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以前我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_初中-06学习网
& 浏览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来源:来源编辑:苏苏时间:人气:
本文关键词教版,年级,历史,是栏目历史为您推荐的文章,文章地址是:http://www.880688.com/chuzhong/chuyi/lishi/405508.htm,希望您看完后能将地址分享给需要的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检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2.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军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图示法是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
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
C.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5.前秦、东晋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淝水之战后出现的新局面包括(  )
①前秦统治迅速瓦解 ②北方陷入混战状态 ③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④东晋统治暂时稳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晋南朝 D.宋朝
7.下列表格《鲜卑姓氏改为汉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鲜卑姓 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拔元 贺兰贺
丘穆陵穆独孤刘
步六孤陆 尉迟尉
A.商鞅变法 B.颁布&推恩令&
C.八王之乱 D.孝文帝改革
8.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你认为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社会安定与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9.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此人是谁(  )
①他生活在北魏和东魏 ②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③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祖冲之 D.王充
10.&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郦道元
11.下列关于古代书法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钟繇独创楷书书法 B.钟繇&&《兰亭集序》
C.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 D.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
12.某书法协会准备在门口建一座人物塑像,你认为应该选取下列哪一个人物的塑像比较适合(  )
A.祖冲之      B.王羲之       C.贾思勰        D.蔡伦
13.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依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而作的真迹的局部图。它是(  )
A.《步辇图》
B.《洛神赋图》
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14.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同学为云冈石窟设计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
A.开凿于西汉,宣传的是佛教 B.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
C.开凿于北朝,宣传的是佛教 D.开凿于唐朝,宣传的是道教
15.小华拟定了主题为&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
A.云冈石窟与雕塑艺术 B.《史记》与体育运动
C.司母戊鼎与古典音乐 D.《论语》与佛教文化
二、组合列举
16.根据提示写出下面人物的名字。(6分)
(1)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_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蜀汉在丞相___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3)北朝农学家________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4)南朝的_______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5)________和________是曹魏时期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
三、辨析改错
17.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6分)
【  】(1)官渡之战后,曹操陆续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66年,司马睿篡夺了皇位,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16年,内迁的鲜卑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中的&浪花淘尽英雄&&一时多少豪杰&,是说在那个历史年代,曾有过很多的英雄豪杰。请你举出两个当时的&英雄豪杰&来。你最喜欢的是哪个英雄豪杰?为什么?(4分)
(2)你知道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所描述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吗?这次战役交战双方是谁?对当时的局势有什么影响?(5分)
(3)除了这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试举出三个。(3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两汉时期,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在南方形成了巴蜀、江汉、江浙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经过六朝时期的长期开发,逐渐可与北方媲美。
(1)两汉以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
(2)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2分)
(3)东晋南朝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4分)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3分)
五、开放探究
20.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探究以下问题。(10分)
(1)商鞅变法中损害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受到农民欢迎的重大举措是什么?(2分)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提倡学习汉族社会习俗的重要措施有哪些?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6分)
(3)商鞅变法前,秦国很多开明的奴隶主将土地出租给奴隶耕种;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我国北方出现了&汉人胡食、胡人汉服&的现象。结合以上现象分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06学习网提示您: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丰富别人偷不走,抢不掉的知识。如果您觉得本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对您或周围的人有帮助,请将本文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每半个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往往以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进行该学期知识掌握的检测,现在正是期中考试备考的关键阶段。精品学习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年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供大家考前复习。
多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
热门文章排行
浏览 2685浏览 1587浏览 1383浏览 1339浏览 1297浏览 1194浏览 1123浏览 1110浏览 1108浏览 1054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学年初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十一).doc 1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年初一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十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
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3.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1929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北京人。以下四幅头像中,哪一幅是北京人?(  ) A.?B.?C.?D.
5.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李冰主持建造 ②修建于西周时期 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④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共同之处是(  ) ①都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②都导致了乌孙与汉联姻 ③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④都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9.汉高祖、文帝、景帝对匈奴主要采取“和亲”的国策,汉武帝主要采取主动进攻的政策,西汉对匈奴的政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高祖、文帝、景帝软弱无能 B.汉武帝雄才大略 C.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D.汉武帝遇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才
10.秦朝统一后,为加强统治,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统治者在地方设立的政府职位是(  ) ①太尉 ②丞相 ③御史大夫 ④郡守 ⑤县令。 A.①②③④⑤?B.④⑤????C.①②③???D.③④⑤
11.《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统一度量衡、文字,对后世影响深远 B.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国家的统一 C.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确定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12.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B.统一六国的货币、度量衡 C.修筑长城,徭役繁重???????D.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
13.秦统一后,全国市场上通用的货币是(  ) A.?B.?C.?D.
14.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 种写法。秦王说,统一以后只剩下一种。请问:秦统一后写“剑”字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楷书
15.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 A.与汉族贵族联姻?????????B.学习汉族的礼法 C.采用了汉族的官制????????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
16.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C.该穿汉服??D.学说汉语
17.有一段评书是这么说的:“这些火船往哪儿开呀?曹营啊。那东风这么一鼓啊,鼓动帆蓬,这船都象飞起来一样,火船就奔曹操的水寨来了。”它讲的是(  ) A.淝水之战,曹操以弱胜强?????B.官渡之战,蜀吴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练习题(含答案)
所属科目:历史&&&&文件类型:doc类别:教案/同步练习
上传日期:
相关资源:
温馨提示:本站所有教学资源均是完全免费提供!内容简介下方即有下载连接!
下载步骤:直接点击即可下载
注意:1.源文件中的公式,图片,在下边的内容预览中被忽略!(文档内容预览在最下方)
2.下载链接在下方,无需注册直接可下载!
文档内容预览:&&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1.司马迁把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的依据是(&& )A自然条件& B气候条件&& C主管臆想& D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2、西汉时最大的粮食产地是 (  )& A 山东& B山西& C江南& D龙门碣石以北3、两汉时江南地区落后于黄河流域的原因有:(&& )①地势复杂 ②气候过于炎热潮湿 ③人口稠密 ④生产技术落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特点,其形成过程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战国到秦朝& C战国到西汉& D战国到东汉 5.“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对唐朝张籍的这句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北方人大多害怕胡人 B南方人与北方人有不同的的特点C北方人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D南北的语言融合比较好6.中国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高潮有(& )①永嘉之乱后②安史之乱后③靖康之变后④陈桥兵变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西晋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其主要原因是(&& )A少数民族内迁中原&&& B汉族统治阶级内乱&& C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 D南方自然条件诱人& 8、与中原人口南迁第二次高潮密切相关的是(&& )&& A安史之乱& B永嘉之乱& C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D靖康之变 9、 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南方人口增加,逐步超过北方B对南方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C江南经济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10、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孙吴& B东晋南朝&& C中唐以后&& D南宋1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重心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因素是(&& )①中原人口南迁使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②南迁人口使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③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重心地位④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二、问答题12. 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劳动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①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原因是什么?②概述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三次高潮。&&
综合二级跳一、选择题13、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特区,从战国到东汉我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特征是(&& )A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B江南地区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差距大C龙门碣石以北在西汉一度被辟为农业区,但经济实力十分有限D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14、汉代的山东是指:(  )A泰山以东& B恒山以东& C崤山以东&& D华山以东15、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  )A自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 C 兵役徭役繁重&& D环境恶化16、素有“天府”之誉的巴蜀属于(  )A山东经济区&& B山西经济区&& C江南经济区&& D龙门碣石以北经济区17、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 C水稻已普遍得到种植& D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二、材料解析题18、材料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2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84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太康十年(289年),慕容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靠近胡族地区的汉人,甚至在生产上也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三& 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最早从公元前后开始。宋末元初,向海外移民有所增加,明成祖以后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明末清初又有大批移民避难海外。但从康熙到道光初年却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鸦片战争后海外移民又逐渐恢复。据统计,现今居住自东南亚地区的占了将近90%,移民海外的又以广东最多,其次是福建。&&&&& 《文化地理学》请回答:①从有无组织来看,中国古代的人口迁徙可分为政府移民和自发移民两类,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②在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作用和影响?③中国人向海外移民为什么在明成祖以后出现一个高潮?后来又为什么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三、问答题:19、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代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究延伸20、(1999,全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引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民风,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杨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宋书》卷五十四材料三、朝廷在古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材料四、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占全国户口书比例西汉247068519.8% 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回答:①材料一反映出西汉时期南方的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三、四反映出南方经济有哪些发展?  ②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变化? 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④依据材料四,概括北宋时期南方人口和户数超过北方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D 2、A 解析:西汉时的山东包括现今的诸多省份和地区,是当时最大的粮食产地。3、B 解析:两汉时江南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4、D 解析:全国的经济区域的特点正是在从战国到东汉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5、C 解析: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以更准确的把握材料解析.唐以前人口的迁移多是因为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战乱,而语言等民族融合的现象是人口迁移作用的表现.6、A7、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能力。西晋王朝爆发永嘉之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8、A 9、C 解析:最主要的影响是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南方人口增加属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生态破坏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主流;文化中心的南移是经济重心南移影响下的产物。10、D 解析: 11、D 解析:北方失去经济重心地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不是原因.12、⑴原因:①自然灾害&& ②北方统治阶级残暴统治 ③战争的影响& ④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⑵经过:①西晋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②唐朝安史之乱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③北宋靖康之变后的人口流动是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1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四大经济区的总体特征的准确把握。选项D是对前三个选项的概括。14、C 解析:汉代所说的山西、山东与今天的地理概念不同。他们以河南崤山为界,以东称为山东,以西称为山西。15、B 解析:本题为程度选择题,各选项都和题干有一定的关系,但北人南迁最主要的原因是选项B。16、B 解析:山西在战国时属于秦地,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1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南宋时苏州、湖州有“天下粮仓”的美称。通过这一现象,揭示了南方已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史实。18、①我国古代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把人民由内地迁到边疆地区。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②我国古代自发移民有两种主要趋向:一是北方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促进进了我国经济重心的不断难移;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有利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和,有利于社会的发展。③海外移民高潮的出现是由于明代郑和下西洋开辟了航路,许多人去海外谋生。清朝统治者为了抵制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外国的联系,实行了“海禁”,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海外移民的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19、两晋之际,由于统治阶级的内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战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南迁高潮,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发生安史之乱,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重大破坏,出现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的第二次南迁高潮,江南地区的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中原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江南经济强于北方的局面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代经济重心所在。20、(解题思路:本体重点考查历史阶段特征,解题时首先确定每个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西汉时南方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不发达。东晋地广民丰,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大大超过北方,农业发展迅速,国家赋税仰仗东南。②虽然南方经济的发展,我国古代经济中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或南方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北方)。③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南方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④原因:自唐末到南宋,北方长期战乱,造成北民南迁;经济中心逐渐难移,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第 1 页 共 6 页历史风云网 www.lsfyw.net 国内资格最老、最专业、最有思想的中学历史文化教育网站!
历史试题历史毕业类试题
关于资源的下载性声明:千教网本身不提供任何资源的下载服务,也不会保存任何数据在服务器上。所有资源的下载,均源于互联网抓取。当该资源的原始地址失效时,您可能无法获取该资源。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