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得多肉植物白粉病怎么办办,烟草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烟草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年04期
烟草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
【摘要】:以烟草抗白粉病品种台烟7号为母本,感病品种NC89为父本,构建6个世代的群体(P1、P2、F1、B1、B2和F2),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烟草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烟草白粉病抗性的遗传是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E-0模型)控制。B1、B2和F2世代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88.05%、32.62%和84.43%,主基因遗传率很大,说明可以在抗病育种早期进行选择;B1和F2世代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说明烟草白粉病的发生受一定环境影响。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S57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元明,盖钧镒,王建康;[J];生物数学学报;2000年03期
章元明,盖钧镒;[J];作物学报;2000年06期
李华丽;陈美霞;周东新;陈顺辉;陶爱芬;李延坤;马红勃;祁建民;郭玉春;;[J];作物学报;2011年09期
章元明,盖钧镒,张孟臣;[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章元明,盖钧镒;[J];遗传学报;2000年07期
章元明,盖钧镒,王永军;[J];遗传;2001年05期
刘苗苗;刘宏宇;顾兴芳;张圣平;苗晗;;[J];中国蔬菜;2009年24期
张兴伟;王志德;牟建民;刘艳华;任民;;[J];中国烟草学报;2011年03期
高加明;王志德;张兴伟;刘艳华;牟建民;任民;徐军;;[J];中国烟草科学;2010年01期
赵德刚;[J];种子;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显升;钱玉梅;陈德鑫;厉昌坤;王凤龙;;[A];中国烟草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永强;张薇;张广民;;[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贾春燕;郑洪波;张茹萍;贾玉;郑翠梅;张广民;陈秀斋;温亮;;[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贾玉;郑翠梅;张广民;陈秀亭;温亮;田福海;杨永花;;[J];山东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雷艳丽;[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3期
孟龄;濮绍京;赵波;万平;曲延英;;[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2期
李艳;朱列书;胡日生;詹良;;[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徐坚强;罗新斌;宁尚辉;;[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23期
曹文华;汪秀良;张路路;单文坡;高佳莉;李文平;;[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1期
苏仕开;钟波;张儒和;;[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1期
孙学永,殷凤生,周应兵,杨华应;[J];安徽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森;丁伟;程小龙;徐小洪;谢华东;王占伟;王绍吉;;[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蒋锋;刘鹏飞;张金凤;曾永三;谢振文;王晓明;;[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盖钧镒;章元明;;[A];21世纪作物科技与生产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潘俊松;王刚;李效尊;吴爱忠;蔡润;;[A];蔬菜分子育种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荆赞革;路昭亮;朱长志;宋立君;柳李旺;;[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2008年
张波;侯喜林;;[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李红双;李锡香;;[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王峰;储瑞珍;龚义勤;朱献文;许园园;李淑颖;柳李旺;;[A];中国十字花科蔬菜研究进展 2009——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分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李锡宏;陈明;郭利;许汝冰;谭军;黎妍妍;汪明;文光红;;[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李锡宏;梅东海;谭军;郭利;吴志勇;许汝冰;郑莉;;[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英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张成玲;[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耿小丽;[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管延安;[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康厚祥;[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张圣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刘彩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王元英;[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朱宗河;[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赖荣泉;[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志俊;[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刘贤娴;[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宋晓燕;[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蔡旭;[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冯长春;[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吴世秀;[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董娜;[D];河南科技学院;2010年
庞雪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刘小芳;[D];石河子大学;2010年
焦天雷;[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项瑜,杨兰英,周雪荣,崔晓江,彭学贤;[J];病毒学报;1995年02期
黎炎;李文嘉;王益奎;梁任繁;陈振东;;[J];北方园艺;2007年10期
王超;许蕊仙;秦智伟;;[J];东北农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刘秀波;崔琦;崔崇士;;[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曲丽;秦智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李广军;程利国;张国政;何小红;智海剑;章元明;;[J];大豆科学;2008年01期
陈学军;陈劲枫;;[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7期
曾建敏;姚恒;李天福;欧阳文韬;曹忠祥;;[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1期
张先亮;高俊山;宋国立;刘方;黎绍惠;刘克锋;楚宗艳;邵玉英;王坤波;;[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2期
罗晶晶;齐晓花;陈学好;;[J];分子植物育种;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竹林;[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张海英;[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庞文龙;[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倪超;[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玉华;吴忠义;张秀海;王永勤;黄丛林;贾敬芬;;[J];作物学报;2009年11期
李华丽;陈美霞;阮奇城;姚运法;周东新;陈顺辉;祁建民;郭玉春;;[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6期
包和平;王利强;李颖;杨明;;[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包和平;毕成龙;李颖;王利强;;[J];河南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包和平;毕成龙;李颖;王利强;;[J];华北农学报;2011年03期
杨友才;周清明;朱列书;;[J];中国烟草学报;2006年02期
赵勤;白罗;傅体华;;[J];核农学报;2011年04期
王日新;任民;贾兴华;冯全福;杨爱国;付宪奎;王绍美;罗成刚;;[J];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06期
贺润丽;畅志坚;刘建霞;詹海仙;张晓军;董春林;;[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殷贵鸿;李根英;何中虎;刘建军;王辉;夏先春;;[J];作物学报;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秋英;吉万全;王长有;薛秀庄;王亚娟;;[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顾慧;戚存扣;;[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段伟;叶济宇;孟庆伟;A.TT.ET.S米华玲;;[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陈学平;马飞;郭家明;;[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段晓峰;吕启松;蒲文宣;田峰;田晓云;;[A];中南片2003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陈爱国;王树声;;[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杨懿德;杨焕文;;[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白永富;卢秀萍;;[A];云南省作物学会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郑雪莲;罗凤涛;侯磊;裴炎;;[A];2009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细胞生物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曾小美;王凌健;夏镇澳;沈允钢;;[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湖北农学院副教授
石国基;[N];湖北科技报;2002年
刘秋员 黄克久;[N];云南科技报;2009年
阳明宇;[N];云南科技报;2004年
李锦辉;[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刘秋员 黄克久;[N];云南科技报;2009年
刘秋员 黄克久;[N];云南科技报;2009年
贵烟办;[N];东方烟草报;2010年
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
雷丽萍;[N];云南科技报;2005年
黄树勋 通讯员
唐东云;[N];大理日报(汉);2009年
张昭富;[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伟明;[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朱速松;[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兰海;[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吴金华;[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金骏培;[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李海燕;[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徐冉;[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郭世星;[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王辉;[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何玉池;[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静苑;[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张合;[D];西南大学;2008年
佀胜利;[D];贵州大学;2006年
李颖;[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蔡立楠;[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魏永胜;[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庄国庆;[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赵华甫;[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吴成君;[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张丽芳;[D];河南农业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烟草白粉病病虫害极其防治技术
下载积分:1800
内容提示:烟草白粉病病虫害极其防治技术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23:50:5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烟草白粉病病虫害极其防治技术
关注微信公众号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俗称“上灰”、“下霜”、“上硝”。该病多为害成熟老叶,由下向上发展。叶片发病,初为近圆形的黄褐色小斑,后斑上现白色粉状小点,使病斑呈毯状,斑块扩大,白粉布满整个叶片,病叶先褪绿变褐,后枯死。严重时为害嫩茎,病茎上也布满白粉。病叶烘烤后薄如纸,色暗锈褐色,丧失价值。
简单介绍/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
病原为烟草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是高温、高湿、遮荫,通风不良条件下易发病。发病烟叶正、反面形成大量白色粉状物。
分布和寄主  /烟草白粉病
中国各烟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和烟区最为普遍,危害也较重。除为害烟草外,还可为害葫芦科、菊科等植物。
症状特征/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以大田危害重,苗期亦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叶片表面,严重时也蔓延到茎秆上。幼苗受害,病叶上长满白粉,叶色变黄,烟苗逐渐干枯死亡;大田发病,通常先自脚叶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很快遍及全株。初期被害叶表面出现近圆形淡黄褐色斑块,然后在叶片正、反两面和茎上着生一层白粉,病斑相互联合,致使全叶呈灰白色,变褐枯死,被害叶变薄如纸状,丧失使用价值。
病原特点/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由的(Oidium tabaci Thǘm)侵染所引起。其有性态则归入的(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但有性态很少发现。病菌菌丝具分隔,无色。无性态的梗与菌丝垂直,丝状,较短,无分枝,大小约80~120×12~14微米,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串生,由上而下顺次成熟,无色,单胞,圆筒形,大小为30~32×13~15微米(图2)。病菌生长适温22℃~2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3℃~25℃,最适相对湿度60%~80%。在相对湿度20%以下仍有少数孢子可以萌发,但在相对湿度100%或水滴中却极少能萌发。病菌属专性外寄生菌,全部菌丝体长在寄主表面,以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养分。病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有许多不同致病型的生理小种,它们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差异很大。病菌寄主范围广,除烟草外,还能侵染葫芦科、菊科等100多种植物。
发病规律/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
病菌以和分生孢子在野生寄主或再生烟上越冬,成为翌年和大田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作为再次侵染接种体。由于病菌最适侵染温度为24℃、湿度为60%~75%,故中温、中湿年份或地区有利病害发生流行。高温高湿反而起限制作用,如温度高于26℃、湿度为100%时则不利病菌侵染;大雨易冲掉叶面的菌丝和孢子,减少菌源,也不利孢子发芽侵染。施肥高低往往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发病特点/烟草白粉病
病菌以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温带地区也可在茄科等寄主上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靠风、雨、等传播到烟叶上进行初侵染。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偏施氮肥,田间管理差,日照少,发病重。密度大田间郁蔽,粘重的下湿地,中温中湿的小气候利于发病。白粉菌生长适温16-23.6℃,适宜相对湿度60%-72%。湿度过高、有液态生长适温16-23.6℃,适宜相对湿度60%-72%。湿度过高、有液态水存在时可使分生孢子缺氧致死。
防治方法/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
应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中心,加强栽培防病,辅以药剂防止的综合措施。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1)选用抗病品种 烤烟有DC202、F110、、F223;晒烟有“廉江”、“”、“金英”、广红13号;白肋烟有G.S、白肋21;香料烟有伯克44;雪茄包皮烟有“TV”等,可因地制宜选用。 (2)摘除染病脚叶 白粉病的发生自烟株下部较成熟的叶片开始,自下而上蔓延,烟农为了减少损失,往往将下部侵染白粉病的未成熟叶提前采烤,大大减少了田间传染病源,对降低病情上升率有很好抑制作用。在烘烤过程中,吊黄后直接进入干筋期温度,避免了定色期棕色反应。勿在低洼地、连作地种烟;整治排灌系统,实行高畦深沟栽培,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配方施肥(N:P:K=1:2:3或1:2:2),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3)药剂防治 20%粉锈宁可湿粉倍液,70%+75%百菌清可湿粉(1:1)倍液,50%退菌特可湿粉6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5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粉800~1000倍液,在植株封行时开始,连喷2~3次,隔7~10天一次,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4)绑杆上炕前喷施甲基托布津 白粉病分生孢子发芽最高温度为32 ℃,烘烤时变黄温度未超过32 ℃时,病害可继续发展,往往1 级病叶(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 %以下) 进入烤房后,病斑仍继续扩大,甚至布满全叶。绑杆上炕前对病叶喷施,能有效抑制病斑的扩展蔓延。&(5) 烟田积水,往往造成田间湿度大,利于病害流行,应采取高起垄栽培,经常保持水沟通畅,及时排除田间积水。(6)及时采烤脚叶,改善田间光照、通风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蔓延。(7)作好定期定点观察,掌握病情发生动态,搞好预测预报,及时指导防治。常用药剂 三唑酮、硫菌灵、苯菌灵、多菌灵、甲霜灵o硫磺、多抗霉素、百菌清、灭病威
参考资料/烟草白粉病
[1] 菠萝农业信息网 [2] 中国农化服务网 & [3] 烟草植保在线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江西农业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陕西农业科学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00:29:07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烟草白粉病的防治_论文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烟草白粉病的防治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烟草白粉病主要发生在烤烟大田生产进入旺长期后期和现蕾期的下部叶片表面。烤烟旺长期后期遇到多雨年份或烟株茂密,烟田小气候阴湿,一般发病都严重,病叶调制不出正常烟叶,失去经济价值。必须早发现,快防治,彻底控制,以防蔓延成灾。
该文档仅有一页,您已阅读完毕,如需下载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