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元就可以成为力哥迅雷白金会员无法加速,多少人汇款了

你被骗了!其实保险只要保到70岁就够了!
【力哥严选】最划算保险全名单(10月最新版)(上)
【力哥严选】最划算保险全名单(10月最新版)(下)
在上面这两篇大部头保险干货帖中,力哥都在反复强调一个很重要的保险知识:对个人来说,重疾险是所有保险中最重要的,没有之一。
什么保险是性价比最高的?
什么保险是最迫切需要买的?
什么保险是对你来说最有意义的?
答案都一样——
用你能承受的小钱,去防范发生概率不大,但也不算非常小,同时一旦发生又危害很大的风险。
小钱、概率不算非常小、危害却很大——这三条要素,一条不能少。
比如航空意外险,小钱,危害很大,但发生概率太小,所以不是最重要的。
再比如航班延误险,小钱,发生概率还挺高,但危害很小,无非在机场多浪费点时间,所以也不是最重要的。
再比如附带重疾保障功能的储蓄型寿险,发生概率不小,危害也很大,但需要付出的保费也相当昂贵,比如一年收入10万,为了获得这么高的保障,保费要2万,那你其他更重要更迫切的理财需求用什么钱去满足呢?所以也不是最重要的。
还有60岁以上老人的重疾险也一样,保费太贵,这钱说不定都够你看病了,所以也不是最重要的。
20-50岁之间的成年人重疾险则完美符合这三条标准:钱不多,哪天突然被诊断出CA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而且一旦发生,整个家庭都将陷入无法扭转的巨大悲剧之中。
同样是在上面这两篇大部头保险干货帖中,我还在反复强调一个我个人对保险的认知:重疾险保到70岁就足够了。
但每次力哥提出这个观点,都有人质疑,认为力哥的这种说法不科学也不聪明。
反对的理由无非这两条。
一是未来医学进步,人的寿命会越来越长,到现在这代80-90后年轻人老了的时候,70岁可能只是刚刚踏入老年门槛(现在国家认定的老年门槛是60岁),未来还有20-30年可以活,在几乎板上钉钉的长寿风险面前,这么重要的保险才保到70岁,以后的漫长岁月该如何保障?
二是既然长寿风险越来越大,你很可能会健健康康活到80-90岁,如果重疾险只保到70岁,有很大概率你这几十年里缴的保费都打水漂了,亏大发了。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所以只有买保终生的重疾险,才能一劳永逸,彻底规避风险。
每次看到这样的质疑,我都懒得反驳。但昨天看到一个理财自媒体专门聊到重疾险应该保到几岁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是:因人而异。
如果你的收入不错,预算充足,希望得到更持久的保障,终身型重疾险更适合你;
如果你的保险预算有限,就只能“抓住重点矛盾”了——通过适当缩短保障期限,在负担重大经济责任的时期(工作期),保有充足的保额。
他还举了两个栗子,一个朋友年薪6万+,体制内工作稳定但上升空间有限,如果要保终生,每年保费5000+,压力太大,但如果只保到70岁,每年保费3000+,能承受,所以建议保到70岁。
另一个朋友收入高,每年能拿出来的保费预算就有1.2万,理财观也偏保守,所以更建议保终生。
这个逻辑非常符合教科书说法,中规中矩,是一个普通理财师会给客户提出的标准建议,但我认为这套逻辑在现实中站不住脚。
首先,没有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
人人都知道通货膨胀,但很多人不知道,医疗费用的增速是所有行业中最刚性也是最快的。力哥反复强调的未来中国最有钱途是这四大行业:泛教育、泛理财、泛娱乐、泛健康。
看好泛教育和泛娱乐的理由,之前力哥许多文章都做过阐述,前不久的《读了那么多年书,为什么赚钱还那么难?》更是做了最深刻也最黑暗的解读。而看好泛健康自然也是因为这个行业最赚钱。
为什么最赚钱?
不就是因为健康产业的服务价格哪怕增长很快,也不怕没人买单吗?
今天市场上主流的重疾险最高保额是50万,假如投保人今年30岁,到他70岁时,这50万元最多能看好的病,和现在花两万元能看好的病差不多!
如果到你90岁再得重疾需要花钱看病,就算你买的重疾险“完美”覆盖了终生,没错,你是算对了高龄风险,但这时给你的50万,就好像说,你明天被诊断出得了CA,结果热心肠的保险理赔员第一时间把保险金送到你的病榻前,说你一定要乐观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勇敢战胜病魔,我们衷心祝你早日康复!
你听了激动不已,内牛满面,一边感叹人间自有真情在,一边暗自庆幸还好当年聪明一记买了保险。当你擦干眼内,打开保险公司送来的红信封后,发现里面只有2000多块钱……
于是你当场吐血而亡,全剧终……
哦……不对,如果你当年还傻乎乎花大价钱买了100万终生寿险,这时热心肠的保险公司还会第一时间给你送上高达5000元的寿险理赔金。
你60岁的儿子拿到这笔“巨款”,心想,上海的墓肯定买不起,苏州也买不起,不如就把骨灰撒大海吧,这5000元给我马上要出生的孙子当见面礼,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如果你认为,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50万元甚至100万元的重疾险能完美覆盖未来不可测的高龄风险,保障一生无忧的话,我只能说一句话——
旁友,侬算数似音乐老湿搞额吗?
其次,没有考虑到富人和穷人的真实理财需求。
考过理财师证书的同行都知道,为客户做理财规划时,请客户描述理财需求或理财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称职的理财师只会一味满足客户提出的各种要求,哪怕是开脑洞的要求也要挖空心思满足,这会导致极高的理财风险!
客户不懂可以开脑洞,你是专业的,你也不懂?就像孩子不懂事会提各种无理要求,但父母要做的不是一味满足,而是引导教育。
合格的理财师会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理财目标之间的距离,给出合理且可执行的解决方案,并引导客户接受这套更切合实际的方案。
而最牛逼的理财师,则会洞察出客户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理财需求和思维盲区。
在上面两个案例中,一个相对富裕的朋友说每年能拿出1.2万元买保险,他说能拿出1.2万元你就要给他顶配1.2万元吗?或者说所有保费1.2万元以内的保险都适合他吗?
他的到手收入有多高?工作压力有多大?有没有可能在几年内自主创业?房贷还有多少没还清?孩子以后要不要出国留学?和老婆关系好不好,今后有没有婚姻破裂的可能?……
他以为他每年拿出1.2万元买保险是最合理的水平,说不定他是个被保险公司洗过脑的,理财观念超级保守的人,说不定每年收入也就十来万,别说每年拿1.2万买保险,就算每年只拿6千元买保险,你不觉得也太多了吗?
这年头,理财观念太激进是作死,但理财观念太过保守,总追求绝对安全,那是等死。
因为理财的核心就是平衡。
这个世界变化那么快,从我们一生出来就决定了,我们将注定永远生活在无数不确定性所组成的人生迷局中。未知并不可怕,反而能让人心潮澎湃,可怕的是基于愚昧无知的保守和回避。洋枪洋炮打过来了,你读再多的孔孟之书也无法拯救民族危局,这是命,你逃不了。
所以对于这个自认为可以每年拿出1.2万元买保险的朋友,推荐镜花水月一般的终生型重疾险真的好吗?
前两天还有个粉丝问我,市场上有没有保额2000万的寿险,或者我有没有办法买N个寿险,把保额凑到2000万?
我的回答干脆利落:如果你测算下来,发现自己真有那么高身价,注意,这里指的是你的真实收入能力达到了那么高的水平,而不是你放了很高的投资杠杆(比如买了N套房负债上千万,怕自己哪天挂了没法还钱),那你现在已没有必要通过保险来做保障规划了——你可以不用买任何非强制性保险。
你有几千万甚至数亿资产,或者一年收入就有近千万,你还需要什么财务上的保障呢?
哪怕像李嘉诚那样请几个保镖,别让人给绑票了,都比买保险更实在呀!
如果你还想买保险,那一定不是为了保障,而是为了避税、躲债、夫妻离婚争财产、财产继承、把资产转移到国外等各种更高层次的理财需求。
这个道理,力哥在3年前写《“李嘉诚”和“犀利哥”不用买保险》时就阐述过了。
再看另一个朋友,体制内年薪6万+,也没有什么上升空间,这意味着他想要屌丝逆袭,阶层跨越,几乎没有可能,他想在大城市买房,
或者想在未来残酷竞争中尽一切可能保送孩子安全上垒,他眼下必须马上做两件事,一是集中一切财务资源用来投资,二是投资时,可能需要采取相对进取一些的投资策略,才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相对高一些的回报,从而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安稳些。
没错,适当的进取才有可能最终求得安稳,一味追求保守反而无法达到你想要的安稳。
和每年花5000+买终生重疾险相比,每年花3000+买保到70岁的重疾险似乎是更适合他,但一个人的保障需求不光是重疾,还可能有寿险、意外险甚至车险,如果组建了家庭,保障也还涉及到妻儿老小,七七八八加起来,就很昂贵了。
如果我是他,我会觉得3000+的重疾险都贵了,因此我会选择买一年300多元就能搞定的医疗险。
今天力哥表达的保险观念,别说你在任何一本理财教科书上看不到,在其他理财自媒体上也几乎不可能看到。
这个世界如此复杂,不是考了张证书就能成为专家,需要经验的积累,更需要对自我内心的欲望和弱点,对他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这个世界本身——细致深刻的洞察与思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力哥说理财” 自媒体创业两年半得失思考
| LinkedIn
经过了漫长的春节假期和缓慢的市场铺货,今天力哥的第二本同名系列理财图书《力哥说理财之玩转互联网金融》终于正式上市销售了!
本文为力哥新书的后记:
《“力哥说理财”&自媒体创业两年半得失思考》
大学毕业后,力哥歪打正着进了一家全国知名的理财类纸媒工作,一晃将近10年。
眼看着曾经心怀新闻理想的青葱少年转眼已变为奔四的欧吉桑,2014年5月,我决定让我的生活发生一些改观,让我这个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人脉甚广,天天工作中都有新发现新乐趣,可实际上只不过是日复一日的码字码字再码字的工作增加一些刺激的创新——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我单枪匹马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娱乐理财脱口秀节目——力哥说理财。
从我脑子里冒出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到现在,一晃已经两年半过去了。以我多年坚持在理财细分市场的媒体圈里打拼的阅历,加上过去两年半自媒体创业的经历,我觉得是到了可以总结一些经验教训的时候了。
回到出发点——满足人类本能需求
我一直认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三个行业是泛理财、泛娱乐和泛健康。
因为农耕文明时代生产力比较低下,所以大部分人不得不去从事农业劳动,这样才能保证大家伙不饿肚子,剩下少数人去从事建筑、纺织、运输、教育、医疗等其他行业。
而到了工业文明时代,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社会中只需要少数人去从事农业生产就足以养活所有人,而剩下大部分人就进入了工业化系统中,生产更高级别的产品,从肥皂盒到电灯泡再到手机电脑汽车,本质上都是通过工业生产,让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但在今天这个后工业化时代,由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工业4.0),传统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降低,结果从趋势上看,未来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工人丢掉原来的工作,大部分劳动人口不得不再次从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工作不再是生产商品,而是为其他人提供服务。
那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本质上说,当他吃喝不愁,有汽车开,有手机用,有房子住以后,他还想要什么呢?
第一是他希望能永远吃喝不愁,有汽车开,有手机用,有房子住,而且自己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为了满足这些生活所需,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工作赚钱,这时候他就会产生强烈的钱生钱的需求,这就给泛理财行业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在学会了钱生钱的技能,保证自己能够不用继续工作赚钱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以后,他还想干嘛呢?
那就是追随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玩!
孩子喜欢玩耍不喜欢读书,成年人也喜欢玩耍不喜欢上班,所以泛娱乐产业会成为中国未来最强大的产业。有朝一日,或许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用各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去娱乐其他人。
那在吃喝不愁,每天都乐呵呵的过日子以后,他还有什么需求呢?
就是希望能够让这样快乐的生活延续的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避免疾病给自己快乐的生活带来烦恼和负担,避免过早离世让自己有命赚钱,没命花钱。所以泛健康产业的生意就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由于未来大部分人都会直接或间接从事这三大行业,所有人也都会特别关注这三大行业,人们对这三大行业相关信息的需求自然就会非常大,因此这三大行业的专业媒体未来也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想象空间最大的是泛娱乐行业。
纸媒必死,媒体永生
或许纸媒已经成为一个夕阳产业,但在信息社会,人们对媒体的需求实际上是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了,只不过今天人们获取媒体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已经从过去的报刊电视变成了BAT以及各种各样的APP。
所以纸媒必死,但媒体不死,它只不过换了一副面孔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罢了。媒体人也不会失业,他们只不过是从所谓的传统媒体逐渐转入了所谓的新媒体中继续工作。而基于我上面的分析,我认为理财类媒体在未来的媒体行业中,又是极具竞争力的一个细分市场,这就是我一直愿意坚守在理财类媒体行业的原因。
按我个人的分类,财经类媒体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宏观财经,聚焦全球经济冷暖,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事件,甚至还经常会触碰一些敏感的政经话题,以推动国家改革和社会进步,它背后的知识结构内核是宏观经济学,以《财经》为代表。
一类是中观财经,聚焦行业变迁、企业治理、创业机会等财经话题,特别常见的企业家和经济学者的深度访谈,它背后的知识结构内核是微观经济学,以《中国企业家》为代表。
最后一类就是微观财经,不讲国家和企业的鸿篇巨制,而是主打比较实用的个人理财方面的相关信息和观点。
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上的划分,主打宏观财经的也会有企业家访谈,主打中观财经的也会分析金融投资机会,主打微观财经的也会涉及宏观经济分析。
而从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宏观和中观财经媒体,逐渐把越来越多的篇幅用于微观财经(个人理财)的话题上,这一点在各大传统财经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文章就能明显看出来。而许多新生的泛财经领域的自媒体,同样把个人理财的内容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一是因为从趋势上看,人们对个人理财信息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泛理财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要求泛理财类媒体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财经媒体尤其是理财类媒体的受众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理财媒体的两难困局
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财经类报刊在中国的受众面一直非常狭小,只有企业家、金融从业者、高级知识分子、对财经话题感兴趣的商科专业大学生等少数社会精英人群才会关注。
因为财经类报刊上有大量的经济金融专业知识,而绝大部分普通中国人其实并不具备完全读懂这些报道和分析的经济学素养,他们自然就不会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就像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每天都会雷打不动读一份上海本地的知名晚报,长期坚持读报对我学识的增长和文笔的提升有很大帮助,但整份报纸其他版面我都会仔细阅读,唯独财经版面我会一掠而过,而对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的证券版面,我连扫一眼的兴趣都没有,直接PASS——因为我真的完全看不懂在说什么。
今天在一线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财经类报刊在书报亭里还能看见,但再往下,就几乎看不到任何一本财经类报刊的身影了。满大街都是《知音》、《故事会》和本地的日报,或者就是那些只需要识字,而不需要其他知识积淀的充斥着黄色、暴力、恐怖、阴谋、政治斗争的报刊(其中大部分是没有正式出版刊号的野鸡报刊)。
没办法,因为人性天然就好这口。
所以理财类媒体过去一直在“走钢丝”——如果写得太专业,动不动就是α系数、β系数、协方差、长短仓、套利这些专业词汇,就变成了学术核心期刊,根本没人要看,但如果写得太过通俗,就容易丧失自己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容易被人吐槽没深度、没思想、没价值……
比如说我身边许多朋友都说某家理财类纸媒写得文章太深了,完全看不懂,但同样是这家纸媒,我读研时的导师却评价说文章比较平庸,缺乏独到见解。所以这是个两难困局,要求理财类媒体的主编必须时刻把握好内容的专业性和通俗性(可读性)之间的平衡。
然而许多常人难以发现的投资机会,都有着比较高的背景知识门槛以及比较复杂的投资逻辑,所以在过去,为了不失专业性,不管理财类媒体把文章写得如何通俗,也必然只有少部分人群能够真正读懂并乐于深度思考背后的投资逻辑。
在过去,不但过高的专业知识门槛挡住了大部分人群关注理财媒体的意愿,而且过高的费用也是一个巨大的拦路虎。毕竟今天大部分中国人是舍不得每年花上几百元订阅一份财经类报刊,尤其是这份报刊我看起来还特别吃力的情况下。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不一样,手机价格越来越便宜,上网费用越来越便宜,而关注一个微信号,对一个读者来说成本几乎为零。
在过去,许多生活在三线城市或者农村的人,从来就没听说过更没见过这类专业理财类媒体,他也压根没有能够学习投资理财知识的渠道。而现在,只要进入互联网,就会有海量的理财信息摆在你面前。
得屌丝者得天下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转型最强调的是什么概念?
过去无论是报刊、广播还是电视,有效信息的筛选过程采取的是居高临下的精英式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的潜台词是说,大众是无知、愚昧,需要被引导的,而我们编辑记者则是有文化有思想有见识的,我们能够筛选出对受众来说最有价值的信息,我们所发表的观点都是真知灼见,能够引导甚至改变受众的思想。媒体人实际上扮演者大众思想启蒙者的角色。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大爆炸,媒体人过去依靠线下采访和私下的人脉网络所建立起来的信息优势迅速崩塌,职业媒体人并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并发布第一手新闻。
互联网还引爆了知识大爆炸,面对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世界,媒体人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储备经常会不够用,许多时候,有着长期行业经验的非媒体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观察和分析比一个职业媒体人更深刻更全面。超越时代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在40多年前提出的“媒介即讯息,人人皆媒体”的的观点在今天这个时代已成为现实。
在今天这样一个去中心化的时代,由传统媒体所发表的所谓主流舆论观点正在被快速解构,不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在快速丧失,其读者的流失速度更快。
而想要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首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闭门造车式”的选题提交方式和“意淫式”内容生产方式——编辑记者不再假装知道读者需要什么,而是直接问读者你们要看什么。
以前没有这样的技术条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直接交流互动变得异常方便。当电视台里的主持人一边主持节目,一边隔几分钟就鼓动电视机前的观众打开手机微信,摇一摇或扫一扫参与节目互动的时候,你能说电视一定是一种已经没落的传统媒体吗?
而直接与读者进行深度互动交流后,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许多理财类媒体发现他们的读者(受众)正在变得越来越屌丝化,越来越难以伺候。
前移动互联网时代,财富分布存在典型的“二八法则”,即商家能从20%的富人身上赚到80%的钱,而服务80%的穷人却只能带来20%的收入,这会促使各行各业更愿意把资源倾向于服务富人,去赚富人的钱。早在古犹太、古巴比伦时代,聪明的商人就已经总结出了这种规律,一直到10年前,商界还在遵循这种规律。
但“二八法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却被颠覆了——马云推出的余额宝把投资理财的门槛降低到了屌丝阶层都能接受的地步,结果余额宝在一年内增长的规模,超过了此前10年中国数十家基金公司共同努力所积攒起来的货币基金规模。如此可怕的爆炸式增长让所有人一夜之间意识到把屌丝的力量聚集起来,也会成为一种可怕的商业模式。
如此一来,投资理财市场开始进入“屌丝为王”,“得屌丝者得天下”的新时代。
而屌丝时代的崛起(更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庶民力量的崛起),自然又带动理财类媒体的屌丝化倾向,即越来越强调内容的通俗性、可读性、娱乐性,甚至具有强烈的挑逗性和煽动性。
于是各种卖萌的语句,各种打了鸡血一样的口号,各种心灵毒药和鸡汤,各种直观有爱的图表,各种卡哇伊的头像,各种过去不曾有过的视频和音频方式呈现的理财媒体,都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希望能够满足广大屌丝阶层对理财资讯的需求。
而客观的说,对数量众多的屌丝阶层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的确给了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大量的理财知识,也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他们能实现大量过去无法实现的理财操作。
屌丝的理财需求
但理财类媒体和其他所有媒体都有一个本质区别——理财类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和观点,会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他手里的钱是会变多还是变少。
八卦新闻多听一个或者少听一个没关系,但手里的钱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那关系可就大了去了。娱乐媒体为了博眼球,无事生非乱炒作,人家最多说你两句没节操也就算了,但理财媒体说出的话如果导致受众亏钱,那结果就很容易引来受众愤怒的情绪——尽管从来没有一家理财类媒体保证自己的投资建议肯定能让你赚钱。
这就要回到受众本身的知识基础和理性素养的问题上。
过去纸媒时代用价格天然塑造了一条鸿沟,那些愿意每年花上几百元订阅理财类刊物,同时也读得懂理财类刊物的读者,一般都是收入中等偏高,财经专业知识积淀也相对深厚的人群。他们看问题的视角以及作出投资决策时相对会比较理性,也不太会对任何一家媒体偏听偏信,盲目追随。
而更有钱的富豪阶层,是不需要从理财类媒体那里了解理财信息和投资机会的,他们有自己的高端朋友圈,和张总李老板王书记吃顿饭或者打场高尔夫球,就足以了解到许多外人不了解的或者不足为外人道的投资机会。
但当中低收入的屌丝阶层借助移动互联网工具,开始零成本的接触到大量的理财媒体时,他们往往并不具备接受完整理财资讯的知识积淀,也就很难像过去纸媒时代的付费读者那样,能够独立思考,统筹考虑,通过多年的理财实践,早已形成了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承担相应风险的理性投资观。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一基数广大的屌丝群体自身当下的财富积累实在可怜。尽管今天全世界都把中国人看成是花钱不眨眼的土豪,每年黄金周,各大景点都是人潮涌动。
表面上看,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似乎正在变得越来也有钱,但实际上这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础过大造成的扭曲现象——14亿中国人中,可能有3000万人的确已经富裕起来了,会跑去香港、巴黎、首尔、东京抢购各种商品,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呈现出如此惊人的购买力,自然会让外国人感到非常震惊。
但3000万人只占中国总人口的2%,还有98%的绝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变得那么富裕。他们依然每天在为买(租)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看不起病、养不起老而忧虑奔波。
在过去两年半,和成千上万对理财有需求的真实个体的接触中,我发现中国还存在大量低收入人群,甚至是赤贫人群(家庭金融净资产在10万元以下,一场大病就能让这个家庭瞬间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这种现状让他们非常焦虑,当他们突然通过互联网这扇窗,找到了这些理财类媒体,发现了理财改变命运的机会,就会存在非常强烈的快速致富的欲望——因为他们看不到通过自己现在的工作所赚到的钱,有朝一日能改变自己财富命运的希望。
“看天吃饭”的无奈
今天全世界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人,会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呈现出全民性的想要快速致富的欲望。想要致富是件好事情,这会激励我们更加努力的劳动拼搏,过上更好的生活。从国家层面来看,正是由于国民的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想要快速致富心理,也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但想要快速致富的欲望也是一把双刃剑——无论对这些人还是对服务于这些人的理财类媒体来说。
因为一个让许多人失望的事实是:光靠理财不可能快速改变一个人的财富命运。
巴菲特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长期年化投资回报不过20%+,在今天的中国,普通人能实现10%的年化投资回报就已经很不错了,水平较高的理财达人最多也就能实现15%的年化投资回报。这意味着正常情况下,你手里的资产需要等上5-7年才能翻一倍。
一个现在手里只有10万元的屌丝,就算依靠科学理财,也要等上那么多年才能再赚到10万元,距离他想要在大城市买房的目标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样的真相会让他感到非常泄气,所以他天然想要谋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而想要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就必然要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
在我看来,一个手里只有几万元积蓄的年轻屌丝,为了获得高投资回报而承担高风险是完全没问题的。因为你的这点积蓄就算亏了,只要再努力工作一年半载可能就能重新积攒起来了,你完全有重头再来的机会和能力。
但是我忽视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不管土豪还是屌丝,没人愿意自己的投资出现亏损。而当原本就不具备科学理财的相关知识,完全以赌博的心态参与投资的屌丝出现投资亏损时,往往就很难理性面对这样的局面。
而这种风险,不定期会集中在股市里爆发!
与其他媒体不同,理财类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天吃饭的,这个“天”就是股市。
我曾经统计过那本全国知名的理财类纸媒从2005年到2013年的封面文章(一期纸媒中最重要的也是篇幅最大的文章)选题,发现股票基金投资方面的选题平均占到32%。
理念性的理财规划(比如养老规划)或者投资理念(比如基金定投)方面的选题占22%。
房地产选题占13%。
其他投资理财细分领域(包括银行理财、保险、贵金属、信托、外汇、艺术品收藏、海外投资等)合计占15%。
剩下的就是从专业理财视角对一些突发事件的报告(比如汶川地震、次贷危机、希腊危机等)、理财达人专访、职场创业、聪明消费等这些杂七杂八的选题,占到18%。
而如果我们从具体年份上看,可以非常明显看出股市走势对封面选题的占比变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2005年,熊市最黑暗的时候,股市选题只占18%,相应的是那年楼市遭遇历史上第一次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在那个房地产还极具投资价值的年代,楼市选题反而占到了32%。
但2006年股市走牛后,股市方面的封面选题比例迅速上升到40%,楼市选题则降低到了16%。
2007年,A股进入狂飙模式,股市选题占比达到了空前绝后的48%!也就是说,几乎每两期杂志,就会有一期杂志的封面选题聚焦在股市上。
2008年股市暴跌,封面选题比例也迅速下降到了32%,随后两年持续维持在32%的历史平均水平。
而2011年以后的几年,由于持续的熊市,终于耗尽了投资者最后一点信心和耐心。股市投资类封面也就进一步下降到20%左右。
直到2014年7月股市重新开始走牛后,情况又发生了变化——从2014年8月到2015年7月前后48期杂志的封面选题,有21个选题是专注股市投资的(或以股市投资话题为主),比例高达44%!
股市对理财类媒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股市是选题策划的晴雨表”,更体现在“股市是纸媒销量乃至生死存亡的指挥棒”!
2007年,上海一家纸媒的财经版为了博眼球,改名叫“牛市”,后来因为牛市实在太过凶悍,索性就把这个财经版内容独立成一份理财类报纸,名字就叫《牛市》。然而2008年熊市来袭,再叫这样的名字就是自打嘴巴了,于是又改成了另一个比较中规中矩的名字。可惜它还是没能熬过随后几年的漫漫熊途,2012年初停刊。
还有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理财类纸媒,总部在北京,早在2006年就成了我当时的理财启蒙读物,可惜也没有熬过熊市寒冬,2014年5月停刊——躺倒在了新一轮牛市的黎明破晓前。
2007年7月,牛市激战正酣,广东一家知名媒体集团创立了一本理财类纸媒。这家纸媒虽然熬过了熊市的寒冬,但它在熊市里存活下来的方法却非常龌龊——以对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进行负面报道为由,进行敲诈勒索。东窗事发后,相关负责人都被关进大牢,最后它虽然没有死在熊市里,但由于彻底丧失了公信力,2015年4月死在了新一波牛市的高潮中。
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另一家上海的理财类纸媒,2011年的熊市中创刊,秉承“理财就是生活”的理念,目标受众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未来城市新兴中产阶层(以80后人群为主)。
该纸媒的采编团队非常年轻化,排版和写作风格也非常独特、用心、亲民、有爱,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本暗藏互联网基因,最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理财类纸媒。但很可惜,面对熊市的持续煎熬和纸媒的整体衰弱,成立不到两年就关门歇业了。
我的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变化情况也非常鲜明的体现出了这一点。
在月,也就是牛市最疯狂的时候以及股灾初期,我的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也特别迅猛,而在牛市启动之初以及股灾之后,粉丝的增长都处于比较平缓的水平。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理财类媒体来说,你的粉丝增长速度一方面要看你本身是不是能拿出理财干货,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股市本身好不好。这就是理财类媒体“看天吃饭”的无奈。
读者就是上帝
股市牛熊转换对理财类媒体的影响之所以这么大,就是因为中国当下真正能够沉下心好好学习理财知识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还是一心想要赚快钱。而投资理财市场中,赚快钱机会最多的无疑就是股市了。
其实一家真正客观理性的理财类媒体,应该在2005年多做股市选题,面对遍地没人要的黄金,多建议读者投资股市,而到了2007年则应该少做股市选题,多提示投资风险,建议投资者不断逢高减仓,直至清仓离场。
但仔细想想,这也不能都怪媒体。因为在熊市里,我做股市的选题,几乎没有什么人会来关注,我建议大家买入,也没几个人会听从我的建议。所以我只能做楼市或其他投资市场的选题。
而在牛市中,我不做股市的选题,反而读者会有意见——为什么现在行情这么好,你却不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在股市里淘金的话题呢?你还是不是专业的理财媒体?
作为一个媒体,读者就是上帝。满足读者的需求难道不是一个媒体理所当然要做的吗?不管你生产的是什么商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都是你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
在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理财类纸媒的付费读者大多是真正的理财爱好者,能够比较理性的看待投资理财,对于媒体上的观点,也不会无条件的盲目听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理财类媒体的读者,无论是知识结构上还是财富水平上,都相比曾经的读者有了明显的滑坡。
其中许多人并不是真正的理财爱好者,而是理财投机分子。他们永远只对当下理财市场最热的,最有赚钱效应的话题感兴趣,并且只需要从理财媒体上得到一个最简单的结论——买或者不买,买这个或者买那个……至于背后的逻辑推导和投资风险,则既不感兴趣,很多时候也不是很听得明白。
这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了。
因为理财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而投资更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专业的话题,并不能简单的用“这个东西靠谱”,“这个产品不要买”这样简单的肯定句或者否定句就能讲清楚。
但由于大部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理财媒体受众都是从零开始学理财的,他们从理财媒体上得到的资讯往往也是碎片化的,一两篇含有一些理财知识和投资建议的文章并不足以搭建起他们完整的理财知识体系。
当他们在媒体上看到某个投资产品的广告时,并没有足够的投资经验和背景知识来判断这个广告的真实性,以及这个广告背后并没有明着告诉你的投资风险,他们不具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所以就很容易形成一种盲目的信赖感——他们觉得我自己不懂,我也没心思学那么多东西,但我知道你懂,所以我就相信你的判断和推荐。
人性的贪婪
正是看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量原本没有机会学习理财知识的社会中下层群体也暗藏着巨大的理财需求,但为了避免让他们在尚未掌握基础的理财知识就盲目进入高风险投资领域,所以我的自媒体创业选择了从零起点开始慢慢讲授各方面的理财知识。
但我高估了这一群体学习理财知识的积极性,低估了这一群体想要快速致富的欲望。
在创业过程中,各方面得到的反馈都在反复告诉我,他们现在更需要的不是系统的理财知识,而是他们口中的“干货”——你直接告诉我现在应该如何投资,买这个还是买那个,然后我跟着去操作就行了——凡事要和我上课讲道理的都是没用的废话,都不是“干货”。
而到了2014年7月,中国股市时隔近7年后,终于迎来了又一波大牛市。在这波牛市的早期,我继续按照我最初设定的计划,不紧不慢地进行着理财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但到2015年3月以后,牛市产生了持续而强烈的赚钱效应,我的微信后台也被粉丝们关于股市投资的提问挤爆了。
大家都在问我股市都涨成这样了,现在还可不可以投资?都在问我XX股票好不好?XX基金好不好?虽然此时我继续在做股市投资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但面对一个个急切渴望改变自身命运的理财小白们满怀期待的“眼神”,加上牛市以比我预想的更加疯狂的速度在向前推进,我意识到,等我把系统的股市投资方面的基础知识全部讲完,很可能这轮7年一遇的牛市已经过去了……
一方面,在与那么多理财小白日日夜夜的接触中,我真心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理财小白抓住7年一遇的股市投资机遇,改善他们当下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我反问自己,作为一个(自)媒体,难道满足读者(粉丝)的需求不是理所当然应该做的吗?
而粉丝当时最大的需求就是直接告诉我买什么股票或者基金最赚钱。
所以我开始在我的自媒体上公开推荐具体的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因为当时我自认为已经对粉丝做好了充分的理财基础理念教育工作,比如一定要做好资产配置,不要借钱炒股,想要高回报就要承担高风险,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等等。我认为粉丝对我的推荐和分析会进行理性思考和选择,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自己啥都没搞明白的情况下就盲听盲信盲目投资。
但股灾发生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在大牛市疯狂赚钱效应的感染下,这样的风险提示大部分人根本听不进去,我低估了人性中贪婪的力量。
投资实际上就是在和人性作斗争。只不过人性的弱点之所以很难战胜,就是因为这是人的天性。
人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大部分人永远不可能战胜人性的弱点。虽然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理财走向财务自由的彼岸,但最终真正能实现财务自由的,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人。
基于人性的天然弱点,绝大多数人必然是在熊市里漠不关心股市,在牛市里疯狂追高股市,在牛市破灭自己亏损惨重时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回到股市,但等到下一轮牛市来临时,又会经不住诱惑,重新回到股市中搏击。
同样基于人性的天然弱点,许多人亏钱后不会选择从自身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甚至选择性遗忘了“投资者风险自负”这一最基本的投资原则,而把全部责任归咎于他人。
力哥的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理财类媒体,我们究竟是应该为了争夺眼球,争夺粉丝,而去无条件地满足市场受众的需求?还是坚持传播正确的理财理念和价值观,哪怕因此会让你失去关注度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基于现实生存的考虑,恐怕大部分理财类媒体选择的是前者——宁可冒着遭受非议和骂名的风险,也要继续想办法通过迎合读者需求,在市场上打出一片天下。
但对力哥来说,经过股灾后,我深刻意识到,理财类媒体和其他所有媒体都不一样,你不能完全跟着读者(粉丝)的需求走,而要主动去引导粉丝建立正确的理财理念和价值观,哪怕你说的话是粉丝们不爱听的,这条崎岖的道路我也必须要坚持走下去!
无论是一家媒体还是一个人,都不可能改变人性。大部分人永远只会在股市持续上涨时突然想起来问你现在可不可以买股票,而在股市萎靡不振时毫不关心。所以如果我能改变少数真正的理财爱好者对理财的认知,乃至影响他们对人生的看法,我的理财自媒体事业就已经功德无量了。
对于有耐心认真看完这本书的人来说,恭喜你,你无疑是真正的理财爱好者!请相信,坚持理财,一定会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力哥理财》微信公众号(lglicai),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转载或合作请联系Looking for more of the latest headlines on Linked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迅雷白金会员分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