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坚果pro线刷的线刷解锁包,进9008线刷那种线刷包,顺便隐藏欢喜云那种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维修了摄像头后手机发热严重了
11浏览 / 8回复
之前有个黑影,随后咨询客户服务后就双清了,不行,寄回去京东售后修理,修完回来發现手机玩游戏的时候发热变严重了。
本來最热也就是摸他人感受到体温的感觉,现在有点像发烧了,求救!
是我手机修理有問題,还是别的問題?因为感觉双清之后有些界面不一样了。
难道我又要寄回去修理吗[e]1f602[/e][e]1f602[/e]
| 来自:OnePlus5 |
从新再更新一下系统。
| 来自:OnePlus5 |
是不是系统退回了?
| 来自:OnePlus5 |
怎么重新更新?直接用置顶那个更新包?
| 来自:OnePlus5 |
我只是来打酱油的
水B楼主,经验拿好
逆天逆地之作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我的一楼总是献给度娘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扫码下载极果客户端
53秒销量过万,能给iPhone充电的坚果Pro值得买吗?
热衷自由评测,追求真实乐观,不吹不黑,以客观的的评测还原产品真实的一面
写在前面距离上一代坚果手机发布已经过去600多天了,在被重新定义的春天里,老罗终于把坚果Pro完美呈现于大家眼前。外观ID采用锤子T1的棱角分明式设计、指纹识别Home键、双摄、快充、玻璃+金属双材质的惊艳碰撞,这些特点组合起来不应该是锤子T3吗?但老罗花了3小时告诉我们,这就是定位中端的坚果Pro!开箱&细节和第一代的坚果包装类似,坚果Pro的包装风格依然是走简约路线,通体白色设计,没有直接亮出对应颜色的产品渲染图,而是新增一个图书腰封式的标签,并与机身颜色相呼应。盒子侧面是smartisan字样和小小的锤子Logo,没有多余的点缀。首次开箱就感受到一股强烈的阻尼感,小心翼翼打开包装后,映入眼帘的是梦寐以求的坚果Pro和其保护膜上的一句话:The Pride & Joy of an Artisan(工匠的骄傲和喜悦),To be honest,能收到坚果Pro我也很喜悦,哈哈!笔者这次拿到的是64G的碳黑色版本,此外,锤子还为用户准备了酒红色和细红线特别版。(补充:截稿时,锤子不声不响地推出两个全新配色:浅金色和巧克力色)盒子内部格局依然紧凑,拿出手机即可看到配件格,可能老罗对开了又开的多宝盒式设计情有独钟吧,坚果Pro也有这样的操作步骤,打开一格是数据线,再开一格是充电器,感觉还是挺新颖的。坚果Pro支持18W QC3.0安全快充,充电器自然支持5V-3A/9V-2A/12V-1.5A高功率输出,而且其外形改成了常见的长方体状,而非一代的圆筒形,其表面的栅栏式条状纹理是唯一一个与前代有关系的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标配的数据线没有光了,so sad~为了将手机设计得更轻薄精致,Type-C单接口已经逐渐成为潮流,锤子率先在坚果Pro上取消了历史悠久的3.5mm耳机孔,由于Type-C耳机尚未普及,锤子还是贴心地准备为用户准备了一条音频转接线,当然啦,老罗也说了手机不赚钱,所以发布会上也配套做了一款Type-C半入耳式耳机,用户可按需选购。献上坚果Pro包装全家福一张。以上是开箱环节,下面一起来看看设计驱动型的锤子在坚果Pro上做出怎么的设计:作为一个爱斯基摩人(“爱撕机膜”),每次拿到新手机撕膜都能得到大大的满足感,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这种感觉。锤友们都知道,锤子产品的出厂保护膜都是这种全黑非透明的,可第一次上手坚果Pro的我不知道这一细节,开箱验货时第一时间开机,感觉明显震了一下却没有亮屏,起初以为没电,接上电源还是没有亮屏,我就奇了怪了,情急之下我就先把膜撕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直到看到Smartisan OS的欢迎页面我才放下心来。先看看正面,顶部仍旧是极具锤子特色的听筒+距离/传感器一孔化设计,旁边是一枚1600万前置摄像头,其实最左侧还有一枚隐藏式呼吸灯,用于消息提醒或指示充电。坚果Pro延续了锤子M系列的圆形Home键,这也是老罗在借鉴和抄袭的争议下做出的无奈的选择,可以看到其周围没有像M系列那样包裹一圈凸起的金属圈,且高度与下巴区域平齐。指纹识别、轻触返回、单击返回主页面、双击呼出多任务、长按锁屏/激活闪念胶囊(可自定义)、支付宝/微信指纹支付,该有的功能一个都不少。再来看看背面,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这双萌萌的“小眼睛”(1300万像素双摄像头),没错,这也是锤子科技的第一款双摄产品,在档位上配备双摄确实不多见。笔者注意到,坚果Pro的双摄虽然没有凸出,但它们是覆盖在背面整片玻璃之下的,不知道玻璃折射率对拍照有无明显影响?各位看官,欲知成像如何,且看下文分解~除了双摄,背面玻璃部分还有一枚精致的锤子金属Logo,由此观之,常给人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感(注:32G碳黑色和64G/128G酒红色版本的背面Logo为印刷体)。背面金属下巴部分的“smartisan”的字样若隐若现,在强光下不易观察,需要找好角度方可看到。在圆滑当道的时代,人们普遍的观念就是圆润就是手感好,圆润就意味着轻薄,笔者曾经也如此认为,即使老罗喊出“肉感时代的纤瘦身影”,强调着6.98mm的轻薄,但看到这样锐利的平切,笔者对坚果Pro的手感还会有所顾虑,直到拿起坚果,之前的顾虑才得以消除。坚果Pro的三围为155 X 73.4 X 6.98(mm),仅重158 g,确实如老罗所说的轻薄,硌手感也确实存在,但并没有网上说的削土豆削苹果那么锋利,加上玻璃金属双材质的拼接,使5.5吋的坚果Pro显得有点修长,单手操作起来不太自然。机身顶部很简洁,仅有一个降噪MIC,对称的纳米注塑天线断点;底部也是对称的开孔设计,Type-C接口居中,左右两侧分别为主MIC和扬声器,取消了3.5mm耳机孔果然观感舒服了很多。由于成本限制,坚果Pro没有采用锤子另一特色设计「双侧键」,而是选择了常见的左为SIM卡卡槽,右是音量键+电源键的处理方案,卡槽部分与边框不太平齐,有一定的凹陷感,按键部分键程较短,触感偏软,有待改进。双卡双待全网通已是当下手机的标配了,选用选择性更高的与或卡槽,自身拥有32G/64G/128G三个不同规格,而且最高支持 128GB的SD卡扩展,很好地平衡了双卡用户和大容量用户之间的需求。在这里我想吐槽一下,作为设计驱动型的锤子科技居然能接受这么毫无特色又丑陋的卡针,为何不做得更有创意一点?当然啦,做成一枚锤子那就最好啦~瞧瞧屏幕锤子为坚果pro配备了一块5.5英寸In-Cell全高清显示屏,分辨率1920 X
ppi,In-Cell屏的特点就是轻薄,可为3500mAh大电池节省一定的空间,而且它的屏幕显示清晰细腻,在强日光下也可以看清。同样支持系统级的色温调节和夜间护眼模式。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坚果Pro的边框比锤子以往任何一款产品都要大一些,这对于一些喜欢窄边框的用户来说略显尴尬,不过至少没有某友商那令人窒息的大黑边来得尴尬,锤子还是继续努力吧。测测性能坚果Pro采用了骁龙(TM) 625 /626八核处理器,这枚CPU相信大家不会陌生,因其出色的低功耗而被广泛使用,在国内厂商中端档位的手机中可以经常看到它的身影,64 位 14nm 工艺,625的单核最高主频可达 2.0GHz,626则是小幅度提升到2.2GHz,这点升级在实际体验中基本感受不到有啥变化,GPU方面,两者均为Adreno(TM) 506 ,最高主频650MHz,这样均衡的配置加上深度优化的Smartisan OS,为坚果Pro的超强续航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这价位上,骁龙626可以说是坚果Pro的完美搭配。众所周知,老罗乃一偏执之人,在锤子T1发布之时就强烈抨击了业内的跑分乱象,一向重视用户体验而轻跑分的他还任性地做了系统级的跑分负优化,令人哭笑不得。为了照顾到某些参数党,还是跑跑分给他们看吧。笔者选用了几款主流的跑分软件进行测试,结果如上:安兔兔给出67000分,在鲁大师中得到85000分,Geekbench的单核得分超过900分,多核成绩则在3700分左右,这也是骁龙626该有的表现了。另外,在安兔兔15min的压力测试下,坚果Pro的测试温度基本维持在38℃左右,在性能和功耗上平衡良好的同时发热控制得也不错,这也是骁龙625/626受到各大厂商欢迎的一大原因。高通CPU的游戏体验一般不成问题,在《王者荣耀》的高特效模式下也能保持流畅运行,轻轻松松去到满帧30帧;试玩旗舰级的《NBA 2K17》也能做到八核全开,日常使用体验不错,无论是桌面滑动、网页浏览,还是应用切换,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卡顿。谈谈系统正如iOS之于苹果,Smartisan OS之于锤子同样是灵魂式的存在。高手在民间,之前就有大神给一加1做了Smartisan OS的适配包,刷入体验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毕竟是移植适配的,体验起来就没有那么完整,好在现在有了新鲜出炉的坚果Pro,终于可以体验到原汁原味的Smartisan OS了。以下是我对Smartisan OS v3.6.6几点小小的体验分享:1.Big Bang(大爆炸) 2.0用拇指大面积按压屏幕中的文字,此功能就会将按住的文字以爆炸式动画形象地“炸开”,然后系统会根据语义智能拆分组词,用户直接就可以进行搜索、查询、分享、复制等一系列操作,在此之前笔者还真没想过在手机上处理文字也可以这么轻松。但1.0版本使用起来普遍存在着一些乱码的问题,为此,六个月后,锤子升级了2.0版本,先来看一段小演示:在1.0版本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识别率和准确率,2.0版本新增了OCR识别框,分区域爆炸使得用户更大自由选择想要的信息;除此,还特意添加了大爆炸编辑模式,那个页面让我想起了久违的作文纸,这样的模式对用户处理文本的效率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新的提升。2.One Step(一步) 1.5One Step是锤子M系列发布会上的另一个创意性人机交互方式,「一步」,顾名思义,就是在不同的应用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用户想要在任意两个或多个应用之间操作,只需轻轻一步拖拽即可实现,给用户带来PC般无缝切换的快感,先看演示:以图搜图是直戳笔者痛点的一个新增功能,就拿购物举例,以往看着一双鞋子的图片,想要了解这双鞋子的型号、购买渠道等消息,传统的方法就是请教别人,现在有了以图搜图,直接就把图片拖拽至某宝或某东,瞬间就能找到我想要的东西,着实方便。一步查词,经典重现,对学习英语的小伙伴十分实用。智能语义拖拽,就是将一段文本拖拽至边栏的应用时,系统会自动地筛选出适用于该应用的关键词,例如拖至高德地图自然是提取地址并搜索路线,拖至某宝/某东当然就是买买买啦!3.Idea Pills 闪念胶囊(beta版)相信大家都有过备忘录的经历,待办事项需要手动加入,还要设置时间提醒什么的,整个操作过程很繁琐,又或者在你写文章的时候,灵感一闪而过,当你想用笔或手机记下来的时候,你都忘记刚才发生什么了,而Smartisan OS 3.6版本新增的Idea Pills(闪念胶囊)的设计初衷就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闪念胶囊是一个全局性的功能点,在任意界面下都可以通过长按 Home 键呼出,支持语音/文字输入,随时随地将一闪而过的想法便捷快速地记录下来。实测发现语音识别率还是挺高的,但无论再怎么智能都无法做到100%的准确,为此,闪念胶囊还可以保存你的音频内容,以助你更高效处理信息。4.值得期待的图钉坚果Pro发布会上,锤子用户体验总监朱萧木还介绍了一款名为「图钉」的新功能,传统的操作逻辑是应用位于锁屏之下,但图钉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将应用钉在锁屏之上,如此一来用户无需解锁,点亮屏幕即可使用相关应用,据说会在Smartisan OS v3.7版本上线,虽然只是一种小功能,但对它的实际应用还是挺期待的。5.更便利的指纹据笔者所知,锤子是国内最迟用上指纹识别的厂商,但这并不代表它的体验比别人的差,除了指纹Home键一般具备的功能,它还可以设置触摸解锁,将按压式指纹Home键做到固态指纹Home键同样的体验,以及指定指纹一步进入支付宝/微信支付页面,免去了亮屏、点击应用、寻找支付页面等一系列繁琐的操作。提个建议:应用切换老是需要双击Home键,虽说Home键出厂前经过几十万次的按压测试,质量符合标准,但在笔者看来双击多了还是有点心疼的,不知道多任务窗口的呼出方式改为像One Step那样的在屏幕内滑动呼出呢?6.关机密码国内定制ROM中为数不多的关机需要密码,这种的功能可以更大程度保护用户手机的安全,为后面的查找手机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对了,说到查找手机,建议锤子的欢喜云以后增加更多的功能,如实时拍照、实时记录轨迹,让小偷无所遁形。7.其他Smartisan OS更注重用户体验,好多功能都是从用户痛点出发构思的,这次带来的也是两个小功能:短信退订和模拟来电,这两种情况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经常遇到,以短信退订为例,其套路甚多,总是让用户防不胜防,对此锤子的处理方式就是反套路,通过内置人工智能算法,用户点击退订按钮后系统事先替用户筛选信息,再也不会接受类似的骚扰短信了。玩玩拍照坚果Pro是锤子产品历史上首次尝试双摄,采取了1300 万像素 + 1300 万像素平行双摄方案,拥有?/2.0 大光圈,PDAF 相位对焦,支持实时背景虚化和夜景模式;前置摄像头有两种像素规格,低配是800万像素,高配为1600万像素,均搭载ArcSoft 实时美颜算法,支持多种美颜效果。不知为何,在介绍相机的时候,老罗三言两语几句话,放几个样张就带过了,就连用了什么型号的CMOS都没说,难道是对自家产品没信心吗?Anyway,下面进入随手拍赏析时间,请看图——首先来张自拍镇楼!大伙觉得坚果Pro的美颜效果如何,欢迎点赞留言扔香蕉近段时间的广州可谓“火炉山”啊,热得让人真想爆炸,先来欣赏一组烈日下的蓝天白云吧。从画面可以看到,RGBW白平衡传感器的加入有着明显的改善效果,没有出现严重的偏移现象,在强日光下,对焦速度快,具有很好的解析力,画面的还原度较高,基本接近真实场景,不过树叶部分还是看得出有一定的涂抹感。然而,广州的天气真的猜不透,在你要热炸的时候忽然来一场暴雨并不稀奇。暴风雨来临前夕,?/2.0 大光圈保持了更多的进光量,避免了画面黑乎乎的一片。大光圈背景虚化之静物,笔者更愿称之为微距模式,大光圈意味着进光量更大,有利于更准确地表现侧重之处,营造出的背景虚化效果使画面偏左下方的红花更为突出,然而,虚化不准的情况时有发生,物体边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糊化。大光圈背景虚化之人像,笔者想称之为时下很热门的人像模式,其背景虚化同样可圈可点,给笔者的感觉就是5个字——对焦你的美。启用夜景模式后,画面的噪点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和笔者所理解的“精细夜景”仍有较大的差距,夜拍尚未精细,锤子还需努力啊。试试续航快充技术发展至今天,搭载快充的手机不再是新鲜之物。坚果Pro配备了一块3500mAh大容量电池,支持18W QC 3.0安全快充,官方宣称一小时即可充至80%的电量,事实真的如此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轮充电实测下来,整个充电过程耗时94min左右,几乎1分钟充1%的节奏,而且温度也维持在35℃~36℃之间,这样的快充没毛病。老罗在发布会上骄傲地声称:“远超一天的续航能力,让配备的快充可能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强大的好奇心驱使我一探究竟。标准的5小时续航测试过后,坚果Pro剩余电量为66%,这样的表现确实666,庆幸罗老师这次没有被打脸,笔者中度使用时长超过一天,那种只需晚上回家充电,白天尽情使用的快感久违了。iPhone虽然强大,但至今还没配备快充一直为用户诟病,所以移动电源在iPhone用户群中的普及率很高,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台手机在某些时候也可以充当移动电源呢?老罗就告诉大家:可以!坚果Pro的超强续航不仅仅体现在自身可使用一天,还体现在可以通过Type-C反向充电原理为iPhone充电,还没吃过坚果的iPhone用户要不要考虑来一个啊~再叨叨几句从一开始收到中签短信的喜悦,到因此前没上手过锤子产品而不知所措的迷惘,再到现在完成这篇绞尽脑汁码出来的报告,这段时间的深度体验下来,笔者对锤子科技慢慢路转粉,没有所谓的情怀,没有老罗的个人崇拜,只有对坚果Pro的认可和喜欢。在会后采访中,老罗也坦言坚果Pro的设计原型其实就是T3,这样田忌赛马般的策略,给锤子带来了什么?21秒销售额破千万!53秒销量过万!四十万存货当晚全部售罄!这就是老罗和锤子想看到的!其次,Smartisan OS历来是锤子的核心竞争力,在内置广告满天飞的时代依然保持初心,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好的体验;再者,坚果Pro配备的双摄,一方面是显示诚意,另一方面则更多像是为T3积累相关经验,只有优化做得足够好了,老罗发布锤子T3时才会有更足的底气,才会更加的骄傲!除了老罗的哭戏,笔者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么一句话:“M1从工业设计上是锤子科技的耻辱”,M1发布那会很多人都说老罗妥协了,工匠精神没有了,但今天这个「圆滑当道时代的锐丽异类」的坚果Pro仿佛告诉大家,老罗还是那个老罗,锤子还是那个锤子!那么,问题来了,锤子T3还会一如既往地惊艳吗?相比坚果Pro,它还能有怎样的突破呢?悬念会在罗老师定义的秋天揭晓,咱们拭目以待吧!最后,衷心感谢极果&锤子科技提供的试用机会,我们下期再见!
锤子 坚果Pro 手机锤母坚果Pro 2:锤子科技的集大成之作
锤母坚果Pro 2:锤子科技的集大成之作
全文篇幅较长,时间不够的可以只看加粗字,文章图片较多,请注意流量。(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我的评测中,着重点在于评。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评价这台手机。)
外观:全面屏手机中的优秀之作
他们的正面只有一个前置摄像头
坚果pro2的正面很简洁,只有一个安置在正中的前置摄像头,其他的如光线传感器,听筒等都巧妙的隐藏了起来。虽然我更喜欢pro1感叹号的设计,但这么修改却是比其他全面屏手机千疮百孔的正面好了许多。
相较于坚果Pro1,坚果Pro2正面的底部直接取消了指纹+按键,显得格外简洁,而内部屏幕的四个边角也为了配合手机边缘做成了圆形,弧度较手机边缘小,但胜在里外之间有呼应,有秩序之美。
值得夸奖的是坚果pro2的边框是真的称得上窄边框,黑边的控制也非常优秀。
自从全面屏手机都开始采用18:9的屏幕之后,留给ID设计师的设计空间就不多了。基本上,所有的全面屏手机的正面都是上下窄边框,中间屏幕。而且,随着屏占比的逐步提高,最后的手机正面一定都是一整块屏幕。那么唯一留给ID设计师的就只剩下手机背面了。
坚果pro2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LOGO是圆的。
他们把指纹跟后盖LOGO结合在了一起。
我不知道当坚果pro2把指纹跟后盖LOGO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有多少手机厂商在暗自悔恨,为什么自己的LOGO不是圆的。但我知道,这样的设计称得上是一个巧妙又绝佳的设计。巧妙是因为这样既保证了手机后盖的简洁与美感,又把指纹的功能保留了。绝佳是因为这样的设计,其他手机厂商借鉴不了(除非人家的LOGO也是圆的),带指纹识别的LOGO将成为锤子手机最大的标识。
只可惜坚果pro2的LOGO的工艺没有坚果Pro1的出色,这大概是为了指纹识别作出的退让吧。
平整的pro2LOGO
有质感的一代LOGO
他们把副摄像头做小了,主摄像头也「秃」了
副摄像头有多小呢?
仿佛是多了一个闪光灯。
这么设计对相机的成像有多大的影响我们先不谈,但对手机整体简洁程度的提升却是巨大的。在手机为了成像而不得不把摄像头突出的时候,许多厂商都在寻找如何更好的把这个「痘痘」掩饰掉。但双摄的到来,直接宣告了这个问题注定无解。
于是,人们见到的市面上的手机,基本都是下面的样子。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单摄像头突起,就比双摄像头突起提高多少美观度。我甚至认为并列在一起的两个摄像头,像是一双萌萌的眼睛在看着你。但摄像头的突起,的确会造成审美上的异样感,从而破坏了手机的整洁性。这个直接对比坚果Pro1跟坚果Pro2的产品就能感觉得出来。从这点上看来,坚果pro2缩小副摄像头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
他们的侧面多了条金线??!
若要说,坚果pro2与坚果Pro1最令人纠结的区别,大抵是那条金线。作为一个只有大众审美的人来说,我没办法判断这条金线到底是多余,还是点睛之笔。但在上手把玩了一段时间后,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这条金线最大的特点就是骚!这里我按下不表,给大家先看几张照片
你注意到那条金线了吗?没有?那再翻上去看看。最开始的两张照片也可以看看。
在整台手机的摆拍过程中,只要角度不是正面,基本上都会拍到那条若隐若现的金线。这种感觉,拿在手上的时候,并不强烈。但在拍成照片的时候,那道金光便成了一股隐藏在禁欲系外表下的骚劲,溢出手机扑面而来。仿佛就像一辆陈放在仓库的跑车,随着车门的升起,室外阳光的洒落,沉寂的车灯亮起锐利的光芒。若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大抵就是「锋芒毕露」。
这样锋芒毕露的感觉,在拍摄中会显露出来,不知不觉间会显得摄影师的技术很高超。但若是上手体验,其实际的效果并不是那么惊艳。这点我把手机给几位同事把玩之后,他们都颇为认同。
他们的按键圆了,底部开孔也圆了些。
和坚果Pro1比起来,坚果pro2的按键变圆了。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变化。最显著的改变,就是按键手感提升了。我个人很喜欢按动圆珠笔的笔帽,一方面是因为机关滑动的咔哒声令人上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圆形的触感、压感比方形出色,美感上也比椭圆形好。(我喜欢标准的圆。)
当然,锤子在圆形按键上的处理也是一个加分项。按键的内容是很常见的「+」、「-」、「·」,但金色的设计配合机身的金线显得格外协调好看。机身侧面磨砂的质感也在按键上得到很好的保留。这样的设计,在微距镜头下显得格外有魅力。
整个机子只有四个圆形实体按键,轻轻晃动会有些微松动感,但不影响按压的手感,依旧紧实,反馈给力。也许是为了配合整台机子圆形的设计风格。(毕竟摄像头、前置摄像头、按键、LOGO、闪光灯全是圆的。)底部的扬声器开孔也从一整条长条形变成了左右各四个椭圆形的开孔。(底部两边一边是扬声器,一边仅是为了对称好看,没有内容。)
虽然还是方形的,但是弧度却是比坚果Pro1更大了些,更接近圆形。我估摸着,若不是因为那个tybe-C接口做不成圆形,怕是底部也会变成一圈圈的圆吧。这样的改变,我个人觉得说不上美丑,只是给人更为协调,不会与那四颗圆形实体按键产生视觉冲突。
他们的边缘过渡平滑了,玻璃打磨弧度更大了。
坚果Pro1被人们诟病最大的地方莫过于他刮人的手感。虽然只要是四四方方的手机都可以切水果,但是坚果Pro1在手机切水果这项功能上一定无出其右。好在,坚果pro2改良了这个问题。虽然手感还是没有iphone 6(7、8也是,反正都长得一样)那么圆滑,但已经到了可以接受,甚至忽略的地步。
手感提升,一方面是机身边缘的角度变小,另一方面也是双面2.5D玻璃的打磨弧度变大了。在同样的角度下,可以从图片中看出坚果pro2的玻璃反光比坚果Pro1多了许多,并且光线更加柔和。
他们屏幕变大了,机身没变、重量也没变。
在坚果pro2之前,我用过S8+、mix2、note8,这三台全面屏的机子入手的第一感觉就是重。由于这几台机子是我唯一接触过的全面屏手机,所以我甚至都开始怀疑全面屏的手机是否都如此沉重。这也直接导致我最终放弃使用全面屏手机。
但是,坚果pro2的重量上与前代没有太大区别,都是150g左右的重量。更令人欣喜的是,机身尺寸上也没有变长。这个就真的感动到我了。
殊不知市面上有多少全面屏手机,为了上全面屏而不顾一切的增长机身尺寸。那样的手机,看图片还没觉得如何,拿在手上简直跟拿了一块板砖似的。
若是不告诉你,你知道这台坚果pro后面藏着一台坚果pro2吗?
相较于坚果Pro1,坚果pro2在外观上保持了跟坚果Pro1差不多的重量和相差无几的尺寸,坚果Pro1双色双段的设计没有保留。指纹跟LOGO的结合很聪明,金线的设计见仁见智,干净的正面和居中的前置摄像头很出色,副摄像头采用「ID无副摄像头」的设计,圆形按键手感出色,机身不再刮手,可惜的是背面的摄像头突起,手机尺寸较宽,握持手感并不出彩。
总体给人的感受优于坚果Pro1,但是双面2.5D玻璃跟机身侧面仅是为了美观而做的磨砂工艺对干手用户不友好,裸奔的情况下非常容易从手上滑出去。推荐干手用户戴套使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干手?你想想看自己去超市的时候,能不能轻松的把收银员给你的塑料袋扯开。如果不行,你就是了。)
配置:2000元档位的合格产品
坚果pro2的配置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合格。不论是指纹识别,大内存,双摄,还是快充,基本上该有的配置,他都有了。额外增加的便是,18:9的全面屏与与之配套的面部识别。我从网上找了一些网友比较关心的问题,放上来一一解答。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问题涉及到硬件系统与软件优化,我会把这些问题放到下面的软件板块来说明。
坚果pro2的性能如何?足矣。
性能分几个方面来看。在读写速度上,我用「乳化」软件androbench测试了下。
坚果pro2的闪存同坚果Pro1差距不大,也用的是2K元档位的常用的配置。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惊喜的地方。不过据说256G的坚果pro2用的是ufs闪存。不过,闪存速度的快慢,对实际体验的影响并不大。日常使用几乎不会感觉到有太大区别。唯一能够感受到区别的地方,大概就是在玩决战平安京(moba游戏)这种需要事先读取地图的游戏时,你可以看到自己读取游戏的进度在缓慢增长。
虽然跑分没有太多实际作用,但是其作为我们购买手机时,最简单粗暴的决策依据,我觉得还是需要跑一下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加5有「一检测到跑分软件就开始作弊」的设定,所以下面的坚果pro和坚果pro2都是采取性能模式跑分。
结果显而易见,拥有835处理器的一加5遥遥领先。仔细研究下分数下面的几个分数,我发现坚果pro2与一加5最大的区别还是在3D性能上。而在其他项目上互有胜负,但是差距并没有3D性能这块那么大。
坚果pro2所采用的骁龙660处理器,据说能够媲美次世代处理器。我琢磨了下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指骁龙660的性能媲美骁龙821吧。那我正好手边有一台一加3,用的是820的处理器,就让一加3跑了下分。分数大家可以看看。
总的来说,在性能方面,坚果pro2可以满足日常使用,一些常见的手游比如决战平安京(我其实也测试了某款更火的moba手游,只是因为我讨厌他们的公司,所以不在这里提及。)等游戏,都可以在开启最高特效,高帧率模式下,团战保持30帧游戏不卡顿,不过都或多或少有发热现象。
坚果pro2的信号如何?无线信号可以,移动信号稍弱,但不影响体验。
手机的信号我是通过「Network Signal InfoPro」来检测的。
对比坚果pro2跟一加5会发现两者在无线信号接收上差距不大,都是在50dBm以下,坚果pro2在稳定性上甚至会稍好于一加5.
移动信号对比
在移动信号对比上,坚果pro2明显就比一加5要差一些了。坚果pro2长期在-85—-102dBm之间徘徊,一加5则是-72—-85dBm之间,整整多了一个区间。起初,我怀疑这是因为我在坚果pro2上多放了一张卡的缘故。拿出一张卡后再测试发现,坚果pro2的移动信号还是弱于一加5.
需要说明的是,坚果pro2在移动信号上的表现弱于一加5,但这不代表坚果pro2的信号不好。(指不定是人家一加5的信号太好呢?)详细体验之后,我发现在日常接打电话中,这样的信号差距并不会造成实际影响。
音质如何?真的一般。
坚果系列的手机,从来都没有hifi芯片的加持。最新的坚果pro2在音乐播放界面也找不到hifi开启按键。至于音质如何。我个人对于玄学的研究并不深。只能采取一个笨办法就是选一首歌,不断在两台手机里轮换着听。听下来的结果就是,坚果pro2的音质真的一般。(与一加5做对比。)
我选择试听的歌曲是phil Good 的sleeping In。这首歌在25秒进入副歌的时候,歌手有个很轻微的张嘴声(两嘴唇打开的声音)。这个声音,在同样的耳机,同样音质下,一加5有听到,坚果pro2则没有。有兴趣的,可以去听看看。
在连接蓝牙之后,因为蓝牙对音质有折损,所以倒是听不出太大区别。
屏幕如何?一般。
坚果pro2的屏幕可以看到里面UI界面的细腻,息屏下也可以看到玻璃上面的光洁,但是在细看的情况下,会觉得手机的显示层跟玻璃之间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彩点,感觉就像是贴了一张劣质的非高清的屏幕膜一般。我一开始以为这是屏幕壁纸的问题,后面换了几个壁纸,包括打开设置栏直接查看。都发现有稍微糊一点的感觉。
是不是觉得挺瘆得慌的?别怕。这个可能是我眼睛天赋异禀的问题。我拿坚果pro2给老婆看,她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问题。不过,认真的说,这块屏幕的好坏,可能取决于你之前用的是什么手机。若是用了高端旗舰机,或者一加5的,看这块多少会看出点差距。
指纹识别好用吗?很好用!
因为把指纹识别跟LOGO进行了结合,所以坚果pro2的指纹识别比其他手机大了一圈。我本以为指纹大了一圈可能会影响识别率,后来发现自己是杞人忧天。后置指纹的识别率以及识别面积都很大。录入的指纹只要有一半按到LOGO上面就可以被识别。而且,指纹识别所在的位置正好就是我们握持手机时,手指会放置的位置。整个识别过程很自然,虽然整体感受还是要弱于正面指纹,但这基本上是后置指纹中最舒服的。
唯一不足的就是,Smartisan OS(为了方便书写,下面都简称「锤子系统」)有一个功能是根据指定指纹打开支付宝/微信支付。这个功能需要再额外设置一个指纹。起初我设置的是中指,但是在实际体验中却发现,存在这三个问题:一是食指很难准确摸到指纹识别区域,二是中指识别的手势非常难受,三是增加了非常多误触机会。
因为指纹识别的区域在背面,除了位置最舒服的食指之外,中指没办法准确按到。基本上需要,1食指摸到指纹识别区域;2挪开食指;3调整握姿;4中指挪过来。这几步做下来不算复杂,只不过在实际体验中会觉得特别变扭。
每次做「中指识别」手势的时候,我都有种自己是蜘蛛侠,要把手机当丝线射出去的错觉。
特别推荐大家去试试。
增加误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手机放口袋里的时候,我们一把抓下去有很大几率中指会先接触指纹识别区域,然后,机子就自动开启付款模式了。这点对于我这种喜欢把手机揣兜里,时不时摸摸的人来说,简直忍无可忍。
面部识别好用吗?还行。
坚果pro2在2K档位还加入面部识别是一个亮点。(当然了,2K里面的全面屏也没几台,既然全面屏都加了,干脆也加上面部识别好了。)
环境合适的情况下,坚果pro2的面部识别速度很快。在正常亮光的情况下,速度在一秒以内(多次测试显示的时间是0.9秒左右),这个速度比三星S8+稍快(实测S8+的速度是1.2秒左右)。
不过在实际感受中,偶尔还是会觉得坚果pro2的识别速度很慢。我个人分析原因在于1、开启动画慢;2、锁屏界面上方脸部识别的图案转动太快。3、光线条件稍差的时候,面部识别速度下降。
坚果pro2在识别之后,有个锁屏界面向上拉动的动画,这个动画虽然已经很快的,但是有时候还是觉得多余。我个人倒是认为可以在点亮屏幕后,面部识别开始识别的时候,锁屏界面就开始上升。如果此时面部识别通过,那就直接打开。如果没通过再「扑通」一下,掉下来关闭。这样给人的感觉会更像是「我一点开屏幕,面部识别就好了」的错觉。这个虽然比不上蓝绿大厂直接跳过解锁动画那么简单粗暴,但会稍显优雅和有趣
当然,还有个做法就是开启面部识别后,不自动打开锁屏界面的功能。
脸部识别图案原本是为了提示用户,面部识别正在进行的一个功能。但这个的转速有些过快,我估摸着,转一圈在1.5秒左右。若是出现光线环境不好,识别速度下降的状况,此时看着面部识别图案一圈圈扫的时候,别提有多揪心了。我的建议是,既然识别不成功有个生气的表情,那不干脆再做一个没有表情
。整个识别过程就是从识别中「无表情 」到识别成功「微笑表情 」的演变过程。
另外,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好像同一个角度(同一光线环境)下,多次进行面部识别后,面部识别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甚至出现了,一打开就识别完毕的状况。
面部识别可识别的范围很广。粗略估算,坚果pro2的面部识别范围在左右150度,上下100度,前后55cm左右(估算!反正很广就是了)。还有一个我比较喜欢的特点就是,录入面部信息后,不论手机是侧着还是倒着,都不影响面部识别。
坚果pro2对环境光线、面部可识别面积有一定要求。周围光线较暗、戴着眼镜(眼镜还反光)的情况下,都会出现面部识别时间较长,甚至无法识别的问题。而戴口罩基本上就完全识别不出来了。测试了下,基本上面部遮盖超过2成就识别不出,若是佩戴单边眼罩只要不遮盖脸部过多,还是可以识别。
全黑环境下,手机亮度在70%以上,面部识别可以通过。这里有个点我想细说下。开启锤子系统的自动亮度调节后,点开屏幕,基本都是最低亮度。这个亮度下,面部识别基本作废。然而系统也不会为了提高面部识别率,在你点开屏幕的时候把亮度调高。
想要进行面部识别,只能自己手动把亮度调到70%。在调高的瞬间,我仿佛听到了「哈雷路亚」的礼赞,光芒四溢瞎了狗眼。
在这个方面,还是希望锤子向蓝绿大厂学习。他们的系统在黑暗中会为了增加识别率,逐步提高亮度,既让眼睛逐步适应亮度,又能提高面部识别率。
锁屏界面有通知时,不自动开启面部识别。这个问题曾经困恼过我。在面部信息管理选项里有一个「允许通知亮屏时检测面部」。这个的本意是,如果手机里有信息来了,我们可以选择进行面部识别。这样就不会有不知不觉间手机被解锁了的危险。
但是!当「允许通知亮屏时检测面部」这个选项关闭的时候,只要锁屏界面有通知存在,我们哪怕是手动点亮屏幕,面部识别也不会启动,只有手动点击下上方小小的重新识别,才能进行。意思就是说,当锁屏界面存在通知时,面部识别基本不能用!这个说实话真的挺麻烦的。因为我有不去处理锁屏通知的习惯,而每次遇到这种状况,要么指纹解锁,要么先处理通知后,重新亮屏识别。
关于面部信息录入,我想说下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问题。在面部信息录入的时候,我发现只有正常的表情才能够被录入。做鬼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类表情都没办法进行录入。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一只眼的人群。我不知道锤子是否有做过测试,但就我个人测试来看,若是一个人没办法两只眼睛都睁开,那么他就不能使用面部识别。
导管式听筒的效果如何?没有明显区别。
如果按照其他手机的拿法来使用坚果pro2,会觉得导管式听筒传出来的声音靠上。不过稍微调整下位置,让听筒的孔位对着耳朵就没什么区别了。音量与音质都与其他耳机没区别。
外放音质如何?不错,但音量较小。
坚果pro2的外放音量比较小,音质不错。音量放到最大也不会像一加5那样,像是扯着个破嗓子般鬼吼鬼叫。不过,这可不是一加5的问题,而是坚果pro2在系统里对最大音量进行了限制。无论怎么开都开不到最大音量,自然就不会破音了。
续航表现怎么样?不玩游戏的话,出色。玩游戏的话,狗带。
从坚果pro到坚果pro2,坚果系列一直保持着一个出色的续航水准。坚果pro2自然也不例外。
上面那句话是我在还没测坚果pro2续航的时候写的,实际测试之后有点打我的脸(测试基于4.04.1的系统)。重度使用下,在开启最高画质、高帧率模式下,玩决战平安京一小时掉电17%,如果再开启最高亮度的话,掉电为27%。这个掉电速度有点恐怖。中度使用,开启最高亮度看小说,一小时掉电11%,第二次测试的时候掉电为7%。
升级了最新的4.1系统后,再次测试。
刷微博,看小说:一半亮度,一小时掉电6%。最高亮度下,一小时则是12%。
看视频:一半亮度,一小时掉电5%,最高亮度下,一小时则是7%。
玩游戏:最高亮度,1小时掉电24%。
通过上面的测试,可以看出。在中度使用手机的前提下,坚果pro2的续航还是可以接受的。但若是玩起游戏的话,那掉电就跟飞一样了。
拍照如何?且往下看。
终于到了拍照这个环节。一开始我是计划让坚果pro、坚果pro2与一加5进行照片对比。但在实际拍摄的时候,一加5的相片比例没有调整好。导致坚果pro跟pro2都是4:3的相片比例,而一加5是16:9。所以下面所看到的照片,一加5有所裁剪。
为了美观,我没有把每张照片单独放出来。这就导致看的不清楚。
我先不公布照片对应的机型,让大家看看哪张效果好。
解析力对比
白平衡对比
夜间、炫光对比
弱光下解析力对比
颜色还原、噪点控制
逆光下白平衡控制
正常光线下白平衡控制
远景解析力对比
远景解析力对比2
弱光下对比
极限弱光下对比
觉得哪个好?左边是坚果pro2,右边是一加5.什么?你说没有虚化对比?有的,有的。为了做虚化对比,我好说歹说,请到了我老婆出镜。事先说明下,能支持虚化效果的照相比例都是4:3,所以一加5的画面没有裁切过。
虚化效果对比
???是不是觉得坚果pro2的虚化效果比一加5好? 我也很纳闷啊。那再来一组。
坚果Pro、坚果pro2、一加5
其实,从画面就可以看出,一加5的白平衡比坚果pro2准,对人物边缘的抠图也更准,但是坚果pro2胜在取景比一加5远,模糊的效果也比一加5强。这样一对比,感觉就出来了。
拍照总结:同坚果pro1相比,坚果pro2在一些光线较差的环境下,画质提升明显。虚化效果令人眼前一亮(如果不细看的话)。但总体实力在中端机只能算是一般水准。
多说几句:坚果pro2的照相在2K档位已经不错,但我却觉得不够。「工匠精神」是锤子最重要的精神,这个精神体现在了ID设计,体现在系统,但唯独在拍照上,我只看到了敷衍了事。从T1开始,一直看到现在。锤子的照相每一代都在进步,但是相较于手机的其他部分,相较于其他厂商,这样的进步甚至是一种倒退。我很喜欢锤子的手机。能买,我都买了,但是最后都放弃了,原因都是因为拍照。我固执的相信,这样糟糕的拍照效果配不上这样一台精致的手机。毕竟,这是一台手机,而不是个摆设。若是一台手机连基础功能都做不好,那这台手机还是手机吗?曾经糟糕的通话质量,信号问题,被解决了。那么,现在是不是也应该来解决下拍照了?听闻,锤子挖了一个业界大拿来负责手机的拍照,希望他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中端机应该有的配置都有,多了一个全面屏,多了一个面部识别。没有太大的优点,但也没有缺点。
系统:有特色,但仍有进步空间。
从开始提笔到现在,已经写了四天。在前面外观、配置两个部分,有些内容,我准备留到系统这边来写。关于锤子系统有很多内容可以说,但我若是一一说道,我觉得自己可以再写一篇评测了。系统上,有很多功能,要么是很早就有了,要么是对体验差距不大。这些,我觉得都不必要说。众测最主要的还是给出购买指导,我就针对坚果pro2发布会以及宣传时提及的几个功能点进行体验。(基于最新的4.1系统。)
针对全面屏进行的优化:做的不错
DPI可大可小。在4.1之前的版本,坚果pro2直接把显示的dpi调小了,这样直接导致了很多应用的显示出现了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一部分人抱怨dpi太小了,眼睛看不清楚。(事实上,我刚上手的时候,也觉得自己瞎了。不过习惯了倒是回不去了。)好在最新的4.1改进了这个问题,可以让咱们选择dpi值。(我现在还是觉得最顶层的时间与底层的虚拟按键太小了。)
系统视觉元素大小(即DPI)
DPI调大之后,可以显示的内容增多,但是会有种觉得模糊看不清的问题。这个可能跟坚果pro2屏幕的分辨率有关系。
系统视觉元素大小:标准
统视觉元素大小:大
增加了虚拟按键和虚拟手势。虚拟手势是在4.1的版本才出现的,配合全面屏的体验很好。一开始,坚果pro2只有虚拟按键,这种在屏幕内加虚拟导航栏的做法,可以最大限度缩小取消触摸按键带来的不安感。但是在屏幕上加一行的做法却硬生生占据了屏幕的一部分显示空间。虽然可以隐藏,但很多时候还是有碍观瞻。
虚拟手势可以说是全面屏趋势下的必然产物。苹果已经这么做了,但安卓却还是一片混乱。在谷歌爸爸没有正式确定哪个虚拟手势代表什么意思之前,各家上了全面屏的厂商,要么选择自己定义虚拟手势的操作,要么只用虚拟按键来过渡,还有的是加了个悬浮球。锤子是选择自己定义虚拟手势。
通过不同位置的上滑来启动不同的功能,这个手势操作在实际体验中效果不错。虽然没有像虚拟按键那样指哪打哪的精准感,但已经足够简单,上手快,学习成本不高,误触率低。我个人推荐购买了坚果pro2的用户,都可以选择这个模式,体验上足够舒服。(当然,如果你手干的话,请记得带个套。不然操作的时候,手机没抓稳掉地上别怪我没提醒你。恩,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闪念胶囊:好用得不要不要
我很喜欢闪念胶囊,超级喜欢的那种。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闪念胶囊简直就是锤子系统最令人上瘾的功能。具体有多好,我尝试用语言来描述。
「这是一个看起来可以用其他app轻松替代,实际却无法取代的功能。它能够让你的灵感得以保存,让才华得以呈现。如果说,这个功能还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不能直接记录人脑的念头。」
我认为,对某些特定人群来说,为了闪念胶囊这个功能,而购买锤子手机都有可能。
虽然把这个功能吹上了天,但有些问题还是需要面对下的
在外接耳机的情况下,使用闪念胶囊,一次记录成功的几率很低。这个问题主要是操作步骤不同造成的。在坚果pro2上,我们是通过长按闪念胶囊按键进行记录,一松手,闪念记录完毕。而在耳机中则是,长按启动闪念胶囊记录。我们先看看下面的步骤分解。
注意到了步骤分解里的「撒手」了吗?在使用闪念胶囊的过程中,使用耳机与手机时,「撒手」所对应的功能不一样。这个可能是安卓系统对耳机按键支持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会导致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习惯性死按耳机中键,说了一大串金玉良言之后发现,完了,闪念胶囊没有记录。此外,蓝牙耳机没办法用闪念胶囊。
一个可能无解的问题,语音识别率看人。闪念胶囊的识别成功率,有诸多限制因素。个人的发音标准与否,咬字清晰与否,说话速度快慢,话里专业、特定名词的数量,话语逻辑以及周围的噪音状况都会影响识别。而只要识别开始出错,错误就会不断的被扩大。(对于一个浑身充满海鲜味,还需要每天担心被广东人吃掉的湖建人来说,这个别提有多难受了。)
讨人厌的待办事项按钮。在最近版本中,录下的闪念胶囊会出现一个待办事项的按钮。这个按钮会一直存在,还不能取消。对于我这种强迫症的人来说,简直忍无可忍。一个个没打钩的框框,仿佛在不断催促你把这件事情解决了。看着别提有多难受了。(其实,锤子科技这么设计就是为了催促你赶紧处理这些闪念。但我懒啊!)
很少有人能够出口成章,所以记录的闪念大多需要编辑。闪念胶囊这个创意是非常好,但是考虑到很多人的灵感出现的那一刻,他并不是完整的,它是需要在说出来的这段过程中不断的重组,最后完成的。而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对一个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来说就非常痛苦了。语音识别系统没办法根据上下文来推测语义,也没办法及时的识别出你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会导致整个闪念很凌乱,甚至自己都看不懂。好在锤子的系统可以保留闪念胶囊的语音。
大爆炸会根据使用情况,自动选择是进入大爆炸页面,还是编辑模式。
大爆炸无法直接提取微信朋友圈、微信文章里面的内容。在实际体验中,有很多我们经常阅读的页面并不支持大爆炸直接提取出内容。微博可以提取文字,但是标题、微博名没办法提取。
有很多文字没法提取,这其实没什么。现在为了保护版权,很多文字都是无法直接提取文字的。但这就会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如果在使用大爆炸的时候,还需要考虑是否兼容,那对这个功能的使用频次一定会降低很多。
大爆炸对于图片文字的识别能力有待提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实际体验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识别率不高。在上一段已经说到,很多app/页面会对内容进行保护,不允许提取文字。那么在不允许提取的前提下,文字识别是唯一的方式。而大爆炸的识别率不高,带来的就是这个「提取文字」的功能变得很鸡肋。
试想,想要提取一段文字的时候,需要先想想能不能提取得出来,接着再想想能不能识别出来。这么一大串思考下,哪里还有人会考虑使用大爆炸?
在大爆炸编辑模式下,使用语音进行输入的时候,它会自己带一个句号。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找到一个地方可以设置取消。在我们修改语音里面的文章时,这个句号,会显得非常多余。
大爆炸编辑模式下,标点符号的更换不方便。没办法直接在编辑模式下更换,需要点击右下角大键盘进行输入。
大爆炸编辑界面设计不合理,学习成本太高,并不好用。在「现实的编辑模式」下,我们只能进行一些删除,复制,调整字句顺序的操作,输入需要靠语音或者键盘。虽然锤子希望我们尽可能放弃键盘操作,但是在目前环境下,语音输入带来的局限性还是远远大于键盘输入。保留键盘,提高语音输入的准确性、易用性,我觉得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在我体验锤子系统的过程当中,大爆炸的编辑模式使用率非常低。可以说,几乎没用过。我曾经想过整篇文章都在手机上面完成,后面坚持了一会儿就放弃了。仔细想来,可能是因为它的设计并不符合人们的第一反应。在编辑模式下,我会习惯性的把光标挪到要删除的文字后面,然后到处寻找删除按键。要输入文字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寻找键盘。
我们习惯了键盘,现在要适应语音,这并不容易。
锤子应该给我们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一开始先把两种方案都摆上去,然后慢慢的增加语音输入的比重,优化语音输入的便利性,直到后面悄悄的藏起键盘。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强迫人们违背自己的习惯去使用语音输入。
一步是个很好用的功能。好用的地方我就不说了,我专门说说需要改进的不足。
没办法一步拖拽联系人名称拨打电话。假若我在微信里提及一个人的名字。而那人正好在我的通讯录里面,通过一步拖拽后,并不能调出电话(或者短信)这个分享应用,也就没办法进行拨打电话(或者发短信)。
这个涉及到的是锤子科技自己的系统应用。但是,显然一步做得还不到位。
一步没有办法在浏览器的页面里面一键拖拽把浏览器当前的网址,分享到微信QQ朋友圈上面(只能通过浏览器自带的按键进行分享)。同样的,也没有办法通过一键拖拽把网址放到浏览器里直接浏览(系统自带的浏览器也不行)。
微信里的图片,没办法通过一步,直接拖动分享。
一步里,近期图片(剪贴板、文件)不能多选。有时候连续拍了好多照片,跟朋友微信聊天的时候,想直接分享给对方,却只能一张张丢进去,体验并不是很好。(当然也可以去相册里选中再丢进来,但是那感觉更不舒服。)
一步剪贴板里的文字,拖动到微信之后,需要点击发送才会发出去。可以考虑添加「直接发送」的选项。
一步中提取出来的文字,如果能自动添加到剪贴板就好了。有时候一段文字,想要发送给不同微信好友查看。我觉得便利性与爽快度都不如,调出一步界面,选中文字,找到对方微信,拖动到微信里,来得好。(好像步骤多了,但其实在实际体验上,更加符合人们的习惯,而且效果更爽快。)
自动亮度调节
这个功能应该在上一部分配置里面说的,但我觉得这个应该是系统优化上的问题。
纵观锤子的几代产品,不论是设计,还是理念上,传承是他们的一大特色。而在自动亮度调节上,他们的传承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的没用。这个光线感应器永远只会给你一种状态。要么是你需要亮的时候,它很暗;要么是你需要暗的时候,它很亮。你手动调节之后,一会儿,它又继续亮/暗了。
我觉得锤子科技在自动亮度上,可以在后台做点自动学习的程序(2018年是AI年啊)。比如记录一个人位置,时间,观看内容,天气,根据他每次在特定的时间使用特定app时候的亮度,进行深度学习,再跟欢喜云进行同步。多好,每次打开的亮度都是最适合的亮度。想想还是美滋滋的嘛。
handshaker
新版本时常卡顿,闪念胶囊展开之后,点到边缘会自动缩小,再次点击却不会放大,误触严重,很不方便。(我在写这篇体验的时候,不知道被这个功能折腾了多少次。)
多任务界面+快速设置界面+音乐播放界面
坚果pro2对通知中心与多任务界面进行了调整,将原先与通知中心放在一起的快速设置界面放到了多任务界面(右图),并把音乐播放界面也整合到多任务界面来。
这样的调整是为了适应18:9这种越来越长的全面屏。因为在这种比例下,我们手指要够到屏幕顶部很不容易。但这样改动,所需要的学习成本不低。若是从其他安卓手机过来的用户,适应这样操作的时间会非常的长,因为大部分安卓手机都不是这么操作的。
我个人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是不喜欢这样的设计。虽然我已经适应了这样的逻辑,但却仍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即便在多任务界面,快速设置的位置还是太高了。要想使用快速设置里的功能,单手是操作不来的,一定要用到双手。
通过上面的步骤分解可以看出,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一定会用到双手。那么在使用双手的前提下,由「同一只手(左手)进行全部操作」与「左右手轮流操作」比起来,还是前者更快速。在这个前提下,将两个界面进行整合的意义就不是那么大了。况且,这还在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学习成本。要知道,我在使用了近11天之后,还是会习惯性的顶部下滑找wifi的开关。
有意思的是,在多任务界面还是可以使用「拇指下拉悬停」的功能(这个功能早先的版本不行),但你仍然没办法单手操作到一部分快速设置按键。
我个人还是推荐原生安卓7.0的操作逻辑,更为高效。
音乐播放器
音乐播放器已经可以跟网易云音乐进行联通,可以在系统层面上直接操作切歌。这个在坚果pro的时候是不行的。(不清楚是否存在个例,反正我的坚果pro是不行。)不过这个按钮设计得太高了,我个人还是喜欢直接息屏再开屏,然后在锁屏界面操作切歌。
因为坚果pro2,是一个全面屏手机,所以在单手操作模式下,即便它的屏幕已经缩小了,但长度还是在那边,够不着的东西,终究还是够不着。
我的建议是做一个「拉了又拉」的单手优化。在「拇指下拉悬停」启动的时候,如果还是够不着,可以再次「拇指下拉悬停」这样整个画面会再次缩小。
或者干脆直接点。在「拇指下拉悬停」模式下,朝下拉则砍掉下面的画面,朝右拉则砍掉右侧画面,想拉几次拉几次,拉到点到自己想要点到的按钮为止。(我个人是很喜欢这个简单粗暴的功能,想想都觉得很有爽快感)
全面屏的手机自然会带来一个就是高误触率的问题。而锤子在这方面并没有做一些防误触的措施(也许有?)。在使用过程,经常会出现误点开某个程序,误操作的情况。不过,这个状况在你保持正确的使用姿势,并双手用机的时候,就不会出现了
操作手机正确姿势
无障碍模式
盲人也能用智能手机,这个新闻我其实很早就知道了。只不过国内厂家大多把这个功能给阉割了。锤子拿这事情来做宣传,虽然有赚眼球的嫌疑,但若是能够引起国内厂家的纷纷效仿倒是一件好事。具体好不好用这个问题,我很难判断。因为既自己不是盲人,周边也没有盲人朋友,体验如何真的没法判断。
我尝试像盲人那样闭眼体验,但也同样得不出什么结论。因为作为一个二十多年来都拥有视觉的人,闭眼体验智能手机的感受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你只能知道这个手机屏幕上面有什么。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统统不知道。全程就像是在玩一个文字游戏。
锤子对于无障碍的设置选项很多:有针对色盲人群进行的颜色校正;有针对弱视人群的放大手势功能;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针对盲人群体的语音朗读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使用读音朗读功能会切换回原生安卓界面。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使用无障碍模式的时候,无法使用虚拟手势。如果你在开启无障碍模式之前,并没有关闭虚拟手势的话,在模式开启后,会直接禁用虚拟手势,而不会自动改成虚拟按键。这点我觉得需要锤子科技改进下。
障碍模式设置选项
默认模式下,单手模式的触发太过灵敏。食指触碰屏幕的面积稍大就立刻触发。
也许是曾经那场锤粉告老罗的官司,让锤子有所改变。现在的系统里面,你可以删除系统底层的应用(目前好像就扫描全能王)。这看起来像是老罗对锤粉的一种妥协,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的话,这或许也是变相的增加了我们界面app的数量。
充满「锤味」的系统,在安卓千篇一律的今天,有一定独特性。但能挠到用户痛点的功能太少,不能够把用户粘住。
这几乎可以说是锤子科技历年来拿出的最优秀的作品了。在我看来,比之T1更加优秀。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台手机没有太过的短板。仔细想来,这样一台拥有优秀的外观+合格的配置+有特色的系统的手机,搭配上中端机的价格与定位,除了品牌小众,有一群坚定不移的锤黑外,还真找不到卖不出去的地方。
最近在看「国家宝藏」,觉得里面的「瓷母」很有意思,忽然想到今年的坚果pro2就如同「各种釉彩大瓶」一样,集合了目前锤子科技最成熟的技术、设计。于是取了个「锤母」的名字。
关于大爆炸、一步
锤子的一步和大爆炸编辑模式是一个划时代的功能。但在我体验这么多天以来,使用到的次数却寥寥无几。可能是因为在整个手机阵营里面,这两个功能的使用太过独特。大爆炸编辑模式改变的是我们在移动设备上文本编辑的模式,一步则改变的是手机操作模式。这两者很大的共同点就是需要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势,并且学习成本很高。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其他软件对其的适配问题。
若是锤子真的想要在提高手机生产力这条路上走到黑,我觉得一步跟大爆炸这两种思维方式必须要深入到系统底层。比如,桌面图标整理界面的按钮应该改成一步的样式,将各种选项栏,都转移到一步里面;将一步常驻的应用分为「常驻应用」、「常用应用」,引导人们使用和切换应用的时候,通过一步,而不是多任务界面或者是主页键。下图是我的一些想法。
至于大爆炸编辑模式,我暂时还真的想不到什么改进的方法。因为它需要切换到另外一个界面去编辑,这就没有那么容易改变了。
还有关于其他软件适配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多说,因为从锤子开源一步就可以看出,他们也知道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是在单纯的跟其他软件公司沟通,让他们适配之外,是否可以考虑制造一些具有粘性的、以一步思维方式创造的简单应用,一方面告诉其他软件公司,一步怎么玩,另一方面也是引导用户学习一步的使用。
关于我与锤子科技与罗永浩
我觉得自己是个锤粉,我对这个品牌没有太大的忠诚度可言。但回顾下这几年,基本上锤子出的每款产品(手机)我都买了、用了,又放弃了。我也不是老罗语录的拥趸,只是在曾经的某一年拿着一台令自己毫无兴趣的手机时,看到了一场发布会,看到了一个胖子,于是就开始了买锤子手机的路程。
那些诸如「工匠精神」、「天生骄傲」、「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的口号,不是我购买的原因。只是因为看到了一群人,当所有手机都向钱看的时候,他们在钻着牛角尖想着怎么把一个东西做好。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总会本能的羡慕那些不需要考虑生存的人。不论他们是真的不需要考虑,还是仅仅是不在乎。「挣钱」就是生存,不考虑「挣钱」的人就是令人羡慕。那些富人如此,那些活得没有烟火气的人亦是如此。
而我,就是那在生存边缘挣扎,为了生存而努力,于「向钱看」浪潮下随波逐流的一员。
或许世界不就如此?人活着不就是为了钱吗?
当许多人在浪里这么想的时候,「向钱看」的浪潮里却出现了一个喘着粗气的胖子。他笨重、固执地尝试爬上浪头。好多人都认识他。因为当初在浪里的时候,他就一直在骂那些人的随波逐流。有些人想要把他拉下来,但也有人想要推他一把,更多的却仍然躲在深海里,眼睁睁的看着他,看着他在攀爬的路上起起伏伏,气喘吁吁。他们的视线一直在他身上,数年来,从没挪开过。
他能不能爬上浪头,站在浪尖,没有人知道。只是深海底下的人们知道,若是他掉下去了,这片海里就再也没人会尝试爬上去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锤子坚果pro线刷教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