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2017年出生人口性别比比升高问题的基本对策是什么

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特征及治理对策分析--《西北人口》2016年01期
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特征及治理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我国最近两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汇总数据对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80年代开始就一直处于失衡状态,但云南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云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凸显出来,2005年之后一直处于110-113的水平之间,波动变化较小;出生人口性别比结构失衡的水平与全国相比有所降低,但失衡的程度却在不断加剧;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了随孩次的增加而升高的特征;另外,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区域差异特别明显,这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也表现在各州市之间。为了实现优化云南省人口结构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们提出了一些治理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对策和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C924.2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真真;[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5期
王广州;;[J];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风;;[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黄瑞;;[J];当代经济;2010年05期
黄宇;;[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2期
朱苏力;;[J];法学;2011年06期
陈丰元;Athar H蔡泽昊;;[J];东吴学术;2013年06期
苏艾珊;高双;;[J];才智;2015年07期
张原;陈建奇;;[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钟晓青;;[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年02期
王向贤;;[J];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03期
张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立国;[D];吉林大学;2011年
李明;[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黄宇;[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刘永平;[D];复旦大学;2007年
黄瑞;[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苏建明;[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裴泓波;[D];复旦大学;2012年
于涛;[D];吉林大学;2013年
李玉柱;[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刘琦;[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汤少梅;[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王春楠;[D];吉林大学;2011年
商世坤;[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郝彬;[D];河北大学;2011年
李亮;[D];河北大学;2011年
江丽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张信锋;[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0年
章菲;[D];浙江大学;2012年
严易平;[D];贵州大学;2006年
张亚蕾;[D];河海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开斌;吕洪升;;[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周长洪,张宗益,陶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马瀛通,冯立天,陈友华;[J];人口与经济;1997年05期
王广州;傅崇辉;;[J];人口学刊;2009年01期
刘爽;;[J];人口学刊;2009年01期
乔晓春;[J];人口研究;1999年02期
陈卫;[J];人口研究;2002年02期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J];人口研究;2003年05期
风笑天,张青松;[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05期
赵开斌;;[J];统计研究;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施中传,李权林;[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张枫;[J];南方人口;2003年04期
沈惠,赵传利,金小平;[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余永英;[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李利;[J];中国妇幼保健;2004年13期
;[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07期
宋建彬;[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08期
张创杰;[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09期
李彩依;[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年09期
;[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国定;;[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温卓文;;[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李彩依;;[A];2005年浙江省妇产科学暨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任焕;;[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李家富;冯颜利;;[A];激辩“新人口策论”[C];2009年
卢萍;;[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余定新;;[A];宜春社会科学——社科普及之窗专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眉灵;[N];成都日报;2005年
通讯员 刘军 王强 记者 任诗芹;[N];安徽日报;2006年
杜小龙;[N];贵阳日报;2007年
葛云峰 焦晓宁;[N];健康报;2006年
赵金龙 苗金鑫;[N];焦作日报;2007年
钱兰?通讯员
顾绣琴;[N];泰州日报;2007年
黄还春;[N];温州日报;2007年
张蔚寰;[N];新乡日报;2007年
吴剑;[N];宜春日报;2006年
左亚军;[N];永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丽萍;[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兰芳;[D];厦门大学;2009年
李梅;[D];安徽大学;2010年
胡书芝;[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翟燕;[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李敏;[D];吉林大学;2013年
张则方;[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刘军;[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侯建明;[D];吉林大学;2007年
唐荣宁;[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杨力;[D];辽宁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今年以来,乐陵市从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完善制度、联合整治”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乐陵市委、市政府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始终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解决问题,做到了“领导、责任、措施、投入”四到位。制定了《乐陵市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打击“两非”行为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乐陵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副市长为副组长,13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领导小组,并进一步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落实了责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强大声势。乐陵市卫生计生局统一印制了 《致全市广大育龄群众的一封公开信》和《乐陵市打击“两非”行为有奖举报办法》,在乐陵市电视台反复播放,并对查处“两非”案件情况及时进行曝光,起到了有效的震慑作用。各级卫生计生人员利用上街集中宣传和入户服务等形式将《公开信》和《举报办法》分发到全市育龄群众手中。通过各种形式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两禁》规定、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危害和 “两非”有奖举报办法宣传给群众,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两非”行为,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在全市营造了强大声势。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全市定点单位B超室监管制度。对乐陵市所有合法执业B超室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专职检查人员实行持证上岗。二是建立了B超孕检、终止妊娠手术和出生实名登记报告制度。乐陵市所有医疗保健和计生服务机构在为育龄群众提供B超检查、实施终止妊娠手术和新生儿接生服务时必须查验育龄群众的居民身份证。三是建立了规范的终止妊娠手术审批报告制度。怀孕14周以上的,不得私自实施终止妊娠手术。确因医学需要实施终止妊娠手术的,必须持有 《医学需要终止妊娠证明》,政策外的持有 《政策外终止妊娠证明》。怀孕14周以上先兆流产、不明原因死胎和早产的,必须立即报告乐陵市卫计局。四是建立长期督查机制,严格责任追究。乐陵市坚持对实行B超孕检,终止妊娠手术和出生实名登记制度的落实情况长期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五是加强孕情管理机制,实行孕情监测包保责任制,包保责任人定期上报包保人的孕情。六是实行长期有奖举报制度,公布了举报方式,并加大了奖励金额,鼓励群众对实施 “两非”行为的机构或个人进行举报,经查属实的,给予重奖。  加强联合整治,严打“两非”行为。乐陵市卫生计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建立了固定的联合执法队伍,长期联合查案、办案,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同时,乐陵市卫生计生局积极与周边县市区和外流人员较多的地区加强协作机制,签订打击“两非”跨区域协作协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流动人口信息交换系统与协作地建立信息交换平台,畅通信息交换渠道,广泛采取网络、信函、传真等形式及时互通信息,通报情况。定期召开联席协作会议,分析案情、商议对策,联合开展对“两非”案件的严厉快速查处,对涉案人员严肃处理,依法追究责任。本报记者 王露 本报通讯员 张志胜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资料】,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性别比治理工作措施,国家性别比治理网址,性别比综合治理座谈会,性别比治理工作总结,性别比综合治理,登录性别比治理网站,人口性别比,各省出生人口性别比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资料】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
当前位置:&>&&>&
桑园镇三项措施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来源:大众网&&&作者:崔荣泰&&&
大众网日照9月15日讯(通讯员 崔荣泰)近日,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桑园镇采取了三项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桑园镇加大了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打击“两非”行动。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宣传月活动,利用计生宣传赶大集,连续开展以“关爱女孩、打击两非、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其次,他们进一步加强随访服务,建立孕情监控包保责任制。建立由育龄妇女小组长、村计生专干、村两委成员、镇计生办工作人员、镇包村干部为包保责任人的孕情监控包保责任制。
此外,桑园镇加强了监督考核,严格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桑园镇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奖惩制度》,通过落实考核奖惩机制促进村居工作积极性,形成镇村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夯实计生工作基础,确保综合治理性别比工作取得实效。
初审编辑:张丽责任编辑:时欣
Copyright (C)
&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几点建议_网易新闻
对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几点建议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莘县人口计生局局长 胡庆民
莘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在开展各项计生工作过程中,呈现点多面广、复杂多变的特点,尤其是在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重点区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这两个突出问题时,更是面临较大压力和挑战。今年以来,我县把加大“两非”典型案件查处力度,建立抓区域协作,实现联手治理管理机制作为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以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为目标,以加强宣传、转变思想为突破口,坚持源头管理、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并重,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教育、行政等手段,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依法管理,标本兼治,常抓不懈,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两非”行为,统筹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一、建立工作新机制,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必须走综合治理的路子。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综合治理是核心。特别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已由单纯控制人口增长,转变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问题上来。这对搞好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必须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搞好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的综合治理,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同时也取决于各有关部门的参与程度。为此,必须把争取领导的重视支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难的局面,在任务目标上,实行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一起抓;在实现途径上,采取综合措施和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在保障措施上,坚持以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核心,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改革措施时,做到有利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上形成纵向一条线、横向一盘棋的格局。
三、完善区域“两非”案件查处协作机制。这个机制必须建立在双边联席会议、信息反馈、协作查案等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上,从而进一步加大区域协作和“两非”案件的打击力度,逐步形成区域联防联治、打防结合的惩处“两非”行为工作格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在同一管辖主体范围内,该机制能够较好地运作,并能取得实质性的工作成果。跨市地即非同一管辖主体的情况下,该机制则不能有效运作。就我县而言,尽管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多个县建立了双边联管关系,但由于缺乏上级的协调,加之涉及人口计生系统之外的部门配合不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两非”案件的查处质量。
四、整合政策资源,健全利益导向机制。目前对农村计生家庭的奖励政策种类较多,体现了较好的利益导向作用,但内容较为零散,且标准较低,同目前的国民收支水平脱节,不足以有效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应该整合政策资源,择机出台系统性的文件,使农村计生家庭的政策性奖励机制系统化、规范化。
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当前“两非”现象较为普遍,且行为极具流动性、隐蔽性。如果仅靠计生、卫生部门依照目前的法律法规按行政案件办理,必然出现线索排查难、调查取证难、落实处理难的问题,应出台关于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专项条例,为及时有效打击“两非”行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六、完善“两证”查验制度。据目前掌握的情况,部分流出人员在现居住地私刻公章、出具虚假计生证明到医疗机构终止妊娠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医疗机构在查验“两证”时,难以识别真伪,给违法人员以可乘之机。为此,人口计生部门、卫生部门要制发关于规范实施终止妊娠手术查验证明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明确责任和查验证件程序,落实卫生、计生部门情况通报、信息反馈交流制度,及时发现并查处出具虚假计生证明的违法行为。同时要严格落实出生实名登记、人工流引产实名登记、孕妇B超检查实名登记等制度,并实行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两非”行为的发生。
本文来源:舜网-人口导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口性别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