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有效降低?外汇交易实用技巧有哪些?

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幅将加大,习惯于固定汇率条件下做生意的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实现汇率风险有效防范,首先要对汇率短期变动和汇率走势作正确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具体对策方法。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相关信息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
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幅将加大,习惯于固定汇率条件下做生意的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实现汇率风险有效防范,首先要对汇率短期变动和汇率走势作正确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具体对策方法。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相关信息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二)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出增加,债权人受益;或者相反。例如,当美元日元趋于升值时,我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日益加重。防范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除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防范措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债券以双重货币发行
  双重货币是以某一种货币计价,债券到期时,按预定好的汇率以另外一种货币偿还本金。如中国某银行某年4月发行200亿日元,10年期的日元双重货币债券,发行时日元兑美元为179:1。但发行文件规定,10年后债券期满时,按169:1的汇率偿还债券本金1.1834亿美元若期满时日元兑美元达到80:1左右来看,该行不但避免了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且还有获益。
  2、借贷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与货币的利率高低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从汇率角度来看,借进软货币对借款人有利,但软货币的贷款利率要高,硬货币的利率要低,因此,对借用外汇的涉外企业来讲,只有在汇率上得到的好处大于利率上的损失时,借款货币才真正合算。当预测到外汇在贷款期内的贬值率,究竟应借哪种货币,可考虑以下公式:
  1+B国货币年利率
  若A国货币贬值率1 -
  1+A国货币年利率
  这时,借A国货币有利;反之,则借用B国货币有利。
  (三)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涉外企业的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如某企业有美元资产20万准备用于从德国引进设备,当时美元/马克汇率为US$1=DM2.50,该企业的20万美元资产可用来引进50万马克的设备。过数月后,若美元贬值到US$1=DM2.00,则该企业的持有20万美元外汇资产仅能偿付40万马克的设备,该企业的外汇资产实际上贬值了10万马克。
  防范企业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办法一篮子货币法和远期外汇买卖保值法。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资产主要仍以美元为主,日元、马克、欧元、瑞士法郎所占比例很小,涉外企业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很大。因此,建议我国涉外企业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适当提高日元、马克、欧元等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的比重。
其他答案(共9个回答)
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幅将加大,习惯于固定汇率条件下做生意的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实现汇率风险有效防范,首先要对汇率短期变动和汇率走势作正确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具体对策方法。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贸易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二)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出增加,债权人受益;或者相反。例如,当美元日元趋于升值时,我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日益加重。防范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除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防范措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债券以双重货币发行
  双重货币是以某一种货币计价,债券到期时,按预定好的汇率以另外一种货币偿还本金。如中国某银行某年4月发行200亿日元,10年期的日元双重货币债券,发行时日元兑美元为179:1。但发行文件规定,10年后债券期满时,按169:1的汇率偿还债券本金1.1834亿美元若期满时日元兑美元达到80:1左右来看,该行不但避免了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且还有获益。
  2、借贷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与货币的利率高低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从汇率角度来看,借进软货币对借款人有利,但软货币的贷款利率要高,硬货币的利率要低,因此,对借用外汇的涉外企业来讲,只有在汇率上得到的好处大于利率上的损失时,借款货币才真正合算。当预测到外汇在贷款期内的贬值率,究竟应借哪种货币,可考虑以下公式:
  1+B国货币年利率
  若A国货币贬值率1 -
  1+A国货币年利率
  这时,借A国货币有利;反之,则借用B国货币有利。
  (三)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涉外企业的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如某企业有美元资产20万准备用于从德国引进设备,当时美元/马克汇率为US$1=DM2.50,该企业的20万美元资产可用来引进50万马克的设备。过数月后,若美元贬值到US$1=DM2.00,则该企业的持有20万美元外汇资产仅能偿付40万马克的设备,该企业的外汇资产实际上贬值了10万马克。
  防范企业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办法一篮子货币法和远期外汇买卖保值法。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资产主要仍以美元为主,日元、马克、欧元、瑞士法郎所占比例很小,涉外企业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很大。因此,建议我国涉外企业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适当提高日元、马克、欧元等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的比重。
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贸易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二)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出增加,债权人受益;或者相反。例如,当美元日元趋于升值时,我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日益加重。防范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除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防范措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债券以双重货币发行
  双重货币是以某一种货币计价,债券到期时,按预定好的汇率以另外一种货币偿还本金。如中国某银行某年4月发行200亿日元,10年期的日元双重货币债券,发行时日元兑美元为179:1。但发行文件规定,10年后债券期满时,按169:1的汇率偿还债券本金1.1834亿美元若期满时日元兑美元达到80:1左右来看,该行不但避免了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且还有获益。
  2、借贷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与货币的利率高低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从汇率角度来看,借进软货币对借款人有利,但软货币的贷款利率要高,硬货币的利率要低,因此,对借用外汇的涉外企业来讲,只有在汇率上得到的好处大于利率上的损失时,借款货币才真正合算。当预测到外汇在贷款期内的贬值率,究竟应借哪种货币,可考虑以下公式:
  1+B国货币年利率
  若A国货币贬值率1 -
  1+A国货币年利率
  这时,借A国货币有利;反之,则借用B国货币有利。
  (三)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涉外企业的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如某企业有美元资产20万准备用于从德国引进设备,当时美元/马克汇率为US$1=DM2.50,该企业的20万美元资产可用来引进50万马克的设备。过数月后,若美元贬值到US$1=DM2.00,则该企业的持有20万美元外汇资产仅能偿付40万马克的设备,该企业的外汇资产实际上贬值了10万马克。
  防范企业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办法一篮子货币法和远期外汇买卖保值法。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资产主要仍以美元为主,日元、马克、欧元、瑞士法郎所占比例很小,涉外企业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很大。因此,建议我国涉外企业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适当提高日元、马克、欧元等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的比重。
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幅将加大,习惯于固定汇率条件下做生意的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实现汇率风险有效防范,首先要对汇率短期变动和汇率走势作正确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具体对策方法。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贸易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二)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出增加,债权人受益;或者相反。例如,当美元日元趋于升值时,我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日益加重。防范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除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防范措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债券以双重货币发行
  双重货币是以某一种货币计价,债券到期时,按预定好的汇率以另外一种货币偿还本金。如中国某银行某年4月发行200亿日元,10年期的日元双重货币债券,发行时日元兑美元为179:1。但发行文件规定,10年后债券期满时,按169:1的汇率偿还债券本金1.1834亿美元若期满时日元兑美元达到80:1左右来看,该行不但避免了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且还有获益。
  2、借贷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与货币的利率高低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从汇率角度来看,借进软货币对借款人有利,但软货币的贷款利率要高,硬货币的利率要低,因此,对借用外汇的涉外企业来讲,只有在汇率上得到的好处大于利率上的损失时,借款货币才真正合算。当预测到外汇在贷款期内的贬值率,究竟应借哪种货币,可考虑以下公式:
  1+B国货币年利率
  若A国货币贬值率1 -
  1+A国货币年利率
  这时,借A国货币有利;反之,则借用B国货币有利。
  (三)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涉外企业的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如某企业有美元资产20万准备用于从德国引进设备,当时美元/马克汇率为US$1=DM2.50,该企业的20万美元资产可用来引进50万马克的设备。过数月后,若美元贬值到US$1=DM2.00,则该企业的持有20万美元外汇资产仅能偿付40万马克的设备,该企业的外汇资产实际上贬值了10万马克。
  防范企业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办法一篮子货币法和远期外汇买卖保值法。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资产主要仍以美元为主,日元、马克、欧元、瑞士法郎所占比例很小,涉外企业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很大。因此,建议我国涉外企业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适当提高日元、马克、欧元等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的比重。
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幅将加大,习惯于固定汇率条件下做生意的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实现汇率风险有效防范,首先要对汇率短期变动和汇率走势作正确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具体对策方法。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贸易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二)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出增加,债权人受益;或者相反。例如,当美元日元趋于升值时,我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日益加重。防范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除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防范措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债券以双重货币发行
  双重货币是以某一种货币计价,债券到期时,按预定好的汇率以另外一种货币偿还本金。如中国某银行某年4月发行200亿日元,10年期的日元双重货币债券,发行时日元兑美元为179:1。但发行文件规定,10年后债券期满时,按169:1的汇率偿还债券本金1.1834亿美元若期满时日元兑美元达到80:1左右来看,该行不但避免了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且还有获益。
  2、借贷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与货币的利率高低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从汇率角度来看,借进软货币对借款人有利,但软货币的贷款利率要高,硬货币的利率要低,因此,对借用外汇的涉外企业来讲,只有在汇率上得到的好处大于利率上的损失时,借款货币才真正合算。当预测到外汇在贷款期内的贬值率,究竟应借哪种货币,可考虑以下公式:
  1+B国货币年利率
  若A国货币贬值率1 -
  1+A国货币年利率
  这时,借A国货币有利;反之,则借用B国货币有利。
  (三)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涉外企业的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如某企业有美元资产20万准备用于从德国引进设备,当时美元/马克汇率为US$1=DM2.50,该企业的20万美元资产可用来引进50万马克的设备。过数月后,若美元贬值到US$1=DM2.00,则该企业的持有20万美元外汇资产仅能偿付40万马克的设备,该企业的外汇资产实际上贬值了10万马克。
  防范企业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办法一篮子货币法和远期外汇买卖保值法。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资产主要仍以美元为主,日元、马克、欧元、瑞士法郎所占比例很小,涉外企业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很大。因此,建议我国涉外企业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适当提高日元、马克、欧元等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的比重。
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幅将加大,习惯于固定汇率条件下做生意的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实现汇率风险有效防范,首先要对汇率短期变动和汇率走势作正确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具体对策方法。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贸易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二)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出增加,债权人受益;或者相反。例如,当美元日元趋于升值时,我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日益加重。防范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除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防范措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债券以双重货币发行
  双重货币是以某一种货币计价,债券到期时,按预定好的汇率以另外一种货币偿还本金。如中国某银行某年4月发行200亿日元,10年期的日元双重货币债券,发行时日元兑美元为179:1。但发行文件规定,10年后债券期满时,按169:1的汇率偿还债券本金1.1834亿美元若期满时日元兑美元达到80:1左右来看,该行不但避免了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且还有获益。
  2、借贷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与货币的利率高低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从汇率角度来看,借进软货币对借款人有利,但软货币的贷款利率要高,硬货币的利率要低,因此,对借用外汇的涉外企业来讲,只有在汇率上得到的好处大于利率上的损失时,借款货币才真正合算。当预测到外汇在贷款期内的贬值率,究竟应借哪种货币,可考虑以下公式:
  1+B国货币年利率
  若A国货币贬值率1 -
  1+A国货币年利率
  这时,借A国货币有利;反之,则借用B国货币有利。
  (三)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涉外企业的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如某企业有美元资产20万准备用于从德国引进设备,当时美元/马克汇率为US$1=DM2.50,该企业的20万美元资产可用来引进50万马克的设备。过数月后,若美元贬值到US$1=DM2.00,则该企业的持有20万美元外汇资产仅能偿付40万马克的设备,该企业的外汇资产实际上贬值了10万马克。
  防范企业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办法一篮子货币法和远期外汇买卖保值法。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资产主要仍以美元为主,日元、马克、欧元、瑞士法郎所占比例很小,涉外企业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很大。因此,建议我国涉外企业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适当提高日元、马克、欧元等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的比重。
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幅将加大,习惯于固定汇率条件下做生意的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实现汇率风险有效防范,首先要对汇率短期变动和汇率走势作正确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具体对策方法。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贸易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二)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出增加,债权人受益;或者相反。例如,当美元日元趋于升值时,我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日益加重。防范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除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防范措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债券以双重货币发行
  双重货币是以某一种货币计价,债券到期时,按预定好的汇率以另外一种货币偿还本金。如中国某银行某年4月发行200亿日元,10年期的日元双重货币债券,发行时日元兑美元为179:1。但发行文件规定,10年后债券期满时,按169:1的汇率偿还债券本金1.1834亿美元若期满时日元兑美元达到80:1左右来看,该行不但避免了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且还有获益。
  2、借贷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与货币的利率高低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从汇率角度来看,借进软货币对借款人有利,但软货币的贷款利率要高,硬货币的利率要低,因此,对借用外汇的涉外企业来讲,只有在汇率上得到的好处大于利率上的损失时,借款货币才真正合算。当预测到外汇在贷款期内的贬值率,究竟应借哪种货币,可考虑以下公式:
  1+B国货币年利率
  若A国货币贬值率1 -
  1+A国货币年利率
  这时,借A国货币有利;反之,则借用B国货币有利。
  (三)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涉外企业的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如某企业有美元资产20万准备用于从德国引进设备,当时美元/马克汇率为US$1=DM2.50,该企业的20万美元资产可用来引进50万马克的设备。过数月后,若美元贬值到US$1=DM2.00,则该企业的持有20万美元外汇资产仅能偿付40万马克的设备,该企业的外汇资产实际上贬值了10万马克。
  防范企业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办法一篮子货币法和远期外汇买卖保值法。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资产主要仍以美元为主,日元、马克、欧元、瑞士法郎所占比例很小,涉外企业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很大。因此,建议我国涉外企业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适当提高日元、马克、欧元等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的比重。
随着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可以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幅将加大,习惯于固定汇率条件下做生意的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汇率风险问题,做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防范。
  涉外企业实现汇率风险有效防范,首先要对汇率短期变动和汇率走势作正确的预测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汇率风险的具体对策方法。
涉外企业汇率风险防范的具体对策方法:
  如果说对汇率风险的正确的预测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基础,那么对汇率风险的防范及处理便是汇率交易风险管理的核心。我们可以把涉外企业的汇率交易风险分为:贸易支付的汇率风险、外汇借贷的汇率风险和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三种。
  (一)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风险防范主要方法
  1、正确选择计价货币、收付汇和结算方式
  一般来说,涉外企业在出口商品、劳务或对资产业务计价时,要争取使用汇价趋于上浮的货币,在进口商品或对外负债业务计价时,争取用汇价趋于下浮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在进口合同中计价结算的外币汇率趋升时,进口商品尽可能提前付汇,若计价货币下浮,进口商应推迟或提前收汇。
  此外,在进出口贸易中,出口商品收汇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即要求能够及时安全的收汇,因为及时收汇则汇率变动的时间因素风险会大大缩小。一般而言,即期LC最符合安全及时收汇的原则,远期LC、DP、DA安全性依次减弱。当然为促销自己的产品,亦可根据对方资信,慎重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
  2、运用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是目前国内外涉外企业广泛使用的确实可靠的避险形式。它不致引起价格混乱,并可以把国际汇率变动的风险转移到国际金融市场。套期交易运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合同交易、期货、期权。
  (1)远期合同交易。涉外企业在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合同交易是为避免在货物成交到支付款项期间内因汇率变动而遭受的风险。当涉外企业在未来要支付或收入外汇,并已预测外汇汇率要发生变动时,则在现在签定一个协议,规定在未来按照远期汇率交割一笔外汇,数额与货款相等,确保公司的外汇数额的价值。一般协议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9个月,有时甚至可达1年。这种业务的优点是:①可以选择币种;②可以通过卖出远期外汇对应收货币保值,买进远期外汇对应付货币保值。如纽约某公司因进口需对外支付法国法郎,1992年8月委托银行进行一笔期限为4个月的远期外汇交易,当时按1美元兑6.45法郎的汇率,用了美元买进3846400法郎。到了1989年12月交割时,美元汇价下跌为1:6.025,此时要美元才能买入3846400法郎,由于做了这笔远期外汇买卖,使公司避免汇率损失42065美元。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汇率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了涉外企业迫切需要规避汇价风险。
  (2)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的实际操作和具体做法与远期交易基本相同,它也是根据目前约定的远期汇率在将来到期日办理交割的一种避险交易。所不同的是:远期交易中多以实际外汇收支需要为基础,而外汇期货通常可以不需要实际外汇收支为背景;远期交易按照企业实际外汇收支确定交易金额,而期货交易则是以标准化合约为标的物,可以不断对冲,金额难以与实际需求完全吻合;远期外汇交易,事实上只是到期外汇交易在交割时间上的延长,性质仍属现货交易,而外汇期货则是一种衍生的交易工具。此外,涉外企业可与办理期权交易的外汇银行签订一份期权合同,规定享有在某一时间?以商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一种外币的权利,但并不承担义务。涉外企业在经营出口业务时,如计价外币预计会下跌,则卖出看跌期权,若在合同期满时,计价外币汇价下跌,即市场价格低于协定价格,则卖权所有者可按协定价格结汇,若计价货币上升,则可放弃出售权而按市场价格结汇。
  3、综合方法
  外汇风险防范的综合方法主要包括BSI和LSI两种。这两种方法实际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同时也是因为某些方法必须与其它方法相互配合,才能消除全部风险。BSI(Boow-Spot-Invest)即是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账款。为防止美元对马克汇价波动的风险,B公司可向美洲银行或德国银行借入相同金额美元(50000美元)(暂不考虑利息因素),借款期为90天,从而改变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B公司借得这笔贷款后,立即与某一银行签订即期合同,按$1=DM2.1140汇率,将该50000美元的贷款卖为马克,共得105700马克。随之B公司将105700马克投放于德国货币市场(也暂不考虑利息因素),投资期也为90天。90天以后,B公司以50000美元应收款还给美洲银行,便可消除这笔应收账款的外汇风险。若德国B公司90天后有应付款50000美元,要消除其外汇风险,则应先借本币即德国马克,以下各步的币种与上述相反即可。
  LSI(Lead-Spot-Invest)即是提前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如德国B公司在90天后从美国公司有一笔50000美元的应收贷款,为防止汇价波动,B公司征得美国公司的同意,在给其一定折扣的情况下,要求其在2天内付清这笔贷款(暂不考虑折扣具体数额)。B公司取得这笔50000美元贷款后,立即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马克,并投资于德国货币市场。由于提前收款,消除时间风险,由于换成本币,又消除了货币风险。
  (二)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出增加,债权人受益;或者相反。例如,当美元日元趋于升值时,我国外债还本付息负担日益加重。防范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除贸易支付中的汇率防范措施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1、债券以双重货币发行
  双重货币是以某一种货币计价,债券到期时,按预定好的汇率以另外一种货币偿还本金。如中国某银行某年4月发行200亿日元,10年期的日元双重货币债券,发行时日元兑美元为179:1。但发行文件规定,10年后债券期满时,按169:1的汇率偿还债券本金1.1834亿美元若期满时日元兑美元达到80:1左右来看,该行不但避免了日元对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而且还有获益。
  2、借贷货币的汇率变动风险与货币的利率高低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从汇率角度来看,借进软货币对借款人有利,但软货币的贷款利率要高,硬货币的利率要低,因此,对借用外汇的涉外企业来讲,只有在汇率上得到的好处大于利率上的损失时,借款货币才真正合算。当预测到外汇在贷款期内的贬值率,究竟应借哪种货币,可考虑以下公式:
  1+B国货币年利率
  若A国货币贬值率1 -
  1+A国货币年利率
  这时,借A国货币有利;反之,则借用B国货币有利。
  (三)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及防范
  涉外企业的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而使外汇资产的实际价值减少所造成的损失。如某企业有美元资产20万准备用于从德国引进设备,当时美元/马克汇率为US$1=DM2.50,该企业的20万美元资产可用来引进50万马克的设备。过数月后,若美元贬值到US$1=DM2.00,则该企业的持有20万美元外汇资产仅能偿付40万马克的设备,该企业的外汇资产实际上贬值了10万马克。
  防范企业外汇资产汇率风险的最常用的办法一篮子货币法和远期外汇买卖保值法。目前我国涉外企业外汇资产主要仍以美元为主,日元、马克、欧元、瑞士法郎所占比例很小,涉外企业外汇资产的汇率风险很大。因此,建议我国涉外企业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适当提高日元、马克、欧元等货币的比例,降低美元的比重。
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是指借贷关系的确定到本息偿付期限内,由于借贷货币汇率的变动使实际支付本金利息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借贷的汇率风险或使债务人的支...
人民币汇改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完善企业内控制度2.健全税务代理制度税务代理即税务代理人在国家法律法规限定的代理范围内,依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从制度...
硬货币: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价坚挺并能自由兑换、币值稳定、可以作为国际支付手段或流通手段的货币。主要有:美元、英镑、日元、法国法郎等等。
软货币:指在国际金融市...
 利率与汇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利率与汇率的变动,又将影响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等等。显...
答: 个人黄金怎么交易
答: 投资理财并不一定需要专业的理财知识,但是需要懂得基本的证券投资的方法,需要了解何谓理财?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并不是像推销人员描述的那么简单,如果你是风险厌恶者,...
答: 投资个人理财产品哪些问题需注意
  日  金黔在线
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家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竞争战日趋激烈。据了解,这些个人理财产品今后将成为...
答: 投资理财关键应承担怎样的风险,高收益与高风险联系在一起。我个人认为应多看报纸和网上的理财信息和理财品种,增加自己的理财知识。然后假如有一笔钱的话,可以实践一下。...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