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怎样拉动全球

稳中向好,中国仍是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_观点库_观点中国
当前位置:
稳中向好,中国仍是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陕西省重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的PPI和CPI数据,其中最受市场关注的是PPI数据,虽然同比增速已连续三个月持平,但是环比还是出现了0.2个百分点的。中国交出的这一靓丽成绩单,也充分印证了德国《报》所言:“多年来,国际上一直有人唱衰中国经济。现在,中国再次公布好得惊人的数据。中国经济火车头正开足马力。中国以此戳穿了多年来唱衰中国经济的全部谎言。”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继续发展也需要世界。法国《回声报》就曾刊文指出,作为全球经济“发动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将为贸易伙伴提供信心。事实上,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更是关乎世界经济的问题。CPI环比微涨、同比涨幅,PPI回升等等,就都是中国经济传递出的积极信号。CPI环比微涨、同比涨幅,居民消费品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堪为社会经济状况“晴雨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4%,增速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肉价持续走低,而受全国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和水涝灾害影响,部分食品价格上涨。环比微涨、同比涨幅略有回落,CPI这种低位平稳状态客观上反映了居民消费品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状态。PPI环比增速首次上升,上游企业的盈利状况将继续改善。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5.5%,涨幅连续3个月持平。从这几个月PPI走势来看,投资需求走稳的基础已经初步建立。而若从环比来看,PPI则增长0.2%,这也是自3月份以来PPI环比增速首次转为上升。再结合购进价上涨幅度来看,出厂价上涨幅度和购进价上涨幅度之间的“剪刀差”也在不断缩小,充分说明上游企业的盈利状况将继续改善。引领经济新常态,激活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4%,增速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倍,快递业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3.1%。这些喜人的数据,都堪为中国经济以新旧动能转换带动结构转型升级的鲜明印证。可以说,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应用快速涌现,正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带动经济全面转型的强劲引擎。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同比增长6.9%,高于此前公布的6.5%的增长目标预期,也超出了大多数观察家的预期。这也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不负众望增长具有较强韧性。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挺立潮头、高瞻远瞩,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以新的有力作为标注着中国经济的新方位。匹兹堡国民银行资深国际经济学家比尔o亚当斯就表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促进了商品出口的复苏,并有助于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回升。而今中国经济的新方位,也正是复兴之路上的“关键节点”,其更是明确表明: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国家之一,仍是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http://opinion.china.com.cn/opinion_80_169680.html
本站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观点中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同步各端记录
下载PC客户端,上传视频更轻松!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
Copyright(C)2017 优酷 youku.com 版权所有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全球经济增长1/3靠它拉动:中国经济对世界贡献了啥?
更新至 169 集 共175期
全球经济增长1/3靠它拉动:中国经济对世界贡献了啥?—在线播放—《中国3分钟》—资讯—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微信/手机 扫码分享
点击一下 网页分享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n-share-input" value="" data-spm-anchor-id="0.0.0.i1" />
复制通用代码
<input type="text" class="fn-share-input" id="link3" value="" />
复制Html代码
复制Flash代码
将启用PC客户端下载视频
全球经济增长1/3靠它拉动:中国经济对世界贡献了啥?
用优酷移动APP扫码
或用微信扫码观看
二维码2小时有效
没有客户端?扫码马上安装
IPHONE / 安卓
全球经济增长1/3靠它拉动:中国经济对世界贡献了啥?
使用HTML5播放器
使用FLASH播放器
《中国3分钟》(英文名:China Mosaic)是一档由中国网全力打造的3分钟时事英语短评节目,定位为对外传播,每周五播出一期。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联手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第一时间聚焦海外媒体和网友普遍关注的、与中国密切相关的国内外热点事件。通过“马赛克式”的展示,回应国际关注问题,提供中国视角,传播中国声音,为我国提供有利的舆论支持。《好看》依托百度技术,精准推荐优质短视频内容,懂你所好,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短视频客户端!2016经济形势|2016中国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 宏观产业 - 至诚财经网
2016中国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 & & &====推荐阅读====
& & & &====全文阅读====
& & & &至诚财经网()02月24日讯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放缓引来不少质疑,海外对于中国经济放缓以及货币贬值甚为担忧。一些西方媒体试图借机唱衰中国经济,&崩溃论&、&悬崖论&的声音由此甚嚣尘上。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纷纷扰扰的&唱衰论&,中国经济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三十多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抹亮色&。即使是并不被全球市场看好的2015年,中国仍实现了6.9%这一令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难以企及的发展增速。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这没什么可惊讶的,它本来也是2016年中国政府的目标,&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日的社评中写道,&更值得惊讶的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称,尽管6.9%的增速是199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最低增速,但中国经济仍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未来前景依然向好。有关中国经济&硬着陆&的猜测不能用证券投机者的眼光分析形势,而是需要展开客观的评估。
  英国《经济学人》近期刊文也指出,&中国经济如一艘高速行驶的巨轮,调整到更优方向时必先缓慢减速,所以6.9%是经济调整的正常结果,&文章还称,&增长速度也许还会调低,但是长期来看正确的航向更加重要。&
  巴西圣保罗因斯珀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杜马斯对于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是中国&主动降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
  创新驱动促使中国经济&变换步伐&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家加里&克里克特认为,当前在中国政府&强力改革&促进下,中国已出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稳固迹象,整体就业和居民收入状况令人满意。
  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对中国政府&强调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实施&互联网+&计划&表示,&新一轮的创业创新浪潮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引擎,中国经济未来5年的经济增量仍至少相当于英国的经济规模。&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步入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他说:&去年我在中国参加经济会议时,听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创新、科技与活力。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向外输出的不再只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有高技术含量和创新思维的高端产品,这表明中国正在积极向新的高效发展方式转变。&
  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国经济带来&新动力&
  &中国经济正从此前的出口和投资拉动增长,向消费驱动型转变,这个过程会释放出中长期经济增长潜能。&英国经济智库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咨询委员会主席梅格纳德&德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罗震教授说,2015年有超过100万的中国游客来澳大利亚旅游,比2014年增长22%。中国游客在澳消费超过77亿澳元(约合53亿美元),在国际旅客在澳消费总额中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是排名第二位的英国的两倍。另外,有16万多名中国学生赴澳留学,比2014年增长了13%。
  谈到产业结构调整时,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国际政治与经济部主任雷纳托&鲍曼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促进国内需求,拉动消费。中国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使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急需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整恰逢其时,将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鲍曼表示,中国是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的重要市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巴西对华出口的多样化,期待中国经济的优化升级给拉美国家带来更多机遇。
  2016中国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正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意识到,要正确把脉中国经济,必须着眼于中国经济的新陈代谢,重视新经济蕴含的新动能。
  英国《经济学人》近期刊文指出,过去,依赖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经济最大优势;现在创新作为新引擎,中国将把更多努力放在消费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在&互联网+&等新经济引擎助推下,中国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文章同时说到,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产业优化升级将产生巨大需求,有利于中国以内需为引擎拉动经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重点实施的&&等发展战略,也有利于欧亚经济圈。(刘琼)(来源:海外网)
  本文来源:新民网 责任编辑:黄欢_NN1650
Copyright(C)2018林毅夫:中国仍将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林毅夫:中国仍将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 点击查看更多你感兴趣的内容
&&&&&&&&&&
&&&&&&&&&&&&
&&&&&&&&&&&&&&
&&&&&&&&&&&&&&&&&&&&
林毅夫:中国仍将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 参考消息网2月4日报道 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2月1日刊登《别担心,中国会保持增长》一文,作者为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中国具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又有充裕的资金来源,中国经济会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
&& 经济放缓不足为怪
文章称,中国经济将要出现的崩盘再一次成为全球媒体的热门观点。这一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预测,原因是中国经济在2010年后的持续减速。经济增长率从2010年超过10%降至2014年的7.3%,2015年则进一步下滑到6.9%,创下25年来的最低纪录。这是中国在1979年向市场经济转型后第一次经历这么长时间的经济减速。
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巨大。这种减速通常被归因为中国内部结构性问题,比如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高债务杠杆、老龄化以及不可持续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这样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容易。如此一来,中国经济的崩盘被认为不可避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和外汇市场的震荡进一步强化了对于中国未来所持的悲观论调。这成了最近的达沃斯会议和其他国际论坛的主导观点。
文章称,作为处于转型期的经济体,中国的确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过,经济在2010年后出现的减速其实在很大程度是由于外部及周期性因素。
&& 发展机遇依然巨大
,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16年到2020年的“十三五”期间,让经济每年保持6.5%以上的适度高增长率,从而到2020年让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由于未来几年的外部需求可能会出现疲软,中国能否实现这一增长目标取决于国内需求形势,其中包括投资和消费。这两方面都存在良好的机遇。
首先,作为中等收入国家,中国有充足的机会实现工业产能升级。尽管钢铁、水泥、玻璃、铝、造船和其他工业领域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虽然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因工资的不断上涨已失去了相对的优势――但它们都属于中低产业。中国在向中高产业转变的过程中有许多投资机遇,比如在特种钢材、精密机床、先进设备等领域。这样的投资会带来高经济回报。
其次,中国过去的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为了通过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和港口将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连通。然而,像地铁和污水处理系统这样的城市内的基础设施却严重不足。投资这些领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经济效率并产生较高的社会回报和经济回报。
第三,中国亟须投资环保领域。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中国遭遇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投资这一领域会带来高社会回报。
最后,城镇化。目前,中国约有55%的人口生活在城镇地区。高收入国家的城镇化水平通常超过80%。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在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进行投资。
文章称,在目前经济放缓之际,中国还有许多好的投资机会,这一点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主要区别。如果发达国家的工业存在过剩产能,要找到好的新投资机会将非常困难。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体上是好的。城镇化已经完成。因此,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不能简单地拿发达国家的经验来判断中国的增长潜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国领导人说,面对经济下行,中国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比较大。
&& 财政资金仍很充裕
文章称,除了好的投资机会,中国还有充裕的资金支持投资。
首先,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公共债务总计不到GDP的60%。在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它们的政府债务已经超过GDP的100%。
中国有充足的财政空间支持一些中意的基础设施投资。唯一的制约是地方政府从银行或者影子银行借短期债务来为过去的长期基础设施投资埋单,导致了期限上的不匹配问题。中国财政部最近通过允许地方政府发行长期基础设施债券置换他们的债务来解决这一问题。在必要情况下,中国政府可以采用另外一轮扩张性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投资。
其次,中国的家庭储蓄占GDP的近50%,属世界最高水平。政府可以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撬动私人投资,包括利用公私合作的方式建造基础设施。
再次,投资需要用外汇从国外进口技术、设备和原材料。中国拥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世界上最多的。
文章称,上面的条件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许多好的投资机会,但当它们遭遇外部冲击或经济下行风险时,它们的投资经常受到财政实力不强、私人储蓄率低以及外汇储备不足的制约。中国没有这样的限制。
&& 增长目标定可实现
文章称,在拥有上述有利条件的情况下,中国将能够维持相对较高的投资增长率,而这会带来就业机会,增加家庭收入,并将消费增长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这些有利条件在“十三五”期间不会发生变化。即使外部条件没有改善,出口增长相对较弱,中国仍有能力依靠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实现至少6.5%的增长目标。
因为有能力达到增长目标,中国将继续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贡献全球每年增长的大约30%。
&&&& 备案序号: 皖ICP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怎样看中国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