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农村老妇引诱少年搞b就有多强烈MP3

村民用MP3播鸟语“求偶”&诱捕2万野鸟(图)
&&&&来源:&&&&
&&&&&&字号
原标题:村民用MP3播鸟语“求偶” 诱捕2万野鸟
  警方将截获的野生水鸟放生 图片由警方提供
  播放求偶“鸟语”引诱、张网捕捉,导致2万余只野生鸟儿遭毒手,数量之大为近年来罕见。日前,徐州沛县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非法狩猎案。昨天,当地警方通报了案件详情。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些被捉住的野生水鸟,最终都流向了餐桌。
  现代快报记者 李伟豪
  通讯员 高 飞
  举报:野生水鸟频遭捕杀
  “最近一段时间,微山湖一带不少人,每天拎着满满的一网兜鸟去换钞票。”今年5月份,沛县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微山湖一带,有人捕捉、有人收购一种“红冠子鸟”,数量惊人。
  接到线报后,警方进行了调查。沛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治安股股长王勤飞回忆说,经过调查,警方了解到,群众口中所说的“红冠子鸟”,其实是一种学名叫“黑水鸡”的野生水鸟,“江苏属于禁猎区,黑水鸡还在国务院颁布的‘三有’动物目录中,即属于有益的、有经济价值的、有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
  进一步侦查,警方掌握到了一条重要信息:位于微山湖边的沛县陈楼村,张某夫妇在家中设点专门收购这些水鸟。警方还掌握到,张某夫妇收来的这些鸟儿,还会转卖给他人,12元一只买进,14元一只卖出,通过赚取差价来获利。
  5月27日早晨,警方会同县农委林业站的人员一起出击,将张某家团团包围。9名正在交易的人员被控制,700多只“黑水鸡”被缴获,警方还查获了用于捕鸟的工具―丝网、喇叭、MP3等物品。“这些水鸟被打包塞进了笼子里,准备运往广州售卖。”王勤飞说。
  调查:非法捕售数量惊人
  经审讯,张某交代了非法销售野生水鸟的经过。他称,此前见有人专门从外地来到微山湖捉鸟卖钱,很是好奇。一番打听后,他决定跟着模仿,作为一条生财之道。在张某的鼓动下,附近不少村民加入了捕捉水鸟的行列,为张某源源不断地“供货”。
  为了捕捉到“黑水鸡”,这些捕鸟贼学会了不少方法,其中最流行的就是“鸟语”引诱、张网捕捉的方式。所谓“鸟语”引诱,就是用MP3通过喇叭播放网上下载的“黑水鸡”鸣叫声,吸引其前来“自投罗网”。由于晚上求偶声音传出很远,一晚上诱捕几十只不成问题。除了黑水鸡外,还有一些猫头鹰、鹭鸟等野生动物,也会不小心撞到网上,被捕获。
  村民捕捉得越多,张某的收益也越多。据警方提供的数据显示,“计算下来,他平均一天就能收1000只左右的黑水鸡。”每当张某收购一定数量,邳州人杜某就驾车赶来,把这些水鸟买下运走。
  警方查明,近几个月来,杜某从张某处收购黑水鸡20多次,每次约800只,共非法收购“黑水鸡”近2万只,而后再销售到外省多家餐馆,非法获利近10万元。除了杜某之外,张某还向丰县的刘某(在逃)销售黑水鸡三四千只,共销售黑水鸡两万余只,非法获利3万余元。
  因涉嫌非法狩猎,杜某、张某以及捕捉“黑水鸡”的“大户”杨某等被刑事拘留,其他6名捕鸟人被取保候审。目前,警方正在追查刘某等其他涉案人员的下落。
  专家:捕杀对生态影响大
  “捕捉、收购、再贩卖、宰杀后上餐桌。”王勤飞说,在微山湖一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缠民表示,目前鸟类的数量和种类都呈减少趋势,虽然黑水鸡的数量还比较多,但2万只的数量,必然会对当地的物种生存及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责编:蒋琪、王静)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环保热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优酷视频转换mp3的方法
优酷视频转换成MP3格式的小妙招
  近几年,掀起了广场舞的热潮。在网络上有很多广场舞的教学视频,有画面有音乐,而如果只想要音乐的话,那么如何将该视频转换成MP3的格式?下面来说说优酷视频转换mp3格式的方法。
  从优酷上搜索了一首动了我的情的广场舞,然后转化为MP3格式,朋友说听别人说必须用一种叫狸窝的万能转化器,小编没有去搜索那个转化器,因为优酷本身就自带转码功能,下边把优酷视频转化为MP3的过程分享给大家。
  首先找到需要下载的视频,然后点下载。
  这时会出现三个选择,一种是利用电脑下载,一种是手机,还有一种是平板,此时我们选择通过电脑端下载。
  然后选择文件存放的文件夹。
存放文件夹
  重点问题是勾选下载后自动转码前的对勾。
  然后点设置,有多种格式可供选择,在此我们选择MP3格式,红圈处所示,然后点确定。
  下载开始了。
  电脑右下角会出现下载完成的提示。
  相继会出现转码完成的提示。
  打开刚才存放文件的文件夹,你会发现一共有两个文件,一个是视频文件,一个是MP3文件。
  试听了下,MP3文件的音质不错。
大家都在下
还没关注下载之家微信 的亲们赶紧扫一扫左侧的二维码吧!或搜账号:
还没关注下载之家微信 的亲们赶紧扫一扫左侧的二维码吧!或搜账号: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下载之家(www.xiazaizhijia.com).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号-8
京公网安备 19号用女人喜欢的方式去勾引女人 4招让你的诱惑大业顺利进行_男人窝
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
用女人喜欢的方式去勾引女人 4招让你的诱惑大业顺利进行
编辑:小男
12:35:46  来源于:
  女人永远都是口是心非,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永远不是一套。在女人内心深处,很希望有这样一个男人,可以像流氓一样勾引她。那么女人喜欢男人用什么方式勾引他吗?教你四招。
  1.调戏我吧,你这坏蛋。勾引我吧,让我忘了我的压力、我的烦恼,哪怕只有片刻的遗忘。
  女人希望男人能够主动出击,并有勇气带领她们往前行进。她们希望男人能够接纳她们,调戏,勾引,诱惑她们,给她们带去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她喜欢这种美妙的感觉。
  调戏她,诱惑她,是为了调动起她的兴奋感觉。调戏和调戏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是为调戏而调戏,还是一种慢慢地引诱的感觉,全身心地投入。
  试探性的触摸可以吸引女人的全部注意力,消除她的紧张情绪,减少尴尬时刻的尴尬。继续你的暧昧调戏,简短而甜蜜。
  短而甜密的戏语有:&不要觉得搪突么&,&你不要这样啊&或在耳边轻声细语:&我好喜欢你&,&你摸一下,我的心跳得多厉害啊。&等等。
  调戏是诱惑一个女人的方法,还可以提性兴奋,并有着令人难以相信的作用,还有不必言说之妙,有强烈的作用。例如:&呆会儿,我带你出去,让你好好看看我。&
  挑起她的好奇性,吊足她的胃口,让她沉迷在她的想象之中,让她动情,直到她无法拒绝你的吸引。事实上,当一切进展顺利,女人也会变得热情高涨。
  2.告诉我你想要的行动,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呢?
  事情到了这个阶段时,大多数男人会冒然前进,不再做那些让事情进展到这一步的事了,想着:&她对我也感兴趣,所以她肯定希望我进一步深入。这是时候了。&结果轻易就拉开了幕布。男人做过的最差劲的事情就是操之过急。走得太快或者加速引诱,只是表明了,你没有经验,没有控制能力,缺少自信心。
  当她说不想让事情发展得那么快,无论你在心里怎么猜测,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你就得先慢下来,比你想到的慢还要慢上十倍。现在你把事情都控制在正常的速度了,重新回到感情上吧。永远要带上感情色彩,用最动听的话语。举例来说:不要简单说&我喜欢&而是要谈论当你捕捉到一个漂亮画面时,你是如何的为之心动。
  当话题谈论到&性&的时候,不要说&哦,我喜欢TD&,而要谈在那一刻你心里的感受。你要描画出一幅清晰的感情图画,而许她把自己放在画的中央。让她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所听到的,闻到你所闻到的,感受到你所感受到的。你必须选用恰当的语汇把你对她的所有想法,感觉及印象都传递给她。
  不要说得太过空洞乏味,那样只能得到个&哦&什么的。在使用生动语言的时候,太容易掉入一个陷井了,那就是使用过于强调身体反应的言词而不是情感反应的言词。
  在使用强烈感情诱惑的用词,如带有&精神&或&天堂般的&一类的言词时,要让你的言词充满生命力。象:惊人的,不可思议的,美妙,令人难以置信的,非凡的,神奇,在我心灵深处感受到,这样的话,可以深深地打动女人的心。
  假如你可以让她的心跳加快,她的胸部起伏不定,她内心开始有一种想法&再也不会有比这更美妙的了?&或者&现在你想要我。&,你已经成功了一半。
  3.哦?你刚才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证明给我看。
  只有在你主动释放出诱惑信号时,女人才希望被诱惑。当引诱一个女人到了这个程度,大多数的女人会对你有好感,并暗许它的到来,但起码一点,她们不想被你蒙骗。
  不幸的是,这方面是大多数男人的短处。他们轻诺而寡信。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错误,给人太高的期望,而给人家的期待一个无足轻重的回答。
  请尊重一个女人的智慧,同样,她们也会尊重你。如果你让她们有所期待,而最终根本没有得到你在调笑之中暗示的东西,她们会为此怨恨你。
  你轻诺寡信,那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一个女人唾弃的了。即使她没有说出口,她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事关性情绪的调动,即使感觉很棒,仍有发展的空间&&不是对你,就是对她。
  4.让我记住你,让我记住这一刻。把这一切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假如你们有了这样一个充满强烈感情色彩的完美开端,深情相对的过程,你有一种感觉,你们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对吗?假如你想要记住这种感觉,让她永远不要把你忘记,那么做一些事把这种体验刻在她的脑海里。让别人记住你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从哪里开始,还在哪里结束,加深加固你的吸引力。
  勾引,诱惑,调戏,给她带去从未有过的感觉和体验,她喜欢这种美妙的感觉。或许你会开始人生全新的一章,谁知道呢?
  做个坏男人,勾引女人其实不难。只要了解她们内心的所想所思,会让你的诱惑大业进行的异常顺利!
对于恋爱小白来说,学了那么多恋爱的套路,当然要找个可爱的女孩子进行实践啦。但是女人的种类性格不一,有的不好接近,有的心机太深。那么什么样的女人容易泡呢?一起跟小编来了解一下。
备胎这个词本来是指汽车的备用轮胎,后来上升到“感情备胎”的意思,多指情感归宿有一个甚至多个的备份。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备胎呢?一起来看看女生把你当备胎的表现,有以下三种的小伙伴们,要当心了。
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结婚就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了。什么是远嫁?就是为了一个男人,远离了自己的父母、亲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成为一个妻子和母亲。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女人为什么不能远嫁?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约会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么要以怎样的形象去见约会对象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约会最忌讳穿什么衣服?男人和女人都必须看的穿衣禁忌。
对于大多数的男人来说,女朋友就是那个可以宠着的小情人,而老婆则是要一起过一辈子的人。那么什么样的女人适合做老婆呢?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一个衡量标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成熟男人心中的老婆标准。
许多新手恋爱的时候,都很害怕遇到绿茶婊,渣女人。那么什么样的女人容易出轨呢?这个不好仓促下结论。只能说这类女人出轨的可能性比较大,结合网友的观点,总结了以下三种容易出轨女人的类型。
恋爱是每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一个阶段,但并非所有男人都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那么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人?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男人喜欢女人的一些特质,这类女人最受男人欢迎。
对于很多泡妞新手来说,会闻香识女人远远不够,你还必须知道怎么区分好色女。那么什么样的女人最好色?小编给大家总结了几种好色女的常见表现,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身边的谁是好色女。
有了女友之后的你是否也想要一心一意的对待自己的女友,想要和她一起一直走下去呢?可现实总会给你一个又一个的坑,让你忍不住的往里跳。事实上,有了女友的你很可能也禁不住这些诱惑,看完这些你就别说你真的忠贞不二了。
婚前如果不能够好好的了解对方,很可能会让你的婚姻走入无底的黑洞。所以在恋爱婚姻之前你就得明白你身边的这一位到底能不能娶呢?究竟什么样的女人不能娶?
24小时热文
今日有消息曝光说演员陈哲远将在新版绝代双骄中饰演小鱼儿,很多人对于陈哲远相当期待,但是有人并不知道陈哲远的样貌,所以特地找来陈哲远最新写真图片供上,好奇的网友可以来看看。
泡妞技巧发型库
眼看光棍节马上就要到了,单身狗们表示非常焦虑,这可怎么办呢?不妨让我们高呼光棍节脱单宣言,让坚定我们脱单的决心。同时,抱着光棍节脱单秘籍大胆的向她表白。
从相知到相恋,从相恋到相守,在这个过程中情侣们少不了要经历一段磨人的恋爱磨合期。那恋爱磨合期是多久,我们又该如何度过恋爱磨合期呢?想爱情天长地久,天荒地老,那么你就需要知道保鲜爱情的方法。
陪女朋友逛街是什么感受呢?想必很多男生会用“难熬”这俩字来形容。其实,和女朋友逛街没有那么恐怖,而且只要你表现的好,就可以在女友心中加印象分。那么,怎么陪女朋友逛街以及和女朋友逛街注意什么?小技巧,你可要学会哦。
在一对情侣中,如果女方的年龄比男方大,那么就会被外人称之为姐弟恋。姐弟恋在现在的社会是一种很平常的恋爱现象,但是总会有人问姐弟恋好吗?或者说姐弟恋有怎样的弊端。对此你作何了解,或者说你正在处在这样的恋情中呢……
纹理烫相较于其他烫发发型,更加的温和,蓬松而不凌乱,尽显男生优雅的绅士风度,是非常受男士欢迎的。虽然都是纹理烫还是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脸型来选择,要符合自己的气质,找到适合的自己的发型。
复古老派又有点潮,大背头,一个让你自信到飞起的发型。港真,女人对于这种发型的男人,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哦!这款发型为什么这么好看呢?放眼看看,这几年看,似的发型正转变成最时尚性感的发型趋势,时下街头潮流型男们都爱这个发型。来来来,换个发型过冬吧!
亚洲男人适合什么样的染发颜色呢?黑色总是过于沉闷,如果能给自己换一个发色,可能会换一种心情哦!男生发型在花样百变的发型打理方法中,头发颜色也可以百变。以黑色穿着为主的冬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群中更加显眼呢?一款大胆的发色或许能帮到你。别一说起染发就是咖啡色,小编实在是看腻了啊!这个秋冬想尝试活泼、大胆一点的发色。
卷发其实已经不是女人专属了,男生卷发也十分时尚不羁,而且这种发型最合适在秋冬了。卷发让你看起来更加舒服的,一秒变身暖男。你想为自己换发型,却不知道什么样的更适合自己,那不如来参考一下这些卷发发型,根据自己的发型找找适合你的卷发,为自己转换一种形象,换一种心情。 卷发发型对于男士而言是个很少尝试的发型,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不少男性心目中个性与时尚发型的象征。
///////////////////////(光辉创世主)
(你心中的山鬼)
(就不跟你讲道理)
第三方登录:&p&—— &b&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36dd32f07ef0c0812f99d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36dd32f07ef0c0812f99d_r.jpg&&&/figure&&p&若要评价《欲水》除了有必要了解原词曲的创作背景,亦需对各类音乐流派的特点,舞台造型,戏剧手法以及悲剧理论等美学常识具备一定认知。单凭声乐层面的直观听觉,或许很难对它建立起相对深层的体会并产生心理层面的共鸣。本篇从《欲水》艺术语言的表达上进行大致分析,沿着创作者的思路寻找蛛丝马迹,融入个人理解,旨在有所启发。&/p&&h2&&b&概叙&/b&&/h2&&p&跨界音乐(Cross over)这个名词逐渐被贬低、滥用:古典、爵士、流行互跨 ;国语、台语、客家语、原住民语互跨;三教九流都能填词、写书;年轻的歌手唱老歌、 用胡琴拉莫扎特的也算跨界,甚至连“无师自通”的也算。&/p&&p&我们仔细思考一下:&b&如果跨界音乐被定义是异质的音乐领域彼此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对话,激发出新的音乐成果与想法 ,而形成一种新的音乐风格,那么对听众而言,就可以藉此去接触他平常所不熟悉的音乐类型,音乐市场才会日趋多元而成熟,跨界音乐存在的价值与功能就能被突显。&/b&&/p&&p&谭晶演唱的《欲水》确切来说可定义为一部借鉴音乐剧形式,融合世界不同风格流派的跨界音乐作品。剧作内容基于电影《天浴》剧情展开二次创作。虽是取材于近代中国的故事背景,却采用西方悲剧艺术的手法,对原作内容进行了解构,主题理念,表现形式,角色解读均与原版存在较大差异。&/p&&p&原曲A小调改编升F小调,奠定了蔓延着阴郁悲伤色彩的整体基调。编曲风格和音乐元素上大致由交响乐,阿根廷探戈,皮亚佐拉探戈,歌剧咏叹调,哥特摇滚等曲风流派构成,既丰富了音乐内容的纵深跨度,更增添了戏剧性的冲突对比。混搭的服装造型扩充了视觉张力,舞台灯光的编排渲染了意境氛围,现场的视听体验极为出色。在歌曲演唱上,谭晶采用了通俗,美通,美声花腔,摇滚等多种唱法,展现了全面的音乐驾驭能力。而无论每种唱腔,每种曲风的采用,都是忠实服务于作品表达的需要,并非一味的迎合听众。&/p&&p&开场大提琴的疾促低吟隐隐让人不安,仿佛预示着风雨将至。两架手风琴带出了原版《欲水》熟悉的前奏旋律,迷离中透着压抑。伴随着钢琴独奏,演唱者娓娓道来,如同追忆旧日片段。接着通过唱腔技巧运用的细微调整,打击乐管弦乐等配器的加入,情感渐次铺垫,过渡自然流畅。主歌告一段落,利用舞台灯光切换和演唱者的转身,音乐响起,曲风转换为歌剧咏叹调。而后高音花腔落幕,一段皮亚佐拉探戈承上启下,男声合唱加入,情绪不断累积堆叠。继而鼓点节奏加快,歌手连续的高音爆发而出。直至一曲终了演唱者即兴倒地,音乐戛然而止,画面定格,一气呵成,堪称舞台教科书般的表演。&/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86c99f83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86c99f83b_r.jpg&&&/figure&&h2&&b&&i&象征主义之视听艺术与歌词语言&/i&&/b&&/h2&&p&从美学的角度看,象征主义戏剧代表着一种完全不同于写实主义的审美意识。写实主义戏剧强调对于客观世界的再现,而象征主义戏剧强调作者的主观精神世界的体现,在象征主义戏剧家看来,世界上所发生的种种具体事件都是无足轻重的表象。他们无意于就时论事地应付一个又一个具体而琐碎的社会问题,而是要表现对人的本质,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哲理意义。&/p&&p&在表现方法上,现实主义戏剧力图真实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原貌,在戏剧舞台上创造出一种“舞台幻觉”,使观众相信舞台上演出的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和再现;&b&象征主义戏剧则不以反映客观真实作为自己的目的,它并不要求对舞台上发生的故事产生真实感,不追求舞台幻觉,而是通过各种象征体的出现,激发观众的自由联想,寻求创作者与观众的精神沟通,它属于更强调表现的艺术范畴。&/b&&/p&&p&由于题材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因而在效果上现实主义戏剧具有通俗性和明确性,象征主义戏剧则带有&b&多义性和朦胧感&/b&。这和“象征”这种手法本身具有的“暗示”属性有关。我们知道,文学中的象征手法有悠远的传统,并逐渐积累了一些固定的象征符号,比如玫瑰象征爱情,百合象征贞洁,鸽子象征和平等等。可是作为一部原创的象征主义戏剧,仅仅使用已有的象征符号是不够的,艺术家通过作品表现自己个人的思想感情,往往需要创造自己所特有的象征符号,或根据自己的感受与爱好,赋予原有的象征符号以新的含义。&b&在创作中,象征主义作家又特别擅长于将象征体一点一点地展示出来,而被象征的那种抽象的思想或情感,则尽可能地隐蔽起来,甚至只表现出一种隐隐约约的气氛或情绪。这样,就使象征主义作品带有更多的晦涩性。&/b&&/p&&p&象征的作用,首先,是给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蕴以鲜明、形象的外形,使枯燥乏味的思想变得生动。因为象征是把具体的意像和抽象的思想意蕴联系起来,借助于象征物的帮助,我们对于特定思想的领悟,就变得形象、鲜明起来。&/p&&ul&&li&&b&舞台造型&/b&&/li&&/ul&&p&&i&谭晶身着Viktor & Rolf 2016秋冬高定系列&/i&&/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5a126cafbac4eebf8bbbe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6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5a126cafbac4eebf8bbbe_r.jpg&&&/figure&&p&女性在男人面前解开系妥的头发,跟宽衣解带的动作相同,意味“性”的容许程度提高。也是许身的一种表现。的确,女性系妥的头发加以解开的动作与散开,乌溜溜的头发呈现丰盈的波浪状,乃是给予男人的眼睛产生一种性解放感的信号。因此,头发带有肉体语言上之性象征的意义。所以,在强制禁欲的世界里,不论尘世的僧侣,为了避免联想到“性”有关之事物,往往采取类似光头的发型既是此故。军队不仅如此,而监狱中的犯人更是受到这种强制性的束缚。&/p&&p&&b&谭晶束发高耸唇色黯淡的妆容与中国的道姑形象如出一辙,既象征着禁欲主义的时代浪潮,同时隐喻着主角结局的看破红尘。扎起头发上的浓艳挑染暗示了人性中压抑着的欲望,与性冷淡意味十足的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b&&/p&&p&上身的毛呢大衣款式如同电影女主的衣着翻版,致敬意味一目了然。内搭的白色衬衫不经意间诉说着主角一尘不染的过去。色彩斑斓华丽繁复的裙身,将布料破坏重组的不规则彩色拼贴编织元素,既有后现代的设计风格亦弥漫着欧洲复古&b&1.巴洛克风格&/b&的气息,其美术理念透露着主角不甘于偏安一隅和不满现状,渴望挣脱束缚的内心。裙摆的绿色色调,吻合了原作剧情背景草原的视觉印象。人物造型的整体风格在探戈歌剧哥特摇滚三种迥异的音乐曲风中显得别具一格却又毫不违和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p&&ol&&li&&b&巴洛克:&/b&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意为“不圆的珍珠”,最初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而在意大利语中有&b&“奇特,古怪,变形”&/b&等解释,泛指各种&b&不合常规、稀奇古怪、离经叛道&/b&的事物。在法语中,“Baroque”成为形容词,有&b&“俗丽凌乱”&/b&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性的作品”,其原本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背离了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其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b&巴洛克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反理性,力求突破既有的规则,打破了对古典的盲目祟拜。&/b&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巴洛克风格作为一种主导风格,把人类精神从古典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其沉溺于无边无际的、令人神往的梦幻之中。&/li&&/ol&&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f509bfbeb432b_b.jpg& data-rawwidth=&569&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f509bfbeb432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03b1bdcb906b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03b1bdcb906b_r.jpg&&&/figure&&ul&&li&&b&音乐元素&/b&&/li&&/ul&&p&&i&手风琴的加入是《欲水》的点睛一笔&/i&&/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cbcaaddf4f_b.jpg& data-rawwidth=&641& data-rawheight=&4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cbcaaddf4f_r.jpg&&&/figure&&p&&i&《欲水》中手风琴的作用不仅是因为主歌部分探戈舞曲的配器需要,感性层面上对于不少中国人来说手风琴是一件颇有文革年代情结与记忆的乐器,这层朦胧的情怀呼应了电影剧情的时代背景,潜意识层面让观众更加融入到舞台情景中。&/i&&/p&&p&探戈音乐虽然是起源自十九世纪中叶的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地,但是其音乐风格应该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存在,而且当时西班牙和古巴等地就有类似的舞曲节奏,且弗拉门戈舞曲中就已经存有探戈的基本节奏,所以这应该是源自欧洲古老小步舞曲的一种风格,而且和十六世纪以后盛行黑奴,欧洲音乐受到非洲黑人音乐影响有关。&/p&&p&不过真正依循现代探戈定义的音乐型式存在的探戈,应该是二十世纪初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由当地移民演出的那种节奏强烈的音乐, 它诞生于贫困地区、酒吧等场所,在当时属于都市下层社会的音乐。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充满野性与诱惑的探戈与苦艾酒是燃烧低层人民孤独和欲望的最好方式。这种音乐在当时是黑帮常听的音乐,因此带有某种社会黑暗面的暗示,而且性暗示也很强,因为这种音乐最常流传于绿灯户,而且当时布宜诺斯艾利斯又是一个男女性别比例非常不平衡的社会,男多女少,因此那个时期的探戈音乐里含有很强烈的挑逗和不尊重女性的意识。&/p&&p&探戈是阿根廷小酒馆内衍生的文化,是男女两人之间的肢体对话,由於有着交叉繁琐的腿部动作,更有人将这种跳舞形式称之为“腿的战争”;早期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国只身前往阿根廷工作的单身男子,生活困苦,梦想无望,辛勤工作后常徘徊於街头,在低级酒吧里和舞女唱歌跳舞来消磨时光,忘记梦想。他们随着探戈音乐响起、身体的接触,一解思乡之苦,探戈就此而生,因此很长时间被当作难登大雅之堂的低俗音乐。这种意图在日后虽然减少,但是音乐本身的强烈感官特质却保留下来,让探戈成为音乐史上最独特的一种音乐类型,也最激发人们的想像。
随着时光的推移,探戈所特有的直接、大胆、魔幻、美丽的表现方式和对人性的诚实,很快的感染了欧美上层社会的人们乃至征服了全世界 。&/p&&p&追溯阿根廷探戈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其某些含义与电影剧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除了营造了歌曲前段“半甜欲水”的暧昧氛围,探戈音乐本身还埋藏了独特的情绪。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拉丁美洲的探戈音乐完全是欢快、开朗、风趣、诙谐的。随着大批意大利和西班牙移民的到来,它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移民们担着开垦、致富的目的而来,最后只能定居下来,无法返回故土同亲人团聚,这就使探戈增添了表达移民思念故乡和怀念亲人的忧郁、伤感、凄凉的内容,无形中契合了原作剧情的发展动机。种种细节考究,遥相对应的音乐语言及文化符号,不但兼顾了视听美感,更极大丰富了作品表现层次的深度与广度。从这点上看,没有任何一种音乐比探戈更加适合作品前半部分的表达。&/p&&p&&b&象征的第二个作用,增强作品的诗意和戏剧性。&/b&我们说,象征物和它所象征的思想意蕴,不是一比一的直接对应关系,而是画龙点睛式的,调动观众的积极联想。在这方面,它和诗歌有相似之处,我们知道,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运用一系列的具体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红日、白云、松树、鲜花,都承载着作者特定的情感和寓意,并由此产生了诗意。而剧本中的象征也是这样,好的象征,总能带给观众美好的审美联想,从而造成一种诗的意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ebd214dc3b95a43b69f5f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ebd214dc3b95a43b69f5f_r.jpg&&&/figure&&ul&&li&&b&歌词语言&/b&&/li&&/ul&&p&&i&“天只给了我们半甜欲水,怎么喝都学不会。”&/i&&/p&&p&&i&——半甜欲水?自然就是半苦半甜才对。这欲水半甜,那是因为半甜才是欲水滋味,而半苦只有喝下才知道,这才是欲水的本身。被欲水的半甜吸引,喝尽才知道。那半苦已经没办法吐出来。怎么也学不会,如果早参悟,何至堕落凋零。&/i&&/p&&p&&b&此外,象征还可以延伸舞台,使观众在舞台可感知事物之外,体会和感受更多的内容,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容量。&/b&戏剧中的象征,总是用简洁的视觉形象,来引发观众思考更多的内容,它除了表面所具有的含义之外,还有更多的含义。比如易卜生的剧本《野鸭》,那只受伤的鸭子,表面看,那是主人公无聊生活中养育的一只可怜的小动物,但它同时又是主人公自身命运的象征和写照,只要你感觉到了这种象征意蕴,那么,这只小动物的来历、身世、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你的积极联想,这种联想是和观众自身的阅历素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时侯甚至比剧作者在创作和设计这一象征时更加丰富。举个例子吧,如《红楼梦》这部书,历代的读者见仁见智,从中看出方方面面、许许多多,远远超出了作者曹雪芹在写作时所想到的,这正是因为这部书不是一个简单的叙述,而是含有丰富的象征意蕴,提供了读者积极想象的空间的缘故。&/p&&p&&b&同时,象征给予观众的感受,往往是多层次的。&/b&一些比较复杂、典型性较强的象征设置,观众在感受到第一层面的象征含意后,如果继续开拓联想,有时又会发现更深层次的象征含意,甚至再往下想,还会有新的收获,&b&第一层次可能是关于剧中人物命运、剧中情节的象征,到第二层次,进入时代的层面,再往下可能直抵人类的某个基本母题。这样,象征就超越了剧本的故事情节直接告诉观众的内容,开拓了舞台作品的视野和厚度。&/b&&/p&&p&&i&充满诡异色彩与惊悚气氛的美声咏叹调,是一种极富抒情性、戏剧性的独唱乐段,用于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就象是戏剧中的独白,刻画出人物的特征。&/i&&/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fc5a1fff5ebeb18ba08c478b67fccd8_b.jpg& data-rawwidth=&924&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fc5a1fff5ebeb18ba08c478b67fccd8_r.jpg&&&/figure&&p&&i&这段咏叹调中,段落式的跳音如同自问自答交替进行,通过演员的目光朝向及面部表情,唱调的抑扬顿挫与伴奏的起伏对比,形象展现了主角挣扎的内心与外界的互动冲突,一种永恒的宗教迷思犹现眼前。先是象征欲望原罪的毒蛇嘶嘶吐信的引诱映入眼帘,接着是来自魔鬼的洋洋得意与冷漠人间的恶意嘲讽,最后回到主角堕落灵魂的痛苦呻吟与彷徨梦呓。花腔的听觉美感与强烈的戏剧张力水乳交融,令人叹为观止目不暇接。纵有某些引人争议的瑕疵,亦不能否定其赋予的艺术表现作用。&/i&&/p&&p&&b&总之,有话含蓄地说,成了象征主义戏剧典型的语言策略,它的言说方式从来都不把想说的话说完说尽,从而使象征主义戏剧的意义带有不确定性。&/b&中国两晋作家向秀的《思旧赋》刚开了头就煞了尾,是迫于外在压力的欲言又止,而象征主义戏剧却是主动放弃确定性意义的追求。&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化意义,正是象征主义戏剧留给观众自由想象的审美空间。&/b&&/p&&h2&&b&&i&表现主义之哥特摇滚与悲剧美学&/i&&/b&&/h2&&p&在戏剧表达的形式上,音乐剧是属于表现主义的。表现主义运动是在反传统的思潮中兴起的,在创作方法上它背弃了十九世纪前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或“反映论”美学,而崇尚“表现论”美学,也就是说,&b&创作不再是描摹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是主观情感、意象幻想的表达,出于“内在的需要”。&/b&尽管表现主义者的创作主张和表现方法各有不同,但从主观、自我出发这一大前提则是共同的。同时,这一倾向与当时在欧洲盛行的叔本华与尼采悲观主义悲剧美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发生交汇,形成了一种新颖奇诡的审美形态艺术特征:&b&重视主观世界,特别是精神、情绪、思想的赤裸的强烈的呈露,追求运用非理性的手段达到本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在结构形式上,不要求完整性和戏剧动作的连贯性,场与场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往往鬼魂与活人同时出现在舞台上。&/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2bef3b806ce40236fca5d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2bef3b806ce40236fca5d_r.jpg&&&/figure&&p&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b&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负面的情感,因此,主题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b&《欲水》后段体现了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b&强烈的激情。&/b&除了少数“为艺术而艺术”的鼓吹者外,多数表现主义者都把创作当作表达他们个人的反抗情绪的手段,或者说当作倾泻内心情感的突破口。卡夫卡说,创作乃是&b&“内心世界向外部的巨大推进。”&/b&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表现主义作曲家勋伯格也认为:&b&“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当他把作者内心中的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的时候,它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才能由此引起听众内心感情的激荡。”&/b&被认为是本世纪艺术理论奠基者的俄国人康定斯基概括得更扼要:艺术是&b&“内在需要的外在表现。”&/b&不过,对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概括得既扼要又形象的,当推德国文艺批评家赫尔曼的这句话:&b&“灵魂的呼唤。”&/b&这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b&呐喊,既是表现者的“内在需要”,又是他们的“行动”表现。&/b&表现主义作家玛·苏斯曼写道:“我们要行动,要发挥作用,要改变现状,怎么着手呢?只有一件事!我们只能呐喊,竭尽全力地用我们那可怜的、窒息得要死的人声呐喊,喊的声音盖过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可怕的喧嚣声,喊得让人们、让上帝听到我们的声音。但这不是一般的喊叫,而是大难临头时的垂死挣扎似的凄厉的叫喊。韦尔弗当年在为他的同仁卡尔布兰特的遗著写的序言中写道:“你的遗训?——是一阵急促的、大声的呐喊,是一个被追逐得气喘吁吁的人在被压在一所房子的门下,自以为还有片刻的安全的人发出的呐喊。&/p&&p&&b&因此这种变态的呐喊对于表现主义者与其说是“内在需要”,毋宁说是一种美学追求,为的是把“巨大的、包容一切的感情”和思想传达给读者,以取得惊世骇俗的效果。&/b&早期是表现主义者的德国大诗人贝歇尔说:&b&“在神魂颠倒中紧张地张大嘴巴。”这可谓表现主义的自画像。&/b&当时以“呐喊”作为剧名、诗名、小说名以及画名的相当普遍(我认为当年鲁迅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题为《呐喊》都跟这一思潮有关)。于是,像贝歇尔有的诗一连串的排句和惊叹号到底,就不奇怪了,甚至有的戏剧如施特拉拇的《力》全部是惊叹句的对话,也可以理解了。无论哪种体裁,追求力度感、运动感和节奏感都是共同的。为了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手法上好用扭曲的线条、异常的色彩、急促的节奏、酷烈的画面,对比强烈的反差,等等,正如表现主义理论家埃德施密特所说的,在表现主义者的笔下,&b&“感情得到无限的扩张。”&/b&&/p&&p&&i&蒙克 (Edvard Munch,) 《呐喊》 (The Scream)&/i&&/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cc5ac0433f9cda9d9a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cc5ac0433f9cda9d9ab_r.jpg&&&/figure&&p&&i&&b&“风来了,雨来了,他们为什么都知道。我听不到,我听不到,你说话声音太渺小。”&/b&&/i&&/p&&p&?&i&绝望中,人唯有拼力呐喊,一切却是枉然。这幅画让一代代的人深深共鸣,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呐喊时刻。&/i&&/p&&p&当戏剧情节与人物情感都压抑扭曲到爆发点时,陷入深渊的绝望呐喊撕心裂肺惊天动地,此处谭晶运用了高比例胸声的混声摇滚唱法,颗粒感十足的沙哑音色如泣如诉,金属质感的高音直冲云霄,情绪表现极为激烈。疾风骤雨般的鼓点直击心灵,低沉的合唱和声犹如深陷那个时代炼狱中的无数冤灵的索命召唤。&/p&&p&&br&&/p&&ul&&li&&b&哥特摇滚 &/b&&/li&&/ul&&p&《欲水》的高潮部分采用了哥特摇滚,&b&将阴冷、悲观的情绪无限放大的同时赋予作品超自然的神秘属性,兼具表现主义的特点。&/b&&/p&&p&有的音乐是磁场,你不自觉地就被它吸引过去了。而哥特,则是黑洞。把人完整地吸进去,席卷你的思想、理性甚至一切下意识的东西。它会释放人性深处压抑太久的东西,让你的情绪进入白热化的癫狂痴醉。而在那种癫狂的状态下,人却会异常地清醒和冷静。&/p&&p&快乐让人肤浅,而痛苦让人深刻。以至在痛苦中沉沦。沉沦到黑暗的谷底。在那一刹间,你对世事忽然看得那么清楚。你终于永远也不会失望了,因为你终于绝望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022a04dbc5f946e32eea3bfc30a3a2e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022a04dbc5f946e32eea3bfc30a3a2e_r.jpg&&&/figure&&p&哥特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与摇滚其它分支的明显差异。作为根植于浪漫戏剧艺术和十八世纪哥特式文学的音乐风格,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而相应的,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较其他的音乐形式,哥特更容易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b&这种影响不局限在音乐方面,可以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哥特音乐往往取材于挖掘和放大的人类感情世界,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这种自发的感性体验,所以当它再作用于受众时,常会引发进一步的审美情感和思考空间。&/b&&/p&&p&哥特音乐追求的是黑暗和死亡美学,这种与经典哲学观念格格不入的理念使得它久久徘徊于主流文化和严肃艺术的大门之外。然而桀骜不逊的哥特对此丝毫不以为意,也许体系庞大、颓废叛逆的地下文化反而更适合它的发展。 等到20世纪末期,哥特音乐终于重见天日的时候,黑暗和痛苦已经在它肌骨深处烙下了悲剧的胎记。&b&追溯到哥特的主题上,我们会发现其与悲剧艺术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不谋而合的地方:冷酷、各种暴力、疯狂和性乱。而悲剧中的非理性和神秘性因素更是切合了哥特的特质:黑暗。&/b&无论是暴戾狂躁的Black Metal、凄凉沉郁的Doom Metal,以及虚幻弃世的Dark Wave,无不闪烁着人性深处的悲凉,以及或隐或现的悲剧的影子,不同的只是表现的方式和具体结合的气质而已。 哥特音乐惯用的表现手法是:男声主唱极尽压抑与爆发之所能,把暗夜里的绝望挣扎表达的淋漓尽致;背景中圣咏式的女声往往带有浓厚的悲天悯人的气质,而器乐则是黑夜中呜咽的风声、月影里的狼嚎和鲜血滴落在泥土里的声音。&/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a3a4b263d373c676f68b34c90b82b8f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a3a4b263d373c676f68b34c90b82b8f_r.jpg&&&/figure&&p&哥特音乐还有另外一个特质,那就是它所崇尚的死亡美学。 曾有评论者说,&b&“哥特音乐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在黑暗、深沉、绝望的音乐中,还能够呈现出一种优美感。”&/b& 诚然,哥特的主题多是宣扬死亡美学。这种异端的极致美学根本不见容于或者说是不屑容于主流文化中。但我并不认同哥特文化是地狱的说法。我觉得哥特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完全并行于主流的社会价值体系。&b&主流意识形态是从“生”为出发点,歌颂生命的欢欣;而哥特文化则是以死亡为出发点,通过另一个角度去诠释人类无法回避的主题,如悲剧或是死亡,以此来表现生命中的痛苦及其价值。&/b&这两种意识形态象生命枝条上的互生叶片一样,不求中和,只求和谐地共存。因为究其共同目的,还是着力于探寻生命的终极意义。这种理解就好比现代社会中很多人的双重人格一样,为了生存必须建立积极入世的态度,但同时也会借助于思考与冥想构筑与外部世界的喧嚣相抗衡的内心世界。在很多时候,生存这个问题本身,对于对生存和死亡有着清醒的自觉意识的生命个体来说,是艰难的。要承受外部世界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内心世界的“不能承受之重”,要为生存下去寻找勇气和毅力,以及面临死亡的恐惧,大量现代文明的副产物使得人们需要借助很多东西来宣泄和调整。那么这时,哥特亚文化的应运而生可以看作是现代人获取心理平衡的必然需要。&/p&&p&哥特文化与死亡的联系,追究到其先天因素,可能还要归结到中世纪晚期神学领域的赎罪理论得到了发展。它认为基督的受难是为触犯了圣父的正义所作的赎罪。哥特式大教堂区别于罗马式建筑的特征之一,就是其西门的门楣上显示的不是荣耀中的基督,而是正在进行最后审判的基督。中世纪后期的特点是摆脱不了死亡这一个人判决时刻的纠缠,表现在宗教思想上就是对罪孽、死亡和审判日益增长的执着,而这种阴暗情调则为哥特文化的基调埋下了伏笔。&/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df0ec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f0eca_r.jpg&&&/figure&&p&从哥特乐队的演出可以看到,他们对生命的绝望和对死亡的迷恋已经深入骨髓,沉郁压抑与自我毁灭的情绪展露无遗。即使是激烈的吼叫也绝不同于朋克、金属的怒吼,他们根本就不准备抗争、颠覆什么。那只是歇斯底里的吼叫,是人在窒息前最后的嘶吼。不是运用声带,而是用肢体在吼叫,在挣扎,在呻吟。这种极端的表现手法极具视觉震撼力,连同阴暗神秘的舞台设计一起传达了一种强烈的理念——死亡之美凌空出世,震撼一切!而在这种近乎宗教仪式的气氛渲染下,观众很难不被感染。&/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76d4a8ef453de330c31bb060ed917ce_b.jpg& data-rawwidth=&295&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5&&&/figure&&p&&br&&/p&&p&&i&无歌词的女声嘶喊不由让人想起英国摇滚乐队Pink Floyd在1973年发布的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里的一首曲目《The great gig in the sky》,其中Clare Torry长达几分钟绝望凄怨的呼唤亦是让人为之印象深刻。尽管在音乐风格上并不属于同一类型,演唱方式也有所区别,但人声表达和传递的情感内容在精神层面上却是有共通之处。&/i&&/p&&p&跟后来那些被人们自以为是地贴上哥特标签的徒有其表的金属音乐不同,哥特摇滚更重视情绪渲染和由内向外的心理建设,让听众不寒而栗。 很多人在提起哥特两个字很容易联系恐怖两个字,其实没多大关系,&b&它除了复古以外大多体现的一种虚无主义,是一种抱着对世界绝望的心态从而自毁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新生。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简而言之,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b&哥特摇滚的精神内容十分恰当的体现了作品最后部分的弦外之音:&b&绝望到底就是无所谓希望,也就消灭了痛苦的根源。&/b&&/p&&p&&br&&/p&&p&&i&在悲剧艺术中,死亡是毁灭的最高形式,同时主人公的死亡也将悲剧艺术在每一个阶段推向高潮。事实上在悲剧艺术中的死亡,我们不应仅仅将其看做一种生命意义上的消逝,更可将其看作在原先由生命意志所驱动的世界被毁灭殆尽之后重新思考生命价值的开始。&/i&&/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3f2dbbdecc68c471ea0a94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3f2dbbdecc68c471ea0a942_r.jpg&&&/figure&&p&&i&最后倒下的尾音看似失控的飘歪,可谓锦上添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充满悲剧性的结局。&/i&&/p&&p&&br&&/p&&ul&&li&&b&悲观主义与唯意志论:&/b&&/li&&/ul&&p&前文曾提到哥特音乐具有天生的悲剧性,而弗洛伊德在谈论《李尔王》的时候就曾经提到,&b&“悲剧旨在教导我们“放弃生命,放弃爱情,而与死亡的必然性交上朋友。”&/b& 尼采由悲剧艺术引伸出来的悲剧世界观则是&b&“肯定生命,连同它必然包含的痛苦和毁灭,与痛苦相嬉戏,从人生的悲剧性中获得审美快感”。&/b&尼采的悲剧理论是给悲剧和死亡赋予美的少数几种悲剧理论之一,它把悲剧看成是灿烂辉煌的,一种&b&“形而上的安慰的艺术”。&/b&为了阐述“悲剧性”的实质,叔本华和尼采都转向了音乐。&b&由此可见,哥特音乐作为一种 “形而上的绝望”的载体来表现死亡美学,有其必然性。&/b&&/p&&p&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知识分子对残酷的现实感到失望,对传统的理性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因而兴起反理性主义思潮(唯意志论)。代表人物是&b&叔本华和尼采&/b&。&/p&&p&叔本华认为:&b&“人生如同上好铉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b&他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b&因为如果人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这是痛苦的。要实现任何一种欲望的过程,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这也是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后实现了满足,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何况人并不只有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欲望,满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满足不了。旧的欲望刚刚实现,新的欲望又产生了。&/b&因此叔本华认为:&b&“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b& 叔本华还把人生道路比喻成是一条铺满帜热火炭的“环形轨道”(就像400米跑道一样),人生就是绕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双脚踩在帜热的火炭上面。在跑道中间只有几处清凉的落脚点被看作是幸福的地点(比如在人生中也有些许所谓幸福快乐的时候:考上满意的大学了,谈上恋爱了,与心爱的人结婚了,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有什么高兴的事了等等,这些可算是清凉的落脚点吧)。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跑,总期望或许确实能碰到那清凉的地方,获得片刻的幸福的感觉,然而人们最终还是倒毙在炭火中。&/p&&p&叔本华认为悲剧是专门表现人的不幸的,人的痛苦生来就有,不可避免,其理论具有强烈的&b&悲观主义与无是非色彩。&/b&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把悲剧分为三种类型,即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盲目命运导致的悲剧和社会地位相互对立导致的悲剧。 第一种是由异乎寻常的恶人造就的悲剧,例如岳飞的悲剧;第二种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种是剧中人不同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造成的悲剧。&/p&&p&在叔本华看来第三种悲剧最好,因为这种悲剧&b&“既不需要有一个巨大的谬误,或者闻所未闻的偶然事件,也不需要一种人物,其邪恶达到了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而只是些具有普通品德的人物,在普通的环境中,彼此处于对立的地位,它们的地位逼使他们明知故犯地、争着眼睛地相互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他们当中没有一方是完全错误的”。&/b&他认为第三种悲剧正足以显示“不幸”乃人生所固有,即人生即苦痛,悲剧的本质就在于显示宇宙和人生的本质。&b&所以真正的悲剧既不是“ 盲目的命运” 也不是因为遭遇一极恶之人的陷害,而是“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是普通的人与人之间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结果,这样才是最具悲剧美的。&/b& &/p&&p&看过电影《天浴》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觉得电影有讽刺WG的意味,但是撇开那个时代背景来看,这只是历史的一个缩影,无关乎时代的变迁,人的命运沉浮在历史长河中,都不能随心所欲地把握。余华在《活着》提序中说:&b&“生活和幸存只是一枚分币的两面,它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不同。苟延残喘也好,锦衣玉食也好,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所能抉择的,与命运抗争的历程中,你会看到人的渺小,所谓的成长,也只是学会习惯性的接受。”&/b&&/p&&p&从人生即痛苦的观点出发,叔本华还认为,悲剧&b&“在我们面前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回的失陷”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悲剧所暗示的是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所展现的是意志和它自己的矛盾斗争。人们要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痛苦,就必须舍弃一切欲求,灭绝生存意志。&/b&悲剧的作用正在于能够向人们揭示出这一点。在悲剧的结局上,叔本华提出了&b&“悲剧放弃说”&/b&,&b&“所以我们在悲剧里看到那些最高尚的“人物”或是在漫长的斗争和痛苦之后,最后永远放弃了他们此前热烈追求的目的,永远放弃了人生一切的享乐;或是自愿的,乐于为之而放弃这一切。”&/b&人生下来本身就是罪过,而&b&“悲剧的真正意义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悲剧主角所赎的不是他个人特有的罪,而是原罪”。&/b&这也就是说,悲剧把个体生命的痛苦和毁灭显示给人看,&b&其作用是使人看穿作为现象的个体生命及其欲望的徒劳无益,进而看穿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即宇宙生命意志的虚无性和自相矛盾,从而清心寡欲,乃至放弃整个生命意志。&/b&叔本华的悲剧观强调人类的悲剧命运。因为人类生存的世界只有痛苦和不幸,在这个环境里,悲剧随时都会发生。&b&悲剧人物的不幸,不是由于自身缺陷,而是由于人类的局限。&/b&&/p&&ul&&li&尼采:悲剧理论主要集中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其中首次引入了“日神” 和“酒神”的概念。 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音乐艺术。日神精神使人沉醉在事物的外观美中,沉浸在梦幻之中,而忘掉现实的痛苦,获得心灵的宁静。酒神精神则体现为一种“惊骇”或“狂喜”的醉态,在醉态中,人飘然欲仙,主观消失在自我忘却中。总之,尼采认为酒神迷醉现实,消解个体;日神梦幻现实,创造个体, ……日神和酒神是悲剧艺术生成的原动力和根源。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衰落的原因是理性取代了酒神精神。 &b&尼采悲剧理论的核心是推崇以酒神精神为根基的悲剧文化,并以此反对理性主义文化。&/b&&/li&&/ul&&p&尼采不同意叔本华关于悲剧功能的“灭绝意志”说,他认为,&b&“每部真正的悲剧都用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之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b&,(《悲剧的诞生》)这就是说,悲剧具有一种&b&“形而上的慰藉”&/b&的功能。尼采认为悲剧的深层心理基础是酒神精神,酒神精神要我们相信生存的永恒乐趣,不过我们不应在现象中,而应到现象背后去寻找这种乐趣。悲剧演出的斗争、痛苦、个体的毁灭等现象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观看悲剧,&b&“被迫正视个体生存的恐怖——但终究用不着吓瘫,一种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乐。”&/b&(《悲剧的诞生》)这就是说,激起我们审美快感的不是现象,而是悲剧在现象背后向我们展示的永恒的生命的欢乐,正是它给我们以形而上的慰藉。&b&因此,在尼采看来,悲剧演出的虽然是个体的毁灭、死亡,但肯定的却是超越于死亡和变化之上的胜利的生命。&/b&&/p&&p&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悲剧观相比,尼采融入了积极进取的酒神精神,在直面人生痛苦的基础上肯定生命,包括肯定生命所必然包含的个体矛盾、灾难和毁灭,显示了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正基于此,尼采对传统的艺术观念的坚决反对和对现代文化的猛烈批判才具有革命的意义。&b&但从另一方面看,面对矛盾复杂的社会现实,片面强调艺术和审美对人的“拯救”与“超越”,又很容易使人陷入虚幻的空想而导致悲观主义。&/b&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尼采主观上极力要赋予他的理论以一种乐观的色调,但他并未彻底摆脱悲观主义,他最终是疯了。在他最后的文字里,我们听到了悲观主义的哀鸣:&b&“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虚伪,残酷,矛盾,有诱惑力,无意义……这样一个世界是真实的世界。为了战胜这样的现实和这样的‘真理’,也就是说,为了生存,我们需要谎言……为了生活而需要谎言,这本身是人生的一个可怕复可疑的特征。”&/b&(《悲剧的诞生》)艺术是谎言,悲剧当然也不例外。可见,尼采又是何等的矛盾和痛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ad83aa18a856aef78a040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0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ad83aa18a856aef78a040_r.jpg&&&/figure&&p&&i&谭晶的《欲水》如同一场醒不来的噩梦,怎样的呐喊也无济于事。唯有纵身跳入无底深渊,拥抱无尽的黑暗,才能得以睁开双眼。&/i&&/p&&h2&&b&&i&综论&/i&&/b&&/h2&&p&总体上看《欲水》是一部超脱了原作的现实主义,转而采用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戏剧理念,并由哥特音乐折射出悲观主义悲剧美学影子的作品。从受众反应看此种题材与体裁的作品还不太容易被理解欣赏,原因在于对其的充分消化需要有对原作剧情的了解作为前提,这也是这部作品无法成为经典的遗憾。经典的音乐作品应当是没有门槛,可以独立拿出来欣赏的,显然《欲水》没有做到这一点。虽然如此,《欲水》依旧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将复杂的故事情节浓缩到短短几分钟的作品中是大胆的尝试与突破,将多种视听元素荟萃在一首歌曲里是创新的融合与提炼,将原作改编重组进行崭新的解读是思想的挖掘与探索。而通过悲剧艺术的演绎引发追问和思索是超越生活的人性升华。&/p&&p&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它要站在一个高度来看生活。而悲剧就是这样一种高层次的艺术。我们先要面对现实,而后才能寻找出路,更不能简单的从词汇的感情色彩出发来评价一种文化价值。悲剧艺术的现实意义远远高于我们对它的感性认识,这是人们对生活、生存、生命之意义的寻根问底式的探源,是极具参考意义的。&/p&&p&到了二十世纪,戏剧(舞台剧)这一表现形式渐渐退出了主导地位。现代悲剧表现的主题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和生存价值。现代社会是一个产生悲剧的时代,而这时悲剧的理论却近乎为零。当人类日益面临生存和信仰的危机,当整个人类陷入悲剧的境地而迫切地需要悲剧去表现的时候,而伟大的悲剧理论和悲剧创作却缺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的反讽。这也正是《欲水》创作的现实意义所在。&/p&
——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若要评价《欲水》除了有必要了解原词曲的创作背景,亦需对各类音乐流派的特点,舞台造型,戏剧手法以及悲剧理论等美学常识具备一定认知。单凭声乐层面的直观听觉,或许很难对它建立起相对深层的体会并产生心理层面的共鸣…
实名反对排名第一 &a data-hash=&f60d2dca30b271eaa64d4& href=&//www.zhihu.com/people/f60d2dca30b271eaa64d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千古留名& data-tip=&p$b$f60d2dca30b271eaa64d4& data-hovercard=&p$b$f60d2dca30b271eaa64d4&&@千古留名&/a& 的回答&br&&br&先一个一个说&br&1、千古留名先生举的第一个例子&br&&br&&blockquote&但是,当音符变得杂乱无章的时候,MIDI就能够显示出更多的信息。&br&比如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c05ddc06f_b.png&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ure&变成五线谱之后,这是什么鬼&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cdeeca9d20ac6f0fc6da_b.pn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2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cdeeca9d20ac6f0fc6da_r.png&&&/figure&&/blockquote&所使用的五线谱”这是什么鬼“的例子,并不是真的五线谱,而只是在音序器软件中将钢琴卷帘窗的音块用五线谱来表示的一种“五线谱”,其功能更拿一段英文文章丢进谷歌翻译里头然后用谷歌翻译出来的结果来讽刺“中文是什么鬼”一样,没有意义。&br&这种吐槽表面上是在吐槽五线谱能表达的信息太弱爆,其实真正体现出来的是音序器软件里将音块智能识别为五线谱的功能弱爆了!&br&&br&2、&br&(从这里开始千古留名先生因为禁止转载而不让复制了,我只好用截图截出他的话贴过来)&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0ab8dd5e596ca4e2f5e_b.png& data-rawwidth=&746& data-rawheight=&1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0ab8dd5e596ca4e2f5e_r.png&&&/figure&&br&&br&这一点表示同意。但是!不要忘了!五线谱也会有着许多MIDI表示不了的信息。&br&举最简单的例子。五线谱上标注了一个表情记号:dolce&br&翻译为“温柔地、柔和地”&br&请问在制作MIDI的时候,如何准确地表现出“dolce”?力度弱一点?那是“P”或“PP”,制作弦乐时使用音头长的音色?那是演奏法。录入钢琴时弹得轻一点连贯一点?那是“P”加连线,甚至在MIDI信息里面根本体现不出来。更进一步,又如何体现出“dolce”与“Cantabile”如歌地——这一术语之间的区别?&br&&br&更别说以下的表情术语了&br&Accarezzevole 爱抚的;抚摸着 &br&  Affetto 柔情的 &br&  Agitato 激动地;不宁地;惊慌地 &br&  Aggradevole 妩媚的;令人怜爱的 &br&  Angoscioso 焦虑不安地;痛苦地 &br&  Alla marcia 进行曲风格 &br&  Animato 有生气的;活跃的 &br&  Bizzarro 古怪的 &br&  Brillante 华丽而灿烂的 &br&  Buffo 滑稽的 &br&  Con brio 有精神;有活力的 &br&  Cantabile 如歌的 &br&  Camminando 流畅地;从容不迫地 &br&  Con grazia 优美的 &br&  Deliberato 果断的 &br&  Declamando 朗诵般的 &br&  Dolente 悲哀地;怨诉地 &br&  Elegance 优雅的;风流潇洒的 &br&  Elegiaco 哀悼的;挽歌的 &br&  Elevato 崇高的;升华的 &br&  Energico 有精力的 &br&  Espressivo (espr) 富有表情的 &br&  Fastoso 显赫辉煌地;华美地 &br&  Fiaccamente 柔弱的;无力的 &br&  Fiero 骄傲的;激烈的 &br&  Flessibile 柔和而可伸缩的 &br&  Frescamente 新鲜地;清新地;年轻地 &br&  Fuocoso 火热的;热烈的 &br&  Gioiante 快乐的 &br&  Generoso 慷慨的;宽宏而高贵的 &br&  Giusto 准确的;适当的 &br&  Grandioso 崇高伟大的;雄伟而豪壮的 &br&&br&这还只是A---G,一本音乐表情术语辞典都能用MIDI体现出来嘛?&br&&br&所以MIDI可以包含五线谱表示不了的信息如精确的力度值等,但五线谱也有MIDI无法包含的信息如表情、情感等无法量化的信息。&br&&br&3、&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ed50a39fa096d6fb288c6_b.png& data-rawwidth=&751& data-rawheight=&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ed50a39fa096d6fb288c6_r.png&&&/figure&&br&你真的试过把力度拉到最大,但是音量放到很低的做法吗?你想要的效果能不能体现出来,取决于使用的钢琴音色是否有这个“狠狠砸钢琴”的音色分层。&br&以及我们讨论的是“五线谱与MIDI“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对比,而不是“乐器演奏与MIDI制作”的结果的对比。&br&五线谱上当然可以写出“此处狠狠砸钢琴,但是只许发出很轻的声音”的标记。作曲家写谱子有时候是可以很任性的,我才不管你弹不弹得出来,反正这里我就是这么设计的,弹不出来是你的水平问题。&br&&br&4、&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cd12ff0c3b1a87f3de51a_b.png& data-rawwidth=&781& data-rawheight=&3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cd12ff0c3b1a87f3de51a_r.png&&&/figure&&br&&br&&br&音色变换——五线谱里在音符上写一下乐器就表示这里换乐器了,写一下演奏法就代表这里换演奏法了。&br&颤音深度——五线谱上可以标记在多少音分的范围内颤音&br&控制呼吸——直接标记换气&br&通道音量——第2点里说过,五线谱确实无法做到精确数值,但是可以用力度记号表示。&br&延音踏板——踏板标记&br&&br&5、&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163acdcd5fb722088dfb8e0e84bd1738_b.png& data-rawwidth=&324& data-rawheight=&5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figure&&br&&br&刚刚那段音乐用真正的五线谱记录下来后,让真人来演奏,是可以做到的。&br&但是千古留名先生又偷换概念了,题主的问题并不是“MIDI做出来的音乐人类是否能演奏”,而是MIDI文件中所能包含的信息和五线谱所能包含的信息量的对比。&br&&br&&br&&br&或许千古留名先生平日里进行应用音乐的创作和制作比较多,接触到的五线谱都是如举例的图中这样简单的谱子&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f511c91dbdaaa09295d_b.pn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2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ure&&br&这也是我们作曲时最忌讳出现的一种谱子。就是只有“音”,而没有“乐”。只记录了音高,而没有其他任何信息。&br&但真正的五线谱是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f825b31361b35dcf9e436f00d5eed63_b.pn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8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f825b31361b35dcf9e436f00d5eed63_r.png&&&/figure&这样的&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081badb32e6af3de_b.png& data-rawwidth=&639&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081badb32e6af3de_r.png&&&/figure&&br&这样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edf4ea6e34abfc_b.png& data-rawwidth=&698& data-rawheight=&9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edf4ea6e34abfc_r.png&&&/figure&甚至是&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315aaad432f138ba4e32645d_b.png& data-rawwidth=&743&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315aaad432f138ba4e32645d_r.png&&&/figure&&br&这样的&br&&br&用MIDI信息来表现试试?&br&&br&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br&&br&五线谱与MIDI文件所表达的信息,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各自也都有对方无法表现的内容。&br&MIDI作为一种制作手段,可以经济、高效地把音乐制作出来,可以表现人类所无法做到的精确的数值或超越人体极限的演奏法。但是最致命的也正是它的数值化和机械化,是无法表现人类细微的情感差别的。&br&&br&最后再学千古留名先生歪一下,关于”MIDI能制作出来的音乐和人类演奏的音乐“,任何业内人士都能一下子听出来一段音乐是MIDI做的还是真人演奏的,而几乎所有业内人士也都会认为真人演奏的好听许多。并且,好莱坞大片的音乐,多是先由MIDI做出DEMO后,用乐队进行演奏录音,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因为真人演奏的好听啊!!!
实名反对排名第一
的回答 先一个一个说 1、千古留名先生举的第一个例子 但是,当音符变得杂乱无章的时候,MIDI就能够显示出更多的信息。 比如这样 变成五线谱之后,这是什么鬼 所使用的五线谱”这是什么鬼“的例子,并不是真的五线谱,而只是在音…
卸腰。&br&&br&&b&先下结论:一个好的MIDI文件包含的信息量比一个同等的乐谱要大得多。&/b&&br&&br&在音乐越简单的时候,五线谱看起来越整齐。&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91ccd3fede334bf4b7526dc_b.pn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19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b7e5acbfb_b.png& data-rawwidth=&344& data-rawheight=&24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4&&&/figure&&br&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在这种简单整齐的音乐中,五线谱读起来要方便很多。&br&&br&但是,当音符变得杂乱无章的时候,MIDI就能够显示出更多的信息。&br&&br&比如这样&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b8d33bea98b6cbf5e8b2e0718ec3dde_b.png& data-rawwidth=&351& data-rawheight=&2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51&&&/figure&变成五线谱之后,这是什么鬼&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8cc82338c_b.png& data-rawwidth=&664& data-rawheight=&2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8cc82338c_r.png&&&/figure&&br&像是上面这么复杂的音乐,在五线谱里不可能表示得出来,但是MIDI文件就可以完美包含乐曲中所带有的信息。&br&&br&上面的音频试听:&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BbyQ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闷声作大曲.mp3&/a&&br&&br&另外,MIDI可以包含许多五线谱表示不了的信息。&br&&br&比如五线谱里要想标明演奏的力度,除了表情符号外,只能使用一些比如重音&&&之类的记号,而这些记号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力度范围,还得靠演奏者自己理解,但是MIDI中可以给所有音符设定0-127之间的一个精确的力度值,这点上完爆五线谱。&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666e4078258_b.png& data-rawwidth=&284& data-rawheight=&26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4&&&/figure&同样的曲子,更改了音符力度。只留下Eb这个和弦内的音较强,和弦外的音很弱,听起来就和谐多了。&br&&br&这是修改后的音频试听:&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an.baidu.com/s/1dDrYzf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闷声作大曲02.mp3&/a&&br&&br&MIDI还可以完成一些神奇的膜法。比如在一般演奏乐器中,力度大一定代表着强,力度小一定代表着弱,没法狠狠砸钢琴却演奏出ppp的声音。但是在MIDI中,我们可以把力度拉到最大,但是音量放到很低,就可以做到了!&br&&br&在标准的MIDI CC规范中,有127个控制器。为什么都是127个呢?因为0-127总共128个,正好是7位数二进制的容量。其中有一些控制器是规定好,通用的:&br&&br&0号控制音色变换&br&1号控制颤音深度(某些音色改为控制动态大小)&br&2号控制呼吸(一般只对管乐有用)&br&7号控制通道音量&br&10号控制左右声相&br&11号控制表情音量&br&64号控制延音踏板&br&89号纟卖hsdifgnsjn*&^$%*&……&br&&br&那么在这些通用的固定控制器之外,还剩一百多个,是空的,每个音色可以根据自己音色的特性往里面自行安排一些变量。这些数据全部存储在MIDI文件中,而五线谱完全无法包含。&br&&br&五线谱是拿给人演奏看的,MIDI是拿给电脑演奏看的,电脑的处理运算能力比人要快得多,MIDI包含的信息量远远超过五线谱也是理所当然的。&br&&br&&b&不信,你让郎朗来演奏刚刚那段音乐试试?&/b&&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3e153f8e9f4a_b.png& data-rawwidth=&405& data-rawheight=&10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5&&&/figure&&br&&br&不好意思,评论区太暴力的我都删了
卸腰。 先下结论:一个好的MIDI文件包含的信息量比一个同等的乐谱要大得多。 在音乐越简单的时候,五线谱看起来越整齐。 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在这种简单整齐的音乐中,五线谱读起来要方便很多。 但是,当音符变得杂乱无章的时候,MIDI就能够显示出更多的…
音乐中所谓的“属”是指纯五度关系,“下属”则是逆运算,即往下纯五度,如果转位升到同一个八度内,等价四度。&br&为什么主音和它的属音/下属音关系最近?为什么不是二度音、三度音关系更近呢?甚至为什么五度音被定义为“属音”呢?&br&&br&真是好问题!&br&&br&———————————————分割线———————————————&br&&br&回答要追根声音的本质——震动的频率。(理论恐惧症可以直接跳到下一分割线)&br&音乐中用到的音学名“乐音”,频率稳定;相应,生活中那些频率不稳定的声音,或者是打击乐中用到的频率不稳定的声响在乐理上学名“噪音”。“乐音”既然有人耳能够分辨的稳定频率,就可以简单看成是一个波函数(不考虑泛音列)。&br&&b&两个波形,他们重合的部分越多,听觉上也就越相似,或者乐理上说关系越近。&/b&乐理中的很多都可以在周期函数上找到数学模型。于是问题就变成什么是“重合度”。&br&&br&最常用最主流的十二平均律,其实并不能兑现这种数学中的美感。&br&因为,十二平均律是后人(大概巴赫时期)为了转调方便人为设置的一种音律。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它是保证转调稳定且定音的最近似的解决方案。但它不够自然,它的的数学形式中也并看不出纯五度/四度的优势。(2的十二次根号不会打,具体数据就不赘述了)&br&关于音律,这里有一篇非常详尽的问答:&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纯律、十二平均律和五度相生律是如何产生的? - 音乐&/a&&br&&br&那么要回答属音问题,要追溯到更原始也更符合自然规律的律制:&br&&b&古代人发现和定义音律用的“五度相生律”,或称“三分损益律”&/b&。&br&他们发现,一条弦,如果保持相同的张力,取一半长度震动,那么声音听上去比全弦震动的音高许多但是感觉很相似。这两个音的关系也就是八度,频率差2倍。(学吉他的同学也可以观察一下,12品一定在弦最中间)两个频率差两倍为什么听上去很相似呢?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个波震动的每一次,第二个波都在震动,且第二个波在第一个波两次震动的中间,再多震动一次。也可以理解为,第二个波包含了第一个波的所有动作。乐理中,这一系列八度音关系最近,称为完全和谐音。这种弦长减半或加倍的方式生八度音的方式,可以称为“八度相生”。&br&同理,五度相生,用到的比例是弦长的2/3。在此以C为例,将其频率乘上2/3的倒数3/2,得到一个新的音G,这个音听起来和全弦震动的音相似度不如八度音,但是C波每震动2次,G波就震动3次,听上去重合度也就很高。(大家可以观察吉他,自己找找看1/3和2/3处分别是几品什么音)&br&通过一个基音,以五度和八度,也就是1/2和2/3两个参数混合的方式一直迭代地生成下去,可以把同一八度内的12个音全都找到,完成律制。&br&数感好又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1/2和2/3两参数互质,2/3用乘除法如何组合也只能无限接近,不可能回到1/2。也就是说,如果用C三分损益出来的1.5倍频率的G定调,G再衍生出来的C(G的四级音),此C非彼C,或者说走调了。这是古代人一直困扰的问题,称为“黄钟不能还原”。于是,中国古人和希腊古人都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两边后来都算出了2开十二次根号,用12平均率完美解决了这个转调的问题,但十二平均率是其实是跑调的,因为十二平均律中的纯五频率比是无理数,并不和谐。&br&当然还有三大律制还有一个三参数的“纯律”,大家可以自己找资料学习,我就不多占篇幅了。&br&参考资料:&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8D%%25BA%258C%25E5%25B9%25B3%25E5%259D%%25BE%25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十二平均律&/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4%25BA%%25BA%25A6%25E7%259B%25B8%25E7%E5%25BE%25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五度相生律&/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7%25BA%25AF%25E5%25BE%258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纯律&/a&&br&&br&前文提到了&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B3%259B%25E9%259F%25B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泛音&/a&&/b&,与属音也有些关系。真正纯粹的单频率稳定震动,听起来应该是电脑蜂鸣器发出的那种感觉。可是生活中同一个音高,钢琴、提琴、吉他、笛子的音色各不相同,不同琴听起来也不同,同一把琴不同弦奏出同音高听起来也不同,甚至同一根弦同一位置不同奏法也不同,这是为啥?&b&因为实际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不是纯粹的单一频率,而同时存在一系列的泛音,再加上一部分噪音,它们根据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通过空气传到耳膜,这就是所谓的音色。也就是说,平时说的一个音,其实自己就是一个很复杂的和弦!&/b&&br&&br&而这个泛音列,还用弦乐来说。一根弦震动,其实不是想当然的那样,只发出一个固定频率的波。它还同时以自己的1/2为节点,两段弦分别做相位相反的震动,也就是驻波,这两个震动频率相同,组合起来发出的音称为“第一泛音”,也就是基音的上八度音,不过音量比较小。依此类推,同时以两个1/3处为节点分为三段,x形成频率高三倍的驻波,不过音量更小,这就是第二泛音。(同理,第三泛音比基音频率高四倍,也就是高两个八度)可见,相比基音,第一泛音频率是2倍,第二泛音频率为3倍。依此类推。那么如果基音是C的话,第二泛音3倍的频率是G的八度音。&br&&b&我们平时听到的C音本身,就已经包含了音量很低的G这个泛音。当然其后还包含更微弱的E音。可见,G天生就是C你中有我的好基友。所以当你听到C再听到G的时候,会有那么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而且这样两个音同时响,特别好听一点也不打架。&/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ca4c80f7411149cda1cf04dc93ef8b8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ca4c80f7411149cda1cf04dc93ef8b85_r.jpg&&&/figure&&br&因此,属关系的本质就是2/3这个比例,当然说3/2也可以,翻译成乐理行话叫做纯五度。&br&“属”关系搞明白了,“属调”是什么呢?望文生义即可,当然是主音为属关系的调喽,也就是向上纯五度那个调。一般来说,属调指的是和主调大小性质相同的调。而且谈属调也一定不能脱离主调。&br&值得补充的是,属调和主调,主调和下属调这些近关系调,为什么关系这么紧密呢?因为它们之间的组成只相差一个音。比如说C调的属调G调,只要把C调中的第四度F升一下,作为G调的导音就可以了。反过来,C调的下属调,只要把C调中的导音B,降一下,作为F调的四级音就好了,其他音还在原来的位置。&b&根据上面提到的“重合度越高越相似”的原则,上下属调都是近关系调喽。&/b&&br&&br&&br&———————————————分割线———————————————&br&&br&我已经用自己觉得最平实易懂的语言做了理论铺垫,有些乐理或者数学基础的同学,看上面的理论应该秒懂,如果有错误或者还有简单易懂的说法,欢迎大家不吝赐教。&br&考虑到还有同学觉得上面生涩的数学模型太干燥不便于理解,那我就多掺点水份举个臊气的栗子:&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df58b7d16fb4e94c0ead_b.jpg& data-rawwidth=&245& data-rawheight=&1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5&&&/figure&&br&比如说一群尿急的人上厕所,大家尿急的程度各不相同。&br&C每小时(60分钟)上一次厕所,C2每半小时(30分钟)上一次厕所(且保持相位一致)。&br&那么C每次上厕所都能遇到C2。同样的,每15分钟上一次厕所的C3和C和C2也是大宝天天见。他们就觉得彼此特别有缘,拜把子成了八度兄弟。&br&所有上厕所周期为2倍等比数列的人们,都这样相聚在一起,成为一个个家族。&br&另一个哥们G,他尿频一些,40分钟上一次厕所。每120分钟,他第3次上厕所,正好能遇到上第二次厕所的C。也就是说C每两次就能遇到G一次;而G三次中,有两次遇不到C,一次能遇到C。在C的厕所里,除了天天见面的家族成员,G出现的频率第二高,50%,而且每次都和C的大哥,120分钟尿一次的C0一起出现,C就觉得G了不起,虽然不是自家兄弟,但有事总能跟G商量。&br&同理,C八度家族的兄弟都觉得G八度家族的兄弟顺眼,于是C家族给G家族一个亲密的称呼,“属”家族!&br&F,45分钟上一次厕所。F家族(45)和C家族(60)相遇的次数和C家族(30)与G家族(40)的关系也相似。因此,F家族也亲密地称呼相遇几率50%的C家族“属”家族。&br&但是反过来却不是这样。C是每两次就能见到G一次,而G每三次才能见到C一次。对于G家族来说,D家族才是50%的那个“属”。C家族33%的见面几率位居第二,于是G家族称之为“下属”。同理,C家族称呼F家族也是“下属”。&br&&br&可以看出,G家族的属家族D,D上厕所的周期是160/3大概53分钟一次。他虽然尿急程度和60分钟一次的C差不多。但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D每第9次尿急,才能遇到每第8次上厕所的C。他们的缘分就因为前列腺功能的小小差别而拉远了。虽然尿急程度差不多,却很难见到彼此。&br&对C来说,因为D是G的属,也就是属的属。所以C家族称呼D家族为“重属”。反过来呢?D每9次才能见到C一次,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D根本想不起C来,所以C对于D差不多是陌生人,如果D家族主持什么事情,也很少会跟C家族商量。&br&&br&按尿急的程度排列,也就是音阶。那么顺序是……C D E F G A B C2 D2……但这张列表只是医生看的,并不代表这些尿急患者之间的实际关系。而如果按照哥们亲密程度的关系来排列的话其实是这张图: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7/12(纯五相当于7/12)这样的循环法,竟然能完美无重复地覆盖12个位置。(你可以试试在一只表上无限加7小时就是这个循环。其中只有+1,+5,+7,+11,可以完全覆盖12位置)&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e0af98b3a2e461a17e6a09a2799dab2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5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e0af98b3a2e461a17e6a09a2799dab2_r.jpg&&&/figure&&br&&br&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缘分”,所谓的“能尿到一壶”吧!
音乐中所谓的“属”是指纯五度关系,“下属”则是逆运算,即往下纯五度,如果转位升到同一个八度内,等价四度。 为什么主音和它的属音/下属音关系最近?为什么不是二度音、三度音关系更近呢?甚至为什么五度音被定义为“属音”呢? 真是好问题! ————…
关于套鼓在摇滚乐和爵士乐的演奏区别是有的,从几个方面说:&br&1,节奏型的区别。摇滚主要是以正八拍为代表(当然还有6拍的、其他奇数拍的,哈哈不要吐槽);爵士乐主要以swing摇摆节奏为代表。&br&2、主奏声部的区别。摇滚乐以地鼓军鼓为主,就是说把镲片通鼓都拿走,只打地鼓和军鼓,一样摇滚!爵士乐以叮叮镲ride为主,其次是踩镲HiHat,地鼓军鼓反而音量最小。&br&3、音色的区别。摇滚乐使用大尺寸的地鼓制造厚重的低音墙贯穿你身体,爆裂的军鼓声直钻你的耳根,大尺寸的通鼓轮奏起来仿若千军万马,明亮快速的镲片声让你的汗毛倒竖!而爵士乐则是厚重暗淡的叮叮镲,有时鼓手喜欢在镲片上加装活动铆钉或钢珠链,使得镲片发出悠长的呲呲声,军鼓音色很薄很轻,地鼓是小尺寸的,音调稍微高一些,用脚后跟着地的踩法轻轻的触碰鼓皮,只是为了给贝斯声制造一个弱弱的音头。&br&4、鼓槌的区别。摇滚乐用的是长的粗的鼓槌,桶状或水滴状的槌头,制造出大音量;爵士乐则是轻细的鼓槌,圆球形的槌头,制造小的音量,有时爵士乐手会使用钢丝或尼龙丝做的鼓刷来刷磨砂鼓皮的军鼓,发出持续的慵懒的沙沙声。&br&以上
关于套鼓在摇滚乐和爵士乐的演奏区别是有的,从几个方面说: 1,节奏型的区别。摇滚主要是以正八拍为代表(当然还有6拍的、其他奇数拍的,哈哈不要吐槽);爵士乐主要以swing摇摆节奏为代表。 2、主奏声部的区别。摇滚乐以地鼓军鼓为主,就是说把镲片通鼓都…
这篇文章大概可以用&b&周海宏&/b&的&b&《有关“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审美价值问题的分析》&/b&完全解答:&blockquote&&p&多年来,在音乐界一直存在着对“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之间审美价值大小的议论。然而大量推崇“高雅音乐”的言论往往并不是建立在冷静与坚实的理性分析基础上的。不从原理上阐明审美价值判断的依据,就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为什么“高雅音乐”比通俗音乐的审美价值高,因而这种价值判断的倾向也就不会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p&&br&&p&从美学原理上看,审美价值判断是高度主观性的,主体感觉的适宜性是审美价值判断的核心依据,在审美活动中,“青菜罗卜各有所爱”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事实。那么审美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原理与人们倾向于认为“高雅音乐”的审美价值高于通俗音乐的社会现实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急需回答的问题。然而它却一直是一个很少有人问津的音乐美学问题。&/p&&br&&b&
一、概念的梳理——“高雅音乐”的所指&/b&&br&&br&&p&“高雅音乐”的概念最初被提出来的时候,乃是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与“通俗音乐”(即“流行音乐”与“轻音乐”的统称)相区分。然而在日常语义的理解中,这个概念的所指,却与使用者的实际所指有差异。&/p&&br&&p&作为与“通俗音乐”相对的音乐类别的概念,通常也有人用“严肃音乐”、“古典音乐”、“经典音乐”来称呼它。但是“高雅”、“严肃”、“古典”、“经典”这四个概念中的每个概念都不能涵盖人们实际上所指的这个音乐类别的全部作品。因为,在这个音乐类别中,既有“高雅”概念本身所不能包含的粗野、阴郁、邪恶、凶险、刺激、恐怖、滑稽、可笑……也有“严肃”二字本身所没有传达出来的轻松、明快、温柔、甜蜜、清新、秀丽……还包括“古典”、“经典”二词所限定的时间范围之外的优秀的现代与当代音乐作品。&/p&&br&&p&但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还是用加了引号的“高雅音乐”一词来称谓我们实际所指的音乐类别。&/p&&br&&b&
二、审美知觉能力发展的特征及“高雅音乐”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引诱反派的正确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