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婚前 还贷20万买套房子,按揭80万。然后还贷5年后转按揭卖出(房价不变)我能得到100万吗?

我只有20岁,刚参加工作,收入很少,我想买套价值70万左右的商品房,首付三成能贷款吗?|贷款常识|资质咨询|按揭贷款_贷款问答_融360
常见问题:
我只有20岁,刚参加工作,收入很少,我想买套价值70万左右的...&
我只有20岁,刚参加工作,收入很少,我想买套价值70万左右的商品房,首付三成能贷款吗?
提问者:REN***
城市:重庆
提问时间:& 00:50
已入驻信贷经理请作答
您还可以输入1500个字
用于提问者接受您的答案(必填)
同时申请信贷经理入驻
常见类似问题
服务地区:重庆
服务机构:友众信业
你的收入少的话,建议你还是过段时间再说,第一,你现在的成本高,额度也不会很高。第二,首付是贷款的,每个月都是要还的,还有的房子的按揭款,也是每个月还,两笔贷款加起来的金额很有可能会高于你现有收入。考虑考虑吧!
服务地区:重庆
服务机构:阿拉金
你是想做还是?像你这个年龄收入又很少的话基本都比较难贷!
对以上回答仍不满意?您可以向我们的专家咨询您的问题
你可能需要这些贷款
有按揭记录即可贷款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解抵押,助卖房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房屋抵押,资金好周转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买房装修贷款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相关问题&|&相关知识|&相关百科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相关热门产品:
有按揭记录即可贷款
解抵押,助卖房
房屋抵押,资金好周转
买房装修贷款
贷款工具 &|&手机版
谢谢您的反馈您已认为回答者的回答对您有用
您已成功退订该问题的答案退订该问题答案后,后续其它银行经理或者网友对该问题的答复将不再会发送到给您。
感谢您的回复您的回复通过审核后会直接发给提问者
热门问题推荐
融360 - 平台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举报电话:律师加盟热线:400-678-6088
手机找法网
您的当前位置:&&&正文
你好,我想问的是:我丈夫于03年3月按揭买了一套房子房价39万,他首付12万。04年5月我们登记结婚,婚后一起按揭,现在房价升值到100万左右,按揭还有22万未还。我们还有一个2岁多的儿子。请问如果我
夫妻感情破裂!
提问者:rainbow***时间: 13:33:151个回答
房产属于你先生的婚前个人财产,婚后共同还贷部分为共同还贷.改成你的名字,只可以双方协商,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
其他类似咨询
答: 具体您可以参考下面法律观点:1,离婚有协商和起诉两种方法,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协
答: 你好。结婚证,身份证,起诉书等。
共同财产原则上一人一半。孩子2岁以内,原则上随
答: 你好!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你不是合同的一方,你直接起诉要求出卖方履行合同缺乏法律
答: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种情况下一般女方可以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提出多分,并保留抚
答: 根据法律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你们接受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原则上一人一半)
法律百科专题
热门知识推荐
最新咨询回复
回答:这种事情建议家庭内部协商解决,当然也可以通过协议的形式将相关内容合同化。
回答:你好,可以去法院申请解除同居关系。
回答:先由公司承担,公司根据员工是否是重大过错或故意来追究责任
回答:您好,建议您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向法院起诉要求担保公司承担还款责任!
回答:您好!涉及第三人的房产,需要向法院提起分家析产之诉。
回答:按盗窃罪处理,建议及时归还,息事宁人。
回答:您好,可以到户籍管理部门申请办理!
回答:如果能够证明和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且能够证明是因为工作原因受伤的,可
回答:您好,可以通过报警处理。
回答:您好,您可以主张撤销合同的!
回答:女方是可以起诉离婚的。
回答:您好,可以及时申请注销的
回答:你好,年龄不够的。。。。。
回答:您好,可以主张其无权处分!
回答:谨防诈骗。
回答:建议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回答:可能较悬,他们收取的是占道费,不是看守汽车的费用,二者不同的。当然也可以
回答:男方也可以找律师,但抚养是法定义务,他找不找律师都需要支付抚养费
回答:报警,由交警事故责任认定。
回答:刑事责任年龄是16岁,应该开不到的
回答:您好,您的车在那停了多久?熄火了吗?车上有人吗?
回答:到当地消费者协会或食品药品监督局投诉!
回答:你好,房屋有属于你父亲的部分,针对你父亲补偿部分如果其同意将房屋给你,可
回答:您好!应按实际借款金额还款。
回答:可与工厂协商要求一定赔偿。
回答:可以起诉要求分割财产。
回答:你好需要鉴定,以鉴定结果为准。
回答:你好,保险公司没有判定责任的权利,事故责任认定是交警的法定职责。
回答:联系我帮助你。孩子抚养权: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
梁静飞律师
为您推荐地区及名誉毁谤专业律师、优质名誉毁谤法律咨询、优质名誉毁谤法律知识等内容,如果有法律纠纷寻求帮助,可以在线!
地区律师:
热门城市律师:
名誉毁谤法律咨询:
名誉毁谤法律知识:中国房价难调控的终极内幕 17:03发表
最近阅读过此日记的好友()
他的日记分类
全部日记218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804|回复: 28
http://my.xztopjd.com/thread--1.html
[转帖]那些认为房价会下降的人,究竟是有多傻!
那些认为房价会下降的人,究竟是有多傻!作者:水木日 19:41 阅读 33806 新浪博客
那些认为房价会下降的人,究竟是有多傻!
作者:水木然
在中国“数字”不会带来任何真相,更说明不了任何本质问题!中国的真相既不像愤青眼里那么极端,也不像新闻联播里那么堂皇。
我每天也在看央视的“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但不是用“眼”看,而是用“心”看。你只要用“心”,那些虚荣的信息都会被过滤,入不了你的法眼,剥去一层层外皮,真相就自然呈现。OK,今天我们就来听王老探讨一下中国城市格局的问题!
首先,政府如果真正想降房价,就得退到2003年状态:
没有限购,没有限贷,没有房产税,没有利率歧视,没有信贷限制,没有期房限转,没有营业税,没有所得税,没有土地增值税,没有任何交易税费,彻底废止经济适用房,彻底废止保障房;
没有非普通住房,没有7090,没有规划限制,允许开发商自由发债,允许信托计划,允许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允许境内外资本投资房地产,清算造谣媒体;
允许一个人买6-7套房,允许REITS上市,允许倒按揭,允许加按揭,允许转按揭,取消抵押贷款用途限制,房贷利率打5折,优质客户房贷利率打3折。
但是从政治上讲,我对“利国利民”的可能性,是极度悲观的。
“动力”永远存在。但政府采取“杀死信使”的方式,不听不闻不看。限购限贷,头埋在沙里,谎称天下太平。
2016的今年,深圳、上海的事实,和2009年、2011年相似。水面下暗潮涌动,“因为宏观调控,所以房价飞涨”,因为政府违反宪法推行二限房产税,供应端一减再减。而另一头,滥发纸币丝毫没有收敛,社会总纸币购买力屡创新高。
超发的货币,去哪里最安全?一线大城市核心区域的房子里存着去啊。
1)过去16年中,上海楼市一直在涨。累计涨幅大约9~12倍。
2)多军(房产持有者)的报价“永远”上升。仅空军(潜在的买房者)心理才有“楼市涨跌”。
3)当多军和空军心理价位接近时,产生成交。
4)空军有三大特点:
a)空军的心理价位,永远低于多军
b)空军常常落后一个Season
3)空军最终会屈服于多军报价。
年,上海办理居住证有登记的常住人口,净增加500多万人,流动人口净增加720万人,达到2430万常住人口和3200万净人口的规模,年,上海人口将达到4000万左右(持平东京城市圈的规模),你说房价会继续涨还是跌?
政府人为限制土地供应是房价上涨的第一要因
土地供应全部在政府手里,慢慢放地,慢慢开盘,新房开盘8-10万,拉动周边二手房价到6-7万很正常。
第二要因:通货膨胀
每年24%的货币增发,9%是增加的物产,实际创造的价值部分。
另外14%是超发部分(冲淡社会整体财富),这部分货币首先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地方热线快钱流出,流入地呢?
自然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宜居区的房产增值部分。
最近5年,上海外环内房产平均月涨幅在0.87%-0.94%之间,复利计算就是每年9%-13%的涨幅,雷打不动。
2008年,一个四万亿政策,让2009年初到2013年底这四年间的房价彻底飞天。
只要上面一直增印钱,凭空创造财富,并且人民币一直在国内循环,不进行国际化,那么京沪深的核心区房产,就是全国最能保值增值的资产。
印钞机里面的热钱、快钱,首先从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地方冒出来,所以这些地方对通胀的的情况最敏感,人们发财了,有了钱,都首先去买这些地方的房产,因为这些区域的医疗,教育,文化活动资源和各类高净值人际资源水平而言,是全国顶级水平)。
这三个地方的市中心区域的房产,是最能抗通货膨胀的东西。
像上海市中心的一些洋房区,就是这个价格,爱买不买,不买还涨,并且永远不缺买家,因为没有对手盘啊。
第三要因,是持续的人口导入
现在 上海每年60-70万的外地人口涌入,30-40万在上海永久定居,20-30万盲流,10-20万回乡。
定居的人口购买上海市区屌丝房,郊区新房,有了这笔卖房款的上海土著,向上置换好房子。
你问问在上海毕业的外地大学生,有几个想离开上海的?
年复一年,来一线城市工作的外地二三线小城市的大学生的家长,把100-200万的积蓄(包括没用完的公积金),全给在北京、上海、深圳工作的儿子、女儿拿来买房。造成大城市的输入型通货膨胀。
地产商有了钱,继续买地盖房子。本地二手房的房东拿了这笔钱,置换新房子,大房子。二三线小城市越来越穷,当地的银行存款越来越少,一线大城市银行存款越来越多。
这个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了。
上海新房房价只和上海最有钱的1%居民有关
最近虹口某常青树楼盘开盘,328套当天内一抢而空,20楼以上的价格实际逼近8万,总价700万-1345万,不可谓不贵。
但是仔细想想,虹口区常住人口超过80万,328套房子最多住1000个人,不到1000个人和超过80万人比起来,这个新增供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或者换句话说,这328套房子,只和整个虹口区最有钱的1000个人有关,这328套是卖8万/㎡还是卖18万/㎡,是由这1000个人决定的,和其他的80万人毫无关系。
而1000÷80万≈1‰
虹口区的新房价格,是由整个虹口区最有钱的1‰居民决定的,和剩下的99.9%无关。新房的数字比较耀眼,那么像样一点的二手房呢?
我们把好房子的标准定义为:上海外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住宅,统计结果是:
日至日 ,一共9年多
上海内环内共售出1手商品住宅7万套
内中环间共售出9万套
中外环间共售出15万套
合计32万套
套均123㎡,按套均3人计算,共可居住96万人
为上海外环内常住人口的7%
全市常住人口的4%
以上数字表明,
如果你有1套上海外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房,你就已经是上海滩稳稳的TOP2%了。
如果你有1套上海中环线内2006年後上市的商品房,你就已经是上海滩稳稳的TOP1%了。
内环我们就不算了~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对这座城市超过99%的居民来说,市中心的好房子是一件与自己完全无关的超级奢侈品。这些超级奢侈品的价格是由这座城市最有钱的TOP1%的人来决定的。
而上海是江浙沪皖的绝对中心城市,江浙沪皖总人口达到2.3亿,是上海的10倍,这2.3亿人谁不想在上海的市中心有套房?
上海市中心的房价是由这2.3亿人中最有钱的0.1%的人来决定的,与其他99.9%的人无关。
放眼全国,核心城市只有三个 —— 北京、上海、香港 深圳。
这三座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只能容纳这个国家0.1%的人口,想要进去,只有成为这个国家最有钱的0.1%。
中国是14亿人口的在本届政府任内就能晋身世界第1大经济体的天朝上国。
最有钱的5%人口就是7000万人,西方世界根本无力接纳7000万人移民,这7000万人的归宿只能是定居京沪港三城。
经济不断增长,财富不断积累,人口不断聚集,这就是这个国家每分每秒都在演绎着的故事,和各能级核心城市地段概念不断被颠覆的源泉。
中国经济素描
权贵阶层设立无数路障,收买路钱,稳赚不赔。小老板被搜刮的皮包骨头,就想移民。
有钱无权阶层,炒房炒地,或低调隐居。小知识分子,无力买房,集中火力炮轰房价。专业人士(医疗卫生)吃拿卡要。外地和本地屌丝和大学生打工仔,无力致富,但希望公务员和小老板倒霉。乡下人进城摆摊。城市贫民跳广场舞黄昏恋。
现在上海最惨的人是有30~80万存款的人。算是有那么点小钱,但是买房不够,存钱亏本。现在,不买房的人,是钱不够,而不是等降价。
现在,正常思维的人,已经不相信房价会下降了。这就是政府多年宏观调控的结果。十年多宏观调控,最后变成了一堂语文课:“调控的意思其实就是涨价(避免大起大落,其实就是永远稳定上涨)”,我服了,你服吗?
买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产,必赚钱。权贵恼怒,权贵们不想让老百姓享受资产泡沫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削弱老百姓劳动积极性,所以限购。
有几个亿的企业家现在也不创业了,搞股权投资;有几百万、上千万的企业家都想买房子;有几十万的小老板,守个小厂或小铺子,赚生活费。只有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拿着爹妈一辈子打工收入和养老钱,被ZF忽悠的去创业,交了一大堆的税费当交学费,不断烧钱,高额的房租、人力支出花光预算,最后也不过是在菜市场卖煎饼果子。
经常看到大学生千奇百怪的表白方式,最直接的一大捧玫瑰,最搞大的是,整栋楼进行灯光控制,画出一个心型之类的,还有步行千里去提亲的。我只能说,最好不要搞这种愚蠢的东西。
女人看重的不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女人看重的是实力:你的实力,或者你家的实力。其他都是浮云。
我周边100%的婚嫁情况都门当户对。权贵联姻,高官儿对上市董事长女。高官女对省十大杰出青年。屌丝对屌丝,上海大专男对外地本科女。拆迁户内搭,外地美女对上海两套房,上海屌丝女对外地凤凰男。
我这么多年,就没有看到过一起灰姑娘的故事。只有一个例外是,结婚的时候,是门当户对,后来一方发迹,目前和美。
在婚姻赛场上,财富和美貌是硬通货。像令人尊敬的博士,其实只算是略微加分一点。她丈母娘其实并不介意他是博士还是研究生,关键是几套房和相貌好。有个我认识的外地美女,拖到26岁了,二选一,优质硕士男一套宝山区2室户老公房; 大专学历男 3套内环房。后来选了优质男,现在过得苦哈哈的,一脸郁闷。
近十年,社会财富加速分化,上班族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我仔细想了一下,区别在于“贷款”。用银行的钱生钱,是倍数效应。富人敢于贷款200万,300万,500万,1千万,而穷人根本不愿意贷款。由于印钞厂日夜加班,5年后,借助贷款的杠杆效应,财富差距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了。这个差距就是永远的鸿沟,你这一生绝无可能再次逾越。祝你好运
近五年的上海房价。中环内,不管你在那里买,到现在的涨幅完全一样,所以,买房只要看是否方便生活工作,其他不要在意了。新盘价,房产商已经给你精确计算好了,你根本谈不下来的;涨价幅度,有关部门已经给你精确计算好了,你也不用操心。你要思考的就一件事,有无机会入场?
某友,上海人1999年做准备,2002年出国留学(经济学),2006年毕业回国,正规大学,从本科开始读完硕士开销大,父母卖掉了房子,37万,全给他做留学开销费用,在沪租房,靠着其可能飞黄腾达的幻想,苦苦坚持了7年。回上海后第一天,父母就把家里最后的6万元给他,让他炒股兴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全家一蹶不振。现在在上海的某小型P2P理财公司混日子。十分消极。其经济学文凭,在上海毫无用处。
大部分上海原住民和北京原住民居然认为“房价调控”是降价,十年啊,害三代。我现在回忆起来,实在无法解释,为啥我会有这种错觉。你能够解释吗?确实没有任何人说,要降房价。任志强还反复提醒我们,是涨价。但是我们就是不相信。自己蠢,不怨人。
2009年,房价稍微降低了一点,到处是砸售楼处,闹事打骂,乱哄哄的。房价一涨,风平浪静,皆大欢喜,大家拍手高兴。倒霉的是,没买的人。你说,什么叫“顺应民意”?你就认了吧。要降房价,就要出现大失业,银行大坏账。
前段时间和很多技术型农民工聊天。一般夫妻年薪合计15万左右,包吃包住,最少能够存下10万。最大的希望是,子女长大后坐办公室,最好当公务员。所以这些农民工从小培养孩子贵族气质,钢琴,外语,演讲,旅游,名牌鞋帽等等。我实在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其实,上海人20年前就走了这条路,死路一条。
沪二代话题沉重。多数沪二代月入只有6千到1万元,够生活,少积蓄,买内环新公寓绝望,买车困难。小沪面对新上海时代,站在儿时放学回家的马路旁,环望四周,遍地豪车豪宅,而自己已悄然出局,买个房子,很多人首付还要啃老,这种沮丧绝望心情,外地人是无法理解的。民工二代可去合肥买三房一厅,但沪二代无路可走,无力改变。成天上网骂!
楼市中最坑爹的”暗示宣传“。CCTV主持人,每次播报高房价消息时,一脸严肃,忧心忡忡,给人感觉好像是,上面并不喜欢高房价,可能会抑制高房价。
专家天天在说楼市泡沫论,要调结构,挤泡沫,忧心忡忡。有关部门视察座谈会,忧心忡忡,要大力建设保障房的语气,抑制高房价。
这些暗示,让三代人的积蓄,慢慢蒸发了。目前国内这种高速通货膨胀时期,没有各类保值资产托底的人,最终被剥皮,有保值资产托底的人,享受资产泡沫带来的财富保值与增值,就是这么简单。
我对充斥在北京、上海、深圳街头的几百万外地大学生感到担忧。他们在市区,绝大部分是跑腿动嘴的工作,很难有技术积累。现在吃青春饭,没有家庭负担,谈个恋爱,喝喝小酒,群租侃大山,5年很快就过去了。再往后,真要命了。买房没钱,工作无前途,转行没技术,经验无积累,很快就会愤青。这时候有关部门发愁了。
大部分80后90后,走入社会后,直接摸到了一手烂牌,工资不够用,物价高,房价高,存不下钱,人生游戏根本赢不了。
希望掀翻桌子,重新发牌,心情可以理解。
我其实也说不出个什么,人生,就是如此。
看运气吧。
我也认为他们是傻子,已经降了还要认为,三元的后备人才
我来数数有多少个自以为是的傻子,看看哪个脸皮厚的像城墙,时至今日还在不知羞耻的看空唱空
楼主,我要说的是你年轻的时候能撸,到老了还能撸?
打脸啪啪啪,滋味如何?
原来大众论坛可以找到2年前的帖子,我想把所有关于房子的都翻出来,看看谁说的对,看看谁打脸
来自手机客户端
八国联军坏 发表于
你和13年比比
哥,你怎么不和清朝比,再远点,和原始人比
来自手机客户端
警惕!楼市崩盘前,日本人还在疯狂买房
商业地产内参& &作者:凯风&楼小姐& &来源:房屋屋(ID:its-home)&&崩盘来得悄无声息。&&前一夜,日本人狂热买房,有如鸡血充脑,饮鸩止渴。&&1991年,岛国楼市决堤,房价一泻千里,造成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泡沫之一。&&大量银行和地产企业倒闭,当年倾尽所有买房的家庭一夜返贫,跌到现在还未回血,每年还要交着沉重的赋税。日本经济陷入长达二十年的持续衰退。&&楼市崩盘之前,日本人究竟在做什么?& &▎日本东京。神话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破灭。& &1 两个神话&&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日本楼市狂热时,有两大“神话”一直刺激着所有投资者。&&第一个神话是“土地不会贬值”。日本人多地少,人们坚信土地永远是稀缺的。日本全民陷入炒地买房风潮,土地价格不断暴涨,“地王”每隔几个月就刷新一次。&&从1985年底到1990年初,短短四年多时间,日本城市地价增长了200%。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而美国的面积则是东京的1.5万倍。&&一寸土地一两金,银座崛起“地王”最巅峰。无论是实体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不计成本将资金投入土地市场。&&其实,金山银矿的底子早已亏空了。&&第二个神话是“东京房价不会下跌”。奠定这一“神话”崇拜基础的,是日本过去几十年强劲的经济增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日本人看来,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似乎不远了。&&为这一神话推波助澜的,还有这样一种信念:政府永远会支持房地产,日本只有一个东京,吸引着全国乃至全球的人口流入。站在世界中心,怎会有泡沫破裂的担忧?&&然而,人们忽略了,当时的日本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7.4%,而老龄化率开始攀升。城市化红利消失,人口红利不再,经济失去增长动力,房价也就失去支撑。&&值得警惕的是,越是大城市,在泡沫破裂和崩盘时,下跌就越严重。& & ▎日本GDP增速,1990年后,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2 疯狂置业& &坚信两个“神话”无坚不摧,上到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下到普通居民,没有人不在购置房产和股票,期待在持续的暴涨中大赚一笔。&&整个社会,到处都在讨论房地产和股票。企业做一年的利润,还不如一块地一天的涨幅,实体经济纷纷抽出资金大举进军房地产,落后一步就等于落后一个世纪。&&用东京大学教授田村清彦的话来说:“当时东京新宿的工作室价格在一天之内能够翻倍,今天你买,明天他买,价格高涨,并且形成了一种连锁效应。”&&造成这种狂热错觉的,契机是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随后,日元不断升值,口袋里的钱一下子多出来许多,不但日本人有钱买遍全世界,国际资本也蜂拥而入,加入土地和资本市场炒作的大军中。&&当时,政府奉行货币宽松政策。央行贴现率低,贷款利率同样非常低,商业银行鼓励居民贷款,金融机构也乐于将钱贷给土地投资者,并鼓励投资者买到地后,再以土地作为担保,继续贷款买地……循环往复,银行最终也被拖进泡沫之中。&&买房炒地蔚为大观,媒体把这种狂热视同于经济繁荣,热烈鼓吹,甚至援引历史上的岩户景气、神武景气等来命名。&&然而,危机还是来了。&&2011年,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解忧杂货店》中,通过穿越时空的来信,帮助女主角在楼市崩盘之前躲过一劫。&&然而,大多数普通日本人却没有小说里的幸运。& &▎日本地价指数,在1991年前后达到顶点,随后一路暴跌& &3 崩盘时刻& &1990年,股票市场率先崩盘。短短一两年间,日经指数从最高的38915点跌到14309点,跌幅高达50%以上。&&接着,楼市崩盘。由于土地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资本市场崩盘随即传导到楼市。金融机构为避免损失,要求企业偿还贷款,企业不得不变卖股票和不动产,大量地产抛到楼市,地价应声而跌。&&房地产企业倒闭,银行因为不良贷款率暴增而倒闭,普通国民住房转眼之间成了负资产。&&崩盘之前,难道日本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努力吗?&&其实,早在崩盘之前几年,政府就已看到楼市和股市的狂热,频频出手,可惜无济于事。&&当时日本的楼市调控措施与现在并没有什么两样。1987年,日本政府要求金融机构严控房地产贷款量,“房地产贷款增长速度不能超过总体贷款增长速度”;同时提高房地产税收,持有不到两年的土地交易被课以重税。&&然而,这些举措对房市并没有产生任何正面影响。土地管控措施,非但没能遏制地价飞涨,反而因为对土地限制过多,从而导致供给不足,地价不降反升。&&在货币市场上,日本开始大幅度收缩。在短短1年内,日本央行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连续5次加息。然而,过于着急的货币政策,反而成为股市崩盘的导火索。&&崩盘都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来临。城市化红利消失、人口红利衰退、资本过度炒作、对楼市股市过度依赖、调控政策过于刚猛……所有或隐或显的负面能量,在这一刻全面爆发。&&崩盘的代价有多大?&&20年来,日本六大主要城市住宅用地价格跌幅达到65%。随着房价暴跌,国民财富持续缩水,损失高达150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3年的GDP总和。日本经济更是萎靡不振,二十年间,日本年均GDP增速只有0.75%。&&这是所有日本人都难以磨灭的记忆。在日本有一个名词“泡沫经济”,特指八十年代那段疯狂的时光;从1990年至今的二十多年,日本人又发明了一个名词“失去的二十年”,失落情绪遍及整个日本。& &▎日本股市指数,1989年底达到顶峰,一路暴跌。& &4 重复上演& &时隔20年之后,日本经济开始温和复苏,但日本地价和房价远远未回到当初的水平。&&以东京都市圈为例,2014年东京及周边地区一套公寓均价241万人民币(63.16方),均价不到4万元,还没回到历史最高水平。&&与中国对比,这一价格只与北京深圳上海相当。但如果考虑到,日本房屋面积是实际面积,不存在公摊,而且土地是永久产权,就会明白东京实际房价根本不敌北京上海深圳。&&如果再考虑到富裕层面的差异,实际房价的差距就更为明显:2014年日本东京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万元人民币,而今天,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5万元左右。&&经济发达程度不如东京,实际房价却已经超越东京。经济下行,一线二线城市房价却不断上涨;众多中小企业关停,投身房地产市场;“地王”连接不断,楼盘一天一个价;房价不会跌的神话大行其道,人人都在谈论房市,唯恐买房晚了,甚至形成离婚购房热潮……&&这种场景与当初的日本是不是再相似不过?&&【补充】股市和房市“双杀”后 日本“失去的十年”&&作者:申万宏源宏观 李一民,李慧勇,李勇,汤莹;来源:申万宏源宏(ID:swsmacro)获授权转载,选取自报告《股市和房市“双杀”后 日本“失去的十年”——国际经验与配置小组系列研究之二十二》,原文有删减&&1日本“双子泡沫”由来概述& &1.1“广场协议”& &分析日本“双子泡沫”形成的起点,绕不开1985年的“广场协议”。当时在强势美元的大背景下,日本不断扩大对美出口,刷新经常账户巨额顺差的记录。而美国当时存在着所谓的“双子赤字”。为了填补财政赤字而发行大量的国债,国债收益率攀升,这导致美元升值,由此贸易赤字进一步扩大。为了躲避强势美元,很多产业开始把工厂转移到海外,产业出现空心化,国内失业率攀升,又削弱了税基,形成了恶性循环。而美国把“双子赤字”问题归罪于日本和西德这样的高贸易顺差国,名义上为了解决强势美元带来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广场协议内容概略如下,一、汇率在调整不均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二、汇率应比以往更加反映经济基本面;三、主要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应有序地进一步上升,为此五国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广场协议首次承认可以通过调节汇率来纠正贸易不平衡,相比于过去认为汇率该由市场决定,政府不应插手干预的传统思维而言,这是一次重要的思维转换。另一面,五国集团为消除国际贸易不均衡,稳定外汇市场,而进行协调干预的起点也从此开始。& &日银在新一周(周一是日本本国的公休日,因此日本变成最晚开市的G5成员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卖出美元、买入日元的汇市干预,这由日本财政部的财务官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工具,可以绕过国会而直接实现,最大规模可达15兆日元上下,可以说实权巨大。而根据日银的统计,在峰值的1986年,干预规模达到258亿美元,4.3兆日元,日元急速升值。当时美国也一直希望通过本币贬值来减少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国债,而日本当时是美国国债的最大买家。到86年日元已经升值幅度达到38%,于是美国成功地实质上大幅度削减了美国国债负担。& &当时日本产业中15%的产业与出口有关,为了应对“日元升值萧条”,日银自1986年1月至87年2月期间,先后5次下调基准利率(公定步合),由5%降至战后最低水平的2.5%。& &1.2“前川报告”& &面对美国一步步的紧逼,在正是风雨飘摇的1986年4月,出台了一份决定日本未来经济方向的报告。这是为了应对美国提出的扩大内需,以及中曾根首相指示而制定的“国际协调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会报告书”。时任研究会会长乃曾担任日银总裁的前川春雄,报告因此得名。&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的日本经济刚刚成功挺过了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本来支撑着战后高增长的钢铁、造船、化学、纺织、海运等行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危机。而另一面,由于“广场协议”,电机、自行车、精密仪器等新型产业又面临着强势日元(产业还未空心化),以及来自美国要求开放本国市场的压力。此时的日本经济处于一种看不到未来的不安当中。& &“报告”整体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现状的判断;第二部分也就是谏言部分;第三部分是国民大动员,也就是请求国民接受转型之痛,并请对日本的未来充满信心。其中最重要的谏言部分又可分为五大点:一、扩大内需;二、转变产业结构;三、开放市场透明度,促进进口;四、汇率的稳定化,金融的市场化和国际化;五、强调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同世界合作。& & “报告”在这部分中,明确表示汇率的稳定化,需要“先进发达国家经济体,没有重大不平衡。”而且表示,“相关国家(暗指美国)的协调和介入可使整改更加有效。”另外有意隐藏“日元国际化”的动机,重点谏言资本市场的自由化,“追求在资金调配及运用上更加平衡的发展,”比如投资资产的多样化,特别是短期金融市场的整备等。其实是顺水推舟,全面接受了来自美国的“建议”。& &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基本按照这份报告所建议的模式,在经济结构变革方面突飞猛进。但另一方面,由于激发了日本国民确信日本将更上一层楼的预期,也引发了大规模的土地投机热潮。& &1.3都市银行业的“转向”& &日本的金融市场化,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缓慢地推进着,美国加速了这一过程。在“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的推进下,作为“旧”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业首当其冲。银行业不得不失去以往被规制的较大存贷款利率差,以及稳定的来自大企业的融资需求,这种种的利益保护伞。& &过往的日本资金的流向,是在大藏省(现财务省)主导的所谓的“保驾护航方式”(通过控制银行业,控制整个实体经济的资金调配,不让任何一个成员掉队)之下,国内充沛的储蓄通过以银行业为中心的金融体系调配到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中。即使是信誉极好的大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或者商业票据进行长中短期“直接融资”的模式也十分罕见。这其实就是所谓的金融管制,处于支配地位的获益者,就是银行业;同时也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但另一面,其实也提高了大藏省对整个经济的掌控力,让整个金融系统变得可控、稳定。& &银行业走投无路。传统的强项由于“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的趋势,大企业逐渐倾向于直接债权股权融资(参考图1),而不再通过银行来寻找资金,过去优质的,稳定的投资机会在减少;而另一方面银行纳入存款又面临更具竞争力的其它金融产品的竞争。两头相夹,利润大幅收窄。银行业必须找到出路。& & 而当时伴随着地价上涨,房地产行业蒸蒸日上。本来日本银行业的气质是不喜欢来自房地产行业的融资方的,他们认为土地、房地产担保这类融资不是金融的“正道”。而且不像大企业,在获取中小企业的正确的评估信息(财务报表等)上是极其困难的。但为了生存,日本都市银行们也只有孤注一掷。& &在以土地作为担保进行融资,即使企业破产,单是清算掉作为担保的土地,也可兑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的预期下,宽松货币政策大环境下,大量的资金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具体的做法是,几个银行注资成立所谓的“住宅专门融资公司”,通过这个实体来运作)。硬币的另一面是,对其他行业惜贷,对制造业甚至出现了放贷的负增长。参考图2,根据日银提供的数据显示,流向包括房地产,建筑,批发零售行业的信贷都维持持续的增长,其中尤其流向房地产的信贷从80年代起呈现爆炸式增长,1986年达到32%的年放贷增长幅度的顶点。& &&&1.4土地担保融资的陷阱& &造成地价暴涨的根本原因是,日本银行业一个传统的土地担保融资信用机制。这一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以贷款来的资金购买土地,并在看好买的土地会进一步升值的基础上,以此作为担保再借钱,再买新的土地。这就是80年代末的日本。& &这样的投机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上市大企业都在这么做。上市企业不仅从银行贷款,而且还可以从其他被拓宽了的其它渠道获得资金,比如股市。在一直上涨的股市增资配股来获得资金,又用这笔资金去买其他股票或者房地产,一轮轮循环。& &集团心理非常恐怖。1989年3月末,也就是货币政策收紧的前夕,当时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以及“住宅专门融资公司”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余额达到200兆日元之巨,这一数字是当时日本名义GDP的40%。& &1.5相互持股的日本企业财团& &另一面,当时的日本,以各自的大银行为中心,形成了三菱、三井、住友、芙蓉、一劝、三和六大企业财团。比如在三菱财团中,以三菱银行为核,包含了三菱商事,东京海上火灾保险、三菱重工、三菱地所、日本邮船、三菱电机、三菱材料、三菱化学、麒麟啤酒、旭硝子等骨干企业,这些企业相互持有集团内其它企业的股份。其中三菱银行输血,三菱商事负责采购,以及各种谈判和销路的确保,形成了财团的合力。& &但是,事实证明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泡沫成长阶段以及之后的破裂阶段,这样为了稳定经营而形成的互相持股模式,却助推了泡沫,又在泡沫破裂时候让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财团,以致整个日本经济。& &核心是在估值时的互相推高。& &比如财团内A企业所持有的房地产资产价格上升,那A企业财务报表上的“未实现获利”会增加,估值升高股价也会上升。A企业再用股权担保融资,来购买新的房地产。另一方面,同财团内的B企业(即使此时没有房地产资产),由于持有A企业的股权,B企业财务报表上的“未实现获利”也会增加,B企业股价上升,再利用股权担保融资,购买新的房地产。& &1989年当时,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上市的企业的股东分布中,金融机构占了43.2%,企业法人24.1%,而个人股东只占了22.2%。与美国55.9%的个人股东占比形成鲜明的反差。& &2日本“双子泡沫”破裂开启“失去的十年”& &2.1“迟到”的紧缩货币政策& &CPI持续的低位徘徊,让大藏省,日银放松了警惕。& &CPI低位徘徊的另一面是急速拉升的股价和地价,以及不停地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银行贷款,其实经济已经出现过热的现象。当时虽然作为提防信用过度膨胀的“宏观审慎政策”还没有被列进政策的工具箱,但由于从87年开始实体经济本身也浮现过热的景象,紧缩的金融政策本来在此时已经势在必行。& &然而,就在此时,1987年2月G7央行行长同财政部长齐聚法国卢浮宫,试图纠正广场协议之后出现的美元持续贬值的现象,“卢浮宫协议”中敦促日银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日发生的“黑色星期一”,对全球股市下行风险的担忧情绪加重,都延缓了日银收紧货币政策的时间点。眼看着泡沫持续被吹大。2.5%这一基准利率从1987年2月一直保持到1989年5月,持续了2年3个月。& &2.2“双子泡沫”被“休克式”挤破& &从86年开始,大藏省为抑制过热的土地交易,先后实行了比如土地交易管制,是指在土地交易中设立监视区域制度等方法,从1986年开始实施,但由于又不能禁止土地交易,收效甚微。又比如逐步提高土地交易税,但由于人们对于土地价值上升的预期超过了税赋增加的预期,因此也没有什么效果。& &而日银终于也从89年5月开始收紧货币政策,连续5次提升贴现率,这对90年年中股市泡沫的破裂产生了直接的效果。90年4月,大藏省开始实施“总量控制”策略,即全国的金融机构必须将每个季度的流向房房地产行业相关的融资余额增长率控制在全部贷款余额增长率以下。由于房地产相关融资一直是信用扩张的主力军,这样一来实际上直接掐断了房地产融资的源头。进入91年,土地价格开始实际下降,“土地神话”破灭,首先遇到麻烦的是那些贷款进行土地投机行为的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非银行机构,但最终的大麻烦是向这些企业输血的都市银行体系。日本开启了“失去的十年”(到今日有“失去的二十年”,“失去的三十年”的衍生提法)。
来自手机客户端
刘先生2016年买下一套100万的房子,首付30万,贷款70万。一年后,刘先生已经偿还银行本金1万元,剩余69万元。就在那时,房价像着陆失败的火星车一样,啪叽一下,硬硬生生结结实实地砸地上了。这套房子市场价仅为50万元。好了,银行这时候会给刘明白算一笔账:当初借他70万,是因为有价值不低于70万的房子作抵押。现在,房子仅值50万,但他欠银行69万。所以,请补齐抵押不足的差额19万(69-50)。&&  要么,刘先生拿出19万存款,做提前还贷;要么,刘明白有个祖传老古董,价值不少于19万,抵押给银行。&&  刘先生这回是可犯糊涂了,当初为了买房把积蓄都掏光了,而家里最值钱的古董是iPhone4S,上哪去凑19万呢?&&  银行连一声不好意思都不说,“啪”一锤子就把房子拍卖了。一般说,拍卖价肯定比市场价还要低。市价50万的房,银行拍卖了40万,刘先生不仅首付白交了、啥也没捞着,还欠了银行29万(69-40)!&&  现在,朋友们知道房价暴跌为啥可怕了吧。已经贷款买房的朋友,快去把合同找出来,看看是怎么约定抵押物价值不足的。&&  看了这些,你还期待房价暴跌吗?
来自手机客户端
[图片]人们都痛恨腐败。官场腐败,古今中外都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全社会腐败。现在正是全社会腐败。国民党的时候是官场腐败,社会其他方面:学界、文化、新闻以及工商企业没有全腐败,所以政权被推翻了,社会还有救。&&而现在,各行各业都腐败,而且已经见怪不怪,连小学生都知道要家长给老师送礼,以便对自己好一点。他们长大了就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了。我们在座的至少40岁以上的上学的时候还不是这样,还有公平、正义的观念,下一代人如果这样下去,恐怕就根本不在乎什么公平正义,而是认同腐败的规则,只看自己怎么在里面玩儿了。这就是整个民族从精神上lan掉!
反正08年之前炒房的那波人都发了,80后生不逢时,70后在一二线城市买个2,3套房的都起码有500W的身家了。
来自手机客户端
成功注册账号 发表于
现在房价说是降了。其实真买的时候,发现没便宜多少
你和13年比比
来自手机客户端
应该把一线二线城市和3,4,5线城市分开!日照均价和最高的时候低了,海边应该也低了吧比最贵的时候
来自手机客户端
现在房价说是降了。其实真买的时候,发现没便宜多少
来自手机客户端
楼主,我要说的是你年轻的时候能撸,到老了还能撸?
不是不认同,只是不想承认而已。
来自手机客户端
文章说的很好!很现实!!
来自手机客户端
文中说的是北上广深,三四线反哺一线,不容乐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首付20万的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