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公司如何运作是如何赚钱的

2-风险投资怎么赚钱_风投公司如何盈利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风险投资怎么赚钱_风投公司如何盈利
乔布简历-在线轻松写简历|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风投机构是如何赚钱的?
订阅“金融札记”,拨开金融迷雾!
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正如世界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一样,风险投资回报也越来越集中地来自金字塔塔尖的那些交易。
创业者眼中光鲜亮丽的风投机构,原来也要面临如此残酷的现实。
投资机构的运作机制看起来也非常高大上:人数很少的公司(有些VC不到十个人),却掌握着数亿元的资金。尽管风险投资交易有半数以失败告终,但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足以帮助整个基金获得可观收益。
那么,投资机构是怎么赚钱的呢?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风险越大,回报率越高
去年,风险投资公司Horsley Bridge(Andreessen Horowitz的LP之一)分享了他们投资的基金在年间的7000笔投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大家更直观地分析得到风投投资的创业公司状况。
首先来看整体状况:
约有半数投资的回报低于初始投资。
有6%的交易产生了10倍的回报,约占总回报的60%。
如果进一步挖掘这些数据,了解不同基金的回报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除了彻底清盘的基金外,所有基金基本都有一半左右的交易亏损。
风险越大的基金,回报越高。
参与的交易越多,获得的回报越大。
总回报率在5倍以上的基金,回报率小于一倍的交易数量很多。而超过5倍的交易数量也是最多的。
总体回报达到3至5倍是风险投资基金的目标,而对于这样的基金而言,整体回报率为4.6倍,但回报状况好于10倍交易的回报率其实是26.7倍。
而对于整体回报率超过5倍的基金而言,回报状况好于10倍交易的回报率则是64.3 倍。
最优秀的风险投资基金不仅失败的次数更多,成功的次数也更多——他们抓住了多次的超高回报的案子。
不起眼的创业者,也有可能做出改变世界的东西
例如,谷歌或Facebook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某个不起眼的创业者很有可能创造出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东西。
但有利必有弊,任何拥有巨大前景的东西必然蕴含着极大的失败风险——如果明显是个没有风险的好创意,所有人都会去做。事实上,真正革命性的创意表面看来肯定是糟糕的创意——谷歌、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都是如此。
事后看来,这些都是好创意,错过的人都很愚蠢。
但可惜的是,这在当年却没有那么明显。所以,在我们的世界里,大约有一半的尝试会彻底失败,但也有5%左右会飞上月球。
勇于冒险的创业者更有可能成功
但创业者每次只能创办一家公司。所以,他需要将多年的生命投入到一个很棒的创意中去,而且这个创意很有可能会失败。可一旦成功,就将带来巨大的收获。大约有一半的尝试都可能失败,其中蕴含着很多风险,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把一家公司做大并非易事。
失败只表明你曾经尝试过。
关于版权:金融札记分享金融相关的要闻、干货。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或附上报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冬天已至:风投到底还能不能赚钱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冬天已至:风投到底还能不能赚钱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文/李智勇风投这事其实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下预测未来,即使能找到几条必然逻辑,但足够多的偶然性也让结果充满运气成分。做了一年半投资,投中过独角兽、清算过公司、处理过烂尾的项目,经历还挺复杂,所以也把这块总结下。战略投资这事有点诡异风投本身并不复杂,出钱的人出钱后获得一系列的权利,最核心的是股权,被投资的人要用这钱干他想干的事,如果成功了,那投资者获得自己股权所代表的那份收益。而早期投资之所以有魅力在于回报倍数可以超级高。假设在一个公司估值1000万人民币的时候投进去,在10亿人民币的时候成功退出,那基本可以赚50倍以上(不是简单的100倍)。正常的财务投资关键点非常简单就是要在赚钱的终极目标下,把投资行为分解为人员、趋势、模式、产品、技术等考察点,并一一进行判断。早期投资很难在数据上进行度量,所以核心是一种主观判断,模型什么的基本起不了太大作用,对人的依赖极强。风投中有一个另类分支是战略投资,战略投资和风投并不完全重叠,因为它无所谓早期、晚期,但即使是早期的战略投资,在调性上和上面说的也不同。战略投资这事同时背负两个维度上的使命:作为战略的延伸它必须辅助达成某个公司设定的战略目标,作为投资它也要有所回报,至少不能赔钱。这样一来在最终判断的时候,战略视角就很容易侵占财务合理性。作为结果,投资失败的风险本身就会进一步上扬,也就很容易即达不成战略目标,也达不成财务目标。所以说战略投资这事看着更容易做,但真想做好事实上对当事人和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实是更难。真做战略投资其实需要明确:战略诉求究竟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侵占财务合理性,可以多接受多少风险。一旦这种侵占变成无限度的,那所有的战略投资就会变成失败的投资,但正如前面所说,这种尺度上的把握是非数字化的,也是极为主观的。这与国内的组织结构特色结合在一起就会让事情变的更加复杂。特定的文化纽带让国内很多公司的组织形态其实和两汉、三国那种刘备带着诸葛、关张等打天下的模式一脉相承,这种模式下带头大哥的权威极大,再加上高度人治最终就会让什么是战略这样的基本问题变的模糊。究竟怎么才可以区分这是战略还是马云、王健林一时的想法?老板的意志不足以扭曲数字、公式和牛顿定律,但影响逻辑和看法还是很容易的。作为结果战略投资就容易变的有些诡异。我个人的观点是只有与公司明确确定的行动路线相配合的投资才是战略投资,否则都可以看成是财务投资,用与基金一样的财务标准进行衡量。与基金的核心差异只是限定投资的范围,这样的财务投资如果成长性足够好,也可以履行战略的使命,比如如果你在早期投了滴滴,那一样有战略意义。风投里的时运与大数法则再天才横溢的人也改变不了风投在具体案子上风险极高的事实,这样一来选择往那投,什么时候投就非常关键,因为这种选择影响概率。在富矿区采矿和在贫矿区采矿都有可能挖到金子,但概率不一样,也就是说在风投这活里,概率其实关乎生死。过去的三波浪潮:IT及传统软件、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调性论是适合风投的,因为他们大多启动成本不高(非资本密集),机会较多(投资标的上选择空间大),成长性比较好(容易赚钱)。最能代表风投时运的产品其实是有网络效应的产品,抛开Facebook、微信不论,陌陌这种产品也可以在1~2年内就涨到30亿美元的市值,这类产品的出现可以看成是上天赐给风投的时运。相比之下O2O就不是那么好的标的,它牵涉线下,需要烧更多的钱,但实际并不容易构建规模以外的壁垒。硬件也不能算非常好的标的,第一不好做,第二做好了还不一定好卖,即使好卖大多也达不到大众级。下面科技驱动的新浪潮也与此类似,一开始估值就比较高,并且很多产品越来越依赖于数据,让小公司成长风险变高---小的公司容易构建新产品,但很难建立新生态。这些都会提升风投的风险。总结一下,我们可以讲:风投干的事骨子里其实依赖于大数法则,每一个案子都有一个不确定的结果,但当你真的把握了时运和关键点,那最终结果就会呈现出必然性。从大数法则的角度看,时运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让达成某些基本标准的项目的整体成败概率在某个值以上,而合适的介入估值则确保了必然存在的盈利空间,只有每个案子理论上都有10倍或更多的盈利空间时那再加上整体成败概率,VC才能有最终的获利。人、技术、产品等上面的判断根本目的则是去偶然性,让投的项目都在某个质量基线上。这里面人这个维度上的偶然性特别大,最不好控制,比如可能拿到钱后创业的哥几个就分道扬镳了,大概也正因此雷军才树立了只投熟人的原则。从上面这角度来看,下面几年对风投而言气候并不特别好,整体成败概率上失败可能性更高,估值偏高则压缩盈利空间,这更像是一个风投冬天的开始。投资偏好作为一种极为主观的活动,投资就会体现出某种个人偏好。偏好没有是非,但确实对最终结果有影响。我们很难讲劳模就一定比满嘴跑火车的创业更容易成功,如果是那样,那就没有偏好,而只有是非。偏好背后需要有一定的一致性,这样就可以获得这种偏好背后所对应概率上的收益。如果偏好本身并没有内在一致性,那参差不齐的人员配置就很容易导致差的结果。在科技浪潮下,创业团队的选择上,有两点是比较确定的:一是带头的要真的具备创业所需的硬技能;一是要有比较好的领导才能。这两点非常刚性,并非偏好。马云可以创业做淘宝,但很难相信他能创业做一家人工智能的公司。但在目标团队是不是应该是一个一维结构以及创始人是应该像扫地僧还是应该有极大的煽动能力上,不同人则会有不同的选择,进而产生不同的偏好。我们的文化基因导致相对平权的组织结构会非常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导致的争端延续到公司有一定垄断地位时那最多伤元气,但在最开始的时候则会要命。所以我个人觉得创业团队还是得一维结构,有一个带头大哥,有多个相信他的联合创始人,这样不容易中途出问题。这就反过来要求,核心团队不能是临时攒的,最好在过去漫长时间里有过深度相处经验。第二点是否需要一个忽悠能力特别强大的人。在科技浪潮下,我觉得忽悠能力时可以弥补的,让企业真的拥有良好的战斗力则更难,前者是0后者是1。我倾向于认为扫地僧更有优势,虽然他们在最初会吃点亏。我接触的人里面最像扫地僧的人是声智科技的陈孝良,声智科技的团队是那种不声不响但真有战斗力的团队。最开始主要是根据背景来判断这团队,比如声学所出身,那战斗力不应该太差。让我评价抬高是后面的一件事情,产品团队提出的一个非常困扰的声学工程问题,找了好多家都没搞定,结果声智这边出了一个人就搞定了。这纯是硬桥硬马的真功夫,也没什么做假空间。但声智的团队一直不太擅长宣传,这让他们比思必驰、云之声名声上就差了很多。但我觉得这类公司更适合成为风投的标的,因为一旦时机来临,宣传跟上,那估值就可能有迅速增长,是个有了1后面加0的过程。第三点是是否需要一个真心就想赚钱的人,还是需要一个适度理想主义的人。这点上我倾向认为适度理想主义的人更靠谱,说到底创业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失败概率极高。纯从赚钱的角度看,大多时候不如把融到的钱大家分分更划算。科技驱动的浪潮下,退出周期可能在变长,单独的赚钱冲动,在这个漫长的周期下很可能很快会被消磨殆尽。新拍的《西游记》理论上讲钱也多了、科技也进步了本应拍的更好,但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老版更好,差的估计也就是那一点点心思上的差异。小结最后想说的是,风投这事并非是一种技术,甚至也不是一种专业,没有行业经历、没有好的阅历,干这事并不太适合。这活也没想的那么好玩,很多人想做投资可能和进出围城差不多,真做了估计也不一定喜欢。订阅号:zuomoshi(琢磨事)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V众投发起人,《完美软件开发:方法与逻辑》作者,目前正在免费发布《程序员生存定律》。
就像触屏影响了所有的设备一样,远场语音交互也一定会影响所有设…
从Google Home所应背负的战略使命来看,这产品其实是个错误。
这里面影响最大的就是是否可以标准化,以及标准化可以做到什么程…做VC很赚钱?看看你适不适合做风险投资
要成为一名证券基金从业者,你需要考取证券基金从业资格证;要成为一名律师你需要律师资格。现在很多行业都需要有相应的上岗证书,但是要成为一名风险投资(VC)者,你却不需要获得任何资格认证。这个看似门槛很低的职业,挑战性却比其他大多数的职业都高。
有人说做风险投资谁不会,把钱投到看好的创业项目就行了,其实这其中的风险是相当大的,因为最终能成功的企业毕竟少数,独角兽不可能眷顾大多数人。所以,要成为一名成功的风险投资家,你不仅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渊博的知识,熟练的技能,还需要日积月累你的实战经验,当然也少不了“好运气”。
不少行外人总认为“风险投资”是一个很“高大上”的行业,出手阔绰的“土豪”,一个项目就投资几百万上千万,赚钱是以倍数为单位,风险投资人应该都很有钱。无数的创业者都希望能够获得他们的注意力和青睐。不少有志青年对风险投资的职业生涯趋之若鹜,都希望把它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但,在你放弃你原来的职业,转型做风险投资人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这个职业适合你吗?
优秀的风险投资者都是什么背景
人们普遍认为有成功创业或者企业运营经验的经验的人,比起没有这两方面的经验的人能够更好的识别创业以及企业运营的风险,更够更好的服务被投资企业。然后,不见得这是成为一名成功的风险投资家的必要的指标。
也有许多没有成功创业经验的风险投资人做得非常成功,能够给投资人带来巨大回报。红杉资本的管理合伙人是记者出生,不但没有创业经验,甚至连高科技企业运营的经验都没有。
全能还是专业适合做VC
行业的专家也许更适合成为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业顾问”。风险投资投资的是未来,具有高成长性的项目。长远来看,成功的风险投资家总是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跳出自己的框架,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自己。全能,会比专业走得更远。
成功的VC具备的品质和素质
要成为一名成功VC,背景和经历并不是一个决定因素。虽然背景和经历五花八门,但是成功的VC体现出来的品质和素质有很强的共性。
1.学习研究能力以及上进心
懂所有行业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但是,投资机会随时出现在你不熟悉的领域,不熟悉的全新的技术方案。这个领域和技术方案之前压根儿就没有存在过,对所有人都是新的。你有两个策略,你可以继续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守株待兔,等待你熟悉领域的机会出现;你可以快速的学习和研究新的领域,去抓住这个新领域的机会。前者把自己的路越做越窄,而后者才能在风险投资行业长足发展。
2.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创业以及管理都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是非黑即白。成功商业模式,成功的战略,成功的投资理念多种多样。要辩证的,批判性的独立思考,不要迷信的所谓的“投资大佬”的判断,人家投你也投。试问,如果投资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投资人为什么要把钱交给他们管,还要支付利润分成?
除了利润,兴趣和好奇心就是最好的学习和研究的驱动力。兴趣广泛的人,好奇心爆棚的人一定会喜欢做风险投资。因为每一天你都会跟各种各样想挑战行业现状,改变世界的“疯子”交流。他们的点子和想法能够很好的满足你的兴趣和好奇心。
4.沟通谈判能力
要做VC沟通和谈判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要打交道的群体很多:LP投资人、创业者、投委、联合投资伙伴、投资顾问、行业专家、你团队小伙伴,有时还要面对媒体。你要有很强的谈判技巧为LP争取好的投资条款;你要有沟通技巧让顾问、专家、联合投资者愿意回答你的问题;你要有娴熟的公关技巧来面对媒体以及合作伙伴;你要有良好的说服力和自信回应投委以及持不同意见人的质疑。大量的与人打交道的内容要求你必须要有足够的EQ。
5.强烈的责任感、正直诚信
缺乏责任感的人,不正直诚信的人一定不适合做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者承载着众多投资人的信任,是靠信誉和能力吃饭的人。作为一个提供专业服务的信托机构,客户的信任就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什么时候失去了投资人的信任,什么时候职业生涯就结束了。VC要长久的发展就要把投资人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管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向投资人坦诚相待,“由始至终,尽心尽责”的做项目调研、披露项目信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当然,还需要有团队精神,创业开拓精神,领导力等。
VC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1.财务与审计
你要有数字敏感度,财务数据中可以发现很多风险,印证你的判断;你要有审计思想以完成一个有效的尽职调查。缺乏财务知识,你也不可能对估值水平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2.经济法规
不懂经济法规你如何理解公司治理,如何行使你的董事职责,保护投资人的利益,规范公司的治理?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做风险控制。而金融的本质就是风险控制,风险投资有很强的金融属性。
不了解税法,你能把握到公司的真正的成本结构吗?能预测到公司真正的盈利水平吗?
4.金融以及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我们项目退出的主要场所。这是游戏的规则,不懂这些规则,不懂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偏好,就不可能投资到获得市场认可的项目。卖产品前,你必须得了解什么产品好卖吧?
此外,还需要了解宏观经济,创业学和心理学等内容。可见所具备的知识需要多么的广。所以,是允许你仅仅具备其中几项技能,而欠缺其中的一些。或者你只有一些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这些知识和技能在你进入风险投资行业后,再去学习掌握是来得及的。你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缺哪一项就补哪一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一名用心的导师,或者你的平台有完善的培训机制,会大大节省你的时间,加速你成长。
VC能力进阶:号召力与影响力
VC最顶层的能力是号召力和影响力,他体现在具体业务上就是一种“融资能力”。优秀的风险投资家对资金有很强的磁力,受到市场的认可。要升华到这个层级,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你还得积累人脉,完全依靠个人的造化和历练。
风险投资,可能是最精彩的职业,能给你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和兴奋点,极具挑战性,当然长期来说职业上的成功还能给你带来可观的财务回报。你可以自己检测下能否成为一名VC投资者?
创时代超级路演是由宝茂集团倾力打造的全新投融资服务平台,平台聚集线上媒体平台“创时代官网”(建设中)线下路演活动“创时代超级路演”为一体。平台致力于为创业家提供项目融资、市场开拓、品牌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方案。传播创业激情,实现商业梦想。寻找时代前行的力量,让你我共同见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风投的赚钱良方:明明在亏钱,但到手的钱却不减少!
    ');2013年,对于美国风险资本来说可以说是卷土重来的一年。公开市场上的股票开始走高,IPO市场也开始恢复,许多风投资金从他们之前投资组合的公司里面获得了收益。可以说自互联网行业繁荣之始,风投行业正在经历回报最高的一个时期。  2013年,对于美国风险资本来说可以说是卷土重来的一年。公开市场上的股票开始走高,IPO市场也开始恢复,许多风投资金从他们之前投资组合的公司里面获得了收益。可以说自行业繁荣之始,风投行业正在经历回报最高的一个时期。
  但是,Cambridge Associates的年度行业表现数据显示,风险资本行业仍然落后于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Russell 2000指数。对于投资人来说,风投行业的表现一直无法超越公开市场上的股票业绩,让他们感到非常失望,这种状况对于整个风投行业也是一种威胁。一家风投公司所扮演的首要角色就是投资工具,为投资人带来回报,至少要超越那些流动性极强,成本极低的公共股票市场。如果这个目标都无法实现,投资人就会重新分配自己手头上的资金。
  对于机构投资人而言,风投公司持续表现不佳显然是个问题。为了能够实现风投们声称的高额回报,公共养老基金、捐赠基金和其他基金(有限合伙人)拼命为风投行业砸钱买单。为了获得高额回报,有限合伙人不惜承担高额手续费(承诺资本2%的年手续费)和低流动性(最少十年时间)。虽然有些乐观人士认为,科技发展趋势很有前景,但实际上,要超过公开市场的表现,最小可行风险回报率要达到300到500基准点,但自90年代末以来,这一情况就很少出现了。
  当然,有个别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很高的,但他们要么是规模太小,要么是数量太少,只能算是杯水车薪。对于希望拥有高于市场表现的回报,那些公司也往往难以企及。但更大的问题是,风投表现不佳对它自己并不是一个问题,它不但能活下来,还活得很好。要理解这一状况,我们需要了解风投的四个问题:
  风投不会有特别巨大的回报
  有限合伙人会回报但不会参与投资决策,在他们眼里,风投就是一个资产管理人,而非投资人。有限合伙人一般会支付风投承诺资本的2%作为年手续费(如果投资期在四到五年时间的话,比例还会逐年下降),和投资收益的20%。这2%的手续费相当于现金补偿,每年支付,而且和风投公司的投资活动和业绩表现无关。正是这2%的费用刺激了风投公司,让他们希望可以管理更多的资产。相比而言,20%的投资收益就没那么好拿了,甚至要等到资金募集完成好几年之后才能获得,而且还和投资业绩表现挂钩。
  由于目前整个行业持续表现不佳,很多风投公司已经有近十年没有拿到过20%的投资收益了,有些投资新兴行业的公司甚至从来就没有拿到过。风投公司生存其实完全依赖于那2%的手续费,它成了风投行业赖以生存的血液,因此风投公司们已经不期待出现“爆炸性”的投资回报啦。
  风投公司在业绩表现不佳时反而有钱拿
  风投很“滑头”。他们募集一轮资金,锁定十年期限,还有手续费。三四年之后,基于未实现收益,募集第二轮资金。通常后一轮的资金规模会更大,因此风投会锁定下一个十年,甚至更长的回报期,除了新的费用补偿之外,还有之前的费用。到三、四轮时,投资人已经支付了将近20年的固定费用,而且和投资回报无关。手续费并不少,就算是规模最小的基金,合伙人也会支付六位数,甚至七位数的费用。
  通过上述结构,即使无法为有限合伙人赚钱,风投公司的员工也能获得大量收入。这种薪资结构导致风投没有动力去获得更多回报,从而导致风投行业业绩表现不佳。最近有文章引用了一些风投资本家的想法,他们希望每年给创业者支付10万美元(甚至更少),直到公司可以盈利。那么有限合伙人能不能也针对风投公司采用同样的措施呢?投资人将支付更低的手续费,如果投资表现不佳,他们就停止支付薪资。风投的薪资要依赖于投资业绩表现,或许只有这样,风投的回报才有可能超过公开市场吧。
  风投很少投资自己的基金
  风投圈子里有个“行规”,也就是风投自己会投资基金规模的1%,剩下的99%则由投资人来出。这个比例分配实在是太有趣了,要知道,他们经常会在各种推介会上告诉投资人,“想要投资吗?没有比我们基金更好的地方了”。事实上,风投几乎不会拿个人资产投资自己的基金,最多就是用管理费投资。
  风投行业有一个常见态度,即他们不会问投资额有多多,而是问有多少。他们寻求的是一个投资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当真的要用到自己手头上的钱时,就谨慎的要死。所以对投资人来说,重要的是看风投公司在做什么,而不是听他们在说什么。
  那么,最佳的风投承诺金又是多少呢?这要视情况而定,取决于基金的合作伙伴,先前的投资成功案例,个人资产负债情况,甚至是他们的生活状态。风投承诺金是为了让基金各方的投资更加有意义。1%差不多是毫无意义的,最好能够有5%到10%的水平,比例最好可以根据基金规模进行改变,结合个人资产水平和团队情况比例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如果合伙人对于投资自己的基金没有太大热情,就意味着风险很大,投资策略不够牢靠,甚至无法兑现投资承诺。投资人遇到这种基金,不要用走了,赶紧跑吧!
  风投行业创新失败
  风投商业模式,以及风投合伙人的经济结构在过去的二十年都没有改变。虽然整个风投行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基金规模更大,资金更多,创业成本更低,回报率不高等,但是投资人仍然没有改变风投基金的基本经济结构。风投几乎没有“颠覆行业”的创新,可风投公司的资产管理费用越来越高,资本流入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其实都不是什么好现象。
  风投公司的表现或许不值得称赞,但是这样的现状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任何改变必须来自于投资人。好消息是,如今一些改变正在发生,一些小型风投基金正在减少,甚至消失。另外我们也发现,风险投资自身也不容乐观。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年鉴(2013)》的数据,过去十年风投基金数已经减少了四分之一,而风投公司的数量下降了8%。更加戏剧性的是,从业人数减少了60%。
  有限合伙人当然可以让风投公司更加努力工作,让他们成为投资人,而不是资产管理人。我们可以大幅削减费用,优化结构性现金补偿,并禁止风投公司募集规模较大的资金。或许这样能让风投回报的业绩表现超过公开市场,而在此之前,阻碍风投业绩表现的就是投资人自己。
TOPS892゜1786゜2748゜3743゜4473゜5382゜6350゜7274゜8261゜9255゜1048492゜146873゜246778゜346231゜429501゜529326゜628676゜728545゜828330゜916417゜10
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天使 1000万人民币 融资B轮 1500万美元 融资C轮 100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C)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风投怎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