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万吨级油轮油轮的尺寸是多少

我的图书馆
馆藏&173565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油船相关知识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油船相关知识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7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世界上最大的油轮
我的图书馆
世界上最大的油轮
人类最杰出的发明是油轮。这个词本身来自英文单词“坦克” - 坦克。海洋油轮设计的船舶在船罐(槽)运输液体货物(油,酸,油,熔融硫等)。这些海洋的船只有不同的大小,但其中有一种特殊类型 - 超级油轮。这是最大的这种类型的油轮。他们可以随身携带在一次旅行中50%以上的油比别人加油,船员,保险,只有15%的较大和运营成本,允许石油公司,船只租赁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节约储蓄。在这样的油轮将始终处于需求。
1。敲尼维斯,一艘超级油轮,他们的存在在不同的时间,孔名:JAHRE机器猫,快乐的巨人和海上巨人。敲尼维斯的长度458.45米,以便在相反的方向转动油轮至少2公里,如果颠倒进行了拖船的帮助。该船的宽度为68.8米,这将提供更好的 - 大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宽度。
2。在船甲板上可设5.5个足球场。
3。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在当前船舶曾经创造的世界的历史。它有它的缺点,基本上预定的短期存在的油轮。通过比较,其24.6米的草案-是,是超过了标准的7层高的住宅大楼。船可以不通过的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因为尺寸巨大,而且他没有允许通过英吉利海峡,因为触礁的风险。海上巨人是建于20世纪最大的船舶。但巨人内置的双壳油轮,事故埃克森公司瓦尔迪兹开始之前的时代。这是不可能的,新的油轮将超过大小海上巨人,可能是手掌拦截漂浮城市-这些漂浮城市,住房,办公室,和所有其他的东西,有在城市。有些项目,如船舶已经被开发出来。
4。海上巨人开始建造于1979年由希腊大亨委托,但由于石油禁运70他破产。该船买香港大亨洞,并资助其完成。然而,董建华坚持从4763吨,载重量增加,使海上巨人,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该油轮于1981年投产,并在第一输送石油从墨西哥的领域海湾。然后,他被转移到伊朗石油的运输。在那里,在海湾地区,它沉没。在1986年,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伊拉克战争期间,飞鱼导弹攻击而沉没的伊拉克空军飞机。伊拉克战机发射独特的油轮,谁是那么几乎(或相当的波斯海湾-霍尔木兹海峡海峡两岸,位于伊朗和阿联酋之间,通往海湾)反舰导弹反舰导弹。它沉没在哈尔克岛附近的浅水域,所以在8月1988年把它捡起来,并带来了在新加坡的新主人,诺曼国际修造船厂吉宝船厂。修理工更换失事钢材370万吨。
5。最有可能的,公司买的,提出修复的油轮主要用于威信。装修海上巨人更名为巨人快乐。到1999年,他又改变了的主机名, - 这是由挪威Jahare华林购买并更名为的JAHRE海盗。
6。在2004年3月,巨人有一个新的老板,第一奥森油轮。时间是正确的,由于年龄的油轮,他决定重拍FSO -漂浮系统的存储和加载,迪拜船厂。修改后,他被任命为爆震尼维斯,然后放置在一个FSO铝沙欣领域的卡塔尔水域规格超级油轮敲尼维斯委托:1976年源自海军:04/01/2010&长度:458.45米宽度:68&草案86米:24,611米推进:蒸汽涡轮机,总容量为50000升。速度:13-16结船员:40人。有效载荷:564763吨,另外6艘油轮ULCC(超大型油轮)超过500,000载重吨的标志:553.662 Battilus载重吨1976 - 1985(退役)螺蛳2载重吨- 1986年(退役)皮埃尔Guillaumat 555.051载重吨1977 - 1983(退役)埃索大西洋516,000载重吨1977 - 2002(退役)埃索太平洋516载重吨1977 - 2002(退役)Prairial 554.974载重吨1979 - 2003(退役)
7。想想看:巨大的制动距离为10.2公里,圆的直径超过3.7公里!因此,在其他船只,到处乱窜,在这些水域的超级油轮-一家瓷器店的大象。当该油轮必要把油终端,把它的拖船和拉是非常,非常缓慢。这是很容易想像会发生什么错误时,在操纵一艘重达近百万吨。生前油轮超巨星换了主人好几次,改了名字-第一-快乐的巨人,然后的JAHRE海盗。
8。阿郎在2009年,船被运到印度,在那里它被强行扔出一个接地处理。2010年,船舶报废。
19。此刻,这一类的船舶的代表之一是油轮?Batillus。货船从开始到结束,按照原来的项目,无需额外的升级服务。始建于10个月以来的书签海洋油轮,并花了约70,000吨的钢材建设上。楼宇业主已耗资1.3亿美元。
20。规格油轮?Batillus?&长度-&-&414.2米宽度-&63米草案28.5米载重量- 655,000吨位移- 275276吨动力系统- 4个蒸汽涡轮机?飞虱拉瓦尔?64800升每个容量。与速度- 16节,船员- 26人;
馆藏&10113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我的图书馆
——见证中东石油百年争霸(下)
工程投资额:1.2亿美元以上
工程期限:2008年——2010年
香港船王董浩云购买的56万吨级巨型油轮“海上巨人”号,1980年在日本船厂下水试航时的照片。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最大船舶。
世界最大油轮命运坎坷
1975年9月,日本横须贺市的住友重机械追浜造船所(现为横须贺制造所),开始建造48万吨级的海上巨人号(Seawise
Giant)油轮,1979年完工。但在此时,订购该船的希腊船王破产,将其转卖给香港船王董浩云。董浩云接手后,要求船厂变更设计规格,将海上巨人号中部加长一段舱室,新增8.7万吨的载重量,从而达到564763万载重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巨型油轮。
日,董浩云亲自主持了海上巨人号的下水仪式。该船长458.45米(创下世界纪录),舷宽68.86米(与足球场宽度相当),总面积相当于4个相连的足球场。满载吃水24.61米,相当于8层楼;因此无法通过浅水航道,也无法停靠世界主要港口,因为大多数港口吃水都不到20米。该船舱室容积658362立方米,可装载约410万桶原油,相当于两艘30万吨级油轮。海上巨人号载重后总吨位82.5万吨,由于过于庞大,需要特殊的接驳设施,在外海直接卸载原油。采用住友Stal-Laval
AP蒸汽涡轮机,总功率50000马力,航速13节。其自动化程度较高,仅需35-40名船员就能顺利航行。
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为了控制伊朗的经济命脉发动了袭船战,“海上巨人”号航经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时,遭到伊拉克飞机空袭被重创,沉没在伊朗卡克岛海岸外的浅海海域。
海上巨人号主要的任务是在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一带运输原油。当时两伊战争爆发,1984年3月起,伊拉克和伊朗发起袭船战,这严重影响了中东石油运输。在两伊战争接近尾声时,海上巨人号冒险进入波斯湾海域,最终招致不幸。日,海上巨人号在行经霍尔木兹海峡时,遭到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3BK战机攻击,在第三次轰炸中,炸弹击中船身,燃起冲天大火,后沉没在伊朗的卡克岛(Kharg)外海浅滩。沉没后的海上巨人号就这样一直搁浅在海底。直至8月20日,两伊宣布停火。在长达4年的袭船战中,波斯湾海域共有574艘商船遭到袭击,420名船员死亡,452人受伤,货物损失约1000万吨,船主损失在2O亿美元以上。上百万吨原油泄漏在波斯湾海面上,海水几乎都掀不起浪来。
正在新加坡吉宝船厂改建的“诺克·耐维斯(Knock Nevis)”号(原“海上巨人”号ULCC)。
1989年,海上巨人号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转卖给挪威的诺曼国际海运公司。船只打捞起来后,被拖至新加坡的吉宝造船厂,自1990年10月起进行大规模修复工作。这次大修耗资6000万美元,用去3200吨钢材,更换了32公里长的管道。在经过堪称全球最大规模的船只修复工程后,该船改名为快乐巨人号(Happy
Giant)后重新投入使用。
1991年,诺曼国际以3900万美元的价格,将快乐巨人号转卖给了挪威亚勒(Jahre)海运公司,同时改名为亚勒维京号(Jahre
Viking)。2004年,该船又转卖给新加坡第一奥森油轮公司(First Olsen
Tankers),并改名为诺克·耐维斯号(Knock
Nevis)。同年3月进入迪拜的干船坞,改装为浮动储油船。然后靠泊在卡塔尔的夏辛油田,用于外海储油。2010年1月,这艘历经磨难的巨轮,被拖至印度阿朗拆船基地的浅滩上搁浅。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船舶,最终将化为一堆废铁。
56万吨的巨型油轮亚勒维京号,旁边是27.6万吨的超级油轮Saudi
巨型油轮风光不再
纵观世界油轮发展历史,一直与中东局势纠缠在一起。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和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导致苏伊士运河停航,推动了大型油轮发展。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当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将原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高至11.5美元,暴涨3.8倍!同时阿拉伯产油国宣布减产,并对支持以色列的欧美国家实施石油禁运。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危机之后,石油需求显著抑止,以及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的影响,大批超级油轮(VLCC)的订单被取消。
岂料祸不单行,1979年初,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两伊石油产量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世界油价从1979年的每桶13美元,飙升至1980年的34美元,1981年更突破40美元,使尚未复苏的世界经济持续陷入衰退境地。在这样窘迫的情况下,西方国家被迫改变能源结构,从以石油为主,转向煤炭、核能、水电、可燃气等多元化能源结构;并大规模修建油气输送管道,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海上石油运输量(1979年海上油运量14.97亿吨,1985年跌至9.81亿吨)。总运量的降低,导致70年代初大量建造的油船特别是巨型油轮(ULCC)陷入了严重的过剩状态,大型船舶的热潮从此退去。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以及石油因需求下降而导致的价格低靡,西欧各国重又燃起对石油的兴趣。由于此前大量VLCC因亏损而大量拆解,导致运能下降,以及70年代建造的油轮逐渐老化,全球超级油轮(VLCC)市场,重新进入上升期。90年代以后,VLCC的船价一直在逐步上升,成为海上石油运输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此后(截至2005年)50万吨级以上的巨型油轮,由于经济性、适航性等问题,再也没有造过。20-32万吨级油轮是目前海上石油运输的主力船型。
日,利比亚籍油轮托雷坎荣号(Torrey
Canyon)在英吉利海峡触礁断裂,导致11.5万吨原油泄漏,英法两国蒙受巨大损失。
同时,油轮吨位扩大,增加了油轮泄漏的危险。日,利比亚籍油轮托雷坎荣号(Torrey
Canyon)在英吉利海峡触礁断裂,导致11.5万吨原油泄漏,英法两国蒙受巨大损失。1975年6月,日本油轮“昭和丸”在马六甲海峡出事,溢油23.7万吨。日,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德斯号油轮(Exxon
Valdez),在阿拉斯加海域为避让冰山而触礁搁浅,导致11.5万立方米的原油泄漏,波及1900公里长的海岸线。埃克森公司动用11000名工人,花费20亿美元进行清理工作,整个事故损失超过50亿美元。
传统的单壳油轮,整体强度较差,如果发生碰撞触礁事故,单层钢板破碎后,货油就会直接泄漏到大海中,造成原油泄漏事故。1993年1月,丹麦欧登塞(ODENSE)造船厂建成世界第一艘双壳油轮——Eleo
Maersk号(30万吨级)。内层钢板以内是货舱,外层钢板以外是海水,在两层钢板中间有1.5-2米的空隙,用作压载水舱;并可作为碰撞事故的缓冲区,可以大大减少事故后的油污泄漏。1994年以后,双壳油轮迅速发展,逐渐取代单壳油轮。国际海事组织(IMO)已经明文规定,单壳VLCC必需于2010年停止营运。
目前世界上在航的最大油轮,是韩国大宇重工于年建成的TI级,载重量为441585载重吨。该级共建造了4艘,分别为“TI
Europe”、“TI Africa”、“TI Asia”和“TI
Oceania”。船长380米,舷宽68米,满载吃水24.53米,航速16.5节。它们是近20年来第一批超过40万吨的油轮,也是这个等级首批双壳油轮。
1949年国民党军队败逃台湾前,将船只凿沉在上海黄浦江外滩主航道。
我国油轮发展概况
我国油轮发展要晚于其他造船强国。19世纪末期,欧美石油产品输入我国。开始几年由加拿大东方运输公司等国外商船运到上海,再由德国商人租用民船转运长江各埠。1903年,美孚洋行购置两艘30吨级油艇,承运上海向长江沿岸转运的石油产品。1917年底,美孚洋行在上海订造一艘载重348吨的济川号油艇,全长36.3米。同年又在江南造船厂订造美滩号双螺旋桨拖轮,全长41.15米,载重88吨,拖带能力126吨,用于上海-重庆之间拖带油驳船。
1946年,民国政府从美国购买4艘二手万吨级油轮和18艘1500吨级油轮。万吨级油轮定名为“永洋”、“永洪”、“永澄”、“永清”,建成于年。船长145米,舷宽18米,吃水7-8米,主机功率2000马力左右,航速10节。上述四船买回后即投入中国—波斯湾航线,进口原油运至上海、高雄等港口。18艘1500吨级油轮,主要在我国沿海和长江水域装运成品油。上海解放前夕,4艘万吨级油轮被国民党军队劫往台湾,小油轮大多也被劫走,剩下4艘被国民党强行凿沉于上海黄浦江外滩航道。1949年9月打捞出水,经修复在长江沿线运营。这4艘油轮与另外留在解放区的5艘,共计9艘“永”字型1500吨级油轮,就是建国初期我国油轮的主要家底。1950年4月招商局将9艘“永”字型油轮改以“建设”为名首。1952年10月,将原永洛、永湟两轮交予华东军区海军使用(文革开始后,其余7艘“建设”型油轮改名首为“大庆”)。
1953年,被台湾国民党军队劫持到高雄港的布拉卡(PRACA)号油轮,后改为名贺兰号运输舰,在台湾服役。
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突破西方国家的禁运封锁,我国和波兰政府于1951年6月合资成立中波轮船股份公司。至1953年底,拥有远洋运输船11艘,10.95万载重吨。日,该公司的布拉卡号油轮,被台湾当局劫往高雄港。1957年又买进一艘瑞典船厂建造的1.3万吨油轮。1961年全都出售。此后未再经营油运业。
1958年,上海海运局从芬兰购进两条5000吨级原油轮,命名为建设10、11号;又以该型船,委托大连造船厂建造建设9、12号,造价分别为804万和721万元,于年投入营运。其中建设12号轮,全长109.96米,型宽15米,型深7.4米,为三岛型油船,3803总吨,4859载重吨,吃水6.12米,航速11节。(文革开始后,这4艘油轮均改名首为“大庆”)。年,上海海运局(时称上海轮船公司)又委托大连船厂续建同型船大庆24、25号,每艘投资681.5万元。
60年代中后期,随大庆、华北、胜利等油田相继开发,沿海原油运输量大幅增加。日,大连红旗造船厂建成我国第一艘1.5万吨级油轮——大庆27号。该船业主为上海海运局,总投资1687.6万元,采用三岛式尾机型布局,全长163.4米,宽20.6米,深11.1米,10494总吨,15150载重吨,吃水8.87米。主机使用7ESDZ
75/160A低速柴油机,功率6490千瓦,航速14.5节。
70年代初期,大连造船厂建造的“大庆48”号1.5万吨级油轮。
70年代初,上海海运局又委托大连造船厂建造4艘同类型1.5万吨级油轮,分别为大庆28-31号(大庆29曾用名“平湖”)。并从国外买进了大庆26、32-39等九艘旧油轮,多数为1.5万吨级。1971年,天津新港船厂为上海海运局建造万吨级油轮大庆40。该轮总长119米,型宽18米,型深10.4米,载重吨11548吨,单甲板,球艏,巡洋舰艉,单桨,尾机型,造价1700万元,日投入营运,续航距离4000海里。1973年,该局委托大连船厂续建1.5万吨级原油船大庆45-50、53号。每艘造价约1550万元,该类船共建造12艘。
年,上海海运局以每艘投资2250万元,委托大连船厂建造2.4万吨级原油轮大庆42、43、44、51、61、62、63、65等共8艘。该级原油轮是在1.5万吨级原油轮的基础上改型设计制造,目的在提高载货量,改善船舶经济性。采用三岛式尾机型,单层纵通甲板,方尾,单车叶,主机多采用南斯拉夫进口的6RND76/155低速柴油机,惟大庆65轮主机为6ESDZ78/155,功率较大,为8830千瓦。大庆42轮总长178.6米,型宽25米,型深12.6米;16464总吨,24744载重吨,22300载货吨,吃水9.5米;主机为低速柴油机,功率6620千瓦,航速15节,续航距离7000海里。2.4万吨级油轮建成投产后,一直作为上海沿海原油运输的主力船。上海海运局还在大庆62轮试用了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UO-1型油位气动遥测与报警装置。并在该轮装设惰性气体系统(IGS)。
1976年,大连造船厂设计建造的5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
日,大连造船厂建成我国第一艘5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该油轮系艉部机舱、艉甲板室、方艉、单桨柴油主机;船舱部分设有两道纵壁;船体除艏艉部分采用横式结构外,其余部分均为纵式结构。该油轮总长234.2米,型宽31米,型深16.8米,航速15.5节,续航力1.5万海里。主要航行于日本、波斯湾及东欧各航线,进行原油运输。
改革开放后,我国造船企业开始参与国际竞争。1984年12月,大连造船厂成功中标挪威克纳森航运公司的11.5万吨穿梭油轮——兰希德·克纳森号,1985年6月开工,日交付客户。穿梭油轮与一般油轮不同,其专门用于从海上油田向陆地穿梭运送石油。由于海上石油转运技术要求较高,穿梭油轮大多配备一系列复杂的装卸油系统,同时船舶大多配备动力定位系统、直升机平台设施,造价远远高于同等吨位油船。克纳森号装有双机双桨双舵,采用自动动力定位、主机遥控,轴带高压发电机,和24小时无人机舱制、并装有防爆、防火、卫星导航仪器等设备,是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大型油轮。该轮全长256米、型宽46米,型深22.2米,由243个船体分段组成。配备有两台各为7180千瓦的MAN/B&W4L70MCE低速柴油机。
1988年12月建成交工的11.8万吨穿梭油轮“埃维塔”号,由大连造船厂与挪威奥格兰德航运公司,按照挪威船级社和国际航海规则联合设计,大连造船厂建造,是集当代先进造船技术为一体的大型船舶。该船为双壳体单甲板结构,设艏装载系统、动力定位系统、高压大排量集中供油系统、直升机起降系统等。在建造中,为缩短造船周期,工厂采用了多种高效焊接技术和大分段吊装合拢工艺。
1987年12月,沪东造船厂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联合设计并建造的63000吨级巴拿马型油轮“大庆91”号
1977年,台湾高雄造船厂建造的伯曼奋进号(Burmah Endeavour)44.5万吨级巨型油轮。
台湾中船的悲剧
在我国造船工业中,还有一家特殊的企业是台湾“中国造船公司”(现更名为台湾国际造船公司)。台湾中船起源于1918年日本殖民时期的“木村铁工所”,在基隆开建船坞。1937年6月,为配合日军侵略中国和东南亚,日本三菱重工、台湾银行、日本邮船、商船,及台湾基隆地区的颜钦贤家族(以煤矿、金矿起家),合资建立“台湾船渠株式会社”,在基隆和平岛建设一座25000吨级船坞,用于修造日军船只;1941年续建一座15000吨船坞,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工。1945年日本战败后,台湾省光复。1946年5月,民国政府资源委员会将高雄的台湾铁工所、东光兴业株式会社,与基隆的台湾船渠株式会社合并,成立“台湾机械造船公司”。1948年拆分为台湾机械公司及台湾造船公司。1957年,台船将基隆造船厂用地租给了美国英格斯造船公司,用于建造1.5-3.6万吨级油轮。这为台湾日后建造大型油轮打下了基础。1965年后,台湾中船转向与日本石川岛播磨合作。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台湾经济受到美元贬值、世界石油危机等严重影响。蒋介石身心交瘁,交由蒋经国支撑局面。蒋经国为推动台湾产业升级,开始强力推动“十大建设”,发展重工业,其中就包括“大造船厂”项目;选址在高雄市小港镇临港工业区南端建设大型造船厂。1972年4月,高雄造船厂筹备处成立。次年7月成立中国造船公司,股东包括美国惠固公司、董浩云的联合公司等。美国惠固公司除入股25%外,还向刚成立的台湾中船订下6艘36万吨级油轮,后为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为4艘44.5万吨级油轮,每艘造价7000万美元。由于台湾技术能力不足,造船图纸及关键设备由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提供。
高雄造船厂于1973年底动工,由日本鹿岛建设株式会社承包建设一座100万吨级船坞,长950米,宽92米,深12米,于1976年6月竣工。这是世界第二大船坞(仅次于990米长的日本长崎三菱香烧船厂船坞),配置两台350吨龙门吊,可同时建造两艘44.5万吨级油轮。日,高雄造船厂建造的首艘44.5万吨级油轮——伯曼奋进号(Burmah
Endeavour)建成下水。该船全长378.42米,型宽68米,型深31.6米,吃水25米,45.7841万载重吨。动力为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的涡轮蒸汽机,总功率33570马力。该船2003年5月在中国拆解。
台湾中船虽然规模庞大,但生不逢时,因错误判断世界形势,造成连年巨额亏损。日,苏伊士运河在停航八年后恢复通航,并扩建航道,可使25万吨级货轮通过。这一出人意料的事件,瞬间摧毁了全球超大吨位油轮市场。只要苏伊士运河通航,就没有哪个船东愿意购买巨无霸级油轮,去绕道好望角航线。而此时高雄造船厂才刚刚建造了两艘巨型油轮,远远未收回成本。那个耗资巨大的世界第二大船坞,直至上世纪末,才把拖欠的巨额建设债务填平。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就这样让台湾人栽了进去,几十年也没能爬起来。此后中船只能靠接些中小型船舶和军船订单维持生计,直至近几年才逐渐恢复元气。
2002年,大连造船厂建成我国第一艘30万吨级VLCC——伊朗·德尔瓦号(IRAN DELVAR)。
我国第一艘30万吨级油轮
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船舶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1995年1月,大连造船新厂(香炉礁新区)建成我国第一座30万吨级船坞,并配有900吨龙门吊。这使得大连造船新厂成为大陆首家具备生产30万吨超大型船舶能力的船厂。日,大连新船重工与伊朗国家油船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订5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建造合同。这是我国首次承建VLCC油轮。
此前,韩国大宇船厂曾为伊朗建造过5艘VLCC。而在与日本三菱、韩国大宇、现代、三星竞标时,中国大陆地区还从未建造过VLCC。为此伊朗客户要求采用韩国现代重工的设计方案,由中方参与设计。与大宇船厂为伊朗建造的VLCC相比,这批船型尺寸进行了放大,总长度达到333.5米,型宽58米,型深31米,载重量299500吨,结构吃水22.2米。在满载吃水条件下,航速要达到15.8节。结构疲劳寿命要达到40年,货油监控实现计算机管理,通讯导航设备要达到挪威船级社的W1-OC定位标准。在货舱区域为双壳结构,有双层底、双层壳和两道纵舱壁,燃油深舱也有双壳保护。船内设有15个货油舱,2个污油舱,5对压载水舱。货舱分3组,有3台货油泵及3组管路。在客户担心的船体振动方面,该船经海试后,拿到了舒适度一级证书,主机轴系找正、航速试验也达到了设计目标。日,我国建造的首艘30万吨级超级油轮——伊朗·德尔瓦号(IRAN
DELVAR)正式交付客户。至2004年6月,为伊朗建造的5艘VLCC全部建成交工。
建造超级油轮不仅使中国企业从此打开了VLCC市场通道,也带动相关产业配套业的发展。五条VLCC的国内钢材配套占80%,总计达22万吨,配套设备国产率为28%,其中VLCC所需的大型螺旋桨前二条船还依赖进口,而后三条船都实现了国产化。2006年后,大连船用柴油机厂生产出与VLCC配套的大型柴油机。
在2002年前,我国还没有一家航运企业拥有VLCC,直至日,南通中远川崎造船厂为中远集团建成“远大湖”号,这是我国建造的第二艘超级油轮。至2005年,南通中远川崎又建成了其他3条VLCC。该型油轮长333米,型宽60米,型深29.3米,船体自重40651吨。船舱总容量相当于装载200万桶原油,服务航速15.9节,续航能力2万多海里,可实现一人驾驶和无人机舱,在空载情况下能抵御9级大风。
日,大连新船重工为中海油运建造的“新金洋”号30万吨级VLCC交船,这是首艘悬挂中国船旗的超级油轮。至此,大连新船重工已经为国内外船东承建了14艘30万吨级油轮。
日,由南通中远川崎建造的世界第一艘可承运重质加温原油(高黏度石油)的巨型油船,在大连被命名为“天喜”号。“天喜”号总长333米,型宽60米,型深29米,设计吃水21.15米,载重量为31.5万吨。该船是在原有VLCC成熟船型基础上创新改进而来的,采用了高强度钢板,优化了船体线型,减少了自重,增加了运力。船上装备了先进的加热防寒装置,从而使远距离运载高黏度石油成为可能。该型共建有2艘,业主为日本邮船公司。第二艘于2007年5月交付。
日,由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为新加坡海洋油船有限公司,建造的31.8万环保型超级油轮——“华山”号提前5个月命名交船。这是世界第一艘全面满足由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制定的最新《共同结构规范》(CSR)载重吨最大、款式最新的超级油轮。“华山”号轮,船长333米,型宽60米,型深30.5米,设计吃水21米,航速为16.1节,续航力约29000海里。
总体来看,从1959年建成第一艘5000吨级油轮,到2002年建成30万吨级油轮,中国造船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超。目前我国能够建造VLCC的企业,主要包括大连船舶重工、上海江南长兴、广州南沙中船龙穴、上海外高桥造船、渤海船舶重工、南通中远川崎、舟山金海重工等船厂。这些企业大都拥有2座以上的30万吨级船坞,及600-900吨级龙门式起重机等大型设备,造船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非常迅速。但与日韩造船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生产效率、造船管理、船舶配套设备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船坞内缓缓注入海水
三位船厂工人看着自己建造的超级油轮即将下水试航。
龙穴造船VLCC首制船——新浦洋号进行海试
这张剖视图清晰展现了世界油轮发展历史。最小的那艘是1886年德国建成的好运号(3000吨级),然后是美国在1945年前后建成的T-2型16000吨级油轮,再来是1962年建成的11.5万吨级三岛型油轮,最大的那艘是1977年日立重工建成的埃索大西洋号(51万吨级).
各型油轮尺寸比例图
2009年10月,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建成的“九华山”号31.9万吨级油轮。
1993年1月,丹麦欧登塞(ODENSE)造船厂建成世界第一艘双壳超级油轮——Eleo
Maersk号(30万吨级)。单壳油轮由于安全问题将全部退役。
韩国大宇重工在2003年建成的“泰欧(TI Europe)”号ULCC(44万吨级),是目前在航的最大油轮。
油轮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日,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德斯号油轮(Exxon
Valdez),在阿拉斯加海域为避让冰山而触礁搁浅,导致11.5万立方米的原油泄漏,波及1900公里长的海岸线。在其顶峰时期,参与清污的人数超过11000人,船只1000艘。工人们从海洋表面把石油刮到,搜集石油的吸附设备上。整个事故损失超过50亿美元。
馆藏&26305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3万吨油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