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哪些方面电脑使用手机流量流量

谁偷了我的手机流量?手机流量怎么会用这么快?
互联网 & 07-06 11:16:48 & 作者:佚名 &
随便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往30M每月的流量,现在早已不够用。现在动不动就几百M,上G,但是有的时候都不知道流量就用光了,太浪费了,到底是哪些软件偷走了我们的流量呢?会不会是运营商故意这样的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7月1日,由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上海消保委)提起的一起公益诉讼案正式被法院受理。这次公益诉讼分别以广东欧珀(OPPO)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和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为被告,诉讼理由是这些手机厂商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上海消保委是通过一次对比试验得出这一结论,这次试验是怎么做到的?又得出了哪些详细结论?一起来看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调查。
△视频:《每周质量报告》谁动了我的流量?
对比试验一:手机流量
品牌智能手机竟会&偷跑&流量
上海消保委一共购买了20款用于试验的样品,其中不仅包括苹果、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手机,还有华为、中兴、小米、OPPO等国产品牌的主要产品。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在待机情况下&偷跑&流量问题,上海市消保委从中选出10款进行模拟检测,这10款手机的品牌分别为海信、步步高、金立、小辣椒、三星、华为、联想、索尼、诺基亚和苹果。这10款手机中,有5款为运营商的定制机,其中华为、索尼是中国移动的定制机,诺基亚、小辣椒是中国联通的定制机,海信是中国电信的定制机。
在上海市质检院电子电器家用电器质量检验所,检测人员将这10款手机恢复为出厂设置后,插入相应运营商的SIM卡,放在同一环境中,在不人为开启任何第三方软件的待机状态下,每隔24小时记录手机的流量消耗情况。
苹果手机&偷跑&流量最多 一个月&偷跑&60多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者手机的流量使用情况,在运营商的官方网站上都可以查询。检测人员在对这10款手机开机注册入网并进行120小时的待机试验后,发现即使是在待机状态下,&偷跑&流量的情况也非常明显,竟然有多达9款手机都在开机注册入网及待机过程中&偷跑&了流量。其中,中国移动定制的索尼、华为和中国联通定制的小辣椒、诺基亚4款手机&偷跑&流量较为明显,分别为4113KB、1037KB、589KB、4281KB。
而在这10款手机里,&偷跑&流量最多的是苹果手机,120小时内共&偷跑&了80MB(兆)流量。按照中国移动每110MB流量加油包收费15元的价格计算,消费者每5天被&偷&掉的流量,价值10.9元,消费者要为每个月&偷跑&的流量额外支付60多元。
对比试验二:预装软件
OPPO手机预装软件数量最多 达71个
上海市消保委在对流量消耗进行监测的同时,还对手机预装软件数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智能手机,预装的软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保证手机基本功能的系统必须应用程序,如电话、短信、相机和相册等;另一类是商业软件,如QQ、天气、地图、淘宝等客户端。
实验结果发现,上海市消保委送检的20款手机中,除一款无法开机外,其余19款手机,都预装了不少软件,其中最少的27个,最多的达71个,这款预装了71个软件的手机标称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生产的OPPO牌。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宁海说:&它的视频软件就多达4个,譬如搜狐、爱奇艺等。&
另外,检测人员还模拟普通消费者的操作方式卸载手机中预装的软件。苹果、三星和金立等3款手机,根本无法卸载任何预装软件。其余16款手机中,预装了58个软件的VIVO手机,可卸载软件数最多,达到33个;最少的是预装了30个软件的魅族手机,可卸载软件10个。而预装软件数量最多的OPPO手机,不可卸载软件仍然最多,达47个,不可卸载软件最少的手机是诺基亚,仅有18个。
商家通过预装软件获利 部分软件卸载手机容量竟不变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检测人员在卸载部分手机的软件后,手机的容量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说明,消费者看起来已经删除的软件实际上依然存在,根本没有被物理删除。
上海消保委委托检测人员透露了原因:&部分经销商或厂商通过预装软件获利,装一个软件多的话会有3到5块钱,少的话也会有1到2块钱。&
预装软件危害:资费消耗+恶意扣费+隐私窃取+远程控制
手机预装软件数量多、难卸载,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干扰正常使用。《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在日,就曾播出过《被预装的风险》,节目揭示预装软件在影响运行速度、浪费手机流量的同时,还对手机预装软件背后隐藏的利益进行了深层次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手机软件预装行业利润巨大,但潜在威胁随之而来。北京一家手机软件安全监测机构就发现,一款手机里的软件暗中操控手机自动发短信,推送广告,给手机用户带来资费和隐私的双重损失。手机预装软件的种种危害,已经给广大智能手机用户资费和信息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对比试验三:手机容量
手机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存差异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次上海市消保委组织的智能手机对比试验,发现的另一问题是手机标称容量与实际容量存在差异的情况非常普遍。业内人士介绍,对于手机容量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手机厂商在产品外包装或者广告中宣称的容量,即为标称存储容量;另两种为消费者只能在手机系统设置中查看到的实际存储容量以及可使用存储容量。
记者调查发现,这次对比试验用的20款手机,商家标称容量普遍高出消费者实际可用容量。一款用于实验的小米手机,标称容量为8G,但消费者的可用容量仅有4.82G,可用容量仅为标称容量的60%,而另一款同样标注容量为8G的索尼手机,实际可用容量仅有4.26G,仅为标称容量的53%。
维护消费者权益 拒绝沉默
据上海市消保委介绍,从2012年以来,上海消保委受理的手机类消费投诉案件都呈上涨趋势,已经连续3年占到商品类投诉的第一位。另据有关机构统计,2014年,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超过了5亿,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
法律专家认为,智能手机上安装的所有软件,使用与否都应该由其拥有者决定,特别是连接互联网等产生费用的使用,更是应该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然而,上海市消保委这次对比试验却表明,许多智能手机上预装的软件,并没有经消费者主动启用,就在后台悄悄联网,&偷跑&流量,这对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是一种侵害。上海消保委这次提起公益诉讼,可以说是目前法律框架下维护消费者权益为数不多的选项之一。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当前位置 & &
& iPhone 6偷跑严重:你的手机流量被什么吸走...
iPhone 6偷跑严重:你的手机流量被什么吸走了?
07:20:27&&出处:&&
编辑:雪花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07-07][07-07][07-06][07-06][07-06][07-06][07-06][07-05][07-05][07-05]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手机使用WiFi和流量哪个更耗电?手机使用WiFi和流量哪个更耗电?WiFi钥匙百家号对于手机党来说,除了没有网络,最害怕的就是出门手机没电吧。有WiFi的时候使用WiFi,没WiFi的时候使用流量,这应该是很多人的使用习惯吧!但你有没有想过,使用WiFi和数据流量哪个更耗电呢?数据流量就是手机的2GGG网络,这种数据网络需要发射和接收基站的信号,由于辐射范围大、建设成本高,基站都建在如山顶之类的开阔地带,手机接收来自山顶的信号,消耗的电量自然更多了。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使用WiFi耗电量更大,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使用数据流量比使用WiFi更耗电。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因为你在使用WiFi的时候往往会看视频,打游戏,消耗电量自然比较快。如果是在相同条件下,使用数据流量会比使用WiFi更耗电。移动数据流量就是手机的2G/3G/4G,这种数据网络需要发射和接收基站的信号,由于辐射范围大、建设成本高,基站都建在如山顶之类的开阔地带,手机接收来自山顶的信号,消耗的电量自然更多了。如果遇到信号不好的情况,要发射更强大信号来搜索网络,因此会更加耗电!相对来说,WiFi就轻松多了。WiFi是通过无线路由发射信号,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内实现近距离覆盖,信号波动不大,稳定状态下手机耗电更少。所以总体来说,使用WiFi会比使用流量省电,当然信号不好的时候不管使用什么都是比较耗电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WiFi钥匙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WiFi钥匙一键连接WiFi,安全免费上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告诉你为何手机流量不能包月使用的原因_网易手机
告诉你为何手机流量不能包月使用的原因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无线的扩容和速度提升都相对有线更难,也就意味着成本更高。无线流量如果免费,那么很大程度上用户就会无所顾忌地随意使用。而且目前手机一般都带有热点功能,这样以来手机就成为了一台速度能达到几兆每秒(4G状态下)的无线路由来使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网络也变会拥堵。
近期提速降费的话题颇为火热,国务院的态度与运营商的实际行动似乎完全背道而驰。而这时候,国外运营商Sprint又高调推出了80美元的无限流量、语音及通话套餐。羡慕之余,大家肯定心中都有个疑问,到底为什么国内的流量不能像宽带一样包月来使用呢?今天咱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速率与扩容上的区别有线的带宽是无限的,而无线的带宽是有限的。有线通信的速率提升和扩容比无线要容易得多,一条光纤不够用?那就再加一条,不够就再加。但是无线通信的话,其频带宽度是有限的,所以速率提升与扩容相对难上很多,而且无线是典型的“变参信道”,也就是说在空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噪声干扰和什么同频、邻频等等干扰,即使动用了大量的抗干扰手段,但是其容量往往也会打不少折扣,而有线通信往往我们视为恒参信道,基本可以达到理论速率。所以总的来讲,无线的扩容和速度提升都相对有线更难,也就意味着成本更高。用户端结构不同
有线一般在用户端是独享的设计,即一个用户使用一条电缆。但是无线不同,无线在用户端是共享的设计,及许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无线基站。这对无线基站的要求就更高一些,不仅需要承受更大的带宽需求,同时也要处理许多号的交换及,其成本相对与传统家庭宽带更高(家庭宽带充当交换功能的路由往往由用户自行购买,而无线基站的成本则由运营商承担)。
本文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使用手机流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