计,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不计其数,而两轮电动车相对三轮来说减少了风险事故,对于快递小哥更为实用。 所以,天猫两轮车和京东无人机各有优势。相对于京东无人机的华丽,菜鸟物流联合天猫改装的快递车也是一种创新,是一种实用而又符合相关政策的创新。而京东的无人机虽未出世,但已造成了很大的噱头,相信不少人期待着见面。但不论是马云的带筐两轮车厉害,还是刘强东的无人机拉风,最重要的是谁能拥有更多的用户,谁能送出更多的快递,谁能方便用户的生活才是王道。至于最后的竞争结果,我们可以猜一猜。
(以上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如侵犯了您的相关权利,请点击
通知我们,我们将尽快予以删除。)
退出以后,该精选社将不会显示在您的首页
您发布的内容超过140字了,试试投稿功能吧
您发布的不能超过500字了!
您发布的内容已经超过500字了,您只能使用投稿功能发布
别忘了点击发布哦!
发布成功!
成功发布到审核区!
你为什么要举报此投稿?
举报说明:(可选)
成为小编才能给社长推荐哦!
我要当小编
举报成功!
收藏成功!
取消收藏成功!
您还没有认证为原创作者
若您先提交此文章,稍后认证,我们会将其自动添加到您的原创
先投稿稍后认证&&&&&&& &  阿里巴巴数百页的上市招股书,几乎没有提到物流什么事儿,像是对这块重要业务刻意回避&去年,宣布退休后的马云第一次为阿里站台,张罗的可就是物流联盟。据了解,阿里的&菜鸟物流&已在&300多个城市布点&,其占地为王的策略,令一个项目往往就占地千亩,这也让马云现在成为不折不扣的&马地主&。
  但阿里巴巴内部人士一直强调他们的互联网公司属性,&不管做什么,阿里线下的一切都是为线上服务。&
  能肯定的是,阿里内部的解释,挡不住马云已经看见的一个巨大的市场。毕竟,&淘宝狂&都会惦记送货之快慢。2013年,中国一天有2500万个包裹等在出发的路上。&最后一公里&不容小觑,抢占物流,才有可能嚼透电商生财之道。
  马老大的物流地产狂想
  中国物流地产的大环境既前景可观又值得吐槽。好处是,需求旺盛,供应不足,抢占市场份额的戏码才刚开演,所以谁都有机会坚持到高潮。领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代化物流占国内物流物业总量不足5%。这吸引了像普洛斯、嘉民这样的专业物流运营商涌入,富力、合生创展、万通、华远等房企也曾释放对物流地产的野心。
  但是,这个市场槽点也多。首先不是谁都像阿里巴巴,有一开口就是几千亩地的大胃口。而且,跟卖住宅回快钱一比,做物流园可慢多了,许多房企因为不耐烦回报长周期和低收益,要么改土地属性做回卖楼老本行,要么勉强顶着&产业地产&的帽子,结局以草草收尾者居多,只捞到一个好处&地价倒真便宜。但现在看来,这一点不可持续。
  电商公司就不同了,物流和电商听起来就&一家亲&。马云的想法是以后要全国24小时内货到人手。所以,2013年5月底,阿里牵头银泰、复星、富春和快递公司等组建了一个新物流公司&菜鸟网络&,一期投资1000亿元,目标是用5至8年打造遍布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
  马云选择了进攻土地市场,为他的24小时送货狂想买单。据了解,阿里欲在天津拿地1500亩,投30亿元做物流中心;在成都拿下1000亩做仓储设施;在浙江金华拿地1500亩建物流园;在广州、上海、深圳前海亦都有拿地动作。
  &现在阿里已经在全国300个城市布点。&嘉民中国区运营总经理黄炜评价说,&但阿里做的一些物流投资,未必是我们愿意做的。我们可不想进4、5线城市,只有他们愿意。&
  之所以如此大范围、大手笔拿地,跟阿里的业务布局愿望有关。电商公司不同于专业物流运营商,他们更多会考虑借此霸占城市电商高地,最终完成业务联动。
  强东哥抓紧攻城略地
  好玩的是,除了马云,老对手刘强东也是这么想的。
  2007年开始,刘强东决定自建物流。到2011年,京东已拿地超过1400亩。京东招股书显示,目前,京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沈阳、西安、济南、青岛、南京、厦门、重庆、郑州13城建物流仓库,总建面110.53万平方米。其中,上海的物流中心共260亩,&亚洲一号&一期占地就120亩,广州物流项目有258亩,在武汉拿地250亩,成都是400亩物流中心,北京亦庄是200亩物流项目,沈阳物流中心占地17.4万平方米。
  比起阿里的遮遮掩掩,京东的拿地版图更加明朗。截至日,京东已在中国130万平方米的区域建了82个仓储中心,进34个城市建物流中心。这也让他们有直接叫板阿里巴巴的底气,说&要做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
  当然,刘强东与马云的电商战目前看起来,还不在一个量级。接下来,他们需要共同解决的是,谁攻占城池更多,布点更多仓储,谁就有机会先讨好挑剔的网购狂,减少以前货运交通不便的麻烦,要知道,再忠诚的买家也不会喜欢为心爱之物等待太久。
  &阿里和京东进入物流地产的逻辑一样,都是为了解决以前在交通和仓储方面的发展瓶颈。但是现在,随着他们吞地越来越多,他们也在有计划地进入纯粹物流运营领域。&戴德梁行中国区工业及物流地产部主管苏智渊说。
  阿里巴巴已经不止一次在这方面表态,他们要做&全国开放式、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说白了,这就是要抢专业物流运营商的饭碗。而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强调自营物流的京东也已经基本不依靠任何第三方物流公司了。
  &电商&是块金字招牌
  从互联网公司的极客大佬到当上&地主&,马云和刘强东对物流地产这么欢喜,自然不会仅仅因为这能解决他们快递业务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好处是,优惠的土地,存有诱人的升值空间。未来若把项目租给别人来做,收益也能滚滚来。
  &阿里和京东都要上市,随着土地升值,做物流地产对它们的资产重估也有正面价值。&一位对物流地产颇有研究的媒体人如此表示。
  阿里和京东对土地的大胃口,很大程度是被地方政府宠出来的。现在,官方爱电商光环,它是地方产业结构转型的时髦关键词,落地后又能保证税收。
  普通的制造业项目拿100亩工业用地基本要等一年,政府要筛选各种指标,但电商企业则不会如此费神,比起专业物流运营商,阿里和京东更容易以低价拿到土地,且每次都吃得饱。
  官员们到底有多喜欢电商企业拿地做物流项目?比如阿里巴巴,尽管没有公开披露过,但坊间爆料,&菜鸟物流&每落地一个城市,都会得到当地省市领导的亲自接待,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这让传统物流运营商很伤感,他们的生意都被这些新杀出来的电商大佬抢走了。因为这暴露出,即使你财大气粗也没用,许多涉足产业地产的房企也没受到过这般待遇。
  由此看来,物流地产配上电商这一徽章将成为大趋势,马云和刘强东的抢地胃口还会激增。但是,&他们做物流地产只是现在短期内有优势。&苏智渊说,当竞争加剧,这些电商企业项目规模太大,就会因缺乏专业物流管理经验,在运营上遭遇新的短板。
分类:&nbsp&Tags: ,
北京时间16日夜间彭博消息,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控制污染和限制煤炭方面开倒车,但中国对太阳能的渴望使得去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出人意料取得增长。
“在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占到三分之一。这是最接近地面的污染源,也是对人的呼吸影响最直接的污染源,而且不容易扩散。
众所周知电池可对外提供电能,这些能量来源于电池内部的化学能,电池虽然有着极大的用途,但其寿命往往不长,对外提供电能的能力也受到限制。
上周末,一个旋翼镶嵌在飞行器身体当中的“精灵”——磁悬浮多旋翼无人机从800多个竞争项目中突出重围,此项目中航工业直升机研发中心(直升机所)设计员刘衍涛带领,“杀入”中航工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获得评委们的高度赞赏。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封杀天天快递,刘强东暗怼马云? 57%单身女:没房甭想结婚!
财经第一声立志做好用户的私人财经秘书,在信息洪流中节省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甄选最有价值知识信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私人定制化你工作中最迫切需要的、生活中最想知道的知识和技能,每天用一段语音在耳边陪伴你
财经第一声立志做好用户的私人财经秘书,在信息洪流中节省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甄选最有价值知识信息。根据用户不同需求,私人定制化你工作中最迫切需要的、生活中最想知道的知识和技能,每天用一段语音在耳边陪伴你
00:00/08:35
1046个声音
赞该声音的人(1)马云刘强东王卫 他们为啥都要抢着干快递这辛苦活_网易科技
马云刘强东王卫 他们为啥都要抢着干快递这辛苦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马云、刘强东、王卫,这些大佬为什么都要抢着干快递这个辛苦活?)
快递服务到底有多重要呢?对于个人来说,我一直期待一个这样的场景,一个完全正规、标准化的快递网络,一个随叫随到的“闪送”服务,再压缩一下快递的成本价,那就再好不过了。想象一下——在餐桌上一叫,饭就到了;厕所一叫,卫生纸到了;在床上一叫,那啥到了。关于闪送的问题,我的同事评论尸就问过投资人一个问题——闪送究竟有多重要?他说,“你想吃什么、买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能搬运的,在app上下一个单都能在闪送上解决。它是一个巨大的购物入口,不需要挨家挨户的下不同的app,只要告诉快递员去哪取去哪买,你就能买到一切,这是终极目标。”所以,快递服务对于电商公司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说起这事儿来,其实是为了引出京东和苏宁又掀起了口水战。这次是因为苏宁的儿子——天天快递。几乎每次物流大战,都是神仙级别的人物亲自下场互喷——这次是苏宁控股集团副总裁、苏宁云商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你看孙为民和京东一来一往的互怼过程中,更容易让在意的人看到事情的本质。前有菜鸟物流怒怼顺丰,今有京东手撕苏宁天天,眼看是一场电商行业的针锋相对,实则是背后爸爸们在物流行业的实力较量。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大佬们都这么在意物流这件事儿?京东自建了京东物流、阿里也搞了一个菜鸟联盟、就连苏宁这样级别的选手,在今年初也收购了天天快递;要说电商不做物流,那基本上是不太能存活的。而之所以爆发这么一场因物流而起的口水战,本质上来看,还是因为物流本身是为电商服务的,制约物流本身就是制约电商。如今电商平台这么多,物流成了更重要的一环。你可以回想下几年前,你第一次用京东时的场景。京东刘强东排除万难不顾投资人劝阻非要自建物流,就是为了钻“淘宝物流弱”这个空子。刘强东提出过一个“十节甘蔗”理论,也印证了物流对于电商的重要性——即零售、消费品行业的价值链分为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等十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不要看刘强东说的这么玄乎,其实当时消费者体验到的就是网购前所未有的快和准时。京东在早期,靠这个占据了用户的心智。你看淘宝最早的时候,物流就一直是制约它发展的硬伤——马云还曾经说过“淘宝绝对不自己做物流,因为那样会因为员工数量过于庞大把自己压死”。但是在京东的强势打压下,最后虽然没有自己招快递员,但还是弄了个菜鸟网络把自建物流和仓储搞了起来。在网购逐渐成为一个趋势,各大平台商品零售的毛利润率有限的前提下;要不就是补贴打一下价格战,要不就是迅速抢占更多的环节,压缩成本,提高体验。所以,后五节甘蔗是京东利用自己的供应链优势争取的。你看……如果那时候大佬们都早已预判到如今的各个供货商渠道的价格都接近一致的话,那么物流体验就成了最关键的一个购买前提——我能买京东就买京东,买不了京东再去买天猫,至于发某通快递的淘宝小商铺,那一定是排到最后去的。近年来看,零售、物流、电子商务,这三个行业的界限日渐模糊,并已经开始跨界融合。快递逐渐成了零售、电子商务的瓶颈 ,反而快递的瓶颈则超脱在电商之外。实力雄厚的资本家可以快速堆出一个电商平台,但不能快速复制的是一个体验完好、覆盖面广的物流体系。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们评价京东最大的财产,强东的宝藏——是京东物流;而顺丰王卫则和马云撕破了脸,搞起了优选店。顺丰前两年仗着自己在物流上的优势开始搞逆向的电商和新零售,虽然因为其他原因这事儿没太搞成。但看看当时淘宝的反应也还是挺慌的。顺丰掌握着全中国各地区的消费习惯,精确到户的用户信息,每天每个快递员几十次与用户面谈的机会,像拦截电商平台的客流卖点啥东西不火。物流和购物从来就是天生一对,自建物流更是让购物更加浑然天成。那些没有自建物流体系的电商平台,其实根本没想通一旦自建了物流业务,物流就不再是电商的成本而是电商的利润。快递服务,现在来看,是一场事关个人体验、逆向电商,维系了用户智能、核心数据的事儿上面说到,快递服务,已经是限制如今的电商发展的一大元素。但要说到把物流从成本变成利润,还是有些难。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自建快递的优势。其实看看几个坚持自建物流的大佬们都做了什么就知道了: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快递服务本身的品质——这件事儿其实就是京东和顺丰早期做得,顺丰能有这么快的配送速度、京东能这么完善准确的配送体系,都是自建物流;阿里巴巴通过建立菜鸟网络,更精确的掌握货品流动信息——这一部分内容升华一下,事关仓储、预测、大数据流通,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来说,正是巨大的宝藏;上文也提到过,物流的瓶颈超过电商之外,比如顺丰可以逆向拓展电商、外卖、O2O等一切需要送货的业务,顺丰又可以送百度外卖,又可以送麦当劳,总之需要高品质服务的O2O配送项目,顺丰就可以承接,送一切。掌控用户的核心信息——二十二世纪,估计最重要的就是数据石油了;通过掌握的物流数据,可以与智能结合进一步提升送货体验——天猫在双11预测备货、预约配送:给每个淘宝用户建一个可信模型,即“这个人有多大概率把购物车里这些东西下单”,按照这个概率,提前把这些用户放进购物车里的货压到用户附近的仓库,提升整体的购物体验。比如商家在上海,提前告诉商家“北京可能有1000个人要在这天买你的商品,你是否提前把1000个货品放到北京菜鸟仓去”。最后,自建的物流体系也可以让其他行业分担成本,转化利润——比如让顺丰接盘百度外卖。不过,说起顺丰的物流战争,也是有一种更小角度的打法——顺丰丰巢。顺丰丰巢就是丰巢自提柜,面向所有快递公司、物流公司开放。简单来说,你在淘宝、京东买的东西,在家里没人的情况下,可以快递到自提柜;正是通过顺丰丰巢,它相当于拦截了其它快递公司快递员直接与用户接触的机会,切断了其他快递服务商关于上面说的逆向拓展电商、用户的核心信息、与智能结合的可能性。无论是丰巢还是自建物流,快递行业的竞争,早就变成了一场关乎数据、体验、智能以及成本的战争。一场关于“标准快递云服务”捆绑一切的战争淘宝刚出现的时候,大家基本只用EMS,全国只有一家。后来EMS因为效率底下,被民营企业瓜分市场,出现了四通一达+顺丰。实际上,最能让马云开心的,其实让淘宝和顺丰绑在一起合作。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顺丰王卫自己起了“歹心”,推出了顺丰优选和嘿店,杀了马云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才有了马云开始了最庞大的物流体系布局和建设。知乎用户提到一个观点——物流体系的建设,本质是非常靠后的。作为消费者,几乎是完全看不到的,就像你在夜晚睡觉,而全城市的高架都在进行紧张的维护一样,你根本感觉不到。本质上是很To B的。所以对于自建物流的标准化体验,其实可以理解成为类似BAT企业云服务平台,未来电商企业的最大化价值可能就是提供的标准化运输服务,自身服务高标准化的同时,也会与其他业务捆绑的更紧密。而你唯一能感受的都在前台,京东的配送等同于顺丰》某通。我们也大胆预言一下,“电商企业自建物流”模式可能最后都会走向合并,诞生几家“BAT级别的电商云服务平台”——比如京东/顺丰物流送外卖、京东/顺丰物流送生鲜、京东/顺丰物流送一切,他们可能代表的是最高标准的物流服务等等。
这并不完全是空想,盒马鲜生为什么能比传统的本地超市在海鲜等极短保质期的品类上做的更好?也是依托与传统小连锁超市无法相提并论的菜鸟物流体系。因此,物流绝不是快递,而是关于将某一物品从A地运到B地的一切生意。巨头们在快递领域的厮杀,就像是一场“云服务平台式”的厮杀——这种服务最终可能只有1家或2家寡头,而不是永远只有十几家在竞争。如果说云服务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煤水电,那快递就是线下商业的煤水电。这样,你就理解为什么这些大佬要为这个辛苦活儿打的你死我活了。
本文来源:PingWest品玩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大装b马云刘强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