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长辉上海创新咨询公司司有什么样的创新理念啊?

企业版微信号
个人版微信号
联英人才网 ·
重庆长辉化工有限公司
重庆长辉化工有限公司是从事国际国内化工贸易的专业公司。公司从成立之初,便着手打造专业化工渠道品牌形象,在宁波、杭州、无锡等地设有办事处,产品出口欧美、中东、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公司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最初的年销售额不足1000万,到今天的突破一个亿;从不见经传的民营小公司到今天广为业界称道的氯丁橡胶销售大王。
进入2009年以来,公司正经历从“创业”到“发展”的改革关键时期,公司将秉承“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的企业理念,坚持“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的企业宗旨,努力为员工搭建一个“激情工作每一天,快乐生活到永远”的个性化工作平台,构建独具魅力的企业阳光文化,真正把长辉化工树立成一个专业的化工商场,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快速交货、质量保证、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
只要您拥有专业的知识或突出的才艺,充满激情和自信、懂得珍惜和真诚、不断学习敢于挑战,相信您一定能和我们去共同谱写一段充满阳光的光辉岁月。
值2008年岁末,公司结合中央新农村建设政策,及时调整战略,全资组建了涉及旅游文化、生态农业项目的股份公司——“长相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注册资本:
300.000000万&
成立日期:
注册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318号1幢28-A4#&
以上内容由提供
公司地址:渝北区新牌坊红锦大道559号3-27-6
扫一扫二维码在微招中查看招聘信息,投递便捷快速!
个人注册并登录后才能查看企业的联系方式,现在
安全与帮助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京粮集团数据中心第二次项目对接会在吉林创新科技城召开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京粮集团数据中心第二次项目对接会在吉林创新科技城召开》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京粮集团数据中心第二次项目对接会在吉林创新科技城召开》 精选一千龙网北京7月13日 7月12日下午,北京粮食集团副总经理李少陵、部长王波涛、副部长王明、京粮集团(吉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亚洲、董事朱海峰、京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孝权、北京世纪互联宽带数据中心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付长辉一行到访吉林创新科技城,与吉林创新科技城共同召开京粮集团数据中心第二次项目对接会,本次会议的举行,标志着京粮集团数据中心项目落户吉林创新科技城进入实操阶段。吉林市粮食局局长陈波、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永吉、吉林高新区管委会纪工委书记刘学臣、吉林创新科技城董事长朱庆龙、产业运营中心总经理李岩出席会议。京粮集团副总经理李少陵表示,第二次项目对接会的成功举行,有利于推进京粮集团数据中心进一步加快落地,京粮集团将利用、等计算机网络最新技术在吉林创新科技城建设京粮数据中心,为搭建放心粮油消费网络、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等基于互联网运行平台是京粮集团“十三五”战略“一链两翼三平台”的重要平台之一。此次就数据中心落位与吉林创新科技城进行的合作洽谈,既是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和大数据国家创新计划的要求,也是落实京粮集团“十三五” 发展战略,打造互联网运行平台,加快集团转型升级发展的具体举措,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战略合作。吉林创新科技城董事长朱庆龙说,希望吉林创新科技城与京粮集团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各界优势资源强强联合,加快发展,共同打造产业链集成中心;积极推进两化融合,促进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进一步落实推进大数据国家创新行动计划,引领粮食产业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协同创新,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老平台立即理财拿→(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12993.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京粮集团数据中心第二次项目对接会在吉林创新科技城召开》 精选二3个月前,随着一批比亚迪叉车交付巴西圣保罗国际机场,南美洲最大的机场正式进入绿色物流时代。“行业革命者,比任何叉车更安全。”美国叉车大牛Cromer这样评价比亚迪叉车。而这些闪耀世界舞台的电动叉车是在广东韶关生产的。深圳创新龙头企业比亚迪4年前在韶关布局的叉车基地内,正在成长着新的全球级绿色产业。今年,随着华为大数据中心落地韶关、亿航无人机产业项目洽谈,广深与韶关的创新链接正在加速。位于珠三角的创本界敏锐地“嗅”到这一新趋势。在本月15日举行的2017年韶关首届科技高峰会上,深圳企业、资本界再次聚焦韶关。从华为、比亚迪、亿航在韶关的项目合作,到投资高峰会的举行,广深创新企业、资本机构为何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韶关?绿色崛起、创新发展中的韶关,又将与深圳的科技创新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深企引领百亿创新基地建设“新能源叉车将是未来叉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说。坐落于韶关市浈江区,比亚迪韶关叉车基地已经运行4年之久。自2012年比亚迪叉车研发面世后,面对国内外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比亚迪将这个重量级的产品落子韶关,如今已遍布中国30个省份的108个城市,并成功进入德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市场。电动叉车正在成为韶关世界级的绿色产业,更为“创新韶关”激发巨大想象空间。6月5日,韶关“华南数谷”大数据产业园正式揭牌,作为首个签约项目,华为大数据中心项目当天正式奠基,华为将建ICT基础设施平台,计划到2020年建成2万个以上标准机架。“深化与华为合作打造智慧城市,加快与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无人机产业,双方正在洽谈中。”本届峰会上,韶关市委**、副市长万卓培透露这一消息。重大项目引领下,新兴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凸显。在“华南数谷”,数据堂、中国联通等13个企业项目已签约入驻。根据规划,韶关努力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基地,计划到2025年引进大数据龙头和骨干企业约10家,培育创新企业上百家,产业规模达1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约500亿元。创新龙头企业开始加速布局韶关的背后,是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正在共同构筑开放高效的跨区域创新生态链,推进形成分工合理的多层次新兴产业群,以及优势互补的开放创新体系,共同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协同优势和辐射能力。位于创新前沿的资本界敏锐地“嗅”到这一趋势。此届峰会上,众投邦双创加速器正式启动。深圳市众投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鹏炜说,加速器将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全力推动韶关中小企业发展与转型升级,推动韶关产业集群发展。就在当天上午,全国双创周开幕,上海、深圳分会场双创活动火热进行的同时,粤北城市韶关正在掀起链接珠三角的创新浪潮。“绿水青山”与创新产业碰撞出火花从比亚迪到华为,创新龙头企业为何加速布局韶关?从区位来看,韶关处在粤北区域,粤湘赣三省交界地区。广东出入境物流总量的60%经过韶关。韶关是华南沿海地区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通往内陆广阔市场的重要通道和节点,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桥头堡”。“八高四铁两航”的交通干线网将奠定韶关的区位优势,交通运输资源使其融入广州“一小时生活圈”,距离广州高铁线程约58分钟。区位与交通优势叠加,让产业共建提速。粤北城市改变过往简单承接珠三角企业产能扩张的角色定位,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根据规划,韶关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商贸物流、医药健康、现代特色农业六大新兴支柱产业,力争未来5年形成1—2个产值超500亿元的现代产业集群。韶关曾以老工业城市闻名全国,创新资源的流入,推动韶关在广东制造业发展坐标中探索新定位。总投入达10亿元的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成为韶关主动对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创建的产业园区,培育发展装备基础零部件、汽车关键零部件、成套(台)装备制造、装备服务业四大产业体系,打造围绕特种钢原材料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力争在2020年前打造成产值超500亿元产业集群。“绿水青山”是韶关的最大优势之一。韶关森林资源居广东首位,是全国重点林区、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屏障,是珠三角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著名的“中国锌都”“有色金属之乡”和广东重要电力输出地。“让创新和城市结合起来,和韶关的青山绿水结合起来,创造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城市空间。”韶关市委副书记、市长殷焕明在峰会上说,韶关正在围绕创新、、科技的结合寻找新兴产业空间。着眼未来,山水城融合的韶关,将是世界的韶关。“将老区和新区融为一体,将山水资源融合在一起,将丹霞山、南华寺传统文化区域融入城市,韶关这座三江两岸的城市将在世界上产生自己的影响力,这是韶关要追逐的梦想。”殷焕明说。深韶“直通车”带去深圳产业龙头“韶关一定要像深圳那样,做‘无中生有’的产业。”深圳市众投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鹏炜认为,国家的“双创政策”在深圳发展得淋漓尽致,韶关需要向深圳“取经”,在绿水青山中打造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事实上,韶关和深圳一样,并不缺少创新“基因”。上世纪70年代,韶关是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第二的城市,中国的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冰箱、第一台计算机都在韶关诞生。此次峰会上,专家们普遍认为,依靠创新创业发现和培育新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是韶关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朱鹏炜建言,韶关应持续举办各类双创活动,包括创业大赛、高峰、投对接会以及行业峰会,抓住深圳产业龙头辐射作用,建立韶深“直通车”。“直通互联优势资源,高效对接缩短距离,形成有资金、有人才、有产业的体系。”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形象和产业形象的代表。韶关如何培育更多上市公司,增强区域经济活力?赛伯乐华创董事长王伟认为,韶关的下一步发展要把握两条主线:一是梳理过去历史沉淀的天赋资源;二是要学会拐点增长,嫁接一些比较成熟的上市公司。“韶关当务之急,是要形成筑巢引凤的机制。”在深圳走向“创新之都”的过程中,、**等丰富的金融手段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放眼韶关,目前企业主要的融资手段还是通过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亟需吸引多样化的资本入驻加速企业发展。北京大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小锋提出“自然资本”概念,认为地方**应改变投资思维,创办绿色准。“中国已经发展到了10万亿元规模,通过推动地方绿色投资,是最好的方式。”何小锋谈到“PPP”模式,其中第一个P,是指采用PE()的方式;第二个P指大众化,发动所有的社会受益者去投资;第三个P是管理的专业化,由专业的团队来进行管理。深圳市前海梧桐执行副总裁刘得辉认为,吸引创构来韶关非常重要。他建议,韶关可以建设一个,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吸引来自广深的风投机构入驻;培育一些创投服务机构,对初创企业进行财务、工商等方面的服务,让他们专心搞研发与创新。■韶关声音山水城相融,韶关是世界的韶关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如何更好地实现一体化发展,成为我省振兴粤东西北发展的焦点之一。韶关市委副书记、市长殷焕明认为,两大区域应差异化协同发展。殷焕明说,韶关应该抓住环境优势和珠三角协同发展,并围绕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发展,提升城市聚集力和辐射力。如今,韶关与珠三角城市基本形成1小时经济圈。“互联网时代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让韶关与广东各城市的时空关系正在改变,韶关将加快和珠三角城市的产业共建。”广东未来经济发展中,韶关如何定位?殷焕明说,韶关要紧抓产业发展,突出工业转型升级,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韶钢曾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加工企业,通过与宝钢合作,实现了生产类粗钢向特钢的转型。如今韶关正在布局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让优质钢材更好地支撑装备制造业发展。“韶钢给我们制造了’面粉’,我们还得把’面粉’变成’面包’,要发挥好韶关龙头企业的作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除了工业发展,韶关还要围绕创新、金融、科技的结合寻找新兴产业空间。殷焕明在现场向珠三角企业家发出“邀请函”。“从世界范围来看,创新往往会在一些历史性的地方实现,所以我们有信心请大家来,让创新和城市结合起来,和韶关的青山绿水结合起来,创造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城市空间。”韶关已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距离珠三角地区有200多公里距离的韶关,一直是连接内陆腹地与珠三角地区的桥头堡。韶关市委**、副市长万卓培表示,凭借广东省实施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的契机,韶关正加速融入珠三角地区,至珠三角的物流时间仅为2小时左右,乘坐高铁到广州仅需50分钟,到深圳仅需一小时30分钟,已融入广州“一小时经济生活圈”以及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同时,广东北大门的区位优势,使得广东出入境物流总量的60%经韶关进出。加上正在全面建设“八高四铁两航”的立体交通网络,韶关更已成为内陆腹地连接华南沿海之间的南大门,也是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桥头堡。万卓培认为,随着融入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韶关已成为华南沿海地区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通往内陆广阔市场的重要通道和节点。万卓培透露,韶关目前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节点时期:第一,广东省正在推动粤东西北和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二,整个广东路网交通设施完善推进,韶关与珠三角之间的时空格局已经发生改变;第三,韶关有非常难得、优质的生态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表示,希望有意向的深圳乃至全国企业深入考察韶关,到韶关来创业、投资,韶关也会把珠三角的先进经验与韶关的良好资源对接,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深企建言珠西装备制造业升级中的韶关作为:“韶关要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带头大哥’”装备制造业是韶关最大的工业产业体系,在粤东西北地区乃至跟珠三角相比都有着比较好的基础。2015年,韶关全市装备制造企业近700家,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1个。当前,珠江西岸对标国际制造,致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在这个过程中,韶关将面对什么样的发展机遇?深圳朴素资本董事总经理项东认为,韶关应该利用自己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和成熟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引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带头大哥”。他举例,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特钢、装备基础件、汽车零部件等方面配套不足的问题,在高端基础件、基础工艺、汽车零部件等方面有着强烈的需求,韶关应该把握机遇,抓住这些极为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意味着对普通技术工人的需求将降低,但是高端技术工人将更为紧缺。”深圳合创资本创始唐祖佳认为,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或许将是一笔比高端装备本身更宝贵的财富。深圳融创创业杨雪剑则表示,韶关可以借鉴深圳在“产学研”方面的探索,可以根据当地的工业特点、产业结构特点,找到相关的高校,**可以给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产学研项目,把高校的科研成果根据企业需求转化过来。绿色崛起中的韶关释放创新新动能:“绿色经济,定位韶关”9月11日,中国旅游行业成立世界旅游联盟。旅游业已经成为文化和服务业的综合体。韶关拥有国家级景区景点17处和省级及以下景区景点100多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0家,如今正在重点建设“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大珠玑”四大景区和世界过山瑶祖居地,构建融合多种业态的国际旅游产业集聚区。作为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韶关如何立足自身的生态优势,积极谋划绿色生态旅游业?“谈到绿色经济,我个人觉得就是定位韶关。”深圳市财富森林CEO蒋宁坦言,韶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他建言韶关结合自然和文化资源做深度挖掘,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快速传播。珠海市柏纳维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黄俊补充说,慢游、体验式旅游取代圈养式旅游,成为业界新趋势,这为韶关旅游业发展带来创新空间。文化与健康元素的结合,也将有效提升旅游项目的附加值。康佳集团副总裁孙清岩建言韶关旅游产业时谈到两种模式,分别是“文化+旅游+城镇化”和“旅游+互联网+金融”。在他看来,韶关旅游可以做三点文章:第一是“走出去,引进来”,例如通过联合央企开发重大旅游项目,将游客引进来,将品牌带出去。第二是深度挖掘韶关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例如制作印象韶关、印象南华等产品,助推韶关旅游形象宣传。第三是推动韶关传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数读韶关交通“十三五”期间建设“八高四铁两航”,从韶关坐京广高铁到广州仅需45分钟,融入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旅游韶关有世界级和国家级景区景点17处,2016年共接待游客359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增长20.3%环保地表水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2016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3.4%;森林覆盖率达75.1%,均居全省首位农业人均耕地面积在全省第一,2016年农业总产值269.7亿元工业2016年,全市装备制造企业近700家,规上企业14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0多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现代物流产业重点发展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和港口物流五大物流产业部分转载自网络,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众投邦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我方删除。获取更多,请添加官方公众号 ID:zhongtoubang,与众投邦一起造就百亿市值公司。正在募集项目高品质牛肉供应重磅项目开放跟投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扫描添加下方众投邦或点击阅读原文《京粮集团数据中心第二次项目对接会在吉林创新科技城召开》 精选三日,总经理魏国、市场部总监姚路卫应邀考察了河北汉唐牧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宏伟、董事长秘书康晓凯进行了接见。会见中,王董事长介绍了公司运作挂牌情况及下一步发展战略,感谢冀金宝能到公司提供就地服务,希望冀金宝能在融资服务方面给予帮助,以支持公司打造年产40万头商品猪的目标早日达成;魏总介绍了冀金宝三年来在河北地方资本市场为河北企业提供挂牌服务、协助其有效融资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所做出的成就,特别是在农业板块为近30家企业就“精准扶贫”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对于汉唐牧业20年扎根国家贫困县发展养殖全产业链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企业目前运作新三板相关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指导意见。双方会见在一片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双方合影河北汉唐牧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注册资本1.1,坐落于有着“中国唐尧文化之乡”的唐县境内,是国内第一批规模化养猪场的先行者。近年来,公司秉持创新、绿色、循环、富民的发展理念,先后实施了年出栏10万头生猪零排放养猪场项目、年出栏10万头生猪零排放养猪场项目,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及深加工项目等。目前,已成为集种猪繁育、商品猪饲养、生猪销售、良种猪精液供应、饲料加工、粮食收购、粮食种植、有机肥生产等为一体的大型畜牧龙头企业。公司拥有现代化猪场7座,种猪站2个,食品加工厂1个、良种繁育场1个,大型粮食储备库1个,国家核心育种实验室1个,是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中国养猪行业百强优秀企业,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5亿元,年出栏各种优质生猪30万头,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和合作商家的好评,产品销售率100%,年销售收入4.7亿元,利润4500万元。冀金宝作为河北省地方资本市场的创新之举和有益补充,以及中国国资系行业联盟理事单位,是河北地方资本市场系列唯一一家中国领先的新三板综合资本服务平台,主要从事中小企业赴新三板等上市挂牌融资、僵尸股治理、转板服务等。截止2017年3月冀金宝累计服务了300多家企业,为实体企业配置资金50亿元。现将冀金宝经营业务板块和业绩介绍如下:一、冀金宝六大业务板块1、新三板“转板服务”中心新三板“转板服务”中心也是冀金宝新三板核心业务之一。主要是针对符合、深交所、港交所主板和纳斯达克主板等交易所条件的新三板企业提供的“突破性”服务。2、全国并购中心并购中心将立足河北省已在主板、新三板、上市挂牌的1000多家企业资源,依国内外数十家知名,,PE/VC, 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等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着力打造中国领先并购服务平台,全面构建中国新投行的新典范。3、新三板“定位咨询”中心新三板“定位咨询”中心是冀金宝新三板核心业务之一。其目的是运用领先企业管理理论和实战经验对新三板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提出公司未来5-10年发展战略、商业模式、组织变革、流程再造、资源整合、兼并收购、上市转板、市值管理等综合资本服务。4、新三板“僵尸股治理”中心新三板“僵尸股治理”中心是冀金宝专门为已经挂牌新三板且没有的企业提供后续服务,从公司治理、、发展战略、商业模式、内部管理提升、兼并收购等角度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帮助企业走出“僵尸股”行列,步入二次创业发展道路,实现加快发展目标。5、新三板孵化中心“新三板孵化中心”是冀金宝新三板业务的主力平台之一,依托中国产权市场联盟、河北省股权交易协会、河北省、市、县三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积极参与省、市、县上市企业资源库建设,为全省拟上新三板企业提供免费培训、上市方案设计,对家等中介机构等服务,长期免费跟踪服务。6、新三板服务平台新三板融资信息中介服务平台也是冀金宝新三板业务的主力平台之一,其主要业务包括:新三板定向增发融资、信息中介、新三板信息中介服务产品等。二、产业整合催化平台产业生态圈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一种新的产业布局形式。人类文明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21世纪的企业竞争已经上升为产业链、生态圈的竞争,竞争胜负不再取决于单个企业效率高低,而是整个产业链,甚至是生态圈效率的高低。模式创新体现在企业原有模式运营模式、交易模式、赢利模式的分拆重组,通过结构性变化创造出比原来更多的价值。冀金宝对产业链、生态圈的经济现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结合自己的服务定位和河北的IPO资源,制定了若干个产业链IPO规划。主要包括:1、黑龙港小麦产业生态圈。日,冀金宝策划协办的“全国首届小麦产业高峰论坛”在河北成安县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官产学研”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小麦产业的发展方向。冀金宝“双千亿战略”主体企业更是抛出年20亿的采购订单,随着IPO资源注入,一个年产值100亿以上的小麦产业生态圈即将浮出水面。2、银鼎玉米产业生态圈。冀金宝“双千亿战略”主体企业里有若干家玉米深加工(食品)企业,累计年产值超过了10亿元。根据产业生态圈理论和资本运作要求,冀金宝将玉米上下游企业以形式把若干分散的企业紧密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年产值30亿的生态圈。3、塞外马铃薯产业生态圈。河北省拥有丰富的马铃薯种植资源和加工资源,冀金宝“双千亿战略”体系内马铃薯产业累计年产值超过了30亿元,已具备产业生态圈打造基础。4、坝上蔬菜产业生态圈。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实施不断推进,河北蔬菜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绿色、健康、营养、安全、放心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冀金宝产业IPO整合催化平台的推进下,一个新的产业圈也即将诞生。5、塞外大米产业生态圈。依托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大米加工优势,从产业链的源头做起,流转土地、建设基地、一步一步改良土壤、净化水源、选育良种,做到稻谷种植、储存、生产全程可视化监控,终端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为消费者找回了农产品在工业时代以前的味道,打造中国稻米全产业链的领导者。产业生态圈理论的运用,为冀金宝“双千亿战略”加快推进奠定了实践基础。三、“双千亿战略”总设计师冀金宝的使命是以资本服务助力河北经济发展,2016年,冀金宝在对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对象的发展需求,制定出了“双千亿战略”,主要包括:1、大数据云计算军工板块,打造河北大数据第一股;2、以誉皓实业为主体打造中国循环农业经济第一股;3、以银鼎科技为主导,打造中国功能农业第一股;4、以亚雄股份为主体,打造中国北方农业文化旅游第一股;5、以昊德化工等为主体,打造河北新材料第一股;6、以祥鑫物流等为主体,全力打造中国货运客户平台经济第一股;7、以金诺医疗等为主体,打造河北大健康医疗第一股;8、以唐山凯越科技为主体,打造中国北方智慧交通第一股;9、以浩康体育为主体,打造中国非义务教育第一股;10、以雨神集团等为主体,打造中国北方节水灌溉第一股;11、以艾科中意为主体,打造中国环保新材料第一股;12、以燕北薯业为主体,打造中国马铃薯产业第一股;13、以百斗嘉为主体,打造“一带一路”上的万亿规模农业运营第一企业。《京粮集团数据中心第二次项目对接会在吉林创新科技城召开》 精选四近日,通辽大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会上有关负责人宣布了集团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张碧粉任通辽大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资料显示,张碧粉,产融结合咨询专家,管理者,公益人士。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就读清华大学EMBA,长期从事新能源行业和产业基金运营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大型企业运营管理、资本运作、产业、经验。通辽大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当前处于发展改革期,张碧粉的加入,相信能为企业变革带来新的气象。为此,记者就目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张碧粉董事长。记者:张董事长,此次你被调任到通辽大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这一变动备受关注,你对此有何感受?张碧粉:首先要感谢通辽、通辽河西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储备库、通辽大华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黎明国际工贸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与认可。通辽市是“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农业产区,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大华作为与粮食紧密相关企业,受到全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此向关心大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领导和群众表示感谢。“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第一产业占据地方GDP重要比重的通辽市来讲,解决好农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在通辽当地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通辽大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来讲,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义不容辞。我相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能力带领大华食品步入一个新的发展轨道。记者:最近,国家层面,自治区、通辽市级层面均对粮食产业做了相关规划,在你看来通辽大华食品面临着一个怎样的发展机遇?张碧粉:《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按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为首要任务,促进粮食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目标,加强粮油产品质量为关键环节,贯彻落实惠农强农政策为重要保障,加快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认真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扎实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积极探索,稳中求进,圆满完成抓收购、管库存、保供应、稳粮价的基本任务。近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服务农业、农民为根本,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带动更多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当前,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为自治区粮食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去库存、促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大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民、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将抓住难得的机遇,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要求,积极发挥自身作用,全面搞好统筹安排,保障在粮食储备、加工、贸易及物流等各个环节有序展开,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和粮食转化增值能力。记者:你对大华食品未来发展有新的战略构想吗?张碧粉: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具体构成有了新的变化,对经济新常态的策略也将从认识和适应经济新常态,转为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未来,我们将按照上级领导优化资源配置、做大做强大华食品的决策部署,聚集本市食品产业优势资源,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注重绿色发展,以民需为本,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发展合力,提升粮食储备、加工、营销能力,提升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扩大供应区域和服务范围,努力建设成为品牌优、效益好、百姓放心的国有大型食品产业集团,逐步加快企业的上市步伐。另外,集团也将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施金融化改革。记者:刚刚你提到,要不断整合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加大企业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力度。你怎么看待当前的金融改革?张碧粉:金融是国之重器,金融改革是国家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金融体制改革工作,第五次再次将深化金融改革列为金融工作三大任务之一。目前,内蒙古金融业发展存在资本运作水平不高、融资渠道狭窄、不活跃、落伍等问题,导致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通辽大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响应,在银行收购、获取、互联网金融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访最后,张碧粉说,自己作为一个新内蒙古金融人,将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通辽的发展建设。《京粮集团数据中心第二次项目对接会在吉林创新科技城召开》 精选五吉林市松花江畔。视觉中国 资料【写在前面】近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研究中心林毅夫团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开出的药方——《吉林报告》在***家圈内引发广泛争议,从产业政策角度质疑者有之,从理论基础角度质疑者亦有之,一时间,吉林应不应补短板大力发展轻工业成为热烈讨论的话题。9月11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研究中心吉林课题组在官网发布万字长文总结此次争论,文末引用了相声演员郭德纲的一段调侃称,“专业人士和外行掰扯专业问题,这是最大的外行行为。”全文如下:据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9月4日报道:“8月21日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研究中心国内智库组发布的《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报告(征求意见稿)》(下称《吉林报告》),称吉林应转变重工业赶超战略思维,在产业发展上既要扬长,也要弥补轻工业的短板。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林毅夫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家、新结构***的创始人,再加上吉林等东北老工业基地近些年经济萎靡不振,《吉林报告》一经发布旋即引起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不仅学术界关注,普通民众也有许多围观者。”8月26日“政经策论智库”发表的评论文章“《吉林报告》之争:共识在旧观念与新思维中碰撞”也指出:“‘吉林报告’,为智库从业人员,提供了国内最高水平决策咨询研究的范本,由之亦可管窥当前决策咨询研究的水平。尽管‘吉林报告’内容翔实、体系清晰,然而,报告公之于众,就在学术界中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工信部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喜文博士9月7日在《今日头条》发文调侃:“不讨论《吉林报告》似乎就不是知名***家了。”鉴于《吉林报告》长篇巨幅、影响甚大,课题组觉得十分有必要就过去半个多月来相关媒体涉及《吉林报告》的讨论进行总结,一方面有助于课题组吸纳有益建议完善报告,另一方面向关注《吉林报告》的朋友澄清各种观点与事实。本文总结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课题组提交报告的初衷,报告的分析思路、诊断出的症结及其破解的方法,报告引发大讨论的缘起与后续的相关争论。此文总结之后,课题组不再参与任何媒体性质的争论。一、 提交《吉林报告》的初衷作为全国首批25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新结构***倡导“知成一体”的哲学观,破解东北困局是我们的责任,《吉林报告》也是新结构***是否能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目试金石。事实上,目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吉林报告》只是我们最近公开的一项研究而已。北京大学新结构***研究中心系统运用新结构***研究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始于林毅夫出任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时。经国家“十三五”规划起草小组委托,我们提交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结构***指南”的内部研究报告。就地方层面而言,除了吉林省之外,我们也调查研究或正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包括上海市、西藏自治区、广东省中山市、河北省河间市、新疆和田、河南省漯河市等地区,这些地方涵盖东北、华北、长三角、珠三角、西部、中部地区的省、市、县层面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有一种说法是:我国转型升级如果成功便迈入欧美发达国家的行列,否则便会陷入拉美那样的中等收入陷阱之中。这种看法绝非危言耸听,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林毅夫及其团队也应邀将新结构***应用于其他发展中、转型中国家,为埃塞俄比亚、卢旺达、贝宁、塞内加尔、尼日利亚、乌干达、吉布提、尼泊尔、巴基斯坦、波兰等国家提供政策咨询。林毅夫领导下的北大新结构经济研究中心倡导“因行得知,用知践行,唯成证知,知成一体”的认识论,提供政策咨询、参与政策实践,便是为了践行“知成一体”的哲学观,将所学贡献于祖国的伟大复兴以及人类的共同繁荣!二、《吉林报告》的分析思路、诊断出的症结及其破解的方法(一)《吉林报告》旨在打破历史轮回的分析思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为迅速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重工业体系,以宏观扭曲、计划配置、微观干预的“三位一体”计划体制,举全国之力,推行了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东三省是实施这个战略的主要基地,也是这种体制烙印最深的地区。大规模的中央**的投资使东北三省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前仅次于三大直辖市,居于全国的前列。然而,改革开放以后,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我国当时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大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社会性负担,使东三省的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这个分析逻辑早就见诸于林毅夫、蔡昉和李周于1994年所著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以及1997年所著的《充分信息与国企改革》。与这些著作的论述一以贯之,林毅夫发表于2004年的文章《振兴东北,不能采取发动新一轮赶超的办法》主张的改革便是:振兴东三省和全国其他老工业基地的治本之道是消除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包括违反比较优势的战略性负担和承担冗员和养老的社会性负担,让国有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一方面消除国有企业向国家要保护补贴的理由,二方面,让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这样预算软约束和“三位一体”的计划体制残余安排才能消除,政企才能分开,改善公司治理的努力才能获得的效果,经济才能蓬勃、可持续发展。一语成谶!第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主要基调还是强化原有的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而非转向遵循比较优势的振兴政策。董香书和肖翔2017年7月在《管理世界》上发表关于东北振兴学术论文,他们基于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2003年发起的第一轮“振兴东北”战略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该战略使企业陷入“经营困难—**‘输血’—企业进一步扩张—利润下降—经营困难”的怪圈。这个怪圈的宏观表象宛如历史轮回:改革开放前中央**重工业赶超的投资拉动使东北三省的发展水平仅次于三大直辖市,而改革开放之后问题暴露无遗、发展相对滞后;在第一轮强化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型振兴政策的投资刺激之下,造就了媒体上报道的东北“”,而今媒体又铺天盖地报道“东北塌陷”。数据反差非常刺眼: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间,东北三省经济年均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足足高出2个百分点;然而,2013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大幅回落,经济增长排名全国垫底,尤其是辽宁省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对于当前东北经济问题的症结,2014年7月,******在中央办公厅赴辽宁回访调研组报告上对东北振兴作出重要批示,深刻指出,这些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机制问题,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东北经济困境在经济基础上源于“产业错位”, “产业错位”不仅直接造成东北经济脆弱,而且也是“体制固化”形成和挥之不去的根本原因。如何打破历史轮回,有观察者网网友如此评论:“林毅夫的方案的最核心一条是抛开历史,轻装上阵,按照比较优势,重新塑造优势产业,大家看明白了吗?”(二)规避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以防错失经济发展机会要重新塑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就需要从吉林省整体的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劳动力供给、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等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潜在比较优势出发。过去国家的赶超战略违背了这一经济发展的根本法则,不但造成东北诸多体制扭曲,在拉动的快速增长之后,必然随之而至的是经济增长的乏力。东北现在又到了新的历史关口,希望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吸取前车之鉴!就整体情况而言,吉林省是一个较大的发展中省级经济区域,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53.3万人,占全国的2%;2015年GDP达到14274.11亿元,占全国的1.97%。因此,吉林省的禀赋结构及其比较优势一定是和多层次的,不能“只顾其一,不及其二”,更不能犯“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式的错误(8月29日盘和林博士在《》上这样评论)。就发展阶段而言,吉林省目前的经济体量与新西兰旗鼓相当但人均收入水平只与非洲加蓬相当。2015年吉林省的人均收入到达8325.02美元,排在中国各个省市的第12位,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差不多,但只有天津的47.56%、北京的48.57%、上海的50.38%、江苏的58.87% 、浙江的66.59%。比起世界前沿就差得更远了,例如比起美国的57000美元、德国的41000美元、日本的38000美元、韩国的27000美元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产业、技术和要素禀赋结构水平,那种全然不顾发展阶段,全面赶超的好高骛远不可取!就增长潜力而言,前述数字醒目地表明吉林省与世界和国内的前沿还有很长的距离,这也意味着整体上产业升级与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还很大。吉林省在发展上应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并利用好后发优势来加速经济发展。例如,与吉林省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湖北省与重庆市就实现了高增长:2015年吉林省的人均GDP与湖北省和重庆市相当,分别为100.85%和97.64%,但2016年湖北省的GDP增长率为8.1%,重庆市的GDP增长率为10.7%,而吉林省只有6.9%。这说明即便是以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湖北省和重庆市为参照,吉林省目前完全可能挖掘出1.2—3.6个百分点的新增长点。这是报告对吉林省未来的增长潜力充满信心的依据。(三)从由禀赋结构决定的产业结构出发诊断发展与体制改革问题的症结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的潜力不等于经济增长的现实,只有持续不断地发挥由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并改革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才能将潜力变成现实。反之,背离比较优势的经济结构及其内生的体制机制扭曲则会阻碍经济潜力的挖掘!作为智库报告,“问题,是对策的准星”(8月26日“政经策论智库”这样评论)。我们需要抽丝剥茧,透视具体的产业结构及其对应的体制机制,细化******前面已经指出的问题。就禀赋结构而言,吉林省在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与技术知识的积累等方面各有优势与特点。吉林省所在的东北平原自然禀赋条件优渥,耕地、动植物等生态资源以及旅源丰富。例如,吉林省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2014年人均耕地面积3.1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8倍,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闻名中外的东北三宝的故乡,长白山区是中国“三大天然药库”之一,也是名扬天下的旅游目的地。吉林省不但有较为富裕的劳动力,而且人力资本与技术知识也较为雄厚。吉林省所在的东北地区人口超过1亿,吉林省在2016年末适龄劳动人口占68.65%、农村人口占比44.03%。2016年末全省有普通高校60所,在校研究生6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64.2万人。2016年末全省已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7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116个。2016年全省国内专利申请量18922件,授权量9995件。吉林省长期发展所积累的资本也得到大幅提升。例如,2016年末全省境内金融机构本存款余额21154.72亿元。此外,吉林省的工农业以及旅游文体产业基础也比较厚实,积累了不少产业发展所需的默会知识。吉林省诸如此类的禀赋结构维度,自身如此丰满,怎么能误导性地说“破解老工业基地振兴难题,关键不在于寻找区域内的比较优势和识别区域内的要素禀赋优势”(8月25日张可云教授的评论)?!那些不顾及区域内的禀赋支撑条件而单纯寻找外部机会的发展思路,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是拿着讨饭(如8月25日张可云教授的建议)。就对应于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而言,由于吉林省是较大的省级经济区域以及具有比较丰满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禀赋,其产业体系面自然比较宽。2016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0.1:48.0:4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43.8%和49.9%。在农业方面,2016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49.26亿元。在工业方面,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33.98亿元,汽车制造业、食品产业、冶金建材产业、石油化工、医药产业、纺织产业、信息产业、能源产业依次位列八大重点工业,分别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4.45亿元、1021.49亿元、696.59亿元、635.76亿元、572.15亿元、147.36亿元、138.97亿元、122.08亿元,合计达4978.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1.2%。在旅游文体等服务业方面,2016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6578.77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2897.37亿元。经济增长下滑背后隐藏的产业结构问题。目前,相对全国而言,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上。“新东北现象”爆发后的年,经济增速全国分别为7.3%、6.9%、6.7%;辽宁省分别为5.8%、3%、-2.5%,分别低于全国1.5、3.9、9.2个百分点;吉林省分别为6.5%、6.3%、6.9%,分别低于全国0.8、0.6、-0.2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分别为5.6%、5.7%、6.1%,分别低于全国1.7、1.2、0.6个百分点。除了2016年吉林省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之外,东北三省在2014年之后经济增速全部低于全国,全部垫底。同期,第二产业经济增长全国分别为7.4%、6.2%、6.1%;辽宁省分别为5.2%、-0.3%、-7.9%,分别低于全国2.2、6.5、14个百分点;吉林省分别为6.6%、5.2%、6.1%,分别低于全国0.8、1、0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分别为2.8%、1.4%、2.5%,分别低于全国4.6、4.8、3.6个百分点。更进一步,工业增长大幅下滑又主要表现在重工业上。在东北经济下滑非常严峻的、2016年,吉林省轻工业分别增长7.8%、6.7%、9.2%;重工业分别增长6.0%、-0.2%、4.9%;重工业的增速比轻工业分别低了1.8、6.9、4.3个百分点。此外,雪上加霜的是重工业比重远超轻工业,导致整体经济下滑严重。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远超4000亿,而轻工业实现增加值不足2000亿。归结起来,东北经济下滑,重工业首当其冲,轻重工业结构失衡为罪魁祸首!轻重工业结构失衡所诱发的就业、出口、民营企业以及营商环境等体制机制问题。除了前面直接表现出来的产业增加值下滑之外,轻重工业的结构扭曲还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就业岗位少,劳动力流失严重;出口严重不足,出口拉动增长的马车失速;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数目稀薄,很多产业还是国企尤其是央企“一柱擎天”在唱“二人转”,体制机制扭曲严重,难以激活民营经济的活力,导致营商环境不良。由于轻工业相对重工业而言,具有偏向人力资源密集、出口导向、进入门槛低、民营主导、商业氛围浓厚等特征,因此轻工业的缺失导致这些并发症在所难免。为了更好的解决轻重工业结构失衡所诱发的就业、出口、民营企业以及营商环境等体制机制问题,需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吉林省需要破解“有工业、无就业”的难题(8月26日“政经策论智库”就这样评论《吉林报告》)。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目前制造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比重,浙江是40.27%、天津是28.19%、而吉林省只有区区5.73%——这正是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主导的制造业结构的恶果。要知道,在前面梳理的吉林省人力资源禀赋结构中,2700万人口中有68.65%的适龄劳动人口、农村人口占比44.03%,乡村劳动者757.95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数533.6万人、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1447.17万的52.37%、36.87%。对就业创造能力如此羸弱的吉林省制造业结构,根本无法吸纳如此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老百姓也只能被迫背井离乡!2016年吉林省净流出人口20.29万,其中包括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例如,以吉林大学为例,名毕业生中,吉林省本地生源占比33.5%,然而留在本地就业的仅为18.9%,14.6%的本地大学生远走他乡。人力资源密集型的轻工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低到高是一个连续的谱系,不但可以为低技能的劳动力创造大量岗位,还可以为高技能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如辽源袜业园就有很多大学生创业。张可云教授在8月25日的评论文章中感慨:“吉林所在的东北地区而言,经济结构并不是振兴的关键症结。最值得注意的萧条病病症是技术人员的大量外流。这种技术人员的流失导致老工业基地大出血。”这种担忧是对的,但是这个逻辑是错的——人员流失主要源于工作岗位的缺失,后者又源于产业的错位。因此,吉林省需要利用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的禀赋资源,大力发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密集型现代轻工业解决就业,不但可以补上轻工业产值这个短板,还是破除目前劳动力外流的根本之策。其次,吉林省需要扩大出口、扭转、提升出口对增长的拉动能力。吉林省的出口不但量少,而且贸易赤字严重。2016年吉林省出口总额区区277.40亿元,还下降了3.0%;进口总额939.51亿元,增长了6%;贸易依存度不足8.2%,贸易赤字却高达54.41%。例如,以2015年的数据做比较,经营单位所在地出口总额吉林省排在倒数第五位,只比宁夏、青海、西藏这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高一点点,只有广东省的0.72%、江苏省的1.36%、浙江省的1.67%。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在国际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出口程度必然较低。例如,吉林省近几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吉林省微不足道的出口还主要是轻纺行业贡献的。例如,2015年服装及衣着附件,胶合板及类似多层板,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这三项分别占全省出口贸易额的9.10%、7.27%、3.77%,三项合计超过20%。因此,吉林省需要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轻加工业。再次,吉林省需要破除国企尤其是央企“一柱擎天”唱“二人转”的囧局,加快培育民营企业。2015年3月******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也特别指出了这一点。在8月20日吉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扩大)学习会上,吉林省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总结林毅夫教授的辅导讲座时也语重心长地强调:吉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才刚刚超过长春一汽。吉林省产业集群密度不够,尤其是民营企业数目严重不足。例如,吉林省2015年法人单位数目只有广东省的12.98%、江苏省的11.69%、浙江省的13.47%、山东省的14.28%、福建省的27.29%。制造业法人单位数目相对而言就更少了,吉林省只有广东省7.11%、江苏省的5.99%、浙江省的6.15%、山东省的11.03%、福建省的19.61%。农、林、牧、渔业法人单位数目也相对较少,吉林省只有广东省的57.66%、江苏省的48.15%、浙江省的33.27%、山东省的31.05%、福建省的51.86%。未形成完善的产业体系,也直接导致了物流、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进而有阻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数目,吉林省只有广东省的13.24%、江苏省的11.49%、浙江省的20.55%、山东省的13.75%、福建省的29.5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数目,吉林省只有广东省的8.42%、江苏省的7.77%、浙江省的8.82%、山东省的12.55%、福建省的18.98%。金融业法人单位数目,吉林省只有广东省15.96%、江苏省的22.06%、浙江省的19.04%、山东省的21.92%、福建省的34.39%。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的轻工业产业集群和与之配套的商业网络所构成的基层社会和最基础层次的工商业适合民营企业发展。因此,吉林省需要以进入门槛低的轻工业为切入口迅速扩大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以培育商业氛围和重商主义的风气。最后,吉林省需要调整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制度环境的营商环境、行政审批、政企关系也内生于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前提是有效的市场,有为**的作用则在于帮助企业家克服自身无法解决的软硬基础设施完善和先行者外部性的补偿,这样营商环境必然会好。反之,如果是赶超,企业没有自生能力,不管是国企或是民企,其生存靠**扭曲要素价格或给予市场垄断来保护补贴,营商环境就会差。因此,吉林省需要大力发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才能釜底抽薪地消除由过去赶超战略遗留下来的各种扭曲。总之,吉林省补轻工业短板之策可以达到一箭五雕之效:提升轻工业的GDP、扩大就业减少人力资源流失、扩大出口拉动增长、培育民营企业、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所以说,发展现代轻工产业集群在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调和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的作用,这一点过去一直被忽略。2017年8月最新出台的《吉林省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年)》提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全省轻重工业比重提升到40:60。这个比例目标已经大幅度从当初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轻重工业10:90、20:80的比例扭转过来了。虽然自第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启动以来,吉林省轻工业占工业的比重由2003年的最低点19.88%持续上升到2015年的32.32%,但离40%的目标还有7.68个百分点。吉林省的轻纺工业发展空间很大,需要迅速抓住发展机会。吉林省除了轻工业的缺失及其诱发的就业、出口、民营企业以及营商环境等短板需要补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将其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即扬长。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长板”是由其自然资源、劳动力及其长期沉淀的技术与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禀赋所决定。首先,受益于东北平原的自然禀赋条件,吉林省在耕地与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禀赋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造就了其农牧业及其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以中药为主体的医药行业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中首位的长板产业。大农业和大健康产业是吉林省首选的两个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及健康中国战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受益于吉林省历史遗产积累的重化工业基础形成的技术与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禀赋,造就了其汽车产业、石化能源、冶金建材及其装备制造业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中支柱性的工业长板产业,在中国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再次,得益于吉林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较高的人力资本与科技实力,其健康、文旅与创意以及研发产业成为吉林省产业结构中支柱性的服务业长板产业。吉林省在中国开展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及开展研发创意与双创和弯道超车产业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吉林省的这些长板产业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很多有比较优势的长板产业都没有成长到其应有的体量。例如,2016年吉林省的农业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高出0.5个百分点,但体量却只有全国的2.43%,略高于吉林省面积占全国的比重(1.95%)与人口占全国的比重(2%),其领先优势并不特别突出,如果吉林省的农业在全国的份额提高一个百分点,那么就可以多创造636.71亿元的GDP。又如,吉林省的农产品深加工程度目前只有0.6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达地区的水平,如果能够在2025年达到《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年)》预期的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比3.5的目标,即便吉林省农业以目前的3.8%增速增长,那么其农产品加工业未来十年都将以25%的增速爆炸性增长;如果农业的增速再提高两2个百分点,那么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增加值将超过9000亿。又如,长白山区已查明的药物资源高达千余种,已开发利用的不足百种。吉林省人参产量占全世界的70%,而韩国人参产品出口创汇则是中国的10倍。韩国人参产业覆盖了人参食品、化妆品,品种繁多,其中人参食品就有12大类600多个品种。按照新近出台的《吉林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中药材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食品与医药产业叠加出的“药食同源”也可以催生出广阔的产业领域。又如,在旅游方面,2016年泰山区接待游客1490万人次,是长白山的4倍多。按照《吉林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再如,得益于国家重工业战略布局,经过漫长而又曲折的资本积累、技术学习与产业沉淀,吉林省在交通运输装备、石化能源装备、冶金建材等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遥遥领先于全国,动车高铁的装备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2016年吉林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仅占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1%,排名第19位,而前五大省份(江苏19.94%、山东13.44%、广东11.62%、浙江7.43%和河南5.95%)约占全国装备制造总产值的58.4%。(四)应用新结构***的工具与方法破解吉林发展改革问题的症结过去振兴东北的战略思路是侧重“加长避短”(提升重工业忽略轻工业),然而在当今世界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包括吉林在内的东北如何按照比较优势进行“扬长补短”是其转型升级的根本。1、运用“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GIFF)方法迅速提升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短”。按照前述吉林省的人力资源禀赋特征,在此有必要再强调的是,轻加工业符合其现在的潜在比较优势,但注意,是“潜在”,是可以壮大起来但还没有壮大起来的产业。而不是说轻加工业不符合其比较优势,去发展不符合比较优势的短板产业。所以说,不能够像很多人甚至一些专业学者的评论那样从“扬长避短”这一词语的字面含义去理解,而要像新结构***从禀赋结构出发去理解产业的长短,“此短板”非“彼短板”。因此,只要通过改善发展这些符合潜在比较优势产业的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环境以降低交易费用,就可以使得短板变长。灵活运用GIFF方法的6个步骤可以帮助地方政策制定者识别哪些产业拥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并促进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的发展:第一步:各地地方**可以确定一份可贸易商品和服务的清单。这些商品和服务应满足如下条件:在具有与本地区相似的劳动力和资本禀赋结构,且人均收入高于本地区约100%-300%的高速增长地区中,这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已超过20年、即将失掉比较优势的成熟产业。这些产品和服务部类或许能成为符合本地潜在比较优势的新产业。对于发展中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多样化并利用后发优势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原则。这是因为,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工资率增长迅速,这就有可能导致该地区生产多年的产业开始失去比较优势。因此,该产业就会在具有类似劳动力和资本禀赋结构且工资较低的地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第二步:分析在这些产业中,本地的民营企业在哪些产业已经比较活跃,并检查哪些硬的基础设施和软的制度安排的障碍,阻碍这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或阻碍其他企业加入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价值链分析或增长诊断方法可以为此提供帮助。各地**可以实施相应的政策以去除此类障碍。第三步:对于本地企业尚未参与的新产业,鼓励国外或者其他更高收入水平地区的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来投资,这些企业可能希望把生产向更低收入水平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以降低劳动力成本,现在此类企业不来,原因何在?是基础设施或是制度环境的问题,当地**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解决。当地**还可以实施孵化计划,来鼓励民营企业在此类产业创业。第四步:利用好本地区的特殊资源禀赋或全球以及全国范围的技术突破带来的新机遇。本地**应该特别关注本地的民营企业对新的商业机会的成功发现和参与,并消除这些产业扩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环境的瓶颈限制。第五步:在一个基础设施落后、商业环境普遍不佳的地区,由于**可动用的资源有限,无法在全区域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的情况下,可以按毛**提出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路,集中资源设立经济特区或产业园区来克服民营企业进入和外国软硬基础设施障碍。建立产业园区或特区还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第六步:给予目标产业的领先企业一定时限的税收优惠,提供贷款优惠和,或者授予以进口技术设备的支持,以补偿领先者创造的外部性,并鼓励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由于通过鉴定的目标产业符合本地的比价优势,这样的激励措施在时间和财务成本上都应该是有限的。为防止出现寻租,**还应该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垄断租金、高关税或其他扭曲的激励措施。吉林省的轻纺行业虽然是短板,但是也有进一步壮大发展的产业基础。例如,2016年吉林省布产量3000万米、服装产量2.28亿件、袜子产量超过30亿双,单单纺织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就达到147.36亿元,且增长16.1%,已经超过能源产业的122.08亿元,现在已纳入吉林省八大重点工业之一。2015年,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轻纺行业的收入分别达到163.18亿元、122.73亿元、22.01亿元、880.85亿元、140.55亿元、147.47亿元、77.77亿元、40.7亿元、327.82亿元,分别比十年前的2004年增长了586.73%、1450.04%、2436.50%、1598.27%、2919.51%、765.74%、1868.26%、68767.01%、1550.38%。而且不少的细分轻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还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例如吉林省在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三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均高于浙江、江苏、广东、上海、重庆等省市。可以看到,虽然吉林省轻纺行业各个细分行业的体量小,但是增长态势却十分迅速,**只要恰到好处的因势利导便可以有燎原之势。近期吉林省还可以运用上述GIFF方法借助全国经济结构变迁的机遇迅速做大做强轻工业产业集群。按此方法,吉林省在提振轻纺工业短板方面有极为宝贵的窗口机遇期:2015年吉林省的人均GDP为51086元与2010年的浙江省的51711元相当;2010年浙江省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为16%,依此估算吉林省目前(以2014年数据)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过剩20.87%,即至少需要转移302万人农业劳动力(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高,以及劳动力转移之后更加有利于吉林省大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因此这一数字是保守估计的);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沿海地区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轻纺工业的某些产业链环节。按照GIFF方法甄别,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均在吉林省的100-300%之间,这些省市近20年来经济增长迅速,工资水平涨幅较快,其过去积累的大量劳动力密集型轻纺行业将逐渐失去比较优势,吉林省均可以在此窗口机遇期内与之合作创造条件大力承接这些省市的轻纺行业进行产业转移。当然,不同于传统简单的轻工业低端加工环节的转移模式,承接江浙轻纺工业转移的方式也需要在转移过程中发挥吉林省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进行技术装备改造以及产品质量升级。按此方式,不但可以迅速壮大吉林省的轻工业短板,还可以迅速补出口的短板。例如,按照GIFF方法,吉林省如果能够分别从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山东省、福建省、北京市、天津市承接转移1%的出口产能,则能够分别带来139.4%、73.4%、59.89%、42.46%、31.2%、24.42%、11.85%、24.42%、11.09%的出口增长,总计起来就可以使得出口增长393.71%,将出口额从现在的277.4亿元飙升到1369.55亿元,迅速拉动经济增长。(8月26日“政经策论智库”对《吉林报告》评论道:“好的对策,不仅需要‘地利’(笔者按:指本地的禀赋条件),还需要‘天时’(笔者按:指外部结构变迁带来的产业转进机遇),以及‘人和’(笔者补充:指‘有效市场’和’有为**’以及‘有情社区’)”——合起来便是新结构***思想的通俗表达)。**在提升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短板”过程中的因势利导作用。由于建国后重工业赶超战略的抑制,以及第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忽视,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的轻工业受到很大的抑制,在国家战略层面,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则需要扭转这种忽视比较优势的思潮。在吉林省地方**层面,则需要重视轻工业的作用,在已有的产业基础上为其克服做大做强的诸多瓶颈限制,不能因为主流新古典***认为轻工业是竞争性行业,就不需要**的因势利导(如8月25日田国强对报告的评论)。轻工业要成为吉林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必须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解决基础设施、电力供应、技术培训、融资和上下游供应链的瓶颈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这里牵涉到许多需要**协调企业或是**直接提供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按照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口径,目前江苏纺织业年平均工资为51901元、服装服饰业年平均工资为49296元,而吉林省分别为34826元、29292元,吉林省分别比江苏省低17075元、20004元,低幅分别达33%和41%!运用最近的省际投入产出表数据所做的测算显示,就纺织品而言,吉林省营业盈余占比比浙江省高1.66个百分点,增加值合计占比高于浙江省8.8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目前吉林省的轻纺行业符合现阶段的潜在比较优势,然而这仅仅是潜在的比较优势。例如,同样运用最近的省际投入产出表数据所做的测算显示,就纺织品而言,“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这两项中间品投入占比,吉林省分别高于浙江省1.39和1.96个百分点。由于单个企业是无法自己去有效改善电力与运输这些基础设施的,吉林省的各级**就需要发挥积极有为的作用大力改善这些软硬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这方面吉林省已经有成功的案例,如资源枯竭的吉林辽源正是因为**发挥了上述作用,在2005年设立了工业园承接浙江诸暨等地的产业转移,而迅速地发展了一个年产值达百亿,雇佣人数超过4万人的袜业产业集群。身处东北的辽宁葫芦岛,当地**也发挥了同样积极的作用,帮助企业承接福建晋江等地的产业转移,迅速发展了一个年产值过百亿的泳装产业集群。2、运用五种类型产业因势利导方法扬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长”。在扬吉林现有产业之长上,可以运用新结构***提出的,根据一个地区的产业与全世界和全国的技术前沿距离而划分的五类特性不同的产业,分别针对其瓶颈限制给予因势利导,这五种类型的产业分别为:追赶型产业、领先型产业、转进型产业、弯道超车型产业、战略型产业。第一种,追赶型产业。对于除了玉米和人参之外的绝大多数农业领域、除了农副食品加工业之外的大多数食品产业集群、大多数轻纺产业集群、除了中药之外的医药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石化产业集群、冶金建材产业集群、除了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装备制造业集群,较之于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地区,吉林的同类产业在技术和附加价值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吉林省各级**可在和获取上支持所在地的合适企业到海外和其他地方并购同类产业中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来源。发达国家自2008年的国际以来,经济发展乏力,很多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经营不善,低价求售,出现了许多好的并购机会。在没有合适的并购机会时,也可以提供方便支持所在地的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直接利用国外的高端人才来推动技术创新。吉林省各级**也可以运用新结构***的“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工具筛选我国每年从发达国家大量进口的高端制造业产品,根据其地区比较优势,创造这些产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改善营商环境,到海外以及发达地区进行招商引资,把那些高端制造业产品的生产企业吸引到吉林来设厂生产,以满足我国不断扩大的需求,并以吉林省为基地生产供应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市场。第二种,领先型产业。对于吉林省农业中的玉米,农副食品加工业,中医药产业尤其是人参等品类,轻纺工业中的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在重工业中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处于全国领先的产业,吉林省的轨道交通以及不少“隐性冠军”的细分行业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产品和技术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或已接近国内国际最高水平。领先型产业必须依靠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才能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吉林省各级**需要积极支持研发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创新中心,和大学研究机构或科研院所合作攻关新产品新技术。领先型产业需要到世界各地建立销售、加工生产、售后服务等网络,积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开发新市场,吉林省各级**也需要在人才培训、资金、法律服务等方面给予相关企业到海外拓展所必要的支持。第三种,转进型产业。吉林省2016年,水泥产量3887.50万吨,负增长4.4%;生铁产量847.64万吨,负增长13.1%;粗钢产量832.03万吨,负增长17.8%;钢铁产量961.39万吨,负增长16.2%;铁合金产量27.66万吨,负增长29.4%。2015年平板玻璃产量366.1万重量箱,负增长69.25%。这些产业近些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大多数机器设备很新,技术相当先进,生产能力是按满足过去高速增长所需的投资的需要形成的。我国进入到新常态以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年均增长10%左右的高速回落到现在7.0%左右的中高速,这些产业在国内各地也就出现了不少过剩产能。但是,这些产业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还严重短缺,吉林省各级**可以支持这些富余产能产业中的企业,以的方式将产能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和我友好、基建投资需求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的投资既使这些企业摆脱困境,也帮助那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第四种,弯道超车型产业。此类产业的特征是人力资本需求高、研发周期短的新兴产业。相对于一种新药的研发周期可能历时十年以上、成本投入高达而言,信息、通讯产业的软件、手机、电子产品以及一些生产性服务业等,研发周期仅为几个月或一年,属于人力资本需求高、研发周期短、资本投入小的“弯道超车型”新兴产业。在这类产业的发展上,我国拥有国内市场巨大、科技人才多、和完备的硬件配套能力,能够把概念迅速变成产品等优势。相对而言,吉林省大学和科研院所多,在人力资本方面有较大的禀赋优势。吉林省,尤其高校集中的长春市,可以针对这类型企业发展的需要,提供孵化基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风险投资、制定优惠的人才和税收政策,支持创新性人才创业,利用国内的优势,推动弯道超车型产业在吉林省的发展。吉林省**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细分行业特点,利用长春新区以及激活各地的开发区,依托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搭建一批创客空间,扶持一批科技小巨人以及创意产业。第五种,战略型产业。这类产业包括两种类型,战略型新兴产业和国防安全产业,两者通常资本非常密集,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我国尚不具比较优势,但是,前者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例如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如果不占领,将来的核心技术都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将制约我国未来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后者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防安全,例如航空、航天、卫星以及军事工业即属于这种类型。战略型产业有一个特性,即它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有**的保护补贴才能发展起来。过去,**的保护补贴主要是通过对各种要素价格的扭曲和直接配置来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素价格的人为扭曲将会被消除,今后应由财政直接拨款来补贴这类企业。在美欧等发达国家,战略型产业不论是民营或国有,也都由**财政直接拨款来支持。对战略型产业的扶持是国家行为,应该由中央而不是由地方财政来承担。但是,这类型产业落户在哪个地方,会间接地促进那个地方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吉林省已有不少肩负国防安全的军工产业,各级**可以主动与之合作,加强央企本地化融合,推进军民融合,依托这些大型企业与国家战略型产业搭建各种平台嫁接大量本地企业,充分释放其技术实力优势的外溢效应,与本地产业充分融合。此外吉林省各地**也可以根据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政策,结合各地的产业基础有选择性地进入,并支持鼓励配套产业的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子女教育、生活环境等软硬条件,争取国家战略型产业落户当地,以实现战略型产业和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双赢。此外,吉林省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矿产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集群值得一提。这类型产业曾经在历史上为吉林省乃至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如今资源衰退。对于这种情况,这些地区同样需要按照前面的几种类型的产业发展思路,找准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替代产业,创造条件培育新兴产业,要么支持本地企业进入这些新兴产业,要么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这些新兴产业。吉林省的通化和辽源是矿产资源密集型产业集群衰退之后转型升级成功的典范,吉林其他矿产资源城市,可以未雨绸缪,学习通化和辽源发展非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经验。(五)建议以五大产业集群统领结构转型升级深挖经济增长潜力吉林省需要以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来统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充分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依据吉林省的整体情况、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禀赋结构的维度和层次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吉林省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可以叠加出五大万亿量级,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谱系:大农业、大健康、现代轻纺、现代装备、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型产业集群。大农业产业集群。农业在吉林省经济中的地位与其他一般省份逐步弱化不同,吉林省的潜在比较优势突出,应该更加强化,需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吉林省深挖经济增长潜力的大农业产业集群,不但涵盖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园艺特色农业以及设施农业,还涵盖了农业装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消费性服务业,以及下游的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以农业产品作为原材料投入的下游相关产业,比如生物质能与秸秆产业,等等。大健康产业集群。基于生态环境、健康食品、医药产业三大主要优势,吉林省拥有大健康产业的潜在比较优势,可以叠加一个覆盖食品健康、药食保健、冰雪运动、医药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内容的大健康产业。我们特别建议,吉林省应该结合大健康产业比较优势与长白山名片打造长白山大健康产业走廊,在该走廊上围绕特色产业支撑,规划实施一批长白山大健康产业走廊的主题小镇,比如打造矿泉水小镇、人参小镇、绿色食品小镇、健康装备小镇、医药双创小镇、养生旅游小镇、文创观光小镇、冰雪运动小镇,等等。现代装备产业集群。基于吉林省装备制造业的潜在比较优势,可以叠加一个以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卫星等移动空间装备为核心,辅之以精密仪器与装备和“专精特新”装备,依托服务于大农业、大健康与现代轻纺产业的先进农机装备、食品生产设备、医药健康与体育运动装备、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装备的现代装备产业集群。具有类似产业基础的湖南株洲,已经较为成功地打造了“中国动力谷”产业集群,其手法值得吉林省借鉴。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型产业集群。吉林省可以根据其潜在比较优势叠加一个覆盖石化能源、冶金建材、汽车产业、信息产业与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型产业集群。其融合程度可以囊括从消费电子与智能家电等现代轻纺产业集群中附加值最高的产业板块到新能源汽车及其汽车零部件再到新材料与半导体乃至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融合型产业集群不但可以为大农业、大健康、现代轻纺、现代装备产业集群提供能源、材料与信息化融合等支撑之外,还可以为传统石化、能源以及冶金建材等下行压力较大的产业提供转型升级方向。现代轻纺业集群。吉林省围绕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以及家用电器制造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消费电子制造业、石化板块的化学纤维制造业与日化等十几类细分行业可以叠加一个庞大的现代轻纺产业集群。由于社会各界对吉林省发展轻纺行业存在不良的刻板印象,认为轻纺行业太低端不应该进一步壮大发展,然而,事实上轻纺行业的产业带非常宽,价值链的转型升级空间巨大,在德国的工业4.0中像阿迪达斯这样的运动鞋和服装产业也是发展的重点。实际上,新近的《吉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与《吉林省轻纺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已经在开始大力推进吉林省的轻纺工业转型升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上网阅读吉林省**的相关政策文件。(六)《吉林报告》旨在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切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这五大万亿量级的产业集群为吉林省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描绘了蓝图,然而经济增长潜力究竟能够实现多少,还取决于其落地情况。尽管符合吉林省的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比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更容易落地,市场有自发进入的动力,和过去扶持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相比,**只需相对少的资源即可因势利导其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但是还是需要吉林省各级**甚至中央**积极有为,消除本地企业以及外来投资者进入这些符合潜在比较优势,发展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所需克服的诸多瓶颈限制,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金融资本、营商环境、体制机制的障碍。当然,不同细分产业之间,由于特征类型以及约束条件的不同,所要推进的因势利导措施和改革领域与方式方法也不同,泛泛而谈的改革,或以为只要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新的产业集群就会自发涌现的想法难以切实有效。例如,针对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约束与现代装备就不一样,需要采取的改革措施也不尽相同。对于这种务实的改革路径,不少评论表示理解和支持,例如《财新周刊》第35期社评指出的:“以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体制变革,是一条值得认真探索的路径”。9月7日《经济日报》的评论文章也指出:“《吉林报告》把重点放在产业方面,体制的改变要为产业发展服务。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然而,很多不理解这种改革思路的评论者们却曲解《吉林报告》,甚至指责新结构***反对改革。有鉴于此,下面再多费一些口舌赘述《报告》的相关内容。事实上,在吉林省就有不少地方,一方面通过对失去比较优势产业的过渡性保护补贴以维持稳定,一方面因势利导发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新产业取得经济的蓬勃发展,并为彻底解决失掉比较优势产业的问题创造了条件,这种以局部带动整体的发展改革方式就更容易破茧重生。比如通化市,许多人把当年的通钢事件作为改革的反面例子。通化曾是闻名东北的“钢铁城”。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以通钢为代表的冶金业“一柱擎天”,长期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过度依赖冶金业让通化吃尽苦头,各种矛盾油然而生。90年代中期,通化瞄准当地盛产人参、天麻、贝母、五味子等中药材的优势,大胆探索“以药补钢”的发展新路。通化市**成立了医药行业办公室、医药产业发展推进组,相继出台了“招商引资”和“小巨人”企业优惠政策。在发展初期,通化医药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企业盈利能力低,产业拉动作用小。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一方面积极提升本地研发实力,另一方面鼓励企业走出去,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借助域外力量研发创新。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化先后与“十四校三所一院”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并组织专家科技“巡诊”,破解企业技术瓶颈。还依托重点企业和园区,吸引科研专家团队创业,并积极克服地域局限,在全国各地建立研发基地。目前,全市医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3个,先后自主研发了22种国家一、二类新药,为当地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20多年来,通化医药健康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0%,一个千亿级别的医药城开始在中国赫赫有名。而今,通化冶金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降至1.1%,诸多过去难以下手的改革难题迎刃而解。由于产业高以及软硬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通化市已经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刻板印象,2016年实际引进外省资金930.9亿元,增长12.1%。这样成功的改革发展例子,还有辽源。辽源曾是被称为因煤而兴、因煤而立、因煤而衰的城市。上个世纪90年代初,辽源的煤炭资源渐近枯竭,曾经令人羡慕的煤矿职工开始大量下岗,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矛盾丛生。“十五”末,下岗职工达14.7万人,市区实际失业率超过20%,低保人口占市区总人口的2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经济增长十多年徘徊在2%-4%,占城市建成区43%的采煤沉陷区无力治理。其后,辽源以大力发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接续产业为抓手,推动改革发展。例如,当年为解决煤矿家属就业问题,辽源纺织业曾十分发达,有“东北小上海”之称,但一直不受重视。在2005年转变发展思路,建立“东北袜业园”之后,从“杂”到集群共进,从默默无闻到中国棉袜生产规模前列,东北袜业园的10年崛起见证了辽源的转型之路。而今,辽源从“一煤独大”转型成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两大主导产业,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健康、蛋品加工、新能源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接续替代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3.5%,煤炭产业产值占比已不足1%。到2015年,辽源市人均GDP为62090元,是倍,年均增长17.0%。曾经那些棘手的改革难题也在发展中逐步解开。针对要助推五大产业集群谱系壮大面临的具有共性的重大具体问题,《报告》提出以五大关键推手推进相关领域的具体改革。第一、以打造五大产业集群的企业培育平台为抓手,推进国企与“放管服”改革。针对前述的各大产业集群中企业数目较少,国企“一柱擎天”在唱“二人转”,很多产业竞争性不足,政企关系不清的问题,吉林省首要的任务便是培育民营企业以提高产业集群的企业密度,提高竞争强度,倒逼国企改革。这方面补轻纺工业的短板是主要的切入点。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轻工业,资金与技术的进入门槛较低,而且也是相对较小,目前是吉林省民营企业最容易进入的行业。例如,课题组在走访辽源袜业园时,很多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在少量**资金支持下就可以创业,并获得很大成功。吉林省通过大力补轻工业的短板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且空间非常大。例如,2015年浙江省纺织业产业集群企业数目是吉林省的165倍,浙江省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产业集群企业数目是吉林省的192倍。中央安排了吉林省与浙江省对口合作,吉林省首要的重点便是学习浙江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这些产业集群的经验。除了行政审批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供服务,营造全社会创业创新氛围,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吉林要加快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水平,重点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大力培育创业主体,提高创业孵化能力;着力加强中小微企业创业、融资、创新、市场、创业、人才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实施中小企业入规升级计划、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百强民营企业培育计划,提供条件,消除瓶颈限制,协助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私营企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按照《吉林省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个转企”1万户,“小升规”2000户。第二、以打造五大产业集群的招商引资平台为抓手,以园区为突破口推进营商环境改革。针对吉林省外资和省外投资较少的问题,需要围绕符合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及其产业链大力招商引资。2015年吉林省只有江苏省的4.50%、上海市的5.33%、广东省的5.47%、浙江省的12.07%、山东省的16.06%。主流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资本的回报率高,资本应该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但诺奖得主卢卡斯发现,在现实中资本却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对此现象新结构***的解释是,如果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了违反比较优势的战略,不仅有权有势的富人从各种价格扭曲和行政干预中寻租获得的财富的缺乏合法性,而且,国内投资的资本回报率会低,资本就会外逃到发达国家或其他地区。反之,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资本的回报率高,富人以企业家从市场竞争中获得的财富有合法性,投资的回报率高,资本不仅不会外逃,而且还会有资本流入。新结构***对卢卡斯谜题的这个解释在经验实证上和现实的经济现象一致。因此,在新结构***看来,较低的根本原因是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导致的潜在,行政干预、制度扭曲还会更进一步降低实际的投资回报率。这一新结构***关于资本流动的理论也适合于吉林省。过去受到国家违背比较优势的重工业赶超战略的影响,除了国家和地方**的资本投资支持之外,在本地不足的同时,对外来资本尤其是外资的吸引力也不足。当然,东北目前也由于过去的赶超战略对营商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在存在过去的赶超战略遗留下来的许多缺乏自生能力需要保护补贴才能生存的企业时,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或是国防安全而采用渐进改革,**可以用工业园、经济特区等在总体营商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创造局部良好的有利发展的环境,到了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提升,原来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变成符合比较优势,企业有了自生能力时再取消各种扭曲。其实,这种务实渐进的改革方式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总体营商环境不佳的状况下经济取得稳定和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实,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地区不仅仅要补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咨询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