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对行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有何影响?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理解“新动能”须有新思维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16年经济半年报,上半年宏观经济的许多核心数据全新出炉。数据出炉前,7月上旬,五日之内,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分别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两场座谈会均有涉及的重点话题有四个: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经济风险防控、调控。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风险防控、房地产调控均是多年来经济形势会议的常规议题了,相比之下,新旧动能转换在本届政府经济工作中的角色之重,可见一斑。不是“旧瓶装新酒”,新思维也不能“老调谱新词”。新经济需要新动能,而对新动能的理解,也须有与时俱进的新思维。
  严格来说,“新旧动能转换”的表述,是对中国当下经济发展现实的一种形象比喻,好处在于更鲜活、具体,更有助于公众理解,但所有的比喻修辞都有潜在的共同弱点,即边界难以清晰界定,对受众而言,亦有可能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2016年初,大学教授路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中国产业升级不应断层,要注重工业的原生动力……中国有许多人认为,产业升级就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以新的产业代替旧的产业”。而类似这样试图以新旧产业置换释义“新旧动力”的观点还很多,其中有些显然属于误读。
  消除误读的关键问题有三个:何为新动能?为什么需要新动能?如何发展新动能?
  一个煤矿或一个钢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产能,提升了产品品质,这是不是新动能?不是。这是技术升级;一个煤矿投资建设了(,)生产线,甚至进一步拥有了炼化等生产能力,这是不是新动能?仍然不是。这是向市场上下游的扩张;一个撮合钢材外贸交易的B2B公司,专做垂直搜索,用户能借此搜索钢铁的价格、货品等信息,公司又能通过与多个钢厂的合作,对产品规格、产量作出调整与规范,这是不是新动能?是的。
  对新动能的认识,首先要将其与以往所说的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升级乃至产业结构调整等概念区分开来;还要避免因为概念的混淆,把本不应该由新动能背的锅强扣给它。
  有些人一提到新动能,就本能觉得是对“旧动能”或者“原生动能”的挤压,习惯把新旧动能的关系视为“零和游戏”,此消彼长。这是一种自树稻草人再加以纠偏的逻辑,是一种仍然基于传统工业甚至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无助确理解新动能。
  此次全球性的工业、商业升级,与以往的变革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以往的升级迭代,都是先出现某种新技术、新产品,继而破坏与替代掉相关产业。有了汽车,马车产业于是萎缩;有了数码相机,胶片机及相关产品于是被替代。但此次升级,不存在这样一种“后浪推前浪”的新产品,而是来自对全部行业的改造。这种改造不是技术升级,更不是取代与竞争的关系。
  两个例子有助于理解这次升级所代表的“新动能”。
  一是以为代表的.0革命,二是国内一些互联网公司正在力推的“商业生态圈”。如果对这两个例子有所了解,就会发现,新动能一直在努力做加法,包括对所谓“传统产业”的改造也是一样:通过创业、万众创新,创造出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而推进供给侧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特性,这一次的改造升级是通过分享、合作实现的,不靠行政命令甚至不仅仅靠政策调节。
  反过来说,即便没有任动能出现,传统产能过剩等问题仍旧存在,仍旧亟须破解―对有些企业来说,转型阵痛终究还会到来。这些问题不是新动能带来的,恰恰相反,有了新动能,才可能延缓甚至扭转某些传统产业一路向下的趋势,甚至可以通过制造新的就业岗位,纾缓人员分流压力。
  同样,对于实体经济、基础制造业乃至国有企业来说,无论新动能发展情况如何,出于战略层面考虑,都不妨碍保护、维持或者理直气壮地做大现有的蛋糕。新动能的发展,并不是靠割取传统产业的蛋糕达成的,一切既有的、旧的、传统企业的兴衰,也不可能通过对新动能的管控实现命运的逆转。
(责任编辑:张功成 HN092)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理解“新动能”须有新思维》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典型经验做法
当前位置:&&&&&&&&&&&&
发展之果 孕自创新之花 东北地区期待更多新兴产业
编辑:省人社厅刘宇娇
来源:人民日报
  平昌冬奥会“北京八分钟”,24名轮滑演员与24个带有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翩翩起舞,给无数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智能机器人的“户籍地”,正是近年来一直被吐槽经济“傻大黑粗”的辽宁沈阳。
  近年来,机器人行业是沈阳重点抓的朝阳产业,围绕研发、风投、生产,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去年全市机器人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然而,一个不能掩盖的事实是,东北在最前沿的新产品、新业态方面名不见经传,未能涌现出一大批像冰屏机器人那样的“网红产品”。这背后,既有科研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人才外流的问题,更有科技成果转化不畅、转化效率不高的问题。
  东北地区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高地,却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薄弱地区。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辽吉黑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发投入总量辽吉黑三省加起来不到江苏一半。无论互联网企业百强还是热门的“独角兽”企业,几乎都与东北地区无缘。传统的存量没做强,新兴的增量没做大,新旧动能转换停滞不前,东北地区的落后表面上看是因为产业结构单一,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拖累了经济换挡增效。
  统计表明,辽宁科技成果产出能力位居全国前八,黑龙江也能排在十名左右。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科技成果产出多、本地转化少,科技创新的花没有结出本地产业发展的果,这也是东北地区由来已久的大问题。以国内成果转化率比较高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为例,该所前几年95%成果在外地转化。一方面高质量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供给相对旺盛,另一方面却是,科研成果的本地转化率偏低,受制于诸多体制机制梗阻和关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本地企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明显不足。
  科技成果的转化、新兴产业的培育,好比一粒种子从种下到发芽成株、开花结果,需要阳光、雨水、空气和土壤,是一个系统生态。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融合不足,投资机构关注少、融资渠道狭窄,加之体制机制上的瓶颈,观念思维上的因素,都制约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生态,形成多主体协同、全方位推进的创新局面。对东北地区而言,谋求创新驱动下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首先做好改革的文章,积极探索打破人才评价、奖励、人事管理等诸多体制机制方面的“瓶颈”,鼓励象牙塔里的专利技术融入到产业发展第一线,打通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梗阻。各级政府也需要敢于破瓶颈、放管服,善于搭平台、搞配套,为产学研协同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农村有句俗话,锯响就有末。对东北地区而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关键在于用好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敢于破瓶颈、做后盾,善于搭平台、搞配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李克强:中国正拥抱新产业革命 新动能呈快速增长态势_凤凰财经
李克强:中国正拥抱新产业革命 新动能呈快速增长态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李克强指出,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中国网财经6月27日讯 李克强总理今天上午出席2016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并发表特别致辞。李克强指出,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没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令人欣慰的是新动能呈快速增长态势,尽管目前在规模上还难以和传统的动能等量齐观,但它在保障就业、增加收入、促进转型升级方面,乃至在推动发展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李克强说。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正在拥抱着新的产业革命,假以时日,异军突起的新动能必将撑起未来中国经济的新天地。 李克强:中国新动能正在生成 传统动能仍有很大潜力此外,李克强强调,今年一二月份服务业又增长8.1%,其中包括研发等高技术领域,这也带动了传统动能的改造。 李克强同时指出,传统动能还有很大的潜力,因为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当中,产业升级有空间,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有效投资需求。 11:14李克强:发展新动能有利于推动去产能会议中,李克强坦言,传统动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减弱是规律,有很多先例可寻。这个时候就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来适应产业革命的趋势。李克强指出,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提升改造结合起来,还可以形成混合的动能。 李克强进一步表示,新动能对传统动能的改造提升很有意义。 12:46用新培育经济新动能26日,在2016夏季达沃斯“新常态、新理念、新动能”分论坛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说,2015年,中国经济增量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达到25%,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14%。在这样的背景下,看中国经济需要有新的视角,发展中国经济更需要新理念、新动能。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出现了三个变化,即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化。总的来看,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03:45李克强:家政服务和社会养老都是经济“新动能”李克强6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有代表提出农村留不住教育人才的现象。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后,随着农村教育需求增长,又出课教师问题,可以探索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来加以解决。 18:04“新”字当头集聚“十三五”中国经济新动能撬动新产业,注入经济新动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现代产业体系。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14:47和着新动能的节奏起跳这就决定了,中国大地将奏响一曲激越雄壮、铿锵有力的序曲。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要在开局之年开好局,在攻坚之年有突破,就必须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新的坐标系中、培育、打造新动能,进而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入新辉煌。 这是不破不立、除旧布新的阵痛之年,也必将是在重重困难和不确定性中艰难前行的一年。 01:00上海证券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日渐清晰政府职能,全面促进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许多新的业态及服务模式,要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和积极作用。在服务业开放过程中,要消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定位,建立能够适应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的行政管理体系,精简审批程序,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 第三,保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一致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 20:42代表、委员热议如何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这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为新经济提供新动能。那么,“新”究竟从何而来,如何给“新”更大的发展和成长空间,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目标得明确 “三有”带来新局面 代表、委员们认为,培育新动能不仅要有热情、有投入,还要有定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3019
播放数:1804
播放数:3364
播放数:5808920舜网-济南日报
舜网-济南日报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
为担当者担当、让实干者实惠,最重要的是落到实处。今天,市委印发《济南市党政领导干部破格提拔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破格提拔试行办法”)、《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运用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年度考核结果运用试行办法”)两个文件,让我市干部破格提拔和年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前3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工业经济运行延续了上半年企稳向好势头,一些指标好于预期,为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
一年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五大政策支柱。之后,在落实“产业政策要准”方面,我国以“锐意改革、问题导向、找准定位、精准超前”的思路推进产业改革政策,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千方百计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
强化创新引领
“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4个科技重大专项开始实施;
培育60家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发布1.1万余项行业标准,开展工业质量品牌创新专项行动……
一个个亮眼的成绩,显示出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这也正顺应了全球制造业强化创新的发展趋势。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给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的深刻调整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制造业开始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互联网日益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制造+互联网也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与此同时,在经历多年的快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制造业发展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
上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五大政策支柱后,我国的产业政策调控方式加大创新,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完善,逐渐体现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两化深度融合创新推进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加强信息共享促进产融合作行动方案》,以及《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年)》《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年)》等,一系列针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的产业政策出台并开始实施。
在这些创新政策的推动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得以实施,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产业技术基础不断夯实,创新体制机制环境不断完善。
在新的形势下,制造业要承担发展动力转换的使命,就要贯穿创新理念。
着力补齐短板
前3季度,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的80%以上。同时在去产能等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市场秩序和企业效益状况逐步改观。
10月中旬,国内市场的钢材和煤炭价格比年初分别上涨了30%和50%以上。钢铁协会会员企业盈亏相抵,去年前8个月是净亏损,今年1月至8月份是净盈利,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变化。煤炭行业也扭转了前7个月利润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正增长。
与上半年比较,工业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稳的力量在增加,好的迹象在增多,趋稳向好的态势正在确立。“进”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发挥积极作用,高技术制造业的运行态势良好,去产能补短板成效初步显现。
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前3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也达到了20%以上。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0%以上,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产量增长20%以上。
补短板的步伐在加快。前8个月,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3%,快于工业整体投资增速10.1个百分点。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份由于持续不懈地抓好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业经济均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
现阶段我国产业政策定位,重点就是弥补市场失灵。产业政策的作用不是替代市场,而是以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为核心内容,解决因市场缺陷而无法实现公共利益和发展目标的问题。这一过程中,既要强化创新引领,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还要积极稳妥去产能,推动困难行业脱困发展;既要修复传统动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要着力优化增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着力补短板,提升产业层次和质量。
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我国积极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保持了经济稳定发展,增长速度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
建设制造强国
“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已经把一系列尚未突破的尖端技术一一列在了大国攻坚的清单里,包括攻克航空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量子计算机的核心技术,突破自修复智能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生物合成新材料,国产大飞机交付使用、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建立第一个空间站。
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一批批大国重器正在开启中国制造业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及有效实施,不仅具有技术层面的意义,更是我国由贸易和制造大国向产业与资本强国升级的重要基础。2016年4月份,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若干个实施指南。作为配套《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文件,旨在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凝聚行业共识、汇聚社会资源、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将经受一番脱胎换骨的锤炼。到那时,大国重器将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推动中国完成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记者 刘瑾)
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壮大新动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