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新规对银行影响正式发布,大家觉得会对市场有何影响

【见智Q&A】这个新规周五就要实施 全球7万亿资产将受影响
来源:华尔街见闻
  转载请必须注明来自华尔街见闻见智研究所,禁止删除此行,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此前华尔街见闻报道:美国市场改革即将于10月14日正式实施,势将对逾7万亿资产锚定的Libor造成重大影响。在此之前三个月Libor已从年初的0.61%涨至目前的0.87%,涨幅超过42%。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Libor很久没有过这样的大涨了。为什么Libor会上升得如此迅猛?为什么研究者如此关注新规的市场影响?见智研究所对货币市场改革的一些细节做了深度Q&A,解答了与货币市场新规相关的一些问题。  Q1.什么是货币市场基金?
引用中国业研究中心主任的定义: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 MMF),是指专门以货币市场为投资领域和对象的一种投资基金。其投资工具(目标)主要包括银行存款(deposits)、回购协议(repos)、票据(papers),以及一些剩余期限在1年之内的(bonds)。  我们将分为三大类:优先货币基金(又译为一级货币基金Prime Funds);政府型货币基金(Government Funds)以及市政/免税型货币基金(nicipal/Tax-Exempt)。  在针对的现金池方面,一般分为零售(Retail-仅针对自然人)与机构(Institutional-所有类型投资主体)  于是我们有了六类货币市场基金&&零售优先、零售政府型、零售市政/免税型以及机构优先、机构政府型、机构市政/免税型。  通过OFR的最新数据,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各类型货币市场基金的份额。我们会在后文解释结构变化的含义。  Q2.为什么会有此次改革?
引用Vanguard的,此次改革的起因是金融危机时期承诺净值锁定在1以上的货币基金出现了跌破净值的情况&&当时资产规模达620亿美元的Reserve Primary Fund由于重仓持有雷曼兄弟的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s)而出现了大量的损失。于是美国证监会决定加强监管措施:包括限制货币基金的投资组合持有结构,加强流动性以及信用质量要求,并增强透明度。  由于优先基金的资金大量地投资于银行的负债端(大额存单CDs以及商业票据CPs),一旦银行的资产端受到冲击,那么投资于银行负债的货币基金会受到波及,那些机构型的投资者会急于将资金从优先货币基金(大量投资于无抵押无担保的负债)转换为政府型货币基金(存在无风险资产担保,比如以及回购)或直接赎回,货币基金的大量赎回压力,实际上类似银行体系的挤兑潮。因此会给整个体系带来金融稳定风险,故SEC决定对货币市场监管进行改革。  Q3.货币市场改革的细节?
此次改革更针对优先基金,因为优先基金大量地投资于银行的无抵押、无担保负债工具&&比如定期存款(大额不受存款保险保护)以及存单(CDs与TDs)。  一些改革的细节如下,图片来自Vanguard:  由于市政/免税型货币基金的规模很小(见图1),我们主要来看优先货币基金受到得影响:  针对零售型(散户)的优先基金增加赎回费以及赎回延时机制,资产净值可以稳定在1.00美元。(实际上就是刚性足额兑付,笔者注)  针对机构型的优先基金增加赎回费与延时机制,转为浮动资产净值。  针对两类投资者的政府型货币基金仍然维持1.00美元的稳定资产净值,也没有赎回费以及延时机制的硬要求,但是发行者可以自行设定类似限制。
此外,监管者还要求优先货币基金服从其他的监管包括:  单一对手方限制  网络披露要求,包括披露每日及每周的流动性资产,股东流入与流出,净值,门槛及费用  需要提交N-MFP表格  压力测试,保证其流动性资产不少于总资产的10%
Q4.货币市场改革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根据OFR的研究,货币市场的改革对银行体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简单来说,货币市场改革对行业带来的变化既是优先货币基金的AUM迅速萎靡,去年年初以来其AUM已经下降了7000亿美元,而政府型货币基金则几乎等量增加,而在今年8月开始,这种加速转换的迹象愈发变得明显,而理由也非常简单&&因为机构现金管理是优先考虑安全性及足额兑付的,而SEC的改革要求则使得原先的足额刚兑(稳定净值)转变为了无担保的兑付(浮动净值,由资产组合担保),还对资金的流出做出各种限制,包括费用与门框,以及延时兑付,对于海量的机构现金管理者而言,这是不可接受。而政府型基金虽然没有太大的监管变化,得益于其可投资方向一般都是无风险资产&&现金、回购、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国债以及准国债等,又可以维持稳定的资产净值,且不受流动性费用与门槛的约束,从角度来看相对于优先货币基金的优势太明显不过。因此,在改革前,许多(机构及零售)投资者已经开始将自己的现金从优先货币基金转向政府型货币基金。而基金的管理者也开始主动做。(前者是被动转换,后者是主动转换,笔者注)  图:优先货币基金与政府型货币基金的规模变化  Q5.货币市场改革对银行的影响何在?
货币市场作为重要的影子银行体系,其资金流的变动对于银行而言是有巨大影响的。下图是海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项数据,数据来自FFEIC 02表格的统计,Zoltan Pozsar对数据进行了加总,笔者标注出了负债端受影响的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红色圈内的部分就是受到影响的负债部类了&&货币市场融资,无抵押部分,包括联邦基金融资,TDs及CDs,还有CP与有期债务,橘黄色部分则是银行的有抵押融资,既回购。  Pozsar指出:对于银行而言存款负债&&TDs与CDs这类无抵押(无担保)融资服务于四类活动:  第一,联储准备金账户(IOER)套利。形式与海外银行从货币市场FHLBs作为对手方借入资金然后存入联储的准备金账户赚取IOER利率类似,海外银行在隔夜加勒比海欧洲美元市场从优先基金借入资金然后存入联储的准备金账户赚取IOER(本质上,套利交易的成本就是OBFR利率)现在这个交易的规模在每天2500亿美元左右。如果优先基金转换成政府型基金,隔夜资金就无法进行回滚,那么银行不得不放弃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对应这笔无),而后联储将这部分准备金负债转换成了ONRRP工具负债,因为政府基金可以使用ONRRP工具&&政府基金也可以买入短期国债,前提是短期国债的供应量足够。  *笔者解读:由于对准备金付息50bp,而欧洲美元与联邦基场的利率&&OBFR利率为40个基点,且海外银行无需负担FDIC的Assessment Fee约8个bp,故存在10个点的套利空间。而如果海外银行无法再从欧洲美元市场(Eurodollar)问优先基金融资(既TDs与CDs),那么也就失去了这一套利方法,而在优先基金转换为政府型货币基金以后,银行只能以有担保,既Secured的形式问政府型货币基金融资,但有担保形式的融资导致银行需要提供抵押物,目前,银行交易商向货币基金融资的手段是Treasury BNY GC回购(三方回购利率,Customer to Dealer),目前该利率处于40bp,虽然以该形式融资依然存在10个bp的套利空间,但是由于回购融资拆入资金以后,银行的抵押物受到&妨害利用&,而抵押物对于银行而言一般又属于高质量流动性资产(HQLA),根据巴塞尔III的规定,银行需要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来保证自己的流动性覆盖比率(LCR),而银行置入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的形式不能对应抵押受到妨害。(相当于你回购置出一笔国债,获得资金买入一笔国债)因此这样有担保融资来获取准备金的套利是不可行的。  第二,无抵押融资可以为HQLA组合提供资金。不同于套利交易,套利交易本质上是扩表的,HQLA量需要符合LCR指标,而这由银行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决定&&也就是决定了银行的负债状况,从而决定了银行的HQLA需求。银行的HQLA组合必须以高于30天期限的融资来做。任何的交易,涉及到为存放在联储的准备金账户融资(或者其他形式的HQLA)的,并以小于30天的负债期限做融资的交易,必定是以套利为目的的,而不是以积累HQLA为目的。但是套利的前提是,银行需要有足够的资产负债表空间(很稀缺)。海外银行的HQLA需求及对应的融资需求大约在6000亿美元左右。其中的一半来源于优先基金,也就意味着说,改革后,这部分的资金需要被其他的有期债项替代,并且不影响LCR指标。  第三,无抵押融资同样可以服务在纽约。但这个选择很受限制。贷款流动性较差而且难出售,所以银行要么付清融资款,要么忍受固定利率的NIM损失(因为优先基金退出融资端导致利率上升),或者把融资端的利率成本抬升成本转嫁给贷款客户。  第四,无抵押融资可以为总部融资,一般代表着美元融资互换的美元腿。对总部的贷款同样可以为那些参与全球商品与贸易的客户的筹资行为做融资。优先基金的美元融资逐步消褪以后,可选项在于:降低自己的商品及贸易账簿规模,降低互换的美元融资。(2)继续以更高的价格获取优先基金的美元资金,然后将成本转嫁给客户或者互换的对手方。无论哪一种应对方式都会影响到JPY和EUR的XCCY成本以及离岸美元市场。  直至今日,上述子类活动(资产配置)都是在30天(LCR)至一年间(NSFR)的期限进行融资操作的。最密集的活动聚集在3月以及6月期限。而这些期限负债的最大买家就是优先基金。如果改革落实,那么这个市场就面临需求的变化。
因此,对于负债端存在压力的海外银行而言,当务之急有二,第一就是留在优先基金剩余的规模内(在不断萎靡),发行无抵押票据(CPs),以更短的期限(但不短于1个月以避免影响LCR指标)和更高的利率价格来吸收资金。银行负债端受到冲击以后,其融资成本在越来越高,如下图,CP、CD以及3个月Libor利率的上升都非常明显。  Q6.哪些海外银行受到影响了呢?
日本的银行。  笔者在上文已经解释了有抵押融资这一选项的不可行,而短期货币市场的期限与规模都在变小(因为要迎合监管),银行在此时有三个选项可作为其融资替代。  1.为美元融资支付溢价,以确保占据缩小总量中的更大份额。反应为利率的上升。  2.通过离岸的外汇互换进行美元融资。  3.彻底脱离货币市场融资,并发行短期无抵押债务来代替。  Pozsar补充道:  日本的银行作为现状的核心驱动力,在最近几周已经在90个基点的利率水平向货币基金发行了期限为3个月的票据。而这个成本比目前75个基点的Libor利率要高,但是,90个基点仍然要比在离岸通过外汇互换的形式融资来的便宜(120个基点)  鉴于其庞大的规模&&日本银行是无抵押票据(CPs)的最大发行方,他们似乎是目前该市场期限溢价边际价格制定者。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在这一市场融资(直到这一形式的成本与在东京的总行融资并通过外汇互换置换成美元的成本类似),由于期限溢价与信用无关且国家中立,日本银行对期限融资的疯狂追求,推动了期限溢价的上行,而其他所有市场参与者可能将3个月Libor推升到90个基点。外汇互换存在的意义不是保证有廉价的美元融资,而是确保美元融资的通路存在。尽管这一形式的融资已经变得相对便宜了,但是日本银行仍然不会优先选择通过联储的美元互换来获取融资,直到日本的银行无法在货币市场找到期限超过一个月的融资。在那个时候,外汇互换可以保证银行在不损害LCR的前提下获取美元。  Q7.货币市场改革带来的基金转换过程完成以后对市场有何影响?
答案是&&影响回购市场。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国,美国的利率走廊实际上是双轨制的。  对于银行体系而言,EFFR(联邦基金利率)是银行同业间利率;IOER是超额准备金利率,为银行的利率下限,银行不会以低于IOER的利率水平融出资金。  而对于影子体系而言,CG Repo是C2B的利率,GCF Repo是交易商间的利率,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工具ONRRP利率是影子银行利率体系的下限,任何可以使用该工具的影子银行机构不会以低于ONRRP利率的水平融出自己的资金。  货币市场改革导致优先基金转换为政府型基金,实质上带来的流动性影响是从无抵押无担保融资市场撤出的资金溢出到了回购市场以及政府发行的资产。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来看,由于大量的资金涌入政府型货币基金,这类货币基金需要将资金配置到回购及政府类资产,由于银行与交易商因为监管约束一般在季末时不愿意扩大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导致交易商间的回购利率GCF Repo在季末又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如下图:  下图为纽联储公布的ONRRP使用量季末数据,4120亿美元规模的资金选择存放在联储(以回购形式)  在货币基金不断吸收抵押物的进程中,交易商则因为季末监管效应以及自身的资产负债表约束而不愿意扩大资产负债表,导致GCF Repo(交易商对交易商融资市场)的合格抵押物存量越来越少,交易商不愿意扩表融出给其他交易商,促使了回购利率的飙升,而货币基金对交易商融出利率则只是小幅上升至40bp左右,但该利率无法服务银行的套利行为以及HQLA积累。  总结:  虽然此次货币市场改革看上去只是流动性的挪腾,但实际上无论是无抵押无担保融资还是有抵押融资利率都受到了影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利率之上,还改变了银行以及交易商的资产负债表结构,相应的也影响到了各自的监管指标压力与套利空间。10月14日以后,投资者仍然需要谨慎观察美国的利率与影子利率水平,Libor、OBFR及GC Repo是数以万亿计的金融资产定价的现有基准利率以及潜在的未来基准利率。(根据ARRC的论述)  额外阅读:  1.Reference Guide to the OFR&s U.S. Money Market Fund Monitor  2.Money market reform: What you need to know  3.Morgan Stanley-SEC Rule 2a-7 Guidelines  4.J.P.Morgan-Shortterm market outlook  5.郭田勇-海外货币基金发展历史及对我们的启示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对比版」2018资产管理新规 资管新规对普通老百姓有哪些影响「对比版」2018资产管理新规 资管新规对普通老百姓有哪些影响小智投顾百家号重磅!大资管新规落地!过渡期延长1年半,对资金流向、百姓理财、资管影响有哪些,十大变化看过来(附对比版)一个新的时代开启!请记住今天,日,百万亿规模的资管行业终于迎来大资管监管规定的正式实施。在经历了5个多月的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接受来自市场近2000条修改意见后,《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刚刚对外公布,资管行业步入统一监管新时代。(详细修改变化,附后!)百万亿资管明细(截至2017年末)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元公募基金11.6万亿元私募基金11.1万亿元证券公司资管计划16.8万亿元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13.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2.5万亿元对比征求意见稿,《指导意见》主要在过渡期、净值化转型的估值方法、对私募产品分级限制等方面作出修改,规定相较征求意见稿相对宽松一些。主要变化有以下十点:一是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比征求意见稿的时间延长一年半。二是允许部分资产标的用成本摊余法估值。三是合格投资者门槛再增新要求,在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新设“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要求。四是公募产品投资市场化债转股态度转变。征求意见稿中的这段表述“现阶段,银行的公募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如发行权益类产品和其他产品,须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但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产品除外”删除,与此同时,《指导意见》对于私募产品新增“鼓励充分运用私募产品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的表述。五是细化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定义。《指导意见》要求,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等分化,可交易。2.信息披露充分。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4.公允定价,流动性机制完善。5.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经国务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六是删除“资产负债率达到或者超出警戒线的企业不得投资资产管理产品”,这意味着对于企业投资资管产品的限制放松。七是删除管理费率与期限匹配的要求。征求意见稿中要求“金融机构应当根据资产管理产品的期限设定不同的管理费率,产品期限越长,年化管理费率越低”,《指导意见》中这一表述删除。八是强化刚兑认定及其外部审计责任。新增“外部审计机构在审计(金融机构是否存在刚兑行为)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依法追究相应责任或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罚,并将相关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模糊化对于非存款类持牌金融机构发生刚兑行为的具体处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未予纠正和罚款的由央行纠正并追缴罚款,具体标准由央行制定,最低标准为漏缴的存款准备金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相应的2倍利益对价”这一表述删除。九是放宽允许产品分级的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四类产品不得分级,《指导意见》中只要求其中两个(即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分级)。十是对智能投顾的相关监管表述改动较大,但核心意思未变。总结下《指导意见》中的规定,关键词有如下十点:1、对四类资管产品设定80%相应资产标的的最低投资要求;新增“非因金融机构主观因素导致突破前述比例限制的,金融机构应当在流动性受限资产可出售、可转让或者恢复交易的15个交 易日内调整至符合要求”;2、合格投资者资质标准和认购标准;3、禁止“资金池”业务,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禁止非标期限错配;4、统一资管产品的风险准备金计提标准(资管产品管理费收入的10%);5、统一负债杠杆比例:公募上限140%,私募200%,分级私募产品140%;6、规范分级产品类型和杠杆比例:可分级的私募产品中,固收类分级比例不超3:1,权益类不超1:1,混合和金融衍生品类不超2:1;7、坚决打破刚兑,确定四类刚兑行为,并区分两类机构加以严惩;8、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资产管理产品只可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除外);9、资产组合集中度管理,对公募和私募资管产品投资单只证券设定投资比例上限;10、设定过渡期和新老划断。新规与征求意见稿不同的地方有哪些?1、过渡期延长 过渡期内可发老产品对接要点在于将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比征求意见稿设定的日多出了一年半的时间。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给予金融机构更为充足的整改和转型时间。过渡期内,金融机构发行新产品应当符合《意见》的规定;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维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市场稳定,可以发行老产品对接,但应当严格控制在存量产品整体规模内,并有序压缩递减,防止过渡期结束时出现断崖效应。此外,金融机构还需制定过渡期内的整改计划,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并报送相关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由其认可并监督实施,同时报备央行,对提前完成整改的机构,给予适当监管激励。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按照《意见》进行全面规范(因子公司尚未成立而达不到第三方独立托管要求的情形除外),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违反《意见》规定的资管产品。2、非标估值方法予以明确:可以用成本摊余法资管新规的一个重大要点,就是打破刚兑,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打破刚兑和实现净值化管理的关键在于估值和流动性管理。此前市场对这一条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是估值,或者更进一步说,是非标资产如何估值的问题。由于对“公允价值”片面理解,此前市场上很多人怀疑非标是否能够估值。此次新规进一步明确了这一问题,消除了市场顾虑,《指导意见》称, 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及时反映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由托管机构进行核算并定期提供报告,由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确认,被审计金融机构应当披露审计结果并同时报送金融管理部门。金融资产坚持公允价值计量原则,鼓励使用市值计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一)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二)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指导意见》还强调,金融机构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净值,应当采用适当的风险控制手段,对金融资产净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当以摊余成本计量已不能真实公允反映金融资产净值时,托管机构应当督促金融机构调整会计核算和估值方法。金融机构前期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加权平均价格与资产管理产品实际兑付时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偏离度不得达到5%或以上,如果偏离5%或以上的产品数超过所发行产品总数的5%,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资产管理产品。兴业银行(16.110, 0.00, 0.00%)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也表示,资产新规对于非标的界定,明确表示只包含债权性质的资产。形象地说,非标其实非常像贷款或债券。如果是这样,至少用摊余成本法肯定是对其估值可以选择的方法之一。会计准则中规定,公允价值包括三个层次,即使没有活跃的市场价值,也可以有公允价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别要澄清两点:第一,净值型产品不等于一定要有活跃的交易及其市场价格;第二,从净值要求的角度,非标在本质上并不存在估值的根本障碍,至少可以用摊余成本法。3、私募产品分级限制放松此前征求意见稿对可以进行分级设计的产品类型作了统一规定:即公募产品以及开放式运作的、或者投资于单一投资标的(投资比例超过50%即视为单一)、或者标准化资产投资占比50%以上的私募产品均不得进行份额分级。《指导意见》中删去“投资于单一投资标的(投资比例超过50%即视为单一)、或者标准化资产投资占比50%以上的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的表述。不过,对可分级的私募产品的分级比例,《指导意见》与征求意见稿一致:分级私募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产品净资产的140%。分级私募产品应当根据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程度设定分级比例(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中间级份额计入优先级份额)。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3:1,权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1:1,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2:1。为防止分级产品成为杠杆收购、利益输送的工具,要求发行分级产品的金融机构对该产品进行自主管理,不得转委托给劣后级投资者,分级产品不得对优先级份额投资者提供保本保收益安排。此外,《指导意见》新增要求,私募投资基金适用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 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本意见,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规定另行制 定。4、智能投顾运用的相关表述改动较大,但核心要求未变《指导意见》中表示,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严格遵守本意见有关投资者适当性、投资范围、信息披露、风险隔离等一般性规定,不得借助人工智能业务夸大宣传资产管理产品或者误导投资者。金融机构应当向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报备人工智能模型的主要参数以及资产配置的主要逻辑,为投资者单独设立智能管理账户,充分提示人工智能算法的固有缺陷和使用风险,明晰交易流程,强化留痕管理,严格监控智能管理账户的交易头寸、风险限额、交易种类、价格权限等。金融机构因违法违规或者管理不当造成投资者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不同产品投资策略研发对应的人工智能算法或者程序化交易,避免算法同质化加剧投资行为的顺周期性,并针对由此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因算法同质化、编程设计错误、对数据利用深度不够等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缺陷或者系统异常,导致羊群效应、影响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金融机构应当及时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强制调整或者终止人工智能业务。资管新规如何影响资金流向?由于银行理财是资管业务绝对的主力军,而个人类产品(即普通老百姓(77.540, -0.41, -0.53%)购买的理财)又占了银行理财近半壁江山,这部分产品的投资者多属于低风险偏好,但当银行理财被要求向净值化转型时,也就意味着银行理财不再是稳赚不赔的安全品,这势必会引发这类投资者资金的分流。中信证券(18.990, 0.25, 1.33%)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称,可以判断的是,随着资管产品净值化管理的开启,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将会表现出各异的投资举措。对于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其资产结构的变化虽然有可能使得大量表外理财转入表内,虽然资金依然停留在银行体系内部,但是相应的业务成本收益比也将变得不经济,而高风险偏好投资者在理财的风险收益配比关系不再具有比较优势后也将有可能转向权益、房地产乃至海外资产配置之中。至于有多少规模的资金会进行分流?据明明预估,结合去年末银行理财市场数据和各风险偏好类型家庭的占比可以大致匡算得到,约有11万亿元资金将从表外理财转向表内结构化存款以及一般性存款,此外还有约4万亿资金将会流向股票以及房地产市场。“不过这种资金的流向改变方式并不单一,一种可能是资管机构增加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比例,这部分资金将依然停留在理财资金池中,但最终投向将从非标债权转向权益,另一种可能是这部分理财资金将会跨过理财渠道直接流向股票市场。”明明说。资管新规对普通老百姓有哪些影响?1、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碰到许诺刚兑的机构要小心很多老百姓都是银行理财的“忠实粉丝”,主要原因就是保本保收益、收益还比存款利息高。但资管新规实施后,银行理财不再允许保本保收益,所以,大家要睁大眼睛,如果以后碰到有机构宣传说自家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就要小心了!《指导意见》中明确提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金融机构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可以向央行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举报,查证属实且举报内容未被相关部门掌握的,给予适当奖励。此外,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此前也提醒广大投资者,听到“保本、高收益”这个说法要举报,因为保本就不可能高收益,这样的说法属于金融欺诈。此外,《指导意见》还强调,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金融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必须纳入金融监管。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主要指私募基金的发行和销售)。所以,那些未经金融监管机构许可的机构(如互联网金融企业、财富管理企业)发行和销售的理财产品均是违法行为。2、理财收益率有望提高虽然银行理财不能再保本保收益,但为配合打破刚兑,《指导意见》还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管理费之外的投资收益应全部给予投资者。这就意味着,购买正规金融机构发行的资管产品,投资人如果投资成功,其所获得的投资收益有望提高。资管新规对各类资管机构有哪些影响?一、银行理财银行理财是资管行业的绝对“大户”,资管新规对其影响也是最大的。《指导意见》只是一个纲领性的监管文件,原银监会一直在抓紧制定银行理财的配套监管细则,随着《指导意见》的落地,预计银行理财的配套监管细则不久也将对外发布。1、打造净值型产品体系 转型压力大“资管新规规范的大方向有两个:要么打破刚兑,留在表外,不计提资本;如果无法打破刚兑,则必须回表,计提资本。这样就达到了’控杠杆’的目的,这才是资管新规出台的初心。”鲁政委说。也因此,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净值化管理的条款在正式版本中并没有太大变动。但这是对银行冲击最大的一项规定,也是此前银行反弹最大的一条。试想一下,在老百姓都习惯了“买银行理财就相当于买高息存款”的理念下,如果突然有一天银行说确实不保本了,这对客户和银行声誉都是莫大的冲击。但大势不可挡,银行必须顺势改变。实际上,自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各家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已在调整,逐渐增加净值型产品的占比。例如,招行2017年末净值型产品占理财产品余额的比重已经达到75.81%,同比提升2.93个百分点。工行方面也表示,在资金来源端已经在打造净值型的产品体系,并逐步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实现产品的净值化。不过,对各家银行来说,从过去做了多年的预期收益型产品转向净值型产品,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变,这涉及产品形态、投资组合管理模式、交易结构,以及配套的信息系统、人才引进等多方面的调整。2、理财收入增速将放缓如上所说,投资者将银行理财作为存款的替代品来增强收益,银行信用做背书,这也是为什么理财可以在近几年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此大规模扩张的原因。但当银行理财开始净值化和去刚兑,恐丧失部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进而对银行理财业务的中间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根据披露理财中收的上市银行2017年半年报的数据测算,银行理财业务贡献的中收平均占总体中收的23%,占营收的6%。2017年招商银行(29.330, 0.53, 1.84%)的受托理财收入同比下降21.05亿元,约占2017年营业收入的1%。3、“再见”保本理财目前银行理财规模在30万亿左右,其中保本理财(也就是表内理财)约为7万亿左右。资管新规规定,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这实际上是在禁止保本理财的发行。在存款增速不断放缓的大背景下,保本理财也被禁止发行,对银行负债来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过,近期银行似乎找到了一个替换保本理财的新产品——结构性存款!然而,随着近期结构性存款的暴增,产品“造假”、变相高息揽储等问题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并已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预计未来规范结构性存款的监管规定也会出台。二、券商资管1通道和资金池业务受约束,总规模将大受影响有分析认为,资管新规对券商资管影响最大的在于其通道和资金池业务。资管产品层层嵌套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的现象在此前较为普遍,也广受诟病,《指导意见》确定了嵌套和通道的使用标准:金融机构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这也就是意味着,私募资管产品最多只能嵌套两层,目前不少私募资管产品都不符合这条规定。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其他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从而将本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资金委托给其他机构进行投资的,该受托机构应当为具有专业投资能力和资质的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公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应当为金融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可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受托机构应当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不得进行转委托,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委托机构应当对受托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实行名单制管理,明确规定受托机构的准入标准和程序、责任和义务、存续期管理、利益冲突防范机制、信息披露义务以及退出机制。委托机构不得因委托其他机构投资而免除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而关于禁止资金池方面的表述,核心要点在于解决“期限错配”问题。《指导意见》在明确禁止资金池业务、提出“三单”(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管理要求的基础上,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产品久期管理,规定封闭式资管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由于券商资产管理规模中超过70%以上为通道和资金池业务,因此通道和资金池业务若是受到限制,对于超17万亿的券商资管行业的总资产规模影响较大。不过,虽然规模会受影响较大,但由于通道和资金池业务费率较低,对券商整体收入影响较小。有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券商资管总规模17.37万亿元,其中定向资管规模为14.73万亿元,占总规模的84.77%。极端假设下定向资管均为通道业务,且收费标准约为万分之五,今年以来贡献收入为55亿元,占券商营收的比例为1.74%,因此对业绩整体影响不大。2非标融资受限 将更倚重标准化债券融资实际上,非标融资不允许期限错配,不单单对券商资管有影响,对整个大资管行业都是重大变革,机构将不得不寻找更多标准化债务融资工具以替代非标融资,这对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对券商资管来说,由于券商融资融券等资产端具有期限不固定性,券商一般同时采用债券发行的标准化融资和收益权转让等时间灵活的非标融资相结合的方式。本次新规要求资管产品投资于非标债权资产的,非标债权资产终止日不得晚于资管产品的到期日或者最后一次开放日,预计该规定会对券商非标融资的需求有一定影响,今后券商的融资方式将更为倚重期限较长的债券融资,因此对发债时点的要求将更高。三、信托对信托行业的影响,与对券商资管的影响较为类似。主要是去通道的要求下,占信托业资产规模一半以上的通道业务将大幅受限,这直接会打压信托业的规模增速。但由于通道业务费率较低,对信托业的业绩收入影响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早在去年下半年,信托行业已经掀起一轮去通道的整顿。原银监会在制定2018年监管任务时,就将压缩银信通道业务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券商中国记者还了解到,各地银监局今年也要求按照“简单干净、突出主业、减少通道、压缩嵌套、降低杠杆、质量至上”的要求,严查银行和信托公司利用信托通道规避资金投向等监管套利行为,重点对通道类业务占比高、增速快的信托公司开展规范整顿。四、公募基金1、公募分级产品影响最大,面临转型《指导意见》中明确,以下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公募产品;开放式私募产品。对公募基金来说,分级产品在牛市中疯狂发展,有数据显示,截至日,分级基金母基金场内规模仅为85.08亿元,分级基金子基金场内规模为673.17亿元。既然公募产品不允许分级,该规定限制了公募基金重新发行分级产品的可能。另外,目前存量产品主要是分级基金,对过渡期结束后违反规定的存量产品的处置的解释存在歧义。一种解释是过渡期后存续期结束,大概率将面临转型或强制清盘可能;另一种理解认为分级产品多为永续型,此类产品无需续期,指导意见未给出明确处置方式。对此,仍需等待细则出台。五、私募基金不少声音认为,资管新规对两类机构产品冲击最大,一个是银行理财,另一个则是私募基金。对私募基金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方面:投资门槛的提升和业务模式的受限(主要受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规定影响)。1、私募基金投资门槛大幅提升原来合格投资者的门槛是: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3年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现在的门槛是:a、在个人资产认定方面: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新增),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b、在投资规模认定方面: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可见,无论是个人资产还是投资规模的认定标准都较以前提高不少,在信托、私募基金、资管计划、基金专户等产品中,其合格投资者门槛多为100万元-300万元,而《指导意见》则直接将其提至500万元。这可能会直接减少合格投资者数量,相关产品规模也会受到牵连。此外,《指导意见》还规定,资产管理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必须纳入金融监管。这也意味着,过去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对接部分未受监管许可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投资顾问公司发行的私募产品的模式也将不被允许。但《指导意见》也对私募基金的业务模式开了口子,即以合格受托机构和投资顾问的身份与其它资管产品开展业务合作的,在规定范围内这一模式允许存在。六、保险资管保险资管固定收益类为主,非标投资比例不足30%,产品多为中长期,期限错配的产品比例不大,因此受资管新规影响可谓是最小的。业内人士指出,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分为战略性配置和战术性配置。战略型配置决定大类资产的配置上下限,一般3年变化一次。由于保险公司追求的是稳定的利差,因此其资产大部分配置于固定收益类,占比为60%-80%%,权益类占比在10%-20%区间,其余配置在现金和房地产等领域。金融机构有何反映?尽管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意味着百万亿资管行业迎来统一的强监管时代,很多过去通行的业务模式难以为继,对机构带来的转型变革压力不小。但多位资管从业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透露,从征求意见稿公布到正式版本落地,中间也有5个多月的时间,市场已经充分消化了资管新规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自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各家机构就开始着手行动,按照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调整自身资管业务。“自去年发布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后,我们就基本不再新做非标业务了,理财业务都参照征求意见稿中的要求来做。我们的看法是,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通常比正式文件严苛,所以比照着更严格的标准来操作,总归更安全。”西南地区一国有大行高管称。工行行长谷澍在27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也表示,作为同业中资管规模最大的机构,资管新规出台后,工行不会受到大的冲击,工行现在已经在几个方面做好了准备:a、在产品方面,也就是资金来源端,工行已经在打造净值型的产品体系,并逐步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实现产品的净值化。b、在投资端,工行在不断地做好非标转标的研究,像资管新规所要求的资产投资标准化,工行在不断地寻找更多的标准化投资产品。c、在风险控制方面,工行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不断地简化产品体系,减少嵌套,增强产品的穿透性。数据也反映出银行在抓紧转型。中国理财网发布的《中国银行(3.820, 0.03, 0.79%)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显示,去年理财余额规模整体增速大幅放缓,同比增速较上一年同期下降 21.94 个百分点,金融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较年初降幅51.13%,债券等标准化资产成为理财资金的主要配置资产。从上述披露信息中可以判断,资管行业可谓“监管未动,整改先行”,实际业务结构已经先于监管政策落地而开始发生调整。资料来源:券商中国 由小智投顾(tougu.dajinxi.cn)整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小智投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为不懂理财的你答疑解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管理新规解读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