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上找的销售智联招聘找工作靠谱吗吗?怎么分辨真假诈骗啊?

BOSS直聘身陷传销骗局:“野蛮生长”的苦果?发布时间: 09:28 星期二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文章导读:“回顾本次事件,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审核机制应该及时更新。”BOSS直聘CEO赵鹏在事件发生后回应媒体时说。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丨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32期)
8月8日晚9点,位于北京朝阳区冠捷大厦三层的BOSS直聘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走廊里时不时有员工在打电话:“这几天公司不是出事了嘛,很多人在加班……”
一位大学生通过BOSS直聘求职,被骗入传销组织一事,使得这家招聘网站成为舆论的焦点。BOSS直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最近内部正在调整和加强审核标准,“8月3日凌晨,我们完善审核策略。所有招聘者必须‘机器审核加人工审核’才能招人。8月4日,我们逐步上线‘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精准的审核认证措施。8月5日,我们扩租600平米办公面积,扩建百余人规模的人工审核及安全团队。目前,BOSS直聘仍在持续推进反传销策略。”
这些措施本该早点到来。“回顾本次事件,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审核机制应该及时更新。”BOSS直聘CEO赵鹏在事件发生后回应媒体时说。
坐火箭般成长
2015年,BOSS直聘在北京地铁站大面积投放了一系列广告,直接与老板在线聊天的宣传语,一度让很多求职者感到“地位陡升”。尽管有时间跟应聘者直接对话的绝大多数是初创型公司老板——因为这些公司还没有人力资源部门,但是这种新颖的招聘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也受到风投的青睐。
BOSS直聘网站显示:自2014年7月BOSS直聘上线以来,用户增长迅猛。 截至日,平台拥有1186万C端用户,及198万企业BOSS。
BOSS直聘成立3年来的发展速度,可谓坐火箭一般。记者根据第三方机构易观千帆发布的移动应用数据排名榜梳理,截至今年二季度,BOSS直聘以活跃人数344.79万位列招聘求职类APP第三位,仅次于行业内两家上市公司——前程无忧51job(活跃人数764.27万)和智联招聘(活跃人数692.75万)。
BOSS直聘是怎么做到的?免费发布职位、放松审核,或许是用户增长迅猛的原因之一。赵鹏公开披露,直至事件发生前,在BOSS直聘发布第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
2016年9月,BOSS直聘宣布获得C1轮及C2轮共计2800万美元融资。彼时,赵鹏表示,“一家创业公司不能永远靠红利活着,而应当遵从行业发展规律,用耐心浇筑用户价值。”
都是钱烧的?
创投界对于投资的项目,一直有赌“赛车手”与赌“赛道”的说法。互联网招聘行业目前是较热的“赛道”之一,赵鹏也是被看好的“赛车手”。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14年以来,BOSS直聘、猎聘网、拉勾网、兼职猫、魔方招聘等招聘网站,累计获得了数十亿元投资。
其中,BOSS直聘自2014年1月以来获得了数轮融资,总金额保守计算超过3亿元人民币。
从公开信息看,BOSS直聘的投资方都“来头不小”,包括“投资女王”徐新掌舵的今日资本、小米董事长雷军创立的顺为基金等。
作为资本的宠儿,BOSS直聘却因虚假招聘一事遭到诟病。事实上,求职者通过BOSS直聘平台找工作,被骗至传销组织的案例早已在知乎、微博等多个社交平台曝光,但招聘方信息审核问题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分析人士认为,造成BOSS直聘审核宽松的背后原因是对业绩的追求。过严的审核无疑会提升平台运转的难度、延长平台数据爬升的时间。一位投资圈人士透露,“看过这个项目,数据跑得特别不错”。
BOSS直聘华东市场前公关经理朱利安发文称,在公司成立到2016年上半年期间,BOSS直聘一直保持着非商业化运营,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公司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各种付费工具、付费活动业务全面推广,产品和团队的重心开始转移。
今年7月,在BOSS直聘上线3年之际赵鹏表示,“希望能以‘结实的’盈利能力,在36个月内完成IPO。”
冲刺IPO,意味着BOSS直聘要尽快实现盈利。实际上,虽然在APP用户活跃度上排名第三,但BOSS直聘与行业前两位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BOSS直聘拥有1000多万C端用户,而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1job的注册用户分别达到1.35亿、1.09亿。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净利润分别达到5.7亿元、2.8亿元。
谁该为虚假招聘负责?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网上诈骗事件中,网络兼职诈骗占40.8%,利用虚假招工信息诈骗占34.5%。
易观智库认为,招聘信息不对称、虚假招聘信息的存在、招聘信息更新不及时,严重影响在线招聘市场健康发展。
甚至一些老牌招聘网站也与BOSS直聘一样,只需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智联招聘则在网站注明免责条款:智联招聘仅是提供职位发布等信息的平台,不对应聘及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负责。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并不赞同这样的免责条款,“被利益蒙住了眼睛,不想审核信息,是非常错误的。”
“我一直认为,招聘网站必须为消费者站好岗、把好关,原因有5条:招聘网站是平台搭建者,是规则制定者,是广告主挑选者,招聘网站拥有大数据,也挣了消费者的钱。尽管看上去求职者没有付费,是招聘单位付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刘俊海说。
有舆论认为,大多数招聘网站并不单纯是免费的信息发布平台,而在收取费用的前提下,对招聘企业的信息进行了编辑、置顶,甚至直接刊登广告,相当于扮演了广告发布者的角色,应该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
朱利安在文章中称:包括BOSS直聘在内的互联网招聘企业控制着本该受保护的应届生接触企业的第一入口,但他们却通过付费工具、放松审查、纵容虚假等有意无意的手段,把指引年轻人职业的一部分路标引向邪恶欺诈的地狱。
互联网虚假招聘,谁该承担监管责任?刘俊海表示,这应当是跨部门的监管,涉及工商、人力资源、公安、网络安全等多部门。但目前看,这些部门并没有实现很好的联手,在监管上有漏洞、有盲区。“市场可以失灵,监管不能失灵。我建议以此为契机,相关监管部门要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招聘市场、取缔虚假招聘的规章,携手加大监管力度。”
8月10日,BOSS直聘官方发出公开道歉信,称坚决拥护北京市网信办和天津市网信办对BOSS直聘开展的依法联合约谈,坚决落实整改要求。责任编辑:苏明龙
·····
········BOSS直聘身陷传销骗局 谁该为虚假招聘负责_网易新闻
BOSS直聘身陷传销骗局 谁该为虚假招聘负责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BOSS直聘身陷传销骗局:“野蛮生长”的苦果?)
视觉中国8月8日晚9点,位于北京朝阳区冠捷大厦三层的BOSS直聘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走廊里时不时有员工在打电话:“这几天公司不是出事了嘛,很多人在加班……”一位大学生通过BOSS直聘求职,被骗入传销组织一事,使得这家招聘网站成为舆论的焦点。BOSS直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最近内部正在调整和加强审核标准,“8月3日凌晨,我们完善审核策略。所有招聘者必须‘机器审核加人工审核’才能招人。8月4日,我们逐步上线‘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精准的审核认证措施。8月5日,我们扩租600平米办公面积,扩建百余人规模的人工审核及安全团队。目前,BOSS直聘仍在持续推进反传销策略。”这些措施本该早点到来。“回顾本次事件,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审核机制应该及时更新。”BOSS直聘CEO赵鹏在事件发生后回应媒体时说。坐火箭般成长2015年,BOSS直聘在北京地铁站大面积投放了一系列广告,直接与老板在线聊天的宣传语,一度让很多求职者感到“地位陡升”。尽管有时间跟应聘者直接对话的绝大多数是初创型公司老板——因为这些公司还没有人力资源部门,但是这种新颖的招聘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也受到风投的青睐。BOSS直聘网站显示:自2014年7月BOSS直聘上线以来,用户增长迅猛。截至日,平台拥有1186万C端用户,及198万企业BOSS。BOSS直聘成立3年来的发展速度,可谓坐火箭一般。记者根据第三方机构易观千帆发布的移动应用数据排名榜梳理,截至今年二季度,BOSS直聘以活跃人数344.79万位列招聘求职类APP第三位,仅次于行业内两家上市公司——前程无忧51job(活跃人数764.27万)和智联招聘(活跃人数692.75万)。BOSS直聘是怎么做到的?免费发布职位、放松审核,或许是用户增长迅猛的原因之一。赵鹏公开披露,直至事件发生前,在BOSS直聘发布第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2016年9月,BOSS直聘宣布获得C1轮及C2轮共计2800万美元融资。彼时,赵鹏表示,“一家创业公司不能永远靠红利活着,而应当遵从行业发展规律,用耐心浇筑用户价值。”都是钱烧的?创投界对于投资的项目,一直有赌“赛车手”与赌“赛道”的说法。互联网招聘行业目前是较热的“赛道”之一,赵鹏也是被看好的“赛车手”。《中国经济周刊》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14年以来,BOSS直聘、猎聘网、拉勾网、兼职猫、魔方招聘等招聘网站,累计获得了数十亿元投资。其中,BOSS直聘自2014年1月以来获得了数轮融资,总金额保守计算超过3亿元人民币。从公开信息看,BOSS直聘的投资方都“来头不小”,包括“投资女王”徐新掌舵的今日资本、小米董事长雷军创立的顺为基金等。作为资本的宠儿,BOSS直聘却因虚假招聘一事遭到诟病。事实上,求职者通过BOSS直聘平台找工作,被骗至传销组织的案例早已在知乎、微博等多个社交平台曝光,但招聘方信息审核问题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分析人士认为,造成BOSS直聘审核宽松的背后原因是对业绩的追求。过严的审核无疑会提升平台运转的难度、延长平台数据爬升的时间。一位投资圈人士透露,“看过这个项目,数据跑得特别不错”。BOSS直聘华东市场前公关经理朱利安发文称,在公司成立到2016年上半年期间,BOSS直聘一直保持着非商业化运营,也正是在那段时间里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但随着2016年下半年,公司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各种付费工具、付费活动业务全面推广,产品和团队的重心开始转移。今年7月,在BOSS直聘上线3年之际赵鹏表示,“希望能以‘结实的’盈利能力,在36个月内完成IPO。”冲刺IPO,意味着BOSS直聘要尽快实现盈利。实际上,虽然在APP用户活跃度上排名第三,但BOSS直聘与行业前两位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BOSS直聘拥有1000多万C端用户,而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1job的注册用户分别达到1.35亿、1.09亿。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净利润分别达到5.7亿元、2.8亿元。谁该为虚假招聘负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网上诈骗事件中,网络兼职诈骗占40.8%,利用虚假招工信息诈骗占34.5%。易观智库认为,招聘信息不对称、虚假招聘信息的存在、招聘信息更新不及时,严重影响在线招聘市场健康发展。甚至一些老牌招聘网站也与BOSS直聘一样,只需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智联招聘则在网站注明免责条款:智联招聘仅是提供职位发布等信息的平台,不对应聘及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负责。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并不赞同这样的免责条款,“被利益蒙住了眼睛,不想审核信息,是非常错误的。”“我一直认为,招聘网站必须为消费者站好岗、把好关,原因有5条:招聘网站是平台搭建者,是规则制定者,是广告主挑选者,招聘网站拥有大数据,也挣了消费者的钱。尽管看上去求职者没有付费,是招聘单位付费,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刘俊海说。有舆论认为,大多数招聘网站并不单纯是免费的信息发布平台,而在收取费用的前提下,对招聘企业的信息进行了编辑、置顶,甚至直接刊登广告,相当于扮演了广告发布者的角色,应该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朱利安在文章中称:包括BOSS直聘在内的互联网招聘企业控制着本该受保护的应届生接触企业的第一入口,但他们却通过付费工具、放松审查、纵容虚假等有意无意的手段,把指引年轻人职业的一部分路标引向邪恶欺诈的地狱。互联网虚假招聘,谁该承担监管责任?刘俊海表示,这应当是跨部门的监管,涉及工商、人力资源、公安、网络安全等多部门。但目前看,这些部门并没有实现很好的联手,在监管上有漏洞、有盲区。“市场可以失灵,监管不能失灵。我建议以此为契机,相关监管部门要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招聘市场、取缔虚假招聘的规章,携手加大监管力度。”8月10日,BOSS直聘官方发出公开道歉信,称坚决拥护北京市网信办和天津市网信办对BOSS直聘开展的依法联合约谈,坚决落实整改要求。
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如今,通过网络平台搜索职位信息、填写发送简历来找工作机、找兼职的人数已经不少。不过,在今年3月,360公司曾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消费维权报告》显示,从2016年猎网平台收到的全国主要网络诈骗维权举报情况看,虚假兼职是举报数量最多的诈骗类型。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姚冬琴
责任编辑:张诗茹_BJS4795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热门文章
刚刚,支付宝官方再次发布重大利好,阿里决定在10亿红包的基础上再次追加10个亿,全面反馈老用户。这次支付宝发飙,主要在三个方面升级,一个是扫码赚钱红包金额将翻倍...
把一百万存进余额宝的话,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呢?很好奇吧!让小琴里来算一算吧。借用一张网友的截图,一百万存入支付宝一天收入够小琴里一个月的工资啦!...
最近有一位女子就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真的是太幸运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账户凭空就多出了巨款,还以为在做白日梦呢,不敢相信!...
随着招聘网站的兴起,现在大家找工作也都是网上投简历的,不过网上会有一些虚假招聘信息,怎么看boss直聘的真假?boss直聘分辨公司真假?8月初,一位23岁的东北...
随着李文星事件的发酵,boss直聘的一些问题浮出水面,很多人都在问boss直聘靠谱吗?boss直聘是一家怎样的公司?下面来看下boss直聘这个网站如何。boss...
很快多在boss直聘上面找工作,但是在投简历这块却遇到问题,boss直聘不能投简历吗?boss直聘简历投不了怎么回事?boss直聘怎么发送简历?首先呢,小编先要...
今天Boss直聘就李文星事件发出道歉信,可能有些人还不清楚此次事件,Boss直聘道歉怎么回事?Boss直聘为什么道歉?下面一起来看下吧。近日,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
近日,网上曝出的“李文星事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那李文星事件是怎么回事,与之有直接联系的BOSS直聘又是如何回应此事的呢?日,东北大学资...
其它行业新闻信息
1234567891011
热门微商货源
1234567891011
淘宝网店怎么开,找免费开网店货源,欢迎来到53网店货源网。本站的货源信息由会员发布,请妥善交易!
-|--|--|--|--|--|--|--|-
投诉、建议联系邮箱:9386542⒊◎qq.Com (请尽量发邮件联系) QQ: 广告联系 QQ: 交流QQ群:(禁止任何广告)
& sh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Boss直聘被指陷传销骗局 多家网站存在虚假招聘_网易财经
Boss直聘被指陷传销骗局 多家网站存在虚假招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Boss直聘被指陷传销骗局 多家网站存在虚假招聘)
暑期的烈日下,学生时代的尾巴,也从知了声声中悄然溜走,毕业季就这样结束了。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首先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8月初,一则“求职少年李文星之死”的新闻成为焦点。一位23岁的东北大学毕业生,原本走在求职的路上,却意外死在天津郊区的水坑中。整个事件指向社会传销,而给传销机构“牵线搭桥”的,却是创业项目Boss,而该平台成立以来备受资本关注,投资方包括“系”的顺为资本、“投资女王”掌舵的今日资本等机构。更值得关注的是,招聘平台审核不严,在多个招聘网站都存在,在资深HR眼中,58同城、赶集网等老牌招聘平台“也不靠谱”。Boss直聘未审先发资料显示,Boss直聘成立于2013年12月,公司旗下有三款产品,分别是看准网、Boss直聘和店长直聘。其中,Boss直聘主打移动端,于2014年7月在苹果应用商店正式上线。Boss直聘的招聘模式,是让求职者和老板之间直接对话。根据公开数据,截至2016年8月底,Boss直聘已拥有注册求职者1065万人,注册职场BOSS人数181万人,每日在线职位183万个。求职少年李文星,就是Boss直聘的注册用户之一。他被一家名为“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科蓝”)的互联网公司录用。然而,李文星没想到,这个“北京科蓝”是山寨公司。这家冒牌公司将李文星骗至天津市静海区,随后他便遭逢厄运。不少网友认为,虽然凶手尚未归案,但是求职平台难辞其咎。舆论指向Boss直聘审核不严,根据报道,记者曾经尝试以“北京科蓝”市场主管的名义,在Boss直聘上发布了一则Java的招聘,发布后10分钟内,就收到了18个求职者的求职意向。8月3日,《证券日报》记者也尝试通过Boss直聘发布招聘信息,发现如果拥有企业邮箱,依然可以发布招聘信息,造假招聘的门槛极低。关于审核不严的原因,Boss直聘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解释道,自成立以来,Boss直聘一直投入技术、人力资源进行招聘者的认证审核。“2015年初,用户还很少,招聘者多数都是初创公司,甚至筹备公司的招聘者。当时,为了便于招聘者上平台发布职位,我们的策略是:如果招聘一个职位,就 先发布,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 ;如果招聘者要一个以上职位,则要强制进行审核。2016年后,我们采取了企业邮箱认证的方式。对于没有公司邮箱的招聘者,采取营业执照认证的方式。筹备期的公司,没有营业执照,我们会要求他们提供名片、工卡、在职证明等。”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投资方共担风险无法回避的是,Boss直聘成立不久,借助互联网的风口极速扩张,吸纳了多方资本。赵鹏曾公开表示,截至2016年7月份,Boss直聘共完成了5轮融资,融资总金额并没有披露,不过投资方包括策源创投、玉另类投资、高榕资本、顺为资本、今日资本等。其中,今日资本是“投资女王”徐新掌舵的著名投资基金,而顺为资本背后则立着雷军。顺为资本的官网显示,雷军为公司董事长及创始合伙人,另一位创始合伙人兼CEO为许达来。根据媒体报道,BOSS直聘与顺为资本关系密切,不但为顺为资本旗下公司设立招聘专场,赵鹏还在顺为资本“并不难”系列第一期的CEO内部分享会上做过分享。那么,对于“李文星之死”,投资机构有没有审核的责?又承担了怎样的风险?“我们的投资人一直非常关注我们的审核机制。但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所以相信了我们的策略是可行的。”&赵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李文星的死亡不是我们平台直接造成,但毕竟参考了平台上的一些信息,这是严肃重大的事情,需要法律的最终裁决。同时,这确实暴露出了我们存在招聘者审核的漏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投资人的风险与求职平台的风险是绑定在一起的,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旦求职平台被确认触犯了法律,投资方的资金也有“打水漂”的风险。“招聘网站实质相当于广告平台,适用于《广告法》,网站应该尽到事先审查、事后监管的义务,事先审查不仅是形式上的审查,应该是实质性的审查,包括审核发布者的资质是否存在、发布者是否真实,如果平台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导致求职者受到损失,那么平台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还涉及刑事责任。”多家网站存在虚假招聘实际上,招聘平台信息混乱、审核不严的情况并不鲜见。2015年一则公开报道中的案例显示,有人利用“58同城”、“赶集网”等招聘网站,发布信息,从面试者处骗取“押金”。一位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张女士(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想通过招聘网站审核很容易,造假成本极低。“有的网站无需审核,稍微少一点的,审核也仅仅是上传营业执照,复印件就可以,这给造假者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和漏洞。如果办理假的营业执照,或者通过非法渠道拿到正规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网站也不会核查其真实性。”而取得营业执照复印件的方法有很多种,张女士具体举例称,员工买房、出国、申请居住证等情况,都需要拿企业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员工交给不正规的公司代办,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信息泄漏。
58同城公关负责人告诉记者,58有比较完整的安全体系,包括审核机制、安全预警、六大隐私保保护服务等,其中审核机制要求企业经过企业营业执照及相关资质审核,其他还包括组织机构代码审核、对公账户、企业法人等。不过,《证券日报》记者尝试发布招聘信息时发现,企业只需要提供上述要求之一,即可通过验证。“对于具体招聘信息的发布人,58集团目前已经全站实行了实名认证制度,目前认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实名认证、人脸图像及其身份信息认证等。”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
作者:谢若琳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Boss直聘李文星事件后 赶集网被曝发布虚假职位信息_凤凰财经
Boss直聘李文星事件后 赶集网被曝发布虚假职位信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8月以来,互联网招聘平台事件不断,先有李文星事件让Boss直聘深陷舆论漩涡;之后曝出赶集网发布虚假职位信息。《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互联网招聘平台频繁出现虚假信息的背后,单一的盈利模式似乎或是真正
8月以来,互联网招聘平台事件不断,先有李文星事件让Boss直聘深陷舆论漩涡;之后曝出赶集网发布虚假职位信息。《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互联网招聘平台频繁出现虚假信息的背后,单一的盈利模式似乎或是真正的痛点。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告诉记者,目前来看,主要的互联网招聘平台基本都是依靠会员费、广告费以及增值服务来盈利,主要以用户数量为盈利基石,单一的盈利模式导致招聘平台激烈竞争,企业想要生存,似乎也只能&混水摸鱼&,放松审核。审核不严8 月16 日,记者在中国互联网信用认证平台的&互联网诚信示范单位&检索中已经无法找到Boss直聘的名字。然而,这距离Boss直聘拿到&互联网诚信示范单位&的证书仅仅过去了29天。&诚信网站&认证实施机构北京盘石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表示,Boss直聘的&互联网诚信示范单位&资格已被取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李文星的尸体在天津静海被发现的第五天,Boss直聘拿到了&互联网诚信示范单位&证书。无独有偶, 8月11日,赶集网招聘平台出现大量认证为&上海迪士尼乐园&&川沙游乐园&等信息的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其中包括大量薪酬与工作不符的虚假职位。有求职者参加面试后才发现,不仅被以各种名义收取了几百元费用,而这份所谓的高薪工作也是不存在的。据《解放日报》报道,一天内多达百余名求职者上当受骗。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网络诈骗事件中,有34.5%是通过虚假招工信息进行诈骗,40.8%是通过网络兼职诈骗。为何互联网招聘平台成了一众骗子公司行骗的温床?招聘平台的商业模式或许可以解答这个问题。Boss直聘CEO赵鹏在李文星事件发后公开回应称,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根据58同城给记者提供的内部资料中显示,任何企业在58集团招聘业务中发布招聘信息,都需要经过企业营业执照及相关资质审核,另外还包括组织机构代码审核、对公账户、企业法人等。对于具体招聘信息的发布人,58集团目前已经全站实行了实名认证制度,目前认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实名认证、人脸图像及其身份信息认证等。然而,这些措施并未真正遏制虚假信息的传播,在58同城的控股公司赶集招聘平台中被曝光出现了大量的虚假招聘信息。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告诉记者:&招聘平台竞争激烈,除了全国性质的58赶集、智联招聘(纽交所交易代码:ZPIN)、51job、中华英才、猎聘、Boss直聘、拉勾网等等,还有各个区域的招聘网站,对于这些平台来说,盈利和规模最重要,所以平台对于企业的审核往往难以做到严谨,一般企业只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和缴纳平台服务费即可入驻并发布招聘信息,甚至有的平台地区还会&帮助&企业进行虚假认证。&记者了解到,Boss直聘面市之初就以去猎头化、中介化为卖点,直接采用MDD,即&移动+数据+直聘&模式,为老板与应聘者提供直接的交流机会。但是,这样的设想真的可以实现吗?&我们关注到有形形色色的人需要找工作,也有各种不同规模的企业需要招聘。这就好比一个金字塔。在塔尖的是大企业,在下面的是很多初创型的小公司,我们这个平台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招聘环境。&Boss直聘工作人员向记者答复道。智联招聘工作人员说道:&很多初创企业人员有限,这时公司很可能都没有自己的HR(人力资源管理),这样的话求职者接触到老板相对容易。但是,一旦企业突破了小型企业,人员急剧增加,老板怎么有可能有时间去和求职者聊天。&Boss直聘设想的是在减少沟通成本的情况下为求职者找到满意的工作,并将主要目标瞄准初创公司,这样的做法确实增加了Boss直聘的活跃用户数量。Boss直聘创立于2014年,如今用户数量已经达到千万,而这或许是资本市场最为看重的东西。&红海&厮杀事实上,近几年互联网招聘平台一直事件不断。2016年3月国家网信办曾依法关闭16家失信招聘网站,2017年6月智联招聘内部员工私卖求职者简历,再到现在的李文星事件以及赶集网虚假职位事件。事件频发的背后,互联网招聘市场实际上已经是一片红海。据了解,目前国内的互联网招聘平台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为代表的综合类招聘平台;第二类是以58赶集为代表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第三类是以BOSS直聘、猎聘网等为代表的垂直招聘平台。这些垂直招聘平台更多的是专注于一个领域或特定人群,比如,猎聘网主要面向高端人才,Boss直聘更专注于互联网行业。虽然招聘平台众多,盈利模式却比较雷同。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互联网招聘行业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第一,传统模式,即招聘平台同时从B端(企业)和C端(个人用户)收取费用,综合类招聘平台均采用此模式。第二,C端免费模式。招聘平台以求职者用户为中心,主要向B端收费,如企业完成招聘后平台按单提成等。然而,无论是哪种商业模式,用户数量都是企业盈利的重中之重。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移动招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招聘用户规模达到1.07亿,预计2018年将达到1.38亿。庞大的用户数量也吸引了资本的关注。2016年8月,Boss直聘完成了共计2800万美元的C1、C2两轮融资。这两轮融资分别由华映资本和高榕资本领投,老投资方策源创投、和玉另类投资、今日资本、顺为资本全部跟投。猎聘网也在2016年6月完成了D轮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众多资本在2016年杀入互联网招聘平台。此前,在Boss直聘C1、C2轮融资发布会暨帝都Boss千人大会上,领投方华映资本合伙人章高男表示,投资Boss直聘主要考虑到该平台基于移动端获取丰富数据,Boss直聘将这些数据进行用户分析和画像,从而实现产品的精细运营、对接,与淘宝、天猫等电商APP强调的&千人千面&是一个逻辑。记者发现,进入2017年后,互联网招聘行业鲜见融资消息。 &互联网招聘行业发展多年,已经趋近饱和。上游的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8同城都已经上市,中等企业如拉勾网、Boss直聘、猎聘网、100offer、脉脉等均在去年完成了一轮较大资金的融资,应该能运行1~2年。新生的创业型公司,如纳人(人工智能招聘)、智筹(高端人才兼职平台)遇到今年的资本寒冬,在没有用户数据和收入数据的情况下,很难受到资本的青睐。& 一位从事投融资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年末有可能会有相关企业的融资或者合并消息,也不排除一些企业会选择转型。&
A股复盘大师【fupan5988】:关注这个号的人都在股市赚钱了,资深分析师为你揭秘后市操作策略,次日热点早知道,让你提前布局,尽情在股市赚大钱。ps:定期抽大奖!
[责任编辑:白瑜 PF041]
责任编辑:白瑜 PF04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证券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129533
播放数:289747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联招聘找工作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