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在山东建筑大学迁至潍坊的怎么样

山东潍坊24个项目入选2017年“山东标准”建设计划_网易财经
山东潍坊24个项目入选2017年“山东标准”建设计划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山东潍坊24个项目入选2017年“山东标准”建设计划)
&&& 近日,山东省质监局下达了《2017年度“山东标准”建设计划》,共计577个建设项目,潍坊市的24个项目榜上有名。
这24个项目中,包括潍柴动力承担的《混合动力系统台架试验方法》、孚日集团承担的《毛巾产品脱毛率测试方法》和《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帛方纺织承担的《本色坯布生产标准品用电单耗的计算方法》4项国家标准,以及潍坊市标准信息所承担的《潍坊小微企业标准提升服务标准化试点》等20个省级标准化试点,涵盖了潍坊市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现代农业、服务业、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6个领域。(吉蕾蕾 刘成文)&
本文来源:质检总局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山东又一条高速公路正在建 联通潍坊和日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山东又一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全长185公里,联通潍坊和日照近日,潍日高速公路日照段大瓮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至此,大瓮山隧道实现双幅安全顺利贯通。潍日高速公路即潍坊-日照高速公路,荣乌高速公路(
原标题:山东又一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全长185公里,联通潍坊和日照近日,潍日高速公路日照段大瓮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至此,大瓮山隧道实现双幅安全顺利贯通。潍日高速公路即潍坊-日照高速公路,荣乌高速公路(G18)联络线之一,全长约185km,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该高速公路拟途经潍坊市、昌乐县、安丘市、诸城市、五莲县,跨越胶济铁路、胶济客运专线、青银高速公路和青兰高速公路,连接荣乌高速公路和沈海高速公路。
[责任编辑:曲美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关于潍坊市区为什么不建设摩天大楼的问题【山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346,094贴子:
关于潍坊市区为什么不建设摩天大楼的问题收藏
潍坊是最济南军区主要的空军基地 楼太高影响军用飞机的正常起飞和战时的正常飞行, 所以 潍坊不会建摩天大楼滴
航线主要是南北走向的
潍坊大平原土地广阔,也是其一。
地价太低,竟然比菏泽还低,超高不合算
盖不起就盖不起,哪那么多理由
这不是潍县整天吹高楼的时候了?
登录百度帐号  中国山东网潍坊频道7月1日讯 (记者 韩蓓蓓) 记者从潍坊市质监局获悉,日前,省质监局制订下发了《2016年&山东标准&建设行动计划》。潍坊市有11个项目被纳入2016年&山东标准&建设行动计划之中。
  其中获批的5项试点项目分别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潍柴内燃机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高密市夏庄镇政府主导的&高密惠和社区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潍坊鹤翔安养中心主导的&潍坊鹤翔医疗养老服务结合标准化试点&;潍坊市中小企业办公室主导的&潍坊市中小企业服务标准化试点&;诸城市农村信用社主导的&诸城市农村信用金融服务标准化试点&;承担的2家技术组织分别是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混合动力系统工作组&和&山东商用汽车与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系统产业标准化创新基地&;承担的4项地方标准建设项目是由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主导的《淡紫拟青霉菌防治生姜根结线虫病应用技术规程》《棉花苗期病虫害超前防恐技术规程》《大棚蔬菜烟粉虱超前防控技术规程》和《牛蒡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据悉,此前,潍坊市已有49个项目被列入2015年度&山东标准&建设项目计划之中。
作者:韩蓓蓓 &&&&编辑:刘帅&&&&责任编辑:温伟伟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8月1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潍坊市&四个城市&建设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19年)前不久由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这意味着&四个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已经出台。据悉,&四个城市&建设,将在把握&走在前列&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坚持国际视野、国内一流、潍坊特色,坚持全域统筹、城乡一体、&三生&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城市转轨、动能转换,全力打造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活力城市、品质城市,推动全市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加速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
  产业强市
  今年重点任务
  着重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城市产业发展
  2017年我市要在产业强市建设上着重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城市产业发展。首先,实施产业支撑项目建设工程。在2017年,我市将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承载园区、战略创新平台和示范典型创建。从品牌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服务业四大领域23个产业中筛选投资额过千万元的产业支撑项目1074个,总投资4287亿元,年内完成投资1267亿元,完成投资进度的30%。其中:新开工项目385个,总投资1180亿元,年内完成投资432亿元;预计建成投产项目463个,总投资1057亿元,年内完成投资486亿元。
  其次,实施产业承载园区提升工程。按照每个产业一个核心园区、若干配套园区的建设思路,优化产业园区布局,集聚吸收、整合优势资源和要素,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2017年,重点推进总投资628亿元的62个产业承载园区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21亿元。
  再次,实施战略创新平台推进工程。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技研发平台,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研发能力。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分子材料、通用航空、海洋生物、现代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加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研、技术创新平台建设。2017年,重点推进27个战略创新平台。
  最后,实施典型示范创建工程。开展产业强市典型示范&10530&创建工程,即争创10个国家级、省级产业示范区(实验区、基地),培育5个市级产业强县(市、区),打造30个服务业特色小镇、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高端农业片区。
  三年行动计划
  加速迈向&五个中高端和一个融合发展&
  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的农业现代化基地、国内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和特色服务业基地,我市还专门制定了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发展目标是加速产业迈向&五个中高端和一个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品牌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市产业实现规模扩张、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创新能力增强。
  再造农业发展新优势。力争到2019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万亩,节水灌溉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9%以上。此外,还要求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国际化水平、推进五大农业平台建设,依托中国食品谷,建设五大农业平台。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机械装备、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传统产业向创新链、价值链、财税链高端延伸。到2019年,传统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5%,达到13900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8%。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高端、智能、集群化发展,重点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基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到2019年,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左右。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发展。到2019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7%左右,初步建立起结构优化、功能完备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接下来,将开展东北亚重要物流枢纽建设行动、产业金融创新中心建设行动、区域性总部基地打造行动、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建设行动、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行动、区域信息消费中心建设行动等。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繁荣发展。到201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0亿元,实现旅游消费总额800亿元,基本形成开放共享、城乡一体、便民高效优质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开展健康养老服务业提升行动、休闲旅游业提升行动、商贸流通业提升行动、住宿餐饮业提升行动。
  未来五年规划
  以推动产业创新为主题,建设三大基地
  根据五年规划要求,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以推动产业创新为主题,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速推动产业、组织、产品、技术和布局迈向中高端,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农业现代化基地、国内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和特色服务业基地,打造产业强市。在发展过程中,将坚持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的发展原则。推动全市产业加快向规模大、结构优、效益好、创新力强迈进,实现一年布局、两年突破、三年上水平、五年新跨越。
  其中,有四个具体要求。首先,产业规模壮大。到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在全国城市排名实现较大提升;新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物基材料、汽车制造、海洋动力装备等5个千亿级产业链。
  其次,产业机构优化。到2021年,产业结构实现&二三一&向&三二一&历史性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全省领先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形成以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再次,质量效益提升。到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服务业税收占比等效益指标在全国、全省排名持续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产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名牌商标数量快速增长。
  最后,创新能力增强。到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等较快增长,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突破1000亿元。
  文化名市
  今年重点任务
  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名市建设规划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共包括15项。其中,启动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要求在8月底前完善《潍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按市政府主要领导意见进行修改,完成规划报批成果;10月底前,完成申请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字、图片等材料的收集工作;12月底前向省政府提出申请,申请批复《潍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启动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创建工作,要求形成完整的创建工作方案。启动文化馆群建设,组织开展馆群选址、立项、规划设计、拆迁等工作。
  争创国家文化艺术金融融合发展试验区,建立文化、金融、银行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文化金融合作工作机制。
  办好第34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好第七届中国画节、第十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出台《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办法》;编辑出版《潍坊美术史》《潍坊美术全集》;市博物馆积极创建为国家一级馆;成立&潍坊文化研究中心&;做好全国文明城市迎测;启动文化名市纪录片的筹拍;参评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泰山文艺奖;为文化名市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开展评选&文化名县(市、区)、名镇、名村、名企、名校&活动等。
  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部署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根据文化名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到2019年,我市的文化名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世界风筝都、中国画都等潍坊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知名度显著提高。其中,对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形成,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全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12%左右。
  到2019年,全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达到4.8%左右。做大做强做优一批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程度位居全国前列,保持&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进一步巩固。到2019年,县市区实现省级文明城市全覆盖;2个以上县(市、区)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或提名,90%以上村庄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
  在此过程中,将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推进文化名市建设,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分别为实施文明提升工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实施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文化品牌打造工程。
  未来五年规划
  成为重要区域性文化中心
  未来五年,以打造文化名市品牌为统领,全面实施&1135&战略,即围绕文化名市建设这一总目标,全力打造&文化善地&大成潍坊&这一城市文化主体品牌,实施基础性、产业性、标志性3大工程。到2021年,全市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省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城市文明程度居全国前列,丰富的文化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开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知名度显著增强,文化潍坊、文明潍坊声名远播,文化名市品牌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形成文化名市建设的&潍坊样本&。
  具体任务分&三步实施,梯次发展&,2017年全面启动。着力构建文化名市建设品牌体系。2018年&2019年,基本完成。着力培育文化名市系统化工程体系,推动系统化工程落地实施。2020年&2021年,全面完成。文化名市建设标志性工程基本完成,文化名市建设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按照国际化、现代化、模式化要求,积极传播潍坊文化名市建设成果,培育潍坊文化名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形成文化名市建设的&潍坊模式&。
  活力城市
  今年重点任务
  六项提升出台具体要求
  活力城市建设2017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为:提升经济活力、提升创新活力、提升创业活力、提升金融活力、提升开放活力、提升社会活力。
  提升经济活力。推进重点行业去产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
  提升创新活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设高层次研发机构;全力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建设等。
  提升创业活力。实施&证卡合一&改革;打造孵化器提升平台;推进园区(基地)聚集平台建设;打造创业大学培训平台;开展新型农民创业大赛等。
  提升金融活力。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缓解金融&脱实向虚&问题;实施资本市场开拓计划,加强直接融资,储备上市挂牌后备企业300家以上,上市挂牌企业200家以上,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前3位等。
  提升开放活力。推动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引进高端高质高效跨国资本;积极稳妥&走出去&等。
  提升社会活力。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治理机制;科学制定年度立法计划,做好重点领域立法工作;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
  三年行动计划
  破解制约活力释放的瓶颈障碍
  将紧紧围绕破解制约活力释放的瓶颈和障碍,集中实施提升经济活力、创新活力、创业活力、金融活力、开放活力、社会活力三年行动计划。
  提升经济活力。深入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全面落实五大重点任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全市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提升创新活力。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培植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平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国际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提升创业活力。创业主体培育行动;创业平台提升行动;创业资本融合行动;创业典型引领行动。
  提升金融活力。打造本地总部金融旗舰企业,做优主力金融体系,探索发展各类特色金融业态。
  提升开放活力。重点围绕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城镇化、科技、文化六大领域,制定实施行业开放发展专项规划,建立深度开放机制,增创开放发展新优势。
  提升社会活力。建设民主潍坊行动;建设法治潍坊行动;建设平安潍坊行动;打造教育名市行动;建设健康潍坊行动;创新现代城市治理行动;建设诚信潍坊行动。
  未来五年规划
  跻身最具活力的城市行列
  未来五年,潍坊活力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坚持以激发经济活力为核心,创新活力和创业活力为两翼,金融活力和开放活力为保障,社会活力为基石,构建&1221&活力城市体系,把潍坊打造成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的活力城市,跻身全国最具活力的城市行列,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和活力源泉。
  其中,五年规划具体的工作内容有六点。
  首先,深化经济领域重点改革,增强经济活力,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激发资源要素活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其次,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创新活力,具体为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
  第三,深入实施创业引领发展战略,建设创业型城市,具体为建设创业人才高度聚集中心等。
  第四,实施金融创新发展战略,提升金融发展活力,具体为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
  第五,要求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强开放活力。
  最后,要求加快构建社会治理新体制,充分释放社会发展活力。
  品质城市
  今年重点任务
  三大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为了实现品质城市建设良好开局,今年我市将着力实施重点项目建设行动、战略平台推进行动和典型示范创建行动。
  其中,重点项目建设行动,将围绕重点产品品质、城市建设品质、生态环境品质、社会文明品质、市民生活品质等5个方面,加快推进机场迁建、歌尔绿城、海绵城市建设等186个重点建设项目,着重解决城市道路拥堵、基础设施薄弱、民生服务滞后以及健康养老等问题。并且,还列出了产品品质提升项目共计58个。城市建设品质提升项目共计55个,生态环境品质提升项目8个,社会文明品质提升项目10个,市民生活品质提升项目共计55个,每一个项目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还将实施战略平台推进行动,重点搭建歌尔智慧城、潍柴新能源产业园、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智能停车管控等十大战略平台,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将实施典型示范创建行动。开展品质城市试点示范&十百千&创建工程,打造10个品质城市建设示范县(市、区)、100个品质城市建设示范片区(包括特色镇区、产业园区、新城开发等)、1000个品质城市建设示范点(包括品质社区、美丽乡村、棚户区改造等)。
  三年行动计划
  以&十大提升工程&实现突破
  围绕品质城市建设五年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品质城市&十大提升工程&,全面推动品质城市建设跨越突破。
  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强化品牌战略,提升产品品质的竞争力,加快推进潍坊产品品牌走向由大到强的质量时代;规划建设提升工程,着力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环境秩序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特色风貌塑造和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半岛中部现代化品质城市;美化亮化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形象与景观风貌系统提升,重点对背街小巷、闲置地块、塘河绿道、门户节点、建筑立面、交通标识、夜间照明等进行整治,大幅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洁化亮化水平,展示潍坊城市靓丽形象;道路畅通提升工程,要求加快推进城市快速路网、主次干路、高架路桥、城海轻轨建设,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实现市域内外路网点对点、片区对片区的高效便捷连通。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公交点线网布局,提高城市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拥堵程度,打造快速便捷、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
  还有城市管理提升工程;旧城更新提升工程;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民生服务提升工程;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社会文明提升工程。
  未来五年规划
  要实现五大品质显著提升
  今后五年,要实现产品品质影响力显著提升。推动农产品、工业品、服务产品质量一体化升级,建成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内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和特色服务业基地。
  城市建设品质显著提升。现代规划体系全面建立,城市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城市面貌和整体形象明显改善,智慧化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努力成为规划设计一流、建设品位高端、潍坊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生态环境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生态承载力不断增强,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市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建设&山青、水净、天蓝、地绿、城美、人和&的美丽家园。
  社会文明品质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律法规意识、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秩序规范有序,城市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市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更加宜居舒适,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配套完善,教育、医疗、休闲、健康养老等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编辑:曹涛&&&&责任编辑:温伟伟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建筑大学潍坊校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