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最好的战斗机中双发战斗机的格斗性能普遍比不上单发

碧海云天上厮杀的战鹰——二战苏联“拉”- 5战斗机图集|战斗机|苏联|二战_新浪网
碧海云天上厮杀的战鹰——二战苏联“拉”- 5战斗机图集
碧海云天上厮杀的战鹰——二战苏联“拉”- 5战斗机图集
日,德军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长战线上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随后的三个月中,苏军损失人数达180余万,损失战机8166架,占了二战中损失战机总数的96%。苏联全国要求制造先进装备的呼声越来越大,拉沃金设计局开始设计使用1600马力的M-82发动机的拉-5战斗机。“拉”-5(La-5)战斗机是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的主力战斗机之一。由前苏联拉沃奇金设计局研制。“拉”-5使用十四气缸气冷发动机,配备机械增压器,最大功率1268千瓦,最高速度能达到每小时648公里。它装备了两门20毫米机炮及四枚82毫米 RS-82 火箭弹,这使得“拉”-5战斗机的火力极为强悍,当时只有少数战机能够与其匹敌。在开始使用后,“拉”-5受到前线的好评,但其上升率仍不及劲敌Bf 109G型。于是在“拉”-5的基础上开发了安装了超级增压器的拉-5FN。1943年5月,真正意义上的新式战机“拉”-5FN开始生产,这种型号采用有燃油喷嘴技术的M-82PN发动机以改善高空性能;同时降低了后机身高度并采用新型座舱,改善了各个方向的视野;首次使用前缘襟翼的构造,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机动性。“拉”-5FN战斗机性能上不仅可以和Bf.109相抗衡,甚至足以媲美Fw.190。1943年11月,进一步改进后的拉格-7开始进行飞行测试,由于降低了空重并采用后期“拉”-5FN装备的全金属翼梁,“拉”-7战斗机的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1944年春,“拉”-7战斗机开始服役,随后成为很多苏联王牌飞行员最喜爱的座机。“拉”-5战斗机在1942年投入战场,参加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7月库尔斯克的坦克大战中,拉-5机群扮演了坦克杀手的角色,摧毁了大量德军坦克,为苏军取得库尔斯克大战的胜利立下了不朽个功绩。拉-5战斗机不仅擅于对地攻击,空中格斗更是拿手好戏。整个盟军中击落敌机最多的战斗机飞行员IvanKojedub 于日至日之间击落62架敌机的神话正是驾驶“拉”-5系列战斗机缔造的。同时“拉”-5战斗机也是二战中唯一击败过德军新式喷射式战斗机的机型。“拉”-5战斗机和改良型“拉”-7战斗机被认为是当时苏联最为优秀的机型,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主力战斗机之一。请欣赏以下彩色涂装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为什么二战中双发战斗机的格斗性能普遍比不上单发?
为什么二战中双发战斗机的格斗性能普遍比不上单发?
  虽然双发战斗机的迎风阻力比单发大,但是双发战斗机的动力不能克服这点吗?   当然双发战斗机的滚转不如单发战斗机是硬伤,但是空战好坏也不但只看滚转吧?   无人炮塔AGS:速度有极限。。。并且单论机炮格斗,F16最强三代,也是单发啊。   种非渣8渣非种:因为螺旋桨又弱又重阻力还大。
  ▲美国洛克希德P-38双发式战斗机   sxingstar:两个发动机因为螺旋桨的必须布置在两翼,由于两翼有发动机舱,机翼结构又必须加强。所以滚转肯定吃亏。二战的狗斗滚转不行还怎么斗?   而且螺旋桨有极限,气动理论又没跟上,单发就能把飞机拉到极限速度。所以拼加速什么的对单翼机也没有优势。   狐狸大仙:P-38算是比较少见的,能和单发飞机打平手的吧?   BattlestarCCCP:那是因为对面是垃圾零蛋,P38去了西欧就没那么神话了。   种非渣8渣非种:说得就跟P-38在零身上创造了多少神话一样,双身恶魔无非是面对零时能逃得很从容,以及能顺利完成截击任务而已。陆航和海航的印象中,双身恶魔是经常被打中-起火燃烧-挂掉的干松鱼角色。   反而在西欧,109和190在高速战斗中经常会被双身恶魔咬上。
163196 阅读
205384 阅读
205337 阅读
182238 阅读
160977 阅读
238585 阅读
将本站保存为书签
每天上头条巴士,纵览国内外最新最热资讯
上海展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C)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1 |二战重型战斗机的战力怎么样?
请问: 二战重型战斗机的战力怎么样?德国的重战在拦截盟军轰炸机时实战情况怎么样?
提供的知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航空技术发展迅速,各主要航空强国都竞相研发双发或多发的中型或重型轰炸机,相比当时普遍为单发的战斗机,这些新型轰炸机拥有更远的航程、更强的自卫武器,甚至一度在速度上也超越战斗机,以至于产生了一股“战斗机无用论”的歪理邪说。为了与轰炸机的性能进步相适应,各国萌生了研发重型战斗机的想法,通常为双发多座战斗机,相比单发轻型战斗机航程更远,能够携带更多的机载武器,并具有较为灵活的机动性,其主要任务是凭借大航程为轰炸机护航,同时利用强劲的火力拦截并摧毁敌轰炸机。德国空军梅塞施密特Bf 110战斗机是二战初期重型双发战斗机的代表。德国空军在二战时期装备的双发重型战斗机主要有两种型号:梅塞施密特Bf 110型和Me 210/410型。德国空军最初要求将Bf 110设计成兼具轰炸和空战能力的战斗轰炸机,梅塞施密特公司在权衡之后,忽略了对轰炸能力的要求,强调空战能力,推出了了单翼双发双座重型战斗机,其原型机在试飞时的速度甚至超过Bf 109的早期型号,在机首集中配置了2门20毫米机炮和4挺7.92毫米机枪,前向攻击力非常强大,还可外挂1000公斤炸弹,可以应付低空轰炸任务。尽管试飞员反映该机机动性欠佳,但德国空军依然将其列装,按照“驱逐机”的名义装备部队,并抽调最好的飞行员驾驶。在战争初期,德国空军将Bf 110编入驱逐机联队,被视为精英部队。在二战初期,Bf 110的性能尚算先进,在Bf 109的配合下倒是风光了一阵,但在不列颠空战中面对更加灵活的“飓风”、“喷火”,则完全没有招架之力,本来该为轰炸机护航的Bf 110结果反而需要Bf 109护航,在不列颠战役开始时,德国空军投入了237架Bf 110,结果损失了223架!在战争中后期,Bf 110基本上作为战术支援飞机使用,主要从事对地支援任务。在英美空军开始对德国本土实施战略轰炸后,Bf 110也被投入截击作战,但是面对B-17的凶猛自卫火力同样难有作为,战果不大,损失不小,逐渐退出了昼间空战行列,实战证明,Bf 110无论是作为远程护航战斗机,还是昼间截击机都是不合格的。然而,Bf 110却在夜间空战领域大放异彩,夜战对机动性能要求不高,Bf 110具有较强的火力和较大的空间,便于加装雷达,自从1942年后Bf 110就成为德国空军的主力夜间战斗机,仅在1943年就有2750架英军轰炸机被Bf 110击落。参与昼间截击作战的Bf 110,注意它们将要迎战的是美军的P-38战斗机。进行夜间截击作战的Bf 110,该机是二战中最成功的夜间战斗机之一。梅塞施密特Me 210/410是Bf 110的后续机型,但其研发过程一波三折,Me 210被证明是失败的设计,经过大幅改进后才以Me 410的名义在1943年正式列装。Me 410在性能上较Bf 110有所提升,并配有内置弹舱,在服役后主要作为快速轰炸机和昼间截击机使用,甚至能够安装50毫米机炮给盟军重型轰炸机以致命一击,取得过一举击落10架B-17,自身无一损失的佳绩。但是,随着P-51的登场,Me 410再度暴露出难以抗衡单发战斗机的劣势,逐渐退出空战行列,主要作为高速侦察机使用。准备从高空截击B-17机群的Me 410战斗机,该机对于无护航的轰炸机群威胁很大,但无力对抗盟军的护航战斗机。德国空军在战争末期还研制了道尼尔Do 335重型双发战斗机,采用奇特的串列引擎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飞机的机动能力,具备极快的速度和强大的火力,如果能够大量服役,应该是一款出色的双发战斗机,但战争进程没有留给这种飞机太多的时间,仅制造了37架。道尼尔Do 335重型战斗机,它可能是德国空军唯一适合空战的双发战斗机,但没有得到表现的机会。当然加入重型战斗机俱乐部的不仅仅是德国,还有英国和美国,英国人起初对于轰炸机的突防能力深信不疑,对于重型战斗机的开发并不热心,在二战时期其主要的重型战斗机基本是从双发轰炸机发展而来的,比如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空军就将布仑海姆轰炸机改装为夜间战斗机。英国最成功的双发重型战斗机是布里斯托尔“英俊战士”和德·哈维兰“蚊”式,前者由“波弗特”双发鱼雷轰炸机发展而来,具有非常良好的机动性和强劲的武器携带能力,主要作为攻击机使用,执行反舰船和对地攻击任务,也兼用于夜间防空,但较少作为昼间战斗机投入空战。大名鼎鼎的“蚊”式最初也是作为高速轰炸机研制的,但由于性能非常优秀,后来逐渐作为多用途战斗轰炸机使用,“蚊”式可以说是双发战斗机中的异类,尽管机身结构为木制且为双发机,却有优良的机动性,被德国空军认为是最难击落的盟军飞机之一。执行反舰船攻击任务的“英俊战士”战斗机,该机作为攻击机非常优秀。作为夜间战斗机的“英俊战士”。“蚊”式战斗机是英国在二战时制造的最成功的机型,被誉为“奇迹的木制机”。要说二战时期空战能力最出色的双发战斗机,那一定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的P-38“闪电”战斗机,依靠大功率航发和新颖的双机身设计,P-38获得了不输于单发战斗机的机动性能,机首集中配置1门20毫米机炮和4挺12.7毫米机枪,火力强悍,且航程很远,充分满足远程护航的需要。P-38在二战时期无论在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都取得了骄人的战绩,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上,产生了美国空战王牌的前两名:邦少校(40架)和麦克盖阿少校(38架),要知道P-38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的正是以机动性见长的日军战斗机,由于战斗力强劲,P-38被日军飞行员称为“双身魔鬼”,P-38的总产量超过10000架,足见其性能之优越。美国海军也研发了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格鲁曼F7F“虎猫”,仅生产了364架,主要作为夜间战斗机使用,名气不大。此外,美军还装备了P-61双发战斗机,但是专用的夜间战斗机。P-38“闪电”是与“蚊”式并称的性能最出色的双发战斗机,也是美军的主力战斗机之一。美国海军的F7F双发战斗机。P-61“黑寡妇”是美军第一种专门设计的夜间战斗机。受到德国Bf 110的影响,日本也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双发重型战斗机,日本陆军于1941年10月列装了川崎二式双座战斗机“屠龙”,并派往中国大陆战场作战,结果被“飞虎队”的P-40打得落花流水,日本人只能承认双发战斗机无法对抗单发战斗机的事实,此后“屠龙”多用于对地对舰攻击,被日本陆军当作袭击机(攻击机)使用。战争后期,美军B-29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屠龙”被当作截击机用于对抗B-29,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号称头号B-29击坠王的樫出勇大尉号称驾驶“屠龙”击落了26架B-29,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屠龙”都很难对B-29构成威胁,迫使日军采取自杀撞击的方式与之同归于尽。日本陆军的“屠龙”战斗机,名字很霸气,可惜在天上基本是被屠的货色。日本海军也以十三试双发陆上战斗机的名义委托中岛公司研制重型战斗机,但在测试阶段就得出机动性无法胜任与单发战斗机空战的结论,最后作为二式陆上侦察机列装,但是在拉包尔战场,前线部队对二式陆侦进行改造,用于在夜间拦截美军轰炸机,取得了意外的效果,于是这种双发战斗机成为日本海军的第一种夜间战斗机,命名为“月光”,日本海军头号夜战王牌工藤重敏一飞曹宣称在“月光”上取得了12个击坠记录。不过,与“屠龙”一样,“月光”在战争后期面对B-29时也暴露出性能不足的劣势。日本海军在战争末期还研制了双发截击机“天雷”,但仅完成了6架样机。日本海军第一种夜间战斗机“月光”,日本海军相比陆军多少聪明一点,没让这种飞机作为昼间战斗机去丢人现眼。法国作为欧洲的航空大国,也投身于双发战斗机的研制,在1938年列装了波泰Potez 630型战斗机。法国人对双发重型战斗机的定位与其他国家有些不同,法国空军将其作为单发战斗机的指挥机使用,同时兼行为轰炸机护航及夜间防空任务,因此Potez 630型战斗机最初与单发战斗机混编,但是后来法国空军意识到双发和单发战斗机难以协调,将Potez 630型战斗机集中编组,用于训练和夜间防空。Potez 630的操纵性能不错,但速度和火力均逊色于主要竞争对手Bf 110,由于法国在战争中迅速战败,Potez 630也没有太多的亮相机会。法国空军的波泰630型战斗机,性能较为平庸。纵观整个二战,双发重型战斗机的概念被实战证明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设想,实际上除了“蚊”式和P-38之外,没有一种双发战斗机达成其最初设定的任务目标:远程护航和截击,但是作为夜间战斗机和战术支援飞机,双发战斗机是非常合适的。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二战时期,活塞发动机的功率比重小,剩余功率小,飞机的有效载荷低。单发飞机航程短,载弹量小。远程轰炸机都采用多台发动机。双发战斗机主要是增加航程,加强火力,但是重量较大,带来机动性下降的缺点。在与单发战斗机格斗中多数处于劣势。在打击轰炸机的作战中效果比较好。只有一种英国的蚊式战斗机,速度奇快,很多单发战斗机都追不上它。它同时充当轰炸机使用。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大战中的重型战斗机基本都是双发(活塞发动机)螺旋桨飞机。受螺旋桨物理特性限制一般到达800左右的平飞时速就到头了,无论是大战中得活塞发动机还是战后出现的涡轴。在大战中双发得战斗机其实研发的主要目的是超长的滞空时间,并不是要求多快多远。滞空时间长可以巡逻搜索范围很大这是双发战斗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以抢夺制空权用的。因为大战中的蛋发战斗机都是不稳定设计,突出机动性。双发飞机一般是对称射设计机动性不足无法再空战中与单发战斗机抗衡。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重型战斗机主要任务是拦截敌方轰炸机,所以特别强调火力,除了大威力的机关炮外有的还装备制空火箭,力求在轰炸机自卫机枪火力范围外重创或击落对手。但由于自身重量大,不够灵活,格斗力弱,遇到对方常规战斗机往往吃大亏。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重战的机动性太差,不适合与对方单发战斗机作战。德国在不列颠空战中,由于109的航程无法完成对轰炸机的护航任务,使用了BF110护航轰炸机,在与飓风和喷火的战斗中吃了大亏,战损比达到5比1。二战期间的重战,实际上更适合用作拦截对方的轰炸机或者夜战使用。现在的重战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出色设计,与轻型战斗机不存在较大的机动性差距了,甚至有超越,比如苏27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以我多年飞行的经验来看重型战斗机除了缠斗不行,其余的都行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二战中战斗力注意依靠机载机枪以及携带的炸弹执行轰炸和对空对地任务,攻击力也很强大,尤其是携带大型导弹时爆发威力不亚于现在的制导炸弹由用户
提供的知识: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对后期的日本作战时的使用。日本的零式战斗力虽然快,灵活但是很脆弱,一打就着火了。美国的重型战斗力不仅耐打而且还有很多的载弹量所以所以很具备优势。后来海军和空军都被打没了的日本,自然成为了美国轰炸机的乐园。朔方书生朱金桩请注意:本内容来自悟空问答,版权归悟空问答所有,本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赞同以上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提供,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有任何不妥,请与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1/2页点击展开全文为什么二战中双发战斗机的格斗性能普遍比不上单发?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二战中双发战斗机的格斗性能普遍比不上单发?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最好的战斗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