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厦门网贷备案想借10万把网贷全部还掉好好赚钱慢慢还,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后悔

这样的我是不是应该去死,多笔网贷负债,网贷催收群发短信已经将我声誉毁了。欠多位好友钱,共计10万未还 - 知乎9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4,175分享邀请回答40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厦门网贷自杀女生最后一周:疯狂逼债下,她不止一次想过轻生
关键字: 福建厦门网贷自杀女生逼债
据澎湃新闻4月16日报道,没有人知道在福建泉州城东某高校旁一个逼仄的小宾馆里,自杀前的雪琪(化名)经历了什么样的心理斗争。大约4月11日凌晨,她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
但早在一个月前,她的朋友圈和微博里就已经陆续流露出了悲观、无助念头,最后一周的经历,更是给了她沉重的一击,一步步由希望渐变绝望,最终滑向了深渊。
雪琪(化名)生前为网贷平台拍下的借条照片。
雪琪的朋友圈。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提供 图
网贷曝光后,“57万欠款”、“裸贷女生”等字眼深深的烙印在这个不满20岁的女生身上。还有网友主观揣测,认为她借贷是因为“虚荣”、“败家”、“享受”……
4月14日,澎湃新闻联系上了借贷女生雪琪(化名)的两位生前密友,她们向记者讲述了从4月5日至11日,雪琪在自杀前最后一周里所遭受的种种经历:来自网贷方的疯狂催债,还款难以筹集,还有与父母的沟通不畅,一向好强的她最终选择了离开人世。
在她们眼中的雪琪,远不是网络上“虚荣”、“败家”的形象,“她人真的很好很好,对朋友照顾、疼爱弟弟,从来不去旅游,更没有买过很贵的衣服,做微商也只是希望能自己承担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
澎湃新闻从她闺蜜叙述及微博、朋友圈信息中发现,在最后7天里,雪琪已经被网贷平台的无底线催款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至少六次透露了绝望、想要轻生的念头。鲜花一样年纪的同伴飘然消逝,有朋友遗憾地表示:“没有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没有在你要走的时候再抱你一次。”
找好了一份工作,想一力承担还款责任
4月5日,雪琪母亲的手机上突然收到了女儿上半身的裸照,对方只发了一张照片,什么都没说。据海峡都市报报道,这一次,雪琪的父亲又帮女儿还了14000元。此前的2个月里,他已经两次帮女儿还款,但仍不断收到今借到、闪银、现金贷等至少5个借贷平台的催款电话。
这一天,一直持续的催债开始进入了更为疯狂阶段,但女儿仍然不肯告诉父母,自己究竟欠了多少钱。
晚上8点47分,雪琪的微博@CatsCash第一次发出了有轻生念头的信息“所以 你好 再见”。
闺蜜李娜(化名)告诉澎湃新闻,此时的雪琪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在“今借到”平台上开始努力联系一些借款方;或者希望对方能够给她提供一份工作,让她通过打工的方式来偿还贷款。
“一开始这些老板都不是很乐意,但她不想麻烦家人,就求着老板让她过去试试看。”李娜说,4月6日,在雪琪反复恳求后,终于有一个泉州的老板表示愿意提供一份客服的工作,答应每个月给雪琪开4000元的工资。
这份工作给雪琪带来了新的希望,第二天(7日)下午5点多,雪琪就匆匆从厦门坐动车赶到了80公里外的泉州进行面试。因为不确保被录用,雪琪没有携带任何衣物。
但面试的结果似乎比较顺利,晚上雪琪约了泉州的朋友一起吃饭。陈倩(化名)还记得,吃饭时雪琪的状态很好,“当时她还说要好好干,这一年就算再苦再累,也要把钱还上。”陈倩说,当时雪琪已经做好了退学或休学还债的打算。
也是在这天,雪琪发了一条朋友圈“当我困在沙漠渴望绿洲,会好的会过的”(注:原文如此),言语中透露着新的希望。当晚,她返回厦门的学校收拾衣物,打算回泉州好好工作。
再遭逼债,微博微信透露“孤独、无望”
4月8日,雪琪再次来到了泉州。在陈倩看来,事件似乎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但就在这一天,雪琪又收到了网贷平台“快乐花吧”的催款短信,对方声称,如果当晚9点还不还钱,就把借条和花圈给她父母和老师寄去。
被逼之下,雪琪向她的老板求助,“她老板说可以先帮着还一点点,但另外一部分,让她还是和爸妈坦白吧。”李娜说,雪琪一直都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究竟欠了多少钱。
这一晚,再次无法独自承受的雪琪,选择了向父母求助,“刚开始说的时候她爸爸很生气,说的话也比较重,不好听,她就觉得她爸妈不想帮她。”
李娜是雪琪的初中同学。她说,雪琪经常向她诉说与父母的矛盾,她和母亲更有过长达半年的冷战状态,一度雪琪的爸妈还通过李娜从中协调沟通。父母愤怒下的态度让雪琪感觉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绝望境地,她将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像往常闹矛盾一样,选择不再和父母沟通。
站在公司的走廊里,在绝望的情绪下,雪琪第一次通过微信向好友透露出无法承受、想要自杀的念头。“她说她很难受,家里人不帮她、不要她了,现在想从26楼跳下去。”突如其来的信息吓坏了李娜,她赶紧打电话给陈倩,让她打车过去劝雪琪。
随后,陈倩带雪琪回到了自己的宿舍,在宿舍里雪琪的状态慢慢好转,她还和李娜说:“她现在少了很多负面情绪,状态越来越好了。”
然而,她的朋友圈和微博里却透露出了她越来越绝望的心境。
4月9日,她在朋友圈中分享了一首歌《生生》,并截取了一句歌词“抖着双手,拼命紧握啊,却徒劳无功啊”。
当天21点33分,她发了最后一条微博“这城市风总是很大,孤独的人好像就我一个”,配图里的她不再带有一贯的笑容,满是牵强和无奈。
但好友并没有察觉出她的异常。
4月10日上午10点多,雪琪还和3个好友拉了一个微信小群,在里面讨论娱乐八卦,“她还和我们说,开心极了”,李娜说,之后雪琪就再也没说话了,她们都以为雪琪在忙,没有多想。事后才知道,这是雪琪最后一次和她们一起聊天。
这天晚上,雪琪告诉陈倩自己又找了一份兼职,打算搬出去住,“我们白天聊天她还挺开心的,所以我也没有多想。”陈倩说,之后再也没有联系上雪琪,但白天雪琪提到过和朋友约玩“狼人杀”,她认为她应该是出去玩了。
正是这一晚,离开了陈倩宿舍的雪琪,来到了她生命终结的宾馆。晚上11点多,她发出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我真的不喜欢这个世界啊。”
原标题:厦门网贷自杀女生最后一周:疯狂逼债下,她不止一次想过轻生
责任编辑:唐艳飞【记者调查】借3000元还10万,市民亲身经历告诉你非法网贷有多可怕!!
本文共2098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形形色色的网络借贷平台,高到离谱的利息,花样繁多的收费标准……当这一切悄然走进一些消费自制力弱又没有经济实力的年轻人,他们便开始深陷“借贷泥潭”,拆东墙补西墙地挣扎,并和他们的亲友一起遭受暴力催收。网络现金贷行业乱象正在侵蚀金融安全。
贷款容易还款难
就因为借了3000元钱,最后竟要偿还十万余元,还不起钱,今年19岁的杨滔(化名)出门躲债了。
杨滔在崆峒区一家理发店打工。去年初,为购买新手机,杨滔无意中发现网上一些主打现金贷的贷款平台,只需提供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资金当天就能到账。杨滔当即决定借款3000元。
“当时,我对利息并没有在意。”杨滔说,他一个月收入1800多元,以为能轻松偿还贷款,但因为谈了女朋友,各方面支出很大,没能按时偿还。后来,他不断接到催款电话和信息才得知,一旦逾期还款,还要加收管理费和逾期费,每天高达近百元。
无奈之下,杨滔先后从20多家现金贷平台借款,“拆东墙补西墙”,本息很快“滚雪球”般达到2万多元。杨滔的亲属、朋友都收到了贷款公司的催款信息,还不断有人到杨滔的家中催款。
杨滔父母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全靠女儿接济。他们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偿还贷款。在此过程中,逾期费、管理费和利息的滚动却从未停止。后来,本息已增至10余万元。杨滔没办法,只好选择“一跑了之”。
亲友遭遇暴力催收
平凉市民深陷债务危机的案例屡见不鲜。一个人背债不算,众多亲友也深陷暴力催收。 去年,平凉一市民因在现金贷平台上借款未还,债务累计十几万元。他手机通讯录里的朋友全部被骚扰。甚至,与他联系紧密的朋友的妻子的上司、同事也深受其累。 
市民祁龙就是被骚扰的借款人的朋友老婆的公司主管。据祁龙称,前几天,显示为四川的一个手机号给他打电话称,“有一个人在网络平台上有借款,已经逾期,而通信录里与欠款人联系紧密的朋友的老婆在你单位工作,你有义务催还欠款。”“借款人逾期,网络平台应该找借款人,找我这不相干的人做什么?”祁龙说,他随后表示不认识此人,挂断电话。然而对方并不甘心,又多次给他打来电话,有一天晚上直接打来70多个催款电话,最后,他把这个电话设为黑名单。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却不料很快手机上就接到一条“催款短信”。“都说不认识了,还要发短信,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对方究竟是如何知道我的手机号的?”祁龙无奈地说。
祁龙单位里,好多同事都收到了同样的短信和电话,让大家烦不胜烦,也不知道一整个单位同事的手机号是如何被对方知晓的。
对此,记者查询后发现,网上有关“闪电平台”发送催款短信的词条有很多,和祁龙一样,很多人都发帖表示“莫名其妙”。
借款成本高于银行
虽然不必为朋友或陌生人的借款逾期负责,但暴力催收总让人头疼和困惑。平凉一位金融界的人士表示,眼下,距离《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文件出台已经足足一月有余,现金贷这艘嗜血狂奔的巨轮也在凛冬之下,慢慢减速靠岸。在国家监管力度加强,借贷行业即将面临大换血的背景下,现金贷行业内部原有的问题逐渐爆发,由于平台暂停放款或者暂停借款延期,一些靠“以贷还贷”的借款用户顿时就进入了绝地,从去年12月上旬开始,“现金贷”平台陆续出现大规模逾期。很多有问题的网贷平台开始了加紧回笼资金。一夜间暴力催收,爆通讯录,恶意中伤,捏造事实,侮辱借贷人的事件开始了井喷式的爆发。
记者在网上与一位现金贷客服交流时得知,以前平台的逾期率约为20%,现在不论平台好坏,基本上首次借款逾期率都上升到40%,中小平台已飙升到60%,现在平台的催回率也下降了,以前逾期10天以内能催回来70%左右,目前的催回率仅为45%至50%。该客服坦言,“面对逾期率的猛然上升,催回率的下降,一些平台就采取了暴力催收的方法。”至于平台如何获取借款人手机通信录里的好友名单及电话,以及好友的好友的电话,客服表示无可奉告。
记者了解到,其实几年来的借款人遭受暴力催收的情形极为常见,社交投诉平台中关于现金贷的投诉已经泛滥,投诉内容集中于暴力催收、个人信息被非法窃取、电话骚扰等。
据金融界人士透露,目前全国有至少有2700万人从网贷平台周转过或正在周转资金。虽然网贷操作起来很方便,几乎就是一张身份证,一个实名电话卡号的事儿,但是借款的成本却远远高于银行,虽然大多数平台的利息看上去还算合理,但加上各种前期手续费、隐性手续费,甚至故意混淆月息、日息,每月付息、总息费等概念的设坑诱贷,可以说99%网贷平台在本质上其实与高利贷并无二致。让人气愤的是,还有的网贷平台会针对那些有还款压力的消费者继续去放款,不停地“借新还旧”。利滚利的结果就是最终产生巨额本金利息,导致消费者陷入债务危机。由此影响消费者的征信,甚至引发恶性事件。
这位金融界人士称,这些现金贷赚的主要是低收入者的钱,利用的则是他们偏弱的自我控制力和不很正确的消费观。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在提倡消费带动经济的当下,前者或许有些过时,但后者并不应被抛弃。鼓励甚至诱导一个人去借贷,去提前消费超过其承受能力,并不值得提倡。若个人确实遇到经济困难时,应当通过正当渠道求助于金融机构或是选择利息未超过规范的借款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为《平凉日报》(微信号:plrb933)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赵小辉
监制:李建军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电信诈骗现低息贷款新骗局 借款人为贷10万反被骗5万|电信诈骗|低息贷款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电信诈骗现“低息贷款”新骗局
  警方提醒:网上贷款须谨慎办理
  “苏先生,因为您这次申请的贷款数额较大,为了确保您有相应的还款能力,我们需要收取您10%的保证金。”电话那头,是一位自称“北京宜信普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男子。
  厦门的苏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从接到这个电话开始,为了借贷10万元,自己竟然被骗子骗走了5万元,而看似正规的网贷公司,竟然是电信诈骗的“新马甲”。
  一地30天成案51起
  精准诈骗得手率高
  苏先生是个体经营户,因在生意中急需周转资金,便想求助于网贷公司。今年4月11日,苏先生在网上搜索“贷款”后在某网站留下手机号。
  第二天,苏先生便接到了自称是“北京宜信普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能提供10万元的短期贷款,并煞有介事地通过QQ邮箱传来了一份无抵押贷款合同。
  因为急于筹措资金,且对方在电话中的言谈极为规范,苏先生很快相信了对方。当对方声称要支付10%的保证金时,苏先生很快向指定账户汇去了1万元保证金。
  在此期间,三个分别显示为北京移动用户的136、157、152打头的手机号给苏先生打来电话,先后以做流水账、缴风险担保金为由诱导其转钱,一心只想快点拿到贷款的苏先生就这样一次次将钱汇向对方指定账户。
  直至4月16日9时许,苏先生再次拨打对方电话询问贷款办理进度时,发现对方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时才觉察到不对,急忙向厦门警方求助。据苏先生回忆,他先后向对方转账共计5万元。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日至4月23日短短30天内,因轻信办理网上贷款上当受骗的诈骗警情共成案51起,涉案总金额47.7万元,最大单笔金额达6.12万元。
  此外,警方还就受害者人群进行了大数据比对分析,在此类案件中,上当受骗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段则集中在20至29岁范围内,受害人群所从事的职业以个体经营户为主。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从事犯罪调查的民警告诉记者,“承诺提供低息贷款”或“无抵押信用贷款”的诈骗主要针对对资金有需求的投资者、个体户及急需周转资金的普通群众。这三类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背负有未清偿的债务,因此较难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取得短期贷款,而不法分子正是瞅准了受害者“急于用钱”“缺乏渠道”等心理实施精准诈骗,因此得手率较高。
  打正规公司旗号
  用移动支付转账
  在厦门警方近期接报的一起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例中,厦门市民罗先生被人以贷款方式诈骗,被骗61200元。据警方了解,受害人于日21时许接到一归属地为上海的137打头的手机号来电,对方自称是“上海金浦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事主提供短期贷款,随后便用QQ向事主发送了电子版合同。
  从次日11时30分开始,对方先后以交合同履行金、一年利息钱、激活金为由分别让事主通过支付宝转账6000元、20000元、20000元、8000元、7200元到指定银行账户下,总计达61200元。直至4月6日21时许,事主发现QQ被拉黑了才感觉被骗并报警。
  从以上两起典型案件中不难发现,犯罪嫌疑人在与受害者进行联系沟通时,都会选用在网络搜索引擎下能够直接查找到的“正规公司”,通过电子邮件或QQ等形式将伪造的贷款合同等法律文书发送给受害者博取信任,进而以贷款保证金、小额利息费、账户激活金、税点缴纳等理由将资金分批骗取,当受害者发现上当时,往往都已累积较大金额。
  “由于移动支付渠道的普及和ATM机转账‘24小时延迟到账’的新规则,此类电信诈骗往往通过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渠道进行。”厦门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洪恒亮告诉记者。
  根据该中心统计,在51起接报警情中,有25起是通过支付宝完成的转账,有13起通过微信完成,余下的转账则分别通过现金存款、报验证码、手机银行和网银转账完成。根据受害者在小额贷款中的接触渠道来细分,排名前两位的则是通过网贷平台申请留下联系方式和百度搜索获取联系方式,分别占到12起和11起。此外,也有一定数量的受害案例是通过微信和QQ添加好友造成的。
  警惕涉贷款诈骗
  五大关键词锁定骗局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通过对近来涉贷款诈骗案件的梳理,为广大群众整理出识别此类诈骗的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无需任何抵押
  “不要担保、无需抵押”,利用这些虚假广告来吸引那些急需筹钱贷款的人,将人引入骗局。此类骗局性贷款几乎不设立任何贷款条件,无抵押无担保,且利息极为“合理”。
  关键词二:贷前先交费
  通常来说,正规的贷款机构在成功放款前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所以如果在网上申请贷款,对方让你先付手续费等费用的话,一般都是骗局。
  关键词三:超低息贷款
  与其他贷款机构相比,银行的贷款利率可谓最低。但即使如此,银行的小额无抵押贷款利率也会在8%左右,因此在网上申请小额贷款,如果出现“3万至10万元的小额贷款,利率仅为1%”,肯定就是骗局。
  关键词四:抵押贷款不要抵押物,只要身份证
  抵押贷款是要有抵押物,无抵押贷款也是需要稳定的工作以及工资流水还有良好的个人信用才能成功申请的,完全不存在只用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获得贷款的这种情况。如果申请网上小额贷款的时候,对方说凭身份证即可获得贷款,千万不要上当。
  关键词五:无需见面传真合同
  虽说网上贷款可以在网上提交申请资料,但是最后一般都会选择面签合同,所以对方说“无需见面传真合同”,就是骗局,千万别中了圈套。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APP专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门网贷整改指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