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军队四个战略支撑使命任务?

10月25日,正值党的十九大闭幕次日,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邀请朱佳木、孔丹、朱善璐、毕京京、李稻葵、潘维、韩毓海、黄平、周弘、许定波等二十多位国内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北京大学朗润园召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十九大精神座谈会。会议由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主持。
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中将毕京京在座谈会上做了如下发言:
党的十九大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历史当口,以“新时代”标定我党、我国、我军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确立新思想、明确新使命、开创新征程,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十九大报告宏阔高远、内涵深刻,高屋建瓴、气势磅礴,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历史性变革、思想构成、基本方略和战略部署中有四处集中论述,字字千钧,分量极重,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引领新时代强军兴军伟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作为军队同志,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努力奋斗。
一、牢固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即习近平强军思想
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报告对这个思想的“军事篇”——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概念,要求“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党章》明确将这一思想定位为“习近平强军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开拓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创立了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这是我们党推进军事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新篇章,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树起了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一个理论体系,有着内在的科学逻辑。报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对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作出精辟概括。
包括以下主要内涵:在根本原则上,强调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并将此提升为新时代基本方略;在地位作用上,强调建设强大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在奋斗目标上,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在战略统揽上,强调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在强军布局上,强调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其中,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改革强军是必由之路,科技兴军是核心驱动,依法治军是重要保障。在发展理念上,强调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其中,聚焦实战是核心指向,创新驱动是第一动力,体系建设是根本方法,集约高效是效益标准;军民融合是重要路径。这些内容,统一于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二、充分认清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鲜明品格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五年来,人民军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报告着重从四个方面作出充分肯定:在战略指导上,“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在固本铸魂上,“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在改革重塑上,“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在根本职能上,“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
总之,五年来,人民军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重塑再造,在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中经受了严峻考验,提振国威军威,国家提气、人民提气。习主席以战略家的大手笔大魄力,强调积极防御根本在防御,要义在积极,亲自领导指挥了一系列争取战略主动、扩大战略优势、维护国家权益的伟大斗争,把“积极”二字的大文章做足了做活了。
在习主席领导下,我们精心谋划和展开维权军事行动,有效维护了国家战略利益。以海洋军事斗争为例,习主席展现出高超的战略运筹和军事艺术,取得了经略海洋、维护海权的历史性突破。我们打出钓鱼岛维权斗争组合拳,取得了东海维权斗争的历史性突破。从2013年起,中国公务船巡航钓鱼岛每年达五十多次。当然,背后有我们的军舰、天上有我们的飞机做后盾。坚决实施南海维权行动,取得了南海维权斗争的历史性突破。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后,第一次到海军部队视察,就提出南海维权特别是岛礁建设问题。习主席亲自决策指挥,大规模扩建西南沙岛礁,重塑了南海斗争的地缘战略格局。我们采取吹填造岛,顶着强敌施压、周边鼓噪,冒着高温高盐高湿,进行了百船千机万人大会战,一年多时间扩建12平方公里多岛礁。这后面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做支撑。这是习主席领导我们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功在千秋的历史性贡献!
现在,美济岛机场、渚碧岛机场、永暑岛机场,去年都已试飞成功,还有大型港口,可停泊万吨驱逐舰和其他舰船。这三大岛互为犄角,还有华阳、南薰、赤瓜、东门四小岛为拱卫,形成南沙大三角,像三艘不沉的航母,并与西沙、海南构成三线配置,对周边岛礁形成强大压制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体系作战能力得到很大提升。9.3大阅兵,84%受阅装备首次亮相。今年朱日和阅兵,40%新型装备首次亮相。我们既有人的因素,又有武器的因素。所以,习主席庄严坚定地宣示:“我坚信,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在习主席坚强领导下,军队强力正风反腐,猛药去疴,重典治乱,拨乱反正,坚决查处郭伯雄、徐才厚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党和军队消除了重大政治隐患,关键时刻扶危定倾、力挽狂澜,挽救了人民军队。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的在于有全党核心、军队统帅习主席的领航掌舵。
三、深刻认识国防和军队建设站在新起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新时代。报告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这“两个面对”是对新起点内涵的精辟阐释,即形势与使命、客观与主观构成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起点。
从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上看,当今世界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习主席深刻分析世界面临的“四个历史性变化”,即: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结构、亚太地缘战略格局和国际经济、科技、军事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我国由大向强,阻力压力陡然上升。我国周边安全风险呈累积态势,特别是海上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家门口生乱生战可能性增大。只有真正具备打赢能力,才能威慑有效果、制衡有砝码、胜战有把握、和平有保证。习主席指出:“在国际斗争中,政治运筹很重要,但关键时刻也必须有军事实力为后盾。”“现在虽然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选择增多了,我们可以纵横捭阖、灵活运用,但千万不能忘记,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
从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上看,国家正处于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跃升期,军队正处于强军兴军的加速推进期、履行使命的严峻考验期、军事改革的攻坚克难期。强国梦与强军梦互为支撑。军事能力始终是强国的关键指标、核心支撑。在国际博弈中,军事实力就是政治实力,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战略支撑。我们虽然已经坐上了全球治理舞台的“主桌”,但将强未强、树大招风,遇到的风险挑战更加尖锐,遇到的战略冲撞更加严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到“关键一跃”的历史阶段,必须打造支撑强国进程的强大军队。正如习主席指出的:“把军队搞得更强大,这样底气才足、腰杆才硬。”
四、切实担当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报告对新时代强军兴军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总目标总方针总战略总部署,我们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不懈奋斗。最根本的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十九大最鼓舞军心士气的是,发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号令,这也是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设计。
报告提出:“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命题,明确了强军目标的世界参照和时代标准。世界一流军队具有多个指标,如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高、军事思想和组织结构先进、威慑和实战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全球影响力大等。但要看到,核心指标是能够威慑强敌、战胜强敌,在维护国家利益时可用、能战、打赢。这是一个实打实硬碰硬的指标,是一个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铁律。习主席指出: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要敢于碰硬、敢于亮剑,一旦用战争解决问题,就要干脆利索,坚决打赢。
报告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各项工作的部署极富创意,是强军布局和发展理念的具体化,体现了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体现了继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体现了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体现了一切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体现了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要求。特别是强调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习主席以“六个任何”宣示维护国土完整的坚定决心:“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在维护我国核心利益上,军队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始终有一种堪当大任、不畏强敌、亮剑杀敌、有我无敌的使命担当,确保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党的十九大之后,军队在建设和改革上将迈出更大步伐。比如报告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等,都体现了战略设计、宏观谋划与创新举措、扎实落实的统一。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以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投身新时代强军兴军伟大实践。(实录整理 中国网记者 毅鸥)解读:十九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新举措 - 中国军网
解读:十九大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新举措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并系统阐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突出亮点和重大的历史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五个是”,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是继承性,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二是创新性,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三是时代性,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意义和时代特色。
1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十四条,涵盖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体现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内涵,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14.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凸显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主席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大明确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并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增强全党党的意识,实现全党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行动上一致,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15.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大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贯通设计,擘画了未来30多年的目标蓝图。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3年是决胜的3年、攻关的3年。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现代化国家到现代化强国,一字之差,质的变化,体现了现代化内涵的拓展,体现了我们党矢志强国复兴的雄心抱负。
1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六个方面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这些,必将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7.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指标。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党的十九大作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强调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培养造就科技人才等,体现了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深远考量。这些政策举措,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这“两个必然”,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科学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这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力宣示,是对西方所谓“宪政民主”“普世价值”以及“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思潮的有力回击。
19.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个方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等,体现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的大设计大气魄。这有利于我们党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20.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举措。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经济、政治,也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适应的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核心支撑。
21.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也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围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调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和治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这些部署要求,有着很深的政治考量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旗帜鲜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提供了遵循指导。
22.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提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理念,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可以想见,随着党的十九大富民强民惠民政策的落地,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脱贫、健康、安全等问题会得到更好解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3.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凸显了美丽中国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报告作出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个方面的战略部署,以理念转变为根本,治理和保护并重、制度和监管并举,把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落到实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将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4.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一目标,是顺应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着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提出来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根本引领。
25.习近平强军思想。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先进军事理论的指导。与党的理论创新同步伐,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实现新飞跃。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习近平强军思想,并确立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是又一历史性决策,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出一系列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强军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
26.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这是对我们党建军治军根本原则的最有力坚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的最有力维护,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时代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习主席这个核心、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
27.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担负什么样的使命任务是由党的使命任务所内在决定的。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强调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这阐明了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地位作用,拓展和规定了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强军支撑强国,军强才能国安。我军必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28.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坚强支撑。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战略安排是,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29.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人民军队靠改革创新走到现在,也要靠改革创新赢得未来。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的重大部署,体现了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赢得军事竞争优势的战略考量,对于把我军建设模式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加快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紧跟世界军事革命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推动军事改革,全面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各方面创新,带动全军把创新驱动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创新型人民军队。
30.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古往今来,科技进步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军事发展走向。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进,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引起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深刻变化,日益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我军在高新技术方面同世界军事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这是加强新质战斗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的重要引领。我们必须增强军队建设科技含量,提高官兵科技素养,增强技术敏锐度和理解力,大力推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争取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我军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
Copyright (C)2017 81.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