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和比特币的关系,比特币到底是个什么鬼

区块链技术到底是什么鬼,为何被疯炒?
21世纪明天日报
(飞笛资讯研究员 符威)5月25日,“平安宣布加入全球区块链联盟R3,为首个来自中国的成员”的消息不胫而走,区块链概念个股当天开盘一字涨停。区块链,这是当下的热词。麦肯锡的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过去两年,位于硅谷和纽约的区块链技术公司成为了各风投竞相追捧的热门项目。仅2015年,全球范围内投资在比特币和区块链相关的初创公司的风投资金规模就达到了约4.8亿美元,2016年第一季度已达到1.6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趋势。如图:(图1:比特币/区块链年度风投资金规模)(图2:比特币/区块链领域季度风投资金规模)除了投资布局,全球各领先的金融机构在具体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也有很多大动作:包括银行、西班牙对外银行、、利、瑞银等在内的40余家领先金融机构共同建立了R3CEV联盟,旨在推动制定适合金融机构使用的区块链技术标准,推动技术落地。区块链很火,但是真正了解它的人有多少呢?一、什么是区块链?说到区块链,就不得不说比特币。2008年底,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发表了一个关于他研究的电子现金系统的九页白皮书,2009年初,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并将当天泰晤士报头版一则关于救助银行的新闻标题写入创世区块,这也代表着比特币诞生了。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机制(技术方案),它并不是一款具体的产品。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中所有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而之所以名字叫做“区块”链,顾名思义,是因为区块链存储数据的结构是由网络上一个个“存储区块”组成一根链条,每个区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网络中全部的信息交流数据。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链会不断增长。(图3:区块链是一种公共记账机制)1、区块链的特点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扩展、匿名化、安全可靠等特点。去中心化:由于区块链是靠各个节点共同实现系统的维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基于分布式存储数据,而没有某个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因此某一个节点受到攻击和篡改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健康运作。去信任化: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建立连接不需要信任彼此的身份,双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无需互相信任的基础。由于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扮演“监督者”的身份,因此不用担心欺诈的问题。可扩展:区块链是一种底层开源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各类扩展和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应用。匿名化:数据交换的双方可以是匿名的,网络中的节点无需知道彼此的身份和个人信息即可进行数据交换。安全可靠:由于任意节点之间的活动均受到全网的监督,并且数据库采用分布式存储,对于黑客来说,第一无法伪装和进行欺诈活动,第二无法仅靠攻克某个节点而控制网络。(图4:区块链的特)3、区块链的作用下面以传统货币与比特币(数字货币)来介绍一下区块链所扮演的角色。传统货币的交易模式中,银行管理账户采用的是中心化管理。由银行建立中心数据库,每个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和以及账户里有多少余额都由银行进行集中管理。举个例子:如A要转账一笔钱给B,需经过银行O进行验证、对账,再修改A、B的账户,将钱划给B。(图5:传统货币交易模式)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交易模式则剔除了银行作为中心数据库的角色,每个比特币用户的电脑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能存储数据,节点和节点之间相连形成了巨大的网络。例如:A向周边节点广播:我要转账给B一个比特币。然后A将比特币的信息发给周边节点进行验证,周边节点确认A持有该比特币的合法性。当一定数量的节点验证通过后,交易成立,周边节点记录下这笔交易并确认比特币的新主人是B。周边的节点再向网络中其它节点进行广播,直至所有节点记录下这笔交易为止。(图6: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交易模式 )比特币交易通过区块链技术提升了数据的真实性与不可篡改性。该系统依靠的是网络上多个参与者的公平约束,所以任意每几个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而且每一个节点都会储存这个区块链上所有数据。即使该节点被损坏或遭受攻击,仍然不会对账簿造成任何威胁。同样地,当发生一笔交易时,全世界的用户都可以担当监管者的角色,如果大家不认可交易的合法性,则交易无法达成,区块链上的数据由大家集体去维护。二、区块链的发展和应用1、区块链发展的8年自2008 年底首次提出,区块链技术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应用在在短短8年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图7:区块链发展大事记)2、万能的区块链区块链未来应用空间巨大:从理论上说,围绕区块链这套开源体系能够创造非常丰富的服务和产品,比特币只是区块链巨大应用空间的冰山一角。(图8:区块链可能的应用)三、国内相关上市公司目前,区块链技术基本属于研究领域,但国内外的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嗅到商机,率先开始布局。A 股上市公司中,涉及到区块链技术的公司有以下这些:(图9:涉及区块链概念股票)四、区块链概念股的炒作机会区块链,作为一个相对比较新鲜又高大上的名词,非常容易吸引股票投资者的目光,市场炒作效应明显。虽然很多投资者并不了解什么是区块链,但是每当有相关的新闻爆出,他们都会蜂拥而入炒作相关概念股。事件1:5月16晚媒体曝出:“区块链众筹项目DAO即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众筹项目”。区块链相关概念股票17日表现如下:(表1:区块链概念股17日涨跌幅)事件2:5月25晚媒体曝出:“平安宣布加入全球区块链联盟R3,为首个来自中国的成员”。区块链相关概念股票26日表现如下:(表2:区块链概念股26日涨跌幅类)似此类刚爆发的题材股炒作,虽不能保证其上涨的可持续性,但是能把握住机会抓住一个涨停也是蛮滋润的。最后附上2016年有关区块链的一些展望:(图10:2016年区块链10大展望)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eweliu]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一个故事看懂区块链 投资比特币要注意什么?_凤凰资讯
一个故事看懂区块链 投资比特币要注意什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马云说过,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事物,首先看不见,看见了看不起,知道厉害了但是看不懂,等真正看懂了却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最能反应这句话的就是区块链技术了。
比特币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区块链应用。而那些追了这波潮流的人,想想去年的今天,比特币3000元,现在23000元,一年时间而已。最近,比特币又成为了焦点,很多朋友都不懂技术,他们一个个都变身好奇宝宝,很迫切需要了解什么是比特币和区块链。这两个名词的热度一定还会持续攀高,对他们不够了解的人也还有很多很多。何不采用通俗的语言对“区块链”做一个解释,把这个概念传播开来?
和网上一般的名词解释不同(不管三七二十一,下个定义再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们以它的作用为切入点来理解区块链的工作机制,下面给大家讲个故事。
故事的开端
Joe是你最好的朋友。他出国旅游后的第五天给你打了个电话:“兄弟,我需要点钱,出国之后把身上的钱都花完了。”
你回复:“我马上打过来”,然后挂了电话。
接着你又打电话给你的银行客户经理:“麻烦你马上从我的账户转1000美元给Joe。”
客户经理:“好的,明白。”
客户经理随后确认了你的账户是否有足够的余额。因为你是百万富翁,所以客户经理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你打电话给Joe说你已经把1000美元转过去了。
回头我们再来看看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和Joe都信任那家银行来管理你们各自的财产。整个过程中实际并没有真实货币的物理流动。整个过程只涉及录入系统的两个账户即可。更准确地说,全程只需主动权属于该银行的两个账户就可以完成。
在这样传统的货币体系中,我的问题就来了。
交易双方的信任机制建立需要借助第三方。这种“中间人”的方式由来已久。那么你可能又要问了:“这种信任机制有什么问题吗?”问题在于除交易双方以外的“监督者”只是单个个体。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如果有人有意或无意地摧毁了某个人或某个第三方组织机构就可能足以引起社会混乱。
如果记录了某个交易的注册表遭遇火灾怎么办?
万一你的客户经理不小心划了1500美元到你朋友的账户怎么办?
如果他是故意这么做的呢?
世界上有没有无需借助银行就能帮助我们完成安全转账的系统?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问自己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自己掌握账户和历史交易的信息呢?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答案当然你一定也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区块链”。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个分布式账本是如何运作的。
故事的发展
该方法得以实行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愿意在交易时不依赖于第三方。只有这样,这一部分的人才能够自己掌控账本资料。
那么人数要达到多少才足够呢?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假设有10个人愿意放弃银行或其它任何第三方机构。在双方达成协议的前提下,他们互相之间能够在不知道对方身份的情况下时刻掌握对方账户的一切信息和动态。
1. 一个空文件夹
一开始每个人都会获得一个空文件夹。随着时间推进,这十个人都会在他们现在空的文件夹里不断添加记录交易信息的纸张。
2. 交易发生时
接下来,这个交易网络中的每个人都带着纸和笔坐下来,准备记录下在这个系统中发生的每一笔交易。
假设,2号想给9号10美元。
为了完成这笔交易,2号大声地告诉每个人:“我要转10美元给9号。请大家都在自己的纸上记下来。”
然后每个人都检查确认2号是不是有10美元及以上的余额能够转给9。如2号余额足够,那么大家都在空白纸上记录下这笔交易。
纸上的第一笔交易
这笔交易这样就算完成了。
3. 持续发生的交易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交易网络中出现交易需求的人越来越多。无论何时他们产生交易需求,都会通知网络中的每个人。只要有人听到了这个通知,他/她就会在他们各自的纸上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会持续进行,直到这张纸上的空间不足。假设每张纸只能记录10次交易,那么只要第10次交易完成,每个人纸上的空间也就随之耗尽。
当白纸被填满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把这张纸放进文件夹并拿出另一张新的白纸,重复上面步骤2的过程。
4. 把纸张放进文件夹的注意点
在把纸张放进文件夹之前,我们需要对这张纸用网络中每个人都认可的专有密钥进行密封。但是密封后我们要确保的是,这张纸就只能尘封在文件夹里,无论是谁无论何时都不能对其作任何修改。并且如果每个人都相信这个“封印”,那么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绝对信任这张纸上的内容。这种密封方式也是区块链的关键所在。
以前第三方或中间人都会说服我们相信无论他们在注册表中记录了什么,里面的内容都不会发生改变。但在现在这个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系统中,这个印章(密钥)就为我们建立了这种信任机制。
故事的高潮 (一)
新的问题又来了。我们应该如何密封这张纸?
在学习如何密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印章的工作原理。
假设我们现在有一个机器,如果你把一个里面装着东西的盒子从左边放进去,这个魔法机器会从右边吐出一个装着其它东西的盒子。
【术语解析】这个机器实际叫作“哈希函数”,但是今天我们不讨论技术。所以我们暂且称它为“魔法机器”。
魔法机器(即哈希函数)
如果我们把装有数字4的盒子从左边放进去,它会从右边给出下列字符:dcbea。
如果已知条件是输出结果为“dcbea”,要想知道从左边输入的是什么非常困难。但是每次如果你把4放进去,最终的输出结果“dcbea”是肯定的。
我们来试试发送其它数字。如果放入26会得到什么呢?
哈希(26)=94c8e
这次我们得到的是“94c8e”。从26的输出结果来看,结果也可以包含数字。
了解到这儿,我们可以开始思考下一个更加深入的问题了:
“如果我想从右边得到一个以3个零为开头的结果(如000ab、0fa等),那么我应该从机器的左边放入什么内容?”
预测输入的内容
这个机器有一个单向性的属性:给出右边的预期结果后,我们无法计算出左边放入的内容。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个问题无解?倒也未必。
我能想到一种方法——把每个数字都输入一遍,直到机器输出以3个零为开头的结果。
把每个数字都尝试一遍
有耐心的人试上几千次可能也就找到了这个符合我们输出要求的数字。
通过输出结果来获得输入数字这种逆向计算的确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得到了预测的输入内容,验证该输入是否能得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就非常非常容易了。记住,这个机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结果只对应一个数字,绝无例外的“一夫一妻制”。
如果我给你72533这个数字,然后问你:“这个数字输入魔法机器后会不会输出以3个零为开头的结果?”这个问题就简单到简直在侮辱我们的智商了。
因此这个机器最最最重要的属性是——知道结果,要想算出输出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输入的数字和输出结果,验证两者是否匹配很简单。
如何利用这个机器密封纸张?
怎样利用魔法机器生成每张纸独有的封印?还是老办法,采用情境模拟的方法展开解释。
假设我给了你两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面有数字20893,你能不能想出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与第一个盒子里的数字相加后的结果放入魔法机器后,我们能够得到一个以3个零为开头的字符结果。
这个情景和之前的难题几乎相同。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每个数字都放入机器尝试一遍。
经过几千次的尝试,我们会在21191这个数字这里停下,=42084,把42084放入这个机器后所得到的结果正是我们想要的。
在这个案例中,21191这个数字就是20893这个数字的“封印”。假设有张纸上写着20893这个数字。为了密封这张纸(即没有人能够再对其内容作改动),我们把带有21191标签的徽章贴在纸上,密封完成。
被密封的数字
【术语解析】用来密封的数字实际被称为“工作证明(Proof Of Work)”,因为这个数字是通过努力计算得来的。本文为了简单易懂,我们称它为“密封数字”。
无论谁想验证这个页面是否被改动过,只要把页面上的内容与密封号码叠加后放入魔法机器。如果机器输出的内容是以3个零为开头的,那么该页面内容是没有被“污染”过的。但如果结果不满足这个特点,我们就应果断丢弃这个页面,因为上面的内容已经被改动、已经失效。
密封过程总结
要想密封记录整个交易网络中交易流水的页面,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加入交易内容并输入机器后会得到以3个零为开头的字符的关键数字。
注意:“以3个零为开头的字符”只是一个举例,简单地反应哈希函数的工作原理。实际问题处理起来会复杂得多。
只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交易网络中的参与者就能够计算出这个数字,该页面也就随之密封。一旦有人更改了页面上的内容,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这个密封号码来验证这个页面的完整性。
故事的高潮(二)
了解如何密封页面后,我们再把思绪拉回10个人用完了一张纸上所有空间的时候。
当这个页面上记不下更多的交易记录时,交易网络中的每个人都会停下来计算该页面的密封数字,然后将其放入文件夹。如果第一个人算好了密封数字,他就会向所有人公布。
听到密封号码后,大家都去验证这个数字是否能满足输出需求。如是,则在他们的页面上贴上这个标签,再把这个页面放进文件夹。
但是如果7号算出了密封号码并“昭告了天下”,但结果大家发现这个数字并不满足他们的输出需求怎么办?这样的情况也很常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公布交易信息时听错了;
记录交易信息时出现笔误;
为了一己之利,记录交易时故意犯错。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7号只有一种选择——丢弃自己这张纸,然后从别人那里复制一份副本放进他自己的文件夹。如果不把这个页面放进文件夹,他就不能继续记录接下来的交易记录,这也就相当于把他从这个交易网络中踢掉了。
说到这里,我相信有的人脑海里又出现了一个疑惑:既然有人计算好密封号码后会公布,为什么我们每个人还要花费那么多时间都去计算一遍?其他人为什么不歇着、坐等公布?
Good question!区块链含有特有的奖励机制,网络中每个人都有资格获得奖励。第一个计算出密封号码的人能够获得一定奖励。
我们再来简单地假设一下,如果5号第一个算出了页面的密封号码,并获得了1美元的金额奖励,那么这1美元就是凭空出现的。换句话说,假如他账户里本来余额5美元,现在增加了1元,但是这1元没有从其它任何人的账户里扣除,即没有减少任何人的账户余额。
这就是比特币的起源。它是在区块链(分布式账目)上发生交易的第一种货币。如果在这个交易网络上持续努力,你同样也能获得回报,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挖矿”。
拥有比特币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一刻不闲着地开始炒这种虚拟货币,不断扩大市场对比特币的需求,再进一步提高比特币的价值。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把比特币的价格炒得很高。
这种奖励机制让交易网络中的每个人都勤勤恳恳地劳作。
他们把纸张放进文件夹后,拿出一张新的空白纸张,然后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假设文件夹中已经有5个被密封的页面。如果我为了谋取私利修改了第二个页面的其中一笔交易会发生什么?前面已经提到过,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密封号码查出交易内容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如果我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计算密封号码,然后把新号码贴在纸上,出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为了防止有人同时修改页面和密封号码,计算密封号码时有一个小技巧。
如何防止密封号码被重新计算、更改?
还记得之前我假设你有两个盒子,一个包含20893这个数字,一个是用于计算的空盒子吗?在区块链中计算密封号码,实际上存在三个盒子,而不是两个,其中两个是有内容的,一个是待计算填充的。
当三个盒子的内容都填好放入机器后,机器右边输出的结果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一个盒子里是交易记录、一个盒子是密封号码,第三个盒子是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来的前一页的输出结果。
通过这个小技巧,我们能够确保每一页的密封号码都与前一页的内容相关联。因此如果有人修改了历史页面的内容,他需要改动接下来每一页的密封号码,从而保证整个链路的一致性。
我们假设十个人中有一个人想要恶意修改区块链中的内容(包含记录了交易历史页面的文件夹),那么他需要调整很多页面,计算改动页面之后所有页面的密封号码。我们都知道计算密封号码的工作非常困难。因此,整个交易网络中的一个叛徒最终还是会输个剩下的9个好人。
从这个叛徒想要更改内容的页面开始,他就需要在整个网络中创建另一个区块链,但是这个区块链几乎不可能赶上好人们创建的链路——一个人的力量赶不上剩下9个人的共同努力。因此,有一点非常明确,区块链规模越大,安全性和可信度越高。
但是如果10个人中有6个人都叛变了怎么办?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协议就有点打脸了。这种情况被称为“51%攻击”。如果整个网络中的大多数人都决定叛变,欺骗剩下不到半数的人,那么整个协议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灭亡。
这是区块链最大的弱点。尽管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出现,但我们还是要谨记这个系统的弱点。整个体系都是基于一个假设:整个交易网络中的大多数人都不会叛变。
解释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还请亲爱的们再回头看看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现在是不是理解起来容易很多了?如果还有人问起到底什么是区块链,比特币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我相信本文的读者都能够解释给更多的小白们听啦。最后在搞懂区块链是什么后,我们再说一说比特币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1、学会避险才能学会投资
除非是真正的比特币玩家,比如美国很多基金会,他们募集的目的就是为了炒,因为有雄厚的财力,也有专业人士帮忙判断分析。但是我们是没有这样的条件的,所以第一需要考虑的是避险,如果已经涨到翻倍了,记得把本金先拿回来,剩下的那些是涨还是跌,对你来说都是赚了!
2、区块链的投资原则
比特币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区块链应用,而我们要考虑那些ICO要不要去投,首先要考虑:
这世界真的需要这东西嘛?
它解决了什么原本没有被解决的问题?
去中心化在这件事上真的有必要嘛?
它真的必须账务公开嘛?
账务公开的存在真的能够提高它的效率嘛?
它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的公司?
如果你决定投资,你应该用多大的比例去投资呢?
最简单的问题,需要最艰难的思考来找到答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29511
播放数:289671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趣味解读: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鬼?
我的图书馆
趣味解读: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鬼?
最近听到很多大牛都说到:“区块链将是未来十年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但区块链到底是什么鬼?与非小编将试着给你解答。&毕竟我一生吹过无数次牛皮,这一次将是有史以来最“专业”的一次。&这个世上发生过很多次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恐怖袭击似乎要来的更加邪乎。去年10月21号,美国互联网遭遇了一次超强规模的DDoS攻击,大约一半的互联网服务陷入瘫痪,包括Twitter、PSN、Spotify、Netflix、Airbnb、Github、Reddit以及纽约时报等美国主要网站陆续出现部门区域无法登陆的情况。& &据了解,黑客们使用了一种被称作“物联网破坏者”的 Mirai 病毒来进行肉鸡搜索。当扫描到一个物联网设备(比如网络摄像头、智能开关等)后就尝试使用默认密码进行登陆,一旦登陆成功,这台物联网设备就进入“肉鸡”名单,黑客操控此设备开始攻击其他网络设备,这次让美国人民经历噩梦般的大规模断网就是来自这个病毒。据ISP服务商Level3调查,全球受Mirai感染的IoT设备达50万,其中:美国29%,巴西23%,哥伦比亚8%。&在物联网大火的今天,这简直就是灾难。&除了这种遭受黑客攻击的灾难,与非小编还觉得其实现实社会中还藏着一个隐患,那就是我的支付宝和银行里的钱突然被认定为无效,虽说只有几个钢镚。这个钱的存在与否居然不是我说的算,而是银行或者阿里这种帮你管钱的机构。在用钱交易的时候,也必须经过这种机构的确认。如果哪天马云屁股一拍走了,那你就只有悲剧的份了。(注意:这里是“如果”!!)&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不管是物联网家居产品,还是支付上的问题,我们都把最重要的信任交给了一个中心。&如果没有这个中心,那这个过程会变成啥样?&下面我们模拟一个借钱环节。&“A借了100块给B,A对所有人喊了一句‘本人A,借了100块给B’,B随后也喊一句‘本人B,A借了100块给我’。这时候听见的人都掏出一个小本本记录‘A借了100块给B’。”&这个环节里没有马云,马化腾这些大佬作为中间机构。一旦B不承认A借钱给他,那所有人都掏出那个神秘的小本本来反驳B。&而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独特”的借钱方式,最早就是中本聪在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的论文中提出。摘要的第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现在又来一个人叫小亚,小亚说“我手上有100个与非币”。(这种创造钱的方式真爽,说来就来。)而且所有人都拿小本本记下来了,那么小亚就真的有100个与非币了。&假如另一个说他也有100个与非币怎么办?聪明的小亚并没有被套路,而在每个与非币上都加上了自己的独特的标记aaa,这样A来借钱的时候,小亚就说“我借了10个与非币给A,这个行为叫做aab”,所有人都拿小本本记一下。然后A再借钱给B的时候,A就说“A借了5个与非币给B,这个行为叫做aac,上一个行为是aab”。然后这个借钱的模型变成一个像链条一样形状。&小亚说:“我就把这个账本叫做区块链吧!”&其实在《精通比特币》这本书的一开始提到区块链,表示区块链是一串通过验证的区块,当中的每一个区块都与上一个相连,一直连到创世区块。我们也可以把区块链看做一本记录所有交易的公开总帐簿(那个小本本)。&当然,这里的小亚就是中本聪(中本聪在2011年4月退出公众视野,将比特币代码开发与网络建设的重任留给了欣欣向荣的社区成员。),与非币就是比特币,每个区块头采用的是SHA256加密哈希, 可生成一个哈希值。区块链里的第一个区块创建于2009年,被称为创世区块。它是区块链里面所有区块的共同祖先,这意味着你从任一区块,循链向后回溯,最终都将到达创世区块。&创世区块的哈希值为:& &&&上面聪明的小亚采用的方式是超级简化版,交易过程应该还要囊括一些信息,完整的技术构架如下:& &很多人心里一定想:“算了,我还是看小亚版本的吧!”&小亚这个时候心里想:“我怎么发行新的与非币呢?”这100个与非币用起来多不方便。随后小亚心生一计,谁来记账和解答难题,谁就有资格获得与非币,不仅如此,记账的人还能获得之前与非币交易产生的“小费”。当然难题解答完毕后要通知所有人,别的人只能去解答其他题目。&这招就叫做“比特币挖矿”。& &&在《精通比特币》书中是这么说的:“矿工们在挖矿过程中会得到两种类型的奖励: 创建新区块的新币奖励,以及区块中所含交易的交易费。为了得到这些奖励,矿工们争相完成一种基于加密哈希算法的数学难题,这些难题的答案包括在新区块中, 作为矿工的计算工作量的证明, 被称为‘工作量证明’。该算法的竞争的机制以及获胜者有权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记录的机制, 这二者是比特币安全的基石。”&其中关键词除了挖矿,还有“工作量证明”。&等到了2140年。届时所有的比特币(20,999,999,980)全部发行完毕。换句话说在2140年之后,不会再有新的比特币产生。& &&有人会问:“搞这么复杂做什么?你发行新币就发行呗。”&电子支付系统会出现两个问题,1,“双重支付”问题(又叫“双花”问题);2,拜占庭将军问题。&“双重支付”问题很好理解:顾名思义就是一笔钱被重复支付两次。&拜占庭将军问题,这是一个军事问题。军队采取行动必须要得到每个将军的投票,大多数人同意才能进攻。不过,军队有里叛徒乱投票或者窜改军令那就完蛋了。&这种全网公开,加时间戳,“工作量证明”的方式就有效的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读到这里,各位读者不知道有没有理解这种模式呢?&然而数字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一个领域,早在2014年前后,业界开始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将其用于数字货币外的领域,如分布式身份认证、分布式域名系统、分布式自治组织等。这些应用称为分布式应用(DAPP)。区块链2.0的大门就这么打开了。&其实区块链看似美好,想要真正火起来,还得看它在应用方面的实力,简单点说就是你得创造价值。&不管怎么样,从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区块链技术发展演进路径来看,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发展需要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基础设施支撑,同时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下图说明了区块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关系。& &&很多人、很多企业、很多投资机构对区块链信心满满,这背后难道不存在危机,都有哪些公司在领域竞赛?请听与非小编下回分解。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揭秘比特币和区块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