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身体无力应补些老年人吃什么补身体我母亲最近老是没力气– 手机

老人在家没精神,感到浑身上下没力气,不愿意说话,很...
老人在家没精神,感到浑身上下没力气,不愿...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老人在家没精神,感到浑身上下没力气,不愿意说话,很懒并且不愿意活动。发病时间大约有半年。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并无大碍。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治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呼吸疾病、过敏哮喘、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等
擅长:过敏哮喘、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等
擅长:哮喘、肺气肿、呼吸疾病等
共6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护士
专长:肛门闭锁,肛瘘,肛裂
&&已帮助用户:18637
问题分析: 您好,可能是气血不足,由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导致机体气血失衡,所以只要把体内的气血调整好就行了。意见建议:建议:食疗和药物要同时进行,食疗可以吃些西红柿,大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药物可以吃些东阿阿胶,当然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
专长:外科,尤其擅长神经外科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12345
问题分析: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可以考虑是需要排除贫血或者抑郁症的,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再针对病因治疗。意见建议:建议加强营养,保持心情愉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职称:医师
专长:皮肤科、痤疮、
&&已帮助用户:12911
问题分析: 你好,多考虑是气虚引起的,一般多见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头晕,面色苍白等!意见建议:平时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多食山药,薏米,芡实,大枣等食物,可以口服八珍丸,补中益气丸治疗!
职称:护士
专长: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
&&已帮助用户:9109
问题分析: 你好,病人的症状应该不是什么大病,可能是身体虚弱的表现,老年人,精气日益亏损,如果调理不合理,很容易导致身体虚弱,无精打采。意见建议:建议,老人家的这种症状,可以用中药来调理,需要补气,滋补肾精,平时也可以炖个人参服用,会有一定的效果
职称:护士
专长:内分泌
&&已帮助用户:1425
问题分析: 您好,人现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身体状况会日益衰弱,身体的脏器会发生一些退化甚至是病变,而且他的一些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也随之下降,也无法再充足的接受外来的新知识文化,和年轻人之间的隔阂和差距也就日益明显,对于老年人来说最大的不适还有孤独,这样就让老年人更加的压抑,您现在的状况就如医生先前对您说的,无什么病理上的病,也许最多的还是心理上的病。意见建议:您好,对于您现在的情况我建议您消除忧虑,建议您要有一个合理的生活习惯,要饮食健康卫生,生活上还要积极向上,多参加业余活动,培养一些爱好,有了兴趣就愿意去那干一件事情了,还有就是老年人容易孤独寂寞,这就更要调整心态,最好多做一些运动多和年轻人交流一下,多接收一些新鲜事物,对您会有帮助的,祝您愉快。
职称:医师
专长:皮肤科
&&已帮助用户:72176
指导意见:你好,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可以考虑是需要排除贫血或者抑郁症的,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再针对病因治疗。
建议加强营养,保持心情愉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问老年人总感觉没力气怎么回事
职称:三级营养师
专长:蜂胶片,维生素E,芦荟,健康调理
&&已帮助用户:52535
健康指导:要调整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吃的东西要消化好,并且吸收好。
饮食均衡且注意饮食清淡,食物品种要多元化,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如白菜、梨等,并补充蛋白,维生素。少吃盐腌、变质食物;如 肥肉 、冰淇淋,辣酱等少食;少吃 火烤、纯热量食物;少吃蛋糕、汽水、 咖啡等。
问老人总感觉没力气是什么原因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13162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老人的情况和症状考虑是脑血管疾病的问题,不是缺钙的问题,建议最好到神经内科系统检查看看,确诊后积极对症治疗.
问老年人全身乏力,没有精神是什么原因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71081
病情分析: 神经内科看看,会不会是神经衰弱症。和你工作、心情有很大的关心。意见建议:先排除下有无器质性疾病,有无贫血,然后自身能不能感觉生活的一些变化导致自己身体的变化。估计神经衰弱症可能性大。正规治疗加心理疏导。
问老人没精神,没力气,吃什么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胃炎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31593
病情分析: 老人没精神,没力气,吃什么好。你好,年纪大的人,身体所需和年轻人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老年人的饮食要注意:多吃粗粮、杂粮:谷类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小米、高梁、荞麦等。经常食用大豆与豆制品:大豆营养丰富,但整颗豆粒煮熟亦不易咀嚼消化,必须煮烂。大豆中有皂甙,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有延缓衰老作用。意见建议:建议,您要密切关注老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出现不适应的变化及时就医。谢谢您的咨询。再见。
问老年人没有精神说话没有力气,浑身无力。
职称:其他
专长:皮肤过敏
&&已帮助用户:128086
病情分析: 人之所以疲劳就是因为人体所需的营养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补充的原因!意见建议:所以只要一日三餐饮食均衡,多吃青菜水果,多运动锻炼身体。
问70岁的老人乏困无力没精神,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62637
病情分析: 您的情况还是体虚引起的,您还是需要慢慢调养的,平时需要注意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祝您身体健康!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由于每个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特点不同,在饮食上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哮喘疾病患者除了及时的接受治疗以外,科学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引流可以排除积痰,减少继发感染,减轻全身中
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使患儿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百度联盟推广
周身乏力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当前位置: >
百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帮助选择][皮肤综合][帕金森][消化内科][生殖孕育][白癜风]
[帮助选择][皮肤综合][帕金森][消化内科][生殖孕育][白癜风]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向日葵之瞳)
(明天怎麽过)
第三方登录:不上火的生活(传统中医健康清火秘笈)
“火”是人赖以生存的生机,就像万物赖以温煦的太阳。”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阳气,保证着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转。
火力壮的人会衰老得慢,抵抗外邪的能力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以及时侦察到癌细胞的蛛丝马迹……但稍有异常,”火”就成了消耗元气的罪魁。所以古代医家说:”捍卫冲和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体无”火”就没了生机,而人体上火就是消耗生机。在保火和去火之间把握一个尺度,才是高明的医师和高明的保健方式&去火既势在必行,又要谨慎从事。
有经验的老中医即便是去”贼火”,降”相火”,也懂得投鼠忌器,特别是选择性质苦寒的入肾经的药物时。因为入肾经的去火药,比如黄柏、知母,会影响到人体的下丘脑&性腺这个内分泌轴的功能,从而影响人的性欲……而这也是影响人体正常生机的开始。明&张景岳《类经附翼》:”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
万物因为阳气而生,也因为阳气而死,不是阳气能置万物于死地,而是有阳气则能生存,无阳气就要死亡。
没有火力的血是死血
清&唐宗海《血证论》:”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血脱而气不脱,虽危犹生,一线之气不绝,则血可徐生,复还其故,血未伤气先脱,虽安必死。”
血是气的载体,推动血的是气,人的生命全赖于气。如果是失血但是气还在,虽然危险但还可以有生命,至少留有一线生机,血可以慢慢地长。如果是血虽然没伤,但气已经脱了,虽然看似安全,最终必死。
本书的主旨是要推崇一种”不上火”的生活,而和平、正常之火却仍是人之生命必需,不可缺的。这和平之火就是阴阳中的”阳”、气血中的”气”,它的重要性明代名医张景岳给过定论,所谓”阳来则生,阳去则死”,阳气就是人赖以生存的火力。
大约5年前,我陪发明”排毒养颜胶囊”的姜良铎博士到北京协和医院的ICU病房,去会诊一个脑出血手术后昏迷不醒的病人。姜博士是中医内科专家,擅长处理这种高烧、昏迷的危重病人。
那病人做了开颅手术,已经把脑子里出的血取了出来,但始终昏迷,高烧,神志不清。我们去的时候,他手术刀口的血迹还在,但翻在缝合线外的皮肤干枯了,变得很焦很薄,好像不是活人身上的伤疤。姜博士看了看病人状况,不乐观地摇头说:”元气不行了,没火力了,气血双虚呀!”一起会诊的协和医院主管医生有些不解:”这个病人刚刚化验的指标都还正常,并没有贫血的迹象。”姜博士指着病人的刀口和耳轮说:”就算是有血,也是死血了,身体不能用,你看这里,都干了……”就在姜博士会诊后的第三天,那个病人带着一个都没有少的血细胞去世了。
这就是中医的理论。只有血,即便血细胞一个都不少,血色素充足,指标合格,但只要没有气,血就不能被利用,人也就没有生机。就像唐宗海所说”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这个气就是人体的”火”,就是各个器官的功能,就是生命必需的能量。人活着必须有能量作保证,各个器官组织才能行使自己的功能。这就是火的作用,中医对火更正规的叫法是”元阳”、”阳气”。
“元”是最初、最根本的意思,”阳”是人体的能量,元阳、阳气就是人身最根本的能量、最根本的动力,是它推动着身体各个器官机能的运转。
人身无火犹如天空失去太阳
《素问》:”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人身之于阳气,如同天空之于太阳,人身失去阳气,寿命就不能长久了。天空有太阳才有光明。
中国文化中有”阴”和”阳”的概念,中医尤其讲究这个。”阴”是指有形的、冷的、暗的、静的东西,具体到人体,就是血、精、津等等。而”阳”是指无形的、热的、明亮的、动的,具体到身体,则是器官、组织的功能,也称为”阳气”。
在阴和阳之间,中医乃至多数中国人都更重视阳,也就是更重视人体的火力。
《素问》是中医的理论基石,其中写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相当于自然界的太阳一样重要。
明朝张景岳的比喻更加具体:”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太阳和阳气分别是自然界和人体的”主旋律”,人身无火犹如天空失去太阳。
金元时期的名医朱丹溪将上火列为主攻方向,他是中医中对”火”的问题研究得最透彻的一个,算是上火理论的创建人了。他更进一步,说就像自然界的太阳总比月亮大一样,他认为人体也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意思是说,即便是正常状态下,人身的”阳”也是多于”阴”的,总是处于微微上火的状态。因为,人只要活着,就需要火力,因此人体也时刻处于被火消耗的阴虚边缘。
这个”阴常不足”的学说现在很被认同,所以中医一般会推荐年过40岁的男性适度地服用六味地黄丸这个平和的补阴药,就是考虑到连续40年火力的运转过程中对阴的耗伤。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火”,就是有阴而无阳,有血而无气,类似有米没火做不成能供身体用的熟饭。老话说”人死如灯灭”,人死后身体很快变凉,就是因为元阳耗竭了,和油尽灯枯是一个道理。
唐容川《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运血者,即是气。”
血要靠气的推动才能正常运行。
中医治疗血虚从不会单开补血药,不会只让病人吃阿胶、红枣、桂圆,也绝不相信单纯补铁如吃硫酸亚铁就能解决血虚。
单纯的补血药物和食物能使你不贫血,使你的血细胞达标、结构正常,但不能改变你的血虚状况,尽管指标正常,可就是没精神,没力气,因为你功能不行,类似有米无炊或米多火小,饭是熟不了的。
所以,即便不贫血,只要血虚,缺乏火力,仍在须补血之列。而且,补血一定要在补血药如阿胶、生地、桂圆之外加上黄芪、党参之类的补气药,这个方子才能动起来,才能使血细胞背负氧气的能力增加。中医讲究”气为血之帅”,就是说血需要有气的统率、推动才能运行周身,才能发挥作用。
中医有个著名的补血方剂名为”当归补血汤”,其中只有两味药,一味是当归(这是妇科”圣药”,补肝血作用极佳),一味就是补气的黄芪。有意思的是,虽然号称补血汤,但补气药黄芪的剂量却要5倍于补血药当归,这充分说明通过补气才能最终生血。
有一种病叫红细胞增多症&你一听会觉得:红细胞多了有什么不好?就不愁会发生贫血了呀?却不知,生这种病,红细胞过多,血液黏稠度会增加,血流变得缓慢,全身血管都扩张充血,非但没给人提供必需的氧气,人体微循环还会因血细胞过多变得更差,更容易出现血栓,所以要把人体多出的血放掉作为治疗。其中的道理也简单:人体的火力只能煮熟那么多米,米多了,火不够,做出的饭就要夹生了。
夏天可以喝点生脉饮
夏天时人应该适当喝点生脉饮,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出汗的体弱者。生脉饮里除了有党参之外,还有五味子和麦冬,五味子是收敛的,防止汗出得太多而伤元气;麦冬是补阴的,帮助把失去的阴液补回来。这是夏天体质虚弱的人可以照吃不误的一个补剂。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二脏(指肝肾)皆有相火,而其系上属于心。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易动,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皆暗流而疏泄矣。”
肝肾两个脏腑如果有火,叫相火,而心火是君火。如果心被事物所触动,情绪受到干扰,相火会随着心动而妄动。相火妄动了精微物质就要悄悄流失、耗散了。
很多人都知道,上火不能一概而论,要分虚和实。
实火,也就是身体壮实人的上火。一般是阴还处于正常水平,但阳超过了,是绝对地多了,人就火大了,用牛黄解毒丸、黄连清胃丸之类的去火药清热绝对没问题,这些药能把冒尖的那一部分阳给消下去。
而虚人的上火,是阴低于正常水平,把并不壮实的阳显了出来,是相对地多了,不是真的火大,而是阴虚。对这种虚火,一般需要吃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把虚下去的阴补上来,好与正常的阳对应,使阴阳找补平衡。
同是上火,虚实不同,一个需要泄,一个需要补。
怎么判断何时该泄,何时该补呢?有几个特点可以掌握。
凡是疾病早期,身体壮实,胃口大好,喜欢吃肉,面色赤红,大便干燥,口臭口苦,同时不会轻易就感到虚弱、无力的,这一般是实火,极端而典型的例子比如张飞、李逵类型的,有孔武之勇,大多是劳力者,治这种上火也相对简单,痛快地泻一次肚,火就去了大半。
凡是疾病后期,身体消瘦,食欲不振,面色特别唇色是嫩红的,男性嘴唇也会像女人一样娇艳,而且总感到腰腿酸软无力,心思也较重,容易失眠,也容易为物所感,整个人处于一种消耗状态中时,他们如果上火,一般就是虚火了。
这种人在言情小说、电影中很多见,多是命运不济的情种,多愁善感,感情不顺利,失恋或者单恋。比如电影《胭脂扣》里梅艳芳饰演的如花,消瘦失神,郁郁寡欢,是劳心者,典型的因情致虚。
梅艳芳本人就是个阴虚体质,消瘦,敏感又多情,据说她至死都深恋着刘德华,对谁都要念叨,这份感情至死没能如愿……梅艳芳未遂的感情帮她演活了《胭脂扣》里的如花,也把自己带入了绝症。她的子宫癌,很难说没有情绪问题。
中医讲”七情化火”,”七情”就是七种异常的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一种情绪没得到宣泄都会积蓄,化为火,这种火是典型的虚火,会暗耗掉身体的元阴、肾阴,乃至危及生命。
导致阴虚上火的,肯定有身体因素,比如疾病消耗、治疗错误或饮食失当,更重要的就是情致不舒畅。现代人欲望重重,情绪问题常常超过了身体问题,往往由心神动导致肝肾之精耗散,造成阴虚比阳虚更常见。
张景岳《类经附翼》:”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饮一溲二,以致源泉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阳不足,水亏于下之消证也。”
阳气虚弱到不能蒸化水液的程度,水的精微就不能遍布周身了。水只降不升,就会喝得少而尿得多,就像源泉不能滋润,土地就要干枯,属于阳气不足导致的消渴症。
中医里说的上火和自然界的火有共同点,都是燃烧,都要烧掉水分,所以上火时人会因为缺水而口干。有一种口渴的人属于阴虚有火的体质,喝水是想自救,但因为体内有火有热,喝进去的水很快就被蒸出去了,所以总喝水总觉得渴。
如果这个人比较瘦,喜欢喝水,而且还爱吃,胃口特大,且大便干燥,那么除了要养阴,还应该化验一下血糖。这种阴虚有火很可能是糖尿病的先兆,糖尿病在中医里被称为”消渴”、”消证”。
现在糖尿病发病已经明显年轻化,30岁的人就可能得这种病,特别是父母就有糖尿病的,就更要提高警惕了。糖尿病就是由胃火盛导致胃阴虚乃至肾阴虚的。
还有一种口渴,嘴唇也会经常干,特点是渴但又不想喝水,或者喝水之后感觉水就汪在肚子里,停在那儿,上不解渴,又排不下去,同时还会有大便费劲。这种情况既不是上火,也不是阴虚,而是气虚。往往是由于元气太弱,不能使营养物质输送上去导致的,如果用中医辨证的话,大多属于”阳不化气”。因为阳气虚,水虽然喝进去了但不能布散,蒸化,很快就全尿出去了,严重的会”饮一溲二”,就是喝一杯尿两杯,出的比进的多,”有降无升”,因此会不断地口渴。
这时候就不能去火,而要吃补药了,把人体火力增强了,才能使水为身体所用,比如补中益气丸之类的就比较合适,吃了之后,口渴和大便不通的问题会同时解决,这种口渴和便秘的根本是因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吃补药能帮助把清气升上去,使浊气降下去。
上火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也是中国人的讲究。不是西方人不上火,西医把上火说成是一种身体的应激。身体的应激是种本能,在遇到非常状况时会发挥作用。
夜尿多提示你老了,拉得快说明你年轻
明&张三锡《医学六要》:”睡则遗尿,责之肾虚。所以婴儿脬气未固,老人下元不足,多有此证。在婴儿挟热者居多,在老人挟寒者居多。”
睡觉的时候遗尿是肾虚引起的,婴儿容易遗尿是因为他们肾气还没发育充足,年岁大了遗尿是因为肾气已经虚了。婴儿的遗尿属于热性的多,老年人遗尿寒性的居多。
判断一个人是否开始衰老,可以看他起夜的次数。次数越多,且每次都有很多尿,就说明人肾虚。即便是年岁未老,那也说明身体有先衰的兆头,是因为肾阳不壮、元阳不足、火力弱,没有足够的热量蒸发水液,水只能从尿排出去,这种现象在中医里被描述为”小便清长”,病情多属寒性。
“小便清长”,一是说尿的颜色白,一是说量多,都是阳虚人的特点。如果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就已经不算毛病了,因为人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火力逐渐减弱,老年人大半生已经消耗掉了大部分能量。而如果才刚40岁就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治了,否则其他早衰问题会接踵而至,比如怕冷,衣服穿得比其他人早一个季节,稍微运动几下就呼哧带喘,性功能也出问题,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人有三个特点:说得快,走得快,拉得快。”说得快”说明人思维敏捷,反应快;”走得快”说明人运动协调;”拉得快”说明人肠道功能好,中气足。
一般孩子的大便都很快,因为他们火力壮。一旦中气不足,清气不往上升,浊气也就不往下降了,大便就不畅快了。对这种状况,要用补中益气丸,为的是把火力补足。相反,如果用了去火药,中气只会越去越虚,这种通便其实是饮鸩止渴,以后大便会更费劲,往往两三天才有一次大便,仍拉得不痛快,有时费劲到满头大汗,量却很少。这是气虚,肠蠕动无力,不能推动。
明代张景岳有个方子叫”济川煎”,里面全是补药,包括补血的当归,补肾阳的肉苁蓉、牛膝。一般人绝想不出这是治便秘的药,而用它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便秘便闭,效果非常好。
2.植物的种子能壮阳
种子确实也是植物中能量最高的一部分,因为种子是为一个即将萌发的生命贮备能量,所以吃种子确实有增加能量、补助肾阳的作用,用这类药物治疗因为火力不足带来的问题确实有道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赵进喜是肾病科主任,主要治疗西医的肾炎和中医的肾虚。他经常向火力不足的病人推荐一个古方叫”五子衍宗丸”,现在在一般药店就可以买到。
这个药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由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等五种植物的种子组成,最早是专治男性肾虚、阳痿、早泄的,后来扩展到治尿频、遗尿、夜尿多、流口水,乃至妇女白带多也适用。其实这就是从根本上振奋人体的火力,因为夜尿多、白带多、流口水,归根结底是肾阳出了问题,是火力不足引起的。
这个药由5种植物的种子组成。为什么用种子?《庄子&渔父》说”同类相从,固天之理也”,就是说,古人把同声的东西视为同一性质,比如把种子和孩子视为同一性质。中国人结婚时往床上放枣和栗子,期望早生贵子的道理也是从这来的。中医脱胎于哲学,”五子衍宗丸”也带有中国古代哲学的味道。
其实,种子确实也是植物中能量最高的一部分,因为种子是为一个即将萌发的生命贮备能量,所以吃种子确实有增加能量、补助肾阳的作用,用这类药物治疗因为火力不足带来的问题确实有道理。
北方人在立秋时讲究”贴秋膘”,就是多吃肉,为冬天储备能量,补足阳气。现在吃素食的人多,如果不吃肉,可以多吃种子类的各种干果,比如花生、榛子、核桃,借种子的能量储备过冬的阳气。
如果你身体特别瘦弱,又要频繁用脑,那么每天早餐中应该加点坚果,借用种子的阳气增加火力,因为大脑工作时消耗的能量非常大。可以每天吃一两个核桃或胡桃、六七个杏仁或者一把榛子。研究发现,核桃是目前效果最肯定的可以改善脑功能乃至延缓老年痴呆发生的食物。
要注意,胡桃性质热,容易上火的人要谨慎。胡桃是江南的特产,那里水泽充裕,可以缓解胡桃的燥热之性。如果是北方,特别是春秋干燥时,要每天少量,但要坚持,可以放在麦片里和牛奶一起吃,能改善火力。
3.推腹也能增强人体的火力
推腹疗法据说可以治疗很多慢性病,包括非实火引起的便秘。推腹对慢性病的治疗其实不是针对哪个疾病按揉哪个穴位,而是整体提高人体的火力,驱邪外出。
中医是重功能、轻结构的,而功能上的异常往往早于结构上的异常,仪器上检查不出来的,人却能提前感觉到蛛丝马迹。遗憾的是,现代人非要仪器证明了才相信真的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会贻误病情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的汤立新医生,是针灸大师姜偮君的研究生,由于医术高明,曾被请到阿联酋迪拜做过”御医”。根据多年的诊断经验,她发现穴位会早于仪器检查表现出疾病的征象。比如按位于手腕关节尺侧的、属于心经的神门穴,如果病人觉得疼,就需要去查查心脏;按位于腿上、属于胆经的阳陵泉穴感到不舒服的,做个胆囊的B超就很必要。每次都能被她说中。
不仅是穴位,病人不能解释清的异常感受也有预报的价值。有个女病人夜里大脚趾突然红肿疼痛,但她在白天绝没有崴脚的记录。医生怀疑是痛风,去化验却没发生问题。因为没有异常指标,自然不能用药,结果这种疼痛持续了半年,再去查,血尿酸的异常升高才体现出来。
化验指标、心电图变异,都是结构变化后才体现的,而功能的异常早就显现了。推腹&按摩腹部的穴位,用的也是这个原理。就是通过安抚已经在报警的穴位,对问题经络作个疏导,不等其发展到结构出问题。
推腹,可以随意地推,就是推肚子&可以用手指肚直上直下地推,还可以用掌根或拳头轻轻地敲打。有的人会打嗝、放屁,然后就舒服了,推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很多人推腹几天不见效就着急了,其实要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积累的东西也许是三五年的”成果”,有时候推一两个月乃至半年才能解决问题。
人体12条经络都通过腹部,推腹等于是对这些经络的集中治疗,很适合作为各种慢性病患者的保养方式。有人推腹时会发现有硬结或水囊似的东西,推不下去。这个时候一定要看看,硬结是压在腹部的哪条经脉上。顺着这条经络,在腿上也会找到相应的痛点,揉一揉,肚子上的结也就散了。像这样去医院查可能查不出什么问题,但这种气长期排不出去,就会造成气滞血淤。
老人很讲究肚子不受凉,夏天睡午觉也一定要用薄被盖肚。不是单纯防备胃肠受凉,其实是保证经过腹部的各条经络以及和它们联系的各种功能不要因为受凉而凝滞。推腹促进了肠蠕动,也给穴位做了一次按摩,有补益效果,提升整体的阳气。
4.虚人得感冒,补药照常吃
《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人体正气充足的时候,外邪是不可能侵扰的,邪气侵犯的地方,必定是正气虚弱的地方。
上火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也是中国人的讲究。不是西方人不上火,西医把上火说成是一种身体的应激。身体的应激是种本能,在遇到非常状况时会发挥作用。
我有个同事去西藏,遇到一头藏獒,去逗它,结果藏獒追过来……她已经46岁了,向来不好运动,情急之下居然从一个一米多宽的沟上跳了过去!无他,这就是应激能力。
人在什么时候会失去这种应激能力?自然是有心无力的时候,具体到身体,就是无火了。比如人老了,或是被慢性病消耗得很虚、未老先衰了。
现在有种说法是:为了保持健康,每年最好让自己发一次烧,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更恰当地说,这是在发掘自身的潜力,振作一直处于舒适状态的免疫系统,保持应激能力。
人体遇到病毒,细菌感染,一般都要发烧。体质好的人,或者年轻人,有应激能力,可能一下子体温就升到39℃了。也有一种人,一辈子也发不了几次烧,即便遇到病毒感染。这种人肯定是白皮肤,就是胖也是白胖虚胖的,比一般人怕冷,而且动不动就觉得累,走几步就会喘。那种胖是他属于阳虚、气虚的证据。这种体质的人,火力往往不旺,应激反应能力弱。这种人,或者是慢性病人,或者是体质虚弱的老人,一旦感冒,或身上长疮,皮肤感染,你看医生给他的药方,如果在清热解毒药之外还开了人参、黄芪之类的补药,就说明他找对医生了,按照中医”托毒外出”的办法,用补药帮他把外来的病邪推出去。这是中医治疗虚人外感的法则,为的是调遣这类人的火力,唤起应激能力。
有个经典的方子可以变通使用,叫”人参败毒散”。就是在一堆治疗感冒发烧的常规药物中特意加人参,针对的是虚人感冒。针对身体虚弱、火力不壮的人的感冒,不用人参、黄芪之类的补气药是不可能把风寒抵挡出去的,用补药是助他的火力,提高他的免疫功能,把所虚之处尽快补上,避免外邪的侵袭。
人参败毒散是个古方,现在药店可能没有中成药,如果是体质虚的人感冒、怕冷、头疼、身上疼,只要舌苔不是黄腻的,舌头质地也不太红,可以用感冒清热冲剂(注意:感冒清热冲剂是偏温的,感冒去热冲剂是偏凉的;冬天着凉为主的普通感冒用前者,春秋季的流感用后者)配合人参;如果舌头偏红,有点内热,可改用西洋参来配,就是人参败毒散的意思了。
所以,别觉得一得了感冒发烧、气管炎,所有的补药都得停,也要分人,如果是体质很虚,还得加用补药呢!若病人此时的舌头很淡,舌苔不厚,则说明他的身体虽然虚,但胃肠是干净的;如果舌头很淡而舌苔很厚,那就要先清胃肠,比如吃中成药”二陈丸”或西药的”酵母片”,等舌苔干净了再进补,否则就是给了补药,药性也发挥不出来,因为他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
5.上火是白细胞的”集结号”
身体虚弱的人,如果皮肤有了疮,感染了(比如原来有糖尿病,继发皮肤感染了),一味给他用清热解毒的消炎药,效果肯定不好。身体壮的人感染,伤口会红肿、热痛,那是发炎,也是上火的标志。但体质很虚人的伤口是凉的,不红不肿,反而可能是干瘪、灰白的。因为发炎的红肿、热痛是白细胞聚集在伤口,准备一致对外。特虚的人,身体没有好的应激能力,白细胞没有能力聚集了。前面姜良铎看的那个脑出血手术后的病人,没有痊愈的希望,就是因为他的火力已经弱到了连伤口红肿出脓的能力都没有的程度。
脓是什么?脓就是大批为了抗击病毒细菌而战的白细胞的遗体。体虚的人伤口溃烂,脓很少,而且清稀,久不收口,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白细胞派到战场上去,还是火力不足导致的。常人吃了会上火的黄芪这时候就会被用到,用它是为了托举内陷的阳气,提高白细胞的数量和战斗力,把邪气顶出去。黄芪是甘温的,和杀死白细胞的去火药的苦寒正好相反,能”托毒外出”,升高白细胞。
宋代《圣济总录》:”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不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或余赘,及郁结雍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
肿瘤之所以生成,是因为气血凝滞不流通;只要气血运行顺畅,身体就不会有异常的赘生物。瘤子都是趁着气血的郁结,壅塞而发生的。
1.过敏体质的人不容易得癌症
《灵枢》:”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
人体的气血在温暖状态下才能正常流通,遇到寒冷就会淤滞不畅。
为了给过敏性鼻炎的病人找新的治疗办法,我在”MSN中文网”的”名医讲坛”直播现场采访过北京人民医院的耳鼻喉科余力生主任,他是留德的医学博士。
余力生给过敏性鼻炎这种不要命但折磨人的”绝症”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病人只要不离开过敏原,就会一直过敏,唯一的治疗办法就是离开,惹不起躲得起。但话又说回来,即便离开了原来的过敏原,几年之后病人又会对别的东西过敏了。比如原来是对花粉过敏,换了地方,过了几年可能改对螨虫过敏了,因为他们是改不了的过敏体质。
免疫系统过分敏感,把一般免疫系统侦察不到的东西都发现了,会引起轩然大波,导致打喷嚏流鼻涕甚至呼吸困难。这是天生的,和父母给相貌一样,是与生俱来的。
余力生又给了过敏人群一句极大的安慰话:”这类人可能不容易得癌症,也是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敏感。”现在的学说认为,人之所以得癌,是因为细胞在分化时出错了,出错的细胞可能变成癌细胞。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出错,是很难避免的生物现象。数不清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分化,错误肯定是有的,从年轻时就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错误会越犯越多。
敏感的免疫系统能很早就发现身体里出错了的癌症细胞。人到了老年,火力不足,免疫系统对出错的细胞没有及时发现,或对已经成了敌人的癌症细胞没有清除的能力,癌细胞就逐渐积累下来,直到成了癌症。
所以,人的癌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之后,因为人到了老年,免疫系统没有年轻人那么敏感,失灵了。美国有医学专家,对80岁以上的老人死亡后做的解剖发现,1/4的人体内有肿瘤,只是他们未必因为癌症而死。还有一位在欧洲的中国访问学者,做了200多个尸体解剖,发现80岁的老人,无一例外地体内有隐匿性的肿瘤,他推测,如果人的寿命能到100岁,每个人体内的肿瘤将达到3~4个。比如肺癌,现在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而且大多在70岁之后,已经被称为”老年癌”了。
上火在一定程度上就和这种忠于职守的免疫系统一样,是一种身体反应能力和自洁能力,保证了免疫系统的敏感性。所以说,不上火不是好身体,或者说不是壮身体,有点气息奄奄的意思。当然,这个气息奄奄也有它的好处,我们后边会说到。
如果你人还没老,阳气就先虚了,火力就先不足了,老人身上的问题也会提前出现在你身上,包括生癌问题。
2.阳光下扩胸可以防癌
金&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乳岩乃阴极阳衰,虚阳积而与,血无阳安能散,故此血渗于心经,即生此疾。”
乳腺癌是因为阳气衰微而阴气极盛,阳气衰微了血就不能保持流畅而不拥堵,淤滞的血液逐渐变生乳癌。
阳虚的人是癌症的易患体质&这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胡凯文教授在陈晓旭患乳腺癌去世时提出的论点。
中医将人的体质大致分为气虚、阳虚、阴虚、痰湿、血淤。阳虚体质的人一般肤色偏白,比其他人怕冷,性格也内向。”阳”就是能量,就是火力。阳虚就是整体的能量不足,包括身体和心理,所以阳虚的人容易情绪低沉、抑郁。陈晓旭有明显的阳虚特点,这使她演林黛玉能神似。
中医认为,肿瘤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不足导致的。阳气虚了,火力鼓动不足,血液淤滞,不能将吸收进来的营养物质充分消化。气血精微物质用不上,又排不出去,渐渐地就留在体内,从有价值的营养变成了无价值的淤滞,而癌症就是从淤滞开始的。
胡凯文据此认为,淑女比”超女”更容易得乳腺癌。
淑女待在闺房中,内向,好静,情绪压抑,很少活动,很少接受阳光和大自然的生机,没有欢蹦乱跳、性格奔放的超女有活力,阳气壮。同样的气血精微,超女很快就吸收了,吸收不了的就消耗掉了,排出去了;而淑女既吸收不了又没力气排出去,蓄积成淤,这就是癌症形成的前提。
对这点,不光是中医,西医也在逐渐接受。
北京肿瘤医院的前任院长徐光炜,既是肿瘤外科的医生,也是肿瘤病人的家属&他的妻子是肠癌,而且已经转移了。他是站在一旁看着主刀医生给妻子做完了手术的,所以他对肿瘤的理解和感受非常人可比。在一次”肿瘤宣传日”上,大家请他给肿瘤病人的康复提建议,他特殊强调的一点是”一定多在太阳下,多做扩胸运动”。
很显然,这个晒太阳绝对不是为了简单地补充维生素E,而是中医接受自然生机、振奋阳气的方式。扩胸运动也是中医舒展阳气的办法,因为胸部是阳经必经之处。长期伏案办公,阳经少有舒展的机会,体质上属于阳虚的比例就比一般人大。扩胸能抒发阳气,改变阳虚体质,是避免胸部疾病如心脏病、乳腺疾病的有效办法。
3.家中排行最小,火力可能最弱
有的人一生都处于一种病病歪歪的虚弱状态,但去医院却查不出问题,找中医呢,一般会说其是体虚,火力太差。这个”虚”可能是先天的,如父母生他时年纪很大了,或他是家中排行最末的。
姜良铎曾经给一个外企白领看过:每次体检她都没查出有问题,就是长得瘦小,每顿饭吃得很少,外出一遇风就感冒,稍累点儿就发烧,要么到下午就没精神了。姜良铎摸了她的脉之后,问:”你是家里老闺女吧?”结果还真是。她前面有4个姐姐,母亲生她时已经40多岁了。没别的,就先天不足。
妇产科医生常说,要生孩子的话,二十五六岁时生的孩子最壮实,过了35岁就最好别生了,因为生下畸形孩子的风险增加了。年岁大的母亲为什么生的孩子会身体不好呢?这和女性的卵子质量有关。
女性的卵子从一出生就随身携带出来了,等到十几岁,成熟了,开始有月经,就每个月排一次卵,这时候就有生育能力了。卵子随着身体,每天接受放射线、污染、电磁的影响,所以排出来的越晚,质量就越差,20岁时排出的肯定比40岁排出的质量好,起码少受污染辐射了20年,所以年轻母亲生的孩子身体要好些,火力壮。
4.”火力不足”也是一种长寿方式
中国有句老话叫”破罐熬好罐”,就是说,身体差的人有时反比身体好的人活得长。前提是,这个身体差只是功能差,结构上不能有问题。
当然,疾病消耗、营养不足之类的也可能造成后天之虚,更多的人是一种生理过程,自然而然地从年轻变老,从壮实变虚,这个虚是人类特有的。
对于这种人类始终想改变和弥补的”虚”,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小野教授提出一种新的生物观:虚、阳气不足,是人类特有的。这个”虚”是人体远比其他生物体高明的生存智慧,”虚”能使人类的寿命延长。低等动物就没有”虚”的问题,也没有因为阳虚引起的功能下降。
陈小野发现:许多一年生、二年生的植物以及开花植物中的单稔植物,比如竹子、龙舌兰,一生都在生长发育,直至开花结果,才急剧地衰老死亡,它的青春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秒!比如青蛙,在死前还在产卵,就是说它到了高龄仍有生育能力&也可以说,它一旦不能生育了,立刻就死。脊椎动物中冷血动物的生殖能力几乎不受年龄影响,龟的繁殖能力差不多也是至死方休。啮齿类动物,比如兔,一生都保持骨骼生长的能力,绝没有”人老腿先老”的骨质疏松的问题……
由此可见,植物、动物的青春和它们的寿命是重合的,生命会在最丰沛的顶峰轰然倒地,所以它们都没有”虚证”,或者说还没来得及出现虚就死了。
人的生育能力到四五十岁就开始衰减乃至完结,之后人就变得虚了,首先是不能生育了,体力也下降,进入养老阶段了。但那之后,人还有很长一段寿命。
植物或低等动物就没有这种”残喘”阶段,因为他们的青春一直持续到死亡前才戛然而止,没等到出现虚,也没有虚之后的那一段寿命。
所以,人类特有的”虚”,其实是一种节约火力、延长寿命的智慧,是一种巧妙的”怠工”方式,它能节省生命的能量。虽然不能保证生命的绝对质量,但可以延长生命的绝对长度,比其他物种有生存”心计”。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虚”,没火可上,未必是坏事,只是要避免人为地使自己上火,不因无谓地消耗进入”虚”。老年不能避免的、正常的生理性的”虚”是一种延长寿命的计策。反过来也可以推测:总是上火,肯定是要折寿的。
正常的人体之火是元阳,是”君火”。君子之火,有贵族气,守规矩,有度,只发挥生理效应,适可而止,不会为非作歹。和它相对的,中医称之为”元气之贼”,就是”相火”,是一种贼火。
1.性欲亢奋多是虚火导致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君火者,心火也,人火也,可以水灭,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者,天火也,龙雷之火也,阴火也,不可以水湿折之,当从其类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
心火是君火,如果过盛可以用黄连之类的加以抑制;相火就属于阴火了,要用黄柏之类的药物降相火。
上火就是身体里有了超出正常的、使用不完的能量,要发泄出去。上火,从一个角度说明生命力尚可,也预示着对生命力的消耗。比如年轻人的性欲亢进,也似一种能量发泄,那就未必是好事了,很可能是无欲或者性欲淡漠的前奏,往往被诊断为”相火妄动”。
正常的人体之火是元阳,是”君火”。君子之火,有贵族气,守规矩,有度,只发挥生理效应,适可而止,不会为非作歹。和它相对的,中医称之为”元气之贼”,就是”相火”,是一种贼火。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里称:”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是贼自然是来偷窃,偷窃什么?就是消耗正常的元气,或者说是干扰人正常火力的行使能力。这时候去火是为了对付这些不守规矩的”贼火”,”贼火”一般会导致肝肾阴虚。
肝阴虚、肾阴虚的时候,肝和肾的”阳”显得高出来一块,就会跑出来,跑出来的”阳”就是”相火”,是一种虚火,会继续消耗阳气,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肝的”相火妄动”时,人就会出现眩晕头痛,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比如我们见的很多高血压病人,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
肾的”相火妄动”时就会出现性欲亢进、月经提前、手脚心热、失眠等问题。要用归肝肾经的苦寒药物降火,否则那种亢奋的虚火就要耗竭身体,最后进入性冷淡、性无能状态。
重症病人临终前一般都会突然来了精神,原来昏迷的会突然醒来,而且胃口大开,跟好人似的,家属以为要恢复了,可医生往往在此时会提醒家属注意,没准”病危通知”就是这会儿下来的,因为这就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中医辨证时一般认为是从阴虚变成阳虚了,是蜡烛最后的光亮,之后就化为灰烬了。
性欲亢奋的发展过程也和重病时的回光返照相近。性冲动是通过一节一节神经的接续来完成的。神经和神经之间有个结构叫神经突触,受到刺激后会放出一种叫做神经递质的物质,神经递质会从前一节神经进入到下一节,传递冲动。如果突触长时间传递兴奋,使人持续保持亢奋状态,它内部的递质就会被很快用光,或是合成递质的原料会减少,被耗空,慢慢地,神经的冲动就传播不下去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耗竭,有心无力,心有余力不足了。人就会从亢奋的阴虚转为消极的阳虚,由原来的好色纵欲变成坐怀不乱,从性欲亢奋变成阳痿了。
为了防止性能量被耗竭,这个时候中医会用黄柏、知母之类的苦寒药清泻浮越的”相火”,抑制一下病人的虚性亢奋。在地黄丸系列的中成药里有个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黄柏和知母,是地黄丸系列里清虚火力量最大的,最能去虚火。
2.男性去火要慎用黄柏、知母
明&赵献可《医贯》:”自世之补阴者,率用知柏反戕脾胃,多致不起,不能无憾,故特表而出之。”
补阴的医生都应该知道去火的药物中知母、黄柏会克伐元气,后患严重,所以特意提醒。
中国中医科学院有个老中医,经常接治妇科男科不育不孕病人,他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的都是孩子照片,那些都是经他治疗后生下孩子的患者送来的,是他的成果。他每次给年轻人开黄柏、知母时都会迟疑一下,因为这两个药入肾经,他担心过分地泄肾的”相火”,会给年轻人带来副作用,使他们失去正常的性欲。
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经络归属:黄柏、知母入肾经,治中医所说的肾的问题;黄连入心经,治中医所说的心的问题;黄芩入肺经,当归入肝经;黄芪、大黄入脾经。不同的归经就是药物治疗时的不同定位,药物对自己所入经的疾病治疗起来更对症,效果更好。
同样是去火,心火盛时用黄连就比大黄对症,牛黄清心丸吃了就不会腹泻,因为药里没有入脾胃经的大黄;肺火盛时,用黄芩就比黄连对症,黄连上清丸虽然说是清上,肺和胃都属于上,但治肺火盛的咳嗽就不得力,更适合的是胃火盛的口疮。同样,肾阴虚导致的”相火妄动”时也可能长口疮,用黄柏就比黄芩、黄连对症,吃知柏地黄丸就比吃牛黄清心丸好。
中医去”贼火”,降”相火”的同时也很珍惜人体的正常之火,懂得投鼠忌器。特别是开去火药时,忌讳苦寒性质药物,使用入肾经的黄柏、知母更是注意,因为中医的肾和生殖、性有直接关系。
从西医理论说,入肾经的去火药,比如黄柏、知母,确实会影响人体的下丘脑(性腺)这个内分泌轴的功能,从而影响人的性欲。欲望也是一种火,但是正常之火,是用元阳做基础的。火去得太狠,就伤到元阳了,人就没欲望了。
比如”甲低”(甲状腺功能低下)病人,别说性欲,其所有的欲望都处于淡漠消极状态,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因为甲状腺素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激动作用,有点像兴奋剂,可以助长人体火力。甲状腺激素分泌低时,人就不兴奋了,就会火力不足,所以”甲低”病人的体温会低,其表情淡漠是欲望淡漠的外在表现。
中医对去火药很讲究,称”中病即止”,就是病好了马上停药,不为别的,就是怕伤人体珍贵的阳气。自然界有阴阳之分,光明的、温暖的属阳,黑暗的、阴冷的属阴。太阳属阳,月亮属阴。但太阳比月亮大,自然界由但阳气主宰。生物是从热量消耗低的物种,向热量消耗高的物种进化是的,从鱼→两栖类冷血动物→爬行性变温动物→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人是最高级的,热量消耗最高的,自然也是阳多于阴的,也是最容易”上火”的动物&这都是进化出来的火。
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过分脱水才变得更香的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它们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将可以温暖补益肾阳的硫黄埋在花下,促使花朵提前开放的花匠”绝活”,已经提示我们:食物过于精良就等于进补,进补就会导致孩子的青春花季的提前到来,也就导致本可以长得更高的身体提前”封顶”&这都是吃出来的火。
有个等式:欲望-实力=上火。我们被难平的欲火折磨得痛苦不堪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达到的欲望,我们要填平的欲壑远远超过了我们实力所能及&这就是想出来的火。
凡此种种,是人类难以改变的特有习性,这也加重了”上火”这一人类的宿命。
进化出来的火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之言之?天地为万物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
人接受天地之气得以生存。接受天之阳而成气,接受地之阴而成血,所以,气总是有余,而血总是不足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天比地大是阳,运行于地之外,地比天小是阴,居于天之下,靠天之气推动。
1.人会上火,蛇不上火
陈小野是中医研究的”国家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当年破格提拔的最年轻的教授,他一直在做中医基础医学研究,想用现代科学给中医一个解释。他在众多资料和实验结果中发现了一个规律:人之所以上火,和进化程度高相关。
陈小野发现,生物进化是从热量消耗低的物种向热量消耗高的物种进化的,如鱼→两栖类冷血动物→爬行性变温动物→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从冷血动物到恒温动物,是从低等到高等,物种进化得越高级,身体温度也就越高。人的体温高,因此容易上火。
你肯定看不到蛇上火,因为它是冷血动物,而鸡就会上火。古代一本名叫《鸡谱》的书中就有记载:”夫鸡之痰喘者,有寒暑之分。热者非感风寒,乃因鸡之膘肥斗后内热,再因喉中之痰血去之未净,待渴后痰血尽归于中,又因俗传言斗后不可饮水,故鸡脏如焚,安得不病也。经曰:’气壮生火。’火盛生痰,必喉肿、舌焦,其粪或纯白或红白兼杂,皆内热之症也。”
广东人喜欢吃蛇,那里天气热,吃蛇肉可以清热去火,借助的就是蛇的凉气。蛇胆能治咳嗽,如大家熟悉的蛇胆川贝液,治咳嗽痰多且痰色发黄的热性咳嗽效果很好,因为蛇胆是凉性的;如果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本身就有寒,再吃含蛇胆的咳嗽药就不合适了。
鸡是偏温的,中国产妇坐月子吃鸡,而不吃鸭子。鸡和红枣合炖能温补,是虚寒女人最适合的药膳。而狗肉的火力就更大了,很多人吃狗肉之后会流鼻血,因为在进化阶序中狗比鸡更高级。
自然界有阴阳之分,由阳气主宰。太阳比月亮大,万物向阳为生。作为受天地之气而生的、进化最高级的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最容易上火。
2.男人过四十,”六味”正当时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天涯海,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
人的阴气只够供给三十年的生命,所以很早就亏了。而人的欲海无涯,以这并不充足的阴气,怎么可以够供应呢?
营养学上有个经验,人吃的东西和自己的物种离得越远越好:四条腿的猪牛羊肉就不如两条腿的鸡鸭肉,两条腿的飞禽类就不如没腿的鱼类。营养学这么说,主要是从食物的脂肪含量上考虑的:脂肪含量越低的,人吃了越不容易发胖,不发胖就少了很多伴发病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心脑血管病。
这种食物的选择也很合乎中医上火理论。和人类离得越近的物种,进化程度越高,热量就越高,吃了就越容易上火。糖尿病等慢性病就是由嘴而入的”火患”。
金元时期的名医朱丹溪意识到了这点,所以他才有了著名的”相火论”。他认为这种存在于人体之中的”火”是通过生命的各种活动表现出来的,这就叫”凡动属皆火”。也就是说,人的”火”始终处于蓄势待发中,往左偏一点就是火少了,就是”衰”,就是阳虚,往右偏一点就是火多了,就是”妄动”,就是上火。因为人的进化特点,”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正常人往右偏的可能性更大,阴虚、上火很常见。
人的体质是分阳虚和阴虚的。阳虚是火力不足,阴虚就是火力过旺。在北京中医院的肾病科主任常峥教授的印象中,现代人属于阴虚的比属于阳虚的要多,失眠、神经衰弱、糖尿病、高血压等多以阴虚的体质出现。根本原因就是现代人压力太大,时刻想着挣钱、升迁、过好日子,被欲望逼得脑子动得太厉害,”火”很旺,于是消耗阴液,体质成了阴虚。
所以,男人过40岁,即便没有什么慢性病,也要每天吃两丸六味地黄丸,避免阴精过度耗竭。
3.25岁之后,大脑才有了成熟的定力
清&张璐《张氏医通》:”头者,天之象,阳之分也,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
人的头部是五脏六腑的气血交汇之处。
具体到人体,器官进化得越高级的,也是火力最旺的。人体器官最高级的是大脑,火力最旺的就是大脑。
大脑是消耗热量最高的器官。人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的2%,其热量消耗却占身体总热量的20%。即便你坐在那儿不动,只是听课或考试,一旦动脑子了,一上午下来也会觉得很饿,因为动脑子是种巨大的能量消耗运动。
大脑因为复杂、高级,进化完成的时间比其他器官长,是人体器官中最后一个进化好的。比如最能体现人的本性,体现成熟程度的意志力,负责它的神经细胞就位于大脑的额叶。
人大脑的成熟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越高级的越复杂,成熟得也越晚,造物主也是”慢工出细活”的,所以人最高级的额叶要到25岁才成熟。
生活中也会有发现:人一般到25岁以后才变得稳健、有定力。此时,身体其他相对低级的器官开始老化,比如膝关节。膝关节的老化从十四五岁就开始了,到30岁,膝关节已普遍老化,骨刺最先发生在这里。很多人长骨刺,上下楼时膝关节疼,以为是骨刺扎的,就找医生想把骨刺切了。其实,骨刺的表面有滑膜,有软组织,应该是一个很圆的东西。因为在X片上看可能像一个很尖的东西,所以就有了”骨刺”这么个俗称。疼痛也不是骨刺引起的,而是关节出现蜕变和损伤,刺激滑膜引起的。
长骨刺,是因为关节老了,结构不稳定了,需要有个楔子式的东西帮助关节的稳定,骨刺就是身体长出的楔子。即便切了骨刺它还会再长,因为保持结构稳定是身体的本能。
再说大脑。看一个人是不是成熟,就看他的意志力、定力。什么时候大脑额叶成熟了,人就成熟了,那要到25岁。过了50岁,那个部位的功能就要衰退了,所以老人也会犯孩子脾气,沉不住气,显得很幼稚,那是因为负责意志力的额叶出了问题&孩子是没长成,老人是退化了。这个意志力也需要热量、火力来维持。
美国人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把接受实验的人分两组,一组只给柠檬水,另一组给柠檬水加蔗糖,显然后一组吃的热量大。然后出一系列考察意志力的题,发现吃进去热量高的那组,意志力明显高。由此推测:大脑行使意志力时需要充足的气血供应,需要火力支持。
由此可见,头脑是热量最集中的部位,否则不足支配人这个复杂的社会性动物。一个人每天要动用多少意志力,作出多少决定,才能在人世间立住脚?!
所以,动物进化到人才开始直立的,因为在这种体位时,人的大脑和太阳离得更近,阳气、火力更集中,便于意志力的发挥。你看电影电视剧里,大家讨论问题时一般都坐着,聊天时甚至躺着,但到最后决定、拿主意时,决策人往往会站起来,乃至拍案而起&因为站着时大脑的阳气充足,比坐着、躺着时都足。
蛇是爬行的,它的大脑肯定没人发达,它因此也消耗不了那么多的能量,就算是冷血也不影响其生存。
4.”贵人不顶重发”符合不上火的道理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头者,身之元首,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
头部是身体的首领,全身的气血精微物质都要上注到那里,头部也是阳气汇集的地方。
头是人体能量代谢最旺盛、火气最大的地方,按理说是最不怕冷的,在中医讲是”头为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集中的地方。一个年轻人,在春天暖和时站在太阳下,你能看到他头顶上冒的热气,这就是身体之阳借了自然之阳,非常旺盛。所以老话说”贵人不顶重发”,是人们从多年的经验总结的。过长过厚的头发会影响生命阳气的蒸发,阳气不蒸发出去,会憋出火来。热量消耗最高的地方,捂着是要捂出病的。
我的儿子小时候身体壮,老上火,我就发现一个规律:每当他头发长长了,我们忙得忘给他剃时,一般就该生病了,要么是咳嗽,要么是嗓子疼,要么是积食了&不管什么病,本质都是上火的问题。中医一看就说:”又给积住了。”这个”积”不光是积食,还有本身热量出不去导致的热量蓄积。
从这里我体会到:头部的适当暴露,是最便捷的去火方式,小男孩尤其如此,头要经常剃。北京的老人夏天就喜欢给小男孩剃头来去火。至于年轻人呢,更应该不戴帽子&至少从健康上用不着,那是在捂火呢!如果从扮相上追求美观,就另当别论了。
5.流鼻血也是种去火药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脉象浮紧,发热而且身上无汗的外感,如果自己出了鼻血,也可以不治而愈。
对于上火的治疗,除了吃去火药,人体也有自愈的办法,比如《伤寒论》就有一句:”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衄就是流鼻血。这句话描述的是外寒内热的一种感冒状态,因为无汗所以内热散不出去,要治疗需用发汗药将郁热透出去,把寒邪驱散。这个时候,如果出一次鼻血可能没吃药也会好了,因为流鼻血就是一条去火的通路,可以把多余的能量发泄出去。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人,女性,56岁。有一天她突然流鼻血,流得很猛很多,好不容易才止住。那次流血后她也没觉得异常,至少没有失血的感觉,反倒觉得轻松了。过了几天,鼻子又出血了,来势汹汹,她害怕了,就去了医院,看五官科。医生找到了出血的地方,把那条血管”焊”上了。她以为从此平安无事了,结果第二天就觉得头晕,比止血前更难受。再去医院,一检查,发现是高血压,170/100!医生这才明白:她之前出鼻血其实是在去火,发泄多余的能量,减轻血管的压力;后来堵上那条能去火的血管,没了去火的出口,血压就升上去了。
只要你不是血小板缺少的人,肝脏也没问题,那么偶尔流鼻血未必是坏事,一种是自身的去火方式,另一种可能是信号,如血压高。
也许有人流鼻血会联想到鼻咽癌,但鼻咽癌的出血是和鼻涕混在一起的,是涕中带血,一般这种来势汹汹的流鼻血,不关鼻咽癌的事。
有些人连续几十年年年献血,都成习惯了,身体越来越健康。按他们自身的说法,献血后不上火了,不献血反倒憋得慌。
科学家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质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定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独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的人,血液黏稠度会明显降低,流速也加快了,脑的血流量也提高了,很少发生脑缺血的现象。芬兰一个研究小组对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两年里至少献过一次血的人,在5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低86%。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一半。
献血,等于去掉了身体的淤滞,避免了由淤滞导致的上火。
这个道理在名列”金元四大家”的张从正的用药过程中有体现。那时游牧民族以肉奶制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影响着全社会,全民上火,因此他提出了”以攻为补”的治疗法,就是用去火的泻药来达到补养的目的。他的理论是:”损有余,乃所谓补不足也。徵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其中所说的”有余”、”徵瘕”就是人体多出来的火,用药物把它泄出去,人的正气就被调遣出来了,就等于吃了补药。
现在许多中医会保养,很讲究缓泻,在他们眼里缓泻等于进补,他们会一两个星期吃一次泻药让自己缓泻一次,这是他们保养身体的秘籍。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以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是铁汉?心不为之动也。”
温柔的声音、美丽的颜色、馨香的味道都是诱惑,人心都是肉长的,不可能不为所动。
1.欲望之火:欲望-实力=上火
和古人相比,现代人受到的诱惑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性这一初级阶段,各种各样和现实脱节的、超过自己能力的欲望其实都是诱惑,所以更容易上火。
心里所想超过身体所能时,就要上火了。陈小野给出一个等式:欲望-实力=上火,这个等式左边两项的差越大,上的火就越大。比如孩子突然有个出国机会,过期不候,但家里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四处筹借未果,这就要上火了。烦的时候就会想:还不如没这机会呢!有了机会又去不了,让人更难受。
什么时候最痛苦?选择越多越痛苦,这是心理学上的答案。有选择就会引发欲望,选择越多欲望就越多,当欲望超过了自己的实力,不能达到时,就容易上火,就容易痛苦。
有个很有钱的女房地产商,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后来就去了沙漠无人区探险,又去爬珠峰,她发现这样她能感到幸福,所有平时吃不了的苦全能咽下,而且甘之如饴。
为什么呢?心理学者杨霞说,因为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人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从艰难的地方走过去,活下去。她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那时她的欲望单一,欲望的门槛也低,都能实现,欲望-实力=0,人自然不会上火。
近来社会调查发现,月收入在两三千的人的幸福感,反倒比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人高,收入高的人感到更不幸福。就是因为月收入8000元人的眼界、见识和月收入2000元的人的不一样,前者信息接受得多,欲望因此增加,欲壑更深了,更难填了,超过了8000元的月收入所能填平的可能,所以他不会感到幸福,因为他的欲望总在能力的前面,他总要去够,因此人们常说”欲火”,内心的欲望使人不消停、上火。
古代的各种养生方式不同,但宗旨是一个,都是要把降低欲望作为养生的法宝。比如道教说的清心寡欲,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具体方法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佛教讲”四大皆空”,禅定养生要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六欲的困扰。
《内经》是中医的经典,它的治病大法不是具体的方药,而是一条条精神训诫,其中就有”恬淡虚无,精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要心里安静了,疾病就不会发生了。
现代医学也发现,各种疾病中70%的病属于身心疾病,和情绪心理有直接关系。
中医把思维分布在”心”和”脑”两个脏器中。中医不是生物学,是人学,不是治病是治人,所以强调人文色彩。
中医的”脑”是用来思维的,是机器。所以,头是身体的首领,必须多动,不动就傻了、痴呆了。”心”在中医里是藏魂魄的,是欲望的居所,是人的情感的首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因此心不能老动,最好安静,心一动,肯定五内俱焚,保持安静的心态很重要。
名中医樊正伦教授给白领讲保健,反复强调:”你们是生活的主流人群,应该勤动脑体不动心。考虑问题可以尽量全面,处理问题可以尽量果断,那都是用脑;但是晚上停下来的时候,心不要动,晚上躺在床上,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非常平静才对。”
2.郁闷之火:闷人出豹子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佛郁,百病生焉。”
气血冲和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一旦情绪抑郁、郁闷,多种疾病就因郁而生了。
有句话叫”闷人出豹子”,是指一个不善言、嘴笨的人往往能干出惊人的事情。因为不表达,或者不会表达,会导致情绪的积蓄乃至爆发,那是他们本能的去火方式。
有个电视报道说,农村的一个小学校长家里盖房,把邻居一家的房子阳光全遮住了。被遮光的这家没什么文化,夫妻两口子都是笨嘴拙舌的,理论不过人家识字的人,最后逼急了,没别的办法只能诉诸武力,把校长给杀了。
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宋嫌赵说话总穿帮就让他闭嘴,宋问:”不说话你会憋死吗?”赵答:”不会憋死,但会憋疯……”这段话非常符合郁闷导致上火的原理。
一旦身体的生命力被压抑,然后反弹,就会表现为过于旺盛,就呈现一种上火状态。这种情况在内向的人、不善表达的人,或者”人老心不老”的人身上最容易出现。
小孩喜欢动,一天到晚在家里闷着也会闷出火来。有个小男孩特别好动,他也特别希望因为听话被老师表扬,得小红花。有一天早上他肚子疼,家长说那就别去幼儿园了。他却一定要去,他说:”我今天去肯定能得’小红花’了,因为我肚子疼,没劲折腾了,肯定能表现好……”也能想象现在的教育是怎么束缚孩子能量的。
有经验的家长也知道,爱折腾的孩子也容易上火,过一段就要上火一次,之前那几天特别亢奋,上蹿下跳,惹是生非,这时候吃点”王氏保赤丹”,平和,能帮助消化,避免饮食积滞,避免因为积滞而上火,就能对要上的火釜底抽薪了。
或者让体质特壮的孩子经常吃点启脾丸,这个成药里面化食的成分很多,能助长脾气,减轻胃肠的淤滞,也是一种釜底抽薪和提前去火。
这是药物,还有很重要的心理治疗,其实就是把憋闷说出来,别憋着,心理学上叫倾吐,给火一个去处,说痛快了,火就没了,有时候比药还重要。
3.压抑之火:独身女人易闭经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食伤、忧伤、饮伤、房事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饮食、情绪、房事、劳累等都能伤人,导致淤血内存,皮肤会像鳞甲一样粗糙,眼眶周围发黑。
《红楼梦》里的香菱被人贩子拐后,卖与薛蟠为妾。薛蟠外号”呆霸王”,性情暴戾,爱寻花问柳,只把香菱当做泄欲工具和使唤丫头。薛蟠的正室金桂见香菱花容月貌,就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她让薛蟠勾引自己的丫鬟宝蟾,故意叫香菱撞见。后来又自做纸人嫁祸香菱。薛蟠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打起来……总之,受尽凌辱,最后竟酿成”干血之症”,日渐消瘦,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旧小说中婚姻不幸或终身未嫁的女人,最容易得的病就是”干血之症”,俗称”干血痨”,也就是现在医学说的”闭经”&本来正常的月经突然不来了,一停好几个月甚至几年。
终身未婚或者婚姻不幸的女性容易得”干血痨”,是因为她们始终处于性压抑中,欲望无法实现,正常的生命之火没有发散的地方,郁住了,就开始内耗,变得黑瘦、皮肤粗糙、脸色发暗。身体里有淤血的人最终都是这种样子。
女人身体的脂肪少到一定程度,如小于体重的10%,又会反过来影响月经,甚至导致丧失来月经的能力。所以,女人要有女人味儿,要适度丰满,至少保证月经的正常来潮。
女性到了青春期后,由下丘脑分泌激素,控制腺垂体,腺垂体再分泌激素,刺激卵巢,卵巢再分泌激素作用在子宫内膜,由此产生月经。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这四个环节必须保持畅通,才能使月经按时来。
引起闭经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情绪,而由于疾病、流产的后遗症引起的较少。精神刺激作用在大脑皮层的,大脑皮层紧接着就会影响到下丘脑,这个决定月经的内分泌轴&从最开始就不顺畅了,结果导致闭经。
闭经是功能性的,最初不是子宫内膜出问题,是不听指令暂时”消极怠工”了。而器官功能都是用进废退的,长时间不来月经,子宫就会萎缩,乃至彻底失去生育功能。
由情绪导致的闭经是功能性疾病,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器质性疾病。一般来说,器质性的比功能性的难治,因为结构发生变化了。比如肿瘤,有个异物长在那儿,不是简单吃药能化掉的,那就是真的有病了。
发不出去的郁火使女人阴伤、消瘦、闭经,消瘦又反过来影响到月经,这就成了恶性循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解郁很重要。朱丹溪除了发明”相火”理论,对心理治疗也很在行。他创制了一个至今仍在用的药物,叫”越鞠丸”,就是为那些郁闷不舒的女人定制的。现在药店里卖的是它的变方,叫”越鞠保和丸”。朱丹溪知道”一有佛郁,诸病生焉”。就是说,只要是郁闷就要化火,就要生病,”郁火病”这个式子是成立的。
在”越鞠丸”方子下面,朱丹溪记载了治疗过的4个病例,她们的病全和感情有关系。其中一个是”许婚后夫经商二年不归”,”因而不食,困卧如痴,无他病,多向床里坐……”这个描述极具画面感,一副自闭的怨妇形象。怨妇所愿未遂,郁闷化火了,朱丹溪的诊断是”过思则脾气结而不食”。怎么把脾气的结打开呢?朱丹溪决定”以怒气冲之”。
中医将喜、怒、思、忧、恐五种情绪叫做五志,分属心、肝、脾、肺、肾五脏。怒是属于肝的;思,也就是郁闷,是属于脾的。肝能克制脾,生气的时候,肝的木气骤然生发,一下子就冲开了郁结的脾气。
朱丹溪亲自出马,恶语相加,那怨妇被气哭了。朱丹溪让她哭了两个时辰,才让其父母去安慰她,然后吃了一副药就有了胃口。
这种情绪治病法我们现在也用,让人尽情宣泄,给郁闷一个出口,在恶语中不乏怒其不争的责备,指点新的希望,郁闷的心绪因此可解。当然,配吃越鞠保和丸或者加味逍遥丸效果会更好,心理、生理都兼顾到了。
像这种很容易抑郁憋闷上火的人,别人喝茶,她可以用玫瑰花泡水,现在茶馆里的花草茶就有这种,能帮助她疏散一下淤滞的气机。
4.惊恐之火:突然丧子导致”肝肠寸断”
《素问》:”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很多疾病都生于情绪不舒。恼怒时气要冲上,过喜时气会消缓,悲哀时气会耗散,惊恐时气会纷乱,思虑时气会郁结。
我有个朋友肝脏上有问题,医生怀疑是肝癌,而最后的诊断要等第二天的CT检查。这种”缓期执行”式的等待让他的家人备受煎熬,那一夜全家都失眠了……第二天,他们等在检查室外战战兢兢听候命运安排,一分钟就像一年。没想到,结果居然没发现癌症问题,是慢性的肝纤维化。大家喜出望外,这才松了一口气。这时他的爱人和妹妹都发现自己的嘴唇长了疱疹,以为是住的地方有什么病毒把大家都传染了。医生听了情况,一句话就让众人释然:精神紧张诱发了单纯疱疹。实际就是被惊恐和担忧吓出来的”火”。
1976年唐山地震时北京受影响,大家深夜躲在外边。我家附近有几个十来岁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吓坏了。家长怕他们着凉,让他们披着衣被。那几个孩子像被传染了一样,第二天开始发烧,单纯地发烧,不咳嗽,嗓子也不疼。地震使交通中断,医院关门,家长没处带他们看病,很是担心。谁知第二天,随着人们的惊慌逐渐安定,几个孩子的烧也先后退了……事后回想,反应过来,他们的发烧是被惊吓出的火,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身体对突然的外来刺激产生的应激状态,随着心绪的平息应激状态会消失,烧也就慢慢退了。
《世说新语》里记录了一个故事,是成语”肝肠寸断”的由来:”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沿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是说桓温带兵入四川,途经三峡时,有个部下抓住一只小猴子,想带到路上玩。母猴思儿心切,跟着船的方向沿路哀号,一直跑了百余里路还不肯离去。后来它索性跳到了船上,被撞死了。有个士兵破开母猴的肚子一看,里面的肠子都断成了一寸一寸的小节……这里不排除有文学色彩的加工,但突如其来的情感刺激确实可以引起消化道的应激性溃疡,现在临床并不少见,这种”寸断”的肠子就是消化道溃疡的极端状况。
中医认为人有七种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异常的情绪表现,都可能因为不畅而化火。与饮食、穿衣不当造成的上火相比,突变的情绪引起的上火,即想出来的上火,占现代人上火原因的更大比例。
惊恐引起的火,可以用朱砂安神丸做基础,因为里面有重镇的药物朱砂,可以把因为惊吓而浮越的心神按下去。
如果发现这个受惊之后的人舌头很红,特别是舌尖部分,那就是心火旺了,情况严重的,比如有心烦、坐立不安、失眠,可以吃牛黄清心。
如果受惊后没这么严重,可以用莲子心每次放10枚左右,微苦,是入心经、去心火的便方。
除了清心的中成药、莲子心泡茶,按摩心包经的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下正对的掌心部位)、心经的少府穴(握拳是,小指正对的掌心位置),心包经的大陵、心经的神门也可以泄心火。
过去的口号是提倡”人老心不老”,那是为了鼓励人们积极生活。现在有环境雌激素乃至其他生理的、心理的诱惑存在,这个口号要改改了,不值得提倡,至少要改成”人有多老,心有多老”&身心这样匹配着,才能避免上火。
1.雌激素多了
雌激素可以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往好了说,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可以透过皮肤被吸收入体内,使人皮肤细嫩,状态年轻;往坏了说,雌激素也会导致各种妇科癌症。
妇科医生为何不用美容院的化妆品
日本人曾用蜂王浆给更年期的女性做治疗,涂在大腿内侧,结果发现她们的更年期症状如红热、出汗等明显好转,皮肤变得细腻了。
北京第四制药厂原来专门是生产”北京蜂王浆”的,专门有人调配蜂王浆。后来发现,经常调配蜂王浆的人的手都非常细腻白嫩,即便是男性,年纪不小了,也是如此。这是蜂王浆中的雌激素作用。从幼虫期开始,蜂王就开始吃蜂王浆,寿命可达五六年之久,而工蜂则只能活50天左右。蜂王成年后天天产卵,每天产卵的总重甚至超出自身体重……这一切都是由蜂王浆中极丰富的营养保证的,合理服用蜂王浆可以增加人体抵抗力,很多癌症病人没有药物治疗,只是吃王浆,体质明显改善,寿命也延长了。
雌激素可以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往好了说,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可以透过皮肤被吸收入体内,使人皮肤细嫩,状态年轻;往坏了说,由雌激素也会导致各种妇科癌症。
雌激素对女性而言是一种生机,能使女人味浓郁、青春期明显延长。但如果来得不是时候,过早或过晚,或过多,就成了女性消受不起的火。对女童来说,处于发育期,这种火会导致性成熟,类似把花催开的硫黄作用。儿童医院有”少女妇科”,原来二十几岁的女性才发生的问题,现在出现在十几岁的小姑娘身上了,她们一般会被诊断为”阴虚火旺”,要用凉药、去火药治疗,即用专门入肾经的黄柏、知母,按捺住提前到来的生机。
对中老年妇女来说,发育期已过,雌激素的生机被囿在身体当中,无用武之地,又排不出去,就出现中医说的”肝郁”状态,逐渐因为肝郁而生火,乳腺增生、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就是雌激素导致上火的结果。这些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和”环境雌激素”的发现几乎是同步的。显然,能使女人青春常在的雌激素是个诱人而危险的东西。
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很重要,要以此来控制病人的雌激素水平,才能保证不复发。医生们发现,凡是乳腺癌手术、放化疗之后,病人有明显”肝郁”的,复发的机会就比其他人要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白文佩,专门治疗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对合理使用雌激素很有研究。一些美容院老板知道她的名声,想方设法打听哪儿能弄到雌激素,是想偷偷添在化妆品里,带来使皮肤细腻、润泽、有弹性等显著效果,拉住顾客。了解内情的医生从来不买美容院的化妆品,因为难以判断那些迅速见效的化妆品是不是借助后患无穷的雌激素在起作用。
让男人变性、女人生癌的环境雌激素
北京儿童医院在十几年前率先成立”少女妇科”门诊,应对性早熟的女孩子。人们之前把少女早熟归结为吃得太好。但很快问题就提出来了:同样的饮食条件下,为什么女孩早熟的多,男孩早熟的少?肯定有个能影响女孩的特有因素。人们同时还发现了另一个问题:现在的女性远比她们的母亲、奶奶在同样年龄时显得年轻,40岁上下的人皮肤仍有弹性,显得水灵灵的。这自然也是雌激素的”功劳”。
雌激素除了维持女性的生殖功能,还对皮肤还有特殊的优待作用,可以保水,使皮肤中的水分不易失去。所以,只要女性雌激素没减少,皮肤就不会因为缺水而失去弹性,也就没有皱纹。
与此同时,男性也是阴柔之风盛行,不时有长得细皮嫩肉的玉面小生冒出来,成为众人拥趸的偶像。如曾经引领韩流风、以温文尔雅的形象迷倒大批师奶的韩国男星裴勇俊,后来变得女气十足,长发披肩,仪态娇媚,而且皮肤居然比女人的还要好!
1992年,丹麦科学家发表了《过去50年人类精液质量下降的证据》的论文,称过去半个世纪中男性精子数减少了一半。
这个雌性化趋势不只人类,在动物身上发现得更早。1980年美国人将大量杀虫剂倒入佛罗里达州的一个湖中,5年后发现,存活的雄鳄阴茎长度只有正常的3/4,其体内睾丸酮含量显著下降。
所有这些引出了一个概念&”环境雌激素”。
环境雌激素是指身体以外的有雌激素作用的物质,比如杀虫剂、洗涤剂的降解产物,以及避孕药和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时使用的雌激素,流失到环境中就成了环境雌激素,这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的又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使人类面临着集体变性或者说”雄风日下”的危机。
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雌激素,”润物细无声”,悄悄通过人体的皮肤被吸收进去,这种大环境就使得现在女性比她们的前辈显得年轻,不光是身体年轻,而且心也年轻。
对城市人群抑郁状态的调查发现:55岁以上女性抑郁状态的占17.4%,而男性只有9.6%。
55岁的女性差不多是刚过更年期,按正常情况,她们体内雌激素已降到很低,但因为有环境雌激素的渗入,她们容易”人老心不老”,又因退出了社会主流,活力无从发泄,自然就郁出了火。
过去的口号是提倡”人老心不老”,那是为了鼓励人们积极生活。现在有环境雌激素乃至其他生理的、心理的诱惑存在,这个口号要改改了,不值得提倡,至少要改成”人有多老,心有多老”&身心这样匹配着,才能避免上火。
2.穿得厚了:”童子不衣裘帛”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具在人耳,裳下体之服,帛温软甚于布也。”
小孩子不要穿皮毛和丝棉质地的衣服,因为它们比一般棉布的保温效果要好,穿了会生热。
孩子,特别是小男孩,很容易上火,一般早上起床时眼睛被眼屎糊住了,要用温水敷才能软化下来,老年人一看就知道晚上被子太厚,盖多了,上火了,而且一般是肺火,因为中医说的肺和皮肤有直接关系,所谓”肺开窍于皮毛”,皮毛散热不畅,火就郁在了肺里,所以这种眼屎多的孩子适合喝点冰糖梨水,别等肺火大了肇事。
“童子不衣裘帛”中的裘、帛就是皮的或丝棉物,这两种材料保温效果好,易使孩子身体燥热上火,耗损阴气。外国孩子喜欢光脚,这在中国很难被接受。有个中国女孩嫁了外国人,生了孩子后带回中国养,外国女婿每天都要为给孩子光脚的问题和丈母娘争执。丈母娘肯定是主张穿袜子的,她生孩子的那个时代,捂得严严地坐月子是铁律&也可以理解,那时候人们吃得差,肉吃得少,体内没火力,分娩时失血使铁流失了,火力更显得不足,不捂就要着凉。越是不发达地区,坐月子的习俗越严格。山西有个地方,产妇坐月子要喝一个月的小米粥,虚得连耳朵眼都要用棉花塞上。这个”中外合资”的孩子在他外国父亲的坚持下一直光脚长大,也始终没有外婆所担心的那样生病,无形中执行了一次”童子不衣裘帛”的医嘱。
对于成人的穿衣养生,其实也讲究一个”冻”字,有时间性,是”春捂秋冻”。从立秋开始,人的气血从外面向里收了,一过立冬,气血都储存到里面去了,这时候要求冻,是为了促进毛孔受凉后的关闭、紧缩。最好在冬天时把大门关得严实点,保温,也保护阳气。如果这个时候穿多了,皮肤为了散热而大开,就给随之而来的寒冷留下了可乘之虚。所以,冬天室内的温度也不能过高。
冰糖梨水制作方法:用梨切块,和冰糖一起放锅里煮10分钟,或者只将梨块煮10分钟,出锅后加蜂蜜,都有清肺火的功能,特别是孩子因为肺热大便不通的时候,这个梨水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3.月经停了:切子宫切出一身火
《素问》:”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女子到了49岁,太冲脉衰了,肾水枯竭,月经停止,不能再生育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胡凯文教授有个病人,曾经怀疑是宫颈的癌前病变,为了去除隐患,西医很积极地把她的子宫切掉了。结果病人因手术后身上长疙瘩、增生被吓坏了。仔细检查后发现,那些疙瘩其实不是癌症问题,只是需要调理。中医治疗也很简单,就是要把月经调整正常,给这些异物的化解以出路,活血化淤,相当于去火。但这个病人有些麻烦,她的子宫被切除了,无法调经,没有去火的条件了,疙瘩就成了很难解决的麻烦,那是有火排不出去的结果。
找个有经验的中医看病,中医最先要保证的就是月经的顺畅正常&用西医的话说,这是内分泌正常的重要环节。
下丘脑、腺垂体、卵巢、子宫四个环节决定女性的月经正常与否,缺一不可。如果把子宫切除了,月经就停止了,上面的整条通路就不顺畅了,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就会显现。
中医讲”女子七七任脉虚”,一般49岁之后的月经停止才是正常现象,49岁之前,只要还在生育期(也就是在还有月经时),切除子宫是要非常慎重的。保持月经不是为了再生育,也不是为了保证激素分泌。子宫不像卵巢负责分泌雌激素,子宫只是孕育生命的宫殿,从西医来讲切除子宫没什么可以明确的恶果,因为西医只重视结构,不像中医这么重视功能。用结构不能解释的上火问题,是功能缺失的结果。为保证女性的身体之火有宣泄的途径,”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名言,其健康价值大于社会价值。
你可以发现,痤疮的发生一般都在月经到来之前,比如这个月要考试或遇到年终总结、家人生病等问题,一紧张,有人月经就要拖后了,痤疮就憋得很大,非等到月经来痛快了,痤疮才下去。西医认为这是激素的水平变化引起的,当激素之间的比例和谐了,痤疮就消下去了,火也出去了。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就是女人的生命之火。
现在乳癌增加,也和母亲产后不喂母乳有关。乳汁分泌是分娩后必然的环节,让气血丰沛的母亲有个能量出路。本来那份能量就是给孩子的,如果不喂,等于把多余的东西留在了母亲体内,一个人的火力却要消耗本来属于两个人的营养,消化不了,就会淤积在体内,日后是祸根。所以,没有喂过奶的人和没生育过的人乳癌发病率最高。”心”是中医特殊看重的概念,它的地位高于”脑”,是主管情感、意识的,所以有”心神”之称,属”君主之官”,只有君主才能住在宫殿里……古代医家怀敬畏之情给能清”心火”的药物起名时,就用”宫”字代表了”心”。药中所见”安宫”、”清宫”等等,都与”清心火”同意。
“心神”要潜藏在心血里,为的是以”心血”之阴,敛”心神”之阳,不使它变成”心火”,浮越出去。
当人被杂念、心事招惹得心血内耗时,心神的落脚地就会逐渐缩小,乃至流离失所,心火就会四处肇事&向上可以扰乱清空,引发意识昏聩,心烦失眠;向下可以下注小肠,引发尿赤便血……但无论轻重,只要看到舌尖被火灼烧得发红甚至有了碎纹,都是非去心火不能解决的。
心火一动,一般是急症,不急救就有生命问题,幸好有中医去心火的”急救三宝”,其中安宫牛黄丸最为著名,至今仍旧可以把那些西医也束手无策的昏迷人唤醒。我亲临的两个病例,让我对这个经典老药,深信不疑……
《灵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心是五脏六腑的主,人的精神就藏在心里。
1.一颗安宫牛黄丸就让他醒过来了
一个是出血,一个是血栓,但从中医角度看,都是心火惹的祸,治疗这种极度炽盛的心火,要尽快彻底清火,最适合的药物就是安宫牛黄丸,几百年了,一直有奇效。
我公公生前是个胸外科医生,每天都要给病人做手术。他年轻时身体很好,四十几岁的时候还可以骑车从张家口到北京。只是一直口重,喜欢吃咸的,所以血压很早就高了。因为当医生久了,他对自身的疾病熟视无睹,从来不重视,降压药始终没坚持吃。
那天他给一个肺癌病人做手术,手术快做完时,他突然身体一歪,倒在手术台上,旁边的助手赶快接过去把手术做完,其他人就把他抬到了床上,一做CT,发现是脑出血!他的同事马上给他准备手术,做了开颅,从脑子里取出了80毫升血。因为手术及时,我公公的命保住了,但就是醒不过来,一直昏迷着。
我接到电话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快吃安宫牛黄丸,那是很多北京人家里存的”救命药”。老人都有经验,发烧、抽风、昏迷时赶紧给病人嘴里塞一丸这药,性命没准就保住了。安宫牛黄丸是中医的”急救三宝”之一。
我马上从同仁堂买了四丸安宫牛黄丸,那是十几年前,一丸就已经是360元了,很贵。当天晚上把药送到医院,因为我公公仍旧没有意识,只能通过插在鼻子里的管子喂,术语叫”鼻饲”。
第二天清晨,一直昏迷的公公睁开眼睛了,有了意识,认识身边的人了,把管他的医生都惊住了。西医不了解中医,不知道有这种能起死回生的”看家宝”。我公公吃了四丸,意识彻底恢复正常了。
他的脑出血量很大,位置也很危险,居然被救活,后来又健康地生活了十几年,其中安宫牛黄丸功不可没。公公是西医科班出身,用手术刀干了一辈子活,之前他一直不信中医,自从见识了这个救了他命的安宫牛黄丸,他对中医也开始敬畏了。
无独有偶,就在我写本书时,我父亲之前已发过一次的脑栓塞又发作了。那是个星期天的早上,他照习惯从冰箱里拿牛奶去热。我发现他拉错了抽屉,居然在冷冻室里找牛奶。再一细看,发现他的嘴角已经歪了,在流口水。我知道不妙,赶紧往医院送。在路上,他的意识就开始糊涂,四肢活动也不利索了。
我选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中医院,因为我想到了救过我公公一命的安宫牛黄丸!医生一看我父亲的舌头,发现红得厉害,舌苔是黄腻的,是安宫牛黄丸的适应证。当天就吃下去第一丸,同时还给了安宫牛黄丸的静脉剂型,叫”醒脑静”。到下午,父亲的神志开始清醒。之后一个星期里共吃了八丸安宫牛黄丸,虽然没有我公公吃的那个价钱高,但效果仍很明显。后来,从核磁共振中发现了他的左脑大面积栓塞,因为药物得当、及时,最初涣散的眼神、痴呆的表情和思维混乱状况很快就好转了。
父亲的情况和公公类似,都是上火导致的,且上的都是心火,中医诊断都是”心火上炎,扰乱清空”造成的。公公是个急性子,常年做手术,神经高度紧张,高血压诱发了脑出血。父亲的血压则一直很低,脾气也不急,但之前有个东西找不到了,他始终放心不下,日久导致了气郁化火。
一个是出血,一个是血栓,但从中医角度看,都是心火惹的祸,治疗这种极度炽盛的心火,要尽快彻底清火,最适合的药物就是安宫牛黄丸,几百年了,一直有奇效。我的一个同学在美国行医,遇到一个脑部受伤的男孩,已经昏迷一个月了。她当时手里只剩下从国内带去的十丸安宫牛黄丸,就都拿出来让那孩子吃了,一个星期后孩子睁开了眼睛……从此,她就成了那个城市的名医。其实,昏迷那么长时间,已经过了安宫牛黄丸的最佳治疗时间,之所以还能出现奇迹,一个是孩子比老人的火力壮,那时还有需要清的心火,另一个原因是外国人对中医药、针灸都十分敏感。中医有用六味地黄丸治好欧洲人脱发的病例,在中国则根本不可能期待这种疗效,那是因为外国人的经络没被中医的这种治疗方式打搅过,所以一出手就起效。
2.家中该备的中医”急救三宝”
中医的”急救三宝”,分别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都是大寒大凉的去火老药。
安宫牛黄丸清代就有了。中医认为心是人身的君主,要住在皇宫里,药物安抚的这个”宫”就是”心的宫殿”。还有个药物叫牛黄清宫丸,清热和救急的功能都不及安宫牛黄丸,一般用在发烧、烦躁、头痛、眩晕、惊悸不安时(包括孩子因高热抽风)。
安宫牛黄丸里有牛黄、犀角、麝香、黄连、黄芩、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雄黄、郁金等。现在用人工牛黄代替了牛黄,犀角也改用水牛角浓缩粉代替。
“非典”时期很多病人高烧昏迷,安宫牛黄丸的现代制剂”清开灵”救了很多人的命。安宫牛黄丸与现在临床上用得更普遍的”醒脑静”和”清开灵”同一出身,但比后者更安全有效。
紫雪丹在”三宝”中历史最悠久,因为外观如霜雪紫色而得名,且药性大寒,所以也是冷若霜雪的。其中有大寒的石膏、寒水石、滑石、犀角、羚羊角、麝香及朱砂等。如今市面上较多的,是该药的另一种剂型,叫”紫雪散”。
至宝丹的古方不仅有麝香、犀角、琥珀等昂贵药材,还需要用金银箔,这是为了加强药方中琥珀、朱砂的镇惊安神之效。如今至宝丹中的犀角也已改成了水牛角浓缩粉,市面上常见的是”局方至宝散”。
“急救三宝”过去主要治疗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一般都有发烧、昏迷出现,现在也广泛用在脑损伤、脑血管意外上,但必须有明显的热象,至少舌头要很红、舌苔要黄。三者药性不同,安宫牛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补什么对身体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