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和马云谁有钱实力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一举搞定李嘉诚马云 打造千亿帝国的这位幕后大佬是谁?
  、、、、、,这些大佬在各自的江湖如同教父一般的存在,均是今天老佛爷要介绍的神秘主角“朋友圈”中关系匪浅的好友。
  介绍他之前先看一张老佛爷找到他最近一次公开场合露面的照片(右一):
  日,众安保险开业仪式现场,从左至右依次为:尹海(时任众安保险CEO)、马化腾、马明哲、马云、欧亚平(众安保险董事长)。
  没错,本文的焦点就是这家成立不足4年但下周就将于香港主板上市、市值千亿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董事长欧亚平。
  因为曝光率极低,老佛爷几乎很难找到欧亚平其他影像资料。这个多在媒体报道中冠以“神秘富豪”称谓的人在众安保险开业仪式现场,已然将自己处事低调、人前甘做配角的风格毕露无疑。
  作为众安保险的实际控制人,欧亚平除了这张略显发际线偏高、五官平平、身材中等的台前合影,众安开业仪式全程基本就是默默坐在台下,双手插在众安定制的黑色带帽卫衣中,观摩台上的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人“飙戏”。
  这也直接导致了众人皆知“三马同槽卖保险”,但不知这位“大隐隐于市”的幕后老板。那么问题来了,欧亚平究竟是谁?为何被奉为“神秘富豪”?他与李嘉诚、李兆基、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孙正义等一圈大佬又有着怎样的私交呢?下文老佛爷将一一揭晓。
  欧亚平用20年把自己从大学教师改造成深圳地王
  并与李嘉诚、李兆基过招
  公开资料显示,欧亚平1962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北京理工大学选管理学系毕业。1984年,22岁的他前往南京华东理工大学做高校教师,但一年多后就选择辞职回乡,在家乡做过外贸经理。
年轻时的欧亚平
  或许是意识到自己并不甘庸,欧亚平最终选择下海经商。据“观点地产新媒体”微信号,经商后的欧亚平什么都愿意尝试,石油贸易、燃气开发、地产、游戏、银行、健康产业、酒业等,尽管起初并无经验但他均一一涉及,堪称《从0到1》的活版教科书。
  经老佛爷查询,欧亚平的第一桶金来自九十年代香港的石油贸易。而后他再以“燃气”发家。在内地创立百江燃气后,1998年以百仕达(01168-HK)在港主板上市,募资6亿港币。虽然公司之后经营亏损,但李嘉诚、李兆基却都看好百江燃气,先后购入公司股权。
  据香港财华社报道,欧亚平曾为李嘉诚及李兆基的部分内地业务牵线搭台。这位与人、四叔过招的“神秘富豪”用20年时间把自己从一名教师改造成了知名地产商。
  最为外界称道的是,在深港两地“无知者无畏”般的地产运作,欧亚平被称作地产界“天才”。他本人也从幕后首次走向前台,开始以富商形象为坊间关注。
  1993年,市场正值寒冬,欧亚平设立深圳百仕达实业有限公司,进军房地产,并于1996年耗资9亿拿下深圳罗湖一块32万平方米的土地。当时,海南房地产刚刚崩盘、而中央正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不少地产从业者并不看好欧亚平,但他逆流而进,以拿下的罗湖地块打造百仕达花园,一期即成功套现15亿港元。尝得甜头后的欧亚平再于2001年以黑马姿态投得当时“深圳地王”红树西岸地块,该地后来成为地产圈颇负盛名的深圳豪宅,2009年红树西岸总销售额超80亿人民币。
  欧亚平的“大佬朋友圈”不断扩容
  “华夏同学会”会员搭伙做生意
  虽然处事低调,但欧亚平绝非名不见经传。随着在深圳和香港资本圈声名鹊起,以及地产业务逐步向上海、北京等地延伸,除了李嘉诚、李兆基,欧亚平的朋友圈好友名单还包括了马云、马化腾、吴鹰、、等大佬。
  据称,欧亚平是被马云、马化腾、马明哲联合“选定”,并推荐为众安保险企业法人、董事长。而事实上,带有“三马”光环的公司,众安保险最大的股东并非“三马”,而是欧亚平。据众安保险招股书,蚂蚁金服、腾讯、平安则分别占股16.04%、12.09%、12.09%。而欧亚平通过其所控制的三家公司持有众安保险股份达到20.23%,分别为深圳加德兴、日讯网络科技、日讯科技。
  也许大家和老佛爷一样好奇,欧亚平是何以“呼朋引伴”并深获“三马”的信任呢?
  回到2013年众安保险开业仪式,“你们三个人是怎么忽悠到一起的?”董事长郭广昌现场临时客串当起了主持人,提问马明哲。
  而马明哲的回答很简单,“之前都是一个圈子的朋友,偶然的机会,我向他们学互联网,他们向我了解金融,一拍即合。”
  与此同时,马云也在现场透露,早在数年前,他就与欧亚平就互联网保险业务交换过看法。
  由此可见,欧亚平、马云、马化腾、马明哲、郭广昌很早之前就私交甚笃。这样的关系至少可追溯至2006年。
  在长江官网,老佛爷翻到一项2006年资料,有关“学生”欧亚平、郭广昌与长江商学院的院长项兵的事迹。而众人皆知,郭广昌与马云同是浙江老乡,亦为多年密友。
  更加实锤的证据就是,在一个由曾经就读长江商学院和中欧商学院CEO班的大佬们组成的“华夏同学会”(九大中国商业顶尖神秘圈子之一)组织里,老佛爷发现了马云、马化腾、郭广昌、马明哲同为“华夏同学会”会员。
华夏同学会会员节选
  2010年12月媒体报道称,欧亚平和马云、北京中坤的、春华资本的、的郭广昌、老牛基金会的、杉杉的等16位商界巨子,向四川省民政厅申请成立“四川大自然保护基金会”。
  更有知情人士透露,马云、欧亚平的私交神秘,以至于马云曾在与欧亚平的家宴上为其献唱。
  欧亚平迎来基石投资人孙正义
  会否现身见证众安保险上市“敲钟”?
  2013年11月开业的众安保险曾自诩“要做吃螃蟹的第一人”。众安保险甫一起步,互联网保险还是一片“无人区”。众安保险作为第一家持牌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四年时间不到已头顶千亿估值光环。
  金融科技企业的估值,向来不俗,2016年氪估值排行榜显示,蚂蚁金服以4827亿元的估值位居首位,第二大金融科技企业即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估值1169亿元,而由大股东欧亚平联合“三马”创立的众安保险则紧随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欧亚平赶在众安保险递表上市前的两个月,委任25岁的儿子欧晋羿成为非执董。7月11日,该任命得到保监会批准,这意味着欧氏家族在董事会中拥有两个席位。
  此外,老佛爷了解到,众安保险公开招股已于昨日(9月21日)结束。据市场消息,众安获超过10万人认购,公开认购超额逾400倍,冻资多达2000亿港元,料成今年冻资最多的大型新股。
  除了“三马”这样星光熠熠的股东阵容,孙正义的软银集团加入众安保险为基石投资者。软银集团宣布,已同意以发行价收购众安保险5%的股份,约合7200万H股,收购价为每股53.7-59.7港元。软银集团将认购的H股总数占全球发售完成后发售股份的约36.08%,及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4.99%。
  如果以56.7港元的中间价计算,软银集团所购众安股票的市值约为40.8亿港元,约合5.22亿美元。
  根据披露,众安保险预计于9月28日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买卖,股票代码为6060.HK。也就说下周四即为众安保险上市敲钟日,不知低调的欧亚平是否会现身。不过在已游刃有余的他,众安保险的往后如何运作于他而言也许并非难事。
(责任编辑:陶海玲 HF003)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一举搞定李嘉诚马云 打造千亿帝国的这位幕后大佬是谁?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对比王健林、李嘉诚年轻时候的样子,和马云一比,差距太大了!
现在说到马云、王健林、李嘉诚、刘强东等大佬们,那可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可以说在中国是人尽皆知。而他们如今身家无一不是上百亿、千亿,都是富甲一方的顶级富豪。那么,这些人年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
王健林父亲也是一名军人,据说15岁的他看了电影《林海雪原》决定从军,练就了一身本事和坚毅的性格,为以后万达敢打敢拼又坚韧不拔的风格奠定基础,所以也就不奇怪王健林是中国首富的常客了!
而身为香港首富的李嘉诚小时候特别穷,14岁身为长子的他就挑起家庭重担,放弃学业打工来养家。如此的担当使他很早就增长了社会的阅历,在待人接物上很有心得,接触过李嘉诚的无一不交口称赞。
李彦宏小时候曾经迷恋戏曲,还被山西阳泉晋剧团招为学员。还好,后来他还是老实的去上学,考上了北大并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留学,在那和妻子马东敏一起决定创立百度,成就了中国互联网的巨头公司。
刘强东小时候的生活比较清贫,但是他非常的争气,很小就是学霸: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当时是整个镇的19个小学一起考试排名,结果刘强东考到了第一名!所以刘强东既能指点江山又抱得美人归,也真是实力使然!
可以说小时候的马云非常可爱,而且眼神中透露一股着灵气劲。所以,稍大一点的他就敢在杭州主动和老外交流英语,并认识了Morley一家,成功的受邀出国,改变了眼界,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命运!
那么,你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也很有特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巧妙的点拔带来惊人的成长!关注微信公众号:苏老湿讲干货,男人应该更聪明一点!
正确的书,更需要正确的读!关注微信公众号:苏老湿讲干货,男人就要成长快一点!
今日搜狐热点厉害了!李嘉诚说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马云靠他两句话财富翻倍-hao123上网导航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此视频格式,请换其他浏览器重试。
厉害了!李嘉诚说他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马云靠他两句话财富翻倍
4860次播放
内容加载中从李嘉诚请客吃饭、马云和别人聊天 看为什么他们能成为首富    电梯刚一开,70多岁的李嘉诚站着跟他们握手,主动先发名片,而且发名片同时还递过来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号,拿名片顺便抓个号,这个号决定你吃饭的时候坐哪桌,避免到时候这些人为谁坐1号桌,谁坐2号桌心里有想法。后来才知道,照相也根据这个号站。
  经常遇到企业界的朋友问:我怎样才能改善自己的媒体形象呢?
  一般这样问的,多少都遇到了些困扰。
  我每年至少要访谈五十位以上的企业家,他们都信奉细节决定成败。
  这不仅适用于公司管理,也适用于个人形象。
  怎么改善形象是你们家公关的事儿,但下面七个小细节,如果处理不好,犯了下面三点以上的,不能称为企业家,只能算个商人。
  犯了五点以上的,只能算个小商人。
  悉数全收的,恭喜你,只能算个小人。
  以下案例均来自过去十年中自己的亲身体验。凡是负面的例子,都是某人,凡是正面的标杆,都有名有姓。
  如有雷同,绝非巧合,纯属故意。
  1. &名片
  有一次,我媳妇收拾桌子,找出一盒我的旧名片。她是个生活中特别矫情的人,容不得有一点没用的杂物,而关于“没用”的定义,她拥有最终解释权。例如一件我很喜欢的汗衫,她觉得“没用”,等我回家就变成了抹布,但这盒名片让她犯了难,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和邮箱早就作废了,扔了吧,上面有我的名字,和垃圾放在一起好像不合适,直接烧了,把名字火化掉好像更不合适,她想啊想啊,到现在还在纠结。
  就这么简单个道理,很多企业家还没我媳妇明白。
  2006年我在湖北参加钢铁行业的一个会,了某钢铁公司的董事长,他正参与当时的铁矿石谈判,我一脸恭敬的过去换名片,他用两根手指夹过来,都没有扫一眼,顺手放进裤兜。“我没带名片,回头给你发个短信吧”。
  好吧,人家毕竟把名片惠存了。万一,万一真想起来了呢?
  过了一会他就起身离开了,当他走过垃圾桶的时候,顺手抛出一张小纸片,还好他扔的不准,我捡起一看,上面印的果然是我的名字。
  你觉得这是最不堪的一次?错了。
  我遇到过当着面把名片搓成一团的,还有,用名片去剔指甲缝里的泥.....
  我靠,我们用铜版覆哑膜的纸印名片原来是方便你用来剔指甲的。
  这些手上的小动作,用最善意的理解都是下意识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童年越没有安全感的人,手上就总需要把玩东西。
  幸亏,还没遇到一位拿着名片下意识的撸啊撸的。
  2012年两会上,遇到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我递上名片,老爷子顺手放进裤兜。“我没带名片,回头给你往名片的地址上寄一张吧”。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又是回头.....
  两周后,我收到了一个快件,轻飘飘的,撕开一看,里面落下一张名片:宗庆后。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名片不是普通的印刷品,它印着一个人出生后获得的第一份礼物,也就是名字。你自己可以不用名片,可以在名片上不印任何联系方式,但不要随意践踏别人的名字。&
  至少不要当着面践踏。
  2.&&时间
  我极端讨厌那些不守时的人。
  因为我曾经因为不守时,付出了沉重代价。
  和媳妇刚认识的时候,约好了晚上六点钟第一次去他们家吃饭,然后我打台球到七点钟刚想起这件事。
  然后,就差点没有然后了。从此打台球这项小镇青年最喜欢的运动就与我无缘,而且形成了一条潜规则:我永远是饭后刷碗的那个人。
  洪七公年轻时有一次因为贪吃,误了一件大事,一发狠,一刀将指头给砍了,从此成了九指神丐。砍手指只是瞬间的痛苦,哪有刷一辈子碗更痛?所以我现在和人约事情尽量提前半个小时到。
  2011年我去阿尔及利亚采访,当地人的时间观念特别无序,例如两个人约好:咱们上午九点见哈,下午两点前见面都不算迟到。
  但偏偏有些国内企业家连亚非拉的穷哥们都不如。
  2010年的一个夏天,我和一位同事去丽都饭店见一家影视公司的创始人,约好了下午2:00见,我们1:30就到了,1:45分他也到了,我刚在心里给他叫好,他说:你们到了哈,先等一会,我去开个小会。
  于是一头钻进会议室,我们坐在前台的沙发上喝茶。
  茶不错,喝到第十泡还有点味儿,已经五点多了,他从办公室里出来,发现沙发上还有两个活人。
  “抱歉抱歉,我忘了还约了你们”
  第十一泡,真想把茶杯扣在他脸上。
  这还不算最惨的。
  去年元宵节,我的两位同事去某创业明星公司采访,约好了上午11:00,人没到,等到11:30,人到了,要去清华做演讲,她们跟着跑过去。下午两点,又跟着跑回公司;其他客人来了,再等半个小时,3:00钟,开会,4:00钟,还不见人出来,问了一下才知道,刚刚赶飞机去机场了。
  就算你的时间能影响GDP,别人的时间也不是马桶里的水,一按就有。你约一个人来,不是为了羞辱他的。
  先生从来不迟到。
  不但不迟到,如果提前到的太早,他会在自己的车里多待一会儿,准时出现在现场,担心早到了给主办方造成接待上的麻烦。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靠谱指数,守时肯定是最重要的指标。
  3. &见面与离开
  看一个人情商如何,可以观察他和陌生人见面与离开的瞬间。
  初次见面难免生疏与尴尬,但不能失了礼数;不管你多盼着客人离开,不要写在脸上。
  2012年我去拜访某互联网公司大佬,我走进他办公室时,秘书先敲了一下门,他头抬了一下,对着沙发说:坐坐坐。
  接下来的十,他一直在打电话,处理邮件,间或批了两个文件。
  互联网公司嘛,节奏快,咱能理解。
  某次去拜访一家钢铁公司的创始人,见面一握手,第一句话就是:咱们就开门见山吧,你们到底来干嘛?
  到底来干嘛?电话里不是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么,这哪里是开门见山,分明是闭门见鬼,难道你以为是打着采访名义来要钱的。
  还有特别热情的,好像夏天里的一把火。
  进门就先拍你肩膀,列举一堆你领导的名字,问候他们全家,无非在暗示,我与你老大很熟,咱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对等。
  离开时,就算不送客人到门口,总也要绕过桌子吧,不绕过办公桌,总要离开椅子吧,但地心引力对每个人的屁股,还真不是一样大。
  真见过这样说的:我就不远送了哈。
  大哥,你的语文是化学老师教的么?这句话不应该从我嘴里说出来嘛?而且咱俩还没离开你办公室呢。
  常讲起拜访李嘉诚的经历。
  ▲&香港首富李嘉诚
  没见面之前,大家心里都有个情景假定,当时他就想:见老大哥相当于见领导,可能第一见不到大哥先见到椅子、沙发;第二伟大的人来了,我们发名片人家不会发名片;第三人家跟你握手然后你站着听讲话,就像被接见,最后吃饭肯定有主桌,大哥在那坐一下,吃两筷子说忙先走了。
  结果这次见面完全颠覆了他的想法。
  电梯刚一开,长江顶楼,70多岁的大哥站着跟他们握手,一见面大哥主动先发名片,而且发名片同时还递过来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号,拿名片顺便抓个号,这个号决定你吃饭的时候坐哪桌,避免到时候这些人为谁坐1号桌,谁坐2号桌心里有想法。后来才知道,照相也根据这个号,站哪就是哪。
  结束之后他没先走,逐一跟大家握手,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墙角站着一服务员,大哥专门跑到那和他握手。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就是在行走坐卧之间,把自己和别人,摆在了什么位置。
  4.&&拍照
  贱人就是矫情
  我怎么这么爱这句台词呢?
  拍照遇到的情况无非两种,特别喜欢拍的和特别不喜欢拍的,这都没什么,个人有偏好。例如像我这种大坛子脸,就从来知道敝帚自珍,但如果其他大坛子脸特别有镜头感,我就很佩服人家的勇气。
  其实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其实想拍,又不想让你觉得他(她)想拍,最好你跪求他(她)拍。
  “我真的不喜欢拍照,你们带化妆师和服装了么?”
  “我确实不想拍,能只拍上半身嘛?”
  “说好了啊,只拍三张,最多三张,拍完了能给我们公关部留十张嘛?”
  有一次我的同事去拍某手机行业的新锐,真的是让该新锐把摄影师轰出来了。
  “不是提前已经说好了今天有拍照环节嘛?”我们的摄影师咬碎钢牙。
  “是啊,可是我今天新理得头发不好看。”
  其实我想和你说的是,你有没有头发差别都不太大。
  有时候我很想给设计中心发点工伤补贴。
  拍完之后修图,他们会遇到这样的要求。
  “能把我们老板修瘦点嘛?他觉得把他拍的有点胖了。”
  (人只能被打肿,还能拍胖?好吧,修瘦点)
  一小时后,电话又来了。
  “能再修回去嘛?他觉得太瘦了就不像他了。”
  如果你有做美编的同事,请多多关爱他们,真的是用生命在PS啊。
  总裁郁亮特别善于和摄影师沟通,不仅因为他现在瘦了更上镜,而是他尊重别人的工作。
  ▲&总裁郁亮
  2012年年底去深圳拍他,有一个镜头需要穿着西装站到楼下水池里,水有膝盖深,冬天的深圳气温在十度左右,我有点犹豫,他反而一点都没迟疑,觉得既然我们大老远的从北京来了,能配合还是尽量配合。
  不过有一个简单动作他拒绝了,就是让他打着一把伞站在走廊上,他坦率告知了原因:担心让人觉得万科的房子漏水。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自信与真诚才是最好的底片。
  5.&&下属与“朋友”
  企业家总有下属,一个人怎样在陌生人面前对待自己的下属,是自己人性的镜子。
  某次拜访杭州一位企业家,我们面散步,一阵风吹来,我本来就是光头,倒无所谓,但他头发凌乱了,有那么一小缕,垂到了眼前。
  就在这一刻,他的一位总监(注意,不是助理),抢步上前,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小梳子,小心翼翼的开始给他梳头发。这位副总神态专注,像做一件精致的手艺活,他则受之若泰,看来双方也是日常配合惯了。
  我不禁想,是不是他的近万名员工,每个人兜里都装了一把梳子,若非如此,怎能头型永远不乱呢?
  还有一位互联网界“老炮”,脾气也像炮仗一样,我们好好聊着天,他突然就骂起正旁听的下属来:**,你做的方案简直像狗屎一样,狗屎还有味道,你的方案连点臭味都没有,还不赶紧拿来让何老师指导一下。
  在这盘狗屎端上来之前,我落荒而逃。
  企业家关起门来管理有铁腕,或者霸道强悍,倒不算缺点,只不过总人面前骂“内人”,总让人觉得像更年期发作。
  另一面镜子,是”朋友“。
  一位女企业家,接受访谈时,总喜欢谈到自己的朋友们,采访录音整理出来,就是一部”当代名人录“。
  ”上周和在他杭州家里吃饭的时候,他说.....“
  ”那天给广昌打了电话.......'
  '上次在三亚,pony()说.......'
  ' 小扎(扎克伯格)不是来了嘛,在硅谷也没见到他,这次总要挤时间吃个饭。'
  我只知道一些有这样的毛病,微信好友里有全世界的名人,嘴里面随便跳出个名字都能进富豪榜前100名,后来发现,这种病在企业家中也很流行。
  自己的位置,总需要以别人为坐标系,这样的人,还是安心做好配角吧。
  只有一个人,当着我与下属发火,我反而觉得他很可爱。
  2015年4月的一天,倒春寒,我与同事,和海底捞董事长一起去参观海底捞北京市大兴物流中心,在门口,看到两名站岗的保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向他敬礼。他走进会议室第一件事,就是把主管叫过来质问:“这么冷的天,干嘛让人家挨冻,敬这没有意义的礼。让他们进屋里去呆着,再装两个暖气,花不了多少钱嘛。”
  ▲&海底捞董事长张勇
  我们听着他训下属,有点尴尬,但他可不是做戏,遇到类似问题,随时都会发作。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你把员工当人看,员工才会把用户当朋友一样来对待,你把员工不当人,员工就会把用户当仇人来对待,情绪就是这样传导的。
  6.&&电梯与办公室
  最能看一个人品性的封闭空间,是电梯与办公室。
  宁波某公司,拥有整栋楼,董事长办公室在十二层,电梯从顶层十五楼下来,每当他下楼时,秘书就会把电梯里从十五层下来的人清空,让他独享一部电梯。从十二层到一层,一共也用不了60秒,但他不愿意与员工共处这一分钟。
  真正有实力的公司,董事长有专梯,去拜访某家电公司时,看到即使其他电梯口门前排成长队,董事长专梯前仍空空荡荡。
  很多人在办公室待得时间比在家还长,办公室每一个细节,都会泄露自己的品位与习惯。
  怎样装饰办公室,是每个人的自由,就算把窗玻璃都用金箔包起来,养一泳池的风水鱼,摆上十几洞的室内高尔夫,挂满了和各国政要的合影,虽然这些也都挺讨厌,但和下面两件事比起来,都不算什么,那就是椅子的高度和桌子的宽度。
  去拜访某制造业CEO,站着我们差不多高,坐下之后,立刻他显得像姚明,我像霍比特人,仔细一看,他坐在大班高脚椅上,调的高度几乎脚不沾地,而除了这把椅子,办公室里所有其他椅子,都是固定高度,低了足足50公分。他不但能够坐着就鸟瞰窗外北四环的车流,还能俯视房间里所有的人。
  除非你不想坐在桌子后面和人谈话,否则最好别用宽度超过1.5米的办公桌,两人之间隔着一个过宽实物,会让客位一方觉得彼此距离有半个篮球场远。
  京东自从将总部由奥运村搬到亦庄之后,终于有了一个足够宽敞的办公室,他喜欢边思考边散步,办公室小了他活动不开。目测他的新领地,总有一百二十平米以上,但置身其中,不会觉得尴尬。他的办公室空旷,没有多余装饰,只是在一角摆了个硕大茶海和一圈沙发,聊天的时候,他就自己动手泡给客人泡茶,有下属陪同,他就连下属杯子也一起加满,下属如果要替他泡,他还不同意。
  ▲&创始人
  服务别人的过程,有时就是整理自己思路的过程。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想在交流中创造更好的气场,就别老想从形式上碾压对方。
  7.&&听与说
  开始的两个例子里我引用了媳妇的故事,最后一个故事要讲讲我舅奶奶。
  舅奶奶去世之前几年,脑筋已经不太清楚了,每次见了我都讲1948年日本鬼子扫荡时她和我舅爷逃难的故事。
  你没看错,是1948年。
  我舅奶奶最喜欢给我讲故事,因为我从来不像其他人一样总提醒她,应该是1938年,而且每一次听,我都像第一次一样专注:”是啊,原来是这样啊”,间或配合动作,猛拍大腿,“哎呀,那你们可怎么办呢?”
  舅奶奶特别开心。
  学会听与说,生活就晴朗了。
  说与听节奏混乱,恰恰是企业家最容易犯的错误,很简单,他在自己的公司里说话占上风已经习惯了。
  某地产公司创始人,大脑可以与谷歌AlphaGo相媲美,你说上半句,他就知道你下半句要说什么。
  更要命的是,他会抢先你一步说出来。
  “你不就是想问***嘛?我直接告诉你吧(巴拉巴拉)”。
  “你要说的不就是这件事?(巴拉巴拉)”
  下棋遇到这样的对手,你就输定了,谈话遇到这样的人,你就烦透了。
  更烦的是,有时对方根本没有打断你的兴趣,你想打断他都很难,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逻辑里,滔滔不绝,离题万里。
  “*总,为什么你们刚发的年报出现了3.2亿人民币的亏损?是因为转型遇到困难了么?”
  “我们坚持产业报国的方向是不会变的,现在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不太好,民营企业没有动力,会牵扯到多少纳税、就业问题呢?”.......
  半个小时过去了
  “谢谢您,您说的特别好,其实我想问的是一个企业微观运行问题,比如说去年的亏损。”
  “提到亏损,其实可以说的蛮多。有的企业亏损了就要裁员,我们裁员了嘛?没有,我们只是高管降薪了,我自己年薪只拿1块钱,你们可以多写写这个.....”
  半个小时又过去了,这辈子你都不会再想和这个人见面。
  和老师是企业家中表达天赋最强的,他们每个人演讲四个小时都不会有任何磕绊,但是,面对面交流,他们都特别会控制说话的节奏,绝不会漫无边际,听对方说时很专注,一下能抓住关键,而且时刻观察听众反应,不时会加一些互动的词和动作:”你说呢?”“你说的很对”,诸如此类。
  ▲&集团创始人马云
  ▲ 教育集团创始人
  明白你和老江湖的差距了吧?交流是两个人的事,只有浮躁的人才总怕自己说的不够多。
  本来想写十点,算了,为了证明自己不浮躁,少说点,凑不够那么多。
  以上七点只说了一个问题:创业维艰,企业家值得尊重,但不要在追逐目标的同时,忽略到人性中细节的小美好,因为很多人的大事,对你可能是小事,你的小细节,对很多人可能是大事。真正的好形象,就来自“在意别人的在意”。
TOPS3105゜12922゜22644゜32589゜41117゜51110゜61042゜7923゜8919゜9871゜1029052゜128236゜227787゜327653゜427242゜522567゜622044゜721884゜821826゜921784゜10
B轮 金额未透露 融资天使 1000万人民币 融资B轮 1500万美元 融资C轮 100000万人民币 融资
市场及媒体合作林小姐010-10.cn投稿邮箱.cn
投资界微信
?清科集团版权所有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嘉诚和马云破口大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