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真的具有卡方分布的实际意义义吗

当前位置: &
“延迟退休”又有新说法 70后影响最大(1)
扫描到手机
14:33:23 & &腾讯财经 &
61岁男子假借发传单骚扰女学生 警方连夜抓获
女大学生掀裙自拍曝惊人秘密 网友看后陷入沉思…
嫁到印度的中国女孩 她们如今的生活竟成了这样
连体姐妹与两个男人结婚幸福甜蜜,可晚上却很尴尬
哭笑不得!法院传票竟然将“开庭”写成“开房”
女大学生掀裙自拍曝惊人秘密 网友看后陷入沉思…
警惕!找这些医生看病 全国已有1.4万余人受骗
医生消化道大出血1000ml 做完4台手术后倒在手术室延迟退休真的对个人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延迟退休真的对个人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人社部尹蔚民部长之前多次表示,2017年将拿出具体延迟退休的正常,适时向社会公布。较长时期以来,“延迟退休”作为一项重大而且极为敏感的民生政策饱受争议,支持与反对声音共存。反对者反对的理由主要集...
& &&人社部尹蔚民部长之前多次表示,2017年将拿出具体延迟退休的正常,适时向社会公布。较长时期以来,“延迟退休”作为一项重大而且极为敏感的民生政策饱受争议,支持与反对声音共存。反对者反对的理由主要集中在“落实这一政策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社保支出总量将继续增加”、“延迟退休是为了降低劳动者待遇,补充养老基金缺口”等方面。那么,延迟退休真的对个人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一、延迟退休对个人待遇影响的理论推断&&&& 延迟退休,通过强制或激励劳动者工作更长时间,选择更晚退出劳动力市场,直观上的确让人们产生如下认识:一方面劳动者需要继续工作,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增加了劳动者的支出;另一方面劳动者延迟领取养老金,减少了劳动者的收入,因此对劳动者而言似乎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然而,在实际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可能并非如此。&&& 退休早的人员,虽然可能缴费少、领取早,但其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并在整个退休生涯中保持这种相对低的养老金水平,包括养老金的增长。相应的,延迟退休的人员,可能养老金水平相对较高,并在整个退休生涯中保持相对高的养老金水平。&&& 因此,延迟退休与正常退休相比,并不一定会导致直观所认为的“延迟退休导致劳动者待遇受损”、“提前退休导致基金亏空加剧”,尤其是在正常退休点到延迟退休点之间,实际并没有缴费贡献的情况下。对劳动者而言,短期内未能领取养老待遇,甚至于还缴纳了养老保险费,有可能通过长期内养老待遇的提高逐步获得弥补,甚至于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回报;对基金而言,劳动者的提前退休,短期养老待遇的多支付,有可能通过长期养老待遇的落差获得了逐步弥补,也就可能出现提前退休缓解了基金支付压力的有趣结果。二、延迟退休对个人待遇影响的实证推断&&&& 初步的测算,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从某个时点开始,延迟退休对劳动者反而是有利的。然后,随着退休的不断延迟,享受年限的不断缩短,养老金水平的相对高标准将不足以弥补延迟领取养老金与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所带来的“损失”,从而出现了延迟到某个时间点之后,对劳动者不利的结果。&&& 根据本人就2005年前养老金计发办法,基于上海城镇养老保险历年统计数据,以平均工资缴费、平均缴费年限、平均期望寿命等因素下所进行的测算,就女性而言,44岁到50岁期间,越是提前退休,越是对个人不利;50岁到55岁期间,延迟退休均比50岁退休要得到好处,其中得利最高是53岁左右退休。而55岁以后,又开始呈现出越是延迟退休,越是对个人不利的结果。然而,由于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的长周期,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赡养寿命的不可预测性,对某个个人而言,什么时候退休最有利几乎是个无法解答的问题。&&& 因此,“延迟退休是为了降低劳动者待遇,补充养老基金缺口”、“落实这一政策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社保支出总量将继续增加”等观点是片面且错误的。我们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定于上世纪的50年代。当时全国平均期望寿命仅为48岁。目前,平均期望寿命已大大提高。就女性而言,一方面是退休年龄早于男性,一方面是期望寿命高于男性,享受养老金的年限远高于男性。再加上在相对短的可工作年限中,女性还存在生育以及就业参与率相对低等影响。因此,延长退休年龄,尤其是女性退休年龄是必然的选择。&&& 当然,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收入水平和工作环境的人,具体哪年退休对个人有利,需要具体分析。本文只是想说明,不是对每一个来说,越早退休越好。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如果延迟我们退休的话给退保吗?如果国家大人们要延迟退休就从2018年开始交的算,以前我们交的是国家告诉我们60退休的说改就改?老百姓该死吗?水能覆舟的.
如果延迟我们退休的话给退保吗?如果国家大人们要延迟退休就从2018年开始交的算,以前我们交的是国家告诉我们60退休的说改就改?老百姓该死吗?水能覆舟的.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谬论,这算不算违约呢?违约是否需要交违约金呢?
谬论,这算不算违约呢?违约是否需要交违约金呢?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提问{{title}}
延迟退休真的对个人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提问{{title}}
27人关注了此问题推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现实意义
我的图书馆
推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现实意义
经济与投资研究Economy-Investment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终于进入“预告期”,“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政策最近出台。此方案引发了国内一片反对声。本文将介绍“改革”要点,分析政府为什么要改。退休年龄改革方案要点10月14日,中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一次会议上宣布,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改革的原因之一是日渐加重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压力。具体数据是:中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2.1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5.5%。根据预测,2020年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3%,2050年将达到38.6%,社会抚养系数高,负担重。作出此方案调整是基于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目前的退休政策是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60多年过去,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而中国的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一改革方案是依据前两年传说中的“清华方案”,即“国民基础养老金+个人储蓄养老金”二元制结构,其中明显吸纳了英国经验。近十年以来,英国养老压力异常沉重,很快将进入每个工作的英国人要养活两名退休者的困境。2014年,英国正式公布新方案,预定每年推迟6个月,到2040年达成69岁退休,因此,英国被称为世界上退休年龄最高的国家。英国政府预计,在提高退休年龄后,政府在未来50年里可节省5000亿英镑的开支,约合人民币5万亿元。  政府“卸包袱”意图非常明显几年前,国内多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养老保险面临巨大缺口,难以为继。这个缺口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养老保险的巨大空账问题。所谓“空账”,是指一个账户里名义上有钱,但实际上却只是个无法兑现的空头数字。这些存进去的钱,是被地方政府为了支付即期所需支付的养老金而挪用了。早在2012年7月,国内媒体就在《我国养老金空账以25%速度扩大 2015年或现缺口》一文中,引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的说法: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额为2.5万亿左右,而实账部分仅为2703亿元左右,“空账”达到2.25万亿。此后几年,空账额继续扩大。2015年5月国内媒体报道《养老金个人账户继承遭遇尴尬:空账额近3万亿》,称真正做实的个人账户额度只有4000多亿,个人账户被用空了近3万亿。二是养老保险的缺口巨大。缺口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官方版本就有好几个。几年前,中国银行报告称,如果要维持现有的养老金给付水平,除已有的养老金之外,在2013年这个时点,需要另增18.3万亿的养老金,才可以保证未来70年退休金的发放。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高培勇等人的一项研究指出,在现有社保制度框架下,要确保2020年中国每个退休者都能领取养老金,以替代率(即领取养老金占该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52.4%计算,养老金支付缺口都会持续增加。最早在2015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就会出现支付缺口。2015年1月,《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向名义账户制转型》系列报告中公布了测算结果:一是隐形债务大,以2012年为基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隐形债务为86.2万亿元,占2012年GDP的比率为166%。二是将出现收支缺口,并很快陷入枯竭。北京大学郑伟等人的测算结果是,养老保险基金将于2037年出现收支缺口,2048年养老保险基金将耗尽枯竭。现阶段之所以未出现养老金支付危机,是由于以下三因素:一是因个人账户养老金通常只占个人养老金的10%以下;二是因各省借支其他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当前养老金。随着个人账户养老金占个人养老金的比重越来越高,养老金能否支付的问题将会凸显。三是因为中央一直用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在支撑。《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0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9497亿元,但从1997年至2000年,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累计补贴金额达1.2526万亿元。也就是说,累计结存的数额中,将近三分之二来自于财政转移支付,如果没有中央的财政补贴,多个省市的养老保险已经收不抵支,陷入破产状态。说白了,就是现在的退休者尚能领取退休金,对50岁以下者就可能是画饼一张了。政府新要求:养老不能只依靠政府上述情况下,要想使中国的社保系统持续下去,只能采用以下方法:要么提高在职职工的缴费水平,要么降低退休职工的社保待遇。提高职工的缴费水平已没有空间。中国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奇高,“五险一金”已占工资总额的40%至50%。也就是说,职工拿到手的工资,还不到工资总额的60%。有人算了一笔帐:月薪1万,职工只能拿到7454.30元,而老板要付出的是14410元。这种情况下,企业觉得负担非常沉重,近年外资不断撤出中国,原因之一就是认为中国的劳务成本远远高过其他国家。据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测算,中国的社保缴费率在全球181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约为“金砖四国”其他三国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欧五国的3倍,是G7国家的2.8倍,是东亚邻国的4.6倍。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中国未来的财政和企业要是不想被社保拖垮,社保规模缩水(低缴费低保障)是唯一可选择的改革路径,否则压垮了企业,政府、国民都没指望。今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记者会上就端出了改革方案,称养老保险将采用三条支柱,社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的商业健康、商业养老保险。我曾在《两会观察:三笔糊涂帐,“解决”有妙方》中指出,楼部长的讲话很专业,译成大白话就是:以前,中国大多数城镇职工是依靠社会养老保险,今后这块将降低。要想日子过得好,大家还得有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如果没有,那就自个掏钱购买商业保险。政府给你们的帮助就是提供税收优惠。民众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理由自从延迟退休金的方案出来之后,反对声一直未断。反对者普遍认为,寄望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巨大缺口并不现实。第一,加重就业压力。中国每年离退休人员至少有600万人左右。如果延迟退休,就会占用至少600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就业岗位,这会使中国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中国经济现在处于减速下行阶段,据多家研究机构估算,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减少就业机会约100万。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从10%左右下降到7%以下,意味着每年约减少就业机会300万个。一边是经济增速下滑,一边是延迟退休,等于每年“吞掉”900万人口的就业机会。第二,延长退休年龄,一些中年失业者就会长期在贫困中煎熬。近几年,外资企业大规模撤离中国较多,私企大量破产。不少失业者均在40岁以上,很难重新就业。许多50岁到60岁之间的失业者,已经成为无收入者。不少人依靠积蓄度日,希望熬到60岁退休,领取退休金。中国官方在介绍这个“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时,列举了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各国的退休年龄。但却有意不提至关重要的一点: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均有失业保险及各种社会救济,失业者生活并无大碍。美国近年也推出90个月的失业救济,澳大利亚虽然相对吝啬一些,但也并非全无,都不至于陷入绝境,而中国并无这类福利。中国推迟退休年龄为何一片反对声?近段时间,随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并轨的改革的大幕拉开,而由此产生的所谓改革成本高达9.1万元的消息被曝光,延迟退休的方案再次成为改革的焦点。而延迟退休早在去年就成为焦点,当时的反对声是一浪高过一浪,从2013年度的人民网针对延迟退休问题的调查问卷显示,有68.6%的受访者反对延迟退休,而现实中这种比例应该更大,因为绝大部分的最低层农民和城市贫民还不会上网,而且大部份的人不知道人民网为何物。现在,延迟退休的方案再度出现在大家面前,反对声可以说是更大了,虽然没有网站再次敢做调查,但从网民的留言可以看出反对声一片,有人甚至发出了愤怒的声音。当然,既然是一种改革方案,有反对就会有赞成,而赞成的人主要集中于体制内的各级领导,包括体制内的企业尤其是央企官员、学校的专家、领导等。而反对的声音多来自底层的老百姓、体制外的工作人员、老板、体制内的普通干部员工。如此一对比,自然反对的声音更大,毕竟,无论官员或相当于官员的队伍多么庞大,在整个中国人中毕竟只是少数。那么,老百姓为何如此强烈的反对延迟退休这一改革举措呢?丁丁仔细阅读了各种网民的发出的声音,进行了归纳,大致有以下十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早些退休早些享受,这应该是农民和农民工的声音。现在,农民也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养老金少得可怜,但毕竟能够买袋米,工作了一辈子,终于可以享受一点公家的待遇,对农民来说,那自然是很幸福的事情,现在,如果要延迟退休,那就说明广大农民领取的那点微薄的养老金也要延迟,他们自然反对。二是体力能否干到65岁,这是普通工人的声音。虽然现在已是机械化的时代,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员是从事体力劳动的,这些人就是广大的普通工人,他们靠体力养家,受到的摧残自然更大,从各种职业病基本上都属于这些工人来看,如果延迟退休,他们能否干到退休的那天?现在,养老保险他们是按月交纳,但如果干不到退休那天,那且不白交了?为了自己能够多活几年,如果早点退休,拿到属于自己的退休金,那么,就可以多享受几年,而且还能延长寿命。所以,他们自然也反对延迟退休。三是50多岁到65岁期间谁来给我工作?这是体制外工作人员的声音。体制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各种体制外企业的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这类人员工作到50多岁,如果按现在的养老制度,他们不需要担心工作问题了,因为马上可以退休,可以用养老金来养活自己,而且50多岁了,工作起来也明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不是特殊人才,老板也不喜欢了。所以,这个时候退休双方都好。但是,如果延长退休,工作怎么找?谁会给他们工作?谁来养活他们到65岁?所以,他们也反对延迟退休。四是又要多交纳几年退休金,感觉划不来,这是个体工商户的声音。许多个体工商户也给自己交纳了养老保险,当然是为了防老,但他们的养老金是自己全额交纳,现在,延迟退休,又要多交纳几年,而且反过来又要少享受几年,不知道寿命又多长,到底能否享受得了,当年交纳养老保险就是为了养老,现在老了不但没有享受,还要缴纳,自然反对。五是升迁无望,早退休早享受,这是体制内普通干部员工的声音。体制内绝大多数的干部员工是辛苦一辈子,干了一辈子,受别人领导一辈子,甚至是低声下气一辈子,还是普通的一名干部或员工,再也没有升迁的希望了。现在,好不容易可以望到退休了,可以不看别人眼色办事了,可以和曾经的领导平起平坐、扬眉吐气了,却传来要延迟退休的消息,还要依然看着这些人的脸色办事,真是气不打一处出来,自然要加入反对的行列。六是延迟退休,我们就业如何办,这是年轻就业者的声音。虽然中国目前已是未老先衰,进入了老年化,但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需要就业的人群总数基本未变,现在,已经延续多年的退休制度竟然改了,这个关口的就业大军自然有更大的压力,他们自然反对延迟退休。七是我们升迁的机会就没有了,这是青壮年职业人的声音。中国的职场仍然是按照新老更替的次序在进行,而且关键时间就那么几年,现在,竟然要延迟退休,那当官的自然要延迟退下来,这就给那些有机会升迁的青壮年干部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会要牺牲一部分人甚至是一代人的理想,他们自然反对。八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改革成本不应该由我们买单,这是企业老板的声音。延迟5-15年退休,作为企业就要为员工多买5-15年的养老保险,还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而中国的养老保险缴纳比例高达28%,企业要负担20%,这对于企业老板来说这是一笔沉重的开支,现在竟然要多缴纳这么多,而且这些老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已越来越小,本来可以上市场聘请更年轻更有活力的员工,现在,不但不能做到聘请年轻员工,反而要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效益最大化是任何企业的动力,延迟退休自然与效益最大化背道而驰,这些企业老板当然反对。九是延迟退休能否返还我们交纳的养老保险金,这是绝大部分老百姓的声音。按照工资比例28%交纳养老保险30多年,最终却有可能连本金都拿不到,现在,竟然要延迟退休,还要继续交,我们不要国家管了,把我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退给我行吗?何况,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延迟退休就应该降低缴纳比例,国家能够降低缴纳比例吗?以前缴纳多出的部分能够退还给我们吗?这是绝大多数老百姓发出的心底声音。十是延迟退休我们不能以贫养富,这是绝大部分老百姓心底的呐喊。从现在的养老金并轨方案来看,延迟退休最有可能的是拿老百姓缴纳的养老金稀释掉,以补充公务员、事业人员的养老金,何况,现在的养老金制度本来就已亏空,是以后代人缴纳的养老金来支付已经退休的养老金,而且目前的方案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的养老金仍然要高出企业人员养老金,因为企业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现在只有40%左右,而公务员、事业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却高达90%左右,这是典型的以贫养富,是典型的将改革成本转嫁给老百姓,如此不公的制度,老百姓怎能不反对?何况,延迟退休最有利的是中国各级官员,他们能够享受更多年,给老百姓子女的机会就更少了,那又怎能不反对?1、官员晚一年退休,就可以多捞一年,多有权一年,多幸福一年。2、民众晚一年退休,就必须多干一年,多挣扎一年,多辛苦一年。3、官员能拿起印把子,动了嘴皮子,就能干。4、民众要挥着汗滴子,扛着重担子,如何干?5、一群想要干到咽气才肯松手的官员,研究决定退休时间,能不延迟吗?如果你也同意以上十个理由,请让更多人知晓本文并影响政府决策!作者 文史女教师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社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对中国并无实际意义|社科院|实际|意义_新浪网
社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对中国并无实际意义
社科院专家:延迟退休对中国并无实际意义
一般来说,延迟退休,办公室人员比较好接受,但是一线的蓝领工人就比较难接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阶层结构不同。国外中产阶级占到60%以上,蓝领工人一般只占20%,甚至更少。但我国的蓝领工人占到60%甚至70%,中产阶级还很少。而且外企职员,据我所知都不愿意延迟退休,因为工作劳动强度和压力非常大。如前所述,去年至今,媒体各种调查结论都是70%以上的人反对,正好与阶层结构接近。此外,职业环境与工作条件不同。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实行6小时工作制,职业歧视较少,有强大的工会支持。外资公司如果要减员,一般辞退新员工,保留老员工。但在我国,一天10-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甚至更长,还有大量年龄性别歧视,蓝领工人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就很难找工作,如果延期退休,找工作就更困难,不但拿不到养老金,还要继续交养老保险。按照人社部的数据,我国每年大概新增劳动力两千万,而每年新增工作岗位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其中30%是自然更替,有人退休、有人补进来。经济学教科书讲失业有四种状态;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但中国还有总量性失业,即劳动力太多,怎么安排也有失业。我们一直说中国老龄化最高峰时有4亿老人,只有8亿劳动力,两个人养一个人。但这只是从保险的框架里来看问题,也就是8亿劳动力缴费来养4亿不缴费的。养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分配问题,本质上取决于两个条件。首先,退休时社会经济能够创造多少财富,其次,这些财富怎么分配。老龄化高峰,政策对老年人有更多优惠的话,就可以多一些财富进行分配,问题可以解决。除了单位和个人缴费,社会保险法也规定政府要承担责任。现在常说养老保险有缺口,意指单位和个人缴费不够发养老金,其实将社会保险看做商业保险了。现在拿不到养老金的都是制度外的人,参加社会养老的人应该拿到了养老金。当然也有个案,但是一般来说不会,如果有缺口,政府财政补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有失严谨!延迟退休的有些“流行说法”不准确
来源:新京报
作者:唐钧
原标题:延迟退休的有些“流行说法”不准确
  关于延迟退休的政策设计,毋庸置疑,肯定具备良好初衷。至于对形势的判断,现在讲得更多的是“国际趋势”甚至是“大势所趋”,但是,其实有一些说法是需要好好斟酌的;一些数据研究,也需要更准确。
  现在流传极为广泛的一个说法就是“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为了查实以上说法是否属实,笔者专门查阅了国际劳工组织编撰的《世界社会保障报告()》。书中有附表《社会保障法定项目:养老保障》,表中专门有一栏,分男女列出了166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
  数据显示,在此16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46个国家的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是在65岁及以上的,占总数的27%。而在这46个国家中,只有26个国家的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是男女同龄;其余的20个国家,则只有男性的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在65岁及以上,女性则要小一些(大多是差5岁)。
  值得关注的是,上面提到的关于“除了非洲”的说法似乎有点小看非洲了。事实上,非洲有5个国家的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在65岁及以上,比亚洲还多一个。除了亚、非这9个国家和地区之外,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还有22个在欧洲,2个在北美洲,11个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2个在大洋洲。由此可见,采取延退政策的其实绝大多数是发达国家。
  在16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6个国家选择了60岁这个年龄,占总数的40%。其中10个在非洲,19个在亚洲,25个在欧洲,11个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1个在大洋洲。还有一个相关信息是,在上述66个国家和地区中,有43个是男女同龄,均为60岁,其余的23个国家和地区,则女性的法定领取养老金年龄要低于60岁。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中国的实际退休年龄只有54岁,以此来证明延迟退休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实际上,世界各国的法定退休年龄和实际退休年龄之间一般都会有个差距,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实际退休年龄早于法定退休年龄。
  据媒体报道:德国的法定退休年龄男女均为65岁;而实际平均退休年龄是男62.6岁,女61.5岁。英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5岁,女60岁;而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为男63.6岁,女61.7岁。意大利的法定退休年龄男65岁,女60岁;而实际平均退休年龄男61.0岁,女59.8岁。西班牙的法定退休年龄男女均为65岁,而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为男61.8岁,女62.4岁。另外,美国、加拿大和丹麦的法定退休年龄男女都是65岁,而实际退休年龄则分别为64.6岁、63.3岁和63.5岁。综上所述,在这些法定退休年龄为60-65岁的发达国家中,大多实际退休年龄都会早于法定退休年龄1岁左右。
  与以上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实际平均退休年龄为54岁,可以说基本正常,因为中国有40%的劳动者(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岁。据笔者计算,若都按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平均法定退休年龄应该是55.7岁。与54岁的实际退休年龄相比较,相差1.7岁。与发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和实际退休年龄作比较,中国的情况完全属于正常状态。
  笔者认为,拿实际退休年龄低于法定退休年龄来证明延迟退休的必要性,有失严谨。因为在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或60岁)较低时,实际退休年龄与法定退休年龄就尚且难以取齐;那么,即使将法定退休年龄再提高,意义也不大。
  唐钧(学者)
(责任编辑:齐贺 UN656)
检讨抗灾路径依赖,既不在天灾中竖英雄也不忘在人祸中悲悯苍生…[]
   社论:
也是所有领域包括政治都需要遵守的准则…[]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