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知识付费,是价值回归,还是投机取巧的事例

看鉴付费模式开启:知识付费时代价值回归的必然结果
纵观短视频这几年的起伏和争议,看鉴无疑是幸运的。
没有低俗内容的炒作,没有所谓网红的带动,成立不到两年的看鉴,凭借屡次突破千万级播放量的3分钟短视频,就已成为了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多个强势流量渠道公认的“最棒的互联网历史短视频”生产者,而在快速实现流量突破后,日前看鉴旗下的APP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每日更新一条免费内容的基础上,每周推出一个付费专辑,以视频解读《二十四史》、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打造传统文化的视频套装,为用户搭建视频私塾。
看鉴官方最新的数据显示,付费模块正式上线两个月后,付费用户就已达两万人,月流水达到了20万。小试牛刀后的成绩,证明了李锋创立看鉴时的判断,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以各种形态时刻冲击着人们的认知,但人们对人文地理历史这类严肃性内容的渴望,从未消失过。
李锋希望,看鉴在知识付费的浪潮下,既可以成为满足人们日常了解文史地理需求的好产品,更可以从更广义的层面,承载起中国文史地理知识普及的使命。
付费是知识价值的回归
创始人李锋
和诸多需要重新整合资源链条以凸显产品付费属性,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升级的内容平台不同,看鉴的内容其实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具备了付费的基因。
这一基因,跟文史地理知识所兼具的功用属性和社会属性有关。
自古以来,文史地理自古就是必修的功课。在社会属性层面,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意义无需赘述,有着天然的社会传播基础,而在功用属性上,大众亦有共识:对文史地理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非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那么简单,基于经验的观察视角会无形中影响到个人对事物的判断,系统地习得后更是会对个人的思维方式形成干预,直接关系到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的塑成。
在这样的双重属性下,虽然公共机构做了很多文史地理的免费普及,在社会传承、好奇心、谈资的共同驱使下,使得有关文史地理的话题成为日常所需,但系统性地文史地理知识教育,从未脱离付费获取的范畴。
因此,与其说看鉴需要开拓的是未知的市场,不如说看鉴要做的就是借助短视频这一载体,在知识付费这一趋势到来之际,实现互联网时代系统性文史地理知识价值的回归。
优质内容奠定付费基础
个性踏实地李锋说他从不相信一夜爆红乃至颠覆的神话,在他看来,要顺利实现教育价值的回归,真正让用户产生付费意愿,时机、实力缺一不可。
”知识付费的爆发口固然能带火一批新的创业者,但能分享知识付费红利的一定是此前已在知识传播领域具备一定实力。”李锋认为,有实力的平台一定在内容的输出和运营上具备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李锋表示,使用短视频这一载体,是对互联网时代用户普遍消费习惯的尊重,而事实证明短视频这种形式,也无意间与文史地理的社会话题性产生了强烈的化学反应,极大地有利了平台早期各种文史地理内容的点击与传播,并帮助看鉴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流量壁垒和用户习惯的壁垒。
不过,真正能够让看鉴走得更远,并会在未来助力看鉴形成付费基础的核心,帮助看鉴巩固在文史地理类别中领导地位的,李峰认为,还是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能力。
李峰透露,看鉴有一整套方法论可以保证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比如从选题阶段,就有“裂度”和“深度”两个维度。裂度是指“熟悉领域的陌生信息”,这两者之间的分裂度越大越有传播性。看鉴以此做的选题反响火爆。“深度”上,看鉴往往会将一个选题深挖至少三个层次。把一个问题的答案,作为问题的起点深挖三个层次,以此给观众带来更独特深入的视角。
以《山海经:中国最古老的地理百科全书,神话里面的都是真的?》为例,大众通常以为《山海经》无真实性,是神话书或巫书。但看鉴会直接提出相左的观点表明它其实更像一本地理百科全书。
“在内容上,我们坚持是兼顾有趣和有用的,可以看到,无论是具备流量性的小话题,还是具备思考意义的深度议题,我们都有基础。用户既可以在观看过程中得到浅层愉悦的满足,也可以真正学到科学系统性的知识。”李锋说,从这一角度,去做系统性文史地理知识的输出,形成知识付费型产品的产出,对看鉴而言,只是内部日常运作的一次产品升级。
积淀优化运营成本
对很多寄希望于靠优质内容脱颖而出的生产者来说,优质内容并不便宜,持续地产生就意味着持续走高的成本。而更进一步困扰这些生产者的,是如何利用自身的能力,构建良好的商业模式,来支撑成本的支出,为自身的发展赢得空间。
当下,后者已经成为内容生产者的生死线。
对比之下,李锋此前在央视十几年的积累就发挥了作用,比如如何搜集购买素材版权,如何接入电信运营商平台,如何获取行业大客户(政府、高铁、航空、银行等),内容生产的持续运营需要什么,未来会面临哪些瓶颈,要做哪些储备,他很清楚。
李峰表示,看鉴从创立之初,就把内容的储备放到第一位,看鉴购买了很多央视以及国内的一些顶尖纪录片,同时还从和一些制作机构敲定了几千小时的高质量纪录片合作,手握很多优质内容的版权,一方面可以给看鉴持续产出优质的内容提供基础性素材,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这些版权的价值会随着社会版权意识的提高,日渐形成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而在商业运营层面,李峰也没放松,2015年6月公司成立一个月后,就跟华为签约,成为了华为的视频提供商,之后更是顺利地成为航空公司这些大型机构的合作伙伴。
永远对用户体验存有敬畏
在看鉴内部,与对输出优质内容保有自信相对的,是对用户体验时刻的焦虑,而随着看鉴APP用户数量持续攀升,用户体验也成为了日常选题之外看鉴内部的高频词汇。
为了迎接付费模块上线,看鉴的技术团队在旧版本的APP基础上做了很多细节的改良。总结而言,第一,是通过首页杂志化改版、将发现版块迭代为学习版块等手段,将每日登录学习提升和付费获取全系精品内容,这一循序渐进的进阶逻辑明确传达给用户。第二,在内容分类时,就遵循带有教育引导性质地学科性分门别类,如按照朝代分类,按照描述视角分类等等,便于用户可以在碎片化内容的摸索中,自然地触发成体系内容学习的渴望;第三,以更多的后台根据用户固有浏览习惯做出的精品推荐,降低新用户的主动获取信息的难度,针对用户有时无wifi,有时不方便看屏幕等场景,提供了视频、音频、图文三种产品形式。
除了以用户第一视角来进行产品的重塑,通过后台数据的动态变化,来研究用户的喜好,从而反向去思考内容模块的打造,也成为了看鉴技术团队日常的功课。
比如,产品推出之初,看鉴内部一度认为主要覆盖的是20-40这样的人群,他们会随着人生阅历增加会对人文历史内容更感兴趣,但发展至今,通过后台数据发现超过50%的用户是20-30岁的年轻小伙伴,这也充分了证明中国当代年轻人有强烈的了解传统文化的欲望。
“我们后台可以看到他们点击了很多在内容属性上,有学习价值的内容,通过这些行为的解读,看鉴也会更进一步地去实现需求的匹配。”李锋说,也正是基于对数据背后用户行为的分析,看鉴才跟随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产品的细分,设立了不同的产品线。既有主力产品线的《看鉴人文历史》和趣味科普类的《看鉴100秒》,还有地理系列的《看鉴地理》,这些都形成了看鉴自身的内容矩阵,一方面帮助看鉴巩固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为日后看鉴旗下品牌的探索留下了无限可能的空间。
坚持和专注就是最好的捷径
回首看鉴这两年,李锋不愿意过多从使命的角度来谈及看鉴存在的意义,和看鉴的未来。李锋也在对外的采访中,多次拒绝戏剧性形象的塑造,坚持回归本真。
李锋说,看鉴走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奥秘,看鉴的诞生和后面的种种,其实是职业经历和父亲身份的双重选择。
他在央视做了十几年的科教内容,经手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文史地理内容制作,职业惯性上就对中国人历史和文化充满自豪感,在面临职业天花板后,顺延以往职业经历,以过去的经验和优质的团队为优势,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契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再探索,几乎是自然的选择,所以,之于他,坚持和专注,就不是所谓的鸡汤哲学,也不是什么独门秘籍,而是深入他骨子里的行为逻辑。多年前采访百位院士的经历所感和在野外苦寒环境下的历练,更加深了这一点。
而从父亲的角度,李锋说,他希望她的女儿能够在这个时代,接触到有营养有价值的知识。所以,看鉴能够一步一步从流量优势向付费优势前进,也是必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知识付费:优质内容是价值核心
知识付费:优质内容是价值核心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杨帆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互联网知识经济已逐渐成为一波大浪潮。
  据新华网报道,自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在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兴起,成为业界追逐的新风口,多家互联网平台纷纷布局知识付费领域。2017年国内知识付费领域逐渐分化,知识付费正从起初很火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热门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内容的深度化、垂直化被视为知识付费行业发展的趋势。
  根据阿里应用分发平台发布的2017年二季度应用行业报告显示,以90后为主的知识付费用户已达到5000万,预计今年知识付费的总体规模将达500亿元。知识付费市场处于高速增长中,随着越来越多的介入者,风口已经越吹越大。
  学习革命
  2016年被业界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出现了很多知识付费的爆款平台,那么何谓知识付费?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共享经济助理分析师陈礼腾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知识付费是互联网上媒体、内容出版和教育融合之后形成的新物种。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
  “时至今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知识的付费意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拥有知识已不再仅仅是被描述为学富五车或满腹经纶,而是财富真正的源泉。”中研普华研究员揭小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情况是,一个人干什么和他原来的专业没有关系,今天的工作和未来的工作也没有太大关系。因此,视野的扩张、认知的升级,见多识广、触类旁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趋势在求职领域也得到印证,记者梳理发现,中华英才网、58同城、赶集网等信息平台的求职信息中也反映出对于学者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陈礼腾补充说:“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愿望比以往更强烈,而网上的海量信息造成用户决策“瘫痪”;生活节奏日渐加快,也让人们的时间变得碎片化。作为知识服务商,通过“做减法”屏蔽垃圾信息、筛选优质内容帮客户高效学习,正是未来的价值所在,加上互联网平台的成熟化,诸多因素促使知识付费的到来。”
  知识付费就是制造一系列的碎片化知识来帮助人们充电。目前市场上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付费订阅,即订阅一门课程、一个专栏。另一种是付费问答,即通过微博、分答等平台,向特定人物咨询某一个问题。
  大数据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的《2017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行业新观察》中,将移动互联网知识付费APP分为四类,分别是综合知识付费应用平台、付费问答应用平台、付费泛教育应用平台、付费教育应用平台。
  被称为“知识经济”商人的罗振宇说,当前行业边界正在消失,每个消费升级的行业都在争夺用户的时间,用户选择用学习来填充碎片化时间,是有价值的真实需求。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去年我国知识领域市场交易额约为610亿元,同比增长205%,使用人数约3亿,约占到中国网民总数的一半。
  知识付费的崛起,与其说是技术上的推进,不如说是大众需求的爆发所致。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知识付费热潮的兴起,一是由于居民消费结构悄然改变,发展型消费提高;二是得益于移动支付的普及,对内容和知识付费意愿和消费观发生转变;三是用户信息获取方式发生变化,从漫无目的接受变为主动获取,信息选择行为更为成熟。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爱奇艺的付费用户已突破2000万。影视剧让很多中国用户形成了付费的习惯。用户愿意付费的内容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强IP效果的经验和知识,另一类是因版权限制不得不付费的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知识消费的背后,隐藏着焦虑。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严重过载、新知识层出不穷、经济社会地位固化的背景下,普通人的知识焦虑和不安全感得以放大;同时,在可支配收入增多、移动支付发展便捷以及小额知识消费的激发下,用户自我提升愿望强烈,渴求优质内容,愿意为此付费成为用户的内在需求,也成为当前教育消费升级的典型表现。
  “目前看来,更多的知识付费用户追求的并非知识本身,而是氛围。当前很多知识付费平台借助名人效应刺激用户消费,再加上吸引人的题目,会让用户产生不购课程将会是一大损失的“错觉”。”陈礼腾认为,“用户消费除了购买知识之外,更多的或许是购买一种心理慰藉。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变得十分迅速与方便,但也导致大量混杂信息让用户分不清什么才是有真正价值的。知识付费,用户通过金钱的支出,来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即知识。因此,要让用户心甘情愿为知识付费,就要保证知识的价值性。”
  内容为王
  “互联网+知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少网友表示好久没有这么认真地学习了。
  网友小苏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她参加了英语名著阅读训练,每天只要抽出10分钟阅读app推送的英文著作片段,坚持一定的天数,就可以精读完1本英文小说。还可以每天在朋友圈里打卡,在读完一本小说后很有成就感。
  小彭一直利用APP学习营销知识,她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每天用零碎的时间,学到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像在游戏里打怪升级的感觉。”
  据报道,2017年国内知识付费领域逐渐分化,知识付费正从起初很火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热门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不少网民都在知识付费平台上体验过提问的乐趣,但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会遇到回答缺少深度,甚至存在错误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甚至真假难辨等问题。
  很多网友对付费知识的含金量表示质疑,因为有些付费得到的回答结果,在常用的搜索引擎中都可以免费搜索到,有些平台的知识会“牛头不对马嘴”,缺乏对提问个体的针对性。
  还有网民认为有些平台没有将事情讲解透彻,只是给出了一个所谓的最终结果,使用户有不知所云的困惑。对“快答”式运营模式产生质疑。
  揭小兰表示,“目前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
  陈礼腾认为,目前知识付费领域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将会随着竞争的深入和消费的理性回归,使优质内容的价值日益凸显。他说,“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知识付费市场需要祛除浮躁之气,以耐心和创新积淀出稀缺产品。此外,知识付费平台优化自身体系,打造系统化、结构化的平台。最重要的,相应政策需跟上脚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知识付费的重视,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打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专家看来,当下市场上的产品形态,无论是综艺节目的说话课程、快速解惑的付费问答,或是读书课程,内容都存在大众化、浅层化、覆盖面广的特点,根本无法满足用户深度学习、获得知识沉淀的需求。
  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CEO霍泰稳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构建个人知识体系,深度化与专业化学习不可或缺。知识付费正从“平面化”模式走向“纵深化”,知识付费平台需要通过深耕专业内容,为用户提供深度的知识吸收场景。
  有网友说,首先,用户更愿意为“有用”的内容付费。能够帮助他人学习、成长的,在工作、商业或者心理等方面获得提高的,就是“有用”的内容。其次,面向用户的收费内容必须深入浅出。
  同一个内容,必须让大家都能够听得懂,并且都觉得有价值。核心的知识必须要深入,抓住本质;而表现的形式一定要浅显,容易和各种用户建立连接。再次,付费内容必须要专业化。必须靠产品本身的专业程度影响用户。
  相关用户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更加偏好职场经验、教育学习方面的内容,对个人发展提升有帮助的内容关注度高。此外,参与调研的用户中,78%愿意为内容付费,但也会考虑价格因素,这些愿意付费的用户中有56%的人会从实际出发,根据内容和价格来考虑付费。
  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内容来源权威,用户才会信赖。“信息爆炸时代,如果付费知识并没有比免费知识高明很多,用户是不会去花钱的。”
  “知识付费的产业链也将被进一步细分,问答、课程与咨询也将细分出更多的课程形式。内容垂直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而对新的优质内容细分领域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揭小兰表示。
  陈礼腾说,“知识付费这一形式改变了传统知识共享的模式,对于当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目前知识付费尚未形成熟的体系,存在着诸多弊端。但不难相信,在未来,知识付费将朝着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路彤)[责任编辑:杨帆]
光明网版权所有知识付费是投机取巧吗?不少人学完了只会夸夸其谈_网易科技
知识付费是投机取巧吗?不少人学完了只会夸夸其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都需要首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对时代和社会有自主的观察和判断。这是学习的前提,同时也是学习的目标。
(原标题:知识焦虑:信息爆炸的时代更要做个明白人)
追本溯源这几天,一篇题为《罗振宇的骗局》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文章提到,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以罗振宇为代表的“文化商人”更多意义上满足了绝大部分人不喜欢读书却喜欢被人称之为读书人的虚荣心。对于绝大多数人,听再多的罗振宇都不可能成功,因为都是二道贩子的产品,听着很高大上,但是都不够系统,且失真。20多年前,崔健唱出了一句“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20多年后,世界变化更快,不明白的人也越来越多。知识焦虑者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知识焦虑,说到底是一种信息焦虑,是个人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只能浅层吸收或难以吸收的一种心理恐慌,也是个人分析、处理、理解信息的能力较差的一种表现。在一个“知识”和“干货”漫天飞舞、扑面而来的时代,如何认识信息,已经不只是拯救焦虑的前提,更是拯救身心健康的前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长期饱受知识焦虑的困扰,焦虑很可能会演变成为心理疾病。表面上看,知识焦虑是一种求知饥渴,是个人渴望更多的信息为我所用乃至变成自身的翅膀,是正常的自我提升。其实,深层来看,知识焦虑更多源自个人对知识的错误认知。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知识——即使是某一个很小方面的知识——相对个人也是无限的,如果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没有坚定且明确的方向,便会急于找人带路,使自己走出焦虑,从而陷入盲目跟风的状态,结果是,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同时也把自己的钱袋变成别人的提款机。一阵知识的疾风骤雨之后,只剩下一片狼藉。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成熟的知识和学问都有其逻辑演进的内在体系,都有复杂而深入的思考过程,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缺乏专业、严谨甚至痛苦的训练,难以习得真正的学问。而所谓“干货”则简化甚至省略了其中的复杂和痛苦,貌似节省了时间,令购买者觉得“听到就是知道,知道就是掌握”,从而造成一种短时间内智力快速上升、知识量爆棚的幻觉。其实,没有经过思考而被灌输的“知识”最终不过都是空中楼阁,待楼塌了,还是要面对现实,那时不仅会发现自己没有多大改变,还可能加剧知识焦虑,形成恶性循环。于是,知识付费浪潮下培养了这样一批人:对世界格局无所不知,对如何成长突破了如指掌,对各种学习理论套路如数家珍,但是一到改变自己的处境就疲软乏力,事情没做多少,心气却高居不下;显得非常努力,过得却异常艰辛——投机取巧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当然,知识焦虑还可能源于社交场合中的炫耀需求。无论是为知识付费还是对知识侃侃而谈,都是为了用来证明其拥有更好的社会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说,为知识焦虑埋单,和为奢侈品埋单是一样的,这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不过,再美的装饰也只是装饰,这种“学究天人”的学者只需要几个“愿闻其详”便可以轻轻戳破。知识是文明的动力,也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信息爆炸的时代带来了海量和便捷,也带来了环境的瞬息万变,在一定程度上把人的心灵变得更为拥挤和孤独。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都需要首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对时代和社会有自主的观察和判断。这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同时也是学习知识的目标。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世界变化越快,越是要做个明白人,这样才能少一些焦虑,也少一些被忽悠的可能。赵清源(媒体人)
本文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白鑫_NT4464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知识付费:你买的是知识还是坑?
南都调查行业乱象:营销陷阱,分销“网赚”涉传销;内容侵权,盗版抄袭成产业链
&&&&近日,伴随“新世相营销课”的刷屏与被封,知识付费重新成为大众视野的焦点。&&&&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分答、知乎live、得到等平台爆发,知识经济伴随着互联网碎片化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人的知识焦虑而走红,人们都希望可以花更少的时间,快速获得更多的知识。为了吸引更多用户购买,不少企业采取分级营销的方式开展知识付费,成为用知识包装的“网赚”活动。&&&&南都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知识付费已然形成盗版产业链。有人花0&.88元就可以买知乎live556期的内容,花35元就买到了1700G的付费课程,一些价值上千元的付费内容,盗版仅售20元。&&&&专家表示,侵权行为让原创内容者失去创作动力,最终将导致用户难以获取优质内容,涉嫌传销的分销行为破坏了市场正常秩序,应当及时查处,进一步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加大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爆款”刷屏&&&&新世相课程被封与退款&&&&三天前,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张课程海报刷屏,这张海报是新世相读书会公开主办的“新世相营销课”课程。新世相曾经炮制了“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佛系青年”等刷屏级事件,这一次创始人张伟亲自上阵开课,通过一场“知识付费”活动再次引爆朋友圈。&&&&这场营销,主要是由于该课程采用发展“下线”的模式,即用户A购买后可以分享至朋友圈,用户B通过用户A的二维码购买后,用户A可以获得佣金。从海报上看,活动规则是每万人购买,课程价格会涨5元。如果推荐给朋友购买,还可以直接获得40%的现金奖励,最终榜单第一名还可获得新世相价值50万元的定制广告推送,第二名到第十名也将获得不等的现金奖励。&&&&截至当天下午4点15分,该课程价格已经从最初的9.9元涨到54.9元,购买人数已达96696人次。&&&&该课程的微信二维码链接在当天中午时被微信封闭。从“新世相”公众号的菜单栏点击“营销课”查看该课程时,已经无法打开,用来生成邀请二维码的公众号“新世相营销课”也因违规无法关注。&&&&针对此事,微信团队发布官方公告表示,“微信团队严厉打击多级分销等违规行为,在《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等规则中也有明确规定。新世相通过多层抽成等方式,推广网络课程,违反了微信平台规则。目前微信团队已对相关公众号进行了处罚。希望大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平台规范,共同维护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此外,因为分销提成没有到账,引发了部分用户质疑,新世相在课程推出当天即被购买者要求退款和道歉。&&&&“由于技术原因导致部分用户体验受到影响,目前我们已经开通了退款通道。”新世相公关部总监刘嫣冰20日下午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所有已产生的收益都可以在App中提现,操作提现后最晚三天均可到账。&&&&营销陷阱&&&&分销“网赚”涉嫌传销&&&&新世相读书会已不是第一次因为分销课程遭到微信官方“封杀”。1月30日,其上线了第一门课程《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分销活动后也遭到微信官方禁止。&&&&新世相也并不是第一个用知识包装的“网赚”产品。除了新世相,此前也有不少公众号因为涉及“多级分销”而受到处罚,比如“褚橙”、“故姐”等都尝试多级分销被微信团队暂时或永久封号。&&&&今年1月17日,网易云课堂联合荔枝微课推出《网易运营方法论》,通过分销的方式在24小时卖出了13万份,但很快被微信官方“封杀”,之后获得解封。知识付费平台千聊也曾推出《千聊创始人·2018年唯一大讲,掌握知识付费的底层逻辑》,采用二级分销方式吸引了10万份的购买,课程链接很快被微信官方关闭。2月22日,农历新年开工第一天,68元三联中读悦听卡再次刷屏,拥入的购买者导致产品连续几日内无法正常使用。&&&&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向南都记者表示,新世相的这种营销模式已经涉嫌符合《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的传销行为。第七条规定,传销行为的具体类型其中一项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分析,这种分级营销的模式与法律规定的传销比较相似,基本符合传销的两个要件:组织要件和计酬要件。赵占领说,这种涉嫌传销的分级营销模式会造成多个方面的危害。对于用户而言,深陷其中,浪费金钱、时间和精力,而且影响范围广泛。对于依法经营的企业而言,会带来短期内的不公平,破坏市场秩序。从法律层面来看,分销挑战了现有的法律秩序,如不及时进行查处,将会影响法律和执法部门的权威。&&&&内容侵权&&&&盗版抄袭形成产业链&&&&除了分级营销模式之外,南都记者发现知识付费领域还蕴藏着多种乱象。网校课程、会员账号、付费音频、线上讲座视频……在淘宝、闲鱼、微信、QQ群等平台上,有大量知识付费产品被低价出售。&&&&以“知乎live”为例,南都记者3月21日在一家名为“天天大”的淘宝店铺看到,用户仅花0&.88元便可购买到知乎live556期,其中包括教育、心理学、营销、英语等多个类目。目前,该商品已交易成功104次。&&&&除了电商平台,南都记者搜索发现,大量QQ群也在出售知乎live、喜马拉雅、得到、混沌研习社等知识付费内容,多个2000人的群接近满员。在一个名为“喜马拉雅得到付费音频”的Q群内,群主“起凡资源吧”称,仅需3&5元,便可获得得到APP、喜马拉雅、混沌研习社、插座学院、网易课程、知乎等付费课程总计1700G的资源。群公告显示,“所有音频和视频都是通过高级设备录制。”&&&&这些付费产品来自哪里呢?南都记者从一位出售知乎Live课程的Q群群主“峰”处得知,他所持有的资源中,有些是自己付费订阅的,有些则是从其他地方收集而来。据他介绍,很多课程都是由群友一起众筹。&&&&“知识付费侵权已经形成产业链,并在多点开花。”维权骑士创始人陈敛告诉南都记者。维权骑士是原创内容一站式管理、保护及交易服务平台。据他们发现,专门以盗版维生并已成气候的团队超过三百个,而个体运作的则不计其数。&&&&在陈敛看来,这类以商业目的运作的分享群已经侵犯到了原创机构或原创者的根本利益。“一个人接触到这种渠道并发现有利可图,可能带来100人不会在知识付费平台上付费。”&&&&南都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上述侵权现象,知识付费越来越火爆的同时,也存在抄袭之风。天使投资人刘旷表示,目前知识分享行业内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大V不过是知识的盗窃者。”刘旷表示,很多知识盗窃者通过盗取别人的作品或原创内容来从事自己的商业化运作。如此抄袭盛行对原创行业很不公平。&&&&未来发展&&&&回归知识付费的本质&&&&艾瑞咨询的研究数据表示,2017年中国的移动支付网民为6.98亿,尝试过内容付费的大约为1.88亿,占了整体支付网民的26.9%。在知乎live主讲人田吉顺看来,习惯了向互联网免费索取的用户,现在愿意花费9&.9元购买知识。这是一种市场教育的进步。&&&&“但是知识付费有时会让用户产生一种错觉,因为有收费门槛,所以认为有人在帮忙筛选优质的内容。”田吉顺说,其实有益的知识占比很少,绝大多数被传播出来的是分散人们注意力的噪音。&&&&知乎上有一则提问,“参加了与预期不符的知乎Live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吸引了大量网友跟帖。网友“阿呆有点傻”在参加完一场知乎live之后十分失望,称其“毫无干货,大半都是硬广”,起个好标题,列个好大纲,就会有很多“傻白甜”上钩。&&&&这样的情况并非只在知乎存在。中山大学大四学生张意暄曾通过某微信公众号,花费500元购买了某英语在线网站为期10天的视频网课。她告诉南都记者,“每期都有不同的讲师授课。有的讲的很好,有的则很水,学不到东西。总体来说水的比例占一半多。”参加完这次网课之后,由于对付费课程的内容和效果产生了顾虑,她再也没有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有人总结出所谓知识付费的“爆款”关键要素:普适、痛点、易用、名人、促销、包装、心理。功利化的内容带来的是功利化的消费,消耗的是用户的信任———上当一次,还会有第二次吗?&&&&面对内容水化、用户收听不满意等问题,知乎live推出了类似淘宝商品的“七天无理由退款”,希望抑制劣质内容泛滥的趋势。在塑造“知识网红”、急于变现的过程中,不要让知识付费变成纯粹的冲动型消费商品。&&&&对于知识付费领域花样层出的营销策略,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副主任朱巍向南都记者表示,对用户而言,要重视的是知识付费的本质。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共享经济助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平台应当尊重知识传播规律,而不是以知识为噱头进行营销获取利益。&&&&“这两三年有很多企业采取过这种营销方式,很多企业也都曾遇到公众质疑,甚至曾被工商部门叫停、处罚,但是仍不断有企业采取类似方式。”赵占领分析,一方面可能因为法律意识欠缺,另一方可能是企业被这种方式的营销效果吸引,受商业利益驱动。&&&&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逐步提升和工商甚至公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赵占领告诉南都记者,采取这种方式的企业今后将越来越少。&&&&采写:南都记者&张雅婷&李玲&&&&实习生&詹晨枫
开启桌面通知
开启后,有重磅新闻时浏览器会向你推送动态通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机取巧 近义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